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宇堂
-
2 # 帶上他的眼睛
UY Scuti——盾牌座UY,約有1708個太陽半徑大。
太陽半徑695700公里
此恆星直徑=695700*1708=1188255600千米
一光年是9 460 730 472 580.8千米
明顯小於一光年。
而且理論上說,一個天體體積越大,密度不變,質量會更大,達到某個閾值,則會在自身引力下坍縮,成為黑洞。
-
3 # 講科學堂
恆星內部發生的核聚變反應是支撐恆星不至於向內部發生重力坍縮的原因。核聚變反應的效率取決於壓力和溫度。
當恆星的質量很大時,溫度和壓力就會變大,核聚變反應的效率也就相應提高。這樣,核聚變反應會釋放強大的輻射壓將恆星的外層物質吹入到太空之中。這樣使得恆星的質量不可能無限增大。能夠形成恆星的質量就有了一個上限。這個質量估計為150個太陽質量。
圖:蜘蛛星雲
位於蜘蛛星雲中的R136a1恆星是目前質量最大的恆星,它的質量達到了太陽的265倍,遠大於理論值。科學家懷疑產生這樣的巨怪的原因可能源於恆星的合併,它可能是由數個巨大的恆星合併而成。它的周圍仍然有數個質量超過100倍太陽質量的恆星。
圖:由左至右:紅矮星、太陽、藍矮星和R136a1
由於強烈的核聚變反應,使得它產生了每秒300多千米的恆星風,使得它外部質量快速流失,據估計在過去的百萬年間已失去了大約50個太陽的質量。巨大的質量也使得它的壽命只有短短的數百萬年。這顆恆星的半徑大約為太陽的直徑的35倍。但它並不是體積最大的恆星。
圖:盾牌座UY(最亮的)
體積最大的恆星是盾牌座UY,它是一顆位於盾牌座的紅色超巨星。
圖:太陽系行星與其他恆星的比較: 圖1 水星 < 火星 < 金星< 地球 圖2 地球 < 海王星 < 天王星 < 土星< 木星 圖3 木星 < 比鄰星 < 太陽 < 天狼星 圖4 天狼星 < 北河三 < 大角星 < 畢宿五 圖5 畢宿五 < 參宿七 < 心宿二 < 參宿四 圖6 參宿四 < 大犬座VY < 天鵝座NML < 盾牌座UY
這顆恆星的質量為太陽的32倍,但半徑達到了太陽的1,708 ±192 倍(7.05~8.83天文單位),直徑達2,375,828,000千米。如果把它放到太陽系中,它差不多接近木星的軌道(9.58個天文單位)。
作為紅超巨星的盾牌座UY,它的壽命只有1000~5000萬年。最終會因燃料耗盡後,發生超新星爆發。剩下的殘骸會在重力作用下發生坍縮,形成黑洞。
所以,作為恆星來說,其直徑都不可能達到1光年。但有一類看上去像恆星的星體卻可以非常的大,這就是類星體。這類星體由於距離遙遠,看上去如同恆星一樣的只有一個點。但實際上它的直徑能達到數光年。類星體也是因它看上去“類似恆星”而得名。
圖:類星體
圖:天文學家拍攝到的類星體
類星體的中心是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其質量能夠達到太陽的上百億倍,它在吞噬圍繞它周圍的吸積盤時,會釋放出強大的能量輻射。
看看下圖,你就應該知道宇宙的廣闊與人類的渺小了!
-
4 # 陳昌海12
當宇宙未有出現之前,太空的物質應是如何在的呢?任何人也都不知道,如能知道的只是推測,不能肯定。是嗎?
