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之策

    有關於劉伯溫的死,歷來是迷霧重重。有人說是胡惟庸殺死的,也有人說是病死的,更有人說是朱元璋的過。生前號稱“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神運算元,為何死後淪落到了被別人往棺材蓋上扔鞭炮的下場?

    往劉伯溫棺材蓋上扔鞭炮的又是誰?原來是淮西的將領:吉安侯陸仲亨、曹國公唐勝宗 平涼侯費聚等人。他們到底和劉伯溫什麼矛盾?為何做出這種事?

    劉伯溫本來閒賦在家,為何重回京城?

    在講到劉伯溫死之前,我們先講一下之前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何會有這麼多的疑團?先從楊憲說起,當時朱元璋開科考,但是楊憲的外甥作弊,被朱元璋抓個現行。

    由於朱元璋不知道是楊憲外甥,所以就交給他去審問。也因此被胡惟庸彈劾,結果就是楊憲身首異處。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劉伯溫漸漸被孤立,朱元璋也猜忌劉伯溫。

    (劉伯溫這裡面也牽扯了,如果真的說起來就多了,這裡不再展開。只要知道劉伯溫最後牽扯到了這件事情,被朱元璋所懷疑。)

    再加上劉伯溫的身體也不好,於是向朱元璋主動請辭。雖然閒賦在家,但是劉伯溫內心卻閒不住。他讓在京城為官的兒子劉璉帶了一封奏摺,建議在毆、閩處設定一個巡檢司,防止此地出現叛亂。

    但是他的奏摺被胡惟庸抓住把柄,告訴朱元璋劉伯溫有帝王之氣。由於他在那裡想立一塊自己的墓地,由於當地百姓不答應,所以便想在這裡設定一個巡檢司,以此來為難當地百姓。

    朱元璋面對這樣的彈劾,剛開始並沒有發表什麼言論。後來這件事情被劉伯溫知道之後,親自跑過來見朱元璋。不過朱元璋裝傻什麼都不知道,明裡暗裡的表示自己不管這件事情。所以劉伯溫走也不好不走也不好,最後只好住在兒子在京城的家中(為了避嫌)。這個時候朝廷當中也不是一片安寧,朱元璋總是感覺之前的的兄弟開始有了異心,就想了一個辦法來試探他們。

    他準備帶著太子朱標前往黃山住一段時間,朝中所有的事務全部交給丞相胡惟庸,看一看這些人的反應。

    果不其然,朱元璋出走之後,胡惟庸第二天上早朝的時候,就差點沒有坐在龍椅上面了,完全就是第二個皇帝。

    而且處理政務飛速,堆積半年的政務,被他用半個多月就已經處理結束。但是胡惟庸在朝中的所作所為,都被朱元璋的錦衣衛看的緊緊,每天都會有人把奏摺呈遞到黃山。

    離開京城半年之久的朱元璋,看胡惟庸越來越不順眼,於是讓朱標草擬了一份檔案,升任劉伯溫為督查使,想讓劉伯溫給胡惟庸一點壓力,看他到時候怎麼應變。

    已經在家閒賦多年的劉伯溫,此時接到聖旨不僅沒有開心,反而滿面愁雲。原來此時的他都已經得了絕症,而且從兒子劉璉口中聽說胡惟庸的所作所為,早已經斷定他命不久矣。

    得了絕症的劉伯溫,本來想稱病在家,但是朱元璋聽說之後,又從黃山加送過來一封聖旨。讓胡惟庸帶太醫,去看望一下劉伯溫,並且還帶了湯藥。然而就在劉伯溫喝下後,當天晚上腹如絞痛,凌晨就死了。

    淮西將領為何要放鞭炮慶祝?

    劉伯溫去世之後,整個京城流言不已,有人說是自殺的,有人說是病死的,有人說是胡惟庸殺掉的,也有人說是朱元璋指使他殺掉的。那麼和湘西將領裡有什麼關係?

