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悟空之師傅

    東漢末年,外戚、宦官鬥爭激烈,兩敗俱傷;引狼入室,董卓入京;群雄並起,軍閥割據,最終天下大亂。當時是袁術佔據江淮大地,實力最強;手握秦始皇傳國玉璽,自謂天命所歸。終於公元197年在壽春稱帝。但究其敢悍然稱帝,我以為主要有一下幾個原因:

    一是政治的短見。漢末天下大亂,軍閥割據,各路軍閥均知漢室不可興,但是漢朝終究未亡。人人都有稱帝之心,但終究無人敢邁出第一步。袁紹悍然稱帝是為冒天下之大不韙,成為眾矢之的。是謂形勢不明!

    二是個人的低能。軍閥割據混戰,靠的是實力。一枚傳國玉璽不過是皇權的象徵,並不能代表權力本身。僅憑玉璽在手,就認定自己天命所歸,貿然稱帝,以為對眾臣封國許將就能收買人心。豈知天下大亂,群雄俱在,本該重在力行,兼併天下,豈能一心思穩,割據偏安?是謂無知和低能。

    三是野心的膨脹。袁紹佔據江淮大地,坐擁30萬大軍。實力膨脹了野心,典型的務虛名而處實禍。是謂野心大於實力!

    總體來說:個人低能、野心膨脹、政治短見,促使他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

  • 2 # 一個人的歷史

    提到袁術要稱帝的問題,我就想到了若干年後朱元璋手下的重要謀士朱升給他提了建議,一共只有九個字“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深以為是按照朱升的九字爭霸方略,最終完成了一統天下。

    一統天下靠的是實力,是務實而不務虛,所謂金誠所至金石為開,沒有實力居高位必難獨善其身,更何況是皇帝之位九五至尊。

    四世三公,實力雄厚

    袁術還是很有底氣的,當時群雄割據,自己佔有江淮之地,兵精糧足人口眾多,且袁氏四世三公背景雄厚,朝中很多高位者,均為袁氏的門人故吏,袁氏有很強的號召力。

    傳國玉璽,天命所歸

    由於得到了傳國玉璽,袁術更加認為自己是天命所歸,因此加快了自己稱帝的步伐,殊不知傳國玉璽這個東西其實就是個燙手的山芋,孫堅就是死在了這個傳國玉璽上,袁術成為了第二個倒黴蛋。

    志大才疏,自取滅亡

    袁術其人志大才疏,曹操評價袁術不過是冢中枯骨,看重眼前的利益,盲目自信不知進退,重虛名而輕實力,喜諂媚而拒忠言。袁術盲目稱帝,只能招致群起而攻之,失去天下人心。曹操以有道伐無道,匡漢室以義兵討奸佞,袁術不久就自取其禍暴病身亡了。

  • 3 # 清風明月話歷史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術在壽春稱帝,當時東漢王朝早已名存實亡,群雄都是一面當婊子一面立牌坊,表面上打著漢朝臣子的旗號,暗地裡割據一方做土皇帝。然後袁術直接登基稱帝,那麼他哪裡來的勇氣呢?

    (圖為袁術劇照)

    第一,實力最強的諸侯。其實要說資本,袁術還真有。袁術稱帝時正是他勢力的巔峰,袁術在公元194年至197年是漢末最強的諸侯,在董卓死後袁紹尚未崛起之際,袁術是這個時代實至名歸的NO.1。

    袁術的根據地大部分在淮南,當時淮南地區相較於中原地區戰亂較少,百姓富庶。袁術立足淮南分別像三個方向擴張自己的勢力,西北方向,豫州的汝南(袁術老家)、陳國、沛國三個郡被袁術佔據。東北方向,袁術在轉戰淮南之後與昔日的盟友陶謙交惡,並趁陶謙新死,劉備繼任的時候聯合呂布擊敗劉備,擊敗劉備後袁術佔據了徐州的廣陵郡還有下邳郡的一部分。東南方向派孫策進軍江東,除了西邊的荊州,袁術在孫堅死後無法戰勝劉表,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再加上揚州的6個郡,袁術當時的地盤橫跨揚、豫、徐三州,控制了10個郡,和周圍的割據勢力一比,袁術簡直是一個龐然大物。

    (圖為袁術的劇照)

