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朱興子

    以色列不敢對土耳其開戰,因為土耳其實力不俗。

    土耳其作為北約第二軍事大國,一直很重視軍事建設。擁有六十三萬大軍,還有三十多萬預備役部隊。以往以色列欺負的敘利亞政府軍,伊朗都與以色列存在根本性的武器代差,以色列用三代機打他們的二代機,用三代坦克打他們的T-55,當然是佔盡優勢啦。

    更別說巴勒斯坦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這些只能布衣加火箭筒的武裝組織,完全不是以色列對手。但土耳其不是這種國家。它不會像伊朗那樣捱了打只能說幾句:“要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平。”然後只朝戈蘭高地打幾下火箭彈就什麼都不做。(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

    土耳其是一個擁有七千多萬人口的大國,經濟實力也比伊朗,敘利亞和埃及強得多。自從挫敗了軍方在2016年的軍事政變陰謀後,埃爾多安完全控制了軍隊。埃爾多安總統是一個擁有雄心壯志,極有魄力的決策者,在面對以色列瘋狂迫害巴勒斯坦人時,土耳其敢於出手,驅逐以色列大使,宣稱以色列是“恐怖主義”國家。

    這些都得益於土耳其有足夠的實力。土耳其軍隊戰鬥經驗豐富,上個世紀和希臘打了大戰,一舉肢解塞普勒斯。隨後痛打東部的庫爾德武裝,消滅分裂勢力。在伊拉克戰爭後,土耳其還多次出擊伊拉克境內攻擊庫爾德武裝。而在敘利亞,土耳其攻佔阿夫林,進軍哈賽克省,屯有一萬大軍,絕對排的上號。(一代梟雄埃爾多安)

    如果以色列敢於攻擊土耳其,土耳其的導彈絕不是虛的。土耳其軍隊的武器裝備也比伊朗和敘利亞好得多。他們將展開反擊,讓以色列陷入一片火海。

    如果以色列敢於發起攻擊,內塔尼亞胡必將引火上身,激怒以色列國內保守派和左翼勢力,被轟下臺。而埃爾多安則會獲得國民的理解,全力以赴。比較一下對二人仕途的影響,內塔尼亞胡很難輕舉妄動。(內塔尼亞胡)

    更糟糕的是,以色列沒有精力去進攻土耳其。內塔尼亞胡正在忙著和哈馬斯打,他幾乎每年都要對加沙展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而在敘利亞,以色列還要打擊伊朗和敘利亞政府軍。內塔尼亞胡忙不過來。

  • 2 # 隨雨飄渺

    外交風波很正常,雙方也是對等的,不必糾結於此。國家與國家交往就是如此。為什麼非要去進行軍事打擊。

    以色列的軍事打擊也是有原則與目的,別看以色列軍隊經常去打擊敘利亞軍事基地。敘利亞與以色列之間一直處於交戰狀態,以色列衘敵於國門之外,是不能讓戰火燃燒到國內,因為國內無戰略縱深。無更多的服兵役的年青人。

    土耳其與以色列外交與政見不同,嘴仗不斷,但雙方沒有非要用戰爭去解決問題的必要性,雙方沒有領土爭端,雙方沒有經濟上的巨大爭端,只是在政治主張上分歧,但雙方沒有多少實際意義上的爭端。雙方只是言語不和,雙方均沒有發展到用軍事手段去幹涉對方,只是在巴以衝突中與耶路撒冷建首都上發生意見不同。土耳其與以色列之間沒有根本矛盾可言。又都是美國的盟友,高層有充分的對話機制。可以避免因誤判而發生衝突的可能性。

  • 3 # 原創點評

    以色列為什要對土耳其軍事打擊,以色列又不是瘋子。小區裡大家相互拌拌嘴,你車停我車位我車擋你道的這不很正常嘛,這點小事誰也不會動刀動槍直接赤膊上陣的。以色列歷史上都是受到切實威脅後,才會採取軍事打擊行動。以色列心理很清楚土耳其只是蹭熱點,轉移國內矛盾收買阿拉伯世界人心。

    國際社會有點矛盾利益衝突很正常,軍事手段是最後不得以的選擇,這個時候就說武力為時尚早。

    以色列的原則是防衛出擊,和土耳其的嘴炮外交摩擦對以色列的安全沒有威脅,以色列不會在沒威脅的情況下率先動用武力。

  • 4 # 皇家橡樹1972

    埃爾多安總統領導下的土耳其好歹也是地區強國,雖然目前與美國不睦,但仍然是“北約國家”,根據北約成員國的協定,成員國當中任何一個受到“外來侵略”,其他成員國都要進行軍事援助……在土耳其自身能力比較強大和有“北約這層關係”,以色列怎麼去進行軍事打擊?