    我們先說下為何是胡惟庸殺劉伯溫, 根據當時的情況來看,朱元璋是想借助劉伯溫之手,來整治胡惟庸,只是他並不知道劉伯溫的病情這麼嚴重。而且在胡惟庸看來,劉伯溫也是裝的。

    然而他為了以防萬一,還是選擇趕盡殺絕。於是藉助朱元璋之手,來給劉伯溫送藥的時候,往藥中投了毒結束了劉伯溫的命。那麼這和湘西將領什麼關係?

    因為在胡惟庸主政的半年時間裡面,整個朝中都是以胡惟庸為首是瞻。朱元璋看到送到皇上的奏摺,曾經這樣評價道:胡惟庸他已經越過徐達、李善長、湯和等人,直接成了這些武將的頭。

    原來當時朱元璋走的時候,徵北大軍馬上就要回來了。按照通常的情況來說,如果朱元璋在的情況下,會在武英殿當中犒賞大軍。但是朱元璋不在,雖說該犒賞的犒賞,但是胡惟庸千不該萬不該,把這場宴會開在了武英殿。這已經是越俎代庖了,本來是皇帝用來招待別人的,丞相這麼做什麼意思?而這些武將看到胡惟庸的權利這麼大,自然是極力的維護他。而且胡惟庸不顧法紀,額外給了這些人很多的賞賜,又是一大罪過。

    而這邊劉伯溫去世之後,只有兩個朝中老臣敢出來送行,外加有馬皇后的一炷香。原來其他人都是怕胡惟庸的權勢,畢竟當時外界一直謠傳,是胡惟庸害死劉伯溫。

    這些人不僅沒有送行,吉安侯陸仲亨、曹國公唐勝宗 平涼侯費聚等人,還往劉伯溫的車頂上扔鞭炮。不僅是在諷刺劉伯溫,同時也是在向胡惟庸表示衷心。

    後來朱元璋從黃山回來之後,立刻開始整頓朝政。並且還找了一個微不足道的藉口,直接把胡惟庸打入大牢。看到這樣的情況之後,滿朝的文武在第2天之後立刻上奏摺,全部都是在彈劾胡惟庸。朱元璋也終於藉助這個機會,一舉端掉胡惟庸一夥,其中就包括了之前往劉伯溫車頂扔鞭炮的侯爵。整個過程牽扯到3000多個人,也就是歷史上非常出名的胡惟庸案。

  • 2 # 醉客聊齋

    劉伯溫一向主張壓制淮西勳貴,因此出身淮西的將領對他恨之入骨。劉伯溫一死,這些淮西將領彈冠相慶,甚至向劉伯溫的棺材扔鞭炮,可見這幫將領真是魯莽武夫。劉伯溫與淮西將領,一文一武,都曾是朱元璋倚重的,然而天下大定,他得為子孫後代剪除大患,因此首先瞄準的就是胡惟庸為首的淮西勳貴。除掉胡惟庸之後,斬草需要除根,所有胡惟庸黨羽一個不留!至於他對劉伯溫,打擊幸災樂禍者,也是表達了對功勳老臣的情義,這正是朱元璋的高明之處。不排除對劉伯溫的敬重和懷念,但更多的是借力打力,帝王之術。

  • 3 # 陳哥9147

    朱元章在朝裡小人不敢溜出尾巴,去黃山住是以退為進的好辦法!傻子也會想到一定留下眼線,偏偏胡沒想到!借胡除掉劉,而再再借除奸機會除掉胡!高明啊!

  • 4 # 鹹魚閒聊

    “劉伯溫出殯,有人放鞭炮慶祝”這件事純屬虛構!此情節取自胡軍主演的影視劇《朱元璋》。

    根據影視劇中演繹的情節,劉伯溫在服用了胡惟庸送來的藥後不久便去世,死後劉伯溫的兒子拉著裝有劉伯溫棺材的車返回青田故里,但在路上遭到了一群人的嬉笑,這些人邊喝酒邊將鞭炮點燃後扔到劉伯溫的棺材上以示慶祝,只有馬皇后贈香一柱,宋濂,呂昶兩位大臣於城門外跪拜。

