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洞察三農永珍

    問題:水稻苗期怎麼預防立枯病的發生?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三葉期以前最容易發生的一種疾病,其主要症狀為出苗後秧苗枯萎及易拔斷,莖基部腐爛,有一股爛梨的味道,成片死亡,病株基部多數長有赤色黴狀物。

    水稻立枯病的發病原因

    主要由以下幾種原因導致:一是氣溫低,播種早,秧苗長勢弱,容易感染立枯病;二是水稻種子本身帶菌或苗床帶菌,種子或苗床當初消毒不徹底,導致此病的發生;三是土壤鹼性大,PH值大於6.5,沒有進行調酸或是調酸不到位,引起了腐黴菌的繁殖,從而感染了幼苗,導致感染立枯病。

    水稻立枯病應該從四個方面來進行防治:

  • 2 # 有點意思的事兒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最主要病害之一,嚴重時候會導致秧苗整片死亡,造成巨大損失。所以,水稻種植戶必須要懂得有關於立枯病的一些基本知識,包括立枯病的症狀判斷,立枯病的病因以及立枯病的防治方法等。

    一、水稻立枯病的症狀水稻立枯病發病初期,秧苗葉尖一窩一窩不吐水。在這個時期,是用藥的最佳時期,千萬別錯過。如果發現秧苗一窩一窩發黃打綹,由白色變黃色,最終變成褐色,還有紅褐色的菌絲。如此症狀出現,說明水稻立枯病已經很嚴重了,治療相當困難。水稻立枯病的病因。水稻立枯病,由多種病原菌浸染而引起,包括尖孢鐮孢菌,禾穀鐮孢菌,木賊鐮孢菌,立枯絲核菌,腐黴菌等等。二、水稻立枯病的危害水稻立枯病會傷害到幼苗的幼芽和幼根,導致幼苗扭曲,腐爛而死。在種子與幼苗的基部交界處出現黴層,莖基軟弱,容易折斷,也容易誘發連片感染,成片死亡。三、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方法使用42%立枯一次淨可溼性粉劑40克兌水100~120kg澆在苗床上即可。控制溫度,避免低溫誘發立枯病。在苗床上面蓋上薄膜,保持在25℃。晴天的時候,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半開薄膜;陰天的時候,在中午半開薄膜2小時;雨天的時候,開啟薄膜換氣。使用龍生根+25%絡氨銅,稀釋500~800倍液噴淋苗床或者噴撒秧苗莖基病,使藥液滲透進入土壤,起到預防立枯病作用。

    以上是我個人有關於《水稻怎麼預防立枯病?》個人看法,大家覺得怎麼樣?如果有不同意見或者對本人觀點有疑問的,歡迎評論指正。

  • 3 # 田俊超白

    我講一下我家是怎麼預防的立枯病的。我家這邊都用營養土育苗,得病的就很少了,營養土的造價高,但是比自己配的更合理,要買針對自己地區配方的營養土,下面講講出苗之後怎麼預防。

    1 在苗一葉一心的時候打殺菌劑,選濃度高點的,預防效果好,自己要每天早晨看看苗到底也沒有水珠,水珠的大小決定你的苗子有沒有病,在棚內掛一個溫度計,溫度高了就大放風,低了就小放風,可以旱一點但是千萬別溼度太多,還不放風,容易造成青枯。

    2 打完藥過個七天左右就揚一次酸土,酸的量別太大,自己感覺掌握不好,就買現成的酸土揚。

    3 和一葉一心的殺菌劑間隔八九天,別和酸一起揚,再打一次殺菌劑,和殺菌劑間隔個四五天在揚一次酸土,和第二次殺菌劑間隔七天在打一次殺菌劑,這樣基本上就出床了。我家年年都是這麼預防的。

    還有苗床最好要滲水性好,這樣不容易得病。

  • 4 # 三農廣訊

    水稻苗期怎麼預防立枯病的發生?

