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貓打遊戲

    不管是歷史還是演義,肯定是周瑜功勞大。歷史上暫不討論了,這是大家公認的。那演義上為什麼也說周瑜功勞大呢?那就看一看演義上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做了什麼事。首先舌戰群儒,貌似是他促成了孫劉聯盟,使東吳決定抗曹。但仔細分析下,情況並不如此。諸葛亮是如何到東吳的?是魯肅去荊州請去的。魯肅去荊州明面上是弔唁劉表。但劉表和孫權有殺父之仇,劉表死了孫權拍手稱快都來不及,還吊哪門子唁。魯肅實際上的任務,就是找劉備結盟。作為一名外交人員,如果沒有最高領導的明確指示,魯肅有這膽量和許可權擅自作出聯劉的戰略決策嗎?再看舌戰群儒後孫權的表視,周瑜信誓旦旦說有五萬人足以破曹,孫權的回答是"五萬兵難猝合,今已選三萬……"可見孫權早已開始著手準備抗曹了,讓諸葛亮舌戰群儒只不過借其口打擊下主和派,統一東吳內部思想而已。所以這一功實際上是孫權的。其次是草船借箭,那隻不過沒消耗東吳物資平白得了武器,就算沒有,東吳花點時間還是能弄出來的。這算錦上添花,對戰役沒有決定性影響。最後,最重要的是借東風的功勞。東風真是諸葛亮借的嗎?看《七星壇諸葛祭風,三江口周瑜縱火》一章,當黃蓋的小船衝向曹營時,曹操帶著一票謀士還在觀看,當時就有人提醒曹操說今日東南風甚急,小心有詐。曹操的反應是不以為然,冬至一陽生,今起東風有什麼好奇怪的!曹操作為一個北方人尚且懂得這個道理,久居荊州的諸葛亮一定更懂當地天氣變化規律,能準確預報。那如果沒有諸葛亮的預報呢?那就等二陽生、三陽生,東風總會來,而且是越來越頻繁。總之,即使從演義上來看,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所起的作用也無法與運籌帷幄,調兵遣將的周瑜相比,只不過羅貫中的生花妙筆巧妙地讓讀者以為諸葛亮功勞大。

  • 2 # 這些歷史要讀

    應該是周瑜!

    其實,周瑜的功績和形象,是被《三國演義》刻意弱化和貶低的,其目的不過是為了拔高諸葛亮,凸顯其神機妙算而已。

    在還沒有《三國演義》之前,古人可不覺得赤壁之戰的勝利主要是靠諸葛亮,更不是靠劉備那點人馬的。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想起赤壁之戰,首先想到的是周瑜,而不是諸葛亮。他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是這樣寫的“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而對於赤壁之戰的勝利,蘇東坡更是毫不吝嗇的將筆墨全奉獻給周瑜。所謂:“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

    也就是說,在蘇東坡的眼中,周瑜可不是現在這種“既生瑜,何生亮”的“怨婦”和小氣鬼形象。而是一個俊美的少年英雄(“雄姿英發”),而且還是一位很有儒將風範的軍事統帥(“羽扇綸巾”)形象。當年面對曹操的大軍,周瑜同樣是談笑自若,鎮定的指揮孫劉聯軍,擊敗強敵(“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在蘇東坡看來,赤壁之戰的勝利,其實就是周瑜的指揮勝利,是周公瑾這位青年干將的傑出之作。因此,赤壁之戰的頭功,本來就該屬於周瑜。

    至於諸葛亮,真實歷史上的他,根本不像小說裡頭那般神機妙算,什麼八卦陣、什麼借東風,這些出神入化的東西都是虛構的。事實上,諸葛亮最大的作用不過是和魯肅相互配合,促成了孫劉聯盟而已。

