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道183

    不是曹操不派兵救援,是曹操認為夏侯淵的能力足以應付當時的局勢,誰知他誤判形勢,黃忠有法正相助,夏侯淵怎是對手?

  • 2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首先,定軍山之戰曹操不派兵救援的原因不是因為怕打伏擊,也不是因為人到了人困馬乏。而是根本來不及,當時曹操不在漢中,而是回去處理內患,回去當魏王了。

    劉備和曹操並不是一開始就兩軍對壘爭奪漢中,劉備打益州的時候張魯就已經投降曹操了。當時曹操原本可以趁劉備剛拿下益州還沒站穩腳跟直接奪取益州,但是因為內有憂患,只能派夏侯淵,張郃駐守漢中,自己率大軍北返。

    當時劉備的謀士法正看出端倪於是向劉備說:“曹操一舉而降張魯,定漢中,不因此勢以圖巴蜀,而留夏侯淵、張郃屯守,身遂北還,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將內有憂逼故耳。此蓋天以予我,時不可失也。”

    劉備聽從了法正的意見,讓諸葛亮總攬益州軍政和糧草,兵員的調動。派張飛馬超攻下辯,自己則以法正為軍師,帶魏延、黃忠、趙雲進軍漢中。

    曹操這邊當時正忙著當魏王,派夏侯淵,張郃,徐晃守衛漢中要地。

    兩邊打了一年多也沒打出什麼所以然,於是劉備聽從法正的意見,率軍強渡漢水,直插定軍山,佔據有利地形。當時,張郃被張飛打敗,和夏侯淵共守定軍山,劉備用法正計大敗夏侯淵,老將黃忠陣斬夏侯淵,張郃慌忙奔逃。

    首先此戰的主將是劉備,軍師是法正,但是陣斬夏侯淵的確實是黃忠。

    其次,劉備絕非想圍點打援,定軍山是漢中門戶,當時曹操不在,劉備必須要在曹操率大軍來援之前攻破定軍山,進而佔據漢中,所以對於定軍山是志在必取,而且是儘快要取。

    曹操不是不援,定軍山是漢中門戶,守住定軍山就能保漢中無虞,所以曹操是巴不得儘快救援,但是一來當時曹操已經返回中原,路途遙遠,難以及時發兵,二來曹操後方不穩,自己也在準備登魏王大位,所以來不及救援夏侯淵。

    曹操也很著急,定軍山之戰結束後,漢中危險,曹操急率大軍援救,但是已經被劉備佔據有利地形了。漢中對於劉備來說是川蜀之門戶,是必奪之地,但是對於曹操來說就是雞肋。所以在打了幾仗,形式不利,且荊州方面關羽蠢蠢欲動,曹操也就撤了。

  • 3 # Mer86

    夏侯淵魂斷定軍山,曹操卻不發兵救援。這應該是前幾年的大作,新版《三國》中杜撰出來的劇情吧?按照電視劇的說法,曹操認為定軍山已被劉備團團圍住,派再多的人馬去救,也是於是無補。於是曹操決定犧牲夏侯淵,讓他多拼殺一些劉備的人馬,為自己後面親自征討劉備時,減輕點壓力。

    說實話,我是真的不知道導演和編劇是從哪裡來的創作靈感。這種莫名其妙兼腦洞大開的劇情,虧他們都能編得出來。

    事實上,曹操不救夏侯淵,是因為他對夏侯淵足夠的信任!

    曹操是真的沒想到,夏侯淵會在定軍山被劉備斬了。因為他在漢中的兵力部署,雖然滅劉備是不可能,但是防禦劉備還是綽綽有餘的。並且歷史上夏侯淵被殺,完全是他自己失誤造成的。曹操是千算萬算,唯獨就是沒算到夏侯淵會自己作死。

    在說定軍山之前,先說說當時的天下大勢。

    滅漢中張魯之戰後,曹操本人就已經不怎麼親自掛帥出征了。並且曹操對統一天下的信心也嚴重不足,他把重點主要放在了內政方面,也就是為篡漢稱帝做準備。至於軍事方面,曹操對劉備、孫權都是以防守為主,不再謀求消滅他們。

    當時曹操把南線劃為三個防區。即:

    東線的淮南戰區,由夏侯惇坐鎮,並給其配備了五子良將之二的張遼和樂進,另外大將李典也配屬在這一戰區;

    中線為南陽戰區,由曹仁坐鎮;

    西線為漢中戰區,由夏侯淵坐鎮,帳下也配備了兩員五子良將,即徐晃和張郃。另外曹洪和郭淮也在這一戰區。

    從曹操的部署來看,他手上能派的大將,他基本都派出去了。只留了于禁和曹彰在自己身邊做機動增援使用。

    按照曹操的理解,他對手下的大將,以及自己的宗室親戚,是非常有信心。因為他覺得劉備孫權都是鼠輩,對自己行不成威脅。並且建安二十年的合肥之戰,也證明了曹操的估計是正確的。

    這場合肥之戰也叫逍遙津之戰,即歷史上著名的張遼八百破十萬吳兵。

    當時曹操徵漢中,孫權乘機攻合肥。而合肥城中僅有七千守軍,由張遼、樂進、李典三人共同鎮守。按正常邏輯,這場大戰肯定是沒有懸念的。結果事實證明了,曹操的猜測沒錯。東吳確實是鼠輩,張遼等人僅以區區七千人馬便力抗孫權的十萬大軍。並且張遼還打贏了,孫權本人兩次差一丟丟被張遼給斬了。

    有張遼在合肥的成功案例,曹操對自己的人事安排怎麼可能沒信心呢?