    一、發病症狀及感病原因。生理性立枯病的主要症狀是秧苗黃枯而死,用手拔秧苗,能夠帶根拔出,根部呈褐色,是由於低溫和土壤粘糗、通透性差造成的。病理性立枯病秧苗也是黃枯而死,用手拔苗時根斷,拔不出來根,是由腐黴菌侵擾造成的病害。

    二、立枯病的預防措施。一是嚴格進行床土消毒,水稻播種前用70%敵克松800~1000倍液,每平方米苗床澆2.5公斤藥液,進行床土消毒。二是應適當進行土壤調酸,要調到ph值4.5~5.5之間,如果床土ph值在6.5以上,遇低溫容易發生立枯病。三是加強苗床溫度和水分的管理。要適時揭膜,嚴防高溫,勤揭勤蓋,苗床土適當澆水,不能灌水上床,提高秧苗抗病能力。

  • 5 # 鄂東三農

    水稻怎麼預防立枯病?

    水稻立枯病又叫稻熱病、火燒瘟、刻頭瘟。山區比平原發病多。它雖然是個常發的病害,但流行成災,則與當前雨量分佈有並。嚴重時可以引起苗枯和白穗,造成較大的損失。

    病因症狀。

    立枯病其實就是穀粒瘟(種子)、稻瘟病,分苗瘟、葉瘟、節瘟、穗頸瘟。水稻整個生長過程都存在此病。只要水稻機體存在這種病,不管那個時期,發病條件成熟時,馬上就出現了,發病速度快。

    此病主要由種子帶病引起,三葉期前發病的,在幼芽基部和芽鞘上出現水浸狀病斑,然後變成黃褐色枯死。三葉期以後發病的,在葉片上能夠形成典型的紡錘形葉瘟。並以病苗為中心,向四擴充套件,嚴重時,可使秧苗成團、成片枯死,象火燒一樣。

    防治方法。以農業防治為主,採取綜合防治方法,消滅越冬菌源,突擊進行藥劑防治。

    ①,選擇抗病高產品種。購種時,一定要到正規種子店去購買,不要購無生產單位和無聯絡地址,無檢疫檢驗合格證明,無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無先推先試證明和第三方認證標誌。

    ②處理帶病稻草。清理病草,不要雨水淋溼,阻止其孢子產生和傳播。清除田埂上遺留的稻草。用作催芽和扎秧的稻草要用開水燙5分鐘。

    ③種子處理。先將種子在日光下爆曬一天,用泥水或鹽水選種,再進行種子處理。用硫酸銨選種的種子,必須充分洗淨後,才可用1%的石灰水浸種,否則會嚴重影響發芽。溫湯浸種。谷種先放在清水中浸一天,再放在56℃的溫水中浸5分鐘。此法適用於少量種子。

    ④苗床消毒殺菌。用70%的敵克松粉劑500倍液或1%的硫酸銨在苗床上噴霧。

    ⑤加強栽培管理。重點放在水肥管理上面。一是合理施肥,不可偏施氮肥,適當增施磷鉀肥。二是合理用水。分孽淺,圓標曬,打苞深,灌漿溼。這符合於水稻對水分的要求,對抑制此病有較好的作用。

    ⑥藥劑防治。在種子萌芽後初期發現有枯死,用施立枯清,每平方米用藥1~1.5克,對水均勻噴在苗床上。水稻秧苗1心一葉期,每盤用15%立枯靈液劑0.9克,加水一升噴霧。秧苗1~2葉時用奧力克即青枯克50毫升加大蒜油15毫升,兌水15千克5~7天一次,連噴2次,建議噴施時,15㎎水加葉面肥沃半素25豪升,發病中後期,奧力克即青枯立克100毫升加大蒜油15毫升,3天一次,連噴2~3次。

