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朱興子

    內賈德談到了海灣形勢和伊朗核協議,他批評現任總統哈桑.魯哈尼以及外交部長扎裡夫在2015年與西方達成了伊核協議。

    內賈德表示,如果他是當時的伊朗總統,他絕不會與美國達成核協議。因為他們是在錯誤的基礎上處理這個問題,根本不會得到正確的結果。內賈德還表示,他希望美國與伊朗展開談判,兩國和平更加有利於雙方利益。(伊朗前總統內賈德)

    伊朗前總統艾哈邁德.內賈德一向被外界看做是伊朗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在他執政期間,內賈德用強硬是態度迴應美國和以色列的封鎖和威脅。

    但實際上,伊朗政壇上並不存在什麼“保守派”和“溫和派”,這只不過是媒體和西方世界為了區分伊朗政治家的山頭憑空製造的詞彙而已。其實,不管是西方所謂的溫和派還是保守派的對外政策都是一致的。哪怕是魯哈尼政府,也不乏有薩拉米,哈塔米和扎裡夫這樣的強人高喊“抹平以色列”與“消滅美軍的中東基地”的口號。在此次遭到制裁,面臨經濟危機和軍事威脅的情況下,魯哈尼政府也展現出了要與美國鬥到底的態度。可見,內賈德和魯哈尼實際上都是一路人。

    內賈德之所以批評2015年伊核協議,批評的不是伊朗的大政方針,而是批評魯哈尼和扎裡夫政府。內賈德作為伊朗總統當中唯一一個穿西裝不穿長袍的土木工程教授,從來都不願和魯哈尼為伍。下臺之後的內賈德也喜歡四處噴人,魯哈尼被噴的次數最多。

    (伊朗核問題)

    從內賈德的講話來看,他還是希望和美國緩和外交關係,與西方世界進行接觸的。但在他執政期間遇到了小布什和奧巴馬絕不更改的對伊制裁政策。因此內賈德只能硬碰硬。而魯哈尼上臺後,美國總統奧巴馬改變了態度,願意向伊朗妥協。

    其實,2015年達成的伊核協議對於美國和伊朗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在這份協議中,伊朗保證不謀求擁有核武器,並減少離心機數量,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調查。而美國也承諾解除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伊朗得到了實惠,而美國滿足了顏面。當時沒有人會想到這份核協議會被瘋狂的特朗普全盤推翻,而如果沒有特朗普,這份核協議還真有可能一直維持下去。

    內賈德在簽署核協議的問題上批評魯哈尼,明顯帶著“事後諸葛亮”的色彩。(霍爾木茲海峽)

    內賈德下臺後,曾在2017年尋求再次參加總統大選,結果被選舉委員會拒絕。一些海灣媒體宣稱內賈德已被伊朗政府逮捕入獄,最後以訛傳訛讓大家深信不疑。實際上,內賈德並沒有坐牢,他現在是一個大學教授,還特別喜歡在社交媒體上指點江山。

  • 2 # 淡然小司

    其實伊朗的哪一屆總統在對待美國問題上都是展示強硬,這是由於伊斯蘭世界美國並不待見,而且在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就深深的得罪美國。這樣伊朗與美國纏鬥了整整40年,因此,每一屆伊朗總統都是對美國展示強硬,包括伊朗前總統內賈德和現任總統魯哈尼。不過在西方人的眼中,將魯哈尼的對外政策表現出溫和,將魯哈尼劃歸伊朗的溫和派。

    魯哈尼執政伊朗在2015年動用了很多的資源,最終與奧巴馬政府達成了由美、俄、中、英、法、德六國共同在聯合國的框架下籤署的《伊核協議》。而到了特朗普在2017年上臺以後,就藉口伊朗違反了伊核協議,而在2018年5月8日宣佈退出了伊核協議,從而導致了目前的伊朗危機。而如今的內賈德又開始炮轟魯哈尼的對美政策,那我們怎麼來看待內賈德呢?