    那麼那些燃放鞭炮的人都有誰呢?根據後面李進對朱元璋的上奏可知,他們是平涼侯費聚,延安侯唐勝宗,吉安侯陸仲亨。

    至於這些人為何如此痛恨如此羞辱劉伯溫,其實以劇中的劇情再結合歷史史實也不難理解,費聚,唐勝宗,陸仲亨等人屬於淮西勳貴,而淮西勳貴是朱元璋起家乃至平定天下的主要核心力量,可以說沒有這些淮西勳貴就沒有朱元璋的帝位,所以朱元璋稱帝建國後,這幫淮西勳貴得到了最豐厚的冊封和賞賜,併成為朝廷中最強大的一股力量。那麼有多強大呢?我們可以看看淮西勳貴裡都有誰—李善長,徐達,湯和,胡惟庸,藍玉等,還有費聚,唐勝宗,陸仲亨等淮西二十四將,說到這“淮西二十四將”又不得不多說幾句,這二十四將就是當年朱元璋離開濠州城時帶在身邊的二十四人,這個情節在《朱元璋》中也有演繹,不過我記得劇中好像改編成了“十八將”,包括徐達,湯和都屬於這二十四將之列,所以“淮西二十四將”更是為明朝開國立下汗馬功勞。

    由此可知,淮西勳貴這個集團裡的成員在朝廷中的地位有多高!毫不客氣的說,在明初的幾年裡,這些淮西勳貴真的是橫著走,因為在他們看來,天下是他們打下來的,甚至連朱元璋也是淮西子弟,是自己人,既然連皇帝都是自己人,那還有什麼可忌諱可畏懼的呢?那就盡情的放縱吧!

    於是隨著天下大定,淮西勳貴們開始日漸驕橫,他們結黨營私,把持朝政,甚至貪贓枉法,陷害忠良,昔日的開國功勳們正在一步步墮落成危害江山社稷的不穩定因素。其實對於淮西勳貴的變化,朱元璋早已有戒心,所以在立國之初他便封為人剛直不阿,清正廉潔的劉伯溫為御史中丞,承擔著糾察彈劾百官的重任,劉伯溫也不負朱元璋所望,收集了很多開國功臣尤其是淮西子弟的罪證,也因此劉伯溫受到了這些淮西勳貴的痛恨,在這些淮西子弟看來,劉伯溫是一個外人,他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重,因為劉伯溫的背後也有一個龐大的勢力,那就是浙東集團。

    所以明初朝廷之上就變成了以李善長等人為首的淮西集團和以劉伯溫為首的浙東集團的抗衡。

    但我個人認為,劉伯溫打擊淮西勳貴只是因為這些人確實犯下了很多罪行,劉伯溫為人嫉惡如仇,剛正廉潔,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明朝的穩定,為了天下百姓,根本不存在所謂的黨爭,但淮西勳貴們肯定不會這麼想,而朱元璋也肯定有將劉伯溫當棋子的想法,利用他來制約來削弱淮西集團的勢力,畢竟自明朝開國的那一刻起,朱元璋就不能算是淮西集團了,這一點朱元璋心裡清楚,但其他淮西子弟並不能理解。

    可不管怎麼說,劉伯溫的做法嚴重損害了淮西勳貴們的利益,所以劉伯溫死後,這些人很高興,而《朱元璋》這部劇裡更是編出了費聚,唐勝宗,陸仲亨等人燃放鞭炮慶祝的情節,當然了,前面說過這個情節肯定是假的,因為根據正史記載,劉伯溫是在京城染病後,抱病回到家鄉青田,後在家鄉去世的。

    那麼這裡就大體說一下以上三人的結局吧!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朱元璋頒佈《昭示奸黨錄》,包括李善長,費聚,唐勝宗,陸仲亨在內的一干淮西勳貴以“與胡惟庸圖謀不軌”的罪名被捕下獄,最終被誅殺並削其爵位。

    而“胡惟庸案”和不久後的“藍玉案”也極大削弱了淮西集團的勢力,朱元璋順勢廢除丞相制,集大權於一身,終於可以高枕無憂了,如此看來,不管是劉伯溫,還是李善長,亦是胡惟庸其實都是朱元璋的棋子。

  • 5 # 薛白袍

    這是電視劇《朱元璋》的情節,不過這個情節稱得上寒酸,劉伯溫死後,只有他一人兒子拉著一口薄皮棺材,一個人棲棲遑遑的走在南京城的大街上,幾個身著便裝的軍人在棺材車後面歡呼,有人還把點著的鞭炮扔到棺材上。

    劉伯溫當時被封為誠意伯,家裡混的再窮也有工資吧,混的再不濟也有幾個家丁吧,咋一死就他兒子一人拉著他的棺材往家走呢,連個牛車都不僱,我查了一下南京到他的老家浙江溫州也有五百多公里的路程,劉大公子這是打算一步一步走回老家去嗎?

