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利刃號

    恩菲爾德步槍的大彈倉設計早在一戰爆發之前就已經大規模應用了,而且槍栓靠後的設計也有助於加快射速,在對等的人數情況下裝備恩菲爾德不強的英軍火力輸出量明顯高於德軍的毛瑟1898式步槍;而希特勒作為一名經歷過一戰大兵團運動戰和靜態塹壕戰的老兵,肯定在其職業生涯中見過這種在設計思想上仿照毛瑟式步槍而又青出於藍的武器,恩菲爾德在近距離交火時的高射速確實在一戰當眾給協約國士兵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一點有事實依據可以考證。

    沙皇俄華人口眾多,在1915年的時候西線的英法聯軍一直要求俄國派出一支30萬人的軍隊經過海陸到西線作戰,在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虛榮心驅使之下兩支人數在4萬人以上的俄國遠征軍奔赴西線戰場,這些用慣了水連珠“莫辛-納甘”步槍的文盲士兵,在裝備法國步槍之後就經歷了一段不小的吃驚,而在見識了隊友英華人的恩菲爾德步槍之後更是讚不絕口,確實也有一小部分恩菲爾德裝備俄羅斯遠征軍,而德軍撤退後隨處可見的毛瑟98式卻無人去撿。

    長期活躍在西線戰場的希特勒以及納粹後來的一系列高階將領肯定都見過恩菲爾德步槍,但是在第三帝重整軍備的過程當中元首和它的陸軍裝備部,還是決定把自己用慣了的毛瑟98進行簡單改進之後就作為制式裝備使用,要知道此時的德軍甚至連軍裝都和第二帝國有了時代性的差距,而手中的步槍還是如出一轍。造成這種事情的原因就是德國匆忙擴充軍備國內資源有限,如果要重新設計一款步槍耗時費力,根本趕不上閃電戰發起的時間節點(1939年9月1日),一切從簡的德國武器裝備部不得不選擇毛瑟式步槍。

  • 2 # 幽谷雪

    這個問題有點過分誇大了步槍速射的重要性,存在相當大的誤區,不僅僅按後世的標準來評價古人,而是過想象高估當時的情況了。

    如果為半自動步槍或全自動步槍,那麼談一下,更大彈艙空量與高射速自然有意義,然而對於手動步槍,尤其是一戰之後的背景之下,那麼就是非常不合適的。手動步槍的高射速完全是不要精度為代價的,手動步槍每次上彈的過程中,破壞了原有的瞄準動作,每次上彈後,要精確的瞄準射擊,那麼只能重新進行一次瞄準,否則射擊只是概略性的。造成的後果,手動步槍在精準射擊時,實際射速沒有什麼區別可言。

    恩菲爾德步槍的大彈倉與高射速理念,實質背景為機槍出現之前,在雙方進行遠端交戰,進行步槍齊射的理念之下提出。但是到了一戰時,輕重機槍開始興起,步槍齊射理念實際已經不適用了,而且步兵戰術也發生了變化,隱蔽接敵已成標準行動,在遠距離上進行交火的構想已經不合適了,根本不是主流了。

    恩菲爾德步槍看似不似的強火力輸出量,其實在一戰西線背影下的陣地戰中,顯得沒什麼價值。希特勒作為經歷一戰,打過塹壕戰的老兵肯定見識過恩菲爾德,但是讓其喜歡太難,毛瑟步槍在射速上不高,但是射擊精度好,論精度絕對比恩菲爾德高,後來有人進行過對比,發現恩菲爾德的精度較於毛瑟差許多。

    高射速的優點以,加精度下降為代價,這個對手動步槍是否會值得哪?從歷史上看,各國對於精度更偏愛,毛瑟步槍的設計理念受到各國的喜歡,美國的1903式直接就是它的仿製型,為此美國不得不支付給德國一筆錢以解決專利問題,日本的38式也深受毛瑟的影響,在手動步槍設計中,毛瑟設計可以是經典之作,相比之下,恩菲爾德步槍的設計並沒有成為主流,除了英國外,主要軍事強國有仿其設計的嗎?

  • 3 # 傲嬌的獅子座帝王蟹

    這個和戰術有關!