    內賈德談到了海灣形勢和伊朗核協議,他批評現任總統哈桑.魯哈尼以及外交部長扎裡夫在2015年與西方達成了伊核協議。內賈德表示,如果他是當時的伊朗總統,他絕不會與美國達成核協議。因為他們是在錯誤的基礎上處理這個問題,根本不會得到正確的結果。內賈德還表示,他希望美國與伊朗展開談判,兩國和平更加有利於雙方利益。

    顯然內賈德是將目前的伊朗危機歸咎於魯哈尼政府與美國達成的《伊核協議》上來,其實這也只能說是內賈德的嘴炮而已。換作是他再繼續當總統,如果不簽署《伊核協議》,伊朗也不會有好的局面。因為這本身與《伊核協議》無關,只不過是美國用來製造伊朗危機的藉口。

    2017年特朗普上臺以後,開始全面否定奧巴馬時期的各種政策,這自然包括與伊朗簽訂的《伊核協議》。特朗普要為身後支援競選的集團製造利益,特朗普本身就代表著美國傳統能源,什麼製造伊朗危機,就可以推動國際油價上漲,這樣自然就能提高美國傳統能源領域的收入,進而緩解在頁岩油上的資金套牢。同時又可以幫助特朗普在2020年的總統連任,這是特朗普兩全其美的計劃。

    因此,美國就是要尋找藉口,來製造伊朗危機。即使內賈德擔任伊朗總統,沒有簽署《伊核協議》,特朗普政府一樣會找到其他的藉口,進而來製造今天的伊朗危機。畢竟“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個道理大家都懂,這根本就不是《伊核協議》的問題。而《伊核協議》是伊朗的一次轉機,如果美國不撕毀協議,那麼,伊朗的經濟將會得到長足的發展。就是2017年伊朗的經濟增長都達到了7%,由此可見,伊朗未來的經濟將會獲得更高的發展。

    內賈德所說的話語也只不過是在抨擊當今的魯哈尼政府,只不過是體現出自己當政時期對美國的強硬罷了。根本不是解決伊朗目前所面臨的危機,而只是一種推脫責任的埋怨表現。 一味的強硬未必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對待美國這種反覆無常的國家,顯然伊朗需要更多的靈活以及與其他國家之間保持的溝通。伊朗想要獲得良好的環境,除非政權改變,要麼就是美國滅亡!(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 3 # 衝擊時評

    內賈德吹牛吹得有點大發了,2015年達成的伊核協議,其實就是從內賈德執政時期開始談判的,魯哈尼政府做出了一定的讓步,才令奧巴馬政府同意簽署這一協議。特朗普上臺之後,還認為伊朗人的讓步太少,對美國“不太公平”,才宣佈退出這一協議。如果真按著內賈德的說法,伊朗還應該更強硬一些,那美國肯定會一直制裁下去,就不會中間兩年解除伊朗的制裁了。

    2015年簽署的伊核協議,伊朗與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以及德國經過多年的反覆協商才達成的協議,伊朗放棄核計劃換取美國等西方國家解除對伊朗的制裁。但是這一協議簽訂之後,美國國內就有聲音認為這一協議對伊朗太過寬厚。一方面是伊核協議只對伊朗的核計劃限制30年,有一條所謂的落日條款。另一方面,伊核協議並沒有對伊朗的遠端彈道導彈計劃給予限制。在美國解除對伊朗制裁之後,伊朗的財政狀況迅速好轉,開始大力扶植中東其他國傢什葉派武裝,給美國的中東霸權造成了更大的麻煩,這也成為特朗普廢除伊核協議的重要原因之一。

    伊朗內部雖然有內賈德這樣的強硬派,但是還是更為理性的溫和派佔據上風,畢竟美國政府退出伊核協議,重啟對伊朗的制裁,只是伊朗民眾單方面受苦。如果不是因為現在的特朗普政府毫無誠信可言,讓伊朗人再稍微讓步一些,恐怕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也是可以考慮的。伊朗最希望出現的事情是民主黨人能夠在2020年大選中獲勝,伊朗稍稍讓步一些,再恢復伊核協議,怎麼可能後悔當年簽署伊核協議呢?不過內賈德這樣的強硬派並非毫無用處,他們可以凝聚伊朗民眾的意志,共同度過制裁的艱難歲月。

