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study875cnBeta

    在科幻電影、科學探測資料來看,勾勒出的火星場景都是漫天灰塵、岩石嶙峋,那麼在火星上是否存在水呢?目前仍未有定論。從多個登陸器傳回的資料雖然有部分被認為是流水的特徵,不過隨後又被認為是風的結果。現在,美國宇航局的機遇號登陸器再次找到了火星上存在潮溼跡象的東西。

    正如噴氣推進實驗室所解釋的,機遇號在Perseverance Valley山谷附近拍攝的一張火星景觀影象,顯示出“岩石條紋”(rock stripes)。岩石條紋通常被認為是自然發生的現象,是潮溼的地面在凍結和融化的重複週期下才會發生。

    負責機遇號登陸器的調查員Ray Arvidson表示:“這些條紋的可能解釋是,當季節性雪融化到足以浸潤土壤的時候,然後又出現了凍融迴圈將小岩石變成條紋。重力下坡運動可能會對此進行擴散。”

  • 2 # 油氣話壇

    火星(Mars)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火星周圍也籠罩著大氣層,與地球大氣層相似。火星大氣層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其次是氮、氬,此外還有少量的氧和水蒸氣。火星大氣層與地球大氣層都有氮存在,這是火星與地球最大的相似之處。火星大氣的密度不到地球大氣的百分之一,表面大氣壓500~700帕。

    科學家是一群痴迷的傢伙,也有人說他們是瘋子,只要具有足夠的吸引力,是不在乎什麼火星遠離地球2.25億公里;正是基於在火星上發現了水,一幫思維極度發散的狅徒,痴痴不倦超越常人,計劃在火星上製造甲烷供後來的宇宙飛船返程時用。

    火星大氣中95%的成分是二氧化碳,而火星土壤中有水,透過採取特定的化學反應,能夠製備出氧氣和甲烷;二氧化碳甲烷化的工藝研究也取得了實質的突破。到時候去趟火星沒準就象登月一樣容易。

  • 3 # 吳先森的探索

    火星上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有水的存在,只是量的問題。

    火星是人類唯一能用望遠鏡看得很清楚的類地行星,透過望遠鏡,火星看起來像個橙色的球,隨著季節的變化,南北兩極會出現白色的極冠,在火星表面上能看到一些明暗交替,時而改變形狀的區域。空間探測器顯示,火星上至今仍保留著大洪水沖刷的痕跡。科學家推測,火星曾比現在更溫暖,更潮溼,曾經可能出現過生命。

    在乾燥的火星表面上遍地都是紅色的土壤和岩石,由於風沙的作用,火星表面到處都是沙丘,還有類似河床的地形,這種河床地形在南半球和赤道附近分佈,這證明距今大約30億年前的火星上曾經和現在的地球上一樣有河流,有“水”流動。火星上的平均溫度很低,由於火星大氣稀薄而乾燥,所以它的晝夜溫差很大,遠遠大於地球上的晝夜溫差,因為火星表面的溫度低,壓力小,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大致成飽和狀態,只要氣溫稍一降低,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就會凝結,火星大氣中的水分極少,科學家估計,如果把火星上的水,冰全部溶化後在一起,也只能在紅星表面形成一個10米深的大海,與我們地球表面的波濤茫茫的海洋相比,火星上的水量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我認為地球與火星之前主要還是距離問題,就是說他們在太陽系中的位置,如果火星與地球互動一下位置的話,火星的溫度就會適中,經過多年的發展就會慢慢出現生命,到那時,我想現在就是火星人在研究地球了。

    ----解密宇宙----

  • 4 # 天馬行文

    火星上有沒有水?可以這麼說,火星表面曾經有水。

    義大利天文學家喬凡尼·斯基亞帕雷利(1835一 1910年)開啟了一個神話——他說他在火星上看到了“溝渠”。這些“地貌“後來才被認定是一種光學錯覺,在科學上是不可能存在的。 在對來自火星的光進行光譜分析後得知, 火星是一個乾燥的地方,大氣是如此之少,以至於水會被馬上燒乾。然而,火星並不總是一片沙漠。太空探測器發現了乾涸的河床遺蹟、被水雕刻出來的溝渠、洪水氾濫的平原和淺海,所以,在遙遠的過去到底發生了什麼,導致整個行星都凍幹了呢?