    其實,整個赤壁之戰,打主力的都是東吳軍隊,當時劉備手底下壓根就沒多少兵馬。戰前孫劉合兵,劉備曾問周瑜:“抵抗曹操實在是很明智的決定。但不知貴軍有多少戰士?”周瑜說道:“三萬人。”劉備說:“可惜,太少了。”周瑜鎮定的說:“這就足夠了,將軍且看我擊敗曹軍。”之後,劉備就帶領關羽、張飛及兩千軍士跟在周瑜後面。

    說是孫劉聯盟,其實劉備根本沒多少人馬,即便算上後來劉琦的軍隊,也不過萬把人。只是人雖不多,但他們終究不歸周瑜統領,所以才被抬舉為聯軍。但整個赤壁之戰,真的還是全靠周瑜指揮的那三萬人。

  • 3 # 晨風暮鼓1

    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引次江北,時大疫,士卒多所殘戮,乃燒餘船而走。曹公有言,我自燒船走,徒使豎子成名。

  • 4 # 山騾

    立頭功的是吸血蟲,士兵們都染疫病了,還打個屁仗!曹操燒船撤兵,讓周瑜白白得了虛名。曹兵能一晝夜追劉備200裡,卻在江邊呆哪麼久?士兵如能戰,早就一鼓作氣南下了。

    又是小說把事搞混!唉。

  • 5 # 虎虎G奮鬥記

    蘇軾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知道吧。故壘西邊,人道是是三國周郎赤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裡蘇軾提出的英雄人物就是周瑜,赤壁之勝基本就已經預設為周瑜的功勞。事實上也是如此,周瑜當時等於是孫劉聯軍的總帥,不論赤壁之戰屬誰出力出智最多,功勞最大的還是他。這也是將帥不與下屬爭功,因為只要勝利,最大的那份功勞都是屬於主帥的。這是從古至今的定律。諸葛亮在赤壁之戰裡面其實真實是不是勝利的關鍵,真正的關鍵是龐統的連環計,至於出火計,是否諸葛所出不知道,但是火燒連營本來就是連環計的一部分了,所以畫蛇添足了。諸葛亮當時更多的是外交作用,為劉備在孫劉聯盟中搶佔更多的主動,而不是使劉備淪為東吳附庸,這是很可能的,當時劉備的實力實在太弱小了,但是孫權也實在無人可選,難道找劉琦?還是繼承了父業的劉琮,但是人家把整個荊州都送給了曹操。軍事就是如此,即使東吳可以獨力抵擋曹操,也必須拉一個盟友。即使盟友弱小,因為要分散對手的注意力。當對手全身心的關注著你時,你就不能輕易反擊了。但劉備雖說是同盟,可是軍事實力實在太懸殊了,在孫劉聯盟中,話語權真的不大,因為如果孫權執意做出決定,劉備也只能委曲求全了,所以,這時候一個好的外交官是很重要的。諸葛亮就很出色的完成了這個任務,但也只是外交上,軍事上,其實孔明還只是新手。沒有人天生就是將才,必須經過戰爭的磨礪。在茅廬隱居耕讀的諸葛亮怎麼可能接觸到軍事?所會的不過是從兵書中的理解,但兵書如果能決定一切那就會出現無數將才了。所以諸葛當時的軍事能力僅限書本。後來北伐諸葛也沒出啥奇謀妙計,就穩妥一套。可見,像赤壁之戰這種奇謀制勝的戰爭謀劃,諸葛還沒資本,更別說功勞了。周瑜從孫策開始就跟隨孫家了,大小戰役也經歷不少了,論資歷也不低啊,不然憑什麼英年可當大都督?就拿韓信來說,人人都知道他在項羽帳下當過執戟郎,但是有誰注意過他跟隨項羽轉戰四方數年?可以說項羽的早期的經典戰役他都參與其中,剛出山的韓信是恃才傲物的,項羽不喜,但不肯放人,不重用也不棄用,就讓他一直當了幾年的執戟郎,直到韓信叛逃。可以說當時論誰最懂項羽的謀略的,韓信屬一,無出其右了。而且韓信也是在這數年不斷完善自己的軍略。韓信尚且要數年積累加上天下之力才能戰勝項羽,諸葛再天才能超越他?沒有數年的充電,怎麼可能立刻化身軍神。而且諸葛也從來不是謀略第一。郭嘉、賈詡亦是在北方數年才打出名號滴。他們是真正經歷軍隊歷練的謀士,不是諸葛剛出山時的紙上談兵。如果真要比,也是要拿龐統跟周瑜比功勞,畢竟連環計是他獻的。