    前期德國的戰術就是坦克打頭陣,擊垮或者擊潰敵人。而步兵的主要任務就是佔領該區域,接收俘虜,MG34,MP38,毛瑟98完全夠用。

    即使遇到抵抗,德國的班組進攻是圍繞機槍展開的,MG34提供持續性的壓制火力,毛瑟98精確擊殺,但德國部隊的主要火力輸出確實擲彈兵。其次德國的敵人們在那個時候的武器配置還不及德國呢!早期的時候完全夠用了。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希特勒參加過一戰,對毛瑟98非常有感情,所以將其定位制式裝備。

  • 4 # 戰略論

    毛瑟98K步槍代表著栓動式步槍的巔峰,是歷史上最優秀的步槍之一,其效能怎麼會不突出呢?在德軍的步兵搶械中遠距離由重機槍提供壓制,中距離由輕機槍提供火力壓制,近距離則是由衝鋒槍提供火力壓制,而98K步槍只是要求其做精確的射擊,儘可能精準的消滅有威脅的目標,所以它的效能和實戰需求是非常匹配的,並不是希特勒所謂喜歡不喜歡,而是德軍所迫切需要的。

    關於同英國的恩菲爾德步槍的大彈倉和高射速的特點相比較,只能說是各有優點。恩菲爾德步槍更加註重火力壓制的效果,而德軍的所有步兵戰術都是圍繞手中的機槍來作戰,所以火力壓制的任務交給了機槍,步槍則更注重精確性,所以便有了98K步槍。

    關於希特勒對於步槍研發的干擾,確有其事,但不是如問題所述的那樣。事實上當STG44最開始的設計方案提交給希特勒時,其用途並不是來替代傳統的步槍的,而是作為一款新的輕機槍。從輕機槍的角度考慮,新設計只有不到500米的射程確實太短了,所以希特勒的否決也是有道理的。第二次德國軍工部門將新方案提交希特勒時就是以新式突擊步槍的身份呢,旨在代替毛瑟98K步槍,希特勒也認可該步槍的先進理念,但是他對於大規模生產新式步槍的新式子彈表示憂慮,尤其這種武器的耗彈量遠遠超過手動步槍,這主要是由於德國當時的資源和軍工生產已經非常緊張,希特勒認為戰爭的勝負將取決於空軍和裝甲兵的實力,所以不願意在步槍上做過多的投入。

    不過在見識到新式步槍的威力後,並且該槍還是繼續使用原步槍口徑彈藥(長度縮短1/3),由於不需要再建立新的子彈生產線,打消了希特勒之前的顧慮,希特勒下令加速生產該型步槍。原計劃全面替代原先裝備的衝鋒槍、步槍、輕機槍,步兵部隊統一使用STG44突擊步槍,但是1944年的德國已經不可能完成這一規模宏大的計劃,最終生產了約40萬支,主要裝備德軍一些精銳的步兵單位。

  • 5 # 漩渦鳴人yy

    看見這個問題,實際上我本身是有點蒙逼的,為什麼希特勒這個人歷史學家還是軍事學校都知道他有一個特性,就是這個人特別喜歡新式武器,對於各種各樣的新式武器,希特勒甚至表現出了一種瘋狂的痴迷態度,你說希特勒因為喜歡毛瑟步槍而選擇阻礙風暴突擊步槍的研發這一點純粹是無稽之談。

    不過也確實風暴突擊步槍它的研發比第二次世界大戰要早,不僅如此,德國地虎式坦克,豹式坦克。它的研發也要早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是這些武器在德國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這些武器,他的研製計劃分別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礙。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效能並不怎麼強悍的武器,比如說小坦克一號坦克二號坦克,還有取代風暴突擊步槍的就是毛瑟步槍。

    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結果?

    其實希特勒自己明白這裡面德國軍隊要面臨的問題究竟有多大,希特勒在演講裡面曾經宣稱德華人要想贏下世界大戰,必須要保證800萬的後備軍,事實上,德國根據《凡爾賽和約》他的總軍隊規模不能超過10萬人。

    在這其中所面臨的阻力,在這其中所要需要的資源,資金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你陸軍有好的裝備很好,我很中意,但是問題是我沒那麼多錢給你們呀,有限的錢,你們必須要保證每個人都必須武裝到,並且武裝的裝備價效比要高,你不能每個人手裡只發一個燒火棍兒啊,這樣的話跟沒裝備有什麼差別。