    合肥之戰兩年後,劉備發動漢中之戰。這個時候合肥之戰的影響餘威尤存,曹操並不認為劉備敢與自己決戰,也不認為劉備是夏侯淵的對手。因為漢中有一個合肥沒有的天然優勢——地形。

    並且,在戰爭開始後,蜀軍的表現也是非常的糟糕,並不比兩年前孫權在合肥的糟糕表現要好多少。

    首先是第一戰,劉備大軍北上,但是礙於地形對魏軍有利,於是劉備遣張飛、馬超、雷銅和吳蘭等人向西攻打下辯,想繞過曹軍防守嚴密的陽平關。曹操得知後,也派遣曹洪和曹休等人前去抵擋。戰至第二年三月,蜀軍將領雷銅和吳蘭被斬,張飛、馬超跑路。

    先主率諸將進兵漢中。分遣將軍吳蘭、雷銅等入武都,皆為曹公軍所沒。——《三國志·先主傳》

    第一戰,劉備失利……

    接著是第二戰,劉備又派遣將領陳式去攻打馬鳴閣道,打算斷絕漢中與武都的聯絡。曹操得知訊息後,派徐晃前去阻攔。結果陳式被徐晃擊敗,蜀軍死傷甚多。

    備遣陳式等十餘營絕馬鳴閣道,晃別徵破之,賊自投山谷,多死者。太祖聞,甚喜。——《三國志·徐晃傳》

    第二戰,劉備再次失利……

    連戰連敗,曹操的信心大增。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劉備必然會撤退。因此,曹操沒有對漢中進行增援,也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曹操沒有想到,劉備這次對漢中是勢在必得,他一定要拿下漢中。

    於是,就有了漢中之戰的第三次戰役。

    建安二十三年七月,劉備親自率軍抵達陽平關下,與曹軍進行決戰。

    曹操得知訊息後,他沒有放鬆警惕。他也在許都整軍,準備救援漢中。並在九月,也率軍抵達了長安。

    秋七月,治兵,遂西征劉備,九月,至長安。——《三國志·魏武帝本紀》

    在接下來的半年裡面,劉備被夏侯淵堵在了陽平關下,一步都不能前,戰爭陷入了尷尬的僵持局面,而這種局面對劉備很不利。因為他從成都攻漢中,補給線長達一千五百多里,而曹軍可以直接在漢中就地補給。雙方的戰爭消耗是不一樣的。

    於是在建安二十四年二月,劉備在陽平關與夏侯淵對峙半年後,決定來一招險棋。他親自率一支部隊沿狹窄的金牛道,嚮往渡過漢水,再非常冒險地翻越米倉山西北段,透過翻山越嶺的方式繞過了夏侯淵鎮守的陽平關的背後,並在定軍山設下大營,做出與曹軍決戰的態勢。

    夏侯淵在得知劉備繞到了自己身後,有點坐不住了。於是他把張郃從廣石調回,並親自率軍從陽平關,打算與劉備在定軍山下決一死戰。

    注意了,剛才上面提到的時間。劉備是建安二十四年二月在定軍山安營紮寨,夏侯淵也同樣是在這個月抵達定軍山,與劉備進行對峙。

    夏侯淵在定軍山下紮營後,他與劉備的地形倒轉了。在陽平關,他是居高臨下,劉備只能仰攻他;可是在定軍山,劉備變成居高臨下,他變成仰攻了。

    所以夏侯淵在定軍山下,修鹿角作圍(鹿角就是一種帶刺的防禦柵欄)。其中,夏侯淵本人負責修築南圍,張郃負責修築東圍,以防蜀軍居高臨下攻他。

    戰爭打到這裡,劉備一方仍然是被動的。因為前面已經說過了,劉備從成都到漢中,補給線一千多里。並且陽平關也掌握在曹軍手上,劉備的大軍被擋在關下。劉備他是帶了一支偏師在定軍山與夏侯淵決戰,這個舉動是非常冒險的行為。

    如果這一戰劉備敗了,蜀軍就崩了。

    所以,曹操為什麼不派援軍增援夏侯淵?因為沒必要啊!夏侯淵有優勢,劉備才是投鼠忌器的一方。如果戰爭繼續拖下去,劉備一方的負擔會非常重,必然不戰自潰。

    結果結果,哎呀呀,誰都沒有料到。劉備居然就把夏侯淵給斬了……

    劉備見夏侯淵和張郃在山下修圍欄,就派人去燒圍欄。想先發制人,不讓夏侯淵在定軍山與自己再次形成僵局。

    魏軍見圍欄著火,就挑水滅火。劉備見魏軍大亂,就派人去攻張郃,打的張郃丟盔棄甲。夏侯淵見張郃兵敗,害怕張郃負責的東圍一旦被攻克,自己就會被蜀軍攔腰截斷,於是他就分出了一半的兵力去援救張郃,而這一分,夏侯淵就完蛋了。

    當時蜀軍的頭號智囊法正在山上發現魏軍居然分兵了,便瞅準機會,建議劉備派出一支精兵奇襲魏軍(按三國志的記載,這支精兵的統帥是黃忠)。

    當這支精兵到了山下後,居然意外的發現身為統帥的夏侯淵正帶著士兵救火,維修鹿角。然後這支蜀軍也不客氣,直接衝上去砍死了夏侯淵。

    備夜燒圍鹿角。淵使張郃護東圍,自將輕兵護南圍。備挑郃戰,郃軍不利。淵分所將兵半助郃,為備所襲,淵遂戰死。——《三國志·夏侯淵傳》

    以上便是劉備攻漢中,夏侯淵魂斷定軍山的全過程。

    關於這場戰役,以及夏侯淵被斬的過程,其實只要平心靜氣的想一想,就能明白。

    劉備補給線比夏侯淵要長,持久戰,劉備的損失更大;

