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北史話
-
2 # 曉曉曉
歷代封建帝王的生活起居和飲食習慣是國家機密,宮廷之外的人無從瞭解。清代內務府詳盡地記錄了皇帝的起居飲食,形成了近兩億字的膳事實錄——《御茶膳房》檔案,這是研究清代宮廷膳食制度、經濟生活和社會文化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獻,而在清代之前任何一個朝代都沒有留下這方面的檔案。從《御茶膳房》檔案的視窗,或許使今天的人們能夠了解真實的清宮膳食制度和膳食演變,瞭解不同皇帝的飲食習慣和口味偏好。皇帝一天兩頓正餐那麼清廷皇帝一天吃幾頓飯,都吃些什麼呢?根據清代典制的記載,皇帝每日兩餐,分別為“早膳”和“晚膳”,確切地說指的是正餐兩頓。在兩頓正餐之外還有若干次點心或零食。一天吃兩餐是北方民族的飲食習慣,這與北方的氣候寒冷、晝短夜長有關,而在南方生活的人大多一日三餐。從白山黑水走出來的滿族八旗貴族入主紫禁城後長期實行一日兩餐。到清末,宮廷裡接通電源有了電燈,才逐漸把兩餐制改為三餐制。以乾隆三十年(1765)正月十六的御膳為例:卯初二刻,請駕,伺候冰糖燉燕窩一品(用春壽寶盤金鐘蓋)。卯正一刻,養心殿東暖閣早膳:燕窩紅白鴨子南鮮熱鍋一品、酒燉肉燉豆腐一品(五福琺琅碗)、清蒸鴨子糊一品、豬肉鹿尾攢盤一品、竹節卷(花捲)小饅首一品(黃盤);舒妃、穎妃、愉妃、豫妃進菜四品、隨送面一品、老米水膳一品(湯膳碗五穀豐登琺琅碗金鐘蓋);額食四桌:二號黃碗菜四品、羊肉絲一品(五福碗)、奶子八品共十三品一桌,餑餑十五品一桌,盤肉八品一桌,羊肉二方一桌。未正,黃新莊行宮進晚膳:燕窩鴨子熱鍋一品、油煸白菜一品、肥雞豆腐片湯一品(此二品五福琺琅碗)、奶酥油野鴨子一品、水晶丸子一品、攢絲烀豬肘子一品、火燻豬肚一品(此三品二號黃碗);後送小蝦米油火渣炒菠菜一品、蒸肥雞燒狍肉鹿尾攢盤一品、豬肉餡侉(原文如此)包子一品、象眼棋餅小饅首一品、烤祭神糕一品、琺琅葵花盒小菜一品、琺琅碟小菜四品、隨送粳米膳一品(湯膳碗五穀豐登琺琅金碗)。額食七桌:奶子八品、餑餑三品、二號黃碗菜一品共十二品一桌,奶子二品、餑餑十五品(內有攢盤爐食四品)共十七品一桌,內管領爐食十品一桌,盤肉二桌每桌八品,羊肉二方二桌。酉初二刻,萬歲爺宮門升座,同王子、大人等看煙火盒子。看煙火畢還行宮,伺候肉絲酸菠菜一品、鮮蝦米託一品、醋熘鴨腰一品、鍋雞一品。這一天總計:早點一品,早膳十一品、額食四桌,晚膳十八品、額食七桌,夜宵四品。膳單上經常見的“額食”又是什麼餐食呢?有的學者認為“額食”是擺著看的,使御膳桌顯得豐盛。從檔案記載看,“額食”可以吃,不過把這些膳品放得離皇帝遠一些。皇帝就餐時間相對固定但靈活性很大,這往往取決於皇帝本人的需要。一般情況,早上四點起床洗漱後,喝一碗冰糖燉燕窩之類的飲品。早膳在上午七點至九點,晚膳在下午一點至三點,時不時在晚上七點至八點增加一頓晚膳,如果皇帝某一天睡覺比較晚還會吃晚晌(夜宵)。北方的天氣寒冷,晝短夜長,晚清之前宮中沒有電燈,皇帝應該是早睡早起不貪黑的。從乾隆皇帝這一日的膳食時間表可以看出,皇帝除兩頓正餐外,還會有不定時的加餐,要求御膳房隨時準備好,皇帝想吃東西馬上就能吃到。溥傑夫人愛新覺羅·浩所著的《食在宮廷》中記述,皇帝常常不固定進餐時間和地點,想用餐時御膳房必須馬上供應。例如皇帝散步時,點心局要把許多點心和茶放在兩個圓籠裡,由五六個人擔著,跟隨在皇帝后面,皇帝只要說需要,馬上端上來,這是御膳房挺頭疼的事。