    陸軍當然士兵手裡最好的夥伴就是那一把步槍,對於步槍的選型,對當時面臨重組的德國國防軍和德國黨衛軍而言,都是一個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風暴突擊步槍和毛瑟步槍等一系列德國的步槍選型全部放在希特勒的桌子上,要希特勒選擇,希特勒的自己也是有點兒小糾結的,為什麼希特勒對於新式武器是迷戀的,對於風暴突擊步槍,還有一些其他的新式武器,只要打上新式兩個字,他都是表示有濃厚的興趣,甚至願意花費巨大的資源讓研究部門把這些武器先給研究出來。

    不過這個時候佔據德國軍界絕大多數的聰明腦袋,肯定是不會讓希特勒做出這麼糊塗的選項,首先明確告訴其他了這武器還沒研發出來呢,你馬上就快要打仗了,這武器還沒研發出來,你現在要是裝備這個武器,你認為軍隊要多長時間才能形成戰鬥能力,毛瑟步槍他的生產線都在那兒放著,而且圖紙咱都有要生產,只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

    第二件事情風暴突擊步槍,雖然作戰能力強悍,但是這個步槍他一看所需要的零件就比一把毛瑟步槍來的多,我們如果說真的要做這把槍的話,你認為能夠有多少資源給他消耗,我們還要造坦克,還要造飛機,還有造軍艦還要造潛艇,陸軍的作戰雖然重要,但是接下來的戰爭全是裝甲部隊打的頭陣,你如果說真的全去生產這種步槍了,其他的軍種怎麼辦?

    況且風暴突擊步槍,他說白了就是短時間之內,增加部隊的火力投送量,但是這個東西德華人也有相應的槍支解決。比如說德國的通用機槍,已經有人把你那一塊功能塊給頂了,你的需求就下降了!

    第三件事情你之前不是當過兵嗎?你當兵的時候手裡握的是什麼武器?你難道對它沒有感情嗎?

    這第三件事情,一說希特勒立刻拍案決定生產毛瑟步槍,至於說風暴突擊步槍,咱先別提,先把眼前的硬骨頭給啃下來再說。

  • 6 # FriedrichWang

    毛瑟Kar98k(Karabiner 98k,簡稱Kar98k或K98k),由Gew 98步槍改進演變而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納粹德國軍隊裝備的制式手動步槍。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配發給大部分德國步兵,在兩次大戰中證明瞭它的高可靠性,亦成為槍械歷史上的經典。世界各國仿造的更是不計其數,大部分手動步槍幾乎都是根據它的閉鎖機構設計改進而成。

    納粹德軍在二戰期間廣泛地裝備毛瑟Kar98k,在所有德軍參戰的戰區如歐洲、北非、蘇聯、芬蘭及挪威皆可見其蹤影,當時德軍士兵暱稱為「Kars」,在歐洲的反抗軍亦時常採用捕獲的Kar98k,連蘇聯紅軍亦有採用Kar98k及其他捕獲的德軍槍械。蘇聯在二戰初期因為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時購買了版權及生產機器,所以亦有生產Kar98k,但其後因要提高戰場彈藥通用性及供應補給問題,改為生產莫辛-納甘步槍。除了歐洲以外,中國在抗日戰爭爆發後為了補充大量損失的軍火因此向德國訂購了數萬把的Kar98k。

    98K效能穩定,射擊精確度高,而且長期為德軍制式步槍,所以稱不上希特勒喜不喜歡。到了戰爭末期,因為美軍大量裝備m1賈蘭德步槍,使得98k逐漸趨於落伍。但是也只有美軍的生產力,才能支應全面換發半自動步槍下的彈藥消耗量。大戰末期,德軍也開始配備G43以及STG44等半自動以及突擊步槍,但到大戰結束,仍無法達到全面換發。

    二戰後,各戰勝國軍隊大量獲得戰敗國的各種軍備,蘇聯從中獲得了近百萬把德軍的Kar98k並在1940年代後期至1950年代早期加以改裝及使用。

    冷戰初期,莫斯科為了取得其他共產地區的信任而又無需採用其現役槍械,他們把大部份Kar98k送往多個共產主義國家及地區作免費軍備支援品。正因如此,越戰期間北越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的軍隊亦有裝備(一部份為法國軍隊戰敗時留下),美軍及南越部隊皆有報告發現戰場上有Kar98k。

