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明紀實
-
2 # 薛孟柯
常見豬病主要包括仔豬白痢、仔豬黃痢、仔豬紅痢、豬水腫病、豬瘟、豬丹毒、豬肺疫、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腹瀉、豬藍耳病、豬細小病毒病、豬囊蟲病、豬流感、豬蛔蟲病、仔豬白肌病、仔豬營養性貧血、豬亞硝酸鹽中毒、豬食鹽中毒等。
-
3 # 農村憨妹兒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豬肉的需求量也在快速增長,急需推進生豬養殖行業的迅速發展。目前,生豬疾病問題亟待解決。疾病嚴重威脅著生豬的體質,給生豬養殖戶造成巨大的經濟虧損,也會影響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所以需要做好生豬的疾病防控工作,深度剖析生豬疾病的根本成因,同時運用高效的防治手段,確保生豬健康生長髮育。
1 豬氣喘病
1.1 主要症狀
豬氣喘病初期的表現主要有伸脖子咳嗽,同時有分泌物咳出,餵養食料時生豬伴隨間歇性喘氣。到後期,生豬氣喘、咳嗽病症嚴重,有精神萎靡、進食量下降、體質量減輕、走動量變小等症狀。如果未能及時預防與診治,可能會造成大面積的生豬群體性感染,影響經濟收益 。
1.2 防治措施
1.2.1 免疫預防。為了有效降低豬氣喘病的患病率,需要做好豬氣喘病的免疫預防工作。選擇弱毒凍幹苗。在相應的時間段,對各個種類的豬開展疫苗接種工作,比如,仔豬要在7~15日齡時實施第1次接種,60~80日齡時實施第2次接種;種豬接種疫苗最合理的時間是每年8—10月,一年一次便可。若是全新引入的仔豬,要在發生臨診症狀之前,及時接種疫苗。未出現過此疾病的養豬場,要加強防疫工作,儘可能降低豬氣喘病的發生率。在一般接種疫苗後的7~14 d,生豬體內就會形成抗體,14 d以後能防止同欄感染的現象,30~60 d生豬的抗體水平大幅提高,此時基本不會感染豬氣喘病。
1.2.2 藥物治療。對於條件允許的生豬養殖場,要對病豬實施隔離處理,對母豬進行單舍養殖,斷奶的仔豬需儘可能不併欄,按窩隔離,集中性實施育肥。若養豬場的條件不許可,需要運用藥物控制病情。在春季與冬季,若生豬日益消瘦,老、弱生豬發生咳、喘等現象時,需要在豬飼料中摻入以下藥物:泰妙菌素、鹽酸土黴素以及蒽諾沙星等,持續3~5 d,14~21 d需二次給藥,以降低豬氣喘病的發病機率。如果已患病,需及時運用高效的藥物進行治療。可採用肌肉注射的形式,對病豬注射泰樂黴素、氟苯尼考以及卡那黴素等抗菌性較強的藥物。在發病初期,每天至少要注射2次,同時在病豬的食慾恢復正常水平以後,適當減少藥劑量,持續治療一段時間。當生豬大面積發病時,需將治療藥物摻入食用飼料或飲用水中;對於病情非常嚴重的病豬,需聯合用藥 。
2 豬瘟
2.1 主要症狀
2.1.1 急性型。大部分生豬養殖場較易出現此類疾病,潛伏期為24~72 h。
2.1.2 慢性型。慢性型豬瘟往往是由急性型轉變而成,病豬的常見症狀是體溫不平穩,時高時低,大多為弛張熱型,不再採食,交替出現腹瀉和便秘,顯著下痢,機體不斷消瘦,被毛雜亂,貧血,難以行走且搖晃不定。極少數病豬的耳尖、尾端以及四肢等部位處呈藍紫色或壞死,最後脫落。病程往往持續30 d左右,大多數因為衰竭而死亡。
2.1.3 溫和型。架子豬、斷奶仔豬極易感染溫和型豬瘟,病豬不會有較為顯著的症狀,病症相對輕微,病程持續時間長,病情舒緩,面板上沒有出血點,但會出現瘀血與壞死,食慾下降,死亡率非常高 。
2.2 防治措施
