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頓吃三碗
-
2 # 人到中年始讀書
你好!你現在看的是通行本的《道德經》,馬王堆出土的帛書甲乙本中寫的是,故恆無慾也已觀其妙,恆有欲也以觀其繳( jiao讀三聲)。帛書出土以後這個標點符號的問題已經不存在異議了。那為什麼恆字變成了常字呢?我個人覺得當時為了避諱漢文帝劉恆的恆字所以改成了常字。我們現在再看這兩句話的意思,大概意思就是說我們觀察“道”的時候要用兩種不同的角度,(一種是無慾,一種是有欲)我們華人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道德經》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方式,我個人怕誤導你,所以不方便解釋。我們可以參考佛家四句不同的曷語。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這是神秀說的。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
3 # 歐陽7085
道德經,第一章
白話解讀
1、可行的道,不是一成不變的。可得的名,或許是虛名。
2、有天地之前,什麼也沒有,(其實,還是有一樣非物質的東東--道,在宇宙中飄蕩,或許就是一種能量場,它有疏密之分,慢慢流動,遷移,碰撞,產生基本離子,萬物。)我為了方便表述,稱它為“無”;在道的作用下,歷經千萬年,生成萬物,我姑且稱它為“有”。
4、“無”和“有”是萬物每個東東的兩個方面,就像纏繞在一起的繩子,同生同存同滅,有無相生,奇妙無窮。
-
4 # 陳廣逵
這是《道德經》第一章中的話。
先搞清楚這裡的“有”“無”“妙”“徼”。
在這兩句話前還有: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合在一起,這幾句話的意思是:
“無”,為天地的初始命名;“有”,為產生的萬物命名。所以恆久的“無”,要來考察事物是怎麼產生的;恆久的“有”,要來觀察事物是怎麼存在的。
名,動詞,為……命名,稱呼。母,孕育產生萬物的母體。 觀,觀察,考究。其妙,它是怎樣產生的。其,它,代詞,指天地萬物。妙,奧妙,本質。 有,表存在。徼,音jiào,邊界,引申為“表面”,指人們能看到的物態。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闡述什麼是“有”“無”。“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分別闡述“有”與“無”的價值意義。
常‘無’,欲以觀其妙”,就是從恆久的無中來探究事物到底是怎樣產生的,透過“常‘無’”看“有”是怎麼產生的。
“常‘有’,欲以觀其徼”,就是從恆久的存在看到事物,透過“常‘有’”看“有”是怎麼存在的。
-
5 # 天易居士
“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 這是《道德經》第一章的內容,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徼(jiao):邊際、邊界。
老子的《道德經》講述的宇宙大道,老子在《道德經》中描述了道是如何產生的、道的形態以及道產生的作用;但是要正確理解這個宇宙大道卻並非易事。老子用這句話告訴我們如何觀察、認識宇宙萬事萬物的執行規律。這句話的重點在於無慾、有欲這兩個詞的理解。無慾、有欲是觀察認識宇宙萬事萬物的兩種狀態,或者是兩種方式:無慾是處在一種守靜篤,致虛極的狀態;無慾老子在這裡講的是天人合一的一種狀態,道家在練功時打通任督二脈,用人體的大小周天與宇宙的執行規律發生直接的感應,以氣的方式參與到宇宙萬事萬物的執行規律中去,從而體會宇宙中萬事萬物執行變化規律的微妙所在。而有欲則是人在一種常態的狀態下,用掌握的知識去理解,思考宇宙萬事萬物的規律,用眼睛等感官去觀察宇宙萬事萬物執行規律的實際情況。
也可以從無與有的陰陽兩個方面去理解,無為陰、為陰,是看不見的;有為陽,為顯,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老子告訴我們認識宇宙的道要從無與有陰陽兩個方面入手,既要認識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又要搞明白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背後的執行規律,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從而明白何為玄之又玄的眾妙之門。
-
6 # 智摩羅
用文字相標指圓融的境界。用現代話一一平衡。在變易與恆常剎那交會間。以綿密的觀慧力的照住″那個"。而通達世出世間的圓融
-
7 # 岐伯再世
道可道,非恆道也!名可名,非恆名也!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恆無慾,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噭!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在天為玄,在人為智,入地歸化,化生五味。
名在天為神,神在天為風,在人為識。
無名為無神識是天地的開始!有名為神識是萬物的母體!
故恆量無神識觀察妙處,恆量神識觀察叫聲!
兩者同出不同名,同屬於玄!玄之又玄,所有奇妙之門。
-
8 # 天下歸心52
其實!太上老子騎的是犀牛!心有靈犀一點通!出自《道德經》智慧洞開!靈犀生輝!有我家黌宮大殿明柱下面的石鼓子畫像石為證!老子揚鞭騎著犀牛(獨角獸)!
