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sjm123

    康熙清聖祖(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一生平定三藩,1683年命施琅出兵統一臺灣1684年康熙設一府三縣為中國近代反對外來侵略打下基礎,(1718年—1720年)兩次出兵西藏驅除準噶爾叛軍,第一次輕敵冒進全軍覆沒,第二次護送達賴喇嘛進軍西藏成功消滅叛軍,建立西藏地方政權,1716年清軍進駐巴里坤1720年吐魯番的額敏和卓內附清朝,從此嘉峪關外上千裡土地收入版圖成為清軍打擊準噶爾,進軍西域的前哨。(明朝最強盛時朱棣也只控制哈密,後中期放棄哈密衛退守嘉峪關),康熙兩次親征打敗葛爾丹,於1691年康熙和喀爾喀蒙古和內蒙古王公會聚多倫諾爾史稱“多倫會盟”,設外蒙古69旗徹底解決內外蒙古問題(困擾整個明朝時期的問題),出兵黑龍江收復黑龍江失地打敗沙俄,簽訂《尼布楚議界條約》,在中國對外條約中,在此條約首次出現中國一詞,在談判中以中國皇帝之稱,可以看出滿人認同自己的中華身份和中國的認同,也是正式對外國昭告清朝是中國正統,

  • 2 # 我是一個小書蟲

    古代中國是世界上最重視歷史的國家,史官記載歷史和評價歷史人物都遵循“不虛美,不隱惡”這一原則。我們對康熙的評價也應該遵循這一原則。

    康熙“美”的方面。

    1 康熙才華出眾。清朝十分注重皇子的文化教育,所以康熙從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對經史子集典籍非常熟悉,當上皇帝后,還是經常學習傳統文化知識。據傳教士記載,康熙還對數學,幾何學,天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而且康熙皇帝對幾何學,天文學相當精通。

    2 康熙皇帝治理國家出色。康熙皇帝六歲登基,十四歲親政,重視漢族人的文化,推行滿漢平等(相對而言),重用漢人。康熙皇帝擒鰲拜,滅三藩,收臺灣,平準葛爾丹,擴大了國家疆土,鞏固了多民族政權,維護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康熙勸農耕,治理黃河,輕薄徭役,永不加賦,國家經濟得到了發展,開創了康乾盛世。

    康熙“惡”的方面。

    1 康熙晚年犯錯。施政過於寬鬆,導致吏治腐敗,國庫空虛,而且康熙晚期關於繼承人問題的處理的很失敗,兩廢太子,皇子們明爭暗鬥,對時局,對國家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2 文字獄是康熙皇帝一大汙點。清朝皇帝壓制思想文化,壓抑人們的思想,文字獄也導致中國文化的停滯不前,影響了後世的進步,文字獄可謂是康熙身上的一大汙點。同一時期,俄國彼得大帝主導改革,迅速強大,而中國原地踏步,遠遠的落後了。

    所以我總結了康熙的兩大“美”,兩大“惡”,我們理性看待康熙皇帝,有人說他是千古一帝,有人說他阻礙了社會進步,在我看來,他是個合格的皇帝,一個相當出色的皇帝。

  • 3 # 花開花謝都會有12467

    康熙愛新覺羅.玄燁生於1654年5月4日,即清聖祖,年號康熙,康熙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10月份,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康熙生為皇子,他的童年生活可以說錦衣於食。但是他也遭受了難以想象的不幸。

    第一個不幸:幼離母親懷抱。根據清朝制度,皇子皇女出生以後與生母分居,由乳母保姆養育。康熙幼年時由宮女太監服侍,乳母保姆養育。難以見到母親和父親、倒不如老百姓家的孩子可以享受家庭歡樂。

