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傲視蒼穹39

    看了這麼多回答,都是鬍子眉毛一把抓的(正史、演義雜著來論)!我也來湊個熱鬧吧;

    以《三國演義》、包括《三國志通俗演義》論,如果把魏延列入五虎將,我認為關羽絕不會有意見的。因為,一是魏延不但救了黃忠,還在關羽正對長沙處在進退兩難,莫可奈何之際,率領百姓投降關羽並獻出長沙。二是魏延屬於關羽引進給劉備的大將。三是入川之戰時,為劉備手下兩員大將之一,並且很多戰略意見與龐統很契合。四是戰役半點不比黃忠差;戰冷苞一平一生擒。而黃忠戰泠苞是一平一勝,擒將難於勝將。對泠苞戰績優於黃忠,證明魏延武力不再黃忠之下。黃忠救葭萌關、奪天蕩山擊敗張郃、夏侯尚功績大於魏延,但漢水北山與趙雲一起燒糧卻沒有完成任務,但又和趙雲一起擊敗徐晃。功勞均大於魏延!這是因為,入川時黃忠就是先鋒,一直有獨立領軍作戰的機會。而魏延屬於後軍大將,做的本身就是“預備隊”的工作;所以,魏延總是被派為副將、或哨探的工作。如;給張飛送酒是魏延,給張飛做助將是魏延,給張飛作前哨的還是魏延。立功機會自然就少於黃忠,但武力並沒有被描述成遜於黃忠。

    定軍山黃忠突擊斬殺夏侯淵,居功至偉。但在第72回中,斜谷口對曹操大軍的騷擾戰,是魏延第一次獨自領軍作戰,突襲幾乎射死曹操。一場無關緊要的騷擾戰,卻被魏延硬是打成了一場具有現代軍事意義的“斬首戰”,並最終迫使曹操下定決心放棄漢中的爭奪而撤軍。並且在斜谷口外,打的龐德需要曹操下令曹營的眾將“努力向前”,群毆魏延,才把魏延打跑。演義中描述龐德對誰作戰都是威風八面,極盡讚譽溢美之詞。唯有對魏延此戰,龐德沒有了威風,還需曹操命令眾將幫忙。如果說和張飛一樣,同樣不十合擊敗馬岱,因回合數少而不能確認魏延武力與張飛相若的話;此戰則足以證明魏延之勇,不再龐德之下,足與“五虎”匹敵!而射傷曹操的戰略作用,也決不在黃忠斬殺夏侯淵的戰功之下!況且,在劉備自領益州牧的時候,魏延就被封為“揚武將軍”,這個稱號是正史《三國志》中法正的軍銜。可見此“揚武將軍”稱號軍銜不低。所以,從《演義》來看,關羽對於魏延的列為“五虎”,我認為是不會有意見的!

    以正史《三國志》看,蜀漢沒有五虎。雖然有關張馬黃趙同列一傳,那是此五人屬於劉備的第一代的一線大將,資格排位而已。關張屬於劉備起家的嫡系,馬超雖非嫡系,但本身是一鎮諸侯,資格、背景在那裡。黃忠早就是劉表的中郎將,況且更是荊州世族。此四人對劉備來說,都是不可輕慢的。只有趙雲,雖然投劉備時間早,但因是公孫瓚舊將,屬於半嫡系身份。況且,趙雲的能力並不被劉備認可,從來沒有成為過獨當一面的大將使用。職務比之魏延尚有些許差距。而魏延在隨劉備入川時,僅僅是個“部曲”,也就是親兵之一,充其量是個小頭目。根本不是《三國演義》描述的入川兩員大將之一。劉備入川時的兩員大將一是黃忠,二是卓膺,根本沒有魏延什麼事。而魏延身為一個親兵小頭目,卻因“數有戰功”,一躍而被提拔為“牙門將軍”。可見這個“數有戰功”的含金量是很足的,應該是超過趙雲的“從外水上江陽,與亮會於成都”的功績的。因為趙雲此戰後僅從偏將軍提升為“翊軍將軍”。而魏延居然從一個大頭兵一下提升為“牙門將軍”。這個軍銜是趙雲救了劉備老婆兒子後才能得到的。但此時魏延的“牙門將軍”顯然還是低於趙雲的“翊軍將軍”的。在劉備奪得漢中後,魏延又被提拔為“鎮遠將軍、督漢中(漢中都督)、領(兼)漢中太守”,一下越過了趙雲。而趙雲仍然在原地踏步,沒有任何升遷。

