回覆列表
  • 1 # 無風即風

    甲骨文是商朝才出現的——這一結論本身就不對,事實上,無論國內外,學界沒人認為甲骨文是商朝才出現的。

    很簡單的道理,甲骨文已經是一門相當成熟的文字,一是數量上:目前發現的15萬片卜骨中,共提取出4500多個有效文字(沒有重複,只有極少數異體字),這麼大的數量,說明殷商人可以使用這門文字表達非常豐富的語言。

    目前只是在中晚商時期發現了卜骨,但是如果說中晚商以前的殷商人不太會說話,這合理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

    二是“質量”上——甲骨文在剛剛發現之初,基於它的古老年代,我們把它定義為象形文字,但是後來,一專家們很快就發現了,其實甲骨文絕非只有象形特徵,事實上它已經具有了我們後來所說的“漢字六書”,即象形、 指事、 形聲、 會意、 轉註、 假借的系統性。

    如下面這幾個例子:

    因此,說甲骨文裡沒有記載殷商以前的人物,這點暫時可以成立(因為還有將近一半沒有被破譯)。但是,說因為甲骨文裡沒有發現相關記載,就得出殷商前的人物,也就是夏朝以及堯舜禹、炎黃時期的人物是不存在的,那卻是不能成立的。

    炎黃與夏朝的記載,目前可查的最早史料都是在周代出現的,其中夏朝在周初就在周人的記載中出現,而炎黃則在戰國時出現。

    種種跡象表明,遺留在《尚書》《春秋》《左傳》等先秦古籍裡被提及的上古書目,如:

    《左傳·昭公二十年》:(楚靈)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這說明春秋戰國時代的人,手頭上有非甲骨文卜骨的其他文史資料。而甲骨文長埋地下,因此周人未曾得閱,但漢代的太史公司馬遷卻運用這些先秦學者整理的資料得出了高度可信的《商王世系表》——誤差僅為二三世而已。

  • 2 # n110553

    從葉縣29萬年前的龜背書(多達一千五百餘字,明顯已成系統)及其附近大批2萬至29萬年前的遠古漢字(或者說是遠古中原或中國文字)來看,漢字或者說中國文字史至少始於三十餘萬年前,然後一路延續到2萬年前,再逐步延續至萬餘年前的古彝文(其隨後又發展出西方認為世界上最早文字蘇美爾文字)及位於與葉縣相鄰的舞陽的八九千年前的賈湖文字,此後又延續至良渚陶寺等文字及甲骨文,最終延續至今日漢字。堪稱世界上已知歷史最悠久且一脈相承至今不斷的唯一文字!所以,甲骨文之前人們照樣是用文字記載歷史人物及事物事件的!

  • 3 # 千千千里馬

    這個問題是中國歷史學非常深刻,也非常神秘的一個問題。

    它涉及一個世界性重大歷史問題:不是“當時”文字記錄的歷史可信嗎?

    所以,中國也有這樣的問題。比如,三皇五帝是不是可信?包括夏朝和姚舜禹三個帝王可信嗎?

    首先,歷史是要分清楚層次和“現狀”的。

    甲骨文我們已經知道是成熟的文字了。

    但是,我們至今還不瞭解的是:其實甲骨文,還不是記錄人物、事件的“文字”。

    在我們今天的人看來,文字不是記錄人物、事件,那是不可理解的,但是,你要知道,文字之所以能夠成為一種記錄人物、事件,包括思想的符號,那是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的。

    早在甲骨文之前的兩千年左右的時代,中國已經產生了“文字”,這就是陶器上的刻刻劃劃和一些符號。

    這些符號發展到商朝,就形成了甲骨文。

    之所以有甲骨文,這是古老符號的一次重要的飛躍。

    甲骨文以前,這些符號的主要功能絕對不是我們想象的“文字”,但是,也是表意的符號。

    所以,這些符號與甲骨文的很大系統性的區別就是:甲骨文已經有“象形”、“會意”、“指事”的成分,但是,甲骨文以前的“文字”卻是純粹的抽象符號。

    但是,甲骨文的用途,並沒有超出甲骨文以前的“符號-文字”的作用和意義。

    甲骨文主要控制在“貞人”這些巫師手中,我們推測,商朝以前的巫師,就是商朝的“貞人”。

    這些人是最早掌握“文字”的固定人群,他們僅僅把文字作為是與上天溝通的一種神秘符號而已。他們也不會用這些“神秘符號”關注人間的事件、人物的,所以,商朝的甲骨文中,關於人物、歷史的內容並不多。

    當然,甲骨文的文化等級很高,是直接服務商王的,這就不可避免地也有涉及軍事、狩獵、農業當代,這些現實生活的內容,畢竟與上天溝通還是為了現實的需要。

    所以說,甲骨文還不是我們想象的文字,而是一個正在出生的文字胎兒。

    那麼甲骨文以前的“文字”只能是一個“文字胎兒”的細胞了。

    說到這裡,我們應該明白了吧?這就是為什麼甲骨文中並沒有黃帝,伏羲這些遠古祖先的原因。

    那麼,我們的祖先黃帝、伏羲在哪裡“記載”?