    第二個不幸:宮外避痘。康熙在兩三歲時,出宮避痘。為了防止感染。康熙從皇宮搬出。康熙小小年紀身邊只有乳母太監宮女照料。

    第三個不幸:家庭關係複雜。順治帝娶了19位后妃。家庭關係十分複雜。

    康熙5歲開始讀書識字。勤奮好學,每每讀書至深夜。他17、八歲時因讀書過勞而咯血也不肯罷休。

    康熙12年,1673年,吳三桂等三個藩王發動叛亂,而當時康熙只有20歲。但是康熙在困難面前不畏懼,下令討伐歷時八年平定三藩之亂。康熙平定三藩之亂後就著手解決臺灣問題。公元1683年6月,清軍攻佔澎湖36島,鄭氏家族見大勢已去,只好表示投降,1683年8月臺灣迴歸後,康熙決定在臺灣開府設縣,又明令宣佈鄭成功不是亂臣賊子,將鄭氏父子的靈柩歸葬故里,對鄭氏後人妥善安置。這一系列的措施維護了國家的統一。第三反擊侵略,簽訂條約。康熙統一臺灣後,決定反擊沙俄的侵略,康熙28年康熙派使團到尼步楚和俄國談判,簽訂了中俄尼步楚條約。康熙是位政治家,做出了巨大的歷史功績。

  • 4 # 歷史秘密

    康熙繼位時只有八歲,是順治的第三子。順治接受湯若望的意見因其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而把他選為繼承人。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初七在太和殿舉行親政儀式。在其祖母太皇太后孝莊文皇后的幫助下,在康熙八年贏得了與顧命大臣鰲拜的鬥爭,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

    康熙執政期間,撤除吳三桂等三藩勢力(1673年),統一臺灣(1684年),平定準噶爾汗噶爾丹叛亂(1688年-1697年),並抵抗了當時沙俄對中國東北地區的侵略,簽定了《尼布楚條約》,劃定中國東北邊界。他在承德修建了避暑山莊,作為與北方遊牧民族交往的基地。

    從社會經濟的角度考察,康熙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國計民生的政策:積極鼓勵墾荒,廢止圈地令,實施更名田;整修黃河、淮河、運河的水利工程。尤其是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決定“永不加賦”,取消新增人口的人頭稅,並最終演變成“攤丁入畝”制度。並大蠲賦稅。最終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表現為耕地面積的迅速擴大與糧食產量的提高、經濟作物的廣泛種植,奠定了所謂“康乾盛世”的基礎。

    康熙帝重視對漢族知識分子的優遇。他曾多次舉辦博學鴻儒科,建立了南書房制度,並親臨曲阜拜謁孔廟。康熙帝還組織編輯與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整合》、《曆象考成》、《數理精蘊》、《康熙永年曆法》、《康熙皇輿全覽圖》等圖書、曆法和地圖。同時他對西學也有濃厚的造詣,在天文學、數學(特別是幾何學)、物理學、化學、藥學(曾在宮中推行可治療瘧疾的金雞納霜)、醫學(曾在自己的子女身上種痘,以預防天花)等方面都畢生的學習。

    康熙也有保守的一面。他在統一臺灣後開放了海禁,但是由於擔心米穀出境而明令禁止南洋貿易。他崇尚儒學,尤其是朱熹理學。此外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還發生過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獄事件。

  • 5 # 常航居士

    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的年號,康,安寧;熙,興盛,取萬民康寧、天下熙盛的意思。從1662年至1722年,共六十一年,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康熙皇帝的第一個偉大貢獻是打下了今天我們國家所擁有的這塊領土。

    我們今天繼承的這大塊版圖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時牢固地確定了的。他三徵噶爾丹,團結眾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進兵西藏,振興黃教,尊崇達賴喇嘛,護送六世達賴進藏,打敗準噶爾人,為維護西南邊疆的統一,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他進剿臺灣,在澎湖激戰,完成統一臺灣的大業。他在東北收復雅克薩,組織東北各族人民進行抗俄鬥爭,和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保證我永戍黑龍江,取得了獨立自主外交的勝利,為鞏固東北邊疆做出了重大貢獻。

    康熙皇帝的第二個偉大貢獻是他的統一戰線政策。

    滿族進關時兵力只有5萬多,加上家屬也不過20萬,以這樣少的人口去統治那麼一個大國,佔領那麼大領土,管理那麼多人口,矛盾非常突出,康熙皇帝便發明了一個統一戰線,先團結蒙古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後來又團結了漢族的上層人士,他還全面學習和繼承了當時比滿文化要先進得多的漢文化,他尊孔崇儒。在官吏的設定上,凡高階官吏都是一滿一漢,大學士、尚書、侍郎、軍機大臣都是如此。這樣,康熙便非常成功地克服了滿族官員少的困難,真正達到了以一頂百的神奇效果。