    美國和伊朗的博弈還在私下激烈進行,2020年美國大選在即,雙方正式的談判恐怕要待到大選之後才能開始了,但是絕不會像現在這般一直僵持下去。

  • 4 # 李姓先生

    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是伊朗著名的強硬派總統,他在2005年至2013年間曾任第9屆和第10屆伊朗總統職位,內賈德在任期間奉行堅決的對美強硬政策,他不僅很少跟美國進行談判,甚至他還經常對美國罵罵咧咧,所以內賈德在任期間伊朗和美國的關係一直也是比較糟糕。(內賈德)

    內賈德近日在接受土耳其媒體採訪時表示說如果是他擔任伊朗總統,那伊核協議根本就不可能被簽署,內賈德說的這一句大概也是實話,畢竟《伊朗核問題協議》就是在他下臺之後才簽署的。內賈德在2013年任滿卸任伊朗總統職位,此後接替內賈德成為伊朗總統的是溫和派的政治家魯哈尼,而魯哈尼上臺之後就積極主導伊朗和伊核問題六國展開談判,由於伊朗希望西方國家能夠解除對它的經濟制裁,所以它與伊核問題六國最終也是在2015年成功簽署了伊核協議。

    內賈德對於《伊朗核問題協議》一直是很不滿意,他在去年初的時候甚至因為對現任總統魯哈尼進行批評而被伊朗當局給逮捕。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之後,內賈德更是找到了嘲諷和批評魯哈尼的機會,他認為伊朗壓根兒就不應該和美國簽署任何協議。不過伊核協議的簽署其實並不僅僅是由伊朗總統決定的,畢竟伊朗總統上頭還有一位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而哈梅內伊才是那個最終決定伊朗外交走向的人。(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

    魯哈尼這樣的溫和派之所以能夠有機會成為伊朗總統,這也是因為哈梅內伊需要一位溫和派的總統代表他去跟美國對話。內賈德在2017年的時候曾試圖再次申請參加伊朗總統大選,但是伊朗憲法監護委員會卻取消了他的參選資格,如果再聯絡內賈德在2018年初被捕的事情,所有的事實都表明內賈德已經被伊朗最高統治階層給拋棄,他對於伊朗政壇已經沒有什麼影響力。哈梅內伊本人對美國已經夠強硬,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反而需要像魯哈尼這樣相對比較溫和的政治家來代替他去跟西方國家接觸。(魯哈尼和特朗普)

    內賈德是對美國非常強硬的伊朗政治家,不過內賈德這樣強硬的政治家未必會有利於伊朗民眾的利益。伊朗對美國強硬的結果無非就是招惹美國的經濟制裁甚至引發伊朗跟美國的軍事衝突,然而經濟制裁且讓伊朗民眾承受著很大的生活壓力,如果伊朗再跟美國爆發軍事衝突,到時候只怕連伊朗政府都會被美國軍隊給推翻。伊核協議的簽署給伊朗民眾帶去的利益還是遠遠多於傷害,現在雖然美國已經退出伊核協議,但是如果伊朗能夠跟美國再簽署一份新的協議,最終的結果還是會比伊朗堅持跟美國對抗更好。

  • 5 # 軍武視界

    內賈德如今說這種話,實際上就是馬後炮一個。甚至從某種角度上可以看的出,這個人有點剛腹自用,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為何我會這樣說,主要是在於以下幾點。

    首先,在其退位之後,還一度想著再次參加伊朗的選舉,2017年的時候就幹過這事,但最終被選舉委員會拒絕。由此,可以判定此人很有可能對伊朗當局有點看不順眼。(個人觀點)

    其次,“伊核協議”是在什麼時候簽訂的,那是在2015年就已經簽訂了。並且,那個時候不論是從哪方面來考慮,伊朗和美國簽訂核協議都是最為妥當的事情。當時,伊朗明確表示,可以不擁有核武器,離心機數量也能夠相應減少。而美國方面,也表示勢必會對伊朗取消制裁。

    這種協議,不論是任何一個國家看在眼裡,都覺得十分划算。而在那個時候,也沒見內賈德跳出來說這份協議不能隨便籤署呀。現如今,伊朗出現危機,他到跳出來裝好人,不但如此還表示換作他不會簽訂協議。試問,難道這個人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不覺得好笑嗎?

