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韻:即是在句尾使用同一個韻的字,並透過週期性迴圈,達到一種品讀舒暢、踏實和圓滿的藝術效果。它是句子節奏和音韻的迴歸。
一、押韻模式:
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格律詩:絕句、八句律、長律等都有兩種押韻模式:即按首句是平收還是仄收分為入韻式與不入韻式兩種。
1、首句平收入韻式:
指的首句最後一個字以平聲結尾,這個字入韻。
如: 霜陶玉骨淨娟娟,素裹芳心絢影前。香散逐風飄檻外,情涵乍洩一絲妍。(某《詠菊》)
這是平起平收入韻式。所謂平起,即起句第二個字是平聲。第一個字是靈活的,不計。
再如: 暖靄搖花季序催,君山託翠駕春回。千竿淚竹千重憶,一點痴心一寸灰。 雲夢已隨風信卷,洞庭依舊雪濤堆。微吟莫若瀟湘去,擬嫁青鸞蝶作媒。(某《江南春》)
這是仄起平收入韻式。所謂仄起,即起句第二個字是仄聲。
2、首句仄收不入韻式:指的是首句最後一字是仄聲。
如: 流連際遇三生石,感嘆煙雲一世間。鼓角爭鳴喧寂野,星河欲轉鬥蒼山。 紅塵幾許知難辨,紫闕千番夢不還。痛飲清風推健筆,高歌好雨兆鄉關。(某《世間路15》)
這是平起仄收不入韻式。
再如: 碧草茵茵妝閣秀,鉛華淡淡女兒紅。文蓬日盛軒亭竹,不慕蓬萊慕字僮。(某《雜感》)
這是仄起仄收不入韻式。
二、押韻要求:
1、押韻位置:
在每個偶數句的句末。即“韻腳”(序三已述)。
2、首句問題:
在前面“押韻模式”裡已經提及,首句仄收不入韻,平收須入韻。 通常五言者首句不入韻為多,七言者首句不入韻為少。
首句入韻與不入韻常與首聯是否對仗有關,首聯對仗,則首句仄收,不入韻;首聯不對仗,則首句平收入韻。若首聯既不對仗首句亦不入韻,這樣不是不可,只是效果不好,顯得低能,尤其是七絕。
3、押平聲韻:
格律詩一般只用平聲韻。有極少仄韻的,那屬於不規範類。
4、一韻到底:
格律詩不允許中途換韻,韻腳只能是同組韻部的字,除了首句押韻可借鄰韻外,其它韻腳不可用鄰韻的字,否則,就是“出韻”,出韻的詩不能算作標準的格律詩。
唐以後直至近代,儘管實際語音發生了很大變化,但人們寫格律詩依然依照“平水韻”,平水韻儘管產生於宋,但是對唐以來詩人們的格律詩用韻之歸納,平水韻把韻部併為106,即平聲30(上下平各15)、上聲29、去聲30、以及入聲17。
三、常見韻病:
1、湊韻
俗稱掛韻腳。即所押之韻,與全句意義不相貫串,而勉強湊合也。如唐詩“黃河入海流”句,若變“流”為“浮”字,便為湊韻,初學最易犯此,所當切戒。
2、落韻:
落韻即出韻。如一首詩中通體全押一東韻,而一字忽押二冬韻,一東與二冬雖古韻可通,然用諸古體時則可,用諸今體詩,即為落韻,學者宜慎之。
3、重韻:
重韻就是一字兩義而並押之,謂之重韻。如耳為五官之一,又為語助辭;幹為干涉之義,又可作干戈解。一詩中兩義同押,前人間亦有之,但初學終以不犯為是。
4、倒韻:
倒韻者,將二字顛倒而就韻。如古詩“新書置後前”句,變前後為“後前”,即所謂倒韻。有的倒用尚無礙,而有的倒用則意思不同,因此,反對倒韻。
5、啞韻
作詩應當選擇聲音響亮之韻押之,自然音調高超。若用啞韻則非但詞句不挺,全詩亦會因之萎弱。
6、僻韻
僻韻又名險韻,如一先韻之仚字,訓輕舉。二蕭韻之釗字,訓遠;單字只義,用之易近湊合。但有二字三字之古典,與題適相切合音,則亦不妨押之。
7、同義韻
一韻中有數字同義者,如六麻之花葩,七陽之芳香,十一尤之憂愁,意義皆同,若一首詩中並押之,未免重複可厭。
8、字同義異韻
字有實字虛用者,亦有虛字實用者。如一東韻之風字,不當作諷刺之風字押;四支韻之思字,不當作意思之思字押。若誤用則便有出韻失黏等弊。