皇帝每頓正餐的種類相對固定,一般有熱菜、鍋子、蒸食、熟食、醬菜、主食、湯粥和甜品。在節慶活動和時令季節有一些特殊菜品,如正月十五的元宵、八月十五中秋的月餅、五月初五端午節的粽子、九月初九重陽節的重陽花糕和臘月初八的臘八粥等。再如立春的春餅、穀雨的榆樹錢餅、立秋的秋葉面(面片湯)和冬至的餛飩等。還有宮廷特有的膳品,如“吉祥菜”是晚清才有的一種菜品,一般由四品大碗菜組成,每碗菜上用燕窩擺出一個字,呈現“萬壽無疆”或“福壽萬年”之類博得皇帝高興的話,類似今天生日蛋糕上用奶油書寫生日快樂的祝福。“添安膳”最早見於咸豐時期,盛行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四朝,融通滿漢御膳,形式更加隆重,標準大為提高。節慶時,皇帝的御膳餐桌相當豐盛,但日常飲食也不是想象的那樣奢華。清初的飲食比較簡樸,康熙帝“不食兼味”,一餐之內只食一種型別的主要食材,如果這頓飯吃豬肉就只吃豬肉做的菜餚,不再吃禽類魚類的菜。到了乾隆初期,每餐也只有十八品,包括主食、醬菜和甜品。儘管御膳餐桌上這樣多的菜品,皇帝吃久了宮中膳食也有吃膩了的時候。這和宮廷菜古板、遵循傳統有關。如菜品不許任意搭配,八寶菜必須用固定的八種原料,不許用其他的。再如主客關係不能顛倒,烹製雞鴨鵝等不允許加太多的調料,必須保持禽類食材的本味,調料品種相對固定單一等等。清朝歷代皇帝始終保持著滿族飲食習慣。滿族人喜食豬、牛、羊、禽類、獸類及各種江河魚的肉,尤其嗜好豬肉;喜食豬油燒菜和口味偏鹹的醃菜、醬菜;喜食蘑菇、木耳等山珍和時令瓜果;喜食奶製品和甜食;主食以麵食為主,喜粘食。烹調方法有燒、烤、燉、煮、炒等。火鍋是滿族席中的主菜,據說風靡南北方的火鍋就是滿族等漁獵民族發明的,羊肉、豬肉、山禽肉、野獸肉皆可入鍋,配以酸菜、粉條等,熱氣飄香,味道醇厚。在清初努爾哈赤、皇太極時期,畜養與獵捕、種植與採集的收穫是宮廷主要食材,基本上延續了滿族的飲食習慣。順治入主北京後的歷代皇帝,隨著統治地盤的擴大和漢民族飲食文化的影響,他們的飲食喜好和口味逐漸豐富起來,尤其是乾隆時期越來越重視膳食的宮廷風味。清宮膳食主要有三種不同風味。一是魯菜風味。明代遷都北京時的宮廷廚師大部分是山東人,清代入主北京後承襲了明代宮廷喜食魯菜的飲食習慣。二是滿族傳統風味。滿族飲食源於祖先半畜養種植半漁獵的生活,喜食豬、牛、羊肉和禽類、野獸類的肉,後經過清宮廚師不斷改良,從而推出一種種滿族特色的宮廷美食。三是蘇杭菜風味。皇帝巡視江南時,各地獻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食,南方各州府進貢宮廷的果蔬等食材,也使皇帝尤其是乾隆皇帝喜愛蘇杭菜。這三種菜系經過繼承和改良,構成了清代宮廷膳食體系。
-
3 # 旅行者說文史
皇帝吃飯的時候,會在一個專門的桌子前單獨進餐,雖然吃的時候就他一個人,但是,伺候的太監、宮女卻有一大堆。據說慈禧老佛爺每次開飯,都要上整整100道菜。可以想像一下,平常我們七八個一桌人吃飯,十幾道菜就差不多要擺滿一大桌。100道菜恐怕就要擺滿整個房間,皇帝夠不到的菜,皇帝是不會起身圍著桌子轉的,那些太監還會將遠處的菜夾給皇帝。
雖然沒有人跟皇帝共同進餐,但是,每次開飯的時候,不遠處還會站著聽賞的人,除了妃子、皇子,還有寵臣。如果皇帝覺得那道菜味道不錯,就會將這道菜賞賜給這些人,而這些人會在另外安排的桌子前,站著吃完,還要表示皇恩浩蕩。也許你會問,味道不錯的菜為什麼皇帝不自己吃完,而要賞給別人呢?這是因為,皇帝為了不讓別人猜出自己的好惡,不管是合口的還是不合口的菜,皇帝也只能吃上兩三口,皇帝真想一飽口福還真的不容易。