    要知道,他執政的那會,對待美國的態度,和如今伊朗對待美國的態度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換位思考的話,說句實在話,目前伊朗也禁不起太大的折騰,儘管嘴上強硬,但又有哪個國家在面對強國時,是不想坐在談判桌上解決問題的呢?

    這裡可能有人會問,那為何目前伊朗並沒有服軟的跡象呢?實際上,這就是兩個國家在打拉鋸戰,誰先鬆口誰吃虧。伊朗即便是想鬆口也不能表現出來,只能等美國讓步。而美國方面作為世界強國,抹不開面子只能咬牙硬撐。而在這其中,兩個國家博的就是一口氣。

  • 6 # 毛開雲

    內賈德2005年6月當選伊朗總統,2009年6月獲得連任,2013年8月總統任期屆滿後,重新回到校園任教。內賈德擔任總統期間,對美國非常強硬,並稱為強硬派總統。內賈德之後魯哈尼上臺,相對內賈德而言,魯哈尼要溫和一些,被稱為溫和派總統。所以,2015年,魯哈尼治下的伊朗,與奧巴馬治下的美國達成了由美、俄、中、英、法、德六國共同在聯合國框架下籤署的伊核協議。應該說,無論伊朗、美國還是伊核協議國乃至世界各國,都從伊核協議中或多或少得到了利益。尤其是伊朗,簽署伊朗協議後,聯合國和美國等國際組織和相關國家解除了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伊朗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

    作為伊朗前總統,內賈德稱“如果是我,我絕不會簽署伊核協議”,這種說法在這個時候不太合適,理由有四:

    第一,內賈德擔任總統期間,作風低調,樸實親民,勤儉廉政,深得廣大普通民眾特別是弱勢群體的支援。簽署伊核協議,對伊朗、伊朗人民、伊朗經濟有利,如果內賈德繼續擔任總統,應該會簽署伊核協議,而且伊核協議在內賈德執政時期就在談判,只是到了魯哈尼時期才瓜熟蒂落,簽署了伊核協議。

    第二,伊朗同意簽署伊核協議,從伊朗國內來說,也不完全是伊朗總統魯哈尼和外長扎裡夫的意見。眾所周知,伊朗最高領袖是哈梅內伊,沒有哈梅內伊的同意,魯哈尼和扎裡夫敢同意簽署伊核協議嗎?所以,內賈德批評魯哈尼和扎裡夫是沒有道理的,對魯哈尼和扎裡夫也是不公平的。

    第三,能否簽署伊核協議,也不完全是伊朗說了算,還有伊核協議國,還有國際原子能機構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簽署伊核協議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伊朗必須識大體、看大勢。如果伊朗一意孤行,拒絕簽署伊核協議,吃虧的還是伊朗。無論魯哈尼還是內賈德當伊朗總統,伊核協議都是應該簽訂的。

    第四,在伊朗和美國關係緊張的當下,在美國對伊朗步步緊逼、極限施壓的今天,內賈德應該做的是支援魯哈尼的工作,讓伊朗人民更加團結,共同對付美國對伊朗進行的經濟、政治、外交甚至軍事打壓,而不是說喪氣話、製造內亂、搞內訌。作為當了8年伊朗總統的對美國奉行強硬措施的內賈德,應該要求美國取消對伊朗的所有制裁,消除對伊朗的敵意,保持對伊朗應有的尊重;應該堅決站在哈梅內伊、魯哈尼、扎裡夫一邊,堅決與美國那邊的特朗普、彭斯、蓬佩奧、博爾頓之流作鬥爭,美國那邊的人強硬,內賈德可以比他們更強硬,沒有必要在伊朗國內與魯哈尼、扎裡夫比強硬。

    內賈德稱“如果是我,我絕不會簽署伊核協議”,既有一種事後諸葛亮的意味,也顯得格局稍微小了一點。作為在伊朗備受歡迎的總統,哪怕內賈德與哈梅內伊有分歧,哪怕內賈德比魯哈尼、扎裡夫更強硬,這都是伊朗的內部事情。面對美國的無理取鬧、極限施壓,伊朗人民正在同仇敵愾、共禦外侮,這時特別需要內賈德當表率、做示範、帶好頭;即使內賈德不能做到這樣,但至少不要動搖軍心,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 7 # 木春山談天下

