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妙手819

    年是一種怪物,兇狠無比,傷人無數。古人每到過年時就點起火把把怪物嚇走。在中國北方至今還有過年點火把的習俗。

  • 2 # 火車迷

    漢代大朝會

    每到新年來臨之際,漢朝皇帝就會舉行朝會。文武百官,各地的皇親國戚都會來朝,人數多達萬人以上,規模非常宏大。

    等百官到齊,漢朝皇帝就由內侍簇擁著乘輿(yú)臨朝,隨後鐘鼓禮樂聲奏響。

    下面的陶撫瑟俑,就是一位正在演奏禮樂的舞女。

    瑟為古代絃樂器,類似於琴。此陶俑上身前傾,雙膝跪地,雙臂做出撫弦彈撥的姿勢。根據俑和瑟的形制分析,彈奏時瑟應該是放在地面上的。

    【陶撫瑟俑】

    徐州博物館藏

    西漢(公元前202——公元8年)

    1989——1990年江蘇省徐州市馱籃山楚王墓出土。

    徐州楚王陵墓中目前出土的樂舞俑均為女性,而山東洛莊漢墓第36號陪葬坑出土的樂俑和長袖舞俑均為蓄有鬍鬚的男性,表明西漢時期樂舞者可能男性和女性均有。

    除了聽音樂,皇帝在大朝會上還要看歌舞表演,下面這位女子就是一位正在跳舞的舞俑。

    這位女子眉清目秀,身姿嬌柔,身體隨著舞步的變化呈現出“S”形。女子長長的衣袖從空中向身後飄下,舞姿奔放熱烈。

    漢朝初期國家穩定,經濟繁榮,樂舞藝術得到蓬勃的發展,長袖舞就是當時所盛行的舞蹈之一。

    【陶繞襟衣舞俑】

    徐州博物館藏

    西漢(公元前202——公元8年)

    1989——1990年江蘇省徐州市馱籃山楚王墓出土。

      舞俑身體呈“S”形,兩隻長袖隨舞步變化而一前一後拋甩,右上臂前後均刻有一“五”字。此俑表演的正是漢時流行的長袖楚舞。漢代繼承了春秋戰國時期的舞蹈藝術,尤其繼承和發揚了“楚舞”折腰、舞袖的風格。漢代墓葬中的長袖舞人形象很常見,既有陶舞人俑,又有玉舞人。這種姿勢的舞俑在國內其它地區尚未發現。

    皇帝幹農活

    漢朝人過新年的活動主要由官方展開,除了大朝會,皇帝還會親自下田與農民們一起犁田播種。皇帝這麼做也是希望在新的一年裡,自己統治的土地能有個好收成。

    下圖就是一位正在務農的漢朝人,這是難得一見的勞動場景。此人推磨狀態栩栩如生,農民打著赤腳幹活,他神情嚴肅,顯示出很專注的樣子。

    【銅人推磨】

    荊州博物館藏

      東漢(公元25年——220年)

      鍾祥出土。

    互相拜年宴請

    春節的時候,現代人有串門相互拜年的習慣,這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在古代的漢朝,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也都有相互拜年的習慣。漢朝時,主人還要宴請來訪的賓客。

    下面的這個酒樽,就是漢代貴族宴請賓客所用的高階酒器。客人們席地而坐,盛滿酒的樽被置於宴會中間,主人用一把長勺將樽裡的酒舀到樽旁放置的酒杯裡,遞給賓客,以供享用。

    【金銀塗乘輿大爵酒樽】

    邯鄲市博物館藏

      東漢(公元25——公元220年)

      1972年邯鄲市張莊橋漢墓出土。

    喝豆粥

    為了慶祝春節的到來,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的時候,現代人都喜歡吃湯圓,湯圓代表了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漢代人在這一天要喝豆粥。豆粥有祛病強身之功效,人們用淘米水和小豆煮粥,名為“甘豆羹”,成為當時養生延年之佳品。

    下面的這支青銅染爐,就是漢朝貴族用於盛放粥,或其他湯汁一類食物的容器。爐子最上面的銅碗形狀飽滿,用於盛放食物,下面的爐身可以放置炭火,對銅碗中的食物進行加熱或保溫。

  • 3 # 歷史研習社

    二月份快到了,春運伊始,又是一年過年時。說起過年,我們的印象都是張燈結綵、炮聲連連。近些年城鎮化加快後,這種過年的經典景象,也只有在廣大農村才有了。那麼回溯我們祖先的過年傳統,他們又是怎樣過年的呢?

