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麓風軒

    “ 如果世上沒有美酒,男人還有什麼活頭?如果男人不戀美色,女人還有什麼盼頭?”傳言莫言所作的《酒色賦》,道出了“酒”之魅力!酒這個字,真是中國文化裡最為博大精深的漢字之一。

    那麼,“酒”字是怎麼來的呢?一、民間傳說

    傳說古代一農夫(一說杜康),家裡的糧食被雨淋了,捨不得扔,於是受了神仙的旨意,到村頭去等(但不能過酉時)人,只要遇到三個人,就向他們每人要一滴血,取回來加入糧食中就不會浪費了。

    農夫照辦,果然在酉時之前收集到三滴血,加入糧食中後發生了奇妙的反應,變成了芳香無比飲料,一時不好叫什麼,於是就用酉時的“酉”加三點水就有了“酒”字。

    據說三人中,一人是教書先生、一人是領兵打仗的將軍,第三個是個瘋子,結果酒裡面就有了這三種血性,後來人們每每喝酒之時,開始就如先生一樣禮讓,文質彬彬,三杯過後,像將軍一樣豪氣沖天,喝高了以後就像瘋子一樣胡言亂語、爛醉如泥。

    二、酒之起源

    以上只是傳說,我們言歸正傳。其實酒最早是天然產物,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勞動中不經意間發現糧食可以變成酒。據《神農本草》所載,酒起源於遠古與神農時代。

    晉人江統在《酒誥》記載:“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有飯不盡,委餘空桑,鬱積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說明煮熟了的穀物,丟在野外,在一定自然條件下,可自行發酵成酒。人們受這種自然發酵成酒的啟示,逐漸發明了人工釀酒。 

    三、酒字來源1、人們用罈子盛酒,於是最早的酒字就是酒罈的象形——“酉”字

    酉字,象形兼會意字。甲骨文、金文字形像酒罈。酉字下面是西,上面是一。“西”本指“西方”。在中國古文化中,西方與“秋季”搭配。“秋季”意味著“莊稼成熟”。故“西”轉義指“穀物成熟”,其字形像酒罈。“一”指“酒罈裡的內容物”。

    2、由於酉字還表示時間(酉時)和方位(西方),為了不混淆,後來“酉”字加三點水成了“酒”字

    《漢語字典》中說:酒,會意字,從水,從酉(yǒu)。“酉”本義就是酒。“酉”亦兼表字音。酒的本義:用高粱、大麥、米、葡萄或其他水果發酵製成的飲料。

    《漢書·食貨志》中說“酒,百樂之長。又,酒者,天下之美祿。”可見自古美酒就是看作好東西。《說文解字》中也說:“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沒有想到,古代一開始就講“酒德”,也就是現代人常說的:酒品看人品!!

    四、酒字文化

    中國是酒之大國,酒對於各階層人士來說既愛又恨。一個酒字,幾乎可以貫穿整整一部中國歷史!有網友寫的酒詩非常精彩,不妨一起來欣賞其中一段——

    讓你

    若夢若醒

    飄飄欲仙

    讓天地顛倒

    讓世界旋轉

    把人類歷史

    澆灌得跌宕起伏

    將琴棋書畫

    薰染得色彩斑斕.....

    .醉了劉伶

    狂了詩仙

    張揚了曹孟德

    書寫了鴻門宴

    溼了清明杏花雨

    瘦了海棠李易安

    景陽岡上

    助武松三拳斃虎

    潯陽樓頭

    縱宋江題詩造反

    你啊你

    成全了多少英雄豪傑

    放倒了多少村夫莽漢

    歌舞與你相佐

    美色與你為伴

    催詩情萬丈

    壯文人斗膽

    有人借你發瘋

    有人借你奪權

    有時你只是一個道具

    烘托一下談判桌上的氛圍

    有時你更像一種暗器

    把貪杯的對手麻翻

    ......

    詩裡提到劉伶,一般讀者不太熟悉,需要交代一下。他是魏晉時期文學家、詩人,“竹林七賢”之一,嗜酒成性,酒風豪邁,被稱為“醉侯” 。

    《世說新語》中記載說:劉伶喜歡裸飲。有一天,他正赤身裸體坐在家中豪飲,有客人來,就問他怎麼衣服都不穿呢?劉先生醉眼迷離,反問客人說:”我以天地為衣服,以房子為內褲,隨叫你跑進我褲子裡來的......”