    劉備攻陽平關不克,於是他連續派了兩批人馬繞關,結果都失敗了;

    劉備親自率軍攻陽平關,僵持半年多,仍然是攻不破;

    劉備最後是被逼的沒辦法了,才下了決心翻山越嶺,繞過了陽平關,抵達定軍山。以做背水一戰。

    在這種形勢下,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只要夏侯淵自己不犯糊塗,他都不至於會敗。曹操也是熟知兵法的人,他豈能不知道夏侯淵和劉備的形勢對比。

    只不過曹操是真沒有想到,夏侯淵居然會自己親自帶兵到定軍山與劉備決戰,並且還在混戰中分兵給張郃,然後他自己還帶著士兵去修鹿角。最後被蜀軍抓了空擋,一個突然襲擊結果了他的老命。

    而從夏侯淵親自帶兵到定軍山,到他最後被斬殺,前後過程也就一個月不到。沒人會想到他會作死,把自己給作死了。

    後來關羽兵敗,其實也是一樣的情況。前期還是氣勢如虹,結果一個月不到,就變成了兵敗如山倒,把自己給作死了。

    所以,歷史上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夏侯淵魂斷定軍山,曹操故意不救的情況。曹操他只是大意了,沒料到夏侯淵會如此輕浮。

    並且定軍山之戰後,魏軍也沒有敗!張郃率殘部退回陽平關後,繼續抵抗蜀軍主力。等曹操抵達漢中後,又繼續與劉備激戰了兩個月。當然了,這與本文無關,就不細說了。

  • 4 # 南方鵬

    影視劇以劉備軍大出圍攻夏侯淵,曹操司馬懿始料莫及,心知必失漢中曹軍,接到求援,其時兵馬未整,何況蜀川千里之遙,而於情於理於兵法都不能說不去救,只好口頭答應而事實上並沒有派出大軍前往,以夏侯淵之死換來整軍備戰的良機。這只是影視之言。史實上的曹操不救夏侯淵,一來太遠,雖然曹操已到長安,但是事發突然措手不及,二來夏侯淵之敗也在意料之外。曹操攻打漢中張魯,平定後回師,留下幾員大將繼續手尾工作,夏侯淵為主帥“漢中平,以淵行都護將軍,督張郃、徐晃等平巴郡”。

    定軍山地勢險要,有得定軍得漢中的民謠,夏侯淵一著失計,見被佔了高地,也心急起來,與張郃分兵拒守。劉備這時進行強攻,兵分十路輪番攻擊曹軍,乘夜燒燬張郃營前的鹿角防線,準備突破搶入,張郃奮力爭鬥,形勢不妙。夏侯淵得知張郃軍危險,親自率大軍來救援,並指揮軍士撲滅營前大火,劉備與法正黃忠等正在定軍山上觀戰,見夏侯淵親出,大喜。法正對黃忠說,老將軍該你啦!黃忠率領本部衝下山,令軍士穩步推進,自己飛騎衝到夏侯淵面前,一舉斬殺,主帥陣亡,全軍大亂,曹軍敗局已定。得知夏侯淵的死訊時,曹操痛哭不已,又說,妙才不懂兵法啊,哪有主帥親自救火的?隨後率大軍來到漢中。

  • 5 # 三國逐鹿

    強敵老將揮寶刀,妙才魂斷定軍山!夏侯淵,字妙才,早年代替曹操坐過監獄,聽聞曹操招兵買馬,與他的族兄夏侯惇一同投奔曹操。他是曹操宗室將領“八虎騎”中僅次於夏侯惇、曹仁的大將。他擅長千里奔襲作戰,常常令敵軍出其不意,為曹操的千古霸業立下了赫赫戰功,官至徵西將軍。

    曹操平定漢中後,留下夏侯淵和張郃一同鎮守漢中。不久,劉備大舉進攻漢中,與夏侯淵相持甚久,後黃忠計斬夏侯淵於定軍山,曹操為何沒有派兵救援,根據《三國演義》中相關內容,結合自己的見解,簡要分析如下。

    首先,曹操主力東移,重點防備東吳孫權。曹操大軍討伐漢中張魯,奪取東川。劉備恐曹操趁勝進攻西川,派遣伊籍以歸還江夏、長沙、桂陽三郡為條件,遊說東吳孫權趁機襲擊合肥。孫權率領呂蒙、甘寧、淩統等大將,起兵十萬奪取宛城,向合肥進發。合肥僅有張遼、李典、樂進七千兵馬,守衛空虛。

    雖有張遼奇襲東吳大營,差點抓住孫權,威震逍遙津,卻也改變不了兵少將寡的處境。曹操恐怕合肥有失,在平定漢中後,留下夏侯淵和張郃少數軍隊駐守漢中,率領四十萬大軍救援合肥。《三國演義》中記載:

    “操乃留夏侯淵守漢中定軍山隘口,留張 郃守矇頭巖等隘口。其餘軍兵拔寨都起,殺奔濡須塢來。”

    在曹操的心中,劉備雖剛剛佔據益州,根基不穩,東吳的孫權才是心腹之患。因此,曹操與孫權在合肥相持不下,議和後,留曹仁、張遼駐紮在合肥,重點防備東吳捲土重來。這就導致了漢中防線夏侯淵兵力不足,為後來被黃忠所斬埋下了伏筆。

