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隔夜說動漫
-
2 # T哥小站
筆者覺得“毀”還是相對的,《大魚海棠》帶著很多中國傳統的元素,不過故事確實“不上檔次”
怎麼個不上檔次?《大魚海棠》是一個很“大家”的故事,什麼叫大家?開頭又是提到了上古文明,又有一個完整的大魚家族,但著眼點卻是很“小”的兒女私情。並且女主角為了兒女私情,不惜背叛“大家”,舍大家,顧小家,讓故事顯得很“小氣”。然後這個小家的戀愛,還是一個惡俗的三角戀。全劇怎麼看最慘的都是這個叫湫的男孩子,就是俗稱的“備胎”。他自我奉獻,自我犧牲,然後還被女主角椿來了一句“我當你是哥哥一樣”,這。。。這臺詞實在是太小家子氣了。完全沒有《大魚海棠》的那種“大氣”。既然講的就是兒女私情的小家子故事,那何必拋開那些神話呀,傳說什麼的,且不說瑪麗蘇的三角戀是不是能夠被觀眾接受,不如從一開始就講小家子的事情,把那種蘇的氛圍做好,反而是一部不錯的小眾作品。
現在這樣,用了大眾視角去看一個瑪麗蘇的三角戀故事,反而效果要下降很多了。
至於12年的情懷,筆者覺得,這個要看個人角度了,有的人覺得,12年,把自己的設想變成了實打實的作品,很有魅力;但是又有人想,花了12年,就做出來這麼一個不完美的東西,實在離開理想差太遠,這個就非常主觀。毀沒有毀,還是看個人的理解。
-
3 # 光的影子ty
一流的畫面
一流的音樂
一流的想象
結果講了個堪比幼稚園的故事。
故事的主旨無非就是:他愛她,她愛他,他為了她而自殺……
感覺就像有人請你在五星飯店裡吃飯,伴著優美的音樂,玫瑰的清香,周到的服務…結果只上了一盤蛋炒飯——連瓶老乾媽都沒有!
如果換一個主題,或者編劇,這部劇也許能成經典,但現在這主題,只能呵呵了。
-
4 # 娛樂大阿哥
對於這個憋了12年終於放出來的片子,個人觀點,作畫很良心,音樂很良心,劇情我只能呵呵了,還有後續圈錢速度以及質量:一個景品六七百,不如買手辦(不要跟我說不買別說,我就說,我就不買)。對比《大聖歸來》對於做周邊小心翼翼的態度,令人發笑。要說良心國漫,那我真覺的這個片子配不上這個詞,圈錢請用正確的態度,拿景品糊弄人就不好了。
-
5 # 您家汪嘰已上羨《大魚海棠》
作為期待已久,緩緩始出來的國漫作品,只能說期望太高,出來略失望,講述女主椿為了報恩而努力復活人類男孩“鯤”的靈魂,為此不惜與命運作對,給竹馬、給村子帶來毀滅性的災難,最終心願終成的故事。
個人覺得這確實是一部毀三觀的動漫,因為女主椿的三觀恕我不能苟同,她給我感覺就是一個為了愛情,為了心中的目標,不惜犧牲一切,哪怕是族人、哪怕是竹馬、哪怕是家人。
愛情並不是所有
或許我是比較直接的人,每個人乃至天神,首先是父母的子女,再是家族的組成族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作為女兒的椿,為了她一見鍾情的“鯤”,為了救這個為她而死亡的人類男孩,明知道復活他要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她仍然無所畏懼,或許你會說她勇敢,但這個代價並非她自己,而是她的族人、她的竹馬,甚至她的父母。
生命、價值觀是個人的,然而為了你自身的價值觀、愛情觀,你犧牲的並非你自己,而是你的族人、你的家人、你的竹馬,是他們的犧牲成就了你的偉大、你的善良,這樣的善良真的可取嗎?因為“鯤”,卻帶來神界的災難,族人的家園崩潰,湫的消失,恕我不能接受這樣的三觀!!!我可憐的湫啊!!!