  • 2 # 憶不容辭119

    酒字,緣自於四柱八字中,十二地支裡的酉字。這裡咱們不去追溯歷史淵源,只著重於現實生活。如果某人的出生月份是農曆的八月,那麼十有八九,此人青年時期,不是貪杯,就是酒量比較大。如若不信,不妨驗證。道理自在其中!

  • 3 # 命理師陳一宏

    酒字的由來,如果單看字面,是沒法知道各種原因的。如果以音聲來研究,就會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大家知道,酒是根據糧食發酵釀造出來的,也就是糟出來的。這個糟字,現在是形容詞,但在這裡,我們要當動詞看,糟酒,就是做酒釀酒。非常的形象,遠古時期,人們是發現,把糧食糟蹋了,糟出來的水,挺好喝。那時候還沒酒這個詞,人們怎麼形容呢?大概就叫糟水。

    很多的地方語言,其實就是活生生的活化石,自古流傳到今天。我們比如廣東粵語,廣西白話。這種語言相近,他們的流傳就很久遠。不管是白話還是粵語,糟和酒,是近似音的。

    糧食經過糟酵出來的水,可以喝,而且很好喝,所以被繼承了下來。後來發展出了文字,可是要怎麼形容這個好喝的水呢?糟的音是繼承了下來了,然後再弄個象形的,畫個樽子吧,裡面配倆個勺子,告訴大家,這個樽子裡面有水,這個水可以打上來喝。

  • 4 # 楽夏笙歌

    本觀點轉自百度,科普一下

    中國釀酒的歷史,可以上溯到一萬多年以前。那時,人類社會處在舊石器時代晚期,人們使用經過打製加工的石質工具,依靠狩獵和採集生活。在採摘野果的漫漫歲月裡,他們發現一些野果,貯藏時堆集一久,就會發酵,能夠醞釀成酒,香氣溢發,味道甘美,能刺激精神,使人有舒適的感覺。年深月久,原始人類就逐步積累了用野果自然發酵釀酒的經驗,從而有意識地將採得的野果加以鑑別選擇,存貯起來,待其自然發酵,生成酒液,以便享用。這就是最原始的酒。隨著生產力發展,人類社會由舊石器時代進入新石器時代。生產工具的改進,使人們改造自然的能力大為提高,狩獵活動向家畜飼養轉化,畜牧業逐漸發展起來。透過馴養家畜,人們不僅可以獲得獸肉,還能夠獲得獸乳。

    當擠得的獸乳汁喝不完時,會受到大自然中酵母菌等微生物的作用,發酵成酒。這樣,乳釀酒也被人類發現了。隨著經驗技術的積累,逐步發展成為一種叫做醴酪的美酒。原始人類在採集野生果品的同時,也採集野生穀物為食。他們發現了野果能夠發酵成酒,也發現了穀物發芽生酒的現象,但由於穀物來源單純依賴野生採集,十分有限,供給食用尚且不足,沒有剩餘用於釀酒。伴隨新石器時代的來臨,原始農業也從野生植物採集活動中誕生出來,栽培農作物種類增加,穀物數量逐漸增多。由於貯藏技術低劣,穀物發芽發酵成酒的事也多起來。在對這種自然現象的長期觀察中,人類逐步積累起穀物釀酒的知識,並開始用生活中剩餘的穀物釀酒。

    但在這一時期,穀物收穫量有限,而且為整個氏族公社所共有,是大家的生活必需品,十分重要,所以,釀酒可能僅在歡慶收穫和戰爭勝利時偶一為之,並不是經常性的勞動。到了四五千年以前的龍山文化時期,氏族公社逐漸解體,出現了階級分化,少數富有者手裡集中了較多的剩餘糧食,發展穀物釀酒的社會條件也具備了。在龍山文化的遺址中,出土的陶製酒器有高腳杯、小壺等,這些專用飲酒器的出現,說明當時穀物釀酒是較為經常與普遍的生產活動,也證明當時酒文化的發展已經有一定的水平。因為遠古社會人們的生產發展和生活改善都十分緩慢,從穀物釀酒產生,發展到了專用飲酒器具的出現,必然要經歷漫長的過程。考古工作中飲酒器具的發現為中國穀物釀酒的起源提供了有力的物證。中國穀物釀酒出現的時間,可以追溯到六七千年以前。在甲骨文中,酒字字形宛若陶罐,有些學者推測,酒字是酒器和釀器的象形。可見,釀酒的起源與中國的製陶業也有密切的關係。