2.2.1 強化豬舍衛生環境管理。為了促進生豬健康生長髮育,需要從生豬養殖環境出發,為生豬建立舒適、清潔、健康的生長環境,降低豬瘟的患病率。所以,生豬養殖場需強化豬舍衛生管理,及時清理、消毒,創造優質的飼養環境,以預防豬瘟為最終目標。除此之外,還需建立健全的衛生防疫制度,對豬舍進行封閉式管理,如果人員想要進入豬舍,需先清潔和消毒,保持嚴謹的工作態度,防止將病菌帶入豬舍,避免豬瘟。在豬舍的日常管理中,需要確保豬舍的空氣質量,做好空氣流通處理工作,科學調控豬舍的溫度和溼度,設立隔音板,以降噪。生豬排洩物如果長期得不到清理,容易導致細菌橫生,最終影響生豬的體質,導致免疫力下降。所以,需及時清理生豬的排洩物,最佳化豬舍環境,為生豬生長髮育創造舒適、健康的環境。溫度對生豬體質的影響非常大,不同生長階段的豬對溫度的需求完全不同。例如,成年豬不喜高溫;仔豬對低溫比較敏感,如果將剛斷奶的仔豬置於低溫環境下,易影響食慾,導致抵抗力下降,還會發生腹瀉、呼吸道疾病等問題 。
2.2.2 加強免疫。為了達到對豬瘟的高效防控,需要做好相關的豬群免疫工作,降低豬瘟的發病率。要提高免疫工作的規範性,對疫苗的運輸和儲存進行嚴格把關,確保疫苗管理的合理性,同時還需科學有效的運用各種疫苗,提高疫苗的免疫成效。免疫工作需在獸醫的指導下進行,合理運用疫苗,注射豬瘟兔化弱毒疫苗,從而科學防控豬瘟。定期監測免疫抗體,及時把握抗體的功效,明確下一步的免疫措施。當前,豬瘟疫苗主要有以下4類:乳兔苗(Ⅰ)、脾淋苗(Ⅰ)、聯苗和細胞苗(Ⅱ)。如果生豬患有豬瘟,需用脾淋苗進行緊急性免疫,必要時需搭配相應的轉移因子。另外,在疫苗注射過程中,需準確把控注射數量,如果注射量較大,不但沒有辦法舒緩豬瘟,還極易導致病情加重。注射的疫苗必須達到國家基本標準要求,不可使用過期疫苗 。
3 豬鏈球菌病
3.1 主要症狀
豬鏈球菌病血清種類繁雜,所以患病豬的症狀不同,主要有豬腦炎、急性敗血症、膿腫以及關節炎等,以上症狀易導致母豬流產、生豬痢疾等問題。
3.2 防治措施
3.2.1 預防措施。強化養殖場的日常清潔工作,及時對豬舍進行通風,按照生豬具體發育狀況,科學調控養殖密度。需高度重視生豬食槽的清潔工作,防止由食槽底端留有的飼料變質,而導致的生豬免疫力降低。合理飼養是增強生豬免疫能力的關鍵,養殖人員需注重生豬營養均衡,定期在飼料中摻入適量的礦物質和維生素,進而提高生豬的免疫力。嚴格遵守“自養自繁”的原則,避免外界豬攜帶豬鏈球菌而造成大面積感染。做好消毒工作,特別是在閹割、斷臍、注射等皮損工作中,需快速、及時消毒,防止生豬皮損部位感染。從生豬免疫角度來看,可運用鏈球菌多價疫苗實施免疫,定期接種疫苗可以有效防止生豬感染豬鏈球菌病。
3.2.2 治療措施。各種豬鏈球菌病的治療藥物完全不同。腦膜炎型豬鏈球菌病可以用磺胺-6甲氧治療,敗血型豬鏈球菌病需要用氧沙星、阿莫西林以及紅黴素等藥物治療;關節炎型豬鏈球菌病可用青黴素、阿莫西林等藥物治療,膿腫型豬鏈球菌病發生初期可用普倫卡實施封閉,輔以適量的青黴素;晚期可以酌情進行手術,清除病變組織以及膿液,用生理鹽水清洗患處,用碘伏消毒,確保恢復期不會交叉感染,需要在傷口處塗上粉劑或磺胺類膏劑,同時需包紮好傷口。
4 豬水腫病
4.1 主要症狀
豬水腫病往往出現在換季時,剛斷奶的仔豬極易感染。豬水腫病通常不會整群出現,而是分散發生,掌握好治療時間可以提高仔豬的存活率。豬水腫病對仔豬而言是一種高發疾病,養殖工作者需定期實施防範與治療。豬水腫病的臨床症狀有豬眼瞼腫脹,頸、臉以及耳根水腫。在發病最初,病豬精神萎靡,食慾急劇降低,聲音嘶啞、結膜充血、懶於活動。更有甚者還會出現共濟失調,口吐白沫,站立時弓背、發抖,或肌肉顫抖、倒地抽搐。有時病豬的四肢會做游泳狀划動,反應過敏,此時若強行驅趕,則病豬便會左右搖晃,步態不穩定,伴有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問題。此病症往往持續一兩天,多則7 d以上,少則幾小時。