為了保證皇帝每天攝入的營養合理搭配,皇帝每天吃的食物都有記載,據《清宮檔案》中記載,皇帝每天的食材是:盤肉22斤、湯肉5斤、豬油1斤、羊2只、雞5只、白菜、菠菜、香菜、芹菜、韭菜等共19斤、蘿蔔50個、包瓜、冬瓜各1個、苤藍6斤、蕹菜6斤、醬3斤、醋2今、玉泉酒4兩、餑餑8盤、乳牛50頭、玉泉水12罐、乳油1斤、茶葉75包。這些零零碎碎加起來,需要花費銀兩50兩,如果趕上逢年過節,還需要增加開支,所以,皇帝一年吃掉幾萬兩銀子是很正常的事情。後來皇帝也覺得過於浪費,菜品略有減少,到了咸豐年間,減少到了32道。到了慈禧當政的時候,又恢復了清初奢侈的風氣,滿漢全席成了家常便飯,一頓飯少說也要花掉200兩銀子。
皇帝菜品講究,餐具更是講究,除了金銀器外,還有來自官窯上等的瓷器。據說,官窯根據菜品的要求,專門燒製多套相應的瓷器,送到宮中後,留下需要的,其餘的全部當場砸碎,以防流失到民間濫用。這也是流傳到今天的宮廷瓷器價值連城的主要原因。
郭德綱曾經調侃于謙的曾祖父官居二品,在宮中負責鶴頂紅的品鑑,上任當天就死了。這當然是開玩笑的。但是,皇室為了保障皇帝的生命安全,以防禦廚或者送膳的太監在菜品中下毒,所以大部分餐具都使用銀器。這些餐具的外頭都會掛一個小銀牌,當食物端到皇帝面前時,太監就會將這個小銀牌放進湯汁裡試毒,如果食物有毒,銀牌就會變黑。除此以外,還安排專門試毒的太監先品嚐。負責這一差事的一般都是侍膳太監擔任,被稱為“嘗膳”。
-
4 # 大覺主影視剪輯
皇帝貴尊人間天子,穿的是龍袍,住的地方是金鸞寶殿,行以輦代步。食,自然也不同尋常。皇帝如何吃飯,是不是如普通人家那般,一家老小圍坐一桌?吃的是不是山珍海味、滿漢全席?在魏晉時期,曾有用人乳汁做菜的傳說。
皇家自稱孤家,吃飯時也是自己一個人吃,在專設的桌子前單獨進餐,民間稱為“吃獨食兒”。雖然皇帝喜歡吃獨食兒,但吃飯時不會就他一個人,旁邊會有侍候的宦官——侍膳太監。因為菜太多,桌子擺得滿滿的,用餐時遠處的菜便夠不著。但不必擔心,皇帝吃飯時,並不用自己夾菜,太監會送到嘴邊。
皇帝用膳時,除了太監在場,不遠處還會站著聽賞的人,如寵臣、皇子。皇帝不想吃,或是一時高興,更多時候是吃不完,就會把美食賞賜下去。被賞的人只能在另設的桌子前,站著吃完。因為是皇帝賞的,即使不餓不想吃也得吃,而且要表示“味道好極了”。
清末代皇帝溥儀在其自傳《我的前半生》一書中,講到了這點:
關於皇帝吃飯,另有一套專業術語:是絕對不準別人說錯的。飯不叫飯而叫“膳”,吃飯叫“進膳”,開飯叫“傳膳”,廚房叫“御膳房”。到了吃飯的時候——並無固定時間,完全由皇帝自己決定——我吩咐一聲“傳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監便照樣向守在養心殿的明殿上的殿上太監說一聲“傳膳!”殿上太監又把這話傳給鵠立在養心門外的太監,他再傳給候在西長街的御膳房太監······這樣一直傳進了御膳房裡面。不等回聲消失,一個猶如過嫁妝的行列巳經走出了御膳房。這是由幾十名穿戴齊整的太監們組成的隊伍,抬著大小七張膳桌,捧著幾十個繪有金龍的朱漆盒,浩浩蕩蕩地直奔養心殿而來。進到明殿裡,由套上自袖頭的小太監接過,在東暖閣擺好,平日菜餚兩桌,冬天另設一桌火鍋,此外有各種點心,米膳,粥品三桌,鹹菜一小桌。