  • 5 # 易日江河

    大禹時代,有個老頭愛用撿拾的野果、粗糧之類的食物自然發酵後進行燒製,蒸餾出的瓊槳液體,感覺囗感比水香醇可口,於是就將這醇釀佳造進獻了禹王,奔波勞累的禹王在品嚐了一小杯後,嘖嘖稱奇,驚為天外之物也,於是不由自主提起一瓦罐瓊槳一飲而盡。那知飲完之後頭,起初興奮不已,接著昏昏沉沉,恍恍惚惚,其次悶聲倒地呼呼大睡。眾人都以為異,疑為毒藥害了禹王,於是便扣留了老頭等待發落。在眾人焦慮的等待中,時間走到了第二天的傍晚時分,此時禹王突然睜開了睡眼,立起身,抖抖身子,感覺渾身輕鬆,滿身是勁,精神百倍,眾人詢問情況後皆以為喜,遂問發落老頭事宜,禹王下今馬上放人厚厚佳獎。老頭如願.以償,便自請禹王賜名這瓊槳,禹王思索有時,道:吾得於此瓊槳在傍晚,今飲此瓊槳後昏睡醒於傍晚,此都是酉時,此仍水類之物,就用氵+酉=酒,(you酉),因感覺醒後全身輕鬆,勞累感全無,像重生一樣,有得救之意,就讀(jiu酒)吧。

  • 6 # 娛樂眾生

    前段時間,剛好看了一些關於酒的書籍。這裡可以推薦看有關於酒文化的書籍,裡面有詳細的有關酒的起源與發展,分類,釀製等等。

    關於釀酒的傳說,有幾種以下 的說法:

    1.儀狄釀酒

    2.杜康釀酒

    3.上天造酒說

    4.猿猴造酒說

    不管是那種傳說,酒的起源都是有依據的。遠在舊石器時代,人們以採集和狩獵為生,水果是主食之一。而水果中含有較多的糖分,如葡萄糖,果糖及其它成分。在自然界微生物的作用下,很容易發酵生成香氣撲鼻,美味可口的果酒。另外,動物的乳計中也含有蛋白質,乳糖,也極易發酵成酒。以狩獵為生先民們很可能意外的從留存的乳計中得到乳酒。

  • 7 # 小漢字見大歷史

    「酒」是怎麼來的?人類為什麼如此迷戀酒?

    在自然界中,澱粉含量高的植物果實凋落在地上,偶然會發酵就會形成「自然酒」,很多哺乳動物都被「天然酒」的香味所吸引而飲用導致醉酒。

    喝醉酒的大象

    非洲辛巴維(威)有一種叫做馬魯拉樹(Marula tree),樹上果子含糖量非常高,極其容易發酵成酒精。

    下面這個小影片是大象為了吃到馬魯拉樹的果子,就將樹上果子全部都搖下來,果子慢慢發酵形成「酒果」,野豬、猴子、大象、角馬都吃醉了,走路走不穩,打瞌睡,猴子發酒瘋,樣子十分滑稽:

    中國古代文獻記載「猴子儲存水果釀酒」:

    明代李日華所著《紫桃軒又綴》:黃山多猿,春夏採雜花果於石窪中,醞釀成酒,芳香襲人。近人徐珂所著《清稗類鈔·粵西偶記》:粵西平樂府山中多猿,善採百花醞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數石,飲之香美異常,名曰猿酒。

    猴子能否明白「堆積水果」-「發酵」-「酒」這個因果關係嗎?

