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4KKK
-
2 # 妖鬼雜談錄
陳真鎮樓
感謝華人民豐富的想象力以及無論神還是人都要做的接地氣的生活氣息,許多精彩的小說、民間傳說中塑造出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形象之飽滿甚至還安排上了籍貫與生活經歷,真實的跟真的一樣。
1、小說虛構出的人物民間評書以及小說的盛行,是塑造虛構人物最好的方式,以至於一些人物經過許久的流傳還以為是真的。除了上面陳真藉著影視劇讓人印象深刻,還有一些虛構的人物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比如無雙上將潘鳳、關羽身前的周倉都是見於《三國演義》,但在《三國志》中沒有提到過。
貂蟬:名氣之大,甚至位列四大美女,然而這位讓月亮都躲起來的美女卻是一個之存在小說中的人物。
李元霸:隋唐第一好漢,雖然年齡最小,但是力氣大,武藝高。三錘震飛宇文成都,一招撩翻裴元慶,一人打的十八家反王跪獻降表。但是這位隋唐第一好漢,以及後面的第二好漢宇文成都,第三好漢裴元慶,乃至羅成都是虛構的人物。
更著名的有穆桂英、楊宗保、楊排風等楊家將系列的虛構人物
像《三國演義》《隋唐英雄傳》等歷史小說中,必然缺少不了一些虛構的人物來填充故事,但是因為流傳日久,加上精彩的故事,讓人往往信以為真,以為歷史上真有其人。
2、民間傳說虛構出的人物最終演變成神仙華人擅長“人造神”,凡人供奉多了也會成為神仙,比如關羽、包拯等。但是有一些民間形成的人物成為神仙后,又被安置上籍貫與生平事蹟,讓人以為是真有其人,比如鍾馗。
據說鍾馗從“終葵”演變而來。終葵本是殷商時期巫師所戴的方形尖頂面具,後來其作為巫師佩戴的面具,後來雖然作為面具的使命已經不存在,但是這個詞附帶的驅鬼的含義一直保留,大約在唐代開始逐漸附會出會捉鬼吃鬼的人物——鍾馗,並在民間開始接受信仰,後來被道教吸收成為門神、萬應之神。
在流傳過程中,又逐漸被附會上籍貫與事蹟成為陝西終南鎮終南村人,相貌醜陋卻才華橫溢,因為皇帝嫌棄其長相而沒有錄取,鍾馗一氣之下撞死臺階前。
這些人因為民間流傳的盛行,知名度遠高於一般歷史人物,由於沒有專門考究,很多人甚至以為真有其人,可見形象塑造之成功,作品影響力之大。
鴻鈞曰:信以為“人”有什麼了不起,我這裡還信以為“仙”呢
回覆列表
上古先秦沒有確切文字記載的超能人物。如西王母,巫山神女,火神祝融,水神共工,戰神刑天,東皇太一等等。
民間傳說人物。如孟姜女,白蛇傳,牛郎織女,梁祝等。
文學作品經年謠傳。漁夫,盜蹠,封神諸神仙,聊齋眾狐仙,搜神記,楊家將七郎八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