  • 6 # 火爆農化招商網

    感謝邀請。水稻立枯病是水稻大棚秧苗最常見的病害。前幾年,我家裡也種過水稻,在育苗前期,由於溫度偏低,調酸不夠,加上水稻播種過早、過密,苗床管理跟不上等原因,發生了立枯病。那麼水稻如何預防立枯病呢?1、對土壤進行調酸處理。中性和鹼性土壤,在播種前要進行調酸處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立枯病的浸染為害。具體做法是:在播種前對土壤進行測試,pH值為6-6.5的,每平方米施用專用調酸肥30-40g,pH值為6.5-7的施40-50g,於播種前一天施入,並與土壤充分混合,使土壤pH值調至4.5-5.5之間。2、對苗床土壤消毒。經過調酸處理後的苗床,每平方米用70% 的敵克松2g,稀釋成600倍水溶液,均勻地噴灑在苗床上。3、藥劑防治 。1葉1心至2葉1心期,最易發生立枯病浸染死苗,可用敵克松600 倍液或立枯靈5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隔5-7天再噴1次,連噴2次。4、播種不要過密。播種過密會產生弱苗,秧苗瘦長, 抗性減弱,容易得立枯病。5、及時進行通風。透過通風,保持大棚內條件符合秧苗的生長要求,適宜的溫度、溼度、空氣,促進秧苗健壯生長。以上是給您帶來的一點個人建議,不當之處還請批評指正,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加個關注,謝謝。

  • 7 # 清江鶴

    水稻立枯病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它是稻農在進行水稻育苗時,秧苗在苗床上從死芽,針腐至黃枯或青枯的各種病狀總稱。

    一般情況下水稻播種五至六天以後即可破殼出苗。出苗後若在此期間遇上極端性低溫天氣或生長不良環境,秧苗就會零星發病。

    如果是水田育秧,苗床上可見鐵鏽色膠狀物。如果是旱育早發育秧,則可以看見秧苗部分幼芽扭曲,有的腐爛致死。能夠出土的秧苗在莖基部可以看見白色絮狀黴層。

    要及時處置這些苗床病害,稻農最好的辦法是掲開薄膜放風,降低棚內的空氣溼度,然後用氨基酸葉面肥對秧苗進行調理,增強其生長的抗逆性。

    此外,當秧苗長至兩葉一心或者三四葉時,秧苗早晚恢復生長不顯病狀,而在中午略顯萎焉。隨著時間推移,秧苗出現枯萎,下部葉片比上部葉片黃得厲害,心葉縱卷不張,僅留少許青色。

    檢查秧苗根部,主根不發達,白鬚根很少呈暗褐色,根莖基部水浸狀。當莖基部水浸狀融合秧苗一週時,整株出現枯死但是不倒伏。因此,黃枯型立枯病稻農又將它形象地稱之為"站著死"。

    與黃枯型立枯病相對應的還有青枯型立枯病害。與之相比,青枯型立枯病葉片不發黃。病葉先不失水,只在上部葉片或心葉上呈青灰色,葉片柳葉狀。形成青枯中心病株以後,秧苗常常成團枯死。

    在生產實踐中,當苗床出現黃枯或青枯苗以後,稻農要結合田間土肥水管理,用百分之七十的敵克松潑澆苗床。有的還配比一定量甲霜福美雙。這樣澆床既可以調節供氧救根與地上蒸騰過大的矛盾,又可以確保苗床通風溼潤,預防治療立枯病,還能促使秧苗恢復生長。

    最後,為了配合苗床墒情調理,還可在秧苗葉面上噴施一定量的葉面肥,以激發秧苗的細胞活力,提高植株光合作用調節秧苗生理代謝,加快其生長髮育。

    常用藥劑:立枯淨,殺菌王,氯溴異氰,甲霜福美雙與豐之源,施必綠,生命素等復配使用。治病調理"一箭雙鵰"雙重功效。

  • 8 # 稻麥巴巴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秧田期主要病害,尤其旱育秧秧田一般發生較多。

    秧田期及時科學預防控制水稻立枯病,對培育水稻壯苗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水稻立枯病是受多種不利因素綜合影響,秧苗抗逆性抗病性下降,病菌侵染引起。

    其中低溫是關鍵主要因素。

    水稻立枯病發病症狀是怎樣的?