  • 6 # 春風化雨168609502

    赤壁之戰的頭功應該是周瑜,而不是諸葛亮。                                        

    首先說周瑜作為這場戰役中的吳軍統帥,大獲全勝,難道主帥不是頭功嗎?應該說是功不可滅。在赤壁之戰過程中,周瑜當時沒有被曹操強大的軍力所嚇倒,以長江天塹於曹兵對峙,使曹操不得速戰速決,從而藉機滅曹。    

    在這次戰役中,周瑜力勸孫權決計破曹;首先想到火攻之計,並偕諸葛亮設計火攻;騙蔣幹盜書,借敵殺敵計謀穩,處決了蔡瑁,張玧;派黃蓋詐降等等,這些都為這次戰役的全面勝利起了重要作。                

    諸葛亮在這次戰役中的功勞,只不過是促成了孫劉聯合,其它的一些功勞,並不是這次戰役全勝的決定因素,況且,當時劉備的勢力相當弱小。

  • 7 # 蕭湘居士__

    肯定加絕對是周瑜公瑾都督。諸葛亮一來是客邊,二來無人馬,那能巧媳婦能煮無米之飲。是羅貫中壓吳拔蜀文筆造勢之談。

  • 8 # 淨月暖陽

    赤壁之戰的首功當然是周瑜,諸葛亮是敲邊鼓、拉幫套的。就是三國演義中,雖然把諸葛亮從舌戰群儒到草船借箭再到借東風,給無尚吹捧了一番,也沒敢否認大都督周瑜的全權指揮之權。草船借箭和借東風,不都還是依周瑜將令而行嗎?

    赤壁之戰前,東吳孫權集團內部,的確有主戰、主降之爭,主降派首腦,還是首輔大臣張昭。可主降派也不是大家想象的,是無條件投降,還是有底線的。大慨的底線一是降漢不降曹,就是東吳是尊漢獻帝的,不是逆臣叛匪。這點孫權沒意見,並且在赤壁之戰勝利後,曹丕代漢之前,孫權都是一直稱臣的,也尊曹操為丞相。這是東吳既定的外交方針。第二個條件是保有江東之地,曹操大軍不得進入,這也是主降派的底線,他們主張是以第一條為基礎,與曹操談判,談完再決定是否開戰。主戰派在第一條上是沒意見的,但主張先打後談。很多人都誤解了東吳主戰主降之爭,其實他們矛盾並沒那麼大,否則張昭豈不被孫權殺了?戰前不殺,戰後還不殺嗎?

    而先談後打還是先打後談,孫權當然要聽聽軍隊主將周瑜的意見,不管先談還是先打,都有個打不打得贏的問題。如果你是孫權,你是聽自己人周瑜的,還是聽外人諸葛亮的?答案不言自明。所以在戰略決策上,周瑜是主導者,當然首功是周瑜的。

    戰術指揮上,主要抗擊曹操的部隊是東吳水軍,指揮權當然在周瑜手上。三國志雖沒演義中描寫又是群英會蔣幹盜書,又是黃蓋苦肉計詐降,可火燒赤壁,以少勝多,從此劃江而治,奠定東吳版圖基業,這可是史實。並且陳壽在三國志周瑜傳中也極力誇讚。後代史學者多有溢美之詞與周郎,東坡大學士之“遙相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英雄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可是千古絕唱。功勞當然是周瑜的。