    第二,地位高,影響力大。地盤大影響力自然也就大,掌握長安朝廷的李傕派人與袁術結好,豫州的黃巾軍與袁術聯合,徐州的呂布也選擇與他聯合,泰山的諸寇(昌豨、臧霸等人)也與他虛與委蛇,袁術可是實打實的是他們的“爸爸”。

    第三,獻帝生死未卜。而相比於袁術的春風得意,漢獻帝則就有點狼狽不堪了。在董卓死後,他的餘黨李傕郭汜等人攻佔了長安,漢獻帝成了李傕郭汜的傀儡,不甘向命運屈服的獻帝選擇東歸,準備逃離李郭二人的魔爪,在東歸的途中,在曹陽澗獻帝被李傕郭汜追上,護衛獻帝的楊奉、董承被擊敗,獻帝倉皇渡過黃河,生死未卜。也正是這個“好訊息”刺激了袁術稱帝的野心。是啊,漢獻帝被李傕郭汜擊敗,誰知道他是生是死,但袁術肯定是想他死的,他巴不得天下無主,自己好“順應天命”。

    第四,“代漢者,當塗高也”。所謂的“順應天命”是一句讖語:“代漢者,當塗高也”。這句話可以說是袁術稱帝的指導思想。漢代推行“五德學說”,東漢對應的是“火德”,而袁氏出自陳姓,舜帝之後對應土德。五行相生“火生土”,按照這個順序,劉氏應該被袁氏取代。當時讖緯之學盛行,袁術在潮流的引導下對自己的命運進行了大膽的估算,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證明了,天命不是在他這一邊的。

    袁術稱帝時應該是信心滿滿的,漢朝衰微不堪,自己不僅兵精糧足又暗合天命(代漢者,當塗高也),自己這個皇帝怎麼也是實至名歸的吧!可他恰恰忘記了最重要的一點,當皇帝不光要有強大的實力,還要有民心歸附,而民心所向的重要原因就是德行。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依舊以臣事商朝,漢朝衰微不似桀紂,袁氏德行卻並沒有達到比肩周文王的地步,袁術卻相信讖緯之說,自欺欺人,強行稱帝,最後淪為別人的笑柄。

  • 4 # 季我努學社

    回首幾近兩千年前的三國時代,風雲詭譎的謀略和各式各樣的人物不斷走上舞臺或者退出,袁術就是曾經在三國場上叱吒一方,最後卻以極其暗淡的方式收尾的一位。

    袁紹

    如果說東漢末年哪一家兼具有勢力和名望,首推袁家。四世三公可不是吹著玩的,據說袁術母親去世的時候,從全國各地有上萬人趕來弔唁。說到袁術,此人按資排輩下來,是袁氏的嫡子,一方面,家族在社會上的地位處於最高最有威望,另一方面,袁術自己作為整個家族的嫡子,於名,又是袁家的核心。經過了董卓進京,東漢的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落下去,誰都知道,這劉家的漢朝已經不可能在扶的起來了,那麼下一任皇帝,由他袁術來當有什麼不可以呢?

    曹操

    其實,除了名分上的優勢,當時的江東已經基本處在袁術的控制之下。袁術的哥哥袁紹曾經想立劉虞作為傀儡皇帝,但是袁術一直想自立,所以兄弟二人徹底反目成仇。為了討伐董卓而成立的關東聯盟破裂以後,豪強割據,袁術不僅在名望上第一,在勢力上也基本取得了最強的位置。孫堅作為江東優秀的軍事家,輔佐袁術獲得了荊州的南陽郡,經濟上又有了質的飛躍。但是象徵權力的傳國玉璽在孫堅手上,袁術知道了以後將其奪了過來。在大臣的沉默和偶爾的反對聲中,建安二年,袁術稱帝,自稱“仲家”。

    最開始反對袁術的是呂布,袁術想和呂布結親家,但是使臣卻被呂布送到曹操那裡去了。袁術想要打擊呂布,卻吃了敗仗。隨後,曹操親自攻打袁術,此後,袁術屢戰屢敗。在前線上吃了虧,後勤上袁術最核心的江淮地區正在鬧災。大勢所趨,袁術的丞相舒仲看到己方大勢已去,直接將十萬軍糧散給受災的百姓,至此,袁術的稱帝行動可以說是徹底失敗了。他想投奔以前的部下,結果均被拒絕,無奈之下,把傳國玉璽留給了袁紹。直到六月,袁術在江亭病倒,境遇艱難,嘔血而死。其家人被妥善安置,據說,他的女兒進入了孫權的後宮,兒子也繼續在東吳出仕。