    魏延為何會由小兵成長為大將,升的這麼快?這個估計與魏延的成長有關。魏延是劉備的“部曲(半家奴性質的親兵)”,從歷史看,劉備有兩次招收“部曲”;一次是任豫州刺史的時候由陳到代為招收、訓練“白毦兵”,第二次是在袁紹那裡時,由趙雲偷偷招收了數百人為“部曲”。以我判斷,魏延是由趙雲招入的數百人之中的一個。此時的魏延,應該還是個不滿20歲的小夥子。但因為努力、聰慧,被劉備看中,有特命趙雲格外訓練的可能。後來匯合關張後,魏延一定最崇拜關羽,因為關羽早已名滿天下。無論是武藝、兵法,關,張應該對魏延有過嚴格的訓教,加上魏延的勤奮、努力、天資聰穎,受到四人的青睞,進步飛快。才會在入川時快速的三級跳升上去,終成一代大將。看他的性格,既有關羽的“善養士卒”、又有關羽的傲氣,完全像第二個關羽。還有張飛的“勇猛過人”。只是可惜,他沒有學到趙雲的穩重、謙遜,和政治能力。所以,最終敗於小人之手,鬧了個身敗名裂!

    在劉備奪取漢中後,魏延的脫穎而出。此時,劉備真正的統兵的大將其實只有四人;第一代的嫡系關羽(統領荊州)、張飛(統領機動兵團)。第二代的嫡系魏延(統領漢中)、劉封(統領上庸)。除此四人外,其他人均非劉備嫡系。馬超、黃忠儘管官階高,卻並沒有幾個兵。趙雲雖然也應該屬於嫡系,但因是半路相投,估計劉備只把他看作是朋友,多於看作是嫡系!不但軍銜低,還沒有正式的軍、政頭銜。說他是劉備保鏢,那是一種誤解。劉備的真正保鏢是陳到,並非趙雲!直到劉備東征,這段時間的趙雲幾乎是閒置的!所以,要用正史來排出“五虎上將”的話,因該是關羽、張飛、魏延、馬超、黃忠才對!關羽對於魏延任漢中太守,都沒有提出異議。由於魏延真有可能是劉、關、張、趙四人共同培養出來的第二代大將,那麼,將魏延排進入“五虎上將”的話,自然而然誰都不會有什麼異議了,更別說關羽了!

  • 2 # 泊圖泊途

    不僅會不滿,估計還要跳起來打人。關羽想做的是唯一,而不是之一。

    關羽看得上的人是有數的,張飛和他情同手足,他就不會計較,趙雲由於追隨劉備多年,關羽自然也不會說什麼,何況封四大將軍時,沒有趙雲。

    馬超是將帥之後,可以說有非常好的出身,但是關羽還是一臉嫌棄,諸葛亮哄關羽,表示馬超能和張飛並駕齊驅,但是和你美髯公完全沒法比。關羽這才高興起來。

    當得知黃忠被封后將軍時,關羽表示不想和老兵為伍,拒不受爵。費詩勸他,說他和劉備堪稱一體、榮辱與共,身份不能用官職來表現。而且舉劉邦例子,劉邦早年的好友蕭何後來地位還不如落魄出身的韓信,人家蕭何也沒發什麼牢騷。關羽這才作罷。

    魏延部曲出身,出身較低又沒什麼背景,如果在關羽的嘴裡,地位肯定和“老卒”黃忠無異,甚至可能還不如黃忠,就是個“壯卒”。魏延的官職也是一點一點打上去的,他在平定益州時表現突出,被劉備青睞並提拔重用。魏延這個後加入的人才在關羽眼裡肯定還是外人,關羽要是個他同列,肯定會更加暴躁。惹急了就撂挑子。

  • 3 # 待我施為地煞變

    會,因為關羽並不是不滿黃忠,而是不滿另一個人位列五虎。別說換魏延了,就是換了馬丁啉,只要這個人還在五虎裡,他照樣不滿。

    這個人姓關,名羽,字雲長。

    很多人都覺得“五虎上將”,很威風很榮耀,但在當時來看,五虎上將並不是多頂尖的稱號,連蜀漢常委都進不去。

    論資歷,關羽一起兵就跟劉備混,天南地北,出生入死,他說排第三,沒敢說排第二的。

    論功勞,跟著劉備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守徐州,擒二將,戰長沙,功勞等身。

    論聲名,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威震天下。

    論能力,關二爺被後世封為武聖,歷代受供奉敬仰,嶽王爺就最崇拜關張。

    論權力,守著荊州,佔據蜀漢一半地盤。

    關羽是蜀漢實至名歸的二號人物,讓諸葛亮排在前面,自己排第三已經是給足面子了。現在倒好,蜀漢常委都進不去,成了受他們管轄的“五虎上將”。本來就驕傲,眼高於頂的關二爺怎麼忍受得了,生氣拒絕,黃忠只是個藉口而已。

    代表劉備來給關羽封賞的費詩也明白癥結所在,跟黃忠根本沒什麼關係,所以勸他說

    〖今漢中王雖有五虎將之封,而與將軍有兄弟之義,視同一體。將軍即漢中王,漢中王即將軍也。豈與諸人等哉?〗

    將軍您別生氣,您給劉老大是一個級別的,希望您體諒體諒他的苦衷,壓根就沒提黃忠的事,把關羽勸過來了。

  • 4 # 每日趣評

    首先說明一點,五虎上將的說法是民間流傳下來的,不是史書記載。正史記載,劉備自封漢中王后,確立了四位大將,分別為前將軍關羽、右將軍張飛、左將軍馬超、後將軍黃忠。而關羽對這次冊封極其不滿,那麼關羽究竟對誰不滿,如果換成魏延位列其中,關羽還會不滿嗎?