    我們不要忽視了古代口頭傳說的地位,特別是關於帝王的口頭傳說的歷史記載作用。

    部落對自己的領袖和後代的傳說,一定是很嚴肅的。

    所以那些支脈派系,基本都是可信的。但是,我們發現,古代人物的名字與現在的文字的含義都不太一樣,比如姚、舜、禹,我們都不知道他們的名字是什麼。這顯然是後來用語言記錄的發音。

    為什麼商朝沒有在文字中出現祖先的名字,而是春秋戰國時代?

    這就要回到文字的發展上了。

    商朝應該說是完成了文字現代意義創造的一個劃時代,而周朝是發展了文字應用的時代。

    例如,第一部用文字記錄下來的文學作品《詩》,為什麼只能是周朝的西周,而不是商朝也能產生一部《詩》?因為,商朝真的還沒有應用文字。

    我們說的“應用文字”,就是以文字元號為記錄人物、事件和學術的工具。

    春秋戰國時代是漢字應用的第一個高峰,文字已經從巫師手中解放出來,成為貴族的專利並且普及到小貴族。

    例如孔子就是一個被文字普及的沒落貴族孟子也是。

    因此,春秋戰國時代才會有著書立說的風氣。而著書立說的典籍依據,主要就是口頭傳說。

    事實上,我們今天也會依據口頭傳說,何況春秋戰國時代。

    那麼,口頭傳說可信嗎?應該說,基本是可信的,但是,畢竟是口頭傳說資料,所以,難免摻雜一些後代的“加工”這很正常。我們今天應該分析一下。

    比如說倉頡造字以後“鬼夜哭,天粟雨”。鬼夜哭我們勉強信之,天粟雨,肯定神話了。

  • 4 # 奕天讀歷史

    商朝之前的歷史人物名字,能夠被記錄下來,我個人認為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甲骨文之前,中國還存在更古老的文字,及其他記事方法;二是人們的口口相傳;三是後人給某個做了重大事蹟的先人起的名字

    世界公認的最古老的中國文字甲骨文

    目前,世界公認的,中國最早的古文字,是在河南安陽小屯殷墟遺址,發現的甲骨文,距今約3600餘年。

    從清代光緒年間,到現在,世界各地共發現儲存了20來萬片刻有文字的甲骨,已確認的甲骨文單字達4500個之多,其中2000多個字已經被釋讀。

    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和書寫方法,跟歷代中國文字的造字和書寫方法非常相似,現代中文是一脈相承自甲骨文,也毫無疑問。

    根據眾多學者的研究成果發現,甲骨文主要記錄了,從盤庚遷殷到紂王之間,殷商二百七十年間卜辭。

    那麼盤庚之前的帝王或者重要歷史人物的名字是從哪裡來的呢?

    中國存在更古老的文字,它就是賈湖龜甲文

    賈湖遺址位於現在的河南省舞陽縣舞渡鎮賈湖村,經過C14等現代科學的測年方法測出,賈湖遺址距今9000―7500年。

    該遺址除了發掘出了震驚世界的賈湖骨笛外,還發掘出了一大批,刻有符號的帶孔龜甲甲板。這些符號中的一部分跟殷墟甲骨文類似,說明中國在至少8000年前,已經有了文字的雛形,可以用來記錄些簡單的事件。

    賈湖龜甲文的時間,也跟傳說中的伏羲造書契的年代相同,從燧人氏的結繩記事,轉變為了書契記事。

    重要人物的名字口口相傳

    這個大家就比較容易理解了。我們小時候,可能都聽老人家講過故事,特別是鄉下的,他們可能根本就不識字,但是他們照樣可以講出很多名人的名字。這就是口口相傳的力量,而遠古時期有一個口口傳承的最重要途徑,巫師文化。