    立枯病除引起爛芽外,主要還表現外針腐和黃枯、青枯等死苗症狀。

    針腐多發生於幼苗立針期到2葉期,病苗心葉枯黃,葉片不展,植株莖基部變褐,病根也漸為黃褐色。

    苗床中常成簇,成片發生與死亡;

    黃枯、青枯多發生於幼苗2-3葉期,病苗葉尖不吐水,葉色枯黃、萎蔫,從老葉到嫩葉,成片成簇發生向外擴充套件,手拔秧苗,根部極易拉斷。

    天氣驟晴,心葉萎蔫捲縮呈松針狀,嚴重時表現整株萎蔫青枯,但葉色青綠不黃。

    水稻立枯病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

    一、加強水肥管理。

    出芽期以紮根立苗為主,保持畦面溼潤,遇低溫時灌水護芽。

    一葉展開後可適當灌淺水,但要求前水不見後水,2-3葉期乾溼相間管理,以利於盤根,寒潮來臨要灌“攔腰水”護苗,冷空氣過後轉為正常管理。

    施肥要掌握追肥少而多次,先量少後量大,提高磷鉀比例。

    齊苗後施“破口”紮根肥,二葉展開後,早施“斷奶肥”。

    二、藥劑防治。

    立枯病常發區或秧田出現零星立枯病時可用40%福·甲霜可溼性粉劑(旱秧綠2號)進行防治。

    採用二次稀釋法,一般在落谷後覆土前或揭膜後噴霧預防,亦可在發病初期施藥救治,救治時發病中心重點用藥。

    一般施用“迅綠”或“旱秧綠2號” 每分秧田30-40克,兌水10公斤混勻後均勻噴霧,病重時可酌增用量。

    發病秧田如過度乾旱,先灌一次足水再用藥,可提高防效。

    如和旱秧綠1號或保禾豐、昂立邦配合使用效果更佳,能迅速促使秧苗變綠生長健壯。

    另外敵克松或瑞苗清等藥劑進行防治效果也較好。

  • 9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秧苗立枯病是水稻苗床期間最主要的病害也是危害最大的病害。嚴重時整棟棚的秧苗枯萎、死亡,影響水稻插秧程序以及增加農業生產成本?

    立枯病是土傳病害,表現為植株萎縮、發黃、黃根,嚴重時整株枯萎、根部腐爛。發病原因多樣化,置床ph過高、苗床脫肥、低溫寡照、苗床溼度大等。下邊就介紹一下我從事水稻栽培這幾年防治立枯病的一些經驗。

    1、調酸。秧苗生長最適的ph是4.5-5.5之間,這個ph區間是抑制立枯病病菌繁殖的有效酸鹼度區間。我們可以透過擺盤前置床調酸、底土調酸及離乳期之後的苗床調酸措施來防治立枯病。可以使用固體酸或者濃硫酸來處理,但是建議大家使用成品固體硫酸,價格便宜,安全性好。在離乳期之後可以調酸兩次,保證最適ph值。

    2、噴施殺菌劑。說實話,這種方法的效果很一般,無論是預防還是治療。一般的殺菌劑都是惡黴靈、瑞苗青以及精甲惡黴靈,也有綠亨、紋弗等組合藥劑,共同點是噴施後清水洗苗,水量不能太大,能將藥液衝到土壤表層或者莖基部為宜。但是洗苗就涉及到一個水的問題,而水是苗床管理的一個重點。殺菌劑的價格一般都較貴,幾百塊錢一個棚。預防效果一般,治療的話在病害減輕的時候能夠控制病情不擴散,病害嚴重時則無明顯效果。所以不建議大家過分的依賴殺菌劑來防治立枯病。