    周代正式出現了“年”的名稱。“年”,《說文解字》:“本作秊。谷熟也。從禾千聲” 。“年”就是谷熟,“有年”意思是農業豐收,“大有年”是指農業大豐收。年與農事生產緊密相連,古代先民才將“年”作為每當莊稼大豐收時都要作為一件重大的事情記載下來。

    雖然周代就已經出現了“年”一字,但真正的年俗在魏晉時期才正式確定下來。當時的年俗與現在的年俗並無太大差異,包括貼門神、掛桃符、驅儺、放爆竹等常見習俗在那時候已經基本定型。

    過年的先聲,首先是祭灶和掃塵。舊時家家都奉有灶王爺。灶神供於灶間,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祀之後就將神像焚化,叫灶王爺上天,次日貼上新神像,接灶神回家。

    1、除夕——從儺戲到守歲

    除日夜晚處於新舊年歲交替的特殊時刻,當天的一切儀式活動都是圍繞著辭舊迎新來開展。魏晉時期,儺戲是除夕不可缺少的重頭戲。漢魏時朝廷在年末就開始舉行大儺儀式,並多於臘日舉行。《後漢書·禮儀志》記載:“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在當時,舉行儺戲為的是祛除邪祟,迎接新年之舉。

    到了唐代開始古儺祭內涵已經明顯淡化,觀賞性逐漸增強,儀式亦有所簡化。而守歲開始成為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相守的跨年規矩,一直保持至今。此外,唐代婦女還有除夕之夜鏡聽的習俗,婦女鏡聽是為了占卜外出丈夫的歸期或者取得功名的之期。

    除了這些習俗,那時候的除夕之夜和現在的一樣,也已經開始有立門神、掛年畫、貼春帖 的習俗。

    2、元日——放炮竹、拜朝會

    從漢代開始,元日就有燃放爆竹的習俗。和現在的習俗一樣,人們在元日凌晨起床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堂前燃爆竹,其目的在於恐嚇一種叫做“山臊”的惡鬼。《荊楚歲時記》記載說道:“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謂之端月。雞鳴而升,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

    而對於官員來說,元日最重要的還是“元日朝會”。在元日,百官需要集結在皇宮,朝見皇帝,並按照嚴肅的禮節向皇帝進行敬酒和拜年。

    3、初一到初三——拜年不可少

    漢代的時候已經有拜年的風俗習慣,元日也有拜年的習俗,但一般是宗族之間尊長的互拜。唐宋代以後,元日到初三是全民的節假日,這三天是民眾互相走親戚的最佳時刻。當時,元日的拜賀大致分化為三種:一種是官員向皇帝賀年,在元日朝會時進行;一種是朋友之間的社交性的互拜;還有一種則是民間百姓中宗族之間的拜年,其餘的親戚拜年就在元日後進行。

    看來古人的過年基本習俗和今日的過年習俗也並無太大差別啊,只是如今真要體驗“年味”,只有回鄉下才能有所體驗了。

    參考文獻:

    [1](英)馬林諾夫斯基,費孝通等譯.文化論.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年版.

    [2]白壽彝.中國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

    [3]陰法魯,許樹安.中國古代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年版.

  • 4 # 小爺們兒不二

    一年辛苦到臘月,家家戶戶舂米,因為臘月的米堅實,舂時少損耗。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神。 祭灶時,給小兒買飴糖(即膠糖、麥芽糖)以求上天降好事。 除夕黎明打糞堆,但求萬事如願。 古代拜年不必進府門,送上名片給主人送去祝福。

  • 5 # 封面新聞

    古代人過年,四個字概括——又買又送。

    漢朝:張仲景給病人送餃子

    漢初,互相拜年宴請的習俗開始興起,備年貨成了“剛需”。那時候必不可少的年貨,主要為祭祀用品、健身、防病的食物以及爆竹。

    當時人們認為,在元旦飲用椒花柏葉浸泡的酒,能使人在新年裡身體健康,百疾皆除,延年益壽。

    魏晉南北朝時,人們在元旦除了飲椒柏酒外,還興起了飲屠蘇酒的習俗。

    除了飲酒,漢朝老百姓吃的也非常講究,產生了一系列以除疫、延壽為目的的飲食習俗,其主要表現就是吃五辛盤、餃子、膠牙餳等。

    五辛盤,是將大蒜、小蒜、韭菜、蕓薹、胡荽等五種辛香之物拼在一起吃,意在散發五臟之氣,對於預防流感之類的疫病是具有一定作用的。吃五辛盤寄託了人們對新一年健康的追求。