4.2 防治措施
4.2.1 預防措施。第一,將健康生豬與病豬分開飼養,保證病豬僅可在消過毒的豬圈內活動。對剛斷奶的豬仔,需要及時摻入全新的食物,降低豬水腫病的患病機率。第二,對斷奶仔豬餵養合理的飼料,保證期攝入的營養合理,同時防止仔豬暴食。如果仔豬暴食,可能會導致豬水腫病,因此需加強對仔豬飲食的管理,嚴格把關仔豬的進食量。第三,給斷奶仔豬餵養極易吸收、消化的食物,或在飼料中摻入一定的藥物,如恩諾沙星、維生素E與支原淨等,避免感染豬水腫病,還可以促消化。
4.2.2 治療措施。豬水腫病的治療需要在初期開展,若拖延時間較長,則治療效果較差。正常狀況下,要用藥物治療豬水腫病,可以運用中藥、西藥或中西結合的形式。可用的中藥有國老、葺米、黃柏、防風、思仙、大蒜、車前草、蒼朮、黃答、生薑、商陸、滑石以及澤瀉各10 g、7 g雲曲、5 g白朮,將其摻雜在飼料中餵養病豬。西藥治療,需要給病豬注射水腫抗毒注射液,根據0.5~1.0 mL/kg的標準治療。病情嚴重的病豬還需注射卡那黴素與痢菌淨,發揮利尿作用。
5 結語
未來生豬養殖必然會向著規模化養殖方向發展,生豬養殖的規模日益擴張,對生豬疾病的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提高生豬養殖戶的經濟利潤,需要強化疾病的防控,確保生豬在良好的環境下健康生長髮育。
-
4 # 三農初窺者
豬廠常見病
一、氣喘病
臨症
間歇性咳嗽和喘氣,流鼻涕,可視黏膜發紺;食慾無明顯的變化,生長受阻。
體溫一般正常,如發生繼發感染則體溫升高,病情複雜。
二、接觸性傳染性胸膜肺炎
臨症
高熱,41.5℃以上;咳嗽,張口呼吸,後期呼吸困難,犬坐;有時見口鼻流淡紅色泡沫樣分泌物;鼻、耳、腿、體側皮膚髮紫;臨死前口鼻腔流出血樣泡沫樣分泌物;個別豬嘔吐,少數豬伴有下痢;有的關節腫脹;跛行。
三、豬傳染性萎縮性萎鼻炎
臨症
鼻炎、噴嚏,呼吸不暢;粘性、膿性、帶血的鼻液;流淚,“半月形”淚斑。
鼻、顏面變形;歪曲,變短或上翹。(顏面部變形多發生在小豬,30~40Kg豬症狀輕微或無,大豬多為無症狀的帶菌者)
四、鏈球菌病
臨症
敗血型:突然發病,高熱稽留,嗜睡,精神沉鬱,呼吸急促;漿液、粘液性鼻液,便秘或腹瀉,糞便帶血,尿黃或發生血尿;眼結膜潮紅、充血,流淚,離心端皮膚髮紫;共濟失調,磨牙、空嚼。
腦膜炎型:多見於哺乳仔豬,體溫高,便秘;共濟失調、轉圈,角工反張,抽搐,臥地不起,四肢划動,口吐白沫;最後衰竭或麻痺死亡,死亡率較高。
淋巴結膿腫型:多見於頜下、咽部、耳下及頸部淋巴結髮炎、腫脹,單側或雙側,發炎淋巴結可成熟化膿,破潰流出膿汁,以後全身症狀好轉,形成疤痕癒合。
關節炎型:主要是四肢關節腫脹,跛行,或惡化或好轉。
五、仔豬副傷寒
臨症
多發於斷奶後仔豬;高熱,嗜睡,呼吸困難;離心端面板呈深紅色或紫紅色。
頑固性下痢,糞便灰白色、黃綠色,惡嗅;收腹上吊,弓背尖叫,被毛粗亂。
六、仔豬黃痢
臨症
水樣稀糞,黃色或灰黃色,內含凝乳小片和小氣泡。
病豬口渴,吃乳減少,脫水、消瘦、昏迷、衰竭。
七、仔豬白痢
臨症
仔豬突然拉稀,同窩相繼發生,排白色、灰白色、腥臭、糊狀或漿狀糞便。
仔豬精神不振,畏寒,脫水,吃奶減少或不吃,有時見有吐奶。
一般病豬的病情較輕,及時治療能痊癒,但多因反覆發作而形成僵豬,嚴重時,患豬糞便失禁,1周左右死亡。
八、水腫病
臨症
眼瞼、頭、頸部甚至全身水腫。
體溫一般無變化,呼吸、心跳加快、,肌肉震顫,盲目行走,轉圈,共濟失調,痙攣或驚厥,尖叫,口吐白沫,倒地搐動,四肢划動,最後四肢麻痺,不能站立,休克性死亡。