    這段劇情為了矛盾而枉顧現實,編的很隨心所欲,看了一下編劇,原來編劇是朱蘇進老師,我也就釋然了,他筆下的歷史劇一直如此的,腦洞大開,隨心所欲,高興就好。

    他編的《康熙王朝》,為了讓劇情好看,讓康熙皇帝和臺灣鄭家真的打起來了,為了讓劇情更好看,把死了的鄭經從墳里拉出來,表演了一回橫劍自殺的戲碼。

    大約鄭克塽看了都得崩潰:朱老師,我呢,您把我寫丟了,您讓我怎麼和阿珂處物件呢?

    最近朱蘇進老師編劇的《封神演義》更是徹底放飛起來,除了電視劇中的人名取材自許仲琳的原著,整個劇就和封神原著沒有多大關係。有人猜測朱蘇進大約沒看過封神原著甚至連《哪吒傳奇》都沒看過,就開始編了。

    所以破天荒的我們第一次看到楊戩和妲己談戀愛,打材的樵夫武吉變成了姬發。

    以朱蘇進對歷史一貫漫不經心的態度,這部《朱元璋》開出啥腦洞來也不新奇。

    電視劇中當然是劉伯溫和這幾位將軍有矛盾,他們才在他死後幹這種事,電視劇中朱元璋像個腹黑的小人,躲出京城半年,讓胡惟庸和劉伯溫互相鬥,劉伯溫一死他就打算回京城收拾殘局。

    扔鞭炮的這幾位吉安侯陸仲亨、曹國公唐勝宗 平涼侯費聚後來都因為胡惟庸案受到株連,讓他們出場表演一下對胡惟庸的忠誠,大約朱蘇進覺得挺好。選擇這三人一個是他們都受到胡惟庸案的牽連,另外一個大約是在《明史》這三個人的傳記和劉伯溫捱得很近,朱編劇就抓了他們的壯丁。

    歷史上劉伯溫死於明洪武八年,在明史中說他是被胡惟庸下藥毒死的,但是不是死於南京。

    大明朝建立以後,劉伯溫就很聰明的高老回家了,隱居起來,他想象張良一樣不問世事。

    在老家劉伯溫很低調,青田縣當地的官員知道劉大人在家隱居,很想拜望,但是劉伯溫都託詞不見,後來知縣老爺化妝成百姓終於見到了劉伯溫,一番暢談後知縣亮明身份,劉伯溫起身就拜,完全把自己降低成當地的一個百姓。

    在老家朱元璋有時候會給他寫信問一些問題,劉伯溫也會寫一些表章給朱元璋彙報自己的所見所思,他的這些書信表章是繞過中書省直接呈現給皇帝的,這就惹的一個人不高興了,這人就是胡惟庸。

    胡惟庸當時是左丞相掌管中書省,看到劉伯溫繞過自己自己找皇帝陛下彙報工作,他很生氣。

    胡惟庸讓御史攻擊劉伯溫有謀反之心。朱元璋沒說什麼,但是劉伯溫嚇的夠嗆,從老家回到到京城一直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待著,直到洪武八年他病重。

    這年三月,朱元璋親自寫了表彰劉基的表文,然後派衛隊送他回老家:

    八年三月,帝親制文賜之,遣使護歸。

    劉伯溫去世時六十五歲,在古人也算高壽,他和朱元璋到死都沒有鬧翻過,和李善長鬍惟庸等人的結局比,劉伯溫已經是善終了。

    因為和朱元璋關係不錯,所以即使淮西舊將對他有怨言,大約也不敢違逆老大朱元璋的面子,給劉伯溫的棺材上扔鞭炮吧,而劉伯溫身後也不像電視劇那樣寒酸,要兒子親自拉著棺材回青田縣,人家是病重時皇帝親自派人護送回家的,在老家去世的。

    所以,有的電視劇看看就得了,當不得真。

    ==================================

  • 6 # 小刀刀說史

    此處的情景出自於電視劇《劉伯溫》,說的是劉伯溫死後不久,劉伯溫的兒子拉著裝有劉伯溫棺材的車返回青田故里,在途中遭到了一群人的嬉笑打鬧,更過份的是,這些人還放鞭炮點燃後扔到劉伯溫的棺材上以示慶祝。那麼這些放鞭炮的人都是誰?他們為什麼對劉伯溫如此痛恨?

    這些放鞭炮的人都是淮西勳貴

    淮西勳貴又稱淮西政治集團、淮西功臣集等。淮西勳貴地位顯赫,是朱元璋在長達十餘年的創業過程中,一起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一群人,是明朝的開國元勳。

    淮西官集團首領就是李善長,李善長位極人臣,官至左丞相,權柄通天。在明朝建立以後,這些淮西勳貴居功自傲、拉幫結派,結黨營私,陷害忠良,違法犯政,讓朱元璋大感頭疼。

    於是朱元璋問劉伯溫,劉基認為:“宋、元兩朝都是前車之鑑,制度過於寬鬆而失天下,所以應該肅整朝綱,但凡大臣宦官不論官階大小、多大功勞,一旦犯錯都應該依法處治。御史也應該毫無顧忌的檢舉彈劾,賞罰分明”。

    朱元璋採納了劉伯溫的建議,剛巧中書省都事李彬因貪圖私利,縱容下屬而被治罪,而李杉正是李善長的親信,李善長請求劉伯溫對李彬從輕發落,可是妒惡如仇的劉伯溫沒有答應,並派人上奏給朱元璋,得到批准後,劉伯溫便將李彬斬首。因為這件事,劉基與李善長結下了不解之仇。

    劉伯溫之死公元1375年正月下旬,劉基感染了風寒,朱元璋知道了之後,派胡惟庸帶了御醫去探望。御醫開了藥方,他照單抓藥回來煎服用,服食了御醫所開的藥之後更加不適,一直到了農曆四月十六,劉伯溫終於撐不過他的大限,在自己的家鄉病逝,享年六十五歲,葬於鄉中夏中之原。

    由於生前剛直不阿,劉伯溫得罪了很多人,當然也包括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勳貴,這些人也一直想找機會報復,只是由於有朱元障的保護,一直沒有得得逞。聽說劉伯溫死了,這些淮西勳貴可高興壞了,於是就出現了開頭的一幕,往劉伯溫的棺木上燃放鞭炮以示喜聞樂見,洩憤慶祝。

    朱元璋怎麼處理放鞭炮這些人的?

    朱元障根本就沒有處理這些人,因為正史上沒有關於這件事的記載。劉伯溫在死之前已經告老還鄉,是在家裡逝世的,下葬出嬪時哪些淮西勳貴根本不知情,又從何扔鞭炮呢!電視上的劇情只是社撰硬加上去的,當不得真。

    電視中扔鞭炮的人是平涼侯費聚,延安侯唐勝宗,吉安侯陸仲亨,當時扔了鞭炮後並沒有被處罰。到了公元1390年,朱元璋頒佈《昭示奸黨錄》,包括李善長,費聚,唐勝宗,陸仲亨在內的一干淮西勳貴以“與胡惟庸圖謀不軌”的罪名被捕下獄,才最終被誅殺。

    劉基溫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輔助朱元璋一統天下,明朝建立後又嫉惡如仇,直言敢諫,一心為了朱元璋的江山利益著想,為了治國安邦而一直和淮西勳貴作鬥爭。其實按照他的功勳來看,按理應該坐上左丞相之位的,只是按照朱元璋的秉性來看,位極人臣也未必是個好事。像劉伯溫這樣能老來病死在家鄉,已紀是一種福氣了。