    目前,行星科學家們已經逐步揭示了火星的秘史。當年,第一個探測器飛過這顆紅色行星時 發回了不少照片, 那些照片展示了像月球一樣佈滿撞擊坑的平原。而當水手9號在1971年繞火星軌道執行時, 照片則展示了巨大的火山,遠遠超過地球上所發現的。它們還展現了大量的火星地表特徵,暗示液態水曾經流遍這顆行星的表面。這些特徵包括巨大的峽谷、被侵蝕的撞擊坑、突發性洪水造成的岩石破碎的混沌地形,以及由流下山坡的支流維繫的很長的河流狀溝渠。

    後續的飛船進一步強化且證明了 火星曾經是“水汪汪”的世界。繞火星軌道的航天器,如海盜號、火星全球探勘者號和火星快車號提供了由水形成的特徵的日益清晰的影象, 2002年,火星ODYSSEY號探測器探測到火星上水冰的特徵,認為大量水冰就在火星北部和南極的地表下一點兒。而火星漫遊車,尤其是勇氣號和在2012年降落火星的好奇號,已經在火星土壤中發現某些礦物質只可能形成於火星表面被水淹沒的證據。

    在地球上,構造板塊的地質過程,以大陸板塊的運動令熔融地慢重新分佈的形式,從岩石回 收碳酸鹽到空氣中。火星缺乏驅動這一過程的能量。如果空氣中的碳和氧被以化學方式鎖定在了 火星的岩石裡,它們就會一直待在那裡,於是大氣就逐漸變稀薄。 與溫室效應相反,大氣變得越薄, 也就變得越冷。也許20億年前, 剩餘大氣的大部分變成了凍結的二氧化碳——又叫乾冰。最後,水退縮到表面之下,以該行星的兩極作為避難所。

  • 5 # 黃作夢

    最新的研究結果是,火星上不僅有水,在其南極的冰蓋下還可能有一個由液態水構成的大湖。這不僅有利於未來人們到火星上生存,還可能在湖中找到火星生命。

    歐洲研究人員剛剛在美國《科學》(Science)上報告了這個結果,他們利用歐洲“火星快車”(Mars Express)探測器上攜帶的一個叫做MARSIS的雷達,對火星南極地區進行了掃描,結果發現有些地方的訊號特別明亮,與對地球南極冰下湖進行雷達探測所得的訊號類似。

    下面就是一張雷達訊號的圖示,在高亮顯示的小方塊中,有一塊藍色的地方,就是可能存在的冰下湖。雖然看起來只是個小點,但這個湖可不小,據估計它在地表以下1.5公里深處,水深至少1米,湖的長度可能達20公里。

    可能有人要問了,水在低溫下會結冰,為什麼冰下還有液態的湖呢?這是因為水結冰的溫度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上方厚厚冰蓋的巨大壓力,會讓結冰溫度降低,研究人員還估計湖水中有一些礦物質,也進一步降低了結冰溫度,使得這些水能在低於零攝氏度的環境中仍然以液態形式存在。在地球上的南極冰蓋下,也存在類似的冰下湖。

    對於火星上存在的這個冰下湖,目前的依據是雷達訊號,研究人員認為將來也許可以用探測器等方式去實地確認。如果真存在這麼大的湖的話,首先就可以為將來的火星移民提供珍貴的水資源。

    此外,水是生命之源,火星冰下湖中也可能存在生命,比如一些微生物之類。人們將來抵達火星後,雖然見不到火星人,但有可能找到“火星蟲”哦。

  • 6 # 李雷博士

    當然有水了。

    最早在2015年的時候,科學家就證實了火星上的確存在水。那一年就已經相當的轟動了。當時美國宇航局(NASA)舉行新聞釋出會,證明火星上存在流動的液體水。

    當時,科學家採取的是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透過對火星的光譜成像發現火星上的神秘條紋會發生變化。這些條紋在春季的時候開始形成,到了夏季顏色開始加深,並且順著斜坡流動,到了秋季的時候就消失了。可見,這應該是液體的形式存在的。