    有意思的是,“人見人愛”的餃子也是在那個時候由東漢醫聖張仲景發明的,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嬌耳”。

    據史料記載,張仲景在長沙為官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藥名叫“祛寒嬌耳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裡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病人。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癒病人的日子。

    漢東方朔所著的《神異經·西荒經》當中有一則關於鬼怪“山臊”的故事。說“山臊”總是裸著身子,以捕食蝦蟹為生。

    見到人也不害怕,而在人入睡之後,卻常藉著人留下的火堆烤蝦蟹吃,甚至還會偷些鹽來蘸著吃。

    據說人若是被它侵犯了就會生病。人們因此就“以竹著火中”,把竹子放在火堆裡,用竹子燃燒時“爆烞(pò)而出”的爆裂聲來嚇唬它們,於是“臊皆驚憚”,都被嚇跑了。

    《中國古代風俗百圖》 王弘力 燃爆竹

    唐朝:李世民賀卡御書賜大臣

    唐朝、五代老百姓的年貨清單上,有春聯、“拜年帖”、驅儺(nuo)面具等物。

    其實,早在秦漢以前,中國民間過年就有懸掛桃符的習俗,後來的桃符漸漸演化成了兩個分支。

    1. 古代普通老百姓不識字,就將“神荼”“鬱壘”畫成畫,成了門神畫。

    2. 另一支,則變成了“春書”,又叫“春帖”,即“春聯”的前身。“春書”用紙製成,上面有五言或七言絕句,內容一般與過年、春節、春季有關,然後貼上於門、窗、帳、屏風等處。

    唐朝時期,年才有了節日的味道。人們拜年除登門拜年,還發明一種“拜年帖”,有點兒像現代的“賀年片”。“拜年帖”由古代名片演變而成。

    唐太宗李世民過年時,用赤金箔做成賀卡,御書“普天同慶”,賜予大臣。由於這一形式由帝王發明,迅速在民間普及,不過民間沒皇家那麼奢侈,不敢使用金箔,改用梅花箋紙,豎寫,右上端為受賀者官諱,左下端為賀者姓名。當時這種“拜年帖”被稱為“飛帖”。

    唐人在備年貨的時候,還會購買一些現在看來比較少見的東西,比如說驅儺(nuo)面具和春幡。

    儺面具雕刻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延續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集各種宗教文化於一身,被譽為“中華古文化中的活化石”。

    驅儺(nuo)面具是在“驅儺”儀式上用的,這一儀式在春節期間舉行,目的在於驅除疫鬼,以祈求新的一年人人健康平安。

    驅儺

    “春幡”,就是青色的小旗。晚唐詩人薛能在《除夜作》中寫道:“幡懸井邑新”,前蜀詩人牛嶠則親眼看到了“玉釵風動春幡急”,都是說懸掛的春幡。

    後來此習俗流傳入日本,稱之為“鯉魚飄”。

    宋朝:小販推出“百事吉結子”

    宋朝人的小日子可以說過得相當精緻,在宋朝過年,需要購買的年貨多得令現代人咋舌。

    比如:臘藥、錦裝、新曆、諸般大小門神、桃符、鍾馗、春帖、天行貼兒、金彩、縷花、幡勝、饋歲盤盒、酒簷、羊腔、果子、五色紙錢、糝盆、百事吉、膠牙餳。

    “錦裝”其實指的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新衣服;“新曆”就是年曆,宋朝人跟現代人一樣,每到年尾,須扔掉舊曆,換上新曆;“幡勝”就是將綢布和彩紙剪成蝴蝶、飛蛾、燕子、雄雞等動物造型,過年時插在頭上。

    明代 仇英 《漢宮春曉圖 》中頭戴春幡的婦女

    宋朝人過年時還會在餐桌上擺放一種叫“百事吉”的利市——將柿子、橘子和柏枝放到同一個盤子裡,先將柏枝折斷,再依次掰開柿子和橘子,是為“柏柿橘”,寓意“百事吉”。

    宋朝的小販經常在過年時推出“百事吉結子”:在綢布上繡以柏枝、柿子、橘子,打成中國結,賣給顧客。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全家人一起解開這個結子,再掛到房樑上,同樣能得到“百事吉”的好意頭。