    司馬遷寫《史記》,也是調查借鑑了很多當時流傳的故事。更明顯的一點,古籍裡面對某一位重要歷史人物的稱呼會有多個版本的名字,特別是五帝之前的,比如三皇之一伏羲,又叫宓羲、庖犧、包犧、伏戲,但是都是指同一個人。

    這是古代沒有文字記錄時,人名的重要流傳方法。

    後人給古人取的名字

    中國的創世神話中,有一個很有名的,盤古開天闢地。這個神話出現的時間很晚,到三國時期才有的,完全是後人創造了這個人,並且給與了他一個名字盤古。

    還有一個傳說,華胥生伏羲。伏羲在古籍中的出現要遠遠早於華胥。但是人類的共識是“妖是妖他媽生的,人是人他媽生的”,那麼伏羲也應該有個媽媽呀,於是就給伏羲的媽媽取名為華胥。

    包括會鑽木取火的叫燧人,會蓋房子的叫有巢。甚至是炎帝、黃帝還有蚩尤的名字都是後人給取的。炎帝是火德,所以稱他為炎帝。黃帝是土德,土是黃色的,那就叫黃帝吧。帝在遠古時是位居中心的意思。

  • 5 # 學動春風

    這個問題包含兩段,先說前半段:“甲骨文是商朝才出現的”,這種說法是有問題的。

    這個問題,廣義地講,中國的早期漢字,並不僅限於甲骨文。考古工作者已經在許多早於商朝的遺址中,發現了一些有刻畫符號的陶器,這些陶器上的刻畫符號,被認為可能是中國漢字的起源。比如在半坡、丁公村和王城崗等遺址中,都有此類發現。

    丁公村遺址中陶器上的刻畫符號及臨摹圖

    以上這些,不管是丁公陶文還是舞陽賈湖遺址甲骨上的刻畫符,都被學界認為跟中國漢字的起源有關 ,它們在時間上,都遠早於商朝。

    關於漢子起源的探討,大家可以參考《漢字的起源與演變論叢》這本書。

    儘管以上問題還存在爭論,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那就是中國的漢字,其起源,肯定要比商朝早得多。

    這樣一來,就有可能產生這樣一中情況:即在商朝之前,也有一些關於先前歷史的文字記載,但是後來湮滅了,或者,在某個地方藏著,我們暫時還沒有發現。而遠古時候的人們, 是能夠看見這些資料的。所以 ,仍然可以有遠古時英雄的名字和他們的事蹟流傳下來。

    退一步講,即便商朝之前沒有文字,早期的歷史仍然有被記錄下來的可能。這方法,還不止一種。比如說結繩記事、刻木記事、口口相傳等。或者,這幾種方法配合起來使用。

    我們知道,不論對於哪一個民族,哪一個國家,其文字的產生,都要遠遠晚於其自身的歷史。在文字產生之前,這些民族對自己的先輩和英雄人物,是不可能完全忘記絕無紀念的。考古發現表明,人類在很早很早的時候,不遲於新石器時代早期,就存在祖先崇拜。那種情況下,人們當然會把祖先的光輝業績傳給後人並傳揚開來,這就是當時的政治工作。這種傳揚,就靠口述和簡單的記憶,一輩一輩往下傳,人與人相互傳,或在篝火晚會上說唱。大約有點兒類似於現在的口述歷史。

    這種記錄和傳誦歷史的方法,實際上在民間是行之久遠的。在直到解放前,中國雲南的一些少數民族,甚至還是使用這種記史方法。世界其他國家的一些較原始的沒有文字的民族,甚至到今天還在沿用這種方法。他們的族長,往往有一項非凡的本領,能把自己往上十代甚至十幾代人的英雄事蹟包括姓名記誦下來。

    其實 ,許多民間傳說,正是這麼流傳下來的。

    在這種口耳相傳的記史過程中,盲人因為他們靈敏的聽覺和超強的記憶力,往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在中國的古書中,“瞽”這個字,常常跟“史”聯絡在一起。我們大家都熟知的歷史學家左丘明,不就是個盲人嗎?在國外也有這種現象。比如西方的荷馬。

  • 6 # 聽濤軒書法

    首先,人類是先有語言後有文字的,最開始肯定是口口相傳的。其次,甲骨文已經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了,在它之前肯定還有更古老的文字。最後,有可能是後人追述了。

    口頭傳說流傳下來

    文字是用來記錄語言的,先有的語言然後才能有文字,而且不是說有了語言就馬上有文字 了,語言的出現與文字的產生它們之間肯定有一個漫長的時間。這段時間的事情只能透過口口相傳來傳播流傳下來。就像我們小時候聽姥姥講故事一樣,雖然每位老人講的同一個故事不一定一模一樣,但大體都差不了哪去。