    另一方面,二戰後多個曾被佔領及入侵的歐洲國家以納粹德軍的Kar98k作制式步槍,如法國及挪威,多國廠商如比利時的Fabrique Nationale、南斯拉夫塞爾維亞克拉古耶瓦茨的Zastava(1945年後生產,名為M48)及捷克斯洛伐克的Česká Zbrojovka(廠方名為P-18、捷克斯洛伐克軍方名為puška vz. 98N)亦有生產,羅馬尼亞愛國護衛隊採用捷克斯洛伐克的Zbrojovka Brno(ZB)制的版本,後來改用AKM。在1950年至1965年間,Zastava仿製版名為毛瑟M48,M48比原裝Kar98k的槍機較短。南斯拉夫亦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間售賣了大量M48往阿爾及利亞、埃及及伊朗,近年其他剩餘的M48又賣給了美國、澳大利亞及加拿大。

    伊朗沒有採用過德國原廠毛瑟Kar98k,反而採用捷克斯洛伐克制的vz.24(Gew98的短槍管仿製版)作伊朗共和軍制式步槍,名為「布林諾」(Brno),名稱沿自原產vz.24的捷克共和國城市布林諾。

    1940年代後期為了建國的以色列人,他們的Kar98k一直服役至1970年代。大量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組織從戰後歐洲地區取得Kar98k來對抗阿拉伯人的進攻及用於伏擊駐巴勒斯坦的英軍部隊,包括1948年1月14日從捷克斯洛伐克運往以色列的34,500把P-18步槍及50,400,000發彈藥,當中哈迦納(Haganah,ההגנה‎,中文解為防禦)是其中一個擁有大量Kar98k及李-恩菲爾德步槍的巴勒斯坦猶太人組織。而當時用於建國的以色列Kar98k現在成為了收藏家的珍品。

    以色列的毛瑟Kar98k與德國原廠的有所不同,分別在於原有印在機匣頂部的德文納粹德國兵器局(Waffenamt)標誌被清除,改為印上希伯來文的以色列國防軍標誌以避免勾起納粹德軍對以色列人傷害的記憶,在1948年立國後,印有以色列國防軍標誌的Kar98k由比利時Fabrique Nationale生產並賣給以色列。在1950年代後期,以色列國防軍在1958年裝備FN FAL後,把他們的Kar98k由原來7.92×57毫米口徑改為北約7.62×51毫米口徑,部份更改用櫸木槍託。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六日戰爭至贖罪日戰爭期間以色列軍隊的供應線部隊及補給部隊仍然裝備Kar98k。在以色列的Kar98k從軍中退役後,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他們把Kar98k賣給拉丁美洲國家及世界各地的民間市場。

    在二戰時期被德軍使用過的Kar98k現在成為世界各地收藏家的珍品,亦是民間射擊活動中一種非常普遍的步槍,大部份保留了當時的7.92毫米口俓(又名「8毫米毛瑟彈」),亦有小量被改成現在流行的7.62×51 NATO或.308 Winchester口俓。

    德國聯邦國防軍軍事學院(Wachbataillon)至今仍然使用Kar98k作閱兵典禮及表演,而現在仍有不少的第三世界國家以Kar98k作步兵武器裝備。

    在1990年代,南斯拉夫內戰中,波士尼亞戰區亦有出現Kar98k、M48及M48A(包括加裝瞄準鏡的狙擊版本)。在2003年,美軍在伊拉克武裝分子手上發現不少7.92毫米口俓加裝瞄準鏡的Kar98k。

    在2005年,俄羅斯在二戰及戰後捕獲的大批Kar98k被重新送到美國及加拿大民間市場作「軍用剩餘品」出售。

    在2011年利比亞內戰中亦有被反卡扎菲部隊採用。

  • 7 # 關東俠客

    毛瑟98K步槍歷史悠久,在1898年已成德國陸軍制式步槍,射擊精準使用7.92X57mm亳米口徑的子彈。一戰以後這種步槍先後進行了幾次改近進。在民國實期,國民政府引進了毛瑟98K生產技術,中國仿製品叫中正式步槍。由於德國是戰敗國,根據凡爾賽條約是禁止德國生產軍事武器的,但德國軍工技術在世界上享有盛譽的,趁西班牙內戰及瑞士等國兵工廠進行合作研發。1924年毛瑟公司推出標準型毛瑟步槍。槍管比老式毛瑟步槍短,槍重4公斤,槍長1,11米,下彎式拉機柄,用親準具。德國法西斯上臺後,希特勒整軍備武生產飛機大炮和坦克的同時,力排眾議把他在一戰時用過的步槍做為德國陸軍制式裝備,一共生產了一千四百多萬枝,。在戰爭期間共有129468只毛瑟Kar98K阻擊步槍裝備部隊使用。這種步槍裝上4倍準鏡有效阻擊400米,安上6倍準鏡阻殺1000米目標精準。但是有一利就有一蔽,這種阻擊槍用下彎式機柄射速慢,動靜大易爆露目標。在戰爭初期,德軍橫掃歐洲小國不在話下,蘇德戰爭初期蘇制莫辛那甘也是手動kar98K並不落下風。隨著戰爭時間推進蘇軍使用了半自動步槍SUr40,美軍用M1伽蘭德步槍,Kar98K步槍明顯落入下鋒。於是德國沃爾公司推出G43型半自動步槍。甚至德國軍工部門揹著希特勒秘密研製出Stg44突擊步槍並小量裝備。當希特勒發現STg44突擊步槍的優點的時侯,戰爭已接近尾聲。加上德國物資缺泛以及美英空軍把德國軍工廠炸燬,德軍毛瑟kar98K步槍一直是挑大樑的槍械。