清朝標準御膳,每頓飯有120道菜,要擺三張大桌。此外還有主食、點心、果品等。後來,有的皇帝覺得這樣太浪費,菜譜變少,120道減為64道;慈禧太后的老公奕詝當皇帝時的咸豐年間,又減為32道;奕詝死後,垂簾聽政的慈安太后,再減為24道。慈安太后死後,獨攬大權的慈禧太后又擺起了譜,恢復了每頓飯百道大菜的老規矩,一頓飯少說要花200兩銀子。
稱皇帝吃飯時擺譜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每道菜名叫什麼,掌勺的大廚是誰,在盤子邊都要標得一清二楚。這樣一是保證飯菜的質量,顯掌勺的手藝;二是萬一飯菜出了質量問題,比如有毒,追究起來也方便。如今上等級飯店也會這樣做,不知是不是學自皇家。
在中國歷史上,並不乏皇帝被人在飯菜中做手腳而毒死的事件。《資治通鑑·晉紀八》(卷86)記載,漢惠帝司馬衷,“食餅中毒,庚午,崩於顯陽殿”。所以,皇家為了保證食品安全,過去通常有兩種辦法,一是在皇帝用膳前讓別人先嚐,這差事往往是侍膳太監的份內事,叫做“嘗膳”。如果有毒,皇帝就可躲開斃命的危險。再是,餐前驗毒,常用工具就是銀器。
過去清宮盛裝御膳的器皿外會掛一個小銀牌,在拿開蓋罩後,太監會當著皇帝的面,把銀牌放進湯菜裡試一下。溥儀證實了這一點,“每個菜碟或菜碗都有一個銀牌,這是為了戒備下毒而設的”。
原來,如果有毒,銀牌立刻就會變黑。現代科學已證明,這種方法是簡單有效的。因為銀碰到硫化物會起化學反應,生成黑色的硫化銀。過去常用毒藥,如砒霜(三氧化二砷)在提取時往往含有硫化物,所以銀器測毒很靈驗。
-
5 # 孫浩然的泊月灣
各個朝代的皇帝都有“御膳房”為皇帝提供飲食,為了顯示皇帝“富有四海”有皇室氣派,他們的飯菜也是精緻且奢侈,當然,在皇帝進食之前,為了防止被人投毒,都會在外面安排一群宮女和太監試吃,看著有點像現在超市裡那些導購小姐姐們端著小杯子在你面前,讓你品嚐新口味如何,對,這就是試吃的來源,哈,開個玩笑。
要說特別的那就是曹操,雖然沒有稱帝,但是他對飲食非常樸素,自己端著碗扒拉飯,有的時候哪個下屬彙報工作進展不合意,他就生氣會摔碗,事後又後悔趕緊用筷子把桌子上的米飯再打掃進碗裡接著吃,這愛惜糧食的精神很是可愛。
清朝慈禧太后吃飯的時候,也很“樸素”的,有一天一個老臣來彙報廣東經濟情況,發現慈禧太后就吃一碗米粥,旁邊放著個裝“胡椒”似的小碗,還有一碗“大醬”的東西,讓這個老臣動容不已。
彙報完了出來和太監感慨:“哎呀,太后甚為節儉,午膳竟然只用一碗清米粥和胡椒大醬,這怎麼吃的下啊。”
那身邊的太監楞了一下,輕蔑的回答著:“老頭,沒見過世面吧,那是西洋進貢的松露熬製的米露,旁邊的是鹿茸粉,大醬是鹿苑剛殺的未滿月的小鹿蒸的血膏。”
他們吃飯,除了奢侈還是奢侈,不會管百姓死活,這就是封建社會的悲哀。
-
6 # 文博山東
自古以來,皇帝身為萬人之上的九五之尊,當然都是處處都要體現出王者的氣勢來。皇帝穿的是金絲龍袍,住的是金光璀璨的宮殿,坐的是最豪華的輦車,吃的是天下奇珍。那麼說到吃,皇帝自然是與別的人家是有差別的,歷朝歷代的皇帝吃飯的方式都各有不同,不過他們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吃獨食。
早期,帝王吃飯時還會有樂隊助興,後來的皇帝只有在壽誕或慶典活動的餐會上,才會用樂隊。但吃飯時擺譜,卻一直被髮揚光大,直到晚清仍是如此。皇帝吃一頓飯要花費上百兩銀子,足夠當時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吃十年的飯了。皇帝作為最高的統治者,吃的多一點好像也沒有什麼。皇帝雖然一頓吃多達上百種菜餚,但是一道菜皇帝最多吃三口,吃完之後太監就會撤掉此菜,並且半年以內都不會再上桌。