    演義作者,尊劉抑曹,捧關羽忠義,視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都是宣揚忠君思想,把周瑜當配角寫,屈死公瑾啦!放在當下,如周郎之有才有貌,有情有位的人物,一定是“國民老公”,比王思聰牛多啦!誰會喜歡刻板的諸葛孔明?哈哈

  • 9 # 小張帶你看故事

    謝謝邀請。 其實這個問題有兩個答案,一個是真正的歷史來回答。 一個是三國演義來回答。 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爭之一。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曹操率領水陸大軍,號稱百萬,發起荊州戰役,然後討伐孫權。孫權和劉備組成聯軍,由周瑜指揮,在長江赤壁一帶大破曹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赤壁之戰是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也是孫、曹、劉各家都派出主力參加的唯一的戰事。赤壁之戰可以指包括東漢丞相曹操南下後一連串戰役;亦可單指於長江赤壁所發生的戰事。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 按照三國志的說法其實這場戰役是周瑜指揮,靠周瑜的聰明才智和足智多謀利用了“天時地利人和”近行的一場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可以說這場戰役完全靠周瑜的指揮來反敗為勝,諸葛亮基本沒有參與。三國演義只是羅貫中先生為了突顯出“諸葛亮的足智多謀”而特意加上“草船借箭”“孔明借東風”等情節來突出諸葛亮。 但其實就三國演義來說,早在開戰之前周瑜其實已經算計好一切,故意把開戰的地方確定,把有利自己的位置選好。包括火攻都是周瑜提前機會好,周瑜充分利用了“天時地利人和”可以說赤壁之戰完全是周瑜的功勞。諸葛亮可以說是錦上添花而已。

  • 10 # 牧羊人223585603

    赤壁之戰的頭功應該是魯肅。

    大戰前夕,曹操傳檄文征討東吳,東吳君臣被檄文上的八十萬大軍嚇得震顫不已。以張昭為首的江東士族集團更是集體勸孫權投降,孫權此時也是猶豫不定。是魯肅的一番話堅定了孫權抗曹的決心。魯肅對孫權說:我們這些人誰都可以投降,唯獨您不能投降。我們這些臣子投降曹操一樣可以做曹操的臣子,可您投降了能做什麼?正事這段話使孫權幡然醒悟,命周瑜領三萬水軍與劉備的兩萬人馬(其實是劉琦或者關羽的軍隊)共同抗曹。

    在大戰中,一切指揮排程都是周瑜在操作,所謂羽扇綸巾,談笑間強擼灰飛煙滅,正是周郎的風采,卻被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寫成了諸葛亮,導致後人對諸葛亮無比崇拜,周瑜反而成了氣量狹隘之人。

  • 11 # 史嗑郎君

    赤壁之戰的戰爭結果可以總結為:非惟人力,抑亦天時。

    赤壁之戰是促成三國鼎立形成的分水嶺,劉備依靠此戰,後迅速發展,趕上了曹操和孫權的步伐。所以,赤壁之戰在三國曆史中擁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加上赤壁之戰是孫劉聯合抗曹,以少勝多的經典案例,所以成為了許多人和歷史的聚焦點。

    很多人和事在這場聚光燈下,都被放大作用。

    其實,這場兵力為4比1的戰爭,除了孫劉聯軍依附長江地利,合理排軍佈陣。曹操最主要的失敗來自於疾病。

    曹軍多為北方人,赤壁之戰又正值秋入冬之時。長江流域溼氣重,曹軍內部官軍有得疾病者。加上軍營生活,多為群體性,所以疾病開始傳染。

    且曹操此次南下,行軍較快,部隊戰略缺乏全盤計劃和循序漸進。

    官軍遠離家鄉,疾病纏身,加上不善水戰。因此,未戰已敗像盡顯。

    最後,黃蓋的大火徹底燒燬了曹操的遮羞布,倉皇逃竄往北而去,赤壁之戰就以曹方的戰敗而告終。

    所以,赤壁之戰是眾人合力打造的一場經典戰役。周瑜和諸葛亮作為獲勝方的兩個勢力的代表,自然功不可沒。可是,立大功的絕對是地利因素帶來的這一場疾病,讓曹操軍的戰鬥力全無。