-
6 # 康盛隆達
宣傳的時候,說什麼滿滿的中國風,看了一半,發現那裡出現的神神怪怪都是日本風格的,尤其是那個一隻眼睛的,在日本動漫裡太出名了,這樣的宣傳手法叫欺騙。
故事情節,也是莫名其妙,看著都是不大的小孩,講什麼情情愛愛的,辛虧沒有讓我家小孩看。
-
7 # 橙心社
部分觀眾可能會把這個故事簡化成一個A喜歡BB卻喜歡C的模式,也可能會把女主簡單概括成一個“因為任性就害了一村人”的人,但是事實上對於這部作品來說,這兩種說法著實是有些偏激的,因為貫穿女主行動的線索其實是“報恩”,儘管在我們看來的確由女主牽著故事的脈絡造出一個個坑,但這其實僅僅也只是因為我們站在上帝的視角上且以“如果她不這麼做就不會這樣”的想法在看待問題,事實上別說什麼三角戀了,女主對於鯤的感情你要往愛情上扯都萬分勉強,當把自己放到女主的境地中去,看不到後面隨之而來的災厄的時候,其實就不難發現,女主的選擇其實並沒有什麼超出人之常情之處,只不過這個故事並不像之前我們透過概念動畫以為的那樣具有什麼十足深刻的劇情和道理就說其毀三觀,個人以為毫無疑問是不對的。
文:JOJO
-
8 # 王妃妲己
我覺得《大魚海棠》是最好的中國產動畫。
五年前看過之後。至今還印象深刻。
大魚 這首主題曲非常好聽。
-
9 # 豔兒媚913
許多評論《大魚海棠》毀三觀,討伐椿。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三觀很正呢?湫對椿是愛情,而椿對湫沒有兒女情長的感情只有一起長大的親情又何不可?作為觀影者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椿,對於椿是否公平呢?椿是一個個體,有自己的人生觀,她有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的方式,有何不可呢?青梅竹馬的愛情開花結果的只是傳說。
-
10 # 少女看影視
有人說,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高
我想說的是,沒有期望,也就沒有失望。
«大魚»上映時,我沒去電影院看,一開始是不知道這部片子,後來觀看過之後,我看到了中國動漫電影的希望,前幾年的動漫電影,像«大聖歸來»,怎麼說呢,看過也就忘了,而大魚,我看了無數遍。
«大魚»的醞釀過程,據說長達十二年,影片取自«莊子»的逍遙遊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
在說說內容,影片的主旨——我們永遠無法還清我們欠下的。主角的線,就是為了還債,為了還鯤的債,她不惜一切,甚至使整個村子被水淹沒,家人在眾人面前淚流滿面。
而為了還水淹村子的債,她捨棄生命,與梧桐樹相依,而後被獨眼靈婆復活,從此失去法力。
而到這時,她又欠下了新的債,湫的債。影片的最後,是她於鯤於海邊赤裸著相遇,她回不去海底世界了,她欠湫的,永世都無法償還。
這正是影片的主旨。
而影片中出現的每個人物,就算是打醬油的人物,都像是有債要還,靈婆,鼠婆,雖然片中沒點名,但他們也是為了還債而來。
還有椿呢奶奶,為了陪伴爺爺,永生後靈魂幻化作鳳凰,而爺爺,為了這份守候,靈魂幻化做梧桐樹,與鳳凰永生相依……這也是為了還債,還有其他的,需要你自己去感受。
製作角度而言,影片中濃郁的中國風,孟婆湯,紅燈籠,大圍樓,何嘗不是中國的典型代表。一點也不亞於日本出產的動漫。
當然,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有些人就是覺得不好,那也沒辦法。
回覆列表
《大魚海棠》,一部被世人誤解的中國產動畫,看懂了就是神作!