皇帝不是不能多吃,而是不敢多吃。一旦有人知道皇帝喜愛吃什麼,就能掌控皇帝的飲食從而操縱皇帝。第二個是一旦知道了皇帝的喜愛,有人要行刺就會在那道菜裡面下毒,大大增加了皇帝被行刺成功的機率。每天只吃兩頓正餐,稱為早膳和晚膳。早膳一般在早上六點至八點半進行,晚膳在十二點至下午兩點進行,夏秋兩季則提早一個小時。
兩頓正餐之後,各加一頓小吃,時間不固定,如果皇帝臨時想吃什麼,就隨時傳人送上。按照清宮規制,宮中的膳食機構內內務府和光祿寺,皇帝的日常膳食由內務府下面的御茶膳房負責,各種宴會則由光祿寺的禮部和禮部精膳清吏司和御茶膳房共同承辦。御茶膳房包括膳房、茶房和清茶房,其中膳房設總領三人,承應長二人,承應人十五人,庖長三人,庖人二十人;御茶房和清茶房共有一百二十多人,此外還有太監一百五六十人。皇帝每天的膳食先由御茶膳房官員開列出膳單,經內務府主管大臣審閱、備案後,才能烹飪製作。
皇帝平時用膳的地點不固定,大多在寢宮的東、西間或辦事場所。
清朝皇帝吃飯,那叫做用膳,比如溥儀在《我的前半生》書中說,自己用膳都是吩咐一聲傳膳,然後太監就會走出一段距離之後,吩咐“傳膳”之後,太監們就會一步步的把這個聲音傳到御膳房,然後御膳房太監排好隊就把膳食送了過來。不等回聲消失,一個猶如過嫁妝的行列巳經走出了御膳房。這是由幾十名穿戴齊整的太監們組成的隊伍,抬著大小七張膳桌,捧著幾十個繪有金龍的朱漆盒,浩浩蕩蕩地直奔養心殿而來。
清朝宮廷一般標準是120個菜,吃飯的時候,皇帝不是一個人,身邊是一些寵臣,皇子之類的人物,等著皇帝吃完賞賜,所以皇帝的膳食一般吃過之後,還要賞給下人去吃,而且要站著吃,這都是規矩,曾經一個清室的格格在宮裡陪了慈禧兩年,這期間她就講到,慈禧吃飯之後,會把自己吃剩的賞給她們,她們一群人站著吃飯。
被賞的人只能在另設的桌子前,站著吃完。因為是皇帝賞的,即使不餓不想吃也得吃,而且要表示“味道好極了”,到了咸豐死後,慈安和慈禧以及顧命八大臣聯合執政時期,慈安為了節約開支,120道變為了64,後來又變為24,可是慈禧獨攬大權之後,立馬恢復了這個120道菜的制度,而且要在菜上擺上菜譜,比如掌廚是誰,叫什麼菜。
-
7 # 天晴愛睡覺
皇帝都是用嘴巴吃飯,中國的皇帝雖然多,但都沒有練就用鼻子吃飯的技能。
不過呢,皇帝都比較怕死,一般都會養幾個嘗毒送死的人;
漢族用筷子吃飯,少數民族的皇帝有的直接用手吃。
-
8 # A小美眉
皇帝怎麼吃飯,各個朝代有各個朝代的吃法。飯菜的豐盛程度和搭配方法,也因皇帝們口味和喜歡的不同而有異。目前知道比較多的是明清皇家的吃法。皇帝並不都是一日3餐,有的多,有的少。如清朝皇帝,一般每天只吃兩頓飯,即早膳和晚膳。皇家自稱孤家,吃飯時也是自己一個人吃,在專設的桌子前單獨進餐,民間稱為“吃獨食兒”。雖然皇帝喜歡吃獨食兒,但吃飯時不會就他一個人,旁邊會有侍候的宦官——侍膳太監。因為菜太多,桌子擺得滿滿的,用餐時遠處的菜便夠不著。但不必擔心,皇帝吃飯時,並不用自己夾菜,太監會送到嘴邊。皇帝用膳時,除了太監在場,不遠處還會站著聽賞的人,如寵臣、皇子。皇帝不想吃,或是一時高興,更多時候是吃不完,就會把美食賞賜下去。被賞的人只能在另設的桌子前,站著吃完。因為是皇帝賞的,即使不餓不想吃也得吃,而且要表示“味道好極了”。早期,帝王吃飯時還會有樂隊助興,後來的皇帝只有壽誕或慶典活動的餐會上,才會用樂。但吃飯時擺譜,卻一直被髮揚光大,直到晚清仍是如此。