    伊核問題爆發之時,正好是2005-2013年內賈德當政8年期間。

    2015年魯哈尼與美國簽署協議,局勢才有所緩解。

    10年前,內賈德的副外長阿拉戈齊來華,木叔採訪他的時候問到伊核問題,他說:這隻能透過對話和談判的方式加以解決。

    如今阿拉戈齊還是副外長,在扎裡夫手下工作。而扎裡夫就是用對話和談判的方式,與西方簽署伊核協議的人。

    但是這份協議在剛簽署的時候,就遭到包括內賈德等強硬勢力的反對。以至於幾個月前伊朗最高宗教領袖哈梅內伊在回憶當時的情況時也在說,他那時候也不想簽署伊核協議。

    所以,內賈德最近的表態,其實不讓人奇怪,這就是伊朗強硬勢力的共同心聲。

    在伊核協議履行的這幾年當中,他們也不斷髮聲反對伊核協議。

    特朗普去年退出後,他們更是幸災樂禍地挖苦魯哈尼和外長扎裡夫。正是他們和西方接觸促成了伊核協議嘛!

    只是在這個時間點上,內賈德出來又在挖苦伊核協議,其實還是說明他對魯哈尼政府不信任。

    什麼時間點?

    這幾天正好是魯哈尼政府藉口歐洲沒有履行伊核協議,而伊朗對伊核協議突破之際。9月6日伊朗已經突破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規定,部署更多離心機來提煉濃縮鈾了。

    這讓外界對伊核協議的前景更加堪憂。而內賈德此時從伊朗內部放出這些風聲,無疑等於是給魯哈尼補了一刀。讓還是想保留伊核協議的魯哈尼政府更難堪。

    (魯哈尼和扎裡夫)

    伊朗的強硬派勢力為什麼不喜歡伊核協議?

    主要是兩點:

    第一,內賈德就是伊核問題的始作俑者,他當然不會打自己的臉。

    伊核協議規定伊朗必須要按照國際原子能機構嚴格核查來進行民用核活動。把濃縮鈾的丰度限制在3.67%,重水儲存不能超過300公斤,離心機也只能5060臺,在兩個核工廠運作。此外一切都是非法的。

    內賈德時期的伊朗核計劃,濃縮鈾丰度已經提到了20%,離心機有8000多臺。這都是內賈德支援下的結果。

    結果伊核協議對以上所有都進行限制。

    內賈德要是同意,這不等於打自己的臉麼?所以他當然不會簽署伊核協議。

    第二,伊核協議確實嚴格限制了伊朗的核能力。

    波斯人骨子裡還是有大國意識的。

    和突厥人的土耳其一樣,他們都曾完全統治中東,和西方文明分庭抗禮,恢復過去榮光的感覺很強烈。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最近透露心聲說土耳其也想有核武器。難道比土耳其多瞭如此眾多核計劃與核能力的伊朗人就沒想過?

    伊朗人當然想過,而且根據摩薩德從伊朗盜取的核檔案,他們是有過秘密核武器計劃的。

    而伊核協議其實等於公開層面上限制住了伊朗的核活動,這本質上對伊朗的民族自尊心是嚴重打擊,因為要按照西方人的路徑來進行活動,內賈德這樣的強硬派很不甘心。

    所以,內賈德至今也對當年他發展伊朗核計劃時候的“壯舉”念念不忘,對魯哈尼政府的政策抨擊,也就毫不奇怪了。

  • 8 # 書中有毒

    內賈德就是一個馬後炮!站著說話腰不疼。

    2015年為什麼能成功簽署《伊核協議》?其決定性因素並不在伊朗方面,而在美國方面。

    美國當時為什麼要痛快地簽署這個協議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敘利亞戰爭。如果像前伊朗總統內賈德一樣盲目撇開當時的這個歷史現狀,而大談特談什麼強硬,都不是唯物辯證法。常言說的好:站著說話腰不疼。正是因為這個《伊核協議》的簽署,伊朗才過上了正常國家的生活——正常融入了世界大家庭。