九、仔豬紅痢
臨症
發病急劇,仔豬出生後1天內就可發病,排淺紅和紅褐色糞便。
病豬迅速脫水、消瘦、衰竭,有的病豬嘔吐、尖叫,出現不由自主的運動。
絕大多數在幾天內死亡,若病程在7天以上,則呈現間歇性或持續性腹瀉,病豬生長停滯,逐漸消瘦、衰竭或死亡。
十、豬痢疾
臨症
不同程度的腹瀉,先軟後稀,最後拉水樣糞,內混粘液或帶血。嚴重時糞便呈紅色糊狀,內含大量粘液、血塊及膿性分泌物。
體溫升高,40~41℃,精神不振,厭食,消瘦脫水,弓背收腹,被毛粗亂無光,後期排糞失禁,衰竭,或痊癒或死亡。
十一、鉤端螺旋體
臨症
發熱(39~40℃),大便密結,乾硬呈顆粒狀,小便濃茶樣,幼豬拉血紅蛋白尿(淺紅)或血尿。
病豬頭部和頸部發生水腫,故名位“腫頭病”或“大頭瘟”,結膜炎,可視粘膜黃染。
妊娠母豬流產,哺乳母豬發熱、無乳。
十二、布氏桿菌病
臨症
妊娠母豬流產,產後胎衣不下,乳房腫脹,陰道流出粘性、膿性分泌物。
公豬睪丸和附睪炎,睪丸顯著腫脹,後期萎縮,失去配種能力。
少數病例關節炎,多發於後肢關節,腫大,囊內液增多,有時關節強硬。
頜下、頸、腹股溝和咽部淋巴結常發生腫脹。
十三、豬面板真菌病
臨症
頭、頸、肩等部面板有斑塊壯充血、水腫、脫毛、丘疹、水皰、結節、結痂、鱗屑或潰爛等,部分有滲出液或化膿。
病豬表現區域性奇癢。本病一般不引起內臟器官的病理變化。
十四、豬瘟
臨症
最急性型:發病急,高熱稽留,痙攣,抽搐,面板和可視粘膜發紺,有出血點,很快死亡。
急性型和亞急性型:高熱,精神沉鬱,食慾減退,初便秘,後腹瀉,公豬包皮積液,離心端有出血點或紅斑不褪色,少數神經症狀,死亡率高。
慢性型:食慾時好時壞,體溫時高時低,便秘與腹瀉交替進行。耳尖、尾根和四肢面板經常發紫壞死,甚至幹脫。消瘦,全身衰竭,後肢麻痺, 行走不穩或不能站立。
繁殖障礙型(母豬帶毒綜合症):早中期感染,母豬流產、死產、木乃伊胎等;孕後期感染,外表正常,仔豬也終身帶毒,免疫耐受
-
5 # 阿陽視角
困惑養豬業的疫病甚多,常見多發的不下70種(細菌性病27 種、病毒性疾病25種、寄生蟲病29種) 國內常見豬病毒性傳染病約l6種:豬瘟、偽狂犬病、藍耳病、圓環病毒病、口蹄疫、乙型腦炎、細小病毒病、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腹瀉、水皰病、水皰性口炎、水皰性疹、痘症、狂犬病、傳染性腦脊髓炎等,尤其前五種病帶來的經濟損失巨大,其傳染性大,流行面廣,死亡率高,成為新的“五大傳染病”(舊稱豬五大傳染病是豬瘟、丹毒、肺疫、副傷寒、喘氣病,後四個已危害較小)。由於生物安全及綜合措施在有些地區施行不力,病毒在抑制環境中反覆繼代和交叉感染,混合感染以及臨床的長期帶毒和非典型病例的增多,給診斷和治療帶來困難。抗菌藥的種類繁多和創新發展,細菌性傳染病已能得到較好控制和治療,而病毒性傳染病由於缺乏特效藥物和免疫預防的不徹底,現在成為養豬業經濟損失的第一死因,尤其是兩種以上的病毒病或病毒病與細菌病混合感染時往往治療效果很不滿意,必須正確診斷、綜合治理、狠抓預防和免疫接種,才能遏制傳染病的流行與傳播。
治療用藥的誤區
診斷不準,藥不投方。高熱綜合徵是諸多疫病的共同特點,如發熱、便秘、尿黃(褐)、減食(或厭食)、面板紅斑(或紫斑)、精神萎頓可以在許多傳染病的臨徵上出現,但每一種病必有其證病性的病性特徵(如非典型豬瘟的脾臟出血性梗死、迴盲瓣小潰瘍、耳、面板出血和便中帶粘液、血液、抗菌素無效;高致病性藍耳病母豬流產、小豬死亡率較高、大豬較少死亡、屍檢脾、肝有腫大和肺有充血出血與間質增寬;圓環病毒病有衰竭、黃疸、皮炎、腎炎、肺炎、腸炎等多發性症狀且病程較長,務必抓住每個病的流行、症狀、剖檢、療效驗證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及必要時的實驗室檢查(ELISA、PCR、IF、AGP等),才能確立診斷,措施對路。 生豬的常見疾病以及防控手段。