    關羽對劉備用人向來有微詞,早在漢中之戰前,馬超率眾前來歸降,關羽就表現出了些許不屑。關羽認為馬超為西涼邊陲人士,雖然驍勇,但是忠心可疑,不可以委以重任。所以,他給諸葛亮寫信,詢問諸葛亮對馬超的看法。當時諸葛亮為劉備心腹,諸葛亮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其實就是劉備的看法,因此,諸葛亮不敢怠慢,很巧妙的給關羽回了信。

    諸葛亮說:馬超文武兼備,勇烈過人,是一時之人傑。好比西漢之英布、彭越,與張飛引為一類,但是他們終究不如你這班超凡絕倫。

    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

    由此可見,諸葛亮說話是很小心的,他既實事求是的肯定了馬超的能力,又為了避免引起關羽的不滿,把關羽拔高到超凡絕倫的程度,諸葛亮可謂是煞費苦心。而關羽明顯對馬超有意見,怕馬超來到後搶走了自己在劉備心目中勇武第一的位置。

    在劉備確立四位大將後,關羽照樣對馬超不滿,為什麼呢?馬超來投靠劉備時是很狼狽的,當時馬超被張魯所猜忌,幾乎是孜然一人來歸順。劉備為了發揮馬超最大的作用,讓馬超暫時止步,立即給馬超增援了幾千人,最後馬超方才領著劉備的人出現在成都城外。雖然最後迫降了成都,但是在關羽心目中,馬超有狐假虎威的嫌疑,沒有劉備的助軍,馬超僅靠名聲未必能夠起這麼大作用。因此,關羽輕視馬超。那麼其他人呢?

    四人當中關羽還輕視黃忠,為什麼?關羽給出的回答是“誓不與老兵同列”,這是真正的原因嗎?不是的。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關羽只是找了一個藉口而已。那麼關羽輕視黃忠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黃忠隨劉備入蜀,雖然在還擊劉璋過程中有戰功,但還是沒能幫助劉備攻克成都。最終成都的攻陷是靠諸葛亮、趙雲、張飛的援助,馬超人馬的嚇唬,成都城內官員的眾叛親離,因此,總體來說,黃忠之功不大。

    後來漢中之戰爆發,黃忠隨劉備在定軍山和曹魏主帥夏侯淵對峙,夏侯淵分兵將劉備軍圍于山上,夏侯淵守南圍,張郃守西圍。劉備採用法正的車輪戰計策,將隊伍分成十隊輪番攻擊張郃部,張郃抵擋不住,於是向夏侯淵求救。

    夏侯淵派兵支援張郃,於是自己圍內兵員減少。劉備趁此機會火燒魏軍圍營鹿角,夏侯淵率兵救援,在亂戰中被猛衝下來的黃忠所斬。一時之間,黃忠爆的大名。隨後,劉備便冊封黃忠為鎮西將軍。在劉備自封漢中王后,想要加封黃忠為後將軍,於是詢問諸葛亮意見。諸葛亮對此事表示了擔憂。

    諸葛亮認為:黃忠之資歷遠遠比不上關羽和張飛,先如今將黃忠與他們並列,馬超、張飛參與了漢中之戰,親眼所見黃忠如何立了大功,所以他們不會說什麼。而關羽遠在荊州,不瞭解情況,怕他會對此有意見的。

    諸葛亮說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

    後來,關羽果然對黃忠位列後將軍大為惱怒,叫囂著“誓不與老兵同列”。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關羽始終認為黃忠斬夏侯淵是運氣太好而已,和自己於千軍萬馬中斬顏良不能相提並論。而令人可笑的是當時蜀軍將領中有斬敵首將之功的只有兩個,一個是關羽斬顏良,一個是黃忠斬夏侯淵,不相提並論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當劉備封黃忠為後將軍時,關羽頗有微詞!那麼,如果魏延位列四大將軍之中,關羽還會不滿意嗎?