    當時的敘利亞戰爭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呢?恐怖分子is is伊斯蘭國已經嚴重的滲透到了敘利亞境內——攻城略地殺人放火顯然成了氣候,嚴重威脅著中東乃至歐洲地區。為此,聯合國也通過了有關決議,號召全聯合國成員國儘可以放開人馬去敘利亞搏殺恐怖分子!美國也正是在這個旗號下美國——參與了敘利亞內戰。為了在敘利亞反恐的需要,就迫切需要伊朗的支援——儘可能的建立反恐統一戰線。否則中東被恐怖分子攪亂,最終受害最大的還是美國自己。

    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當時以色列的戰機需要飛躍約旦上空去敘利亞剿滅恐怖分子,由於約旦和以色列的歷史恩怨,當然是拒絕開放天空。美國被迫出面了,奧巴馬政府答應給約旦10億美元的經濟援助,這才換來了約旦向以色列開放空禁。

    兩利相權取其重,當時美國的奧巴馬政府也是迫於萬般無奈,才不得不向伊朗妥協。當然,這也是在俄羅斯和英法等回在背後強烈支援下,六國加伊朗簽訂了一個《伊核協議》。正因為奧巴馬政府當時的動機不純,有明顯利用伊朗的臨時成分,這就為以後的危機打下了伏筆。

    果不其然,特朗普總統上臺後,為何決絕地撕毀了這個《伊核協議》呢?原因固然很多,比如說美國優先,比如中東世紀協議等等。但最關鍵的原因是:敘利亞內戰基本結束,境內的恐怖分子幾乎被消滅殆盡,伊朗已經失去了被利用的價值。特朗普這一招叫過河拆橋。再加上美伊之間有40年的歷史恩怨,特朗普為了踐行他的“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只能拿伊朗這塊地區開刀。

    事實上,伊朗特殊的政治體制,決定了任何重大國策的最終拍板權在宗教領袖哈梅內伊手裡。說不好聽點,總統只是前臺跑龍套的一個角色,總統決定大事的許可權很有限。像《協核協議》簽訂這麼重大的事情,肯定是哈梅內伊說了算。即便當時的總統是內賈德,他也必須無條件地尊從宗教領袖的旨意。

  • 9 # 世界映象觀察員

    《伊核協議》限制了伊朗,但是它同時也保護著伊朗,不籤的話,伊朗現在情況會非常不妙。

    翻開聯合國安理會的會議記錄本,2010年6月9日的聯合國安理會上,安理會主席國彙報了伊朗未經批准建造鈾濃縮設施並把鈾丰度濃縮到20%的情況,經過投票後,大會通過了第1929號決議,對伊朗實行制裁。聯合國不僅禁止任何國家參與伊朗關於核能使用的軍事與經濟活動,還禁止任何國家向伊朗出售坦克、裝甲車、火炮、戰鬥機、軍艦和導彈等軍需用品,連零件都不能賣給伊朗。

    內賈德2005年到2013年擔任伊朗總統,伊朗在2010年被聯合國制裁,這個責任應當由內賈德來負責。伊朗作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締約國,禁止核試驗是應盡的義務,伊朗把鈾濃縮到20%,已經超過了核電站的鈾濃度要求,這完全是一個錯誤的行為。聯合國對於伊朗採取制裁,最嚴厲的是禁止任何國家售賣武器裝備給伊朗,伊朗不是製造武器的大國,如果長期不能夠更換自己的武器裝備,這對於國防力量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2013年8月,魯哈尼當選伊朗新的總統,他在2015年簽訂了《伊核協議》,伊朗鈾濃度不得超過核電站要求,不得進行任何核武器試驗,聯合國停止了對伊朗的制裁。《伊核協議》簽訂後,伊朗可以重新向其他國家購買武器,這對於伊朗來說,非常重要。