押韻:即是在句尾使用同一個韻的字,並透過週期性迴圈,達到一種品讀舒暢、踏實和圓滿的藝術效果。它是句子節奏和音韻的迴歸。
一、押韻模式:
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格律詩:絕句、八句律、長律等都有兩種押韻模式:即按首句是平收還是仄收分為入韻式與不入韻式兩種。
1、首句平收入韻式:
指的首句最後一個字以平聲結尾,這個字入韻。
如: 霜陶玉骨淨娟娟,素裹芳心絢影前。香散逐風飄檻外,情涵乍洩一絲妍。(某《詠菊》)
這是平起平收入韻式。所謂平起,即起句第二個字是平聲。第一個字是靈活的,不計。
再如: 暖靄搖花季序催,君山託翠駕春回。千竿淚竹千重憶,一點痴心一寸灰。 雲夢已隨風信卷,洞庭依舊雪濤堆。微吟莫若瀟湘去,擬嫁青鸞蝶作媒。(某《江南春》)
這是仄起平收入韻式。所謂仄起,即起句第二個字是仄聲。
2、首句仄收不入韻式:指的是首句最後一字是仄聲。
如: 流連際遇三生石,感嘆煙雲一世間。鼓角爭鳴喧寂野,星河欲轉鬥蒼山。 紅塵幾許知難辨,紫闕千番夢不還。痛飲清風推健筆,高歌好雨兆鄉關。(某《世間路15》)
這是平起仄收不入韻式。
再如: 碧草茵茵妝閣秀,鉛華淡淡女兒紅。文蓬日盛軒亭竹,不慕蓬萊慕字僮。(某《雜感》)
這是仄起仄收不入韻式。
二、押韻要求:
1、押韻位置:
在每個偶數句的句末。即“韻腳”(序三已述)。
2、首句問題:
在前面“押韻模式”裡已經提及,首句仄收不入韻,平收須入韻。 通常五言者首句不入韻為多,七言者首句不入韻為少。
首句入韻與不入韻常與首聯是否對仗有關,首聯對仗,則首句仄收,不入韻;首聯不對仗,則首句平收入韻。若首聯既不對仗首句亦不入韻,這樣不是不可,只是效果不好,顯得低能,尤其是七絕。
3、押平聲韻:
格律詩一般只用平聲韻。有極少仄韻的,那屬於不規範類。
4、一韻到底:
格律詩不允許中途換韻,韻腳只能是同組韻部的字,除了首句押韻可借鄰韻外,其它韻腳不可用鄰韻的字,否則,就是“出韻”,出韻的詩不能算作標準的格律詩。
唐以後直至近代,儘管實際語音發生了很大變化,但人們寫格律詩依然依照“平水韻”,平水韻儘管產生於宋,但是對唐以來詩人們的格律詩用韻之歸納,平水韻把韻部併為106,即平聲30(上下平各15)、上聲29、去聲30、以及入聲17。
三、常見韻病:
1、湊韻
俗稱掛韻腳。即所押之韻,與全句意義不相貫串,而勉強湊合也。如唐詩“黃河入海流”句,若變“流”為“浮”字,便為湊韻,初學最易犯此,所當切戒。
2、落韻:
落韻即出韻。如一首詩中通體全押一東韻,而一字忽押二冬韻,一東與二冬雖古韻可通,然用諸古體時則可,用諸今體詩,即為落韻,學者宜慎之。
3、重韻:
重韻就是一字兩義而並押之,謂之重韻。如耳為五官之一,又為語助辭;幹為干涉之義,又可作干戈解。一詩中兩義同押,前人間亦有之,但初學終以不犯為是。
4、倒韻:
倒韻者,將二字顛倒而就韻。如古詩“新書置後前”句,變前後為“後前”,即所謂倒韻。有的倒用尚無礙,而有的倒用則意思不同,因此,反對倒韻。
5、啞韻
作詩應當選擇聲音響亮之韻押之,自然音調高超。若用啞韻則非但詞句不挺,全詩亦會因之萎弱。
6、僻韻
僻韻又名險韻,如一先韻之仚字,訓輕舉。二蕭韻之釗字,訓遠;單字只義,用之易近湊合。但有二字三字之古典,與題適相切合音,則亦不妨押之。
7、同義韻
一韻中有數字同義者,如六麻之花葩,七陽之芳香,十一尤之憂愁,意義皆同,若一首詩中並押之,未免重複可厭。
8、字同義異韻
字有實字虛用者,亦有虛字實用者。如一東韻之風字,不當作諷刺之風字押;四支韻之思字,不當作意思之思字押。若誤用則便有出韻失黏等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