清末代皇帝溥儀在其自傳一書中,講到了這點——關於皇帝吃飯,另有一套專業術語是絕對不準別人說錯的。飯不叫飯而叫“膳”,吃飯叫“進膳”,開飯叫“傳膳”,廚房叫“御膳房”。到了吃飯的時候——並無固定時間,完全由皇帝自己決定——我吩咐一聲“傳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監便照樣向守在養心殿的明殿上的殿上太監說一聲“傳膳!”殿上太監又把這話傳給鵠立在養心門外的太監,他再傳給候在的御膳房太監……這樣一直傳進了御膳房裡面。不等回聲消失,一個猶如過嫁妝的行列巳經走出了御膳房。這是由幾十名穿戴齊整的太監們組成的隊伍,抬著大小七張膳桌,捧著幾十個繪有金龍的朱漆盒,浩浩蕩蕩地直奔養心殿而來。進到明殿裡,由套上自袖頭的小太監接過,在東暖閣擺好,平日菜餚兩桌,冬天另設一桌火鍋,此外有各種點心,米膳,粥品三桌,鹹菜一小桌。所謂的“擺譜”,不是東北人的擺家譜,而是擺菜譜。清朝標準御膳,每頓飯有120道菜,要擺三張大桌。此外還有主食、點心、果品等。後來,有的皇帝覺得這樣太浪費,菜譜變少,120道減為64道;慈禧太后的老公奕詝當皇帝時的咸豐年間,又減為32道;奕詝死後,垂簾聽政的慈安太后,再減為24道。慈安太后死後,獨攬大權的慈禧太后又擺起了譜,恢復了每頓飯百道大菜的老規矩,一頓飯少說要花200兩銀子。稱皇帝吃飯時擺譜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每道菜名叫什麼,掌勺的大廚是誰,在盤子邊都要標得一清二楚。這樣一是保證飯菜的質量,顯掌勺的手藝;二是萬一飯菜出了質量問題,比如有毒,追究起來也方便。如今上等級飯店也會這樣做,不知是不是學自皇家。皇帝的餐具也是有講究的,以金銀器為主,即使是陶瓷製品,也是上好的質地。其中,金質碗、碟、盤等器皿最能顯示皇家的氣派,故而皇家都喜歡“金飯碗兒”。如果改用其他質地的器皿盛飯菜,會惹主子生氣的。清順治皇帝御製中透露了當初廢掉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情況,原因之一就是她“癖嗜奢侈”,“嘗膳時,有一器非金者,輒怫然不悅”。除了金器,銀器在皇帝的餐具中,也佔有很大比例。如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十一月初三日所記的餐具如下——金羹匙1件、金匙1件、金叉子1件、金箸1雙、銀西洋熱水鍋2口、有蓋銀熱鍋23口、有蓋小銀熱鍋6口、無蓋銀熱鍋10口、銀鍋1口、銀鍋蓋1個、銀飯罐4件、有蓋銀桃子6件、銀鏇子4件、有蓋銀暖碗24件、銀6件、銀鍾蓋5件、銀鏨花碗蓋2件、銀匙2件、銀羹匙13件、半邊黑漆葫蘆1個、內盛銀碗6件、銀桶1件、內盛金鑲牙箸2雙、銀匙2件、烏木筷10雙、高麗布3塊、白紡絲1塊、黑漆葫蘆1個、內盛皮7寸碗2件、皮5寸碗2件、銀鑲裡皮茶碗10件、銀鑲裡5寸無分皮碗1件、銀鑲裡罄口3寸6分皮碗9件、銀鑲裡3寸皮碗22件、銀鑲裡皮碟10件、銀鑲裡皮套杯6件、皮3寸5分碟10件、漢玉鑲嵌紫檀銀羹匙、商絲銀匙、商絲銀叉子2件、商絲銀筷2雙、銀鑲裡葫蘆碗48件、銀鑲紅彩漆碗16件。從這份檔案中可看出,乾隆所用餐具中,絕大部分都是銀器。如果說皇家喜歡金,那是為了顯示氣派和高貴,而使用銀器,則有很多實際功能。在中國歷史上,並不乏皇帝被人在飯菜中做手腳而毒死的事件。(卷86)記載,漢惠帝司馬衷,“食餅中毒,庚午,崩於顯陽殿”。