    除此以外,當火星溫度低於零下23攝氏度的時候,這些條紋又再次出現。可以說,這完全符合我們對水的認知,結冰——融化——結冰。

    因此,當時給出的結論就是,火星上存在液態水。

    不過,這些水是鹽水,因為如果是普通的純水的話,在火星上會很容易被蒸發掉。

    而3年後的2018年,來自歐洲的科學家更是進一步推動了這個發現,他們發現火星竟然存在一個液態湖,這個湖的規模非常大,可以說是進一步夯實了火星存在水的證據。

    相關的內容釋出在science上,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這裡就不贅述了

  • 7 # 奇葩搞笑影片排行榜

    火星上曾長期保持溼潤環境

    火星遠古地下水形成的天然渠道

    火星勘探軌道器發回的照片,圖中央箭頭所示的礦物中含有水合二氧化矽

    雖然有很多條件被認為對生命在一顆行星或者月球上出現非常重要,但是我們知道,水是生命必不可少的一個因素。因此,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一直在努力透過各種任務,在火星上尋找水跡象,以便回答這顆紅色行星是否適合居住的問題。雖然現在的火星非常乾燥,但是科學家清楚,火星表面上一些看起來像溪谷、河床和湖床的地表特徵,可能說明這顆紅色行星表面曾經也是流水潺潺。但是,什麼時候火星上存在流水,是否這裡適合生命居住,是否這些地表特徵只是由降雨、冰雪融水或者地下水形成的等問題,今年在“鳳凰”號、“火星勘探軌道器”和其他任務的幫助下,至少已經找到了部分答案。

    牽涉到與水有關的地表特徵形成的幾個途徑包括:地下水和潛在的海洋(“火星勘探軌道器”拍攝到的圖片提供了證據)、隕石坑裡的湖(“火星勘探軌道器”也發現了證據)、熱水泉(也是“火星勘探軌道器”發現的)、大規模山洪暴發和可能的降雨(火星車發現一些證據)。持續很長時間的大型水體是生命可能出現的主要地點,科學家可以對這些地方實施進一步的探索工作。最初的證據顯示,在火星長達45億年曆史的前10億年或者更就一些的時候,這顆紅色行星上的大規模降雨、洪水和其他水體活動結束了。但是,今年利用“火星勘探軌道器”上的高解析度科學實驗成像儀(HiRISE)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淺色沉積物,這暗示出這顆行星在長達10億年間,一直保持著潮溼環境。“火星勘探軌道器”發現的歐波沉積物(Opal deposit),也說明火星上曾長期保持溼潤環境。

    火星上水體分佈範圍更為廣泛

    “火星勘探軌道器”進行的另一項研究,主要著眼於一種被稱作層狀(phyllosilicates)的粘土礦物,這種礦物是在有水的地方形成。該研究指出,水體在火星表面的分佈範圍比我們以前認為的更加廣泛。

    “鳳凰”號也可以確定火星北極平原地下是否存在水冰層,2002年,美國宇航局的火星“ODYSSEY”號首次在這顆紅色行星上發現水冰跡象。目前,科學家正在研究“鳳凰”號傳回的火星北極土樣的分析資料,檢視當以前火星的軌道傾斜角使北極處於更加溫暖的地方時,是否這裡的冰層曾呈現液態。初步研究結果顯示,這裡曾經可能存在液態水,“鳳凰”號在火星表面土樣裡發現粘土跡象。目前還不清楚是否火星極地冰蓋曾有一部分轉變成液態,但是“火星勘探軌道器”今年進行的另一項研究發現,北極地下的冰殼異常的厚,這說明這裡比我們以前認為的更加寒冷,這種情況也意味著,如果這些冰轉化成水,水體將比我們以前預料的更多。

    水體是否適於生命存在

    雖然我們已經知道火星過去曾存在水,但是卻不清楚這些水體適合潛在的火星微生物或者其他基本生命形式生存的程度。

    科學家表示,今年剛剛分析的“機遇”號獲得的資料顯示,這個火星車在它所到之處發現的水體非常鹹,但是這個發現,不能完全排除像地球上已知的忍耐力最強的喜鹽生物等生命,在這種鹽分含量非常高的水體裡繁衍生息的可能性。火星探測器(MER)以前獲得的發現,也以另一種方式描繪了一幅不適宜生命生存的圖畫:它們發現含大量硫酸鹽的酸性土壤,這預示著火星上存在火山活動。這項發現說明,兩個火星車正在探測的那些區域曾經存在的水體的酸性非常大,因此非常不適於生命生存。