    饋春盤

    清朝:過年之前有專門的集市

    到了清朝,過年之前有專門的集市,叫做“年集”。

    清朝沈太俟的《春明採風志》中就記載,“琉璃、鐵絲、油彩、轉沙、碰絲、走馬,風箏、鞬毛、口琴、紙牌、拈圓棋、升官圖、江米人、太平鼓、響葫蘆、琉璃喇叭,率皆童玩之物也,買辦一切,謂之忙年。”

    “江米人”是麵塑的一種,用小麥粉、糯米粉混合揉成麵糰,在麵糰中摻入各色顏料將麵糰揉勻,捏製而成的一種色彩絢麗、藝術造型多樣的藝術品,主要用作祭祀、觀賞、娛樂。

    而“太平鼓”又被稱為臘鼓,是中國民間新年時的娛樂習俗,一般在新年花會、社火中演出,以祈太平而得名。

    清 丁觀鵬 《太平春市圖》區域性

    可見,沒有電視看,沒有手機“搶紅包”的古代,老百姓照樣也玩得很6。

  • 6 # 歷史磨坊

    一、祭祖。祭祀先祖,是中華民族春節期間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華人有慎終追遠的傳統,春節時必須祭祖,緬懷自己的祖先,因各地習俗不一,有的地方在年夜飯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時前後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開家門前祭拜。在北方地區,大年三十的時候要“請家堂”,家家戶戶都要把家譜、祖先像、牌位等供於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到初二早上,送走家堂,然後上墳祭祖的,俗稱墓祭。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應該排在所有事情之前。祭祀是很隆重的,大家還記得魯迅的《祥林嫂》嗎,祭祖的時候祥林嫂都不能動手參與的。

    二、祭祖的同時,有時也祭祀天神、土地神。我就見過自家老人在過年的時候祭拜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燒三炷香,叩拜後,祈求豐收,最後燒紙。小年的時候,是灶王爺上天述職的時間,是日起,家家戶戶要做黃面糕,堵住灶王爺的嘴,還要大掃除。

    三、放爆竹,俺小的時候叫“點鞭”或者放“炮仗”

    唐代詩云:“新曆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宋代王安石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據《神異經》載,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則令人寒熱。但它怕竹子爆聲。於是人們燒竹來趕走它。在火藥發明之後,人們在春節仍然燃爆竹。在南宋出現用草紙裹火藥紮成卷形的爆仗。《武林舊事》:“至於爆仗,內藏藥線,一連百餘不絕。”此指用藥線串在一起的鞭炮。還有二踢腳,明代有詩:“時節到來寒焰發,萬人頭上一聲雷。”

    四、吃餃子。餃子原名“嬌耳”,源於中原宛城,產生於一千八百多年前,據說是東漢南陽醫聖張仲景發明的。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裡。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

    五、要賬。古代有正月不要賬的傳統,舊時商業往來,年底必須結清欠賬,因此債主都要催賬。欠債的人過年之難,猶如過關,故稱年關。所以很多欠賬的人在初一之前要躲出去,初一才敢回來,比如《白毛女》裡楊白勞就是如此。

    六、貼春聯。春聯,起源於桃符,是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所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降鬼大神“神荼”、“鬱壘”的名字。,是用來辟邪的,到現在人們還認為桃木辟邪。據《宋史·蜀世家》,後蜀主孟昶令人在桃木板上寫了一副聯句:‘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最早的春聯之一。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就有“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和“春聯”。