下面是生豬常見的一些疾病和防治:
豬鏈球菌病:豬鏈球菌會引起生豬腦膜炎、敗血症、關節炎、淋巴結膿腫等症狀,傳染性強,一般伴有體溫升高,需及時採取治療措施。一般來說,治療豬鏈球菌病要確診是什麼病,發炎的話可用青黴素消炎,淋巴結膿腫可割開引流,然後用消毒水沖洗傷口即可。
豬支原體肺炎:此病嚴重威脅生豬的呼吸道,如果不及時治療,會蔓延到整個呼吸系統。治療豬支原體肺炎要結合具體情況,看看併發症是什麼,一般使用青黴素加止咳藥就能取得不錯的治療效果。
豬丹毒:急性豬丹毒發病時,表現為敗血症症狀,而且對人體有傳染性。亞急性豬丹毒發病時,身上會有明顯的紅斑,並伴有食慾不振的情況。慢性豬丹毒發病時,表現為生豬面板壞死。生豬感染豬丹毒後,體溫會迅速升高,精神萎靡。青黴素、磺胺類藥物和土黴素對治療豬丹毒都有不錯的效果。
生豬附紅細胞和鏈球菌交叉感染:兩種疾病混合感染後對生豬的殺傷力提升了很多,在感染初期生豬的體溫就會達到40攝氏度以上,之後會繼續升高。生豬還會出現腹式呼吸、耳後充血等症狀。仔豬感染此病的話,一般會伴有腦炎,致死率極高。治療此病可使用卡那黴素、土黴素和多西環素,併為生豬補充維生素。
生豬嗜血桿菌病:此類細菌易感於仔豬,對仔豬的傷害較大。感染此病的仔豬,一開始會精神萎靡、排白色結塊糞便,之後體重會越來越輕,體溫也會迅速升高,最終導致仔豬死亡。治療此病應當及時給仔豬注射疫苗,然後再注射干擾素和黃芪多糖。
其實這些疾病都是比較好預防的,大家可以從這三個方面下手:
1.做好飼養工作:飼料中不但要給生豬提供能量,還要提供必需的微量元素。對不同時期的生豬飼料配比要合理調整,充分考慮到生豬的成長情況。不應給生豬餵養黴變飼料,避免生豬黴菌中毒。
2.改善養殖環境:及時對圈舍進行清掃,定期給圈舍進行消毒,時刻保持圈舍的通風,合理為生豬驅蟲,給生豬創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3.執行嚴格的免疫程式:生豬進場時就要隔離觀察兩週,如果沒有表現出來相關症狀的話,消毒後再安排進圈。進場後的接種工作不可或缺,按時按量為生豬接種疫苗,儘量避免違規操作。
豬常見疾病的種類和病因
豬常見疾病種類:傳染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
傳染性疾病指的是豬瘟疫,發病規律比較固定,屬於季節性疾病,傳染不僅高還快,嚴重是會導致豬死亡。
病毒性疾病以偽狂犬病 (皰疹性病毒) 為主要疾病,主要透過空氣傳播,被感染的病豬會出現側臥姿勢、食慾不佳、日漸消瘦等症狀,感染後會導致比較嚴重的後果。
細菌性感染主要是豬丹毒,被感染的病豬會出現淤血現象,之後會使得面板潰爛,在夏季發病率比較高,嚴重時會出現厭食症或者死亡情況。
豬腹瀉病容易在冬季爆發,主要是因為腸道感染,症狀為嘔吐、腹瀉等,雖不會導致豬死亡,但嚴重威脅豬健康生長髮育。
豬寄生蟲病,感染範圍廣,被感染的豬容易出現貧血情況。
豬常見疾病病因
疾病預防工作不到位,比如說飼料管理儲存鬆懈,使得飼料中滋生大量細菌,豬吃食後容易患上疾病。
疾病防治方法不合理,未能科學合理的抗生素等藥劑。
日常管理方法不正確、管理模式粗放、養殖環境髒亂差。
盲目用藥或者沒有針對性的用藥,不僅沒有治療疾病,還是的大量藥物殘留豬體內。
豬常見疾病綜合預防及控制措施
提高預防人員的綜合素質,保證養殖科學合理化。