    但是,最近對“火星勘探軌道器”的資料進行分析發現,火星表面的一些礦穴或許曾免受酸浴的侵擾。該軌道器發現一些碳酸鹽跡象,這種物質可在酸中溶解;碳酸鹽的出現象徵著這裡的一些區域稍微更加適合生命生存,那裡可能儲存了一些生命留下的跡象。 “鳳凰”號還發現一些跡象,這些跡象表明火星上存在一些更加適合生命生存的地方。“鳳凰”號上的儀器發現,它的降落地點的土壤呈鹼性。這顆登陸器挖掘的火星土樣還顯示出高氯酸鹽的跡象,高氯酸鹽是一種可擔當火星微生物的能量源的化合物。“火星勘探軌道器”發現一個奇怪跡象――還原鐵,該跡象表明火星表面曾存在生命。在地球上,還原鐵一般是透過微生物形成,不過其他過程也能形成這種跡象,例如一顆與其相撞的彗星攜帶的有機碳發生化學反應等。

    氣候變化週期

    瞭解火星過去和現在的氣候,對測定這顆行星是否適宜生命生存非常重要,今年,各種不同火星任務都提供了這顆紅色行星的氣候照片。眾所周知,火星的氣候隨著它的軌道傾斜角的緩慢變化而發生改變,極地和赤道交替出現冷、熱氣候。“火星勘探軌道器”拍攝的最新圖片展示了這方面的證據,這些照片上顯示了過去的赤道冰川和火星上重複出現的冰川作用。“火星勘探軌道器”最近甚至在火星極區以外發現了冰川,它們被深埋在冰川沉積平原下面,這些冰川沉積平原好像是在與當前的火星氣候不同的環境下形成的。“火星勘探軌道器”觀測到的沉積層的變化,也為火星氣候變化對它表面產生的影響提供了證據。

    歐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車”探測器(Mars Express Orbiter)在火星大氣裡發現乾冰雲,這些雲在火星表面投下陰影,對區域性天氣和風的模式產生影響。“鳳凰”號也在火星上空觀察到雲團,而且隨著北半球漸入冬季,火星上空的雲團變得越來越多。這顆登陸器甚至觀察到雪從高空飄下,霜在火星地表形成。

    “鳳凰”號還監測到火星表面和大氣裡的水在白天和黑夜間的迴圈變化。在更加溫暖潮溼的時候,可能會有更多水珠粘附在地表,形成一層水膜,一些微生物可以生活在裡面。雖然這些發現填補了有關火星過去難解之謎的一些空白,但是目前仍有很多空白有待人們去填補。火星探測器、“火星勘探軌道器”和其他軌道器,以及即將發射升空的“火星科學實驗室”(Mars Science Laboratory)和“火星大氣與不穩定性變化”(MAVEN)任務的目的,都是為了尋找更多線索,幫助科學家拼合成更大的火星或者有關它的過去,尤其是這顆行星的可居性的照片。今年11月,“火星科學實驗室”的發射時間被推遲到2011年。

    延伸閱讀:2008年在火星上有重大發現的探測器

    1.美國宇航局的“鳳凰”號登陸器從5月25日在火星北極降落以來,直到11月2日耗盡所有能量,它一直在對這顆紅色行星北極平原表面進行研究。

    2.美國宇航局的“火星勘探軌道器” (MRO)已經利用高畫質晰儀器從軌道上對火星表面進行探測,目前它剛剛完成為期兩年的初級階段的任務。

    3. 2008年1月標誌著美國宇航局的火星車“勇氣”號和“機遇”號已經在這顆紅色行星上度過了第四個年頭,這兩個火星車將在2009年1月慶祝它們在火星上停留五週年。

    釋出在火星南極的冰層

    或星南極冰層的光譜照片

    火星水哪去了

    今年初,中國500多位兩院院士投票評選2001年十大科技進展,其中竟有兩項與火星相關,一項是發現火星有水的新證據,另一項是美國成功發射“ODYSSEY”火星探測器。現在“ODYSSEY”探測器的最新發現———火星上有大量冰凍水,更是一項重大突破。它有什麼科學意義呢?