    在文字沒有產生之前,人們只能透過講故事的方式將前人的事蹟保留下來,這就是傳說。傳說不一定都是真的,但肯定有所依據,只是後期在流傳中加入了個人的一些聯想。

    甲骨文並非中國最早的文字

    關於已知甲骨文的年代,在盤庚遷殷時期就已經有了 。它已經是一種很成熟的文字,因為在甲骨文中已經出現了會意字,這與初期的象形字有本質的區別。再有,盤庚遷殷是在商代中期,我們的考古只是對商代中後期有深入的發掘,對前期的探尋還在進行中,隨著發掘的不斷展開,相信會有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系統。

    對於成熟的甲骨文而言,它不可能突然出現,在它之前肯定有一個漫長的文字發展時期,經過我們先人對文字不斷的改進,甲骨文這種成熟的字型才出現。

    後人對先人的追述

    每個民族都有對祖先的崇拜,都願意追述先人的功績。大禹的名字可謂家喻戶曉,“禹”字在甲骨文中沒有出現過,在金文和小篆中像個“蟲”字,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大蟲,因此就有人懷疑大禹是傳說,說這個人根本不存在。但我覺得這就是後人的追述,在上古時期肯定有這樣一位治水的人,經過口口相傳,人們也許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了,但是知道這個人所做的這件事,後人就給這個人起了“禹”這個名字。

    後人追述先人的事蹟,新增一些個人意願在裡面,並不能因此否認先人的存在。

  • 7 # 子衿書法

    甲骨文,它的出現,很可能就是一個騙局。

    甲骨文的發現,是在一八九九年。地點是河南省安陽。發現的人為王懿榮。大家看下圖這就是甲骨文。說它是文字,還不如說它是符號更準確。我之所以認為這是個騙局,因為在以往任何典籍中,並無甲骨文的記載。而專家“確定”甲骨文是在殷商時期。我們知道,目前有實物的文字器物,是西周時期的大盂鼎。這是距離商代最近的文物。它的字型是“金文”。(西周周康王時期的大盂鼎)

    金文除了甲骨文以外是最早的文字。而考古專家們忽略了一個環節:字帖。字帖裡最早的字有倉頡的字二十七個,大禹書十二個。從早於甲骨文的大禹書和倉頡書來看,甲骨文似乎從形態上來看比他們更早的大禹和倉頡的字還要原始。更令人生疑的是,十多萬的量,僅僅集中於河南安陽的一個三十平方里的區域。

    它的疑問點有這三點:文字原始。專家鑑定的殷商文字不可信。殷商時期沒有實物可供參考,但古法帖中倉頡,大禹的字,比專家鑑定的甲骨文更成熟。此為疑點一。第二便是它的出土太集中。十幾萬的甲片,竟然只是在五乘六公里的範圍內。其他地方再無發現。第三點,古代文字論述著作中,並無甲骨文記載。

    由此看來,甲骨文要麼是早於倉頡之前的原始字元。要麼就是偽造的。

  • 8 # 翰墨書道

    甲骨文是商朝才出現的,那麼商朝之前的歷史人物名字是如何記錄下來的呢?

    這個問題看似很難,仔細想象一下,參照殷墟甲骨文文獻和現代我們的做法,其實殊途同歸,是萬法歸宗的事理。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是如何記錄歷史的。按照董作賓的說法,殷王朝共計八代十二王分為五個時期。第一期包括武丁極其以前(即盤庚、小辛、小乙時期二代四王);第二期包括祖庚、祖甲時期(一代二王);第三期包括廩辛、康丁時期(一代二王);第四期包括武乙、文丁時期(二代二王);第五期包括帝乙、帝辛時期(二代二王)。王宇信《甲骨學通論》中說:“以上世系、稱謂、貞人,三位一體,是甲骨文分期斷代的基礎。”這裡提到了世系、稱謂、貞人。顯然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對這幾個方面都有所記載。有了這個鑰匙,我們不妨進入時空隧道推演一番。

    那麼殷商以前是如何記錄當時的突出的人物的事蹟和人名呢?其實前面的文字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之一,就是文字記錄。在往前推,文字的發展史不難發現。我們知道那個時代是沒有文字的,他們記錄事的辦法目前研究的結果有刻畫符號、結繩記事說。既然當時聰明的先民已經知道應用這些辦法記事,那麼肯定也會記錄人名和事,這種情況甲骨文中非常清晰,如貞人在甲骨上占卜並記錄結果的情況,完全可以推斷出來。