  • 8 # 前沿陣地

    其實題目中所說的MP44突擊步槍計劃被98K耽誤其實不是很恰當,當時98K步槍是德軍的制式步槍,但是軍工部門也發現實戰中使用中間威力彈更加實用,意圖發展突擊步槍,但是希特勒還是喜歡老式的大威力步槍,禁止研發突擊步槍這種武器,最終還是藉著MP44這個衝鋒槍的名字瞞天過海完成了研製工作,所以說98K耽誤了MP44突擊步槍不是很恰當。

    而之所以希特勒喜歡98K步槍,主要就是當時的情況下,毛瑟98K已經足夠使用了。二戰中,各個國家主要使用的還是栓動步槍,比如英國的李恩菲爾德、蘇聯的莫辛納甘,即使是美國在戰爭早期使用的還是M1903步槍。與這些步槍相比,毛瑟98K還是足夠使用的,在威力、射程等方面不落下風,而且德華人還是對98K進行改進過的,一戰中德國是用的是GEW98步槍,而98K則是其卡賓槍版,變得更加短小輕便。

    此外,在德軍步兵戰術中,火力核心是機槍,由MG34/42機槍擔負主要的火力輸出,而步槍只是一個配角,所以德軍自然就不需要效能多麼先進的步槍了。直到後來,由於遇到蘇軍、美軍的半自動步槍,德軍才開始研製自己的半自動步槍,但是已經為時已晚,沒有發揮什麼戰果。

  • 9 # 超然視野

    並不是希特勒喜歡讓德國士兵使用當時不算優勢的98K,而是當時的主流戰術思想決定了步兵的標準配置是用射程遠,精準度高的步槍!

    二戰全面爆發前,更準確的說是納粹在德國上臺時,希特勒這個一戰老兵與德國絕大多數軍人都還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壕戰之中,當然那個時候不止德國是這個樣子的,蘇聯、法國、英國和日本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是這樣的戰術思想,以機槍火力覆蓋和壓制為核心,步槍做精確遠距離射擊為配合!

    所以當時的作戰戰術思想就是這樣的,當然在這樣的戰術思想的支配下,後勤供應和軍工生產能力也是這麼規劃的!

    但是戰爭總是能刺激技術的發展,德國軍隊在作戰時遇到對方的自動武器或者衝鋒的時候就覺得火力不足,尤其是巷戰時,短距離的急速射擊往往能夠大量的殺傷敵人,才最終讓中口徑的突擊步槍被高層重視!

    美國雖然早期並沒有參與二戰,但美國卻一直關注著戰場的動態,對於機械化和巷戰帶來的單兵火力不足,普通的衝鋒槍威力和穿透力又不適應的問題,美華人就有了調整單兵裝備的需要!當然美華人怕死惜命的原因也有一部分!

    對於戰爭一定是前線和後勤保障的比拼,既然戰術思想並沒有改變,彈藥供應也只能是按照單發步槍的消耗量供應,工業生產也是按哪個需求生產的,即使德國早期研製裝備後期的突擊步槍,也不會有充足的彈藥供應!

    而德國從恢復軍隊到擴張,軍隊從百餘萬到最高的千餘萬,加上槍支的消耗,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生產量,德國工業能夠維持供應已經不錯了,若再更換生產工藝更為複雜的突擊步槍,德國或許早就崩潰了!戰時最為有效的是簡單可靠的武器最為有用!蘇聯在二戰前這裝備了半自動步槍,並在蘇芬戰爭中表現出巨大的作用,然而蘇德戰爭的快速消耗最終迫使蘇聯不得不用一戰的老步槍莫辛納甘!雖然老,到製造簡單,方便耐用!