    歷史上以色列和土耳其關係還是不錯滴!經過凱末爾的“洋務運動”,土耳其變成了現代體制國家,雖然一戰後經歷了“清算”丟失的大片領土(原奧斯曼帝國約520萬平方公里),目前土耳其領土在歐洲部分僅剩下了“伊斯坦布林那麼一小塊屬於歐洲!”但,土耳其自己認為是歐洲國家一切都向歐洲學習,有點當年鬼子“脫亞入歐”的味道,而二戰以後又看到猶太人將以色列從“不毛之地”建設成了“高度文明的現代社會”!這對土耳其“啟發”很大,認為以色列人是“文明人”有必要向他們學習,並且以色列與歐美國家關係密切,懟以色列將會使土耳其受到歐美國家的懲罰……雖然以土兩國在社會制度、宗教信仰有極大的不同,但是並沒有妨礙他們之間的交流,甚至在歷次的“中東戰爭”中土耳其都保持中立,沒有對以色列有啥“不敬”。

    但是,長久以來歐洲(北約)並沒有將土耳其視為朋友 只是利用他們所在的地理位置圍堵俄羅斯(蘇聯)罷了,至於土耳其想要加入歐盟,經濟上獲得歐洲的援助…是絕無可能的事情!就像很久以前德華人說的那樣:走開!你個滿嘴大蒜味兒的土耳其人!由於歐洲“打心眼裡就煩土耳其人”,30多年來土耳其入歐申請一直沒有根本性的進展……這對於埃爾多安來說是極大的侮辱!以埃爾多安自詡要成為“超越凱末爾”的性格來看,他似乎放棄了“入歐申請”,在審視了外部環境和自身的條件後,做出了重返“阿拉伯世界”的決定,以目前土耳其的實力來看,成為“阿拉伯國家”老大的可能性很高……既然是想成為老大,就要拿出老大的“威儀”和處理外部事務的能力!正好美國將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事件爆發,埃爾多安抓住機會“大罵以色列”,甚至驅逐了以色列大使 …雙方的關係非常冷淡,並且“口水戰”連連。雖說外交關係緊張 ,但是以色列不至於為此就去打擊土耳其,從軍事上來說土耳其在中東不是“軟柿子”,從外交上來看內坦尼亞胡也清楚埃爾多安這種“野心家”所思所想…“口水戰”、驅逐大使這種事兒也沒啥實質性的傷害!頂多就是你有來言、我有去語罷了。

    但是,根據埃爾多安這一兩年在中東的“上躥下跳”之表現,美歐對他已經產生了厭惡感!並且,埃爾多安自己目前在國內政治上也有壓力,對於以色列的辱罵不過是轉移視線罷了,如果他有再有過激的行為,歐美可能要出手對他進行制裁,到了那個時候以色列有可能“煽風點火”、“打小報告”!讓歐美加大對土耳其的制裁。

  • 5 # 英武

    以色列與土耳其現在只想“打嘴仗”,真要進行軍事打擊,不符合兩國的利益。

    1.要說高精尖軍工技術,土耳其根本不是以色列的對手,但是要從在中東地區的地理位置來說,以色列根本不敢跟土耳其真的打起來!

    2.宗教考量:以色列周邊阿拉伯國家都可以看做是以色列的“敵人”,而土耳其卻可以成為中東地區的穆斯林“朋友”!

    3.從地理戰略縱深來看:以色列真的放個“煙花”都可能“飄到”敘利亞;而土耳其則完全不同,尤其是因為庫爾德人問題,跟伊朗、伊拉克、敘利亞有天生的“契合度”,這些都決定了:一旦以色列跟土耳其打起來,以色列曾經被欺負過、甚至整個中東國家(包括沙特在內,但估計剛開始不會跟以色列真幹起來,畢竟這幾年都是以色列和美國的金主角色)都會瞬間成為以色列的“敵人”!