    當然這只是一個方面,因為按照現代的說法,那些記錄都是官方的做法。那麼,在民間該如何記錄呢,這個問題也有現成的答案,就是民間傳說,甚至巖畫。比如在一個小的群族裡某人做了好人好事,就可以將其刻畫在巖壁上,只要群族裡的人都知道這個人和事,和刻畫巖畫的記錄,過了一定時間,人們仍然會知道巖畫的含義,這樣就起到了記錄的作用。隨著刻畫符號的不斷演進,越來越豐富完善,就更不是個事了。

    至於人們口口相傳的情況,這個問題在現代的社會上人群中不照樣存在嗎,只不過由於民間的原因,在口口相傳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變異或演義。但人名還是會保留下來的。從前面的文字看,甲骨文的記錄內容的完善性,這幾種方法是完全可能的。

    比如婦好的名字和故事的流傳,在已發現的甲骨上有記載,民間肯定也會存在這種情況。婦好墓發掘出的婦好鼎,也可以說是一種記錄人名的方法。這種情況也不可能是在殷商時期才憑空產生,一定有一個發生、發展、成熟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毋庸置疑會在殷商以前,所以殷商時期的甲骨文的記錄,能夠折射殷商以前的人類文明,這也是毋庸置疑的事。

  • 9 # 一老沈一

    商代甲骨文以前的歷史名人之所以能夠流傳下來,應該有三個方式。

    第一,口口相傳。

    這個很好理解。

    中國藏族的《格薩爾王傳》,是世界上最長的史詩,120多卷、100多萬詩行、2000多萬字,遠遠超過了世界幾大著名史詩的總和。

    其所歌頌的格薩爾王事蹟,源於11世紀,完全靠一代代歌手的演唱,直到由文字記載。古希臘的荷馬史詩,描述的是公元前10世紀左右的傳說,經荷馬(應該不止一人)整理後,《伊利亞特》24卷,15693行;《奧德修記》也24卷,12110行。大約在公元前6世紀中葉,公元前605-前527年的雅典時期,才用文字固定了下來。之前也完全靠口口相傳。

    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曾有48000行;《摩河婆羅多》,20多萬行。也皆靠吟誦留傳了千百年。

    如此看,甲骨文之前的中國名人,不論是三皇五帝,即便是夏桀這樣的反派角色,留傳下來並不是難事。

    第二,史官家承。

    中國上古時期,即已重視歷史的傳承——記載歷史的典籍藏於官府,管理學術的史官則世代相傳。

    《荀子·榮辱篇》說:“循法則、度量、刑辟、圖籍,不知其義,謹守其數,慎不敢損益也。父子相傳,以持王公。是故三代(夏商周)雖亡治法猶存”。

    號稱中國古典史學終結者的章學誠,在其《校讎通義》中說:“三代盛時,無不以吏為師,周官三百六十,天人之學矣”——夏商周的時候,所有官員,都以史官的記載為標準。

    學者們認為,夏商周三代,史官系統已經十分繁榮。結果是,五帝時代所探究的天道與人事之神巫學術,得到了充分深化與細化。 江蘇才子劉師培在《補古學出於史官論》裡說:“蓋古代之尊史官,非尊其官也,尊學術耳。古代學術,以天文術數為大宗。而天文術數,亦掌於史官。此史職所由尊也。”

    他又在《古學出於史官論》中說:“是則史也者,掌一代之學者也。一代之學,即一國政教之本,而一代王者之所開也”。“學出於史,有明徵矣。故一代之興,即以史官司籍。試觀夏之亡也,太史終古去國;殷之亡也,辛甲把器歸周;周之衰也,老聃去周適秦。史為一代盛衰之所繫,即為一代學術之總歸”。 他強調的是夏商周三代史官的重要性——學術和歷史記載,都掌握在史官的手中,而且傳於後世。

    夏商周,前後興替1200多年。在這段歷史裡,作為民族命運所繫的史官學術,延綿不斷、生生不息。可以說,三代的文明發展史,就是當時各民族的史官學術繁榮史。

    可以作為例證的,是司馬遷。 其始祖,是五帝中顓頊麾下掌管天文地理的大臣重黎氏。後來的唐、虞、夏、商等世,重黎氏的後代世為天官史官。至周朝,重黎氏中的一支做了司馬,並賜以為姓。周宣王時,司馬氏擔任史官,繼守先祖之業。司馬遷之父司馬談為漢武帝朝廷的太史令,掌管天象文史等職。 司馬談曾“學天官於唐都,受易於楊何,習道論於黃子”——唐,是漢武帝時著名的天文學家;楊何,是著名的《易》學家,山東淄川人;黃生,則為道家學高人。