所以,皇家為了保證食品安全,過去通常有兩種辦法,一是在皇帝用膳前讓別人先嚐,這差事往往是侍膳太監的份內事,叫做“嘗膳”。如果有毒,皇帝就可躲開斃命的危險。再是,餐前驗毒,常用工具就是銀器。過去清宮盛裝御膳的器皿外會掛一個小銀牌,在拿開蓋罩後,太監會當著皇帝的面,把銀牌放進湯菜裡試一下。溥儀證實了這一點,“每個菜碟或菜碗都有一個銀牌,這是為了戒備下毒而設的”。原來,如果有毒,銀牌立刻就會變黑。現代科學已證明,這種方法是簡單有效的。因為銀碰到會起化學反應,生成黑色的硫化銀。過去常用毒藥,如砒霜(三氧化二砷)在提取時往往含有硫化物,所以銀器測毒很靈驗。
-
9 # 張珞珞小米米
人生在世,離不開“吃、穿、住、行”。皇帝乃是九五之尊,那麼所享受到的待遇自然也更加不同凡響了,吃的是佳餚,穿的是龍袍,住的是宮殿,坐的是龍攆。要說到吃,皇帝跟普通人當然是不一樣的,皇帝如何吃飯,其實這裡面也是大有講究的。吃飯方式
皇帝如何吃飯?各個朝代都有自己的規矩,但基本來說有一個宗旨是不變的,那就是“吃獨食”。
皇帝會在一個專門的桌面面前單獨進餐,雖然吃的時候就他一個人,但是身後伺候的太監、宮女卻是有一大堆。因為菜品太多,桌子上擺放的滿滿的,皇帝如果夠不到一些菜,那麼太監就會將遠處的菜夾給皇帝。
當皇帝吃飯的時候,不遠處還會站著聽賞的人,如臣妃子皇子,如果是皇帝高興,他就會將美食賞賜給這些人,而這些人會在另外安排的桌子前,站著吃完,還要表示食物的味道常好。
食材豐富皇帝每天吃的食物都有記載。
例如《清宮檔案》中就寫到,皇帝每天的食材是:盤肉22斤,湯肉5斤,豬油1斤,羊2只,雞5只,鴨3只,白菜、菠菜、香菜、芹菜、韭菜等共19斤,蘿蔔60個,包瓜、冬瓜各1個,蔥6斤,醬和清醬各3斤,醋2斤,玉泉酒4兩,餑餑8盤,每盤30個,乳牛50頭,每頭牛日產乳2斤,玉泉水12罐,乳油1斤,茶葉75包。
還有其他零零碎碎的加起來,一天需要花費銀子50兩,如果趕上逢年過節,還要增加開支,所以皇帝一年吃掉幾萬兩銀子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清朝末代皇帝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裡也對此有過證實,他寫道:
“由幾十名穿戴齊整的太監們組成的隊伍,抬著大小七張膳桌,捧著幾十個繪有金龍的朱漆盒,浩浩蕩蕩地直奔養心殿而來。進到明殿裡,由套上自袖頭的小太監接過,在東暖閣擺好,平日菜餚兩桌,冬天另設一桌火鍋,此外有各種點心、米膳、粥品三桌,鹹菜一小桌。”
可見皇帝吃飯是多麼隆重的一件事,所謂的“擺譜”是指擺菜譜,清朝的標準是每頓飯有120道菜,要擺三張大桌。此外還有主食、點心、果品等。後來的皇帝們覺得太浪費,便將菜譜逐漸減少,在咸豐年間,減為了32道,可到了慈禧當政時,又恢復了每頓飯百道大菜的老規矩,一頓飯少說要花200兩銀子,其腐敗程度可見一斑。
餐具講究飯菜講究,那餐具就更不得不講究了。
皇帝吃飯的餐具主要以金銀器為主,即便是陶瓷器,也是上好質地、造價不菲的方可端上餐桌。
除此之外,皇帝吃飯擺譜還有另外一層意思,便是要將菜名、大廚的名字在盤子前表明。這樣萬一飯菜出了問題,追究起來也方便。皇帝每天要吃這麼多道菜,安全工作一定要做到位,所以,除了表明菜的出處之外,還要做好防範工作,這就需要對盛放菜品的器具進行嚴格要求。
注重安全在清朝的宮廷中,除了一些金器,銀器在皇帝的餐具中也是佔了很大一部分比例。這主要是為了防止別人在飯菜中下毒,皇室為了保證食品的安全,一般採用兩種辦法。