    康熙皇帝的第三個了不起的地方是他有獎罰分明的用人制度。

    毛主席講了一些實際例子,說明即使皇子犯了錯誤,也一樣要受到嚴厲的處罰。皇子打了敗仗、回來不敢進德勝門,照樣要蹲在城外,聽候處罰。他的這套辦法既能調動部下的積極性,奮勇向前,義無反顧,又能組織起一支有嚴明紀律的隊伍,所向披靡。毛主席特別誇獎康熙皇帝的學習精神,說他不光有雄才大略,而且勤奮好學。他除了會幾種民族語言之外,還會好幾種外語,包括希臘文。他既是軍事家、政治家,又是大文人,精通詩詞歌賦,會琴棋書畫。毛澤東還說康熙皇帝是最早懂得向西方資本主義先進知識學習的開明君主。康熙喜歡研究自然科學。對數學、天文、地理、醫學、生物學、解剖學、農藝學和工程技術有濃厚興趣,還親自主持編輯科技書籍。

    總之,康熙帝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消滅臺灣的明鄭政權,顯示了康熙軍事指揮才能。另一方面,康熙少年時就挫敗了政治對手鰲拜,年老時利用“文字獄”打擊漢族異議人士。康熙舉行“多倫會盟”取代戰爭,懷柔蒙古各部;意圖以條約確保清朝政府在黑龍江的領土控制。他開創康乾盛世的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偉大的政治家,部分人甚至稱之為“千古一帝”。

  • 6 # 黎明lgl

    康熙的事蹟大家基本都知道,擒鰲拜,平三番,收臺灣,親征準格爾,簽訂尼布楚條約,康熙字典……,反面的,文字獄……

    細節不說了。

    基本上千古一帝。功大於過。在位時間最長,歲數也大!有點錯誤屬於大清開國不久,穩定政權而已,可以理解。相對於對於國家穩定,殺幾個人,錯殺幾個人,屬於瑕不掩瑜!

  • 7 # 黑怕不怕黑cycler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消滅臺灣的明鄭政權,顯示了康熙軍事指揮才能。另一方面,康熙少年時就挫敗了政治對手鰲拜,年老時利用“文字獄”打擊漢族異議人士。康熙舉行“多倫會盟”取代戰爭,懷柔蒙古各部;意圖以條約確保清朝政府在黑龍江的領土控制。他開創康乾盛世的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偉大的政治家,部分人甚至稱之為“千古一帝”。但是也有學者研究指出,康熙所謂的“盛世聖君”形象系後人建構與美化,其實他本人及其統治時期存在許多瑕疵,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 8 # 眾人培養的漢東沙瑞金

    公元1669年,康熙正式親政。這位蓄勢待發的少年天子,一旦坐上至高無上的王權寶座,就顯示出不可遏止的治國雄心。他十四歲時就親自謀劃剷除了位高權重、專橫跋扈的鰲拜,一生先後平定三藩之亂,東北反擊沙俄,西北揚威平叛,修德中外一家;對內則治河安邦,富國裕民,肅清吏治,開創出“康乾盛世”的繁盛局面。康熙的一生,既能縱橫疆場、運籌帷幄,又能經世濟民、安邦治國,達到儒家標準的“內聖外王”境界。這樣的帝王,如果不是處於一個終結矇昧的專制王朝,也許算得上“千古一帝”了。康熙一生兢兢業業,把全部精力和學識、才能貢獻於統一國家,捍衛主權,發展生產等方面,為中國社會前進作出了重要貢獻,不愧為中國歷史上的一位英明君主。

    功績:

    戶籍改革

    康熙七年(1668年),停編黃冊,改每年由各地造送丁口增減冊,三年編審一次。

    康熙五十一年,康熙皇帝覺得現有賦稅已夠,實行“盛世滋生人口,永不加賦”。這是一次重大轉折,戶籍第一次開始與賦稅完全脫鉤。到雍正年間,“攤丁入地(畝)”,針對人口流動,全部取消人頭稅,只收土地稅,使戶口徹底與土地分離。