    答案是肯定的,在關羽心中,魏延和黃忠是一個檔次的人,黃忠尚且不能入關羽法眼,何況魏延呢?那麼魏延有實力位列四大將軍(五虎上將)嗎?難道是劉備看走眼了嗎?不是的。

    黃忠和魏延都是劉備慧眼識珠提拔上來的將軍,魏延比黃忠提拔的要慢一些,在攻陷成都後,魏延僅僅被提拔為牙門將軍。在漢中之戰後魏延被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川。

    由此可見,漢中封王拔將,劉備破格提拔了許多新人,不止黃忠一個。而魏延在後諸葛亮時期多次被倚為臂膀,多次擊敗郭淮等魏國將領。也曾在上邽之戰中擊潰司馬懿之軍。由此可見,劉備識人之能力是多麼的強悍。而不論資歷,魏延位列四大將軍也無可厚非。但是關羽肯定不會同意的。

    在關羽心中,資歷很重要,甚至比軍功更重要,所以他極其希望趙雲能夠被提拔為四大將軍。馬超擠進去就算了,黃忠竟然憑藉一時之功也擠進去,這本來就讓關羽生氣。如果再破格提拔魏延進去,恐怕關羽要退出四大將軍之選,以示自己的尊崇地位。所以,魏延進去,根本不可能!而關羽不滿是鐵定的。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在關羽心目中,四大將軍的完美人選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如果是五虎上將,那麼頂多再擠進去一個黃忠。而魏延在漢中之戰中的表現並不被大家所承認,只有劉備慧眼識珠而已。既然不能得到當地人的認可,想讓遠在荊州的關羽滿意,恐怕比登天還難!

  • 5 # 天馬談世界

    五虎上將,按各自性格服飾來分,關羽手握青龍偃月刀,一身青色袍子,五行屬木;張飛人稱猛張飛,脾氣火爆,性格急躁,五行屬火;趙雲武藝高強,智勇雙全,又深明大義,五行屬水;馬超一把虎頭湛金槍打得曹操割須棄袍,其神勇不亞於當年呂布,五行屬金;黃忠給人印象一般都是黃色盔甲,雖年紀大,當武藝卻不亞於五虎將另外四人的任意一個,五行屬土。

    五虎上將個個都是三國之中武藝高強,神勇無敵之輩。就好比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中的江湖五絕,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一樣,缺一不可。而魏延雖然功績高,威望也很大,但和五絕比起來,頂多跟鐵砂掌裘千仞一個級別,被洪七公打得毫無招架之力。

    關羽不滿黃忠並不是因為黃忠年老武力值不行,而最關鍵的問題還是關羽本身高傲自負,目空一切。其實在他心裡,除了自己,五虎上將任意一個都不能和他地位相平。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龍久隨吾兄,即吾弟也:位與吾相併,可也。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從他的話中可以看出,張飛是因為是他義弟,才滿意和他並列為五虎上將,趙雲久隨劉備,也相當於他弟,所以也可以和他地位並列,馬超因為是名門之後,所以也可以。

    倘若張飛不是他義弟,趙雲也是剛追隨劉備,馬超不是名門之後,估計關羽也不滿意他們位列於五虎上將。魏延和黃忠本都是韓玄部下,同一時期的降將,又不是什麼名門之後,和關羽也沒有什麼關係,所以如果魏延位列五虎上將,關羽也一樣不會滿意!

  • 6 # 全網最有才的人

    我先把論點說了:關羽還是挺欣賞魏延的。

    1、首先看長相,魏延是面如重棗,目若朗星,這個外貌是非常奇特的,至少從面相來說,魏延還是比較精明的。更重要的是,關羽也是紅臉,魏延和關羽應該是挺像的。大家也都深有感觸,如果一個人和自己長得比較像,肯定會有親近之感。

    2、劉備封魏延為漢中太守,關羽是沒有異議的。劉關張三人是結拜兄弟啊,關羽收荊州,劉備坐鎮成都,現在拿下漢中這麼一個地方,漢中是益州的門戶啊,這麼重要的一個地方,用腳想想都是張飛去守啊,人們也都認為是張飛,張飛也認為漢中太守非自己莫屬。結果劉備封魏延為漢中太守。以關羽的性格,把自己兄弟官位給奪了,不惱怒才怪。結果,關羽沒有異議,因為書中沒有寫,那就是沒有。如果關羽有異議,肯定就會像說黃忠那樣,說魏延是什麼人云雲,書中肯定會寫出來。

    3、在最初的《三國演義》版本中,關於魏延的描寫,還有一個特點,叫“眾人視之,面如重棗,目若朗星,極似關羽”,魏延的是非常像關羽的。不僅是外貌,還有性格。兩人都很傲氣,並且都有獨自領兵的將才。可以說,魏延就是關羽的一個小迷弟,當時蜀華人都說魏延是“小關羽”,關羽肯定喜歡。