在最近幾年的中國產動漫發展過程中,我們看到了相當之多的優異創作,
但是,其中最為耀眼的還得屬三部以“大”字開頭的作品---
分別是2015年的《大聖歸來》,2016年的《大魚海棠》,以及2017年上映的《大護法》,
它們存在的最大意義就在於讓越來越多的人明白到“動漫”這一媒介,其實並非只是小孩子的專屬,
動漫也是能夠擁有更為遠大的“野望”,成為了主流娛樂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如果你們也自稱過為“動漫喜好者”,但卻已經將上述三部中國產動畫的劇情遺忘得差不多了,那就該找個時間好好回顧一下了。
在今天的這期內容中,隔夜君將會給你們帶來《大魚海棠》這部動畫的解讀,
為何要挑它來剖析?原因就在於這部動畫是迄今為止“輿論兩極分化”最為嚴重的作品(沒有之一),
究竟是本質糟糕,還是觀賞者並未領略其中的劇情要點呢?
看了這期內容,你們就能夠知曉明瞭---
《大魚海棠》《大魚海棠》這部動畫講述了一位剛及“及笄之年”的女天神“椿”,按照傳統的風俗習慣化身為“紅色海豚”,到來人間界遍歷一週,感受先輩所掌管的大自然規律,
殊不知,就在最後一天之時,椿意外的遭到了人類漁網的糾纏,阻礙到她迴歸故里的路途,
然而幸運的是,一位果敢善良的壯男“鯤”出現了。他無懼風雨和海浪,成功的將椿解救了出來,但也礙於椿在掙扎過程中的“誤傷”,以及海里旋渦的吞噬,
最終,鯤也就不幸逝去了。
隨後,椿帶著後者的遺物回到了故里,並在爺爺的提點之下,到來了管轄魂靈的“靈魄”家裡,用自己的“一半生命”來換取鯤的再生。而此時復活的鯤,也僅是一頭“獨角海豚”而已。
隨後的劇情便圍繞著椿如何力排眾議,費盡心思的對鯤進行養育,以及隨著鯤的長大,神界所遭受到的“天災”也越發劇烈,
直至最後在歷經毀天滅地的洪水倒灌,以及另一男主“湫”的奉獻犧牲之後,椿終和鯤一同去到了人間界,愉快幸福的繼續他們未完的愛情故事。
對於《大魚海棠》這部動畫的評價,我們先來看看豆瓣的權威評分---
超過27W人評比,總分也僅僅有勉強及格的6.6分,無論怎樣看都不可算是一部佳作吧?
隔夜君在過去這幾年時間裡也陸續看到不少的對這部動畫的非議觀點,重點來說集中在以下這兩點之上---
其一為沒有一個完備的世界觀,動畫裡的人和物的行動和變化都缺乏該有的動機,單薄得不能在單薄了。
其二則為女主角實在太過“瑪麗蘇”了,安排了全世界人都圍繞著她自己去執行,都必須去為其犧牲一下。
事實上,在隔夜君第一次到影院觀看這部動畫的時候,也是滿懷著鬱悶情緒看完整部電影的,
是的,鯤所在的人間界和椿所生活的神界除了地理位置就在“海底之下”,以及神界掌控人間界的自然氣象之外,就沒有過多的刻畫了,
於是便會出現“為何神會害怕水淹”,“為何原本就主宰人類生死的神會去憐憫拯救一個凡人”,亦或者說“為何神會在人間界束縛受困”等等的疑問。
此外,對於椿“至全天下死而不渝”,以及對青梅竹馬之少年“湫”的置若罔聞,也會嗅聞到“綠茶婊”的氣味。
但是,就在隔夜君近期回看《大魚海棠》之後,我是發現上述的這些問題也都僅僅是導演“過分高估觀眾的情感敏感度”所導致的---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這是一句出自《莊子逍遙遊》的名句,也是這部動畫開場的第一句獨白。
這真的僅僅是為了攀附中國傳統文化,用以提升逼格的效用嗎?