    其次,曹操曹操忙於封魏王的大事,清除朝中異己,沒有及時安排救援。曹操與孫權議和後,班師回朝。此時朝中大臣,多半是曹操黨羽,為迎合曹操,以曹操建立的不世之功,提議封曹操為魏王。只有尚書崔琰極力反對,被人告發,被曹操下獄並杖殺。期間還發生了耿紀、韋晃、金禕、吉邈、吉穆五人密謀除掉曹操,還政於漢獻帝政變。

    京城四處起火,場面十分混亂,無奈五人無兵無將,僅憑數百家童,失敗被殺。曹操讓夏侯惇將滿朝文武押解於鄴郡,將五人兵變時曾救火的大臣盡數殺害,朝廷大臣瞬間減少三分之二。曹操忙於封魏王的大事,和鎮壓不滿曹操稱王的大臣,內部不穩,對邊關疏忽。《三國演義》中記載:

    “建安二十一年夏五月,群臣表奏獻帝,頌魏公曹操 功德,極天際地,伊、周莫及,宜進爵為王。”

    再次,曹操信任夏侯淵,認為其守漢中搓搓有餘。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曹操認為劉備漂泊半生,一事無成,在赤壁藉助東吳的力量擊敗自己,現在雖然僥倖佔據益州,僅能自保,沒有實力奪取漢中。

    諸葛亮在曹操眼中,屬於後起之秀,關羽。張飛、馬超之類的屬於有勇無謀之輩,不足為慮。而夏侯淵很早就跟隨自己平定黃巾軍、討伐董卓、官渡戰袁紹、平定漢中,常常出奇制勝,守衛小小的漢中搓搓有餘。

    最後,曹操沒來得及救援夏侯淵,他是被黃忠出其不意所斬,瞬間陣亡。曹操接到夏侯淵的求救後,起兵四十萬,以夏侯惇為先鋒,御駕親征,到達南鄭。在定軍山駐紮的夏侯淵有堅強的後盾,出戰黃忠。黃忠和法正佔據了夏侯淵定軍山西面的山頭,居高臨下。

    夏侯淵不得不倉促出戰,打破黃忠的封鎖。黃忠在夏侯淵多次挑戰未果,失去銳氣,全軍鬆懈之時,偷襲他,將其斬殺於馬下。夏侯淵瞬間陣亡,曹操未來得及救援。《三國演義》中記載:

    “夏侯淵措手不及,被黃 三國演義毛宗崗批評本 第七十一回 1041 忠趕到麾蓋之下,大喝一聲,猶如雷吼。淵未及相迎, 黃忠寶刀已落,連頭帶肩砍為兩段。”

    根據《三國志》中相關內容,簡要分析如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親率大軍與夏侯淵相持於定軍山。夏侯淵派張郃守備鹿角東部,自己守鹿角南部。張郃遭到劉備大軍偷襲,岌岌可危。夏侯淵分一半軍隊救張郃,導致自己兵力空虛。劉備又火燒鹿角,而夏侯淵親自前去救火、修補鹿角,被黃忠突襲所殺。

    在這之前,夏侯淵據守定軍山,沒有失敗的跡象,也沒求救的必要。他是被黃忠突襲所殺的。關羽大意失荊州也是同樣的道理,前一刻還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後一刻便敗走麥城,於臨沮被東吳部將馬忠所擒。《三國志》記載:

    “二十四年正月,備夜燒圍鹿角。淵使張郃護東圍,自將輕兵護南圍。備挑郃戰,郃軍不利。淵分所將兵半助郃,為備所襲,淵遂戰死。”

    你們是怎麼看待夏侯淵被殺的?

  • 6 # 迷谷歷史

    事實上,曹操不救夏侯淵,是因為他對夏侯淵足夠的信任!

    曹操是真的沒想到,夏侯淵會在定軍山被劉備斬了。因為他在漢中的兵力部署,雖然滅劉備是不可能,但是防禦劉備還是綽綽有餘的。並且歷史上夏侯淵被殺,完全是他自己失誤造成的。曹操是千算萬算,唯獨就是沒算到夏侯淵會自己作死。

    在說定軍山之前,先說說當時的天下大勢。

    滅漢中張魯之戰後,曹操本人就已經不怎麼親自掛帥出征了。並且曹操對統一天下的信心也嚴重不足,他把重點主要放在了內政方面,也就是為篡漢稱帝做準備。至於軍事方面,曹操對劉備、孫權都是以防守為主,不再謀求消滅他們。

    當時曹操把南線劃為三個防區。即:

    東線的淮南戰區,由夏侯惇坐鎮,並給其配備了五子良將之二的張遼和樂進,另外大將李典也配屬在這一戰區;

    中線為南陽戰區,由曹仁坐鎮;

    西線為漢中戰區,由夏侯淵坐鎮,帳下也配備了兩員五子良將,即徐晃和張郃。另外曹洪和郭淮也在這一戰區。

    從曹操的部署來看,他手上能派的大將,他基本都派出去了。只留了于禁和曹彰在自己身邊做機動增援使用。

    按照曹操的理解,他對手下的大將,以及自己的宗室親戚,是非常有信心。因為他覺得劉備孫權都是鼠輩,對自己行不成威脅。並且建安二十年的合肥之戰,也證明了曹操的估計是正確的。

    這場合肥之戰也叫逍遙津之戰,即歷史上著名的張遼八百破十萬吳兵。

    當時曹操徵漢中,孫權乘機攻合肥。而合肥城中僅有七千守軍,由張遼、樂進、李典三人共同鎮守。按正常邏輯,這場大戰肯定是沒有懸念的。結果事實證明了,曹操的猜測沒錯。東吳確實是鼠輩,張遼等人僅以區區七千人馬便力抗孫權的十萬大軍。並且張遼還打贏了,孫權本人兩次差一丟丟被張遼給斬了。

    有張遼在合肥的成功案例,曹操對自己的人事安排怎麼可能沒信心呢?

