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山文苑
-
2 # 糊圖朱
友,關於寫詩是個問題,貓子不懂,沒水平談論這方面的事情唷。
個人認為,不論寫什麼都好,重要有內容有讀者才是更好的唷,本人喜歡大眾化的作品,過於深奧的詩句自己不懂欣賞。抱歉!
-
3 # 清風原創詩詞歌詞
我認為,押韻,是詩歌音韻美的主要體現,現代詩可以比格律詩形式上自由,但缺少押韻,就沒有了吟詠的滋味與美感,也影響詩歌情感的抒發,押韻不可或缺。
-
4 # 高繼恆
時代發展了,詩歌走向多元化。現代詩不必押韻。詩押韻的時代已經過去。但寫傳統詩的亦不妨押韻,同樣會出現好詩。
散文詩是介於散文和詩歌之間的一種文學樣式,既非散文,亦非詩,由來已久,儘管寫的人不多,也有存在的價值。
-
5 # 妄謠
如果你去讀海子、顧城、餘秀華等人的詩歌你會發現他(她)都很少壓韻,其實現代詩更注重的是意境。所以有意境才能稱之為詩,如果只是壓韻而無意境,那叫打油詩或者順口溜。
-
6 # 使用者8936807246036
朋友你好,我認為:詩,詞,歌,曲是好朋友。詩還是合轍押韻的好。比如,泉水叮咚響,流向遠方,如果是流向遠處,就有點曲難譜。
-
7 # 荷塘月色999
律詩是要押韻的,有意境而且要求平仄
五絕有仄起式,平起式。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七絕有仄起式,平起式。
(一)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2.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二)
平起式
1.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2.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散文詩,現代詩沒有那多講究了。只要文章內容好,有宣傳的價值,使人讀了不枯燥無味,給人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並韻味無窮。不過用詞一定要凝練,內容要濃縮,短小精,讀起來琅琅上口,百讀不厭就算是。
-
8 # 請到我的夢裡相遇
很簡單地說一說現代詩與古詩吧。
個人以為:
古詩有韻,可以畫出來。比如:日照香爐生紫煙……,古詩的意境,情透過景來表達,實的為主。
現代詩可韻可不韻,一般畫不出來。比如:我的心,蕩起你的香你的情。現代詩的意境,情透過抽象來表達,虛的為主。
現代詩格式寬泛,有的近似於散文,有的近似於順口溜,時代不同了,百花爭豔。但一定要有意境,能打動讀者的心。那種搞怪搞異的現代詩,只能一時,不能流傳和學習。
-
9 # 瞌睡就睡覺啊
哈哈,喜歡古詩詞,也喜歡散文詩。兩者各有千秋,一個古韻,一個直觀感受,都不錯。
恩,最煩的是那些希拉硬搬湊成所謂詩的。。某些現代詩人的詩真的欣賞不了。。。看著膈應。唉。詩詞好像沒落了。。很遺憾傷心
-
10 # 臨高啟明1726
看看吧!
梧桐樹(1)
守著一面向陽的窗戶
等著每天的相遇
裝著周圍的一切都很年輕
要自己覺著 風輕雲也淡
聽著熟悉的聲音 由遠及近
時光都一樣 不一樣的是時光裡的
舉起手用力握著的又有什麼
過眼煙雲 對著或錯著的
沒有哪些是非要記住的
仰著頭思考 血氣上湧帶起雲霞
閉著眼 也不再輕易睡去
不能握住的葉子 就丟給大地
珍惜著的未必是不會捨棄的
風雨欲來 這一次卻不能挺直身腰
只能是原地站立著 看著
試著接受一棵梧桐樹的絮絮叨叨
沒有人會聽見
沉默著生長 就和我一樣!