選擇抗病能力強、身體狀況良好的母豬產仔。
嚴格把關飼料質量,根據天氣情況和豬不同生長階段合理調整飼料餵養。
根據豬種類和不同生長階段選擇相應的疫苗預防疾病。
加強對豬舍的日常清理工作,對養殖舍定期打掃、消毒,做好通風等措施。
處理好死亡豬,防止病菌傳播影響其他豬的健康生長。
生豬秋季常見病種類及防治
1、豬瘟本病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接觸性烈性傳染病。其中尤以仔豬和小架子豬發病多,死亡率高。患豬突然死亡、體溫在41℃以上。持續稽留熱,喜鑽墊草、結膜潮紅、有眼屎、跛行、初便秘、後腹瀉、糞便帶血。面板出現紅斑,指壓不退色。防治:①加強飼管,定期用燒鹼水或百毒殺消毒圈舍,嚴格免疫預防。②對已發病的豬隻肌肉注射5-6頭份量豬瘟疫苗,治癒率達90%-100%。③生石膏、石菖蒲、敗醬草各150克,青松針葉100克、忍冬藤、地骨皮各8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連用3-5天。
2、豬肺疫(俗稱鎖喉風或豬出血性敗血症)豬夜間吃食正常,翌晨死於圈舍內,看不到症狀。慢性豬肺疫體溫升高到41-42℃,呼吸困難,犬坐姿勢,耳腹部出現紅色斑點,頸下嚥喉急劇腫大,觸診堅硬有熱痛,口鼻流白色泡沫,腹瀉消瘦。防治:①加強飼養管理,飼料配合要適當。每年定期注射豬肺疫氫氧化鋁甲醛菌苗1-2次,每次5毫升。②患豬可用青黴素按每千克體重4萬單位、氨基比林15毫升進行肌肉注射,每天2次。③用20%磺胺嘧啶鈉10-40毫升肌注或靜注。④新胂凡鈉明(914)注射液,5月齡豬用0.6克,6-12月齡豬0.7-1克,12個月以上豬1-1.5克,用生理鹽水配成5%溶液靜脈緩注,其效果頗顯著。⑤大青葉、生石膏、山豆根、大黃、魚腥草、黃芩、黃柏各25克,水煎服,連用2-3劑。
3、豬丹毒 由豬丹毒桿菌引起的3-12月齡豬易發。體溫升高到42℃以上,持續不退,體表四肢出現紅色大小不等的疹塊(打火印)為特徵。防治:①定期注射菌苗,常用10%-20%石灰乳消毒欄舍,病豬要隔離飼養。②青黴素按每千克體重4-5萬單位,安乃近10-20毫升混合肌注。③50千克以下豬用特效米先5毫升,50克千以上用10毫升,頸部肌注,4天1次。④大青葉100克,生石膏、貝母、板藍根各50克,粉碎為末,開水衝調候溫灌服。
4、豬肺炎患豬體溫升高到41℃,咳嗽流涕喘氣,呼吸困難。防治:①加強飼養管理,保持豬舍乾燥、溫暖,餵給易消化的飼料。②用青黴素按每千克體重4萬單位、鏈黴素2萬單位、50%葡萄糖生理鹽水20毫升、維生素C0.5克、混合靜注,每天2次,連用2天。③土黴素每日每千克體重25-50毫克肌注,連用5-7天。④卡那黴素按每千克體重2-4萬單位肌注,每日1次,連用5天。⑤黃芩、花粉、瓜蔞仁、冬花、石膏各50克,金銀花30克,大青葉、大黃各50克,甘草25克水煎服。
5、豬流感 突然發病、體溫高達40℃,食慾減退,咳嗽、流涕、結膜潮紅,易反覆。防治:①加強飼養管理,保持圈舍清潔乾燥,定期用20%的燒鹼水消毒。②安乃近或氨基比林10-20毫升肌注,每天2次,連用3-5天。③病毒靈10-20毫升,慶大黴素5-10毫升肌注,每天2次。④青黴素按每千克體重2-3萬,用普魯卡因液10毫升溶解肌注,每天1次。
生豬常見的幾種胃腸道疾病主要有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腹瀉、豬輪狀病毒感染等,下面就這幾種疾病的防治方法做一總結。
豬傳染性胃腸炎