  • 6 # 李姓先生

    雖然以色列和土耳其之間的矛盾和摩擦不斷,但是以色列從來沒有直接對土耳其進行過軍事打擊,以色列也不會對土耳其進行軍事打擊。土以兩國之間之所以能夠維持相對和平的局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內塔尼亞胡和埃爾多安)

    其一,以色列和土耳其並沒有接壤,土以兩國之間不存在直接的領土利益爭端。以色列在中東地區原本就樹敵很多,它沒有必要再惹上一個跟自己並不靠在一起的強大土耳其。況且土耳其從來沒有像伊朗一樣威脅要把猶太人政權徹底消滅,既然土耳其並沒有威脅自己國家的生存,那麼以色列也沒有意願跟土耳其大打出手。

    其二,土耳其是中東地區軍事實力數一數二的大國,其軍隊規模達到70萬,是以色列的4倍,土耳其軍隊裝備了大量從美國進口的先進武器,總體來說土耳其軍力並不在以色列之下。更重要的是,土耳其無論是領土面積還是人口規模都遠超以色列,以色列綜合國力跟土耳其並不在一個等級。如果說中東地區哪個國家有能力徹底打敗以色列,那麼這個國家必然就是土耳其。(土耳其軍隊)

    以色列是一個比較識時務的國家,它雖然強悍善戰,但是鑑於自己有限的國力,以色列並不會一個勁兒地蠻拼蠻幹,發動對外打擊行動之前,以色列政府還是需要評估最基本的潛在風險。

    最後還需要提一點,土耳其乃是北約在中東地區唯一的成員國,其在北約的地位很特殊也很重要。土耳其既然是北約成員國,那麼這就意味著它和以色列一樣都是美國的盟友。如果以色列想要對土耳其進行打擊,這肯定無法獲得美國的同意。以色列跟土耳其之間的衝突也會讓美國左右為難,處境尷尬。土以兩國作為美國的共同盟友,它們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完全可以讓美國來調解,不會輕易走到要大打出手的地步。

    綜合以上的分析我們知道,最近以色列和土耳其之間的關係雖然很不和睦,但是雙方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都不願意跟對方兵戎相見。土耳其和以色列之間的衝突更多還只是會體現在雙方領導人之間的言語對抗,在軍事上它們都會互相保持克制。以色列沒有必要對土耳其進行軍事打擊,以軍也不敢輕易對土耳其發起打擊。

  • 7 # 山合水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國際事務中經常互相指責,話語針鋒相對,令對方十分難堪。然而作為中東地區空中霸主的以色列,卻不敢對地面部隊佔優勢的土耳其發動空中軍事打擊,其深層次的原因我們一起來探討分析。土耳其身為北約組織成員國之一,軍事實力在北約排在第二名,其地面部隊更加強大。在敘利亞戰爭中,以色列的宗主國,也是土耳其的老大美國也不敢與土耳其硬碰硬,把敘利亞阿夫林地區拱手讓給土耳其,在土耳其揚言進擊阿勒頗地區時,美國不得不把法國軍隊拉進來抵抗土耳其軍隊的進攻。土耳其深知,北約組織成員的身份成為一張護身符,美國不願輕易觸碰它,更不要說以色列了。如果沒有庫爾德問題,土耳其會堅定的跟隨美國,美國在此問題上的態度搖擺不定,造成土耳其不得不用強硬的態度對待美國。對於以色列,土耳其更是看不慣,這個中東小霸王因為有美國的政治和軍事支援,打贏了五場中東戰爭,目前以色列在中東地區國土還在持續的擴張。以色列的軍事優勢在同樣有美國裝備的土耳其並不明顯,再加上美國不支援對北約盟友開展戰爭,使以色列只是被動地與土耳其打打嘴仗。

  • 8 # 怡人之人148633009

    以色列與土耳其雖為死敵,卻有別於同為死敵的伊朗,畢竟兩國共同的“老大”是美國。

    以色列建國初期,與土耳其像“鐵哥們兒”似的同屬於西方陣營。但上世紀八十年代,作為信奉伊斯蘭教義的土耳其,突然掉頭欲做阿拉伯國家的“老大”,必須調轉槍口指向以色列。這期間,因為以色列佔領東耶路撒冷後兩國關係迅速降溫,由此兩國開始了幾十年的怒目相視。2010年,又因以色列攻擊土耳其救援船導致十幾人死亡事件後,以色列不僅拒不道歉,還大力支援庫爾德人,從而更令兩國的關係降為冰點。