  • 10 # 例如101908651

    Gew98是毛瑟步槍升級版,是二戰時德國士兵用槍。98K是狙擊步槍,其對手是毛子莫辛納甘狙擊槍。對於步兵希特勒和日本都崇尚一戰那種戰爭模式。思想陳舊所以喜歡用這種栓動步槍。就像法國還崇尚一戰陣地戰一樣,弄個馬奇諾防線以為無敵了。

  • 11 # 梁老師說事

    毛瑟98K步槍的效能不突出?這個想法可是嚴重錯誤的。要知道在那個年代毛瑟這兩個字,其實就是代表了制式武器中的精品。

    當年毛瑟M98步槍可是領跑時代的一款產品,當然隨著戰場上的變化,這款步槍也就出現了一些問題,但問題不大,也就是槍重了一點,槍體的長度長了一點而已。

    再加上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時候,很多國家都在開發新的步槍。

    而當時德國的最高指揮部,因為毛瑟M98步槍的優良效能,不捨得換用其他步槍。

    所以當時德國軍隊,就有了將毛瑟M98步槍,進行改進的想法。

    於是在1935年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了毛瑟M98,被鋸掉了一部分槍管,機柄也被改成了下彎拉機柄,而這把被改進的毛瑟M98,就被重新命名為Kar98K,而我們通常喜歡叫他毛瑟98K。

    其實毛瑟98K中的K就是短的意思,就是槍身比之前要短,除此之外,毛瑟98K使用的槍彈也只能使用短的M98K槍彈了。

    怎麼說呢?毛瑟98K算是德國軍隊制式裝備中的最後一款毛瑟步槍了。

    有人曾經說過,毛瑟98K是毛瑟步槍系列中,最完美的一款步槍。

    不說別的,當年我們在北韓戰場上,進行冷槍冷炮運動的時候,大多數狙擊步槍,其實都是毛瑟M98K步槍。

    如果毛瑟M98K的效能差了的話,能當狙擊步槍嗎?顯然是不能夠的。

    那麼想要回答好題主的問題,我們就來看看毛瑟步槍的一些特點,從這裡就就可以解釋毛瑟98K為什麼是一款效能突出的武器了。

    毛瑟98K步槍的特點。

    要說毛瑟98K,就不得不說毛瑟98,畢竟毛瑟98K僅僅是毛瑟98的槍管縮小版而已。

    毛瑟98步槍最大的成功無異於是他的旋轉後拉式槍機的設計,如今這個在1898年四月五號的設計,已經被載入到了步槍史冊中了。

    這是一種簡單而又可靠的槍機,很多國家都在模仿製造,有句老話說得很貼切,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現如今軍用步槍已經被半自動或者自動武器所取代,但你依然能看到採用這種槍機結構的運動步槍。

    可以這麼說,目前所能看到的各種款式的使用迴轉槍機的步槍,他的基本原理都和毛瑟98脫不開關係。

    甚至都有一種說法,這些槍都是毛瑟98的複製品,當然這話是有誇大的成分,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槍機確實不錯。

    毛瑟98的另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就是它使用的裝彈系統和彈倉。

    想要給毛瑟98裝填彈藥,一種是使用散裝彈藥,一顆一顆地將子彈塞入彈倉。

    另一種方法就是採用裝彈器給彈倉一次性上足五發子彈,其實所謂的裝彈器就是彈夾。

    毛瑟98K是從頂部裝彈,開啟槍機,將裝有五發子彈的彈夾直接插進機匣導槽裡邊,然後用手將子彈壓入到彈倉,至於剩下的空彈夾,不用費勁的去手動拔出,只要槍機閉鎖時,空掉的彈夾就會自動被彈出來。

    這種裝彈模式,無疑提高了毛瑟98的火力,畢竟在戰場上能比對手快上一秒鐘,也是戰鬥取勝的一個關鍵因素。

    所以別看一個小小的裝彈,以及自動彈出彈夾的動作,這足以提高毛瑟98的火力了。

    當然有裝彈也就有取彈,取出裝填在彈倉內的子彈有兩種方法,一個方法是拉動槍機將子彈弄出來,另一個方法是開啟彈倉底蓋將子彈掏出來。

    接著是彈倉的設計,這種設計簡單而又實用。

    毛瑟98使用的固定式彈倉,當然這比彈匣差多了,但當時的步槍都使用彈倉,所以沒得挑,而毛瑟98的固定式彈倉,顯然是當時步槍中的佼佼者了。

    毛瑟98的彈倉整個和槍托的底部是持平的,彈倉內的子彈是交錯排列其中的,這叫內建雙排彈倉,彈倉底部用一個彈倉底蓋進行封閉。

    就這個彈倉底蓋是可以拆卸的,不僅可以方便維護,還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更換彈倉內的彈簧。

