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春,樂山縣文化館館長黃高彬專程到北京拜訪郭沫若,轉達了家鄉父老對郭沫若的親切問候。郭老聽到久違的鄉音,品嚐了家鄉的特產,感受到了濃濃的鄉情,十分高興。當黃高彬請他為家鄉題字時,郭老欣然命筆,一口氣寫了多幅,其中文字最多的一幅,要算對陸游有關樂山詩文的品評。茲錄全文於下: 南宋陸游在嘉州所作感事詩,有句雲“江山壯麗詩無敵”,對樂山風物可謂傾倒備至。又云“嘉陽絕無木犀”,“蜀中唯嘉州有蟹”,與今日景(情)形大異。蜀中四處均有蟹,而樂山亦處處均有木犀。其相隔僅千年,植物與動物之差異,不至如此。 樂山縣文化館補壁 一九六五年春 郭沫若 在第七行中,郭老將“情形”誤寫作“景形”,故在最後一行末尾補了一個“情”字。 這幅百多字的行草,內容豐富。先是引了陸游在嘉州代理太守時的一句詩和兩句話,然後加以評說。陸游在嘉州為官不到十個月的時間裡,竟然寫了二百多首詩,與樂山直接相關的就有八十首左右。七律《感事》是其中的一首,其第五句即為“江山壯麗詩難敵”。陸游另有《嘉陽絕無木犀,偶得一枝戲作》一詩,郭老將這首詩題目前半句摘錄出來。木犀即桂花。嘉陽是嘉州的別稱。在七律《冬日》中,第六句“江清猶有蟹堪持”,陸游在詩末自注:“蜀中唯嘉州有蟹”。 從這幅題字中,我們首先感受到了郭老驚人的記憶力。如果不是曾經對陸游吟誦嘉州的詩篇爛熟於胸,就難以做到隨手錄出。也可能因為陸游這三句與樂山的風物密切相關,作為樂山人,郭老對它的印象非常深刻,就記得特別牢靠,所以儘管到了老年,離鄉幾十載了,猶能信手拈來,毫不費力。 其次,他的品評,有讚頌,也有否定。先是講“江山壯麗詩無敵”抒發了陸游對樂山風物傾倒備至,然後以平緩的口氣明確地表達不贊成陸游關於嘉陽無木犀和蜀中唯嘉州有蟹的說法。事實也正如郭老所言,嘉州處處有桂花,蜀中四處均有蟹。他並不因為陸游是個大詩人,是歷史上名望很高的人物,就順著說。這種求真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大力弘揚。 筆走龍蛇,洋洋灑灑。這幅題字,融八百多年前著名詩人關於樂山的詩文與八百多年後著名詩人的評述於一爐,字跡行雲流水,瀟灑自如,字裡行間透露著郭老的真性情。像這樣含有否定前人說法的題字,十分罕見。如此秉筆直書的佳構,難得,難得。
1965年春,樂山縣文化館館長黃高彬專程到北京拜訪郭沫若,轉達了家鄉父老對郭沫若的親切問候。郭老聽到久違的鄉音,品嚐了家鄉的特產,感受到了濃濃的鄉情,十分高興。當黃高彬請他為家鄉題字時,郭老欣然命筆,一口氣寫了多幅,其中文字最多的一幅,要算對陸游有關樂山詩文的品評。茲錄全文於下: 南宋陸游在嘉州所作感事詩,有句雲“江山壯麗詩無敵”,對樂山風物可謂傾倒備至。又云“嘉陽絕無木犀”,“蜀中唯嘉州有蟹”,與今日景(情)形大異。蜀中四處均有蟹,而樂山亦處處均有木犀。其相隔僅千年,植物與動物之差異,不至如此。 樂山縣文化館補壁 一九六五年春 郭沫若 在第七行中,郭老將“情形”誤寫作“景形”,故在最後一行末尾補了一個“情”字。 這幅百多字的行草,內容豐富。先是引了陸游在嘉州代理太守時的一句詩和兩句話,然後加以評說。陸游在嘉州為官不到十個月的時間裡,竟然寫了二百多首詩,與樂山直接相關的就有八十首左右。七律《感事》是其中的一首,其第五句即為“江山壯麗詩難敵”。陸游另有《嘉陽絕無木犀,偶得一枝戲作》一詩,郭老將這首詩題目前半句摘錄出來。木犀即桂花。嘉陽是嘉州的別稱。在七律《冬日》中,第六句“江清猶有蟹堪持”,陸游在詩末自注:“蜀中唯嘉州有蟹”。 從這幅題字中,我們首先感受到了郭老驚人的記憶力。如果不是曾經對陸游吟誦嘉州的詩篇爛熟於胸,就難以做到隨手錄出。也可能因為陸游這三句與樂山的風物密切相關,作為樂山人,郭老對它的印象非常深刻,就記得特別牢靠,所以儘管到了老年,離鄉幾十載了,猶能信手拈來,毫不費力。 其次,他的品評,有讚頌,也有否定。先是講“江山壯麗詩無敵”抒發了陸游對樂山風物傾倒備至,然後以平緩的口氣明確地表達不贊成陸游關於嘉陽無木犀和蜀中唯嘉州有蟹的說法。事實也正如郭老所言,嘉州處處有桂花,蜀中四處均有蟹。他並不因為陸游是個大詩人,是歷史上名望很高的人物,就順著說。這種求真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大力弘揚。 筆走龍蛇,洋洋灑灑。這幅題字,融八百多年前著名詩人關於樂山的詩文與八百多年後著名詩人的評述於一爐,字跡行雲流水,瀟灑自如,字裡行間透露著郭老的真性情。像這樣含有否定前人說法的題字,十分罕見。如此秉筆直書的佳構,難得,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