  • 12 # 夏天有雨894

    赤壁之戰乃是確定三國鼎立的關鍵之戰。北方曹魏挾得勝之師,號稱百萬雄兵下江南,以圖一戰收復江東孫吳,一統天下。劉備此時姑喪家之犬,被追趕挨打受氣無立錐之地。孫權偏隅江東狹小之地,在曹魏百萬雄兵的碾壓之下,彈丸小地不堪重壓。曹操志在必得江東之地,對月飲酒賦詩,豪稱將全軍將士馬鞭扔進長江,即可將長江填平斷流。曹操小覷江東孫吳和劉備聯軍,可見一斑。自古以來驕兵必敗,有諸葛亮的智謀,周瑜的智計,東吳黃蓋等一批戰將的齊心協力,拼死力戰,一把大火燒得曹魏百萬大軍抱頭鼠竄。赤壁之戰,孫吳和劉備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魏百萬雄兵,當是孫吳周瑜居首功,吳軍將士拼死為戰的結果。當然諸葛亮獻計火攻,借東風,草船借箭也功不可沒。

  • 13 # 一葦渡江客

    當然是周瑜!

    三國演義是小說,並不是歷史。三國演義為了吹捧劉備集團。把很多別人的功績強加在劉備集團一些人身上。比如說,斬華雄的是孫權他老爹,號稱江東猛虎的孫堅。當時是長沙太守,十八路諸候之一。並且是開路先鋒。草船借箭的是孫權,不是什麼諸葛亮。如此,很多。

    當時的劉備只是被劉表派到新野縣。負責守衛荊州北大門而異。此時的劉備手下兵馬區區幾千人而異。若不是公子劉崎手下有一支萬餘人的正規軍,投靠劉備。單憑劉備手底下的那點人,以及關羽新訓練的部分水軍。是沒有資格和兵精良足的孫權集團合作的。而孫權之所以選擇和劉備和作不是看重劉備那點人馬。而是利用劉備和劉表,劉崎的特殊關係。盡力減緩劉琮投降曹操所帶來的壓力。劉備,劉崎這杆旗不倒,荊州軍民就不可能真心投靠曹操。儘管劉琮已降。

    只要荊州地面不太平,曹操就不會大規模進攻江東。縱然曹操去冒險進攻,後方不穩,必然會有巨大的風險。事實也證明,赤壁之敗,周瑜也是先從荊州內部,分化瓦解運作開始的。和四面受敵,內部消耗嚴重的荊州比。江東經過,孫堅,孫策,孫權三代的精心治理。用諸葛亮的話說就是,兵精糧足,真強援也!

    其實,和名將相比。在雙方將帥水平相差不是太大的情況下,經濟實力應該是關鍵。這一點劉備沒有。所以說,赤壁大戰,江東是主戰場,劉備不過是配合,策應的偏師而異。

  • 14 # 叢中笑6603

    這個問題問得有趣。

    周瑜和諸葛亮,誰是赤壁之戰的頭功擁有者?依我之見,二人平分秋色,只是諸葛亮略佔優先。

    先說周瑜,他力勸孫權合劉抗敵,然後定下火功之計,使反間計讓曹操殺了自已的二員水軍都督,接著,用黃蓋假投降迷惑曹操,使得火船接近曹軍戰船,亂了曹軍陣勢。

    再說諸葛亮,舌戰東吳群儒,讓孫權定下抗曹之志,然後,草船借箭,借東風,助周瑜整軍備戰。雖說其中風險兀突,變化無常,但諸葛亮從容以對,成全周瑜一戰成名。

    為什麼說諸葛亮略佔優先呢?因為沒有他說動孫權,定下抵抗曹軍之決心,就沒有後來的赤壁之戰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考研失利,我的未來還可以逆風翻盤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