  • 7 # 石大哥14

    紅紅火火過大年,這是華人,祖祖輩輩留下來的風俗。美美地盡享天輪之樂,閤家團圓。過年,是隻陰曆12月三十日夜零點,下一年開始的交會點。

    提起過年,還有個傳說。相傳上古時期,有一種兇惡的怪獸,人們叫他“年”。年獸生活在深海里,長撩牙利爪,性情兇猛。每到大年三十的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破壞莊稼,見人就吃,見屋就毀,令百姓們不能好好的過年。百姓為了嚇走“年”獸,在半夜,燃起火堆,放入竹子,“啪啪”炸響,嚇走了“年”獸。從此以後,為了慶祝,家家戶戶貼紅紙,掛紅燈,燃放爆竹(鞭炮),來慶祝平安的一年。火藥的發明,最早使用在了鞭炮上。還有些人認為鞭炮能避邪、祛災,不少書中有記載。其中《詩經、小雅、庭燎》,《荊楚發時記》記載爆竹,是種驅瘟、逐邪。雖帶些迷信色彩,但在遠古也不足為過。有些地方,在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就開始進入年的準備。這兩天是灶王爺上天彙報工作,述說地上住家功與過的情況,所以到時候,各家各戶都會拿出最好的禮品供上,讓灶王爺到天庭後多說好話,保佑一年平平安安。到臘月二十九在接回來,通常嘴裡念著”回來降吉祥”等吉語。作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對世界文化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對中國傳統佳節有著更重要的作用。每逢佳節,都喜歡貼對聯,大紅紙上寫滿祝福的詞語,“福”字是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外面大門上貼著門神,意寓惡事被擋在門外。早些年的版刻年畫人物豐富,更是年味十足。最主要的一點,在過大年之前,各地的人們都會用不同的方法,來祭奠祖輩、先人。不忘祖宗先人,這是中華民族的美德。過年,各地有各地的風俗,但閤家團圓,是共同的特點。

  • 8 # 玉米網山西臨汾

    我們農村人這樣過:殺只雞!殺只羊,殺頭豬,買牛肉,做豆腐,做年糕,……帖對子,放鞭炮,打鼓,走親戚,基本跟現在一樣!

  • 9 # 井夫子

    現代人過年一家團聚,走親訪友,和樂融融,那麼古人又是怎麼過年的呢?

    誠然有趣,不過每個朝代過年其實也不盡相同。

    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因“塵”與“陳”諧音,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後蜀時期,有了開始貼春聯的習俗。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

    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這時候還沒有年的概念,卻已經有了歲的理念。

    晉朝還有饋春盤的風俗:“立春鹹作春盤嘗,蘆菔芹芽伴韭黃。互贈友僚同此味,果腹勿須待膏粱。”

    唐朝過春節,則要飾梅花妝,古代以正月初七日為“人日,此俗傳至唐宋,婦女多在臉上畫各式而

    宋代,則已經有了‘賀年卡’這樣的東西,皇親貴族士大夫的家族與親族之間使用專門拜年“名刺”或“名貼”。它是把梅花箋紙裁成約二寸寬、三寸長的卡片,上面寫上自己的姓名、地址。

    宋朝還有燃爆竹、教坊自樂、宮中賜銀幡、蠶卜等等習俗。

    到了元朝,由於統治階級的民族不同,也有特色的春節習俗,就是結羊腸

    霏雪錄》:“北方士女正月十六日用舊曆紙九道為繩,亂結以首尾,聯屬者為兆,謂之結羊腸。

    而明朝除了拜年送名片,還有鞭春牛的講究。明代鞭春牛,還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畫,更畫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永珍更新”。

    清朝時候,喜聞樂見的猜燈謎就出現了。

    《武林舊事》等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富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戲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好謎者更組織有謎社。

    時至今日,雖然已經有許多的風俗不見,或是變化,可是春節,作為一年到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仍舊一直延續了下來。

  • 10 # 靈虛子

    年!古稱元旦。夏朝時以冬至月為一歲之首。古而以十一日為年之初月。名曰天開在子!商朝人以小寒為歲之首月,即以臘月為一年之首月。稱之為,地闢在醜!漢武帝時改古制。以立春為歲首,名為春節元旦,稱之為人生在寅。沿用至今!一年三百六十日,過年只是三天,包一年三百六十日!民間風俗,在臘月二十三日下午,備香蠟紙表,果品等物,獻於灶臺之上,送灶君菩薩上天奏事。有獻糖於灶,甜了菩薩口,只言吉,不言兇!望來年五穀豐登,喜事降臨。送完灶君,才能打掃房舍,去舊換新。又於除夕三十日晚上,備好獻果,香爐等,迎灶君,先祖之家神等於堂上,過三天年!在三天年內,大人不罵小孩子,也不倒拉圾,怕一年出財。忌之!又於正月初一日,先請陰陽先預算出喜神,貴神方位。在初一日按方位去一去。名曰迎喜神!初三日下午,把給先祖祭品,紙錢等送於墳上。名曰送紙。送紙時,家裡老幼都去,人越多越好,證明對先人有孝心!三天後,可轉親訪友,互道新春賀喜之辭!直到元宵節後!年才算結束。至於古人過年法,王公大人尊周禮之法,平民百姓依皇曆所言尊之即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新加坡,有哪些比較有特色且好吃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