    我覺得是不能的,可能是古人的以訛傳訛,但也並非空穴來風,因為,「酒香」是很多動物都抵禦不了的,喝酒帶來的欣快感十分舒服,具有成癮性。

    這裡就要簡單的講一下生物學知識,為什麼酒精具有成癮性?

    酒精成癮和毒品成癮的生理機制是一樣的,人類的七情六慾其實都是化學的產物,哺乳動物的神經系統都有一套「獎賞系統」:

    在進食、性交、有成就感的事情的時候,人類大腦會產生一些稱為快樂素(Happiness Hormone)的化學物質,讓認感覺快樂興奮:

    產生興奮感的多巴胺(Dopamine)

    鎮痛並讓人產生平靜、祥和的內啡肽(endorphin)

    酒精和藥物成癮就跟這兩種「快樂素」有關。

    人體「快樂素」分泌是非常少量的,吸毒和喝酒就是攝入「外來快樂素」讓人產生欣快感和興奮感,這樣就導致「體內快樂素」停止分泌。

    如果一旦停止攝入「外來快樂素」,「體內快樂素」的功能還沒有完全正常恢復,人腦內的化學平衡被打破,就會產生極其痛苦的戒斷症狀。

    所以,成癮的人不顧一切尋找藥物和酒精滿足,就跟古代快要餓死的父母,可以易子而食一樣,人感覺餓很痛苦,本質上也是「快樂素」缺乏,人在很餓的時候進食,大腦會分泌多巴胺,吃飽以後有一種滿足感,就是大腦分泌的內啡肽起作用。

    但是,如果人能熬過這個戒斷期,人體的「內快樂素」還是會正常分泌,但是,人的神經系統卻產生了改變,也就是說再也不可能回到以前了。

    所以,即便成癮的人有無比強大的毅力,熬過了戒斷期,身體不痛苦了,但總有一股強烈的心裡渴求感,這就是所謂的「心癮」,因為大腦神經改變了,

    這是酒精和藥物成癮的生理機制。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很自然的進行推理:

    人類肯定是先發現自然發酵的酒,跟動物一樣,無法抵禦酒的香味,飲用發現酒給人帶來無可名狀的欣快感。那麼,聰明的人類會很本能的去觀察、探尋「自然酒」產生機制。

    漸漸的,人類明白了「果實穀物經過發酵產生酒精」這個因果關係,慢慢摸索發現了產生酒精一些充分必要條件:溫度、時間、壞境(微生物)等,這樣就誕生了釀酒技藝。

    -----------------------------------------------------------------------

    今天考古學發現,大約8-9千年的新石器時代,人類進入農業社會以後,有富裕的農作物可以釀酒:

    西方最早釀造兩種酒是啤酒和葡萄酒,起源於北非(古埃及)和近東的兩河流域。

    中國最早的釀造的酒是穀物酒——黃酒(白酒的歷史很短,不到一千年),目前發現最早的是距今7500-9000年賈湖遺址中釀酒。

    另外,亞歐大陸上高緯度地區的遊牧民族還發明瞭奶酒,可能是製造乳酪過程偶然發明的。

    我們知道,釀製穀物酒的大致的化學變化過程是:澱粉——糖(單糖、雙糖、葡萄糖)——酒精。

    而葡萄的糖分比較高,葡萄酒就是最容易釀的酒,少一個步驟,幾乎不需要什麼人工干預就可以變成酒。

    穀物釀酒比較難一點,穀物釀酒需要真菌將澱粉分解成糖,中國古人叫做「酒麴」,否則穀物就都腐敗了,這種特定的真菌,古人慢慢摸索出來的時間肯定很漫長。

    其實,中國的「酒麴」是堪比茶葉和絲綢一樣的發明,不光釀酒製造醬油、醋都要用到,可以說影響了整個東北亞、東南亞,不知道為什麼都不怎麼重視。比如:南韓、日本的清酒、醬油等技術都是從中國傳入的。

    古書《戰國策、呂氏春秋》等記載酒的發明人是「杜康、儀狄」,跟倉頡造字一樣,只是一種傳說人物神話而已,中國的酒麴釀酒,非常特殊,是長時間的經驗摸索,不不可能是一個人發明的。

