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傳錄
-
2 # 阿桃語手工
相對於我們粵西地區的人民來說,大部分還是比較重視清明節的,有的人就算沒能回家過年,都一定會回去過清明節,恰逢清明節,那我就說說我家鄉的習俗吧!
1 祭祖。祭祖祭的是大家的祖先,會事先安排好在哪一天,一般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或後一天,大家湊錢(有錢出錢沒錢出力)到了那天就大家一起去祭拜,祭拜回來後就組織在一起吃飯。
2 掃墓。掃墓掃的是自家已逝親人的墓,早上起來先殺好一個雞(必不可少),再準備好一些米飯、菜,用小碗裝著,還有雞蛋等,帶上鋤頭到墳地了先鋤草,再擺東西出來祭拜,一枝長香從第一個墓地開始點燃,一直到把所有的墓地都掃完,最後拿回家放在一邊燃盡。
3 拜祖。這裡拜祖的意思就是拜家裡供奉的“神”,掃完墓回來後開始著手準備炒菜,切雞,最後把菜都擺在一張四方的桌上,點上幾柱香,跪拜,然後收拾好開始吃飯!來歷悠久,人人都遵從著這個習俗。
清明期間出行的人比較多,車流量也大,多多注意出行安全哦!
宋朝是一個重視傳統文化的朝代,每一個節日都被宋人發揮到極致。清明節是當時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人們掃墓、頒新火、踏青、盪鞦韆、蹴鞠、鬥雞、放風箏,各種民俗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寄託了人們美好的願望。過節是宋朝人的重要的生活內容,也是享樂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一部《清明上河圖》很好的詮釋了宋朝清明節全民共樂的場面。
宋朝的清明節的最大亮點應該是蹴鞠。《水滸傳》中首先寫的重量級人物不是晁蓋,更不是宋江,而是市民的代表高俅,他是由踢球發跡當了太尉的,寫高俅陪宋徽宗踢球,“使了個鴛鴦拐”。駕鴦拐就是個花樣動作,是用左右外腳踝踢球。描寫高俅給宋徽宗表演踢球時,“那氣球似膘膠一樣粘在身上”。這就是指用頭、肩、背、胸、膝、腿、腳等不同的一套一套的踢技,使“球終日不墜”。小說雖然作了誇張,但基本上是宋代的事實。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當了殿前都指揮使。高俅就是憑藉高超的蹴鞠技術而躍龍門,成為國家公職人員的。
詩聖杜甫《清明》詩中說到,“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詩人陸游《感舊末章蓋思有以自廣》詩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鞦韆蹴鞠趁清明”的詩句。這說明從唐朝到宋朝清明節都有踢球娛樂的習俗。
蹴鞠在宋代獲得了極大的發展。上層踢球已經是成為時尚,上海博物館藏一幅《宋太祖蹴鞠圖》,描繪的就是當時皇帝和大臣在踢球的情景。宋代社會上還有了專門靠踢球技藝維持生活的足球藝人。宋代的足球有用球門的間接比賽和不用球門的“白打”,但書上講的大多都是白打踢法。所謂“腳頭十萬踢,解數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樣動作和由幾個花樣組成的成套動作,指用頭、肩、背、胸、膝、腿、腳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終日不墜”。由此看來,宋代的足球,由射門比準已向靈巧和控制球技術方面發展。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和發揚互助,宋代的踢球藝人還組織了自己的團體,叫做“齊雲社”,又稱“圓社”。水滸中寫到宋徽宗也是“齊雲社”的成員。這是專門的蹴鞠組織,專事負責蹴鞠活動的比賽組織和宣傳推廣。
宋代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市民攜帶炊餅出遊踏青。我們比較喜歡的人物武松,他的哥哥武大郎靠賣炊餅為業,一家衣食無憂。宋代民間,習慣把無餡的的食品稱為餅,用火烤得叫燒餅,蒸的叫蒸餅,麵條叫湯餅,油炸的叫油餅;宋仁宗趙禎做皇帝之後,因為宋仁宗的名字叫趙禎,而蒸餅的“蒸”字和趙禎的“禎”字發音相似,那時說話寫字都講究避皇帝或長輩的名諱,所以,蒸餅就改稱為“炊餅”。在當時的汴梁城裡,炊餅是一種大眾食品,大街小巷都有賣炊餅的。
宋朝把有餡的食品叫做饅頭。《水滸傳》中武大郎每天早起,挑起做好的一擔炊餅出門叫賣。武松離家出行前,曾經交待哥哥武大說:你少在外面,早點回家;原先做炊餅十扇籠,以後只要做五扇籠。扇籠就是蒸籠,可以斷定,大郎炊餅是蒸出來,而非烤制的燒餅。母大蟲孫二孃開店在大樹十字坡,賣得其實是人肉饅頭,武松說她家“饅頭餡肉有幾根毛,一象人小便處的毛一般”。孫二孃也說,饅頭是做點心的,不是主食。《庶齋老學從談》提及南宋一東陽婦人,與夫同赴衙門控告富家子弟強暴,咬傷乳頭云云。知縣郎某心思縝密,讓人拿來3個炊餅,3人各咬一個,不許咬斷。再與婦人乳頭傷痕逐一比對,原來竟是丈夫齒痕。唯有無餡的實心饅頭,咬到一半才能留下清晰齒痕。宋代炊餅是今天的饅頭,絕非燒餅,而饅頭卻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餡的點心。
宋朝太學與國子監食堂例行加餐,春秋兩季加炊餅,冬天供應太學饅頭。品種之繁多,有糖肉饅頭、假肉饅頭、羊肉饅頭、筍肉饅頭、筍絲饅頭、魚肉饅頭、蟹黃饅頭、蟹肉饅頭、糖餡饅頭、辣餡饅頭,簡直不勝列舉。
宋人筆記言,炊餅深受汴梁城民眾喜愛,成為主食。年年清明節,市民攜帶棗粥、鴨蛋和炊餅,出遊踏青。黃庭堅在寬慰病中朋友的書簡中說:“病者想漸甦醒能食矣。家園炊餅漫佳,不知堪否?”詩人楊萬里題作《食蒸餅作》:何家籠餅須十字,蕭家炊餅須四破,老夫飢來不可那,只要鶻侖吞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