    袁紹

    實際上,袁術稱帝是不符合當時的現實情況的,雖然不管從名望上還是實力上,袁術都可以說是一方霸主,但是不能忘記的是,當時的漢天子已經被曹操迎至許都,公然稱帝意味著公然反叛。對於其他心懷不軌的諸侯而言,這恰恰給了一個圍攻袁術這樣強諸侯的理由。所以綜合來看,在當時稱帝,實在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參考文獻

    《二十六史精要辭典 (上、中、下)》

    《資治通鑑》

    《三國志》

  • 5 # 南門太守

    在漢末群雄之中,論絕對實力袁術還排不進前三名,但他是第一個冒然稱帝的,這個行為當時震驚了天下,袁術也因此加快了滅亡。

    站在袁術的角度回頭看,稱帝的確是一個敗筆,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那麼,袁術的智商的確這麼差嗎?他為什麼執意稱帝呢?分析一下,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袁術錯估了當時的形勢,認為自己的實力已經躋身於群雄最強者行列

    袁術能力一般,史書上評價他“志大才疏”,但他的運氣不錯,在創業階段有孫堅幫他打江山,基本屬於坐享其成。

    孫堅死後,袁術的事業一度暗淡,在劉表的擠壓下,袁術在南陽無法立足,只得向東轉移。袁術本打算向北發展,結果把筷子伸進了曹操的碗裡,被曹操慘重修理,吃了個“五戰五敗”。

    袁術於是南下,來到了揚州刺史部,他運氣很好,揚州刺史部當時屬於權力的“真空”地帶,袁術佔了個便宜,以壽春為中心,地盤越佔越大。

    袁術在鼎盛期,勢力不僅包括揚州刺史部的江北地區,還有豫州刺史部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袁術覺得徐州的呂布、江東的孫策都是自己的鐵桿盟友,認為自己已獨霸東南,足以與袁紹、劉表等最強者抗衡了。

    二、袁術是個很迷信的人,對很多無厘頭的東西都深信不疑

    三國有不少很迷信的人,比如劉焉,相信“益州有天子氣”,結果就去了益州。再比如袁紹,手下有一幫“星象學家”,打仗之前先看“天象”,有個名叫崔鉅業的“星象學家”還帶兵打仗,地位一度超過“河北四庭柱”。

    大概受“家族文化”的影響,袁術也是個很迷信的人,當時把這個叫“讖緯”,袁術不是趕時髦,他是真信。

    當時社會上流行著許多神秘預言,其中有一句叫“代漢者當塗高”。“塗高”是什麼?誰也說不清楚。但袁術認為這個“塗高”就是指他自己。袁術字公路,“術”是城邑內的道路,“公路”指的也是路,而“塗”被他理解為“途”,也是路的意思,這種解釋十分牽強,但袁術深信不疑。

    這時候河內郡一個叫張炯的人又幫袁術弄出來一個符命,以兆袁術的“天子之應”,袁術更覺得皇帝更是非他莫屬了。張炯的這個符命具體不知為何物,估計跟河裡挖出個寫字的石頭、魚肚子裡發現一條寫字的綢子差不多。

    孫堅當年在洛陽皇宮中意外得到了傳國玉璽,後由孫堅的妻子吳氏保管,吳氏曾居住在壽春,袁術為得到這枚玉璽把吳氏軟禁起來,逼她交出了玉璽。

    袁術覺得,以上這幾點都指向了自己,無不兆示著自己有當皇帝的命,如果不稱帝,簡直對不起上天的眷顧。

    三、袁術是個野心很大的人,心中有強烈的權力慾望,是一個歷史狂人

    與那些在政治上沉穩持重的人不同,袁術在政治上表現得很“外向”,他曾與袁紹談論漢獻帝的出身和血統問題,對朝廷和天子沒有半點敬畏之心。

    李傕、郭汜等人控制朝廷後,為拉攏袁術,派人來壽春再次授予袁術左將軍的印綬,還封他為陽翟侯,為表示隆重,朝廷特派太傅馬日磾前來主持受封儀式。

    馬日磾是天子的特使,隨身帶有天子的符節,袁術對這個東西很感興趣,提出借來看看。馬日磾無奈,只得給他看,誰知道袁術玩起了無賴,只看不還。

    緊接著袁術給了馬日磾一份名單,讓他以朝廷特使的身份任命這些人當官,馬日磾把名單拿過來一看,這份名單上列了1000多人。馬日磾多次提出回長安,袁術不放,馬日磾又急又氣,最後在憂憤中死在了壽春。

    漢獻帝興平二年(195年),皇帝劉協一行被涼州軍追趕,敗於曹陽,當時社會上流傳漢獻帝已遇害,袁術迫不及待,立即召集部屬說:“劉氏天下已衰微,我們袁家四世三公,我想秉承天意,不知諸君意下如何?”