    4、關羽不喜歡讀書人,但是喜歡士兵,喜歡並欣賞那些從最底層憑藉功勞一直幹到高位的人,而魏延恰恰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5、魏延一直想追隨劉備,這個關羽也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當初,劉備被曹操打敗,一路逃到襄陽,劉琮和蔡瑁等人不讓劉備進城,是魏延挺身而出,開啟城門,並大喊“劉皇叔快領兵入城,共殺賣國之賊!”,可見,魏延一直是想追隨劉備的,並且非常具有正義感,喊劉備為“劉皇叔”。

    7、在關羽拿下長沙之後,是關羽親自帶著魏延去見劉備和諸葛亮的。是關羽親自帶著去的啊,既然能親自帶著去,至少說明關羽應該已經和魏延有過初步交流了,兩人有很多見解相同,並且關羽發現魏延十分難得,才會親自帶著魏延去見劉備和諸葛亮。

    8、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可能,關羽當時不願意和黃忠並列,就是因為關羽覺得魏延能力比黃忠厲害,他應該和魏延並列,而不是和黃忠,所以才口出不滿的。所以,關羽的口出不滿,並不是因為黃忠,而是因為劉備沒有給魏延安排一個好位置。

    所以,如果魏延位列五虎,關羽會非常高興,根本不會不滿。

  • 7 # 愛尚文史

    用陳壽的三國志說,關羽的性格是“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也就是說,關羽非常善於養兵,但是他常常看不起社會的上層人士。比如那些將領,官員,名望高的人,都入不得關羽的法眼,大多被關羽瞧不起,甚至是排斥。他所敬佩的,大概只有劉備一人。

    而魏延的性格,跟關羽相比,恰恰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據三國志記載“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他同樣非常善於養兵,而且看不上那些士大夫。在朝中,在軍中,很多人都跟魏延鬧過矛盾。比如長史楊儀,車騎將軍劉琰等等。魏延常常仗著自己在軍中的威望,耀武揚威,欺負楊儀、劉琰等人。甚至拿刀在楊儀的面前比劃,諸葛亮不聞不問,楊儀也只好忍氣吞聲。

    而且魏延也跟關羽一樣,他一生所敬佩的,也只有劉備一人。即便對諸葛亮,他有時侯也會詆譭。

    那麼?兩個性格如此相似的人,如果魏延被封為五虎大將,關羽還會對他不滿嗎?

    個人認為!肯定會的。

    在演義中,關羽不服的人有兩位,第一位是馬超。不服馬超的原因,是因為劉備奪得益州之後,只有馬超、張飛被拜將封侯了。當時荊州派的代表趙雲、黃忠、魏延等人皆無封侯,即便關羽也只是保持了他“漢壽亭侯”的爵位。

    諸葛亮為軍師將軍,關雲長為蕩寇將軍、壽亭侯,張飛為徵虜將軍、新亭侯,趙雲為鎮遠將軍,黃忠為徵西將軍,魏延為揚武將軍,馬超為平西將軍、都亭侯——參考,“演義”羅本

    所以關羽表示不服。在劉備的賞賜發放到荊州的時候,關羽派關平親自下益州,當面答謝了劉備的賞賜,並附帶了一封親筆書信,揚言要跟馬超比武。

    之後被諸葛亮的機智回覆,斷絕了關羽下益州的念頭……

    而關羽不服的第二位,就是老將黃忠。

    劉備自任漢中王后,封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為蜀國的“五虎大將”,關羽聽說黃忠居然跟自己平起平坐。當即大發雷霆,更是道出了“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堅持不肯受印。後在名嘴費詩的好說歹說之後,關羽才收下印綏。

    根據關羽的說法,張飛、趙雲是自家兄弟。馬超為世代名家。所以他只針對黃忠。關羽這次不針對馬超的原因,真的是因為馬超為世代名家嗎?

    實則不然,關羽這次不針對馬超的原因,是因為上一次已經針對過馬超了。總不能老是拿馬超一個人開刀吧!所以這次他選的物件是老將黃忠。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會問。照你這麼說,關羽是一定會針對一個人了。

    ——基本上是這個意思,關羽一定會針對一個人。

    原因則非常簡單。張飛、黃忠、魏延等人,跟隨劉備下益州,之後又從徵漢中。一路上南征北戰,或多或少都有些許功勞。反觀關羽,一個人被留在了荊州。

    往常打仗,劉備身邊,左有關雲長,右有張翼德,後有趙子龍。每逢大戰,關羽總是一馬當先,總攬主攻任務。如今卻不同了,張飛、黃忠、魏延等人隨劉備南征北戰,建功立業,自己卻被放在一邊,守著荊州這個爛攤子。沒有仗打,無所表現。