    火星與地球同是繞太陽旋轉的行星,火星離太陽稍遠些。古代人曾將火星紅色的光芒聯想為血與火。實際上火星上並不熱,它倒像是個小型地球,那裡不僅有高山平原,還有四季輪迴。1976年美國“海盜”號無人宇宙飛船在火星著陸,它所發回來的照片,讓美國科學家目瞪口呆:那根本不像是一個外星的世界,倒像是美國乾旱的亞利桑那州,只是看不到仙人掌,也沒發現其他的生命跡象。火星實在太乾旱了,那裡偶爾發生的風塵暴比中國北方的沙塵暴厲害多了。1971年美國“水手9號”無人探測器飛臨火星時,就遇到了席捲火星全球的特大風塵暴。

    然而火星早期的氣候並非如此惡劣,從近30多年宇宙飛船拍攝的火星照片看,那裡有數以百計的蜿蜒曲折的乾涸河床和峽谷,河床上佈滿當年沖刷的特徵,當年的江河湖泊曾寬達上百公里,遠勝過今天地球上的亞馬孫河。看著這些河床和峽谷照片,人們彷彿聽到當年火星上大洪水時期江河的咆哮。火星還可能有深達數百米的浩瀚海洋。可謂江海橫流,一片溼潤宜人的氣候。然而火星這些水消失到哪裡去了呢?以前有些科學家認為,由於火星氣候日漸乾旱,大量的水逃逸到太空,一去不復返。

    “ODYSSEY”火星探測器的發現已初步揭開了火星上江海湖泊消失之謎。看來隨著火星氣候的變冷,相當一部分的水被冰凍在火星兩極寒冷的地表層之中。

    水是生命之源。火星上大量冰凍水的發現,又一次點燃起探索地外生命的希望。千百年來,人類就以神話或科學幻想的方式夢想與外星生命接觸,然而至今還沒有發現地球以外生命的確實證據。但是不難想象,在火星早期的江河湖泊海洋中,也可能像地球一樣演變出火星的微生物來,甚至還可能演化出千奇百怪的火星水生動物。然而隨著火星氣候日漸寒冷乾旱,這些火星生物大量滅絕,極少數也許處在深凍狀態。

    火星上冰凍水庫的發現,無疑也為人類登陸火星增添了新的推動力。1969年,人類奔月夢想成真後,下一個目標就是實現登上火星的夢幻之旅了。

    2005年7月,火星快車發現火星的北極附近有一塊直徑達八英里的巨大積冰

    “火星快車”號探測器屬於歐洲航天局,自從2003年12月進入火星軌道以來,“火星快車”就肩負起了探測火星的艱鉅任務:研究火星大氣成份、繪製火星地表圖、分析火星地下物質,尋找更多的證據來證實我們地球的這個鄰居曾經河流密佈,並且現在可能仍然有水。

    “火星快車”號上的高畫質晰度立體照相機(HRSC)已經證實有關火星上曾經有河流存在的假說。這個相機的解析度達到了10米,“火星快車”利用它已經在火星上發現了成堆的冰雪,甚至有一片冰凍的海洋。火星快車還發現,在這顆紅色行星的地表下面,有一些潮溼環境甚至潮溼、較溫暖的空間存在的跡象,這些都說明很久以前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在繁衍生息。

    2005年11月,火星計劃首席科學家對火星上發現地下水錶示高興。透過“火星快車”號上火星雷達高度計,科學家在火星一個被掩埋的盆地下幾公里處發現了純水的存在。除此之外,“火星快車”號上攜帶的“歐米加”可見光和紅外光譜分析儀也在火星表面的若干地段發現了礦物的蹤跡。據有關科學家介紹,礦物是火星水存在的有力證據,這證明火星表面曾經存在過穩定的水流,但是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

    最後,科學家綜合“火星快車”的探測成果得出了結論:很久以前,火星表面是一片汪洋,但後來,只有零星的水在火星上重新出現。

  • 8 # 小彬伯爵

    可以很明確的說,火星上有水,但是它被凍結在北極和南極的冰蓋下。極地冰蓋曾經被認為只是由乾冰(冰凍的二氧化碳)組成,現在人們知道在一層乾冰下面有水冰。火星有許多洪水和河流通道,這表明很久以前,火星上流淌著液態水,當時火星是一個溫暖潮溼的星球,大氣層更厚。今天火星表面可能會出現一些短暫的液態水,但僅限於大氣和薄膜中溶解的水分,這是對已知生命具有挑戰性的環境。但最近也有證據表明,在某些地方,火星表面或附近也可能存在液態水,但這一點尚未得到證實。

  • 9 # 手撕小朋友

    因為原料不足,我們不能製造溫室效應。

    自上週三歐洲航天局在火星上發現第一個液態水湖後,火星能不能住人正在引發越來越多的關注。

    不幸的是,昨天發表在《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的一篇研究指出,以火星現有的二氧化碳儲量,它還遠不足以滿足人類的最低居住條件。