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主要發生於秋末至春初寒冷季節,傳播迅速,新疫點多呈暴發性流行,老疫點常見地方性流行。其傳染源為病豬和帶毒豬,透過糞便、嘔吐物、乳汁、鼻分泌物和呼氣排出病毒,汙染飼料、飲水等感染其它豬隻。各種年齡的豬隻均易感染髮病,兩週齡以內仔豬發病率很高。在經過短暫的潛伏期後突然發病,幾天內蔓延全群,部分患豬首先出現嘔吐,繼而發生急劇頻繁的水樣腹瀉,糞水呈黃色、淡綠或灰白色水便,腥臭,常夾雜有未消化的凝乳塊,造成病仔豬嚴重脫水,死亡率很高,仔豬因生長髮育受阻而成為僵豬。隨著日齡增大,病死率逐漸降低。較大豬隻感染後的症狀輕重不一,青年豬幾乎全欄或全棟豬舍發病,通常可見食慾不振,腹脹,接著發生水樣腹瀉,呈噴射狀,洩瀉物中可見到未完全消化的飼料,一般1周左右腹瀉停止而康復,併產生主動免疫,但在一段時期內生長受阻,有50%左右的康復豬帶毒排毒達2―8周甚至更長(104天)而無臨床症狀,這也是本病週期性暴發難於消滅的主要原因。哺乳母豬腹瀉後泌乳減少,並加速哺乳仔豬的發病和死亡。妊娠母豬偶爾可見流產。
豬流行性腹瀉
該病遍及全球各主要養豬地區,主要發生在冬季,也能發生在春秋季節,各種豬都可感染髮病,但傳播速度比傳染性胃腸炎較慢,病程較短,死亡率低。其傳染源為病豬和帶毒豬,透過糞便、唾液等排洩物、分泌物排出大量病毒汙染環境,易感豬透過攝入被汙染的飼料、飲水而引起發病,有些豬嘔吐,隨即發生腹瀉,呈灰色或黑色水樣,精神欠佳,厭食,病程約1周,1周齡以內仔豬嘔吐症狀多發生在吃奶後,易因嚴重脫水而死亡,死亡率平均為20~30%。成年豬可能只見嘔吐和厭食而不腹瀉,死亡率很低。但有的幼齡仔豬可能不發病,而較大日齡的青年豬或育肥豬可能出現急性暴發性腹瀉而死亡。
豬輪狀病毒感染
該病是由輪狀病毒病毒群引起的多種動物腹瀉的一種傳染性人畜共患病。該病遍及全球,各種年齡的豬均可感染,一般呈地方性流行,主要經消化道傳播,感染率有時高達100%,通常與傳染性胃腸炎、病源性大腸桿菌甚至球蟲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成年豬、經產母豬與種公豬一般呈隱性感染,極少發病。感染7日齡以內仔豬的死亡率極高,可達100%,隨著日齡增大,死亡率降低,8周齡內發病率50~80%。新生仔豬在缺奶或母源抗體不足時容易感染髮病,病豬劇烈腹瀉,迅速脫水,食慾不振,餵食後出現嘔吐常是腹瀉的先兆症狀,腹瀉糞便呈水樣或糊狀,病程3~7天,常因脫水而死亡,特別在寒冷時或與豬傳染性胃腸炎、大腸桿菌等混合感染時病程重劇,10~21日齡仔豬多表現為類似白痢(乳痢),斷奶後多為黑灰色水樣,數日後可康復而產生抗體,但因其抗體持續時間較短,還會出現重複感染。
-
6 # 魚趣文苑
1:豬瘟2,豬丹毒3,豬肺疫4,豬流行性腹瀉5,豬副傷寒6,豬水腫病7,豬蛔蟲病8,猜傳染性胃腸炎9,仔豬黃痢10,仔豬白痢
-
7 # 彡塘裡
生豬病的種類很多,包括傳染病、寄生蟲病、外科病、內科病及產房病。
常見豬病主要有仔豬白痢、仔豬黃痢、仔豬紅痢、豬 水腫病、豬瘟、豬丹毒、豬肺疫、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 性腹瀉、豬藍耳病、豬細小病毒病、豬囊蟲病、豬流感、豬蛔蟲病、仔豬白肌病、仔豬營養性貧血、豬亞硝酸鹽中毒、 豬食鹽中毒等。
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緒瘟,此外如肺炎、豬鏈球菌病、豬丹毒、豬流行性感冒、豬氣喘病、豬水腫病、高致病性諸藍耳病等。
生豬一旦得這些嚴重點的豬病,就會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所以養豬的總體原則是以防為主,科學管理。以免造成大的經濟損失。