    劉備入駐了益州,馬超就可以跟他關羽平起平坐了。劉備升任漢中王后,趙雲、黃忠也可以跟他平起平坐了。

    如果再繼續發展下去,那還得了?再讓他們立些功勞,那豈不是要凌駕於自己之上了。所以關羽要鬧意見。

    他鬧意見的目的,並非看不起黃忠。相反!在長沙的時候,關羽和黃忠處得還不錯,他非常敬佩黃忠的為人。與黃忠交手的時候,孤傲的關羽還暗自誇讚過黃忠的武藝。入城之後,他主動去請黃忠相見。

    關羽之所以一番、二番鬧意見,是想讓劉備知道,他手下還有關雲長這麼一號人物,希望劉備能夠雨露均霑。

    換句話說,關羽在刷存在感。

    當然!他的意圖,肯定是瞞不過劉備、諸葛亮的。在費詩下荊州的時候,劉備給了費詩一封王旨,向關羽下達了一道任務,令他伺機攻奪襄樊一帶。

    當關羽得到劉備讓自己進軍的訊息之後,頓時喜不自勝,所有的不平衡都煙消雲散了。

    所以即便劉備封魏延為五虎大將,關羽還是會有所不滿。

  • 8 # 和幸福擦肩而過

    我們都知道三國裡大名鼎鼎的五虎上將有馬超,趙雲,黃忠,關羽,關羽。可當時的關羽卻並不滿意黃忠和自己一起排在五虎上將裡,因為他覺得黃忠不過是一個老兵而已,不能和他這個大丈夫一同並列。那麼如果是魏延位列五虎上將的話,關羽還會不滿,有意見嗎?

    首先我們來說說魏延的實力。

    在211年劉備入蜀攻打張魯的時候,他就率領軍隊投奔劉備。後來魏延成功的做了劉備手下後,不僅數次立下戰功,還被劉備提升成了牙門將軍。尤其是當劉備攻下漢中稱漢中王之後,他又被提拔魏延為鎮遠將軍、漢中太守,成為獨當一方的英勇大將。

    魏延獨自帥軍鎮守漢中十餘年,更是無形之中為劉備的蜀漢王朝提供了保護屏障。當然劉備即位建立蜀漢後也自然少不了他,被封為了鎮北將軍甚至還和諸葛亮一起去北伐征戰,最為甚者,他還有曾在陽溪大破費瑤和郭淮的顯赫戰績。

    只可惜他最後在北伐過程中,因為想要效仿曾經的韓信。想要親自率兵馬,夜襲子午道後,再與諸葛亮在潼關會師的計策戰略,遭到謹慎諸葛亮的反對。也就直接導致性格孤傲的魏延,在諸葛亮死後矛盾激化,落得個被馬岱斬首,滅掉三族的潦草結局。

    但這後面結局的不盡人意卻也磨滅不了一個英雄人物的傳奇人生,以及其投身歷史長河的璀璨光芒,畢竟在英雄豪傑層出不窮,時代動盪的三國儲存下名字的人物可不是泛泛而談吃白飯的人。

    其次就是魏延的忠義之心,也會讓關羽對其有敬佩之意。

    不僅有和劉備同生死共患難的過硬交情,還在曹操的優渥條件誘惑下也不改追隨劉備的初心,去追隨劉備。他更是在日後的戰場上屢建奇功,威震華夏。讓一代梟雄的曹操都產生了想要遷都,以避關羽鋒銳的想法。只可惜如此英勇的關羽,最後卻在和徐晃的交戰過程中連連進退失據,兵敗被殺,令人唏噓不已。

    雖然後面的結局不太符合我們心目中那個無所不能的大英雄,可是他卻也有自己的驕傲,因為他的忠義。所以要想他看得上對方,那前提是對方也要有忠肝義膽的心才行。這一點魏延在關羽面前表現出來,毫無疑問是擁有的,畢竟魏延可以一早就選擇跟著劉備,正所謂患難見真情不是?

    所以對於患難之中建立起來的盟友,夥伴關係往往都會有一種特殊的感情,讓自己偏向對方。關羽自然也不例外,如果是魏延當五虎上將的話,他礙於情面也自然是不會不滿的。

    當然,情面是一方面,真才實學也是必須要具備的,魏延可謂是有膽有謀的一個人,不然他憑什麼能被劉備選擇並且獨自鎮守漢中十多年,甚至其軍事防禦還能庇佑後主劉禪直到蜀滅。可別說他是派重兵把守,誰不知道自古打疆土容易而守疆土難,可他就是硬守下來了。

    這樣還不能證明他的能力嗎?同時換一個方面講,魏延可是憑藉軍功上位的大將,又可以和諸葛亮一同出師北伐。經歷戰場生死的淘浪留下的他,又豈會是無能之輩?而且本著英雄惜英雄的原則,關羽自然是不會排斥魏延這一個英雄人物的。

    而魏延深受劉備器重,關羽又一心效忠劉備。那本著愛屋吉屋和不看僧面看佛面的想法,關羽對魏延態度好一些也是人之常情。畢竟在關羽眼裡,面對自己好兄弟器重的人,他多多少少還是有幾分看重積分意味在裡面的。