一種是讓下人先品嚐,這差事一般都是侍膳太監的分內之事,叫做“嘗膳”。
另一種是用銀來驗毒。在裝有食物的器具外面會掛一個小銀牌,當食物端到皇帝面前時太監就會將這個小銀牌放進湯菜裡面進行試驗,如果有毒的話,銀牌就會變黑。因為銀器驗毒很靈驗,所以皇室多用銀器來盛菜餚,也正是這個道理。
結語:作為一國之君,皇帝的任何舉動都必須得妥妥當當。所以每日的三餐也成了頭等大事,任何流程都務必規範,不得有任何閃失。普通人吃飯是為了填飽肚子,但是皇帝想要吃頓飯,則要複雜上許多了。 -
10 # 隱者康司馬
皇帝貴為天子吃飯當然得講究排場,每頓飯幾十道菜甚至上百道菜,當然也不都是這樣奢侈的,因人而異。但是最肥的差侍還是皇宮裡的御善房,這裡的學問深多著呢:
先看看明朝萬曆年間御善房的食料清單。皇上一天要吃的食物:126斤豬肉,5只鵝,33只雞,60只鵪鶉,10只鴿子,20斤香油,22斤面。另外還有其它的各類食材:糖、醋、油、各種調料等等,但是皇帝不可能一天都吃掉,剩下的都讓皇帝身邊的太監、宮女、御善房的廚子們吃了。
折算下來,皇帝每天的伙食標準大約是近20兩銀子,摺合現在的人民幣幾千塊錢不超過一萬元。錢雖然在皇宮裡不算什麼,但是落實到豬肉、雞鴨鵝魚和各種食材和調料上面,那數目就很多了,最主要的是御善房的採購人員貪汙和吃回扣佔了很大的部分。
到了清朝的時候,變化也不太大。清朝的宣統皇帝在位的時候,回憶御善房的消費:一年吃掉一萬多斤豬肉、雞鴨鵝將近3000多隻。
除了清單裡的日常食物外,皇帝吃膩了還會想吃一些特別的食物。皇帝的信口開河,就會給御善房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比如明朝萬曆皇帝的父親隆慶皇帝,有愛吃驢板腸的嗜好,雖然皇帝不一定天天點驢板腸,但是御善房還是每天都會宰殺一頭驢時刻準備著。如果皇帝異想天開要吃一些實在弄不到的,就得弄一些皇帝不認識的天上飛的、海里遊的,來應付一下。
鑑於皇帝的伙食標準不能搞的太低,所以御善房經常採購一些天上的飛禽、海里遊的各種海鮮,就是讓皇上、皇后換著口味的吃,這樣負責採購的太監和御善房的大小主管才能大肆貪汙和中飽私囊。
回覆列表
皇帝吃飯有個專有名詞叫做“吃獨食兒”。就是吃飯的時候自己一個人吃,從來不會和其他人共同進食,電視劇和小說當中皇帝和大臣、妃子一起吃飯都是杜撰的,現實中不可能發生。
雖然皇帝是一個人獨自吃飯,但是旁邊還是會有很多人來伺候。有時候身邊可能還會有一些寵愛的臣子和大臣。而且皇帝吃飯的時候根本不用自己動手,坐在哪裡等著就行,,吃什麼太監會送到皇帝的嘴邊。
要是皇帝高興了,就會給身邊發人賞賜一些美食,但是皇帝會給他們設定單獨的桌子,而且距離還畢竟遠,一般這些人吃飯都是站著吃。
皇帝吃的都是涼了的菜。皇帝吃飯的時候菜的數量很多,所有很多皇帝大多數時候根本就沒有吃到過熱菜。因為每一個菜太監要試毒,而且皇帝為了防止別人下毒,就算是最喜歡的菜也不會多吃,等太監一個一個試下來,飯菜都涼了,皇帝就吃不到熱的。
而且皇帝吃飯的時候還會有樂隊助興。皇帝一天到晚都是很忙的,有處理不完的朝廷大事,吃飯是難得的休息時間,所以在這個時候得好好的放鬆一下,所以都會聽聽音樂,欣賞欣賞舞蹈。
皇帝吃飯還有一套專業的術語。我們一般人口中的飯在皇帝哪裡叫做膳,我們進食叫吃飯,而皇帝進食叫做用膳,太監上菜叫做傳膳,我們把做菜的地方叫廚房,而皇帝哪裡就成了御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