宇宙產生於一個奇點,奇點多大,芝麻那麼大還是直徑超光年那麼大呢?你我他甚至提出的那一人亦是不知。
跟椐以上的存在不能知,我們是否歸立一下有所不知,大膽推測,如果宇宙就是隻有那麼一芝麻大,怎能裝下宇宙空中萬物千變萬化光彩運作呢?能放託芝麻的空間那是什麼地方呢?名稱何在,所以我們大膽推測,能剩託宇宙的地方,給予名字“太空”好嗎。既能剩託超大無比的物質宇宙是什麼物質?那是超導級靜電場體,只有它才能去斥託萬物執行運作。太空就是一個充滿超導級靜電場體的太空,同時也懸浮著未有形成物質的宇宙塵埃,這一塵埃就是創造其大無比的宇宙,宇宙是由一個超光年級直徑恆星爆炸而成的太空產物,所以不應有在宇宙中去產生超光年直徑的大恆星,決不會的。可想而知的,這是物質在宇宙中的守恆定律改變不了事實。
-
5 # 滄海神龍2004
宇宙是怎樣誕生的?它誕生了多少個地球年?我感覺整個宇宙既是個沒有限制空間又是個沒有限的時間,也就是宇宙時空都是無限的。
-
6 # 火星一號
雖然宇宙很大,包含了不計其數的恆星,僅銀河系就有上千億顆,但宇宙中是不會存在直徑達到1光年的恆星。不僅現實中也沒有發現過這樣巨大的恆星,而且理論上也不支援這種恆星的存在。
恆星本身是從星雲(主要來自宇宙大爆炸)中發生引力坍縮而來,聚集越多的星雲,恆星的質量和體積也就會越大。但這並不意味著恆星可以無限增長,有一個極限會阻止恆星無限變大。
恆星不是永久性天體,它們本身處於一種動態平衡——流體靜力平衡,有兩種力量主宰著恆星。由大量物質聚集而成的恆星會產生很強的引力坍縮效應,自身重力會不斷壓縮自己。另一方面,受到強烈擠壓的核心區域可以進行核聚變反應,由此產生的輻射壓可以對抗引力坍縮。其中一種力量變強了,另一種力量也會隨之變強,反之亦然。
理論上,如果只要有星雲足夠多,它們就會被恆星的引力不斷吸收。但由於輻射壓的存在,恆星不能無限吸積星雲。當星雲吸積足夠多之後,強大的輻射壓會阻止星雲被引力吸收,引力拉不住星雲,所以恆星就無法繼續增長,這個極限被稱為愛丁頓極限。
在目前已發現的主序星中,半徑最大的只有太陽的幾十倍,即數千萬公里,遠遠小於0.5光年(4.7萬億公里)。而即便是從大質量恆星膨脹而來的紅特超巨星,目前已知最大的半徑也只有12億公里,仍然遠小於0.5光年。
根據一些模型,宇宙早期可能有一種極為龐大的恆星,它們被稱之為類星。類星有別於現在的恆星,這種天體的內部是黑洞,外部是普通物質,所以它們是無法長久穩定存在的。據估計,類星的最大半徑可達太陽的七千倍,即49億公里,但這還是遠沒有達到0.5光年的程度。
-
7 # 聽松
從恆星的誕生和演化過程來看,這是不可能的,宇宙再大,也容不下這種違反規律的怪物存在。
恆星不是在虛空中產生,它們都誕生在富含氫元素的氣體與塵埃雲中,由於引力或其他恆星產生的光壓擾動使星雲區域性密度變得不均勻,逐漸在引力作用下凝聚出密度越來越大的物質團,隨著密度的增大,引力效應越來越強,吸納、合併周圍的物質團匯入這個質心,並獲得角動量形成盤狀漩渦,在中心區域,因熱力學第一定律,被壓縮的氣體溫度會升高,這個過程需要大約幾百萬年,直到壓力與溫度使氫元素開始產生聚變反應,之後原恆星雲核心的物質取得壓力與引力的平衡,開始一段時間相對穩定的輸出,就成為所謂的主序星。
所以恆星的質量和大小,取決於它出生時所在星雲區域的物質分佈密度,越稠密的星雲,越有哺育出大質量恆星的潛力,雖然在初始階段,原始恆星吸納的物質可能會非常多、質量非常大、直徑非常廣闊,遠超我們的太陽。但是會有限度的,如果一顆巨型恆星在恆星核心引起核聚變所發岀的光壓能量超出它本身質量引起的重力,就稱為愛丁頓極限。超過這個極限,恆星將會開始推擠自己,理論上由於恆星風會排斥過多的物質,一顆巨大的恆星不能一直維持如此巨大的質量。