  • 7 # 沉墨I方之城

    如果題主按照《朱元璋》這部電視劇來看,你大可以直接去追劇,就能知道放鞭炮嘲笑劉伯溫的三個人延安候唐勝宗、吉安侯陸仲亨、 平涼侯費聚的結局。但是歷史的真相往往被我們後人所熱衷的電視劇所篡改,甚至掩埋了歷史的真相。

    電視劇《朱元璋》可以說除了劇裡的名字是真的外,其他的絕大部分都是假的,而且假得很傷心。當然也包括題主說的這個情節,下面我會大概說說。

    延安候唐勝宗、吉安候陸仲亨、平涼候費聚三人在歷史上是真有其人的,都是跟隨朱元璋起兵的老班底,他們三人在洪武三年都被封為79位侯爵之一,我們可以從他們的爵名中得知,他們三人都是因軍功封侯的。

    電視劇中的有很多歪曲歷史的地方,比如,血戰洪都的根本就不是藍玉,而是朱文正,朱元璋的親侄兒,此時的藍玉都還沒嶄露頭角呢;包括題主說到的唐勝宗,劇中他居然成了曹國公,你讓李文忠情可以堪啊;更扯的就是常遇春了,朱元璋在洪武三年開始封賞群臣的時候,常遇春都已經死在北伐途中了,世襲他爵位的是他的兒子常茂,電視劇中常遇春居然還站在朝堂上。

    當然該劇最大的BUG就是題主說的劉伯溫的死亡問題了。

    民間一直流傳中山王徐達是被朱元璋用蒸鵝殺死的,誠意伯劉伯溫是被胡惟庸給毒死的,而且該劇居然也採用了這些野史雜談。

    歷史上的劉伯溫死於洪武八年,劉伯溫在大明開朝沒多久就退休回家了,後來遭受了胡惟庸的妒忌後,轉而回到京城養老,病重期間,朱元璋令人護送回了浙江青田老家,過了一個多月就死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劉伯溫是自己病死青田老家的,難不成讓唐勝宗、路仲亨、費聚三位侯爵騎馬跑500多公里到劉伯溫的管材上去放鞭炮?

    最重要的是,他們三位其中有兩位在洪武八年根本就沒在南京,比如唐勝宗,他在洪武八年的時候正在陝西鎮守呢,連劉伯溫的追悼會都參加不了,更不可能去棺材上放鞭炮。

    他們三人能夠受封侯爵,肯定是為大明王朝立下了很大的功勳的,特別是唐勝宗和陸仲亨,都是明朝開國戰爭中有名的將軍,並且在洪武年間基本都是東征西討,立下了戰功同時也遭受了朱元璋的忌憚。

    那麼歷史上三人真實的結局是如何的呢,他們三人都同時捲入了洪武二十三年的藍玉案,全部被朱元璋給殺了。

    我們現代的電視劇雖然有很多演義的成分,都進行了藝術的加工和提煉,但是這種太過離譜,甚至扭曲歷史真相的電視劇還是應該慎重,它們給民眾一些錯誤的知識,這對我們文化的傳承是非常不利的。

  • 8 # 小鎮月明

    嘲笑活人也就算了,居然還嘲笑死人,而且還是為大明朝立下汗馬功勞的劉伯溫,當然,什麼事兒也講究“問當戶對”嘛!此事也不例外,根據電視劇情節來看,嘲笑劉伯溫出殯的三個人最終都在公元1390年被朱元璋以“與胡惟庸結黨營私,謀反叛亂”的罪名,先革職查辦後隨即處以極刑。

    看來這仨嘲笑劉伯溫的人的結果也沒好到哪裡去。但是,要搞清楚一件事,這三個人最終的死絲毫和他們嘲笑劉伯溫沒有關係,而是因為其自身結黨營私,貪贓枉法,最終礙著了身為皇帝的朱元璋的眼。

