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網際網路的放大鏡

    首先我們說理論上肯定存在這種可能性,小米當然是可以合理合法的收購聯發科,這需要一系列的操作的問題,是收購聯邦科最終的戰略目標是否能夠達成,小米又是否有這樣的實力。

    首先小米的利潤率其實並不高,成立這麼多年以來,現金流的儲備雖然尚且充沛,但還不足以讓其能夠擁有收購聯發科的現金實力,而相當一部分國內的使用者看到這幾年聯發科沒落,就認為聯發科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但其實並不是如此。

    2019年,聯發科全年營業收入為新臺幣2462億新臺幣(約81.6億美元),較去年同比增加3.4%;全年淨利潤為新臺幣232億新臺幣(約7.7億美元),較去年增加11.7%,所以其實可以看出聯發科的體量還是非常巨大的,甚至於小米完全吃不下這個龐大的企業。

    其次則是小米戰略的問題,一方面小米和溝通的戰略合作就導致了和聯發科的合作必然只能是錦上添花,而不是從根本性上解決問題,其次聯發科這幾年在處理器上的沒落已經是很難在短時間內追回來,即便是今年推出了天璣1000plus處理器,也只能是用旗艦產品挽回在中低端的市場。

    如果小米和聯發科合作成功,那麼小米的處理器從此是全系轉為聯發科還是中低端用聯發科高階繼續用高通的,但如果是這樣的話,又有什麼樣的必要性來去選擇收購聯發科呢?畢竟正常的商業合作就已經能夠滿足小米的日常需求,何況聯發科釋出的小米能夠選擇自己的處理器!

    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小米已經決定獨自走研發晶片的路線,即便目前並沒有太出色的晶片表現,也沒有太大的成果,但澎湃s1的問世,其實已經證明小米可以做出晶片,只不過需要面臨更多的困難,遭受更多的波折,無論是大魚電子還是松果晶片,最終的結果都是希望小米能夠走上一條獨立自主的晶片之路。

    而收購聯發科就導致此前的戰略徹底被推翻,所有的投資幾乎也不會有什麼樣的回報,更何況這兩家企業是否能夠完成融合,這都是一個巨大的困難。

    對於小米而言,連庫存都不敢積壓太多,怕現金流不夠用,更何況是投資晶片收購晶片巨頭這樣的資本行為。

    所以1小米是可以收購聯發科的第2小米,現在還不具備實力收購蓮花科,第3小米和聯發科之間的收購合作並不見得會1+1>2。

  • 2 # 小伊評科技

    小米收購聯發科?基本上等於痴人說夢,小米如果有那手筆和氣魄,早就自己研發晶片了。

    小米壓根沒有那麼充沛的現金流去收購聯發科的股票。

    根據相關股權概念來說,收購一家公司實質上就是完全獲得這家公司的控制權。那麼一個資本想要完全控制一家企業擁有絕對的控股權和決策權,需要持有該公司至少51%的股份,也就是在董事會佔據半數以上的席位。而想要獲得股份,那就必須從持有聯發科股票的人手裡購入股票,買賣股票當然是要靠錢的。

    目前聯發科的總市值約為9151億新臺幣,約合2172億人民幣,半數以上的股票的價值高達1000億元人民幣以上,小米根本沒有這個實力,就算有這個實力的公司,短時間想要拿出1000億元人民幣去收購一家公司也是不現實的。

    不僅如此,聯發科的股權也是非常的分散,而且或多或少都有美國資本的影子,譬如第一大股東是來自新加坡的花旗銀行,背後有新加坡的影子,同時也有美國摩根大通的這樣的純美資企業。想要從這些企業手中購入聯發科的股票無異於登天。

    另外還有一個方面那就是外部干預了,聯發科作為臺灣地區市值第三高的高科技企業,以目前的國際態勢來看怎麼可能輕易的就被我們國家的資本收購呢?所以在當下這個時期來說,小米根本沒有能力也沒有機會收購聯發科。

    小米收購聯發科並不符合小米的定位。

    小米本身就是一家輕資產運作的手機廠商,這一點從其研發投入佔比上就能看出來——常年維持在3%左右。

    所以小米未來發現的趨勢其實就是輕資產運作,收購聯發科這種超重型投資基本不會出現,而且收購聯發科也不會給小米帶來太明顯的提升。反而會對小米的現金流儲備造成較大影響。

    end 希望可以幫到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本戰國時代,日本平民生活在哪些地區可以過得相對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