當中心的恆星開始迅速向外輻射能量時,這個原始恆星聚攏的大部分物質都將被吹離中心,剩餘的可以被稱為恆星的核心物質團不可能達到直徑1光年。並且這種超大質量恆星一旦開啟核聚變,其燃燒速度也將遠比我們的太陽狂暴,由於質量龐大,核心的密度與溫度遠超普通的恆星,恆星中心的氫元素會在短時間內聚變出氦核,氦核可能立刻承受不住高壓高溫,開啟氦核聚變,氦核的聚變反應釋放的能量更強、更快,此時恆星的氫外殼膨脹,看起來會更加巨大,但它同時也在損失質量。
仙王座VV A是一顆紅特超巨星,直徑為太陽的1600~1900多倍,比土星軌道還要大。
由左至右分別是一個紅矮星、我們的太陽、一個藍矮星和R136a1,R136a1是一顆沃爾夫-拉葉星,由於愛丁頓極限的存在,R136a1已經透過持續的恆星風流失了大量質量,據估計它誕生時的質量是320太陽質量,而在過去的百萬年間已經流失了50個太陽質量。
一顆超大質量恆星走向滅亡後,留下的超新星遺蹟也許能超過1光年範圍,但是此時它已經不能被再被稱之為是一顆“恆星”了。
-
8 # 科學探秘頻道
1光年就是9萬4千六百零八億千米,是太陽直徑的680萬倍。如果是一個一光年的球體,則體積是太陽的3.14*10^20倍。假入真的有這麼一個恆星的直徑是這麼大,那麼它的史瓦西半徑將是太陽的3.14*10^20倍,即:3km*3.14*10^20=9.9億光年。
我們都知道,史瓦西半徑是物體形成黑洞後尺寸的大小。物體的史瓦西半徑大於物體自身的尺寸,說明他就是一個黑洞。而上述我們計算出來一光年的恆星,史瓦西半徑竟然達到9.9億光年,遠遠大於自身的直徑。這說明根本就不存在這樣的恆星,只能夠是黑洞才行。
當然了,我們可以透過一個公式來粗略計算恆星的質量和體積上限。恆星的極限狀態就是史瓦西半徑等於自身的半徑,這樣,假設其直徑是太陽的n倍(太陽史瓦西半徑是3km),則有:
3n^3=1392000n
解出來n=681。
所以,恆星的直徑最大可以達到太陽的681倍,即9.47億千米,約0.0001光年,不可能是1光年。
-
9 # 科學船塢
即使是人類發現的最大恆星——盾牌座UY(體積最大),它本身是一顆紅超巨星,恆星演化末期階段,數千萬年後可能演變為黑洞。
它的直徑達到了23.7億公里之巨,放在太陽的位置上,它的體積可以吞沒當今的木星所在位置,逼近土星,但它與一光年相比較又如何呢?
數字上比較:2,375,828,000千米。一光年:9,454,240,512,000千米。
是不是感覺到差距非常之大。
那麼理論上會不會有這麼大的恆星呢,根據愛丁頓極限,當恆星吸積了過多的星雲物質時,足夠點燃內部的核聚變之時,那麼輻射出的能量即輻射壓將阻止物質被恆星引力拉過來,並且還會吹出強勁的太陽風,清空這顆恆星周圍的太空環境。
於是這顆新生的恆星就達到了引力與輻射壓的流體靜力平衡。
-
10 # 太空科學站
目前發現的最大的恆星是盾牌座UY,直徑2,376,828,000公里,光繞盾牌座UY一圈得9個小時以上,而繞太陽一圈只需要14.5秒,要知道光速可是每秒30萬公里,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我們的太陽在未來膨脹成紅巨星之後,體積可以膨脹到火星軌道附近,而盾牌座UY作為紅超巨星,日過把它放到太陽的位置上,那麼直徑就能吞噬木星軌道,盾牌座UY能容納45億個太陽或者2億億個地球!