    合肥之戰兩年後,劉備發動漢中之戰。這個時候合肥之戰的影響餘威尤存,曹操並不認為劉備敢與自己決戰,也不認為劉備是夏侯淵的對手。因為漢中有一個合肥沒有的天然優勢——地形。

    並且,在戰爭開始後,蜀軍的表現也是非常的糟糕,並不比兩年前孫權在合肥的糟糕表現要好多少。

    首先是第一戰,劉備大軍北上,但是礙於地形對魏軍有利,於是劉備遣張飛、馬超、雷銅和吳蘭等人向西攻打下辯,想繞過曹軍防守嚴密的陽平關。曹操得知後,也派遣曹洪和曹休等人前去抵擋。戰至第二年三月,蜀軍將領雷銅和吳蘭被斬,張飛、馬超跑路。

    先主率諸將進兵漢中。分遣將軍吳蘭、雷銅等入武都,皆為曹公軍所沒。——《三國志·先主傳》

    第一戰,劉備失利……

    接著是第二戰,劉備又派遣將領陳式去攻打馬鳴閣道,打算斷絕漢中與武都的聯絡。曹操得知訊息後,派徐晃前去阻攔。結果陳式被徐晃擊敗,蜀軍死傷甚多。

    備遣陳式等十餘營絕馬鳴閣道,晃別徵破之,賊自投山谷,多死者。太祖聞,甚喜。——《三國志·徐晃傳》

    第二戰,劉備再次失利……

    連戰連敗,曹操的信心大增。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劉備必然會撤退。因此,曹操沒有對漢中進行增援,也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曹操沒有想到,劉備這次對漢中是勢在必得,他一定要拿下漢中。

    於是,就有了漢中之戰的第三次戰役。

    建安二十三年七月,劉備親自率軍抵達陽平關下,與曹軍進行決戰。

    曹操得知訊息後,他沒有放鬆警惕。他也在許都整軍,準備救援漢中。並在九月,也率軍抵達了長安。

    秋七月,治兵,遂西征劉備,九月,至長安。——《三國志·魏武帝本紀》

    在接下來的半年裡面,劉備被夏侯淵堵在了陽平關下,一步都不能前,戰爭陷入了尷尬的僵持局面,而這種局面對劉備很不利。因為他從成都攻漢中,補給線長達一千五百多里,而曹軍可以直接在漢中就地補給。雙方的戰爭消耗是不一樣的。

    於是在建安二十四年二月,劉備在陽平關與夏侯淵對峙半年後,決定來一招險棋。他親自率一支部隊沿狹窄的金牛道,嚮往渡過漢水,再非常冒險地翻越米倉山西北段,透過翻山越嶺的方式繞過了夏侯淵鎮守的陽平關的背後,並在定軍山設下大營,做出與曹軍決戰的態勢。

    夏侯淵在得知劉備繞到了自己身後,有點坐不住了。於是他把張郃從廣石調回,並親自率軍從陽平關,打算與劉備在定軍山下決一死戰。

    注意了,剛才上面提到的時間。劉備是建安二十四年二月在定軍山安營紮寨,夏侯淵也同樣是在這個月抵達定軍山,與劉備進行對峙。

    夏侯淵在定軍山下紮營後,他與劉備的地形倒轉了。在陽平關,他是居高臨下,劉備只能仰攻他;可是在定軍山,劉備變成居高臨下,他變成仰攻了。

    所以夏侯淵在定軍山下,修鹿角作圍(鹿角就是一種帶刺的防禦柵欄)。其中,夏侯淵本人負責修築南圍,張郃負責修築東圍,以防蜀軍居高臨下攻他。

    戰爭打到這裡,劉備一方仍然是被動的。因為前面已經說過了,劉備從成都到漢中,補給線一千多里。並且陽平關也掌握在曹軍手上,劉備的大軍被擋在關下。劉備他是帶了一支偏師在定軍山與夏侯淵決戰,這個舉動是非常冒險的行為。

    如果這一戰劉備敗了,蜀軍就崩了。

    所以,曹操為什麼不派援軍增援夏侯淵?因為沒必要啊!夏侯淵有優勢,劉備才是投鼠忌器的一方。如果戰爭繼續拖下去,劉備一方的負擔會非常重,必然不戰自潰。

    結果結果,哎呀呀,誰都沒有料到。劉備居然就把夏侯淵給斬了……

    劉備見夏侯淵和張郃在山下修圍欄,就派人去燒圍欄。想先發制人,不讓夏侯淵在定軍山與自己再次形成僵局。

    魏軍見圍欄著火,就挑水滅火。劉備見魏軍大亂,就派人去攻張郃,打的張郃丟盔棄甲。夏侯淵見張郃兵敗,害怕張郃負責的東圍一旦被攻克,自己就會被蜀軍攔腰截斷,於是他就分出了一半的兵力去援救張郃,而這一分,夏侯淵就完蛋了。

    當時蜀軍的頭號智囊法正在山上發現魏軍居然分兵了,便瞅準機會,建議劉備派出一支精兵奇襲魏軍(按三國志的記載,這支精兵的統帥是黃忠)。

    當這支精兵到了山下後,居然意外的發現身為統帥的夏侯淵正帶著士兵救火,維修鹿角。然後這支蜀軍也不客氣,直接衝上去砍死了夏侯淵。

    備夜燒圍鹿角。淵使張郃護東圍,自將輕兵護南圍。備挑郃戰,郃軍不利。淵分所將兵半助郃,為備所襲,淵遂戰死。——《三國志·夏侯淵傳》

    以上便是劉備攻漢中,夏侯淵魂斷定軍山的全過程。

    關於這場戰役,以及夏侯淵被斬的過程,其實只要平心靜氣的想一想,就能明白。

    劉備補給線比夏侯淵要長,持久戰,劉備的損失更大;