    眾人聽完都嚇傻了,只有主簿閻象小心地反駁了一下,意思是勸袁術不要不知輕重,袁術聽完閻象的話沒吭聲,心裡卻是非常惱怒。

    四、袁術的性格有缺陷,他渴望透過建立不同凡響的功業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袁術是朝廷任命的後將軍,是“四世三公”之後,按理說智商不會太低,何以如此不理智、不睿智呢?

    創業以後,袁紹又領先於袁術,勢力、名望都大了不少,關東聯軍選盟主,眾人毫無異議地都選了袁紹,這讓袁術很不開心。

    袁術給人的印象是過於自信,從心理學分析這又是過於自卑的表現,袁術一直想來個“自卑與超越”,所以不惜幹出了很不理智的事。

  • 6 # 歷史大學堂

    東漢末年,皇權衰微,群雄逐鹿。在眾多諸侯中,袁術是很特別的怪咖。在《三國志》中,名士孔融評價袁術“冢中枯骨”,以此表達不屑。袁術如果只是爭地盤,那他只不過普通的軍閥而已。可這位怪蜀黍偏偏不走尋常路,居然公開稱帝了。他這麼幹,哪來的底氣呢?

    袁術(?-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西南)人,是靈帝時司空袁逢的嫡次子。袁術的一生,經歷了官僚、職業軍人、軍閥、皇帝等角色,一路高開低走。袁術敢於冒天下之不韙,率先稱帝,與出身、性格、地盤、實力以及機遇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

    在東漢,講究門第氏族,好的出身就像品牌一樣,代表著系出名門。袁術出身豪門世家,常以嫡出為傲。有了這塊金字招牌,袁術自帶渦輪增壓,馬力十足。剛入仕途,袁術就被任為河南尹、虎賁中郎將。倫家的終點,正是他的起點。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十常侍誅殺何進,袁術率先起兵進宮,誅殺宦官。有了這波正能量的操作,袁術漲粉無數。

    圖1 袁術(?-199年),字公路

    能力就是一輛車的操控效能,配置再高,操控不好,也是虛有其表。在十常侍之亂中,何進遭到洙殺,他的部下群龍無首,時任虎賁中郎將的袁術,率領何進的部將吳匡等人,火燒宮門,衝入皇宮,一舉剷除了宦官勢力。北方軍閥混亂,袁術也想分一杯羹,不料被曹操迎頭痛擊。袁術立足淮河兩岸,縱橫捭闔,迅速擴張,成為當時最牛軍閥。由此說明,袁術具有一定的軍事素養。

    地盤很重要,它是車子的軸距,帶著L標,當然是豪車的標配。鼎盛時期,袁術佔據了揚州六郡、豫州的汝南、陳國和沛國三郡、徐州的廣陵和下邳兩郡,總共計十一郡,在當時的諸侯,絕對屬於大塊頭。其中汝南是東漢第二大郡,是袁術的家鄉,這片地區戰亂波及較少,社會穩定,百姓富庶,實力相當於現在的上廣北。可以說,袁術的L標,金質鑲鑽,別摸我。

    地盤大了,實力當然不俗。實力是一輛車的排量,大排量往往會吸引眾人豔羨的目光。從兵力上看,袁術最盛時的兵力達17萬人,這在當時絕對可以碾壓任何對手了。官渡之戰時,曹操只有區區兩萬人,而赤壁之戰,劉備和孫權聯手,總兵力不過五萬。看到這種兵力對比,袁術應該偷笑了。