    回到題目,關於題目中的故事純屬虛構,但是卻能反映出真實存在的一些事情的。那我們回過頭先來說一說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劉伯溫病重後,朱元璋派當時劉伯溫的政敵胡惟庸去代為看望,但是劉伯溫在服用了胡惟庸送來的藥後不久便撒手人寰了,劉伯溫死後,其兒子拉著載有劉伯溫棺材的車準備返回故鄉,但在走至京城內便遭遇了幾個人的的嘲笑,這些人趁著酒興將點燃的鞭炮扔到劉伯溫的棺材上表示慶祝。死後的劉伯溫並沒有享受到朝廷對朝廷命官”薨”的出殯規格,“劉基害病遠逝鄉,棺前參拜僅一郎”由此可見,劉伯溫死後的場景多麼悲慘。

    至於敢明目張膽往開國功臣劉伯溫的棺材上扔鞭炮的三個人,想必來頭也一定不簡單,這三個人分別是:延安侯唐勝宗,吉安侯陸仲亨,平涼侯費聚。這三個人無一例外都是“侯”的官職,而劉伯溫也僅僅是個誠意伯,但是這三人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身份,那就是他們都是淮西派的主要成員。也許說到這兒,你就明白了,劉伯溫代表的是浙東派,而其一,浙東派在政治上一直都是淮西派的對立方;其二,劉伯溫作為正二品的御史中丞,一直憑藉著自己的剛正不阿處處針鋒相對於淮西派。如此看來,怪不得人家面對裝有劉伯溫的棺材會盡情笑之並且扔鞭炮了。

    其實,還能看出一個問題來,朱元璋的確不怎麼喜歡劉伯溫。這就是為什麼即便劉伯溫盡職本分地針對監管著罪惡滔天的淮西派,卻仍然不受朱元璋所倚重呢?因為在明朝剛剛建立,根基不穩的時候,出身淮西派的朱元璋還是得倚靠淮西派來穩固國家的,而劉伯溫卻處處針對淮西派,導致李善長、胡惟庸等淮西派代表與劉伯溫所代表的浙東派一直都在“狗咬狗兩嘴毛”,但是這兩個黨派的鬥爭其實也是“一個人和一群人”的鬥爭,因為浙東派幾乎沒什麼人,反觀淮西派,群雄林立。所以說,劉伯溫是註定要輸的。

    但是畢竟朱元璋當上皇帝了,對於此時的朱元璋來說,皇帝這個“高於九重天”的位子遠遠要超於淮西派成員的位子,也就是說,此時的朱元璋,已經不能再算是淮西集團的人了,因為他是皇帝,他本身就是“一杆秤”,所以說在維持公平的同時,也要藉機處理掉結黨營私的淮西派。而“炸劉伯溫棺材”的三個人最終也是在朱元璋平定“胡惟庸案”的時候,一併處理掉了。

    縱觀整個故事,最高明的還是朱元璋,所有人也只不過是朱元璋為大明朝更好發展所佈下的一顆棋子,等到根基穩了,路平坦了,這些棋子也就該撤了,該開始重新佈置下一盤新棋了。

  • 9 # 魏青衣

    這個情節其實只是電視劇中的一個情節,當不得真,電視劇中的情節是這樣的,在劉伯溫死後,他的兒子一個人拉著棺材走在南京的小道上,哭喪著臉,而後面跟著的是幾個身著軍裝的官大爺,他們有說有笑的跟在後面,甚至還把鞭炮點起來扔到棺材上面。

    先不說劉伯溫並不是在南京去世的,而是在去世的同年病重被皇帝恩准返鄉,回家以後不久去世的,單說劉伯溫的兒子親自拉著馬車這就很不真實,堂堂劉家大公子,怎麼可能親自拉著棺材步行回老家?再說,當時劉伯溫在朱元璋心裡的分量還是挺重的,其實他們兩人從來都沒有鬧過大矛盾,劉伯溫最後還是得的善終,官大爺親自在後面扔鞭炮慶祝,這種事如果真的存在,必然會引起朱元璋的憤怒。