    劉備攻陽平關不克,於是他連續派了兩批人馬繞關,結果都失敗了;

    劉備親自率軍攻陽平關,僵持半年多,仍然是攻不破;

    劉備最後是被逼的沒辦法了,才下了決心翻山越嶺,繞過了陽平關,抵達定軍山。以做背水一戰。

    在這種形勢下,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只要夏侯淵自己不犯糊塗,他都不至於會敗。曹操也是熟知兵法的人,他豈能不知道夏侯淵和劉備的形勢對比。

    只不過曹操是真沒有想到,夏侯淵居然會自己親自帶兵到定軍山與劉備決戰,並且還在混戰中分兵給張郃,然後他自己還帶著士兵去修鹿角。最後被蜀軍抓了空擋,一個突然襲擊結果了他的老命。

    而從夏侯淵親自帶兵到定軍山,到他最後被斬殺,前後過程也就一個月不到。沒人會想到他會作死,把自己給作死了。

    後來關羽兵敗,其實也是一樣的情況。前期還是氣勢如虹,結果一個月不到,就變成了兵敗如山倒,把自己給作死了。

    所以,歷史上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夏侯淵魂斷定軍山,曹操故意不救的情況。曹操他只是大意了,沒料到夏侯淵會如此輕浮。

  • 7 # 曹老師xixi

    我認為有兩點原因,一是沒想到敗那麼快,二是來不及去救。

    近些年總有一些另類的觀點,一講是曹操不想夏侯淵做大,故意不及時救援,這種觀點荒謬程度猶如劉備故意不救關羽一樣無聊。還有一講是曹操認為救夏侯淵也是羊入虎口,去多少死多少,和《新三國》觀點有點類似,這也是不合理的。

    所以我認為曹操救肯定就打算救夏侯淵,就是來不及不救夏侯淵,也要守住漢中,只是萬萬沒想到夏侯淵敗那麼快。

    夏侯淵號稱三日五百,六日一千,虎步關右,所向無前。說明夏侯淵的軍事素養極高,凡經歷的大仗都功勳卓著,因此曹操才讓夏侯淵拒守漢中重地,寄予厚望,可以夏侯淵身先士卒慣了,在修鹿角的時候,遭遇重兵圍困,身死疆場,誰都沒有料到夏侯淵會敗那麼快,曹操也是如此,曹操多次教導夏侯淵說做兩軍不用什麼事都自己做,夏侯淵不聽慘敗漢中,氣的曹操稱夏侯淵是白地將軍。

    不是曹操不救,曹操率大軍到漢中,夏侯淵部已敗,已經來不及救夏侯淵了,就剩張郃率殘部抵抗。

  • 8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法正在公元217年勸劉備乘機奪取漢中時說了這樣的話:

    曹操一戰就降伏張魯,平定漢中,但他沒有乘此破竹之勢而進取巴、蜀之地,卻留下夏侯淵、張郃鎮守漢中,自己率軍北還,曹操這樣做並非他智謀不行,兵力不足,必定是自己內部有憂患迫使他這樣。

    把法正在217年對曹操做出的判斷放在219年年初的時候,仍然適用,曹操之所以在前一年的七月就已經到達長安,沒有南下漢中支援夏侯惇,而是坐鎮長安,並非曹操見死不救,而是曹操的內部有憂患。

    當時曹操的內部有何憂患呢?

    這就從218年開始說起。

    218年正月的時候,許昌發生了嚴重的叛亂事件,司直韋晃與太醫令吉本、少府耿紀、金禕聯合發動叛亂,射傷丞相府長史王必,最後被王必和潁川典農中郎將嚴匡平定,發動叛亂之人都被誅三族。

    在鄴城的曹操震怒,開始追查發動叛亂的餘黨,並因此殺害一批文武百官。

    4月,代北烏桓無臣氐在西北造反,曹操任命曹彰為將,帶兵赴西北平定叛亂。

    7月曹操開始治兵,準備去漢中徵劉備,218年9月曹操達到長安。

    在西北的曹彰還在平定戰亂的時候,10月,宛城傳來守將侯音、衛開發動叛亂的訊息,曹操下令曹仁帶兵平亂,同時曹操坐鎮長安密切關注宛城和西北的戰事。

    不久,曹彰平定西北的訊息傳來,在長安坐鎮的曹操因此傳曹彰到長安,

    219年正月,曹仁平定宛城的叛亂,斬殺候音,屠城。

    219年正月,漢中傳來訊息,夏侯淵被殺。

    從218年9月曹操到達長安算起,到219年正月夏侯淵被殺,曹操在長安只待了三個月,曹操除了關注西北的戰事外,還有一件很重要事情,讓曹操一直無法安心南下救援夏侯惇,這就是218年關羽正在沿漢水一直向北推進。

    我們知道襄樊之戰是關羽在219年7月發動的,實際上關羽早在218年就開始一步一步沿漢水向北推進,這期間也發生過不少戰爭,關羽的地盤一直是南郡,與曹操的地盤大概是在今天的荊門到宜城一帶交界,關羽不是一下子就打到襄陽的,而是在218年就開始緩慢的沿著漢水向北推進,以遙相呼應劉備的漢中之戰。