    簡單的構造可以輕而易舉地將彈倉卸下來,整個彈倉和扳機護圈是一個完整體,只要卸掉兩條螺釘,彈倉就會被卸下來。

    所以毛瑟98的維護起來也很方便,這一點很重要,要知道當時的士兵文化程度不是很高,槍械弄得太過複雜的話,要讓他們去保養槍支,這絕對是一個天大的難題。

    其實在當時的槍械,有兩個標準,一個是簡單,另一個是好用。

    那麼下一個簡單的部件,就是整體式的槍機。

    毛瑟98步槍的槍機裡邊帶著兩個閉鎖齒,這兩個閉鎖齒都位於槍機的頂部,而閉鎖齒又和機匣齧合在一起。

    那麼這麼做又能達到什麼好處呢?這兩個閉鎖齒可以提高毛瑟98的射擊精度。

    這是怎麼做到的呢?因為閉鎖的位置緊靠著彈膛後邊,這就造成了槍機本身的誤差對射擊的精度影響變小。

    所以毛瑟98優良的射擊精度,有一部分功勞就是依靠這兩個閉鎖齒。

    再有就是閉鎖齒和機匣的齧合,縮小了開鎖前機匣拉伸與槍機壓縮這對部件互相矛盾的現象。

    此外,在槍機後邊的保險凸筍可以有效地保護射手安全,這個保險凸筍,被很多人誤認為是第三個閉鎖齒。

    接著是毛瑟98步槍的退殼裝置。

    它的過程是這樣的,向後拉開槍機,同一時間抽殼鉤就會立即抓住彈殼的底部的邊緣,這個動作快準狠,而彈殼被丟擲的時候,又會很輕易的鬆開,一套動作下來,非常的流暢。

    最後就是毛瑟98步槍的擊針式的擊發機構。

    當機匣左邊的槍機卡筍開啟後,旋轉的拉動機柄,直接就能將整個槍機從機匣裡給拉出來。

    毛瑟98步槍的保險裝置就在槍機的後邊,它可以有三種不同的狀態。

    當保險裝置在右邊的時候,擊針是被鎖死的,而且同步槍機也會被上鎖,兩道防護,保證擊針不會隨便地擊發子彈,畢竟這個時候的槍機根本轉不動,連開啟都是一種奢望。

    如果保險裝置放在了中間位置,擊針是處於被鎖死的狀態,彈槍機卻被釋放出來,可以靈活地轉動起來。

    那麼這麼做有什麼好處呢?毛瑟98步槍可以在這種狀態下,進行裝填子彈,或者取出子彈,相當的保險。

    彈保險裝置放在了左邊,整支毛瑟98這才進入到了待擊發的狀態。

    以上這樣設計保險裝置,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方便右手的大拇指對保險裝置進行操作,方便還可靠。

    其實像這樣的細節有很多的,所以這就讓毛瑟步槍,被當時高達二十多個國家所採用。

    也就讓毛瑟步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隨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為了很多國家的制式步槍。

    所以說毛瑟98K的效能在當時其實是很突出的。

    毛瑟步槍的裝備。

    話說毛瑟步槍其實從1898年開始,就已經是德國陸軍的制式裝備了,從這一年算起,毛瑟步槍在德國軍隊的列裝高達五十年之久。

    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毛瑟98步槍就成為了德國軍隊的標準裝備,那麼這個時期的毛瑟98步槍大多數都是量產的標準型號。

    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德國作為戰敗國,雖然被《凡爾賽條約》所束縛,但德國也一直不甘心,所以在暗地裡還是悄悄的發展軍事裝備。

    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這一段時間的發展,德國的軍事裝備不是很差。

    那麼在步槍上,德國經過一戰的裝備之後,他們感覺自己更加適合一種更輕,槍身更短的步槍。

    這就有了後來的毛瑟98式步馬槍,馬槍,以及個頭更加小的短步槍。

    直到德國入侵波蘭的時候,德國軍隊就開始列裝了被改進過的毛瑟98式步槍,這款槍就是題主說的毛瑟98K。

    毛瑟98K是在1935年的時候,正式的開始生產,可以說是他的服役期貫穿了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