    還有一點就是關羽嫌棄黃忠就是黃忠太老了,看不上年紀大的對方。可魏延不一樣啊,魏延的歲數基本上和關羽等人就沒相差幾歲。相同年齡好溝通沒有代溝和彼此之間的嫌棄,而且在這一點上,也就註定了魏延不會給關羽藉口嫌棄自己的藉口。

    最後就是,魏延這個人物的性格和關羽其實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

    在用兵上善用奇險之招,自己性格也屬於雄豪勇猛的人,兩人同樣武藝高強又同樣以及自我感覺良好。為人處事都非常的矜持高傲,這一些都相當對關羽的胃口。

    正所謂志趣道同的人總會走到一起,那麼他倆這樣的性子彼此看去來就會順眼得多。所以如果魏延成了五虎上將那麼關羽在演員上就會同意而不是不滿或者反對,畢竟一個人的第一映象和心理暗示總會在做選擇的時候有意無意影響到自己的判斷。

    所以如果魏延位居五虎上將,關羽一定不會不滿意的。

    你是如何看待魏延的?

  • 9 # 汏尹

    劉備拿下益州,稱漢中王后,封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趙雲為翊軍將軍,因陳壽在《三國志》中將五人共同列為一傳,姑且稱為“五虎上將”。

      關羽得知黃忠與自己同列,非常不滿,說大丈夫不與老兵為伍,試想,如果魏延取代黃忠,位列五虎上將,關羽還會不滿嗎?

      關羽不滿黃忠為後將軍的理由是,黃忠是一個老兵。

      《三國志 費詩傳》記載:先主為漢中王,遣詩拜關羽為前將軍,羽聞黃忠為後將軍,羽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

      既然說是老兵,就說明在關羽眼裡,黃忠沒有什麼戰功,年紀又大,關羽看不起。不肯接受劉備的任命,後來,費詩說,君侯您和漢中王就像一個人,在漢中王眼裡,其他人能比得上你嗎?關羽這才接受任命。

      事實上,黃忠雖然老一點,但是,人家戰功也大,每次衝鋒陷陣,黃忠都是衝在最前面,勇冠三軍,定軍山一戰,刀斬夏侯淵,立下大功,封后將軍完全夠資格。

      試想,如果把黃忠換成魏延,關羽能滿意嗎?

      我想,關羽應該是滿意的,為什麼這麼說呢?理由是什麼?

      首先,魏延不是老兵,人家年輕,血氣方剛,其次,魏延是有戰功的,正史記載,魏延帶著部下跟隨劉備進入益州,多次立下戰功,被劉備封為牙門將軍。

      《三國志 魏延傳》記載: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

      如果這個理由還不夠充分,那麼,還有一個理由可以證明關羽不會有意見。

      那就是魏延被劉備任命為漢中太守,鎮守軍事要地漢中,當時,連張飛都以為會派自己,結果劉備卻任命了魏延,如此重要的任務,關羽也沒有說不滿的話。

      要知道,對劉備來說,軍事要地漢中的重要性僅次於荊州,按理來說,張飛應該是不二人選,但是,劉備偏偏選了魏延,關羽沒有說什麼,可見,他也是認可魏延的。

      以魏延的勇猛和軍事才能,魏延完全有資格位列五虎上將。

      如果按演義中說的,那就更有意思了,黃忠被封為五虎上將,關羽說,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龍久隨吾兄,即吾弟也:位與吾相併,可也。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

      《三國演義》第七十三回:雲長問曰:“漢中王封我何爵?”詩曰:“五虎大將之首。”雲長問:“那五虎將?”詩曰:“關、張、趙、馬、黃是也。”雲長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龍久隨吾兄,即吾弟也:位與吾相併,可也。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遂不肯受印。

      那要是黃忠換成魏延,關羽就更不會反對了,因為關羽率軍攻打長沙,是魏延砍死韓玄,獻城投降關羽的,魏延和關羽的關係好著呢,根本就不會反對。

  • 10 # 饞嘴肥貓鏟史官

    關羽肯定會表達自己的不滿,這與五虎上將是誰沒有什麼關係,關羽主要是對自己的處境很不滿意。

    如果魏延被封為五虎上將,關羽肯定會說:“魏延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小卒為伍!”大家可以發現,自從劉備收取益州以後,關羽是神經開始變得特別脆弱,對一些風吹草動表現得異常敏感。起初是針對馬超。

    馬超歸附劉備之後,率部兵圍成都,以武力相脅,逼迫劉璋不戰而降,兵不血刃取下成都,鼎定西川。這是滅國之功啊,功勞太大了。劉備自封益州牧,對有功人員大行賞賜,荊州的關羽派關平入蜀謝賞,表示聽說馬超武藝高強,關羽想入蜀與馬超比武,一較高下。