    圖2 赤壁之戰示意圖

    換個角度看,袁術手有紀靈、劉勳、張勳、楊奉、李豐、閻象等文臣武將,特別是孫堅的輔佐。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孫堅誘殺張諮取得了南陽郡,將其讓給了袁術,成為他的第一塊根據地。隨後的討董戰爭中,孫堅表現出色,為袁術贏得了豐厚的政治和現實紅利。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袁術也不例外。他與公孫瓚、陶謙結成同盟。公孫瓚的軍隊對外長期與鮮卑、烏桓作戰,作戰經驗豐富,對內鎮壓黃巾軍,公孫瓚更是以二萬人馬,擊敗了三十萬黃巾軍。陶謙所轄的徐州,“杭稻豐積”,百姓安居,手下的丹陽兵實力不俗。三方實力相當於漢末的北約。

    袁術牌汽車總裝成功,準備擇時出廠了。他的實力max,地盤plus,接下來想要稱帝,自然要等待時機。袁術能否稱帝,在於主要對手曹操的臉色。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一月,曹操與張繡在宛城激戰,遭遇慘敗,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將典韋戰死,實力大損。更重要的是孫策收復洛陽時,從一口井中得到了傳國玉璽。袁術得知後,想方設法據為已有。而從漢武帝開始,就流傳著“代漢者,當塗高也”的讖語,袁術認為讖語說的就是自己。

    圖3 《新三國》中袁術稱帝劇照

    在天時、地利、人和的烘托下,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二月,袁術不顧孫策、閻象等人勸告,在壽春稱帝,改號仲氏,廣置公卿,設壇祭天。他任命九江太守為淮南尹,生活用度參照皇帝的標準,後宮妻妾有數百人之多。

    袁術稱帝的行為,引來差評如潮。

    首先扔來臭雞蛋的是孫策。此時,江東地區已大都姓孫了,袁術只是名義上帶頭大哥。袁術稱帝后,孫策果斷官宣,將袁術任命的丹陽太守袁胤趕走,另立門戶,公開與其絕裂。孫策獨立後,袁術勢力範圍縮水一半,無疑是一記悶棍。

    其次,政治聯盟的瓦解。袁紹在界橋之戰中,大敗公孫瓚,陶謙病亡之後,徐州先後易主劉備和呂布,原先的三方聯盟不負存在。袁術陷入曹操、呂布、孫策、劉表等勢力的包圍,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成為眾矢之的。

    第三,人才的流失。孫策獨立後,寫信召回了舅舅吳景、哥哥孫賁以及好友周瑜,周瑜的好友魯肅也一起投奔了孫策。而周瑜和魯肅在袁術手下不過是居巢縣長和東城長。而正是在周瑜、魯肅的策劃和指揮下,東吳和劉備聯合,在赤壁之戰中,戰勝了雄心勃勃的曹操。

    圖4 曹操(155年-220年)

    第四,戰略失當。袁術搶錢搶糧搶地盤,貿然暗殺了陳王劉寵和陳國相駱俊,出兵侵佔陳國。劉寵是漢室宗親,在當地頗受擁戴。曹操聞訊,在政治、戰略、情感上,無法容忍袁術的行為。於是,曹操有了征討袁術的理由,他親自率軍出征,斬殺袁術大將橋蕤、李豐、梁綱、樂就,袁術狼狽逃回淮南,曹操順利吞併陳國,袁術為他人做了一回嫁衣。而袁術和呂布相愛相殺,劇情屢次反轉,呂布反覆無常,策反了韓暹和楊奉,大舉劫掠淮北,助推了袁術的覆沒。

    第五,心胸狹隘。袁術常以嫡次子自居,一直不把庶兄袁紹放在眼裡。兄弟二人明爭暗鬥,勾心鬥角,上演兄弟鬩牆的鬧劇。其實袁紹有最強馬仔曹操,袁術有金牌打手孫堅,未來魏、吳的奠基人分別聽命於二袁,雙方聯手大有可圖,可惜雙方互不買賬。連自家兄弟都容不下,兩人先後失敗也在清理之中。

    圖5 袁紹(?-202年),字本初

    建安二年(197年)冬,大範圍的旱災,造成江淮地區糧食減產或絕收。百姓餓殍遍野,出現了人相食的現象,而袁術依然過著奢靡享樂的生活,完全不顧士兵和百姓的死活。袁術的倒行逆施,導致部下紛紛叛變,自己的好日子也到頭了。

    建安四年(199年),曾經風光無限的袁術走投無路了,只得投靠袁紹。不料,半路遭到曹操派來的劉備和朱靈的截殺,被迫退回壽春。六月,袁術退至江亭,隨軍只剩三十斛麥屑。此時,袁術異想天開想喝蜂蜜水,隨從找不到蜂蜜,無計可施。袁術見狀,嘆道:“袁術至於此乎!”不久,吐血而亡。