    其實單說電視劇中,跟在劉伯溫棺材後面的那幾人,他們可都是淮西勳貴,跟劉伯溫平時的關係都不咋地,因為劉伯溫經常有意無意的打壓他們的勢力,跟他們做對,所以劉伯溫死後他們才會興高采烈的,而電視劇中的表現的確是有點過了頭。這些淮西勳貴身份可不一般,他們可是朱元璋的老鄉,還是朱元璋打天下的基礎,也正因此,戰爭結束以後,他們往往都非常的自負,欺壓百姓,自持功高,劉伯溫打壓他們,也只是因為他們的確有惡行,劉伯溫才會打壓他們。

    其實朱元璋在成為開國皇帝以後,就已經不能再像過去一樣包庇淮西勳貴了,畢竟他們雖然與自己同源,但始種卻是臣子,如果太過張狂也不好,劉伯溫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站了出來當了朱元璋遏制淮西勳貴的棋子,如果單看那幾人的下場,其實野很容易就能找到。在劉伯溫去世以後不久,朱元璋野開始了對朝中權貴的打壓,特別是胡惟庸案,直接讓淮西勳貴勢力達到了冰點,在電視劇中扔鞭炮的那幾人,也因為胡惟庸案的牽連,最終被打入牢獄,被誅殺並且削了爵位,下場好不悽慘,其實當時死的不僅僅是他們,被朱元璋殺害的功臣太多了。

  • 10 # 無筆

    某電視劇裡面有這樣的場景:大明誠意伯去世,兒子孤零零的拉著父親的靈柩回鄉,一群人放鞭炮嘲笑。看過這個劇情的觀眾一定會問,皇帝知道這個事情,會如何處理呢?

    電視劇裡這幾個嘲笑的人來自於劉基的死對頭淮西集團,如果這個事情屬實,老朱一定會很嚴厲的處理這些人,作為老戰友和自己取得天下最重要的謀士,兩個人這些年的感情應該是深厚,他是不會允許別人侮辱這樣的功臣的。

    而劉基在世時並沒有任何對權力的僭越行為,也並沒有像淮西集團更讓皇帝感到威脅。況且對待已經去世的大臣,帝王往往會比對待活人要好許多。因為死人是沒有威脅的,對他們好,還能給活人看。基於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放鞭炮嘲笑的事若屬實,老朱一定會嚴懲,以告慰老戰友在天之靈。

    仔細想想,放鞭炮的這種應該是不能存在的。首先,古人很重視死者為大,敢公然這樣放鞭炮嘲笑死者的人,反而更會被被人嘲笑,用一句現在的詞,這叫不懂事。生前仇,人死了就應該完事了,讓他入土為安。就是想算死人的帳也不能這樣,半夜派人把棺槨搶劫,暴屍野外不是更解恨。

    而且那些在朝堂上的大員表面文章是很會做的,那些老劉的仇敵,甚至有可能在他病重的時候前去探望,給自己留一個好名聲,豈不是更好。這樣公然的讓皇帝抓住把柄,有點無腦。因此,可以很肯定的說,這個劇情在歷史真實上是完全不可能存在的。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設計的劇情呢?每一個劇情都是服務電視劇的中心。這部主要描寫開國君主從發跡到成為一代帝王的奮鬥歷程的歷史劇,其主要任務肯定是皇帝,對其的正面描寫要遠遠多於負面,對於和朱有密切關係的劉基也以正面為主,為了烘托正面認為,自然就要犧牲負面人物。想讓正面人物的形象更豐滿,就需要讓負面人物更骨感。

    在這樣的背景下,編劇就會嫁接了文章開頭所說的情節。當然這符合推進劇情的需要,是可以接受的。這個故事情節也反映了劉基生活環境的惡劣,雖然真實不存在,但他去世,死敵們彈冠相慶的局面應該是有的。老對手終於送一口氣了。

    最後,咱們再說說洪武皇帝,老朱這個時候一定是百感交集,劉基,作為聞名天下的謀士,如果被他人所用,一定會危害朱家天下。而作為他的張良,是他在紛繁複雜的割據戰爭中勝出的過程中關鍵人物。

    於情於理,老朱都應該感謝劉基。這也是歷代開國君主面臨的兩難境地,形成了功臣可以用,又不敢重用的矛盾局面。而要麼功臣主動隱退,要麼早亡,或者與主子決裂。自古君臣樂真的好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6M網速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