    《書經·說命篇》說的「若作酒醴,爾惟麴櫱」,「麴櫱」也就是「酒麴」,「醴」也就是一種跟今天米酒很像的甜酒。

    當然,中國主要產七種型別的酒,中國的「酒麴」有很多種,中國釀酒史非常複雜,不是幾句話可以講清楚。這個問題我當然有認知盈餘可以輸出,再講下去就太長了,我們只要知道酒是怎麼起源就可以了。

    一句話管總:

    人類跟猴子、大象一樣,被迷人的自然酒香吸引,初嘗「禁果」後就一發不可收拾,開動腦經進摸索,最終發明釀酒技術。

    所以,人類各種文化中,酒出現的時間都差不多,都有對酒的迷戀和頌揚的文化,都也知道酗酒的害處,但人類終歸是一部「化學機器」,是無法抵抗「化學反應」的。就像無法改變萬有引力一樣。人,擁有自由意志可能真的是一種假象。

    ---------------------------------------------------------

    「酒」字本義和演變過程

    這裡就直接引用李樂毅先生《漢字演變五百例》(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頁175)的解釋:

    李樂毅先生結論很籠統,下面就詳細講一下,「酒、酉」的分化過程。

    「酒、酉」兩字都始見於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但是,二者職務沒有完全明確的區分。

    在甲骨文中「酒」的甲骨文從「水」從「酉」,即表示「酒」:

    我們知道,「酉」被借用表示地支字的第十位:

    而甲骨文中干支字的應用是非常頻繁的,甲骨文的格式開頭就是記載占卜時間,所以幾乎每片都有干支字。

    所以,殷商時代的神棍:貞人,可能每個人都熟記干支表,因為在出土的甲骨中,出現了四、五片干支表,最完整的一片刻滿了六十甲子:

    因此,商人在刻寫甲骨文的時候,就把「酉」加上「水」部,表示「喝的酒」或者「以酒祭祀先祖」的祭名「酒祭」。而「酉」則專門表示干支字。

    比如:《甲骨文合集542》卜辭開頭有一句「乙酉酒唐」,就是「在乙酉這一天酒祭商人先王商湯」。在甲骨文中「商湯」的「湯」寫作「唐」。

    所以,甲骨文中必須要區分「酒、酉」,否則很容易搞混淆。

    在商周兩代,干支不是用作紀年的,而是紀日、紀時的,殷商金文目前沒有見到紀年資訊。

    西周金文大多數都是「某人作寶鼎,子子孫孫永寶用」之類的吉語,少部分記事金文紀年格式一般是「唯王X年」,很少提到日期干支。我記得好像只有利簋提到武王伐商在「甲子朝」(甲子日早上)。

    那麼,也就是說商周金文中很少用到干支字紀日。金文中干支字應用,並沒有甲骨文那麼多,所以,就用「酉」表示「喝的酒」:

    金文「酉」字:像「酒罈內有酒液」之形:

    如商代晚期的《宰甫卣》:「王鄉(饗)酉(酒)」:

    下列從商代、西周、春秋戰國時代金文中的「酉」字,全部表示「酒」:

    所以,這一時期「酒」是「酉」邏輯關係是:

    「酒」是「酉」的一個子集,二者是包含關係,不是等價關係,也即:「酒」可用「酉」表示,但「酉」不能用「酒」表示。

    -------------------------------------------------

    在戰國楚簡中也是用「酉」表示「酒」:

    但楚簡中表示干支字的「酉」,新增一個「木」旁來表示:

    一直到戰國秦代的睡虎地秦簡,以及《說文》小篆的,才使用從「水」的「酒」字:

    戰國晚期之後,「酒」「酉」的職務才完全明確,不得相混。「酉」專門表示虛詞,也即地支字「申酉戌亥」,「酒」表示名詞。

    ---------------------------------------------------------------------

    綜上所述,結論是:

    「酒、酉」古本一字,「酒」為形聲字,「酒】之本字「酉」為象形字:像「壇中有酒」之形。

    「酒、酉」同為幽部字,古音相近,故得相通。在甲骨文中「酒、酉」有所區分,金文中未見「酒」字,都是以「酉」表示「酒」。「酒、酉」的職務完全明確,各有所專,大概是在戰國晚期。