    根據計算結果,在釋放所有的二氧化碳後,火星氣壓能提高超過 10 倍,不過,但這還不到人類居住所需氣壓的 7%。相應地,火星表面升溫不會超過 10°C,遠不能達到水的凝固點。這意味著,火星表面的任何液態水都會很快蒸發或凝固。

    這項研究由美國宇航局資助。研究人員以現有的技術條件為前提,分別計算了火星表面和地下潛在的二氧化碳來源,並預估了它們對大氣層的潛在影響。此外,研究還考慮了太陽風影響下二氧化碳會外洩的情況。分析的資料則來自 20 年間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的火星探測器。

    “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火星的地球化(Mars terraforming)還不可能實現。”研究者之一、來自科羅拉多大學的 Bruce Jakosky 說。“火星上沒有足夠的二氧化碳來提供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此外,人類也無法調取大部分的二氧化碳氣體。”

    據估計,要達到適宜人類居住的 1 標準大氣壓需要 100 萬塊邊長為 1000 公里的乾冰。然而,且不論操作上的巨大難度,算上火星上所有的二氧化碳——包括極地冰蓋、碳酸鹽、近地表和表層土中的儲量——這些儲量只能將氣壓提升到地球水平的 6.9%。

  • 10 # 七哥怪談

    解密:人類為什麼熱衷於火星?上面有什麼秘密?

    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第四顆(地球是第三顆),在八大行星中金星(距太陽第二顆)和火星是離地球最近的兩顆行星,但是金星晝夜平均溫度為480度,存在生命的可能性較小,所以科學家們更青睞對火星的研究。這麼多年對火星的研究情有獨鍾,上面到底有什麼秘密?是否存在外星文明?接下來由小編為你分析一波。

    古代:

    在古希臘時期,就有天文學者對火星是否存在生命就提出了疑問,他認為火星可能存在適應環境的生物。

    望遠鏡時代:

    然而人類對火星真正的探索開始於17世紀,伽利略發明了天文望遠鏡,首次解開了火星的神秘面紗:古代峽谷、乾枯的河床、疑似冰川遺蹟等。1877年義大利米蘭的夏帕雷利利驚異地發現,在火星的圓面上佈滿了極細的直線所構成的網狀系統,他把這些線條稱為Canali(溝渠),於是首次提出了“火星運河”的觀點。

    宇宙飛船時代:

    隨著科技的發展,首艘能夠在星球之間穿行的飛船於1961年被髮明出來。1962年11月,蘇聯發射了首個火星探測器“火星1號”,接著又發射了火星2號、3號,美國的“水手4號”等,到2001年為止,全球共進行了30多次火星探測發射。拍攝到了大量火星近距離照片,監測到了溫度(110度)、大氣壓(0.3hpa)等資料。讓給科學家們最為震驚的是他們竟然發現兩極存在冰川!隨著季節的變動,冰川融化,在河床流動,要知道水是萬物之源,生命就能伴隨其誕生。

    登陸火星時代:

    1971年蘇聯實現了火星首次著陸,隨後美國的“海盜1號2號”、“火星探路者”、“勇氣號”、“機遇號”等也實現了登入火星。他們對火星地質結構、土壤、大氣進行研究,發現火星上存在大量氮、氫、氧、碳元素,要知道這些元素是食物、水的重要成分。

    火星上確實有太多條件滿足生命存在的因素,也許他就是我們要找的“第二地球”!

  • 11 # 期待公主的王紫

    這是迄今為止人們在火星上發現的最大規模的液態水,這不禁讓人們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在這個寒冷的鹹水河中,可能有過生命的存在,甚至是它們目前依然存在。為此學者驚呼 “這可能是我們在火星上找到的首個棲息地。”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火星可能有生命,特別關注火星有沒有水,含水量是多少,此次發現無疑增加了火星上存在生命的期望。

    根據《科學》雜誌上的研究內容,最新發現的這個湖大約有20公里寬,在一個巨大的極地冰川下,位於火星表面下1.5公里處,其非常冷,裡面充滿了鹽和其他礦物質混合物。

    這個地下湖是被義大利天文學家團隊首先探測到的,他們使用的是火星快車號(Mars Express)探測器,該探測器在2012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間對這顆火星的南極極冠進行了勘測。當時,這顆探測衛星使用了搭載的雷達來掃描該區域,並發現在冰川的一個區域反饋回來的影象上有強烈的對比差異,這個差異與冰川湖的輪廓相吻合。