我們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就是盾牌座UY,直徑也遠遠不到一光年,事實上宇宙中不會有任何一顆恆星直徑可以達到一光年,因為恆星的體積和質量在大到一定程度後,就會被自身的引力所壓縮,質量和體積越大的恆星壓縮的越厲害,最後被壓縮成一個黑洞。
我們的宇宙中的恆星一輩子都在受引力的制約,引力是恆星燃燒的幫手,也是毀滅恆星的兇手,恆星的體積和質量決定它的引力,直徑一光年的恆星只能被自身的引力給壓成黑洞,理論上就是一塊巧克力,只要它的體積和質量足夠大,那麼就都能變成黑洞。
其實宇宙中的確有直徑一光年甚至幾十光年的天體,這種天體就是恆星他媽,星雲。
星雲作為一種稀薄分子構成的天體,整體體積完全可以達到幾十光年,也正因為如此,星雲只能從足夠遠的地方被看到,近距離的話是看不全的,星雲之所以橫跨幾光年也是因為它足夠稀薄。
-
11 # 阿德羅斯的魔鏡
不會的,恆星生成時如果體積這麼大,自身的引力會將物質收縮的。然後與聚變的向外壓力達到一個平衡,就進入穩定態了。
-
12 # 秦後漢族唐家人
也許在宇宙剛剛誕生時存在過吧!就目前的恆星形成理論,是絕不會存在如此大的恆星的。原因很簡單,這麼大的星際物資團發生聚變,因為引力的影響會在恆星剛剛要誕生就發生超星暴發,形成的不會時持續發光發熱的恆星,而是黑洞。
-
13 # 星空天文
密度如恆星的物質團塊如果太大,超過上限,就會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塌縮,變成中子星,直至黑洞。因此直徑一光年的恆星,既沒有發現過,理論上也無法存在。
從恆星形成過程來看,當物質聚集到一定量後,核聚變就會發生。新生恆星隨之開始驅散周圍的物質,恆星就很難繼續長大了。
-
14 # 天鑑傳奇
曾經有個超級星球,宇宙誕生七十六億年後誕生,由於質量超大,周圍沒有其他天體,百億年崩塌
-
15 # 夢幻129575311
遠不止一光年,但那不是恆星,那是宇宙區域性空間中超星系團或者說是“總星系”的一部分“聚合”的情景!
-
16 # 中原一點紅3341
絕對不可能。按照現有理論。當然以後理論修正了,有可能。不過目前絕對看不出任何可能被修改的苗頭
-
17 # 該吃飯了2
宇宙無窮無盡,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無生無滅。在宇宙中一切皆有可能!
-
18 # 晨竹樂縹緲
太陽系的範圍就達一光年多,整個太陽系其實就是太陽的整體 。
-
19 # 大象無形109781891
大爆炸初期的瞬間可能會有,其它的大家回答得很好了
-
20 # 跳蚤1號
茫茫宇宙,什麼都不好說!因為我們太渺小了
回覆列表
不會。恆星是否能穩定存在是受到下述這兩個力的對抗關係來決定的:
恆心自身物質產生的向心引力(向內吸引物質)恆星核聚變反應產生的離心輻射(向外丟擲物質)紅矮星、白矮星的質量級別如果恆星比較小,核聚變向外輻射的力量能夠對抗引力的內收的力量,那麼恆星便可以持續穩定地“燃燒下去”,直到某一天,聚變的材料耗盡,才會發生一定程度的坍縮,形成白矮星(質量小於1.44個太陽質量),或者紅矮星(質量小於0.8個太陽的恆星)。
黑洞的質量級別在衰亡末期超過太陽質量一倍半的恆星,不能支援自身以抵抗自己的引力,將變成黑洞。這個界限質量稱為錢德拉塞卡極限。
超新星階段如果恆星過大,那麼引力直接就會佔上風,塌陷情形會非常劇烈,但如果恆星內部還有大量核聚變原料如氫、氘、氚、氦等,會首先形成超新星爆炸,恆星會被噴射分裂成巨大的星雲(大到可能成為整個星系的基礎)。
如果大恆星沒有太多核聚變原料,那麼變成黑洞就是最合理的歸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