  • 8 # 桂馥祥儒酒文化大使

    悠長的歷史,酒的種類越來越豐富,酒的名稱和叫法也經歷了很複雜的演化。

    《法苑珠林》中記載“酒有兩種:谷酒、木酒。谷酒者,以諸五雜米作酒者也;木酒者,或有根莖葉果作酒者是也。”

    如此看來古代釀酒的原料也是非常廣泛的。

    歷史上,酒的名稱很多,數不勝數,有些酒名我們現在已經不再使用,連其漢字本身也成為了生僻字。

    有些酒名品讀起來還很有趣味,比如:酋、酉、鬯、醴,這些都是酒的“乳名”,是酒最初問世時的名字。

    酋:有酒熟的意思,也有匪徒或部落首領含義,此外還是古代對造酒的女奴的稱謂。在甲骨文中有多種形象的寫法。從文字形象開看,它就是一個容器盛入液體的東西,就是酒。

    酋除專屬熟酒外,還指管理酒的官員。有史料為證。

    東漢鄭玄注云:“酒熟曰酋。大酋者酒官之長也。”

    這也折射出中國自古以來的酒政制度,源自於上古農業的禁酒之教,自殷商“荒湛於酒”以至滅國後,對於酒的管控就一直是政府的一項重要事務。

    在《周禮》中即有記載有“萍氏之職”。

    《周禮.秋官》萍氏掌國之水禁。幾酒、謹酒。

    幾(譏,通稽)酒即“苟察沽買過多及非時者”,“使民節用酒也”。

    《周禮.地官》司市下設司虣(bào)一職:司虣“掌憲市之禁令,禁其鬥囂者、與其虣亂者、出入相陵犯者、以屬遊飲食於市者。若不可禁,則搏而戮之。”

    萍氏、司虣。都是對付民間飲酒的,貴族統治者自己則設酒官,有限度有節制地供給王室和大臣們用酒。

    儒家思想認為,肇亂之源並不在於酒本身,也不豐於飲酒行為之中,而在於人慾貪婪和無節制的濫飲。

    認為上古那種相對絕對的禁酒辦法與“中庸”之道不合,已屬相對落後。

    改良的方法是規定一些具體的道德約束和禮儀制度,循循善誘,進行自我約束,輔助酒禁的實施,因而孔子大力提倡酒德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酉:在甲骨文中寫法也很多,最早甲骨文的形象就是一個尖底酒罈子。後幾經演化寫法達30多種。在金銘文中又進了一步,多在酉字旁加上象徵液體的筆畫,最後的酒字已基本上接近現代的酒字。

    在字義上,酉的本義是指酒器,代指酒。又引申為成熟,老的意思,後來又藉以表示十二地支的第十位,十二生肖的“雞”,還用來表示蓄水的池塘等。

    現代的一些專家指出古代的“酉”就是現在的“酒”。後世大部分與酒有關的字,都帶有酉的偏旁,也說明酉就是酒的名稱了。

    中國漢字的豐富性,在這個酉字上,可見一斑。

    鬯:(chàng)字在古時是祭祀用酒的代稱。

    指重大節日活動慶典用的香酒,比如慶祝勝利,文定迎親,敬天神、地祇、人神等所用的一種酒,天神稱祀,地祇稱祭,宗廟稱享,這種酒的使用有著嚴格等級。

    據一些史料記載是採用鬱金草釀黑黍而成的香酒。

    鬯在甲骨文中和金文中是象形字,形狀似盛東西的器皿,中間的小點,表示酒糟。

    在篆文中,鬯是會意字,由凵(讀作qū)、※和匕三部分組成。※是斜著寫的米字,匕是取食的勺子,合器來的意思是用勺子把糧食釀的酒從盛器裡取出。

    又因為此酒氣味芬芳濃郁,故鬯又通“暢”字義。

    果然給“神”享用的都是最好的。

    鬯字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已經很少應用,主要原因是我們現在的祭祀活動相比於古代一切從簡了很多,自然專屬於祭祀的鬯酒便不多用了。