    曹操和孫策瓜分了袁術的地盤,對他進行了抹黑和貶低,而孔融向來高才倨傲,不把當世豪傑放在眼裡,黑袁術也是必須的,加上《三國演義》的推波助瀾,袁術的形象一直是負面的,再踩上無數雙腳,他用生命換來的帝號,也沒有得到歷史承認。陸游有詩嘆袁術:“成敗相尋豈有常,英雄最忌數悲傷。蕪蔞豆粥從來事,何恨郵亭坐簀床?”這也算是頒給袁術的安慰獎吧!

    文:計白當黑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

  • 7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袁術稱帝被天下諸侯視為笑柄,在那個大爭之世,袁術又有何膽氣率先稱帝?

    這張圖是當時諸侯割據的簡圖,袁術和孫策的版圖加一塊,就是袁術準備稱帝時的版圖。

    當時袁術佔據天下最富庶的南陽,汝陽,江淮一帶。並且當時孫策部雖然已經打下江東,但是還是袁術的臣子。袁術佔地廣袤,擁兵十幾萬,是曹操的兩倍有餘,實力強大僅次於北方的袁紹。

    況且當時袁術和袁紹翻臉,袁術為了對付袁紹,與公孫瓚和徐州的陶謙(後來成了呂布)結盟,袁術稱帝時其實都得到過二人的支援。只不過公孫瓚後來自身難保,呂布反水,聯合劉備曹操進攻袁術。才導致袁術敗亡。

    其二,袁術出身名門,袁術袁紹出身四世三公,但是袁術是嫡次子,袁紹是奴婢所生。袁術的地位非常之高董卓進京時就封袁術為後將軍。其點要比曹操,袁紹等人高得多。袁術一直認為袁姓出自於陳,陳是舜之後,漢是火德,他是土德,以土承火,得應運之次。又以為讖文雲:“代漢者,當塗高也。”說的就是自己,再加上袁術得傳國玉璽,看著上面“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更認為自己是上天派來當皇帝的。

    所以他就貿然稱帝了。

    他稱帝后來孫策立刻就有了口實,以漢室忠臣的形象割據江東自立。隨後他的兩個盟友,一個公孫瓚被袁紹逼得自焚而死,一個呂布反水,跟著曹操和劉備出師討逆,袁術很快就被逼得退無可退。

  • 8 # 歷史論

    因為玉璽在手,天下我有!!!

    袁術敢逆天而為並不是異想天開,他自己也是有理由的。 一是他實力很強。根據《後漢書·郡國志》記載“南陽郡,秦置。洛陽南七百里。三十七城,戶五十二萬八千五百五十一,口二百四十三萬九千六百一十八”,而當時全華人口也才5600萬......不論是農業、手工業還是商業都十分發達,是東漢第一大郡,南陽郡旁邊的汝南也有三十七城,擁有四十萬戶,二百一十萬人口,是規模僅次於南陽的第二大郡。袁術自己佔據著南陽,而天下袁氏望族,根在汝南,毫無疑義地成為袁術強有力的後盾。

    兩漢的時代,漢武帝就感嘆過“漢有六七之厄,法應再受命,宗室子孫誰當應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漢者,當塗高也”(太平御覽)而袁術認為這神秘讖緯預言說的就是自已。也很巧,玉璽也在自己手上。就有種天命在我的意思。 有名有實,所以袁術就在作死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了。。。

  • 9 # 許願的泥菩

    第一個,名聲不太好聽,沒名聲就得到支援很難的;

    第二個,東漢雖然沒了,可是很多人還是心向漢的,沒啥民意;

    第三個,出頭鳥不好當,沒有對抗天下的能力,可能分分鐘就被滅了,就如袁術;

    第四個,沒那個必要,那個時候皇帝這個稱呼,僅僅是個稱呼一樣,因為一個稱呼的問題,給自己搞一堆麻煩,不划算啊。

  • 10 # 五柳先生8898

    袁術鼠目寸光,認為得到了玉璽就可稱帝。他不懂稱帝的資夲不是玉璽而是軍事實力及德行。俗話說混人膽大,他圖得只是過一把皇帝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男人是否愛你,和他會不會為你戒菸真的有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