    3、通風。通風是預防立枯病的一個有效手段。通風額的目的是降低棚內溫度、控制秧苗長勢、降低棚內的空氣溼度及加快土壤的散墒。立枯病易發生於低溫、寡照的天氣條件下,為什麼要這麼說呢?低溫、寡照很多農戶不捨得通風,怕凍壞秧苗不長個,就關上大棚悶著。結果空氣溼度上來了,病菌大量導致。在低溫、潮溼的條件下,秧苗光合作用受限,呼吸作用增強,異化作用大於同化作用,體內有機物大量消耗,造成秧苗莖杆韌性不足、抗逆性差,增大了感染立枯病的機率。所以在低溫、寡照的條件下,也要開啟一側通風口,及時散墒。

    4、補充營養。苗床期間需要多次澆水,底土中的養分會隨著澆水的過程流失一部分,造成底土肥力不足,秧苗長勢弱、葉片發黃、抗逆性差。我們可以透過噴施葉面肥及生長調節劑或者苗床上表施一袋壯秧劑的做法來補充苗床的養分。養分夠了,秧苗自然健壯了,抗病能力也增強了。

    5、澆水。水澆的水平如何也是影響立枯病發生的的一個重要原因。水澆的過勤、過大,也容易發生立枯病,底土長期保持溼潤,秧苗根系生長差,立枯病病菌藉機繁殖侵染秧苗。所以,要控制澆水,既三看澆水,床土發白,心葉捲曲以及早晚葉尖不吐水為澆水的標準,水分管理好了,立枯病侵染的機率就小了。還有一點是不建議大家過度依賴微噴,微噴時間短,澆不透;時間長了,澆的太澇,溼度太大。

    防治立枯病就這麼幾點,堅持每天通風散墒、控制秧苗長勢育壯苗;離乳期之後調酸1-2次;補充葉面肥或者壯秧劑保證養分供給;三看澆水適當乾旱,蹲苗、壯根。大家如果能做到以上幾點,應該會減少立枯病侵染的機率。

  • 10 # 神農識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常發性生理病害,對水稻秧苗素質影響極大 ,以旱育秧發生最為嚴重 。水稻立枯病分生理性立枯病和病理性立枯病兩種,此病在低溫潮溼的環境中易發生,常在春季與猝倒病相伴發生,通常不像猝倒病那樣普遍。

    危害症狀:

    水稻立枯病初發病時在苗莖基部出現橢圓形褐色病斑,葉子白天萎蔫,晚上恢復,以後病斑漸凹陷,發展到繞莖1周時病部縊縮乾枯,但病株不易倒伏,呈立枯狀。病菌的發育適溫20~30℃,13℃以下和40℃以上繁殖受到抑制。肥料未完全腐熟、排水不良、地勢低窪、植株過密、土壤黏重、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差、植株抗病能力弱,也易誘發水稻立枯病。

    防治方法:

    1、對土壤進行調酸處理

    中性和鹼性土壤,在播種前要進行調酸處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立枯病的浸染為害。具體做法是:在播種前對土壤進行測試,pH值為6-6.5的,每平方米施用專用調酸肥30-40g,pH值為6.5-7的施40-50g,於播種前一天施入,並與土壤充分混合,使土壤pH值調至4.5-5.5之間。

    2、對苗床土壤消毒,避免土壤傳病

    經過調酸處理後苗床,每平方米用70% 的敵克松2g,稀釋成600倍水溶液,均勻地噴灑在苗床上。

    3、藥劑防治

    1葉1心至2葉1心期,最易發生立枯病浸染死苗,可用敵克松600 倍液或立枯靈5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隔5-7天再噴1次,連噴2次。

    水稻播種至出苗以保溫為主, 膜內溫度保持在30-32℃;1葉1心時以控溫控溼為主,膜內溫度保持在25℃;2葉1心時,晴天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半開膜。苗期防止土壤過幹。

    4、播種不要過密,以免產生弱苗

    掌握播種量,是培育旱育秧壯苗的關鍵。每平方米播種量為25-30g。如播種過密,秧苗瘦長, 抗性減弱,易感立枯病,而壯苗則抗性較強,不易感染立枯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夢見自己掉頭髮是什麼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