    這次波斯灣上再次爭端,不關《伊核協議》的事情,那完全是因為遇到了一個不講理的傢伙所致。遇到不講理的人,伊朗籤沒簽《伊核協議》都無法阻止他來找茬,如果伊朗沒有簽訂《伊核協議》,那個不講理的人早就派兵前往波斯灣了。伊朗應該慶幸簽訂了《伊核協議》,因為有這個協議存在,許多大國都沒有應美國邀請到波斯灣去,也正是因為有這個協議,大國還是從伊朗購買石油,美國的伊朗石油封殺令作用不大。如果伊朗沒有簽訂《伊核協議》,那麼沒有國家敢向伊朗買石油,因為那是幫助伊朗籌集核試驗資金,這違反了聯合國第1929號決議。

    雖然內賈德對於簽訂《伊核協議》持有不同的意見,但是他依然站在伊朗人的身邊,他呼籲美國與伊朗立即展開談判,不要讓海灣地區發生戰爭。以他的性格,肯定和魯哈尼一樣,要求美國先停止一切制裁,然後再進行談判,伊朗的總統全部都是硬骨頭,只是處事方式不同而已。

  • 10 # 昨思今明未武

    伊朗與美國是否達成伊核協議並不是伊朗前總統內賈德說了算的,或者說那怕內賈德還在伊朗總統的位置上,如果美國提出的妥協方案符合伊朗的利益,那麼內賈德仍然無法阻止伊朗與美國達成伊核協議,雖然內賈德為伊朗的總統,但是內賈德沒有掌握國家的絕對權力。

    雖然在內賈德時期,伊朗的經濟發展比較平穩,民眾的生活也因為內賈德施行的石油上餐桌計劃,讓伊朗民眾分享了伊朗石油的紅利。但是由於伊朗對美國及以色列的強硬態度,讓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也非常的嚴苛。加之內賈德政府推行的伊朗核計劃讓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制裁伊朗的決議,其實這時的內賈德政府其實已經在危機的邊緣。內賈德在2009年連任後,包括伊朗聖城在內的多座城市爆發抗議活動,其實已經反應出內賈德的政策已經在國內遭到反對。

    如果伊朗的魯哈尼政府沒有與美國簽署伊核協議,伊朗極有可能已經與以色列發生戰爭了。作為中東對伊朗等國最緊張的國家,以色列絕對不會讓伊朗擁有核武器及核能力,如果不是美國在一邊“壓”著,以色列絕對會對伊朗的核設施發動攻擊,例如以色列曾經對敘利亞、伊拉克等國核設施進行攻擊一樣,以色列一定會不惜代價摧毀伊朗的核設施及核能力。

    那怕是美國在一邊極力阻止其實也沒有完全讓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核科學家等伊朗核研究相關方面的裝置和人員進行攻擊,從透過網路散佈震網病毒來讓伊朗的離心機癱瘓到暗殺伊朗的核科學家,再到暗殺伊朗核設施的操作人員、偷伊朗核研究的資料,以色列一直沒有放棄對伊朗核研究的破壞。

    一旦以色列對伊朗的核設施發起軍事攻擊,那麼預示著美國參戰的可能性在加大,不管是從阻止伊朗研發核武器的角度,還是美國在維護中東最重要盟友以色列的角度,美國間接或者直接參戰的可能性都在增加。尤其是在伊朗的軍事力量已經佈局敘利亞的情況下,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援及輔助可能變得更加緊迫。

    而且從以色列在中東的戰略可以看出,一旦以色列與伊朗發生直接軍事衝突,以色列絕對會將整個中東都拉入以色列與伊朗的戰場,這時美國可能必須介入到以色列與伊朗的角力中去,否則美國在中東損失將難以估量,這其實就是以色列最無奈或者說最要挾美國的辦法。

    因此,伊朗與美國的伊核協議是對伊朗最有利的協定,從伊朗石油出口很快就恢復到日出口250萬桶的規模,就可以看出伊核協定對伊朗經濟促進作用。加之伊朗可以暢通無阻的與歐洲等地進行經濟及貿易往來,實際上對伊朗經濟鬆綁是非常可觀的。正是由於伊核協議對伊朗非常重要,才讓讓伊核協議如此高效在伊朗國內獲得透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才能用冷燙,更好的燙出熱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