2018.7.31
梧桐樹(2)
隔著一面窗戶 夜晚與你對話
此刻你所處的位置 比我光亮
你看不清黑夜 我卻看得見你 腰挺身直
其實 我記得你截去幾次的枝幹
我知道濃密的葉子裡藏著你綠色的果實
不是乾燥的 張揚的 飛舞著的
也許是沉默的 卑微的 孤獨的
允許早起的鳥兒跳向枝頭 你依然愛著
愛著黑夜 也愛著黎明
除了年輪漸長 生活與之前沒有差別
等著所謂的收穫來臨
你交出枝幹 我交出嘴巴
一些美好的並不會一直持有
命運允許我們擁有的卻會是美好的
誰也不去聊起幸福之外的那些堅硬的問題
風起你就搖動葉子 下起雨我也不反抗
處浮世 食煙火 時間終會給出解答!
2018.8.5
梧桐樹(3)
處浮世 食煙火 Sunny照耀 溫度上升
於是我們沉默不語 汗水順著軀體滴落大地
活著不應成為一個必須思考的難題 一直延續生長
剃去樹頭 二樓就只是一種平視 生命與生命
沒有高處與低下 誠實是一種語言 點頭是致意的方式
所有隱喻都收起 這並非生存必需 憂傷迎風散去
蟬鳴無休無止 不知是了無心事 還是無所畏懼
最終只是大地上的一捧塵土 或者把種子埋進塵土
你的根鬚總有一天也會軟弱無力
握緊的都會變成把握不住的
我一面堅信 一面質疑 搖晃著的腳步最終會接近真相
彷彿這就是命運 枝葉繁茂 還是要承受烈日灼心
負重前行 難免意志決定不了身體 偶爾會彎下腰身
風吹起 搖動不是低頭 梧桐樹的年輪中有著寧靜的氣息
留一片樹蔭 風帶來的就會有涼意 不止沉重
不止擁擠 猜不透就不去猜來猜去
做好夏天裡沉默的一棵梧桐樹 綠色代表著希望繼續
等到秋天結束 你會聽到梧桐樹的葉子 嘩嘩作響
最終在大地上聚集 舞蹈 隨風起伏
點燃起生命的浪濤!
2018.8.6
-
11 # 雲山樵人
從詩經開始,漢賦、唐詩、宋詞、元曲,詩歌發展是一個逐步世俗化的過程,但無論如何變化,詩歌之所以稱為詩歌,一定是有詩也有歌/曲,因為傳承斷絕的原因,古代詩歌基本只留下詩,但從其發音和押韻上,我們至少能感受到其中的律動和節奏。從人的感觀上而言,聲音遠比文字更容易讓人沉浸,因此,脫離了音律的節奏,詩歌的感染力和飽含的情感抒發將大打折扣。民國時期的爭論,因為先賢們受限於時代,尤其是中國全面落後且看不到希望的年代,他們為探索新路而拋棄舊有傳統,可以理解,但並不代表正確,魯迅還公然提議廢除漢字,胡適宣揚全盤西化,這些都只是他們為求中國擺脫貧弱而嘗試的道路,我們現在不需要把他們的嘗試奉為圭臬。現代詩之所以變成散文分段,是因為這樣容易!門檻低!隨便寫幾句無病呻吟的廢話,多換幾行,加倆標點,就成詩了,多麼簡單。這其實是在抹殺詩歌的藝術性。自四九以來,過多談論藝術服務群眾,漸漸讓人產了錯覺,以為群眾就是藝術,日常吃喝拉撒就是藝術,然而實際上,本該是提高群眾素質以提高藝術修養變成了降低藝術水準以適應群眾,本末倒置,以致於二人傳、德雲相聲之流大行其道,儼然成了中國喜劇代表,實在讓人遺憾。最後還是想說,藝術的世俗化是社會的進步,但前提是藝術依然是高於大眾生活的,而不是為了取悅大眾;是讓大眾人人皆可欣賞藝術、參與藝術創作、積極向藝術靠攏的,而不是放低藝術標準,滿足大眾的虛榮心的。如此看來,不押韻的詩怎麼能叫詩?
回覆列表
圖/陳葶
Sunny照在心房
生活扛在肩膀
詩歌放養在大山深處
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叮咚的泉水
正適合詩歌生長
珠三角的密林
遍地黃金
深山中的隱士
笑迎八方客
詩人們三三兩兩
沿斜徑而上
十月,在喧囂中
沉醉夢鄉
2018-10-27-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