-
8 # 鄉村興哥
生豬易發疾病列舉如下 可對症下藥
豬瘟 豬丹毒 豬肺疫 豬鏈球菌病 豬氣喘病 豬日本乙型腦炎 豬流行性感冒 豬弓形體病 豬附紅細胞體病 豬副傷寒 豬水腫病 仔豬白痢 仔豬黃痢 仔豬紅痢 豬傳染性胃腸炎 豬流行性腹瀉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 口蹄疫
-
9 # 18歲的天空
常見豬病主要包括仔豬白痢、仔豬黃痢、仔豬紅痢、豬水腫病、豬瘟、豬丹毒、豬肺疫、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腹瀉、豬藍耳病、豬細小病毒病、豬囊蟲病、豬流感、豬蛔蟲病、仔豬白肌病、仔豬營養性貧血、豬亞硝酸鹽中毒、豬食鹽中毒等。
-
10 # 何二肥
常見豬病主要包括仔豬白痢、仔豬黃痢、仔豬紅痢、豬水腫病、豬瘟、豬丹毒、豬肺疫、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腹瀉、豬藍耳病、豬細小病毒病、豬囊蟲病、豬流感、豬蛔蟲病、仔豬白肌病、仔豬營養性貧血、豬亞硝酸鹽中毒、豬食鹽中毒等
回覆列表
我來回答您的問題8
在農村,養殖最多的牲畜就是豬了。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民不再為了年底宰殺,而是為了賺錢才養豬。生豬養殖也慢慢由散養變成了集約化養殖。集約化養殖有弊有利,在降低了飼養成本,提高了收益的同時,也使得豬群疾病的傳播變得更加迅速。簡而言之,一旦有一頭生豬感染疾病,其它生豬也會迅速感染。因此,疾病的控制變成了生豬養殖賺錢的關鍵!生豬養殖都會遇到哪些常見疾病呢?
生豬科被傳染的疾病數量非常多,常見的有豬瘟、豬肺疫、豬丹毒、仔豬副傷寒等傳染病。偶蹄類牲畜都可能感染的口蹄疫。還有前些年肆虐的豬流感等,都是能夠導致生豬大片死亡的疾病。避免生豬得病,還是要以預防為主。不過預防生豬患病的過程中,養殖戶一定要避免以下4個誤區!
1.治病不隔離
生豬得病一般是傳染病居多。生病的豬大多數會發燒,發燒的豬一般都是傳染性疾病,這樣的豬如果不隔離治療,會把病傳染給其他豬,無異於把一個危險的傳染源放在豬舍裡,後果非常嚴重。
2.隨意增減藥量
使用獸藥和疫苗,一定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方法和用量。過多使用獸藥會使生豬出現“免疫麻痺”,就是下次再使用時,不起效了。雖有的疫苗首次注射需要加倍,而有些需要減量,錯誤的注射會導致豬應激死亡,也可能導致免疫不起效。養豬遇到問題不知道處理,可以上雲種養諮詢專家,它是全球最大的農技問答平臺。裡面集合了數萬名種植和養殖方面的專家,提出的每一個問題2分鐘內就會得到回覆。
3. 過早、大量使用退熱藥
大部分生豬疾病都會出現發熱的現象。所以養殖戶一般會備大量的退熱藥。但是,退熱藥的使用一定要合理,長時間、大劑量使用會引起豬白細胞減少,免疫力降低。而且過早使用退燒藥會掩蓋病情,表面上豬體溫正常了,但病沒有好,體溫下降後病原菌在豬體內繁殖更快,病更厲害,所以治病要先治本,而不能上去就退燒。
4.驅蟲誤區
有的養殖戶,只重視肥豬驅蟲,而不重視母豬的驅蟲。母豬是一個豬場寄生蟲的蟲者和傳播源,重視母豬驅蟲尤其是母豬產前驅蟲,能更好地阻斷寄生蟲由母豬向仔豬的傳播。雖然豬身上的寄生蟲相對於牛、羊的數量要少,但是很多寄生蟲的幼蟲有“卵膜”,殺蟲只能殺死成蟲,過一段時間幼蟲長成成蟲會繼續危害豬群。所以殺蟲不能只殺一次,而是根據體內、體外分批次殺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