    剪除鰲拜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與近臣索額圖密謀,支開京城中鰲拜的親信(主要是軍隊將領與警備骨幹),隨後又安排自己的親信掌握了京師衛戍部隊的指揮權。在鰲拜入朝時,康熙密令庭前布庫少年們(布庫是滿族的一種摔跤遊戲)將之生擒下獄,並宣佈鰲拜三十條罪狀,本應處革職、斬立決,但康熙帝念其往日功勳,將其免死禁錮。隨著鰲拜的覆滅,鰲拜利益集團隨之覆滅,這一過程沒經過軍事流血,也未引發社會重大騷動,故而有人評論康熙處置鰲拜案說:“聲色不動而除巨惡,信難能也。”

    繪製地圖

    1680年,康熙組織西方專家學者,用了10年時間,繪製了當時全世界最好、科學水平最高的中國地圖———《皇輿全覽圖》,出版了自己的科學論文《御製三角形推演算法論》。

    編纂書籍

    組織編纂了《古今圖書整合》、《全唐文》、《康熙字典》、《律歷淵原》等書籍。親自撰寫科學文集《幾暇格物編》。

    防治天花

    推廣用金雞納霜治瘧疾和種牛痘以防天花(在皇子、宮女身上做實驗)。

    培育雜交水稻

    在中南海豐澤園的一塊稻田裡,發現了一株高出眾稻的成熟稻穗。於是他把這株早熟的稻穗摘下來,決定第二年再種,看它是否比別的稻子早熟。第二年試種的結果,還是比別的稻子早熟。從此,他便以此為種子,培育了新的雜交稻

    然而他在位期間縱容官吏貪汙腐化,比如索額圖,明珠等人,他明明知道他們貪汙卻用權術加以控制,他大興文字獄,閉關鎖國,對於繼承人他預設那些皇子之間的爭鬥,導致國勢力衰微

  • 9 # 牛奶腫麼了

    8歲就幹皇帝這種高危職業,學了8年就敢與權臣爭奪資源分配權,而且還成功了,28歲就滅了資源消耗最大的三藩,30歲收了臺灣,這簡直了,33歲簽了尼布楚條約。就個人功績而言,在非開國皇帝中,能與他比的估計也就李世民了,但是李世民可是殺伐血水裡泡大的,有剛猛路線的基礎,而康熙平定三藩前可都是走平衡路線,起作用的還是孝莊,完美的用“堅忍”聯姻擴大了自身的資源,而後拱上臺面的。

    一杆到底,一個孩子,一個老人開啟了康熙盛世,認真想想,歷史長河中牛人眾多,可有幾人在這二人面前能不禮敬之,他們告訴世人,看似的軟弱可以成長到何種地步,用表象去丈量人生何等可悲

  • 10 # 我是鈺哥哥

    個人覺得康熙8歲登基稱帝,雖然沒有權利在手,但是在十幾歲時候智殺鰲拜。還有執政初期挫敗權臣鰲,完全奪回了朝政大全。在國家領土做出很大貢獻,取得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消滅在臺灣的明鄭政權;三徵噶爾丹,並取得勝利;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意圖以條約確保清朝政府在黑龍江的領土控制。

    康熙微服私訪記是我們看的最多電視劇,在劇中能懲惡揚善,是百姓心中好皇帝。個人覺得康熙皇帝的確在前中期很賢明,但是在後期就有存在一點腐敗,導致國庫空虛。

  • 11 # 歷史人物故事講解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號“康熙”。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西藏方面尊稱為“文殊皇帝”。順治帝第三子,生母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執政初期,國內國際形勢非常嚴峻。面對嚴峻局勢,他堅持大規模用兵,以實現國土完整和統一。康熙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完全奪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成年後,康熙帝坐鎮北京,平定三藩之亂;消滅在臺灣的明鄭政權;挫敗沙俄侵略軍,簽訂《尼布楚條約》,確保清朝政府對黑龍江流域的領土控制;[1]三徵噶爾丹,並取得勝利;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標榜仁政,籠絡漢族士人,同時注意休養生息,發展經濟。但是康熙帝晚年倦勤,出現吏治敗壞的現象。另外,眾位皇子因為廢太子事件而爭奪皇位,對康熙帝晚年政治產生了不良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拍攝人像,用什麼鏡頭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