    諸葛亮給關羽寫了一封信,說馬超“雄烈過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只能與張飛這樣的一勇之夫並驅爭先,哪能比得上你關羽又帥氣,又智勇雙全,獨當一面,“猶未及美髯公之絕倫超群也”。關羽看了諸葛亮的信,虛榮心得到了充分滿足,掀髯大笑,認為諸葛亮很瞭解他的心思,並且“將書遍示賓客,遂無入川之意”。劉備奪取漢中以後,進位漢中王,再次封賞諸位功臣猛將。關羽、張飛、馬超、趙雲和黃忠五人被封為“五虎上將”,並差派前部司馬費詩為使者,齎捧誥命到荊州封賜關羽。關羽聽說黃忠位列五虎上將,又不高興了。說“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

    關羽和黃忠有仇?長沙城一戰,沒拿下黃忠就氣成這樣?並非如此。其實是關羽對自己的處境很不滿意。

    大家都知道,劉備入川,龐統殞命落鳳坡,劉備的入川戰略嚴重受挫,無奈之下,向荊州大本營求援,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謀臣勇將全部調往西川,而讓關羽留守荊州,以抗曹魏和東吳。

    關羽的地位明顯是上升了,獨領一軍,坐鎮一方,肩負重任,但也意味著他無法和其他戰將一樣,在川蜀這片廣騖的土地上縱馬奔騰,立下戰功。而張飛收嚴顏,取巴郡,據閬中,三戰張郃,攻瓦口關,宕渠,立下赫赫戰功。

    趙雲隨諸葛亮作戰,攻雒城,劫米倉山,據漢水,以虛擊實,被譽為“子龍一身都是膽”,威震曹軍。

    黃忠救葭萌,奪天蕩,定軍山陣斬夏侯淵,為漢中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可為首功。魏延也屢立戰功,展露出極高的軍事才華和戰鬥積極性,被劉備慧眼識珠,任命為漢中太守,獨鎮一方。

    就連小毛頭劉封也“所在戰克”,和孟達一起連下房陵,上庸,為荊益兩州之間建立起戰略上的紐帶。

    大家都在血戰沙場,建功立業,唯有關羽在荊州眼睜睜地看著,一點忙也沒幫上。但到了最後封賞群臣的時候,關羽以無功之身,卻無論爵位、官職、軍銜都位列首位。關羽這個人虛榮心非常強,他擔心那些功臣猛將們已經開始竊竊私語,質疑他的能力和功績,以關羽驕狂自矜的性格,哪能忍受?

    關羽要發洩不滿,目標要對準誰呢?不能對張飛,這是三弟,而且確有功勞;也不能針對趙雲,人家連個爵位都沒有混上;也不能針對魏延,雖然是漢中太守,但人家魏延沒有爵位,也沒有位列五虎將,和你關羽還差著一個層次呢;還不能針對馬超,上次已經挑釁過了,再糾纏不休,就顯得自己度量狹隘小器;更不能針對劉封,那是不給他爹面子。想來想去,關羽就針對黃忠發洩不滿。而費詩的回答則解除了關羽的不滿:

    “今漢中王雖有五虎將之封,而與將軍有兄弟之義,視同一體。將軍即漢中王,漢中王即將軍也。豈與諸人等哉?”

    意思是放心吧,無論誰有什麼功績,任何時候都不會撼動你關羽的地位。這就讓關羽笑逐顏開,心滿意足。咱們看一下劉備的安排,確實是良苦用心:

    關羽:漢壽亭侯(有爵),前將軍(有銜),襄陽太守、鎮守荊州(有職有兵),假節鉞(有權);

    張飛:新亭侯(有爵),右將軍(有銜),巴西太守、鎮守巴西(有職有兵),假節(有權);

    馬超:都亭侯(有爵),左將軍(有銜),督臨沮(有職無兵),假節(虛的);

    趙雲:無爵,無權,無銜,掌握中軍護衛(有職有兵);

    黃忠:關內侯(有爵),後將軍(有銜),無兵無職無權;

    魏延:無爵,無銜,無權,漢中太守(有職有兵)。

    看看,這個劉備還是蠻有腦子的,歸根結底,有兵有職的都是自己的心腹。論政治頭腦,劉備遠在關羽之上,所以他就能當大哥。而劉備給關羽“假節鉞”,是個明顯的暗示,給你征伐調兵之權,想立功勞,你自己去取,別忘了,人家張飛的巴西太守和魏延的漢中太守可都是實職啊,你關羽要想當真正的襄陽太守,那就去幹吧!

    於是就有了關羽北征襄樊,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也就有了失荊州、走麥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賽後有球迷對卡里烏斯的女友發出死亡威脅,那他的狀態下滑與女友有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