    司馬遷正因為家學淵源,加上個人的努力,四處尋訪考證,才寫就了《史記》這樣的不朽鉅著。

    中國上古時期重視史官的傳統,使遠古的人和事得以流傳。

    第三,文獻記載。

    我們現在發現的最早的漢字是甲骨文。但學者們論證,甲骨文已屬成熟文字——在這之前,很難說沒有漢字存在。 甲骨文是刻於龜甲獸骨的占卜之辭,能儲存下來,與其在地下不易被腐蝕有關。田野考古已然證明,殷商時期,毛筆已經多用,甲骨上即已有朱字和墨字。

    難道當時的人們不會將文字寫於其他載體麼?肯定會,只是不如龜甲獸骨更易儲存,或者時間的流逝使其消亡了,或者我們還沒有發現。不難推定,商以前的各種文字記載,不論是史、事或人,或許已經很完備。 關於夏商周三代的文字文獻,在先秦的記載中,就不下七八十種。比如,《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世》;《經世》;《世傳》;《上古記》;《故記》;《春秋之記》(非孔子春秋);《史記》(非司馬遷史記);《春秋》(仍非孔子春秋);《魯春秋》(此乃孔子修改春秋);《周春秋》;《齊春秋》;《燕春秋》;《宋春秋》;《乘》;《志》;《上志》;《前志》;《軍志》;《周志》;《鄭志》;《書》;《丹書》;《刑書》;《虞書》;《夏書》;《周書》;《鄭書》;《楚書》;《儒書》;《虞箴》;《夏箴》;《商箴》;《周箴》;《誥》;《康誥》;《唐誥》,等等。

    這些文獻的內容,多見於春秋戰國前的文獻轉述。墨子曾說,他讀過百國春秋。還有很多關於讀過周之前古文的文獻記載。

    漢代班固在《漢書.藝文志》裡說:“古之王者世有世官。君舉必書,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事為 《春秋》,言為《尚書》,帝王靡不同之。”他說的“古之王”,是指夏商周的君王。他不僅講了史官的責任和重要性,也講了三代對事和人記載的重視。

    這些文獻,對於商代以前的事和人留傳下來,是有不可比擬的重要作用的。

    那麼後來呢?就是秦始皇的“焚書令”了。李斯奏請秦始皇說——“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是以諸侯並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之所建立。……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於是,除了《秦記》,其他各諸侯國史官所藏的史書,一併灰飛煙滅。《史記・六國年表序》記載:“秦既得意,燒天下《詩》、《書》,諸侯《史記》尤甚”。我們現在的很多歷史疑難,或因於彼。

  • 10 # 左說春秋

    第一,甲骨文、金文也稱鐘鼎文、石刻文等是以載體名稱命名的文字,它們都不是文字的起源。目前發現的商代甲骨文,只是刻在堅硬甲骨上的卜辭一類。文字發明後的用途不會只是用於卜辭,記事、下達命令、報告情況等都可能用。如果其它載體或朽爛或易燃,則很難儲存下來。古代占卜還有一種荖草等,如何占卜等均失傳,也未見物。

    第二,殷商甲骨乙經是成熟文字,表達能力很強了,說明之前早有文字。文字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其形成過程相當漫長。古籍說黃帝時代蒼頡造字驚風雨注鬼神,證明古人對文字之敬畏。

    第三,甲骨、青銅發現之前的文字可能經歷千百年,才能達到殷商水平。最早的載體也許是某闊葉或木片或石片或陶片等。陶器上的刻劃文己經發現6000年左右的,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等省都有。只是有的象符號,有的象文字。山東昌樂發現一批六七千年刻骨,較難識別,可能早於商代文字。全國各地都有一些發見,只是有待認識。

    第四,古人名稱和《三墳》《五典》說法不一。應該是先口傳後整理的東西,久已失傳。黃帝、堯、舜、禹故事記錄成冊的可能不能排除,但誰也未見。我認為流傳在前。世界各國無一例外,都是經歷傳說、文字的過程。對歷史傳應持科學分析,全盤否定是錯誤的。考古證史,不能以考古取代傳說。考古未發現,不能證明沒有過,只是未發現而已。考古需要長期積累,今天未發現,不能決定明天明年。如果最早的文字寫在樹皮、羊皮或鄭玄用嶗山書帶草上,也許永遠找不到。