    而正是劉備與關羽的兩路推進,讓曹操左右為難,一直坐鎮長安關注戰事,長安這個地方,離漢中較近,離宛城及襄陽一帶也不遠,如果襄陽一帶救急,曹操在長安也方便救援,如果漢中救急,曹操在長安也方便救援,但是如果在襄陽這邊的局勢還沒有明朗的情況下,尤其是宛城的叛亂沒有平定時,曹操是不會南下漢中的。

    另外,在近兩年的漢中爭奪戰中,夏侯淵一直在漢中佔據優勢地位,劉備雖然一直攻打夏侯淵,但是除了損兵折將,劉備沒有取得什麼戰果,漢中之戰的戰況直轉直下發生在219年正月,劉備改變了戰術,夏侯淵出戰被殺,也就是那個一個月的事,曹操這邊剛聽到宛城叛亂平定, 那邊就收到了夏侯淵戰死的情報,根本沒時間救援。

  • 9 # 小小的酸奶

    我認為曹操不是不發兵救援,在曹操看來沒有必要發兵,而且曹操是個大忙人,當時沒有時間。

    為什麼說曹操沒有必要發兵?這是因為夏侯淵的帶兵能力在曹操麾下眾將中也是拔尖的。

    夏侯淵領兵能力強

    看一個將領的領兵能力肯定需要看其功績。因此,我們就先看夏侯淵的功績。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夏侯淵基本是作為曹操軍的別部。被用在平定那些在曹操領土上的不穩定因素。先是打敗叛將昌豨,消滅濟南、樂安的黃巾,再平定叛將雷緒,而每次出戰。之後夏侯淵的活動地主要就在西部。與馬超數次在雍涼地區交戰。夏侯淵都是作為別動部隊的主將。

    我簡單列舉一下夏侯淵作為主將的經歷:

    “淵將泰山、齊、平原郡兵擊”的“將”;

    “使淵督諸將擊廬江叛者雷緒”的“督”;

    “督徐晃擊太原賊”的“督”;

    “督朱靈平隃糜”的“督”;

    “督朱靈、路招等屯長安”的“督”;

    “太祖使淵帥諸將討建”的“帥”。

    而夏侯淵最為高光的時候是在西涼與馬超的對戰中,在面對馬超圍攻姜敘的時候,當機立斷,帶著張郃出兵。最後將馬超趕到了漢中之地。而在中間,夏侯淵利用自己行軍速度快的特點,轉戰各地,攻破了眾多不穩定的羌族部落。之後又一舉平定了存在了幾十年的宋建勢力。

    《三國志·夏侯淵傳》太祖使淵帥諸將討建。淵至,圍枹罕。月餘拔之,斬建及所置丞相已下。淵別遣張合等平河關,渡河入小湟中,河西諸羌盡降,隴右平。太祖下令曰:“宋建造為亂逆三十餘年,淵一舉滅之,虎步關右,所向無前。”

    而這個時候,夏侯淵在涼州各異族中的名聲十分響亮。

    《三國志·夏侯淵傳》:太祖每引見羌、胡,以淵畏之。

    雖然說,我們都知道曹操對於外姓將領不是十分信任,所以用人習慣喜歡用曹姓或者夏侯姓將領作為主將,因此我們至少可以說夏侯淵善於聽從麾下將領的建議,但是從夏侯淵對馬超和在西涼的戰鬥中,可以看出夏侯淵對於戰機的把控是十分到位的。

    也許你們會因為有劉備的一句話“寧得渠魁,用此何為耶”對夏侯淵能力表示質疑,《三國演義》裡的劉備也是這樣說“夏侯淵雖是總帥,乃一勇夫耳,安及張郃?”,但是事實上,夏侯淵仍舊是十分重要的。而黃忠的官職也直接因為斬殺了夏侯淵奪得奪取漢中的第一功,而被封為徵西將軍。可見夏侯淵的分量還是很大的。

    漢中守備力量很強

    除了出於對夏侯淵領軍能力的信任外,當時曹操還在漢中安排了精兵強將。

    除了主將夏侯淵外,還有五子良將中的兩個:徐晃和張郃,還有曹姓將領曹洪,以及其他一些不知名的將領。

    《三國志·夏侯淵傳》:太祖還鄴。留淵守漢中,即拜淵徵西將軍。《三國志·武帝紀》:劉備遣張飛、馬超、吳蘭等屯下辯;遣曹洪拒之。《三國志·先主傳》:曹公使夏侯淵、張合屯漢中,數數犯暴巴界。《三國志·徐晃傳》:太祖還鄴,留晃與夏侯淵拒劉備於陽平。

    由此可見,曹操對於漢中的防禦是非常重視的。

    因此,在曹操看來漢中有他們守備是足夠的。

    漢中防守力量不僅強,還小勝幾場。

    《三國志·武帝紀》:曹洪破吳蘭,斬其將任夔等。三月,張飛、馬超走漢中,陰平氐強端斬吳蘭,傳其首。《三國志·徐晃傳》:備遣陳式等十餘營絕馬鳴閣道,晃別徵破之,賊自投山谷,多死者。

    可以說除了張郃對陣張飛是戰敗的,其他幾條戰線,曹軍都取得了不小的優勢。

    曹操事情特別多

    建安二十一年至建安二十四年,曹操的事情真的特別多。其中最為重大的一件事就是曹操加封為魏王。而因為曹操這個異姓王的出現,也使得曹操治地出現了一系列的叛亂:

    建安二十三年春正月,漢太醫令吉本與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反,攻許,燒丞相長史王必營;