    醴:字出現的也很早,其演化過程也很有意思,在甲骨文中還沒有酉字旁,只是寫作像現在的“豆”字。

    豆字在古代是指一種容器,在它的上面在加一個曲字,演變為“豊”意為“等級系列”,引申指“五穀等級系列”。“酉”指“腐敗”、“發酵”、“釀造”。“豊”與“酉”聯合起來表示“五穀等級系列酒”。

    古代把五穀看成一個等級體系,其等級次序為:稻處最高等級,以下依次是麥、黍、粟、菽。

    一個醴字包含了釀酒的原料和過程,這個醴字就說明著酒已釀好放入了容器中。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醴不僅是酒的乳名,還是早期對酒的總稱。

    早在春秋戰國以後,醴就已成為酒的一種,並且在後來形成了它自己的類別和風格,成為一種酒的稱謂。

    人們普遍認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沒有啤酒,但是,根據古代的資料,中國很早就掌握了櫱的製造方法,也掌握了用櫱製造飴糖的方法。

    啤酒是以麥芽為主要原料,加酒花,經酵母發酵釀製而成的,含有二氧化碳氣、起泡的低酒精度飲料。

    麥是五穀之一,也屬於醴的釀造原料,所以在古代中國,醴很可能就是類似於啤酒的酒精飲料。 只是大約在漢代後,醴被酒麴釀造的黃酒所淘汰。

    漢代《釋名》一書中說:“醴,禮也,釀之一宿而成醴”。

    這條記錄說明在漢時,醴是專指一種臨時製作的、質量不高的酒。

    後來也有人解釋說:醴就是“現今甜酒”其味淡薄。

    以上還只是酒的眾多名字中很少的幾個,除此之外,據考古學家考證,河南安陽出土的甲骨卜辭中的“泔”字就是“酒”字,這是中國有關酒的最早文字記載。

  • 9 # 全未來

    酒應該是猿人時期都有酒了,猿人喜歡把水果存放在洞中,夏天的時候時間一長,水果受山洞溫度較熱的影響,水果會隨著溫度升高而發酵,發酵後產生酒精,那時候猿人對這個產生好奇,就會喝一點,那是最早的酒了,是果酒,感覺很好喝,喝多了之後會上頭,飄飄欲仙的感覺很美,以後就專門在樹洞中放些水果。代代相傳,不斷改進, 就有了酒。

    酒,釀於人,酣於人,醉於人,在浩瀚的中華文明中發揮著他獨特的作用,“煮酒論英雄”煮的是酒論的是天下大事,“貴妃醉酒”醉的既是美人也是世人,“鴻門宴”喝的是酒、宴的是群雄、奪的是天下,“武松打虎”醉的是英雄展現的是狹義,“竹林七賢”看似醉的是自己其實醉的是世人。千百年來,酒,醉了古人醉今人,醉罷今人醉後人。醉,是酒的魅力,也是人的境界!

    傳說喝酒的人有三種境界即:書生、將軍、瘋子。

    書生:舉杯文雅,斯斯文文。

    將軍: 酒過三旬,豪放興起。

    瘋子: 來者不拒,不知何處。

  • 10 # 雍正王朝

    酒對於人類有一種特殊的吸引力,不僅僅對於人,對於其它動物也是,很多人做過實驗,有些動物也喜歡喝酒,所以酒水對於人類及動物都是有一種天然的誘惑力的。而隨著人類及酒水歷史的發展,又產生了一種酒文化,而且酒文化比較多元又深入人心,酒水已經是人類離不開的一種飲品了。

    中國是酒的故鄉,也是酒文化的發源地,是世界上釀酒最早的國家之一。酒的釀造,在中國已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酒與文化的發展基本上是同步進行的。

    大體上,古酒約分兩種:一為果實穀類釀成之色酒,二為蒸餾酒。有色酒起源於古代,據《神農本草》所載,酒起源於遠古與神農時代。《世本八種》(增訂本)陳其榮謂:“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儀狄、少康皆夏朝人。即夏代始有酒。餘以為此種酒,恐是果實花木為之,非穀類之酒。穀類之酒應起於農業興盛之後。陸柞蕃著《粵西偶記》關於果實花木之酒,有如下記載:(廣西)平樂等府深山中,猿猴極多,善採百花釀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數石,飲之香美異常,名猿酒。