    這是個大題目,僅憑記憶只能說這些。

  • 11 # 陶文上古史

    答曰:有三種辦法,省事法、聯名法和古契文。

    其一省事法。上古個人大多無名字,住地名、酋長名和圖騰名三合一,比如虞朝1500年曆史,我們能記住的從虞幕算起,到虞舜兒子商均,也就大約八世,每世200年,可想而知舜一世、舜二世、……商均一世云云。

    其二、聯名法。唐代雲南六詔國,就是父子聯名法。有些像成語接龍,能記很多代!六詔,大理國前身,有說今白族先民。有說彝族,彝人聯名家譜更厲害,據收集300多代,1萬多年。不用聯名輔助方法,非洲原始部落上限300年口頭傳說。

    其三、契書文。甲骨文是商代成熟文字,距今3600多年,有效單字近4000個。但甲骨文不是原初文字。尤切注意:【文】【字】是大不同的!

    『字』4千年前,『文』2萬年起

    東漢《說文解字・序言》曰,“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體。”

    許慎認為:1.“黃帝史官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依類象形』這叫作【(初)文】!

    2.現實生活大量湧現新生事物,迫使人們不斷地創制新字。而創造新字的辦法,被歸納為六書;依據六書所造新“文”,就稱謂【(復)字】!

    許慎六書理論,歷代研究的人不少,著作頗豐!然只怕許慎、劉歆等經學大家,弄錯了【六書】一詞。

    唐宋時《三墳》重現天日,書中曰:“朱襄氏作六書。”此處“六書”,指六筆劃,即每字構成不超過6畫,形體上十分簡單。見下圖——

    #比殷墟甲骨文還早的古文字#關於“國”、“家”二字根義,文史密匙精選,從甲骨文、金文、大小篆、簡牘、帛書、漢隸和傳抄古文全解碼——

    ▲【歸藏文字告白,『人口稠密,交付旺盛』曰國。】

    ▲【歸藏文字告白,『在嫁娶女』曰家。

    ▲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1.8萬年前契刻文字,『春天來傷肝,喝榿木樹汁。』榿木樹是白樺樹於北京的地方品種名稱。飲白樺汁,是北亞森林部落的傳統習俗,可以有效抵抗疲勞,比如通古斯人等。

    結  論:字能記錄的歷史,不過四千年前;而文起步就是2萬年前,所以《盤古王表》中國古人推至276萬年前。蘇美爾王表3萬年,一比較就是個弱雞。

  • 12 # 牛頭對上了馬嘴

    殷商後期有甲骨文,西周早期也有甲骨文,甲骨文是用龜殼和牛骨刻符,作為卜辭,祭司用火烤看裂痕,主要用來“祭祀和占卜”的,就是用來祭拜祖先,這些甲骨文主要是給祖先(鬼神)看的,不是給活人應用的。所以,挖掘出來幾十萬枚甲骨文,有6000個單詞,被破譯的只有2000個單詞,許多單詞都是鬼神的名字,甲骨文的含義與現代人思維格格不入。現在社科院出10萬人民幣破譯一個單詞,沒有人能破譯,社會上各種解釋和描繪甲骨文單詞都有,但是社科院根本不認可。

    漢武帝時期的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疏理成血緣關係,讓秦留下來的七國庶民自認同出一源,這個源頭就是炎黃,炎黃子孫觀念從那開始。但是,司馬遷的啟蒙老師是孔子的後代孔安國,年輕時司馬遷經常去聽大儒董仲舒上課,寫《史記》時大量引用孔安國假冒偽劣產品的《古本尚書》。所以,《史記》本身就是儒家思想傳承體,儒家是以“祭祀文化”為主體,就是祭拜祖先的文化,沒有上古時代的歷史,就用神話故事來代替。

    說起一脈相承的炎黃子孫論,司馬遷本身就不是炎黃子孫,或華夏姓姬和姓姜的後裔。根據魏系,司馬遷的祖先應該是:司馬賙、司馬憙、司馬子期、司馬勒、司馬昌、司馬無譯、司馬喜、司馬談、司馬遷。司馬賙和司馬憙都做過中山國的丞相,到了司馬憙時,中山國被趙國所滅。中山國由(胡人)鮮虞建立在燕趙地帶的河北地區,鮮虞本在陝西,被犬戎所追殺,跑到河北地區建國。在戰國早期應該是八國,而不是七雄。中山國被滅,司馬遷《史記》中沒有提一筆,說明司馬遷對自己的祖先鮮虞身份是有所隱瞞的。

    中華文明是多源頭的,至少在周朝以前(姓姬和姓姜的華夏),中原文明無法對當時中華大地上的其它文明源流產生凌駕式的絕對優勢,甚至於某些方面還落後其它文明。按照中國文物局付局長關強所說:“探源工程實證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相容幷蓄、綿延不斷”。浙江餘杭良渚遺址;山西襄汾陶汾遺址;陝西神木石卯遺址。再加上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四川三星堆文化,等等。所以,甲骨文不會出現儒家一家所說的“堯、舜、禹”名字了!