    建安二十三年夏四月,代郡、上谷烏丸無臣氐等叛,遣鄢陵侯彰討破之。建安二十三年冬十月,宛守將侯音等反,執南陽太守,劫略吏民,保宛。

    由此可見,曹操建安二十三年過的並不安穩。而當時建安二十三年秋,曹操也已經出征,向漢中進發,已經到了長安。

    《三國志·武帝紀》: 秋七月,治兵,遂西征劉備,九月,至長安。

    而夏侯淵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初被斬。由此我們可以猜想,當時有幾個因素牽制了曹操的精力:

    宛城的叛亂。要知道宛城距離關羽的勢力十分近,要是不能及時處理,對於許昌的威脅十分大,後果很嚴重。

    行軍難度太大。處理完叛亂後,當時肯定已經下雪,天氣也十分寒冷,使得行軍不易。我們都知道漢中與雍涼地區的通道有斜谷、祁山、子午谷,這些是後來諸葛亮北伐的那些路線。道路的崎嶇程度可想而知,更加劇了行軍的難度。

    這些因素使得曹操援軍沒能及時都來。

    結語

    我們不能說曹操沒有派遣援軍救助夏侯淵,而是曹操真的沒想到夏侯淵會這麼快被殺。使得漢中局勢一下子變得糜爛了。最後曹操不得不放棄漢中之地。

  • 10 # 歷史總探長

    漢中大戰在三國雖沒能成為三大戰役,可這場戰役的影響力卻遠遠超過了其他戰役。

    所謂的官渡戰役也好,赤壁之戰也罷,真正奠定三國格局的恰好就是這場漢中大戰。

    公元217年,十月。

    劉備帶領大軍北上,目標朝向了北面的漢中。

    這塊地方曹操剛剛得手僅三個月,尚不可能完全整合漢中的資源。

    而當時的鄴城、宛城一帶相繼又叛亂髮生,曹操留下夏侯淵鎮守漢中,自己引兵返回了鄴城。

    後來的曹操,開始在鄴城、長安、漢中一線疲於奔命,兩年的時間來回折騰,興兵鏖戰三十多年的曹操始終沒能休息片刻。

    夏侯淵鎮守漢中時,已經安排派遣張郃南下,準備遷徙三巴地區的百姓北上充實漢中人口。因為當初曹操在撤離漢中時,已經遷走八萬戶的漢中人口。

    將三巴地區的百姓北遷,不僅能夠保證漢中地區正常的農業生產,還能夠讓三巴變成一片無人區,防止劉備的大軍北上。

    不過,劉備聽到這個訊息,火速讓張飛前去攔截張郃,張飛在宕渠擊潰張郃,成功守衛了三巴之地。

    公元218年,三月。

    劉備以兩路大軍開拔北上,開始對漢中發起進攻。

    吳蘭、張飛、馬超等進入下辯劉備引兵進攻陽平關

    只是,北路軍隊被曹洪擊潰,史書中沒有具體的記載,他們最終去了哪裡。

    而劉備則帶領大軍一路東行,逼近陽平關,在漢水河岸紮營。

    陽平關這處關隘,劉備想要突破並不容易,因為主將夏侯淵直接封死了山口,張郃又引兵屯駐廣石,隨時有可能捅到劉備的後腚。

    這也是為什麼陽平關對峙初期,劉備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廣石一帶,他甚至不惜調動精銳猛攻廣石,張郃懟在他的屁股後面實在不放心。

    不過,劉備對張郃的進攻毫無效果,張郃仍舊死死捍衛著廣石。

    時間一長,劉備開始放棄攻打陽平關,轉而南下穿行山谷,突然衝到了定軍山下。

    來到這裡的劉備發現,這塊高地竟然無人守衛,定軍山被劉備順利收入囊中。

    那一刻,夏侯淵著急了,定軍山一旦被攻佔,漢中的右翼完全暴露,劉備完全可以將漢中漢水南岸的地盤一舉拿下。

    正因如此,夏侯淵才不惜調動所有兵力,同時讓張郃撤離廣石,分別在定軍山的東、南兩個方向封堵劉備,防止他的勢力衝入漢中腹地,準備將他徹底封死在這座高山上面。

    只是,夏侯淵的算盤打得叮噹響,結局卻敗的悽慘。

    在定軍山下的曹軍營盤為了防止劉備從山上衝擊,弄了不少的鹿角防衛營寨(一種阻擋騎兵衝擊的木柵欄)。不過,最終劉備、黃忠兩人縱火焚燒張郃在東部的營帳,夏侯淵分出一半的兵力親自營救,不料在山岔口遇到伏擊,最終被射殺。

    可此時的曹操在哪裡呢?

    漢中發生戰役之後,曹操已經在馬不停蹄的朝著漢中跑去,只是他抵達長安之後,一直猶豫不決。

    為何?

    因為,宛城、許都兩地相繼發生叛亂,而且關羽也已經開始對襄陽發動了攻勢。

    這兩個地方一個是漢獻帝的皇城,一個是襄陽的北部據點,如果這兩個地方的缺口被開啟,整個華北大平原的局勢恐怕難以收拾。

    公元219年,正月。

    曹仁引兵攻破宛城,平息了這一代的叛亂,曹操才開始南下馳援。

    所以,漢中這場戰役並非曹操不想馳援,而是他實在有心無力,不敢輕易南下。長安到漢中那一段盡為山路,一旦南下想要退出去馳援宛城、許都十分困難。

    其實後面關羽發動的襄樊戰役也足以說明了這一點,關羽的北伐更加打得曹操措手不及,曹操剛剛從漢中撤離,又長途奔襲洛陽一帶鎮撫後方,如果當初曹操真的被糾纏在漢中,也許襄陽一帶的戰場很有可能崩盤,而關羽也有可能真正的威震華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暴風雨”的詩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