    若此記載真有其事,則先民於草木繁茂花果山地之生活中,採花作酒,自是可能。穀類釀成之酒,應始於殷。殷代農業生產盛,已為多數學者公認。農產物既盛,用之作酒,勢所必然。以朱芳圃編《甲骨學》下冊文十四,酒字,凡二十一見;郭沫若《殷墟文字研究》,復有“酒,受酋年”之文。受酋年,即出酒豐富之年。而殷人以酗酒亡國,史書所載,斑斑可考。(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早初酒應當是果酒和米酒。自夏之後,經商周、歷秦漢,以至於唐宋、皆是以果實糧食蒸煮,加曲發酵,壓榨而後才出酒的,無論是吳姬壓酒勸客嘗,還是武松大碗豪飲景陽崗,喝的就是果酒或米酒,隨著人類的進一步發展,釀酒工藝也得到了進一步改進,由原來的蒸煮、曲酵、壓榨、改而為蒸煮、曲酵、餾、最大的突破就是對酒精的提純。數千年來,中國的釀酒事業,在歷史的變遷中,分支分流以至於釀造出了許多更具有地方特色,更能反應當地風土人情的各類名酒,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酒禮酒俗,無不構造出一個博大的淵深的名酒古國。

    酒,是人類各民族民眾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一大飲料。世界上最古老的實物酒是伊朗撒瑪利出土的葡萄酒,距今三千多年,仍芳醇彌人;中國最古老的實物酒是西安出土的漢代御酒,據專家考證系糧食酒(也有專家認證為黃酒,作為黃酒工作者聞之為之躍呼、幸哉至善!)至今仍香醇可飲,可謂奇也!中國甲骨文中早就出現了酒字和與酒有關的醴、尊、酉等字。從中可以佐證酒的存在之久。

    酒的種類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黃酒,米酒,藥酒等。

    白酒

    中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由澱粉或糖質原料製成酒醅或發酵醪經蒸餾而得。又稱燒酒、老白乾、燒刀子等。酒質無色(或微黃)透明,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淨,酒精含量較高,經貯存老熟後,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複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澱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製而成的各類酒。

    啤酒

    啤酒是人類最古老的酒精飲料,是水和茶之後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飲料。啤酒於二十世紀初傳入中國,屬外來酒種。啤酒是根據英語Beer譯成中文“啤”,稱其為“啤酒”,沿用至今。啤酒以大麥芽﹑酒花﹑水為主要原料﹐經酵母發酵作用釀製而成的飽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國際上的啤酒大部分均新增輔助原料。有的國家規定輔助原料的用量總計不超過麥芽用量的50%。

    葡萄酒

    葡萄酒是用新鮮的葡萄或葡萄汁經發酵釀成的酒精飲料。通常分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兩種。前者是紅葡萄帶皮浸漬發酵而成;後者是葡萄汁發酵而成的。

    黃酒

    黃酒是中國的民族特產,也稱為米酒(Ricewine),屬於釀造酒,在世界三大釀造酒(黃酒、葡萄酒和啤酒)中佔有重要的一席。釀酒技術獨樹一幟,成為東方釀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其中以浙江紹興黃酒為代表的麥曲稻米酒是黃酒歷史最悠久、最有代表性的產品。它是一種以稻米為原料釀製成的糧食酒。不同於白酒,黃酒沒有經過蒸餾,酒精含量低於20%。不同種類的黃酒顏色亦呈現出不同的米色、黃褐色或紅棕色。山東即墨老酒是北方粟米黃酒的典型代表;福建龍巖沉缸酒、福建老酒是紅曲稻米黃酒的典型代表。

    米酒

    米酒,酒釀又名醪糟,古人叫“醴”。是南方常見的傳統地方風味小吃。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釀在北方一般稱它為“米酒”或“甜酒”。

    藥酒

    藥酒,素有"百藥之長"之稱,將強身健體的中藥與酒"溶"於一體的藥酒,不僅配製方便、藥性穩定、安全有效,而且因為酒精是一種良好的半極性有機溶劑,中藥的各種有效成分都易溶於其中,藥借酒力、酒助藥勢而充分發揮其效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電腦的話選哪個專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