  • 13 # 厲明忠

    成熟的甲骨文主要在商朝晚期出現的。商朝前期的甲骨文很少。商朝前期應該有文字記錄商王的名字了。商朝之前的歷史人物名字應該是代代口傳的。盤古開天地到三皇五帝只是傳說。

  • 14 # 飛花鹹魚

    說句刺眼的話,真正成熟系統的文字是天人之物,上古巫祝同源,巫祝都是極少數通天人的人,只是巫更專注天道神權,祝則把神權意識結合到人權自身,巫的精.準.細,比祝略佔優勢地位,巫祝分離後,巫走向專業化,至到今天被邊緣化,而祝則走向王權,巫反成副屬,更有利於祝從巫文化中吸收天道神權思想,服務於王權。殷墟甲骨文明顯是巫卜刻紋,具有急時性,用完即棄之,撐握王權的對重大事件,應該還有一套文字系統,用作祝詞,只是記錄這些祝詞,對載體的要求不象巫卜那樣苛刻,例如,夏啟討伐有扈氏,所作的《甘誓》,以及後來的各種《訓》,《誥》,都是祝詞作品,這些都在地面流傳,今天還能看到,只是它的最初範本已不可知,但至少是祝師使用他所瞭解的天書文字完成的。

  • 15 # 溪流清湯

    在文字出現以前,歷史是透過口口相傳或者是圖形相傳的。隨著時間的久遠,那些有重要影響或有重要貢獻的人物的名字或者事件會流傳下來。在流傳的過程中,具體的人物或事件的細節會出現誇張、虛化或遺漏,一部分出現了神話,一部分只有個大概,一部分只留下名字名稱,一部分則湮滅了。神話在在以後慢慢地增加了神秘,圖形慢慢地轉化成了文字,但這些神話和文字之中卻隱藏下了對遠古解讀的密碼,這個密碼需要經過漫長歲月的知識積累解讀的抽絲剝繭後或許能還原那個時代的樣貌。

  • 16 # 善良雪碧2022

    也許有另一種文字,只是我們沒有發現,或者發現了還沒識得。

    甲骨文已經很成熟了,之前應該是有文字雛形得。

  • 17 # lipuren

    無文字之前的歷史,只能是一代代口傳下來的,即口傳歷史。有了文字後,人類有了編錄歷史的願望,對於以前無文字記載的口傳歷史,就用文字記錄整理出來。包括遠古歷史人物的名字,自然也是根據前人的口傳記下來的。不論是歷史事件還是人名,後人考證發現記錄不當的,又會進行訂正,這種工作一直進行著。

  • 18 # 林辰愛學習

    首先要更正一點:甲骨文歷經先商(商之前)、商、周,而不僅僅是商。我們只能說,商是甲骨文的鼎盛期,而不說,甲骨文只存在於商。

  • 19 # 元道尊

    有很多方式啊,比如壁畫,比如石頭。最重要的就是口口相傳。

    對於中國來說,凡是做出過重大貢獻的重要人物,都會被神話。

    比如高處做房子,避免蛇蟲猛獸的有巢氏;比如鑽木取火,帶來光明的燧人氏。比如嘗百草,治病救人的神農氏。

    幾千年前,他們可能就是個普通的醫生,普通的建築工,普通的廚師,但是他們的貢獻導致生活水平提升,自然而然就會有人記住他們。時間久了,就會被神話,就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神話故事。

    中國這點是和老外不一樣的,他們的神是天生的,我們的神是後天的,等級比他們高出一大截。我們對於做出特殊貢獻的人和事會銘記,老外不會。這就是老外中世紀之前的所謂歷史,都不可信。而中國的哪怕是上古神話,都具有參考意義的原因。

  • 20 # 湯子曰2100

    甲骨文之前,應該有典有冊,記載歷史事件!這些文字在哪裡??還存在嗎??也許考古學家應該加把勁!畢竟甲骨文太成熟了,其發展期應該超過千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意志堅定不可動搖對應的成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