不是的,這句話的要旨就在於要讓大夥聯絡上《逍遙遊》的精神核心---追求絕對的自由。
莊子作為道家老子的集大成者和發展者,其中所奉承的便是“無為而治,道法自然”---不要受到井井條條的規矩所束縛,包括人與人之間的道德習俗,血緣羈絆等等,順應著“己欲”去追逐,方可達到最理想的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此等“無為而治”的思想,到來近代18世紀的時候也得到了另外一種的詮釋,那便是被譽為“現代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在其傳世著作《國富論》中所提及到的“無形之手”---
“在經濟社會上,每一個人儘管追逐自己的利益就行了,這個社會總存在著一隻無形的手將這種唯利是圖的行動,轉化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
老莊是公元前300+年的人,而亞當斯密則是公元18世紀中葉的人,兩者相隔了將近2000年呢,你們說老祖宗們牛逼不牛逼呢。
好了,《大魚海棠》這部動畫的核心主旨我們知道了,現在再來回看劇情內裡是如何“呼應”的吧---
其一為椿爺爺在臨死之前對椿所說的那一句話:
“萬物都有它的規律,誰都要過這一關,我知道你在做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所有人都會反對你。但只要你的心是善良的,那麼對錯都是別人的事,你跟著自己的心意去走就可以了”。
其二則為靈婆在看到世界正在遭受洪水倒灌之災難時,所輕描淡寫道出的這麼一句話:
“下界也是該被洗洗了”。
前者是對“絕對自由”的指導操作,而後者則是站在神中之神的維度去對“整個社會結構中人類相互依存關係”的否定推翻,
具體到椿的身上,那便是讓她一往無前的對“愛情”予以追逐,哪怕要打破“血緣的束縛”以及“眼睜睜的看到世界走向毀滅盡頭的命運”,
說實在的,站在傳統華人的價值體系當中,還有哪些東西能夠較比上述兩點更能有力去“禁錮自由”呢?
所以說,在隔夜君看來,《大魚海棠》的三觀並非不正,它所代表的僅是道家哲學的核心理念而已,而使其深陷輿論旋渦當中的因素,則是世俗人們所深諳到的“克己復禮”的儒家教條。
說白了,你們可以不喜歡《大魚海棠》,但並不能對其主旨予以否定,因為這只是一種“世界觀”的偏好罷了。
至於說到女主角的“綠茶婊”品性,說實在的,哪裡看出椿的“濫愛”了?
她有像《流星花園》裡的杉菜那般,在霸道Quattroporte道明寺和溫情暖男花澤類之間不斷移情徘徊嗎?沒有的,自始至終她愛的都是鯤,而身邊的那位小正太“湫”也只是單相思罷了。
愛情並非看誰付出的多就可歸屬於誰的,這是一種“難以名狀的感覺”,
任憑你給我送來了一貨車的蘋果,可我要的也僅僅是一個雪梨而已,為何我就要對你鍾愛起來呢?
其實,對於感情當中的“可憐”,“感動”,“不離不棄”等等形式,都是對“純粹愛情”的一種玷汙,一種妥協,一種束縛,
在“絕對自由”的觀念之下,愛情就應當是“一見鍾情,便願意放棄一切去與你相守相依”的那種無畏和純粹,
所以,就在椿第一天到來人類海洋的時候,當她第一次回眸而瞭望到岸上的鯤之時,她便早已對他暗生下了情絮,
而這種情絮在《逍遙遊》所倡導的“追求絕對自由”的觀念之下,也早已埋下了“讓世界灰飛煙滅”的種子,後來的悲劇也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上述便是隔夜君二次回看《大魚海棠》的感受,只有理解了“追求絕對自由”的這一主旨,方才能夠品味到這部動畫的至臻味道。
不過嘛,作為一部面向社會各界的商業創作,創作者本身就應當擁有著“做好任一前調內容鋪墊”的義務,決不能帶著“這是老祖宗的文化,大家都應該會懂的”這樣的心態去創作作品的,否則便會造成如今口碑兩級分化嚴重的局面咯。
另外,《大魚海棠》這部動畫值得我們留意的還有各色場景裝飾呢---
比如一棟又一棟極具韻味的福建土樓,
也比如多次出現在眼前的絕美“海天一線”的場面,
以及不勝其數,數量和腦洞都並不會羸弱於宮崎駿動畫世界的“奇幻生物”,
這一系列的細節考究,可都是導演在過去12年時間裡精雕細琢的成果呢,
而其最終斬獲到5.6億元的票房紀錄,位列中國動畫票房排行榜第九位,中國產動畫第三位,這樣的佳績,也算是對創作人們的一次肯定了。
所以,希望你們也能夠喜歡上《大魚海棠》這部中國產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