    作為地球的鄰星,火星與地球存在多項相似之處,將有可能在未來接替地球的位置成為人類的居住之所。然而移居火星仍有多項問題未能得到解決,如何獲得氧氣和液態水是其中最為關鍵的內容。

    火星上的大氣層十分稀薄,連二氧化碳都十分稀少,這對於地球賴以氧氣生存的生命是一個極大的問題;但是有科學家稱,地球生命從開始到現在,講究的就是一個優勝劣汰,無法適應環境的生命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如今剩存的都是擁有著極強適應能力的生命。因此儘管火星上存在的氧氣十分稀少,但在遠古地球第一批生命中,就是厭氧生命(不需要氧氣就能生存的生命),只是後來根據地球的氣體變化,地球生命才逐漸發生改變。由此可以得出,即使火星上沒有氧氣,擁有極強適應能力的地球生命依舊可以生存。

    但水的問題如何解決,畢竟天下萬物都是以水為進化演化的基礎,生命從水而來,因此一直以來科學家都在鍥而不捨地尋找火星上水的痕跡。

    科學家認為,數十億年前、當火星大氣比如今更稠密、更溫暖時,火星表面一度有過液態水流動,雕琢出的水徑溝渠至今可見。但如今的火星大氣壓過低,因此火星表面的水均會蒸發殆盡。不過在極地冰蓋和次表層積冰中,水仍能以冰的形式存留下來。2003年發射的歐空局“火星快車號”軌道探測器上搭載的“火星次表層和電離層探測先進雷達”(英文名MARSIS)對部分積冰進行了測繪。MARSIS雷達的作用機制是向下方發射射電波脈衝並接收反射,有些射電波會在地表發生反彈,有些則能向下穿透達3公里,當遇到兩個差別明顯的地層時便會反射回來,如冰和岩石的相接處。

    在這項任務開展幾年後,MARSIS任務的科學家們開始在火星南極冰蓋下觀察到又小又明亮的反射現象,且亮度頗高,說明冰層下方不僅是岩石、還有液態水。但研究人員對這一訊號的真實性有所懷疑,因為在有些軌道路徑上能觀察到、有些則觀察不到。

    後來團隊中的研究人員意識到,該探測器的計算機為減小資料流體積、會將各畫素取平均值,導致部分亮度異常被抹去。

    為解決這一問題,該團隊在“火星快車號”探測器上安裝了一枚記憶晶片,用於儲存探測器飛過關鍵地區時、短短時間內收集的原始資料。在2012至2015年間,這一探測器從火星南極上方飛越了29次,最終證實了這些明亮反射塊的存在。其中最明亮的一塊位於南緯9度、冰層下方1.5公里處,直徑約20公里。

    光有雷達亮度還不足以證明它們是由液態水反射的。另一條線索為反射材料的電容率,即在電場中儲存能量的能力。水的電容率高於岩石和冰。要想計算出電容率,就要知道由這些明亮的斑塊反射回來的訊號強度,但研究人員並不知道確切數值,只能估算。不過他們發現,這些板塊的電容率的確比火星其它地方都要高,並且與地球上的冰下湖泊相似。

    火星上真的存在液態水?事實上要解釋火星南極的水從何而來並非易事。在地球的極地地區,上方冰層所受的壓力使其熔點降低,再加上地熱從下方進行加熱,導致冰層融化、形成冰下湖泊。但火星核心缺乏活躍的地質活動,幾乎不會產生地熱。再加上火星重力微弱,1.5公里厚的冰層不會使熔點下降太多,不過有科學家認為,湖中所含的鹽分尤其是此前在火星土壤中發現的高氯酸鹽,也許可以降低冰層熔點。

    水找到了,難道就表明有生物嗎?這還是個疑問,事實上很多科學家並不那麼樂觀,因為這裡的湖水的鹽分實在太高了,再加上低至零下數十度的低溫,此次發現的火星湖泊中存在微生物的可能性並不大。如果火星生命和地球生命類似,那麼這裡對它們而言就太冷、太鹹了。

    不過科學家也沒有氣餒,他們繼續對其它冰層下的湖泊展開搜尋,看看這些湖泊是否聯結在一起,在緯度更低、溫度更高的地區,或許也能發現湖泊,而這些地區更適宜火星微生物存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蒙古大軍橫掃歐亞大陸,滅掉金國,滅掉南宋,為何卻征服不了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