-
9 # 成不居
解《道德經》只在第一、二章。
實踐出真知。
每日多讀幾遍,日久一點就透。
否則,多言無益。
-
10 # 水靈173515282
此句出自《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此章總言道之體用,及入道工夫也。老氏之學,盡在於此。其五千餘言,所敷演者,唯演此一章而已。所言道,乃真常之道。可道之道,猶言也。意謂真常之道,本無相無名,不可言說。凡可言者,則非真常之道矣,故非常道。且道本無名,今既強名曰道,是則凡可名者,皆假名耳,故非常名。此二句,言道之體也。然無相無名之道,其體至虛,天地皆從此中變化而出,故為天地之始。斯則無相無名之道體,全成有相有名之天地,而萬物盡從天地陰陽造化而生成。此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為萬物之母。此二句,言道之用也。此下二句,乃入道之工夫。常,猶尋常也。欲,猶要也。老子謂,我尋常日用安心於無,要以觀其道之妙處。我尋常日用安心於有,要以觀其道之徼處。徼,猶邊際也。意謂全虛無之道體,既全成了有名之萬物。是則物物皆道之全體所在,正謂一物一太極。是則只在日用目前,事事物物上,就要見道之實際,所遇無往而非道之所在。故莊子曰,道在稊稗,道在屎尿。如此深觀,才見道之妙處。此二觀字最要緊。此兩者同已下,乃釋疑顯妙。老子因上說觀無觀有,恐學人把有無二字看做兩邊,故釋之曰,此兩者同。意謂我觀無,不是單單觀無。以觀虛無體中,而含有造化生物之妙。我觀有,不是單單觀有。以觀萬物象上,而全是虛無妙道之理。是則有無並觀,同是一體,故曰,此兩者同。恐人又疑兩者既同,如何又立有無之名,故釋之曰,出而異名。意謂虛無道體,既生出有形天地萬物。而有不能生有,必因無以生有。無不自無,因有以顯無。此乃有無相生,故二名不一,故曰,出而異名。至此恐人又疑既是有無對待,則不成一體,如何謂之妙道,故釋之曰,同謂之玄。斯則天地同根,萬物一體。深觀至此,豈不妙哉。老子又恐學人工夫到此,不能滌除玄覽,故又遣之曰,玄之又玄。意謂雖是有無同觀,若不忘心忘跡,雖妙不妙。殊不知大道體中,不但絕有無之名,抑且離玄妙之跡,故曰,玄之又玄。工夫到此,忘懷泯物,無往而不妙,故曰,眾妙之門。斯乃造道之極也。似此一段工夫,豈可以區區文字者也之乎而盡之哉。此愚所謂須是靜工純熟,方見此中之妙耳。
回覆列表
這一句很多人斷為: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樣斷句的人是為了和前面一句也斷成為無和有相對應起來,這樣就可以把道德經理解為關於無和有的故事。道德經是關於無和有的故事嗎?透過前面的論述,老子引出的是無名和有名,不是無和有。老子透過前面的敘述和渲染,就是為了這句話。
我們常說重要的事說三遍,老子也是一句話說了三遍,重點就是為了這句話,你們可以想想,這句話有多重要。老子開門見山提出與眾不同的道,那麼這麼重要的道怎麼獲得,這句話就給出了答案,這句話就是我們進入道的標準,也是進入道的方法。
你說震驚不震驚,你說要不要把它放在開篇?為什麼說這句話是入道的標準?
我們人通常感覺不到自己的慾望,但是當你閉上眼睛,你就能發現自己的思維根本停不下來,你的大腦就沒有一秒鐘能停下來的。
老子告訴大家,如果能讓你的大腦停下來,不思考,就是無慾。當人們保持一直無慾的狀態,這個狀態也是二十一章提到的“恍惚”的狀態,可以看到很奇妙的景象,這個景象很難用語言描述,這個景象就是指“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當從無慾的狀態轉到有欲的狀態,可以觀到徼,何謂徼?徼,名詞,終極。這個景象就是指“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也就是說當你從無慾狀態變成有欲狀態,注意特別強調一下,從無慾狀態變為有欲狀態,這個時候你能觀到物質的終極,也就是說你懂得了這個世界。
非常的神奇,當你達到有欲的狀態,你能知曉世界的終極,這不僅僅用震驚來解釋,這也就是老子寫道德經的目的,這是一片人類從未接觸的未知世界,能知道世界的終極,也就是知道世界的起源和世界的終點,這是不是開玩笑,這可是人類夢寐以求的事,就這麼被老子輕描淡寫的破解了,不管你信或不信,我反正是信了,這也是道德經能千古流傳的深層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