    即便如此,兩國卻不敢在美國“老大”眼皮底下大打出手,只能隔空對罵。倘若以色列真的使用美國武器打擊土耳其,埃爾多安必定會用美國武器予以反擊。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好戲一旦上演,估計最最氣急敗壞的必是“山姆大叔”,而最最開心的則是俄羅斯和中東地區以色列的世代仇敵了。

  • 9 # 建章君

    土耳其現在對以色列構不成軍事威脅,以色列犯不著對其進行軍事打擊!

    土耳其射程最遠的導彈叫做Bora地對地戰術導彈,從B611仿製而來,射程280公里。但是從土耳其最南端到以色列最北端也不止這麼點距離。兩國還隔著敘利亞與黎巴嫩,這意味著土耳其即便使足吃奶的勁,也無法在本土打擊到以色列一根毫毛。

    因此如果土耳其要攻擊以色列,得靠戰鬥機升空攻擊。土耳其戰鬥機架數倒是多,超過900架,大約是以色列的2倍。可惜炮火不行,射程也不足。最遠的一款空對地導彈採購自以色列,為瞪眼系類遠端對地攻擊導彈,射程80公里。如果是空空導彈也就只能達到30公里而已。

    所以土耳其這炮火可比以色列差遠了。以色列的“傑里科”系列彈道導彈是可以輕鬆覆蓋土耳其全境的,光靠這一手就能將土耳其主要軍事設施摧毀大半。戰機升空後,以色列F-16D裝的“黛利拉”(Delilah)巡航導彈,射程250公里;因此同樣是F-16,土耳其的就只能被充作靶子。更不用說以色列已經有F-35了。

    如果敘利亞的伊朗武裝退出,阿薩德政府倒臺,假如土耳其支援的反對派主導了敘利亞新政權的話,土耳其軍事人員深入敘利亞,有如目前的伊朗武裝的話,以色列肯定會對土耳其在敘軍事設施予以打擊的。不會允許其佈置針對以色列的遠端火箭彈的。畢竟這時候土耳其的炮火打得到以色列國土了。

    這是因為以色列明確知道巴勒斯坦的哈馬斯不僅與伊朗有交集,與土耳其,因為同屬“穆斯林兄弟會”陣營的緣故,同樣交情匪淺。而土耳其也的確是經常走私武器給哈馬斯的。事實上,當初敘利亞內戰爆發後,哈馬斯並沒有支援阿薩德政府,支援的是土耳其所支援的反對派武裝。

    為什麼在敘利亞的巴勒斯坦難民營裡頭,比如耶爾穆克難民營,同時混雜著大量的反政府武裝,這不是偶然的。

    但是從土耳其的進攻能力來看,目前土耳其由於沒有任何炮火射程能有效到達以色列境內,與伊朗對以色列的威脅可謂完全兩種性質,可以說對以色列幾乎不構成威脅。

    而北約一直以來又限制土耳其購買防空導彈系統,這迫使土耳其只好轉而採購俄羅斯S-400防空系統。但是目前美國正在試圖迫使土耳其放棄採購S-400。屆時能不能列裝還不知道。

    所以,以土耳其的軍事綜合實力對比以色列,就像一個未成年的小孩與一個大人扳手腕,怎麼可能有威脅?在這種情況下,以色列對其進行軍事打擊幹嗎呢?

  • 10 # 薯烤條

    謝邀請,這個問題似乎要這樣看,以當前與沙特埃及約旦土耳其關係尚可,彼此保持一種相安無事態勢,使以色列並沒有承受直接鄰國的軍事包圍壓力,也與美國調解下以與這幾國構和妥協的結果,幾國都有美軍基地,而埃及控制蘇伊士運河,土控制那個海峽都是咽喉要道,這兩點關係到美的全球戰略部署,以不會不知輕重就與它們開戰,況美也不允許以色列這樣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想問一下各位大神,自認為長相不錯,性格不錯,為什麼沒人喜歡我,你們都是怎麼找到男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