    那麼根據戰場上的表現,毛瑟98K是公認的不僅可靠還精準的武器。

    所以毛瑟98K後來還加裝了ZF41或者是ZF42瞄準鏡,一個華麗的轉身就變成了一把狙擊步槍。

    根據資料顯示,一個經驗豐富的狙擊手,採用四倍瞄準,可以在四百米處擊殺目標,如果換成六倍瞄準鏡的話,這個距離就可以延申到一千米來擊殺目標了。

    其實德軍對毛瑟98K的改裝也不限狙擊槍,他們還在槍口上加裝了榴彈發射器,讓毛瑟98K具備了發射槍榴彈的能力。

    來看一下毛瑟98K的一組資料。

    毛瑟98K發射的是7.92M1898式毛瑟步槍尖頭彈,子彈的初速度可以做到一秒八百一十米,標尺上的射程顯示最遠可以達到兩公里。

    槍管裡邊的膛線是四條,而且是右旋的,纏距是二百四十毫米,整個槍的長度是一千一百毫米,槍管的長度就佔了一多半,整體槍重是四公斤多一點的分量。

    這一組資料看起來相當不錯,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尤其是德國出現了戰敗苗頭的時候,德國各種戰略物質都缺,石油,鐵,銅,橡膠等等。

    所以當時德國為了壓縮成本,對於已經趨於完美的毛瑟98K又進行了多次的改進。

    因為這種改進是奔著縮減成本去的,再加上原材料的不足,以及德國部隊天天催著的武器訂單,造成製造時間進一步壓縮,所以毛瑟98K的質量開始下滑。

    於是就看到了,這款原本很不錯的步槍,工藝變得越來越簡陋。

    所以從1944年開始,毛瑟步槍質量一天比一天糟糕,以至於很多人把這個時期以後的毛瑟98K叫做縮水版的毛瑟98K。

    那麼這個時期的毛瑟98K的槽點又在哪裡呢?

    比如前護木箍,一開始是切削出來的,這個時候直接變成了工藝簡單,還能壓縮時間和成本的點焊了,而之前比較有特點的彈倉底部,也被改成了成本低廉的鋼製衝壓件。

    據說在第三帝國垮掉之前,德國還生產了一批毛瑟98K步槍,而這批步槍更是糟糕到了極點,他們連刺刀座都給改進沒了。

    說道這裡,就必須說上一句了,題主說毛瑟98K步槍不行,估計他是看到了這個時間點上毛瑟98K步槍了。

    當然了,也不能否認,在整個二戰中,武器裝備的變化真的很快,而毛瑟98K也遇到了這種問題,到了二戰後期的時候,毛瑟98K步槍各方面的效能確實落伍了。

    請記住,毛瑟98K步槍落伍是在二戰後期,前期的時候,還是很不錯的。

    比如面對歐洲國家的時候,不管是波蘭還是蘇聯,這些國家使用的制式槍械都是非自動的。

    只不過在作戰的過程中,新式武器開始不斷的投入到了戰場上,比如蘇聯的SVT40半自動步槍,美國的M1伽蘭德步槍,這些武器的投入,對當時的德國軍隊來說,確實吃了不少虧。

    面對這種變化,德國軍隊也開始想要裝備一種火力強大的步槍,用來取代毛瑟98K步槍。

    這個時候毛瑟公司和瓦爾特公司聯合推出了一款半自動步槍,但在後來的競爭中,這款產品被淘汰了。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毛瑟公司的武器已經不再是德國軍隊的首選產品了。

    而瓦爾特公司後來推出的G43型半自動步槍,成為了德國軍方所認可的武器,那麼德國軍方就打算用G43型半自動步槍來取代毛瑟98K了。

    那麼在二戰中,G43型半自動步槍和另一款Kar43前後也就生產了四十萬支而已。

    到了後來,德國又造出了更加先進的自動步槍StG44,而這款槍也成為了現代制式步槍的鼻祖。

    怎麼說呢?上邊這些武器好是很好,但一直就沒有達到德國軍隊的產能需求,所以產量一直就不高,那麼這就給了毛瑟98K的一個生產空間,所以毛瑟98K其實一直在生產,用來彌補這個缺口,直到二戰結束,毛瑟98K這才完全退出了歷史舞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否請大家給點好的裝修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