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的管仲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齊桓公的霸業。但是管仲以前曾是齊桓公的政敵。齊桓公名小白,其前任是他的兄長齊襄公。齊襄公是一個喪失人倫的衣冠禽獸,把齊國搞得一塌糊塗,使齊國政治潛藏著極其管仲像深刻的危機。諸公子紛紛逃亡,以避災難。公子小白與心腹鮑叔牙投奔莒國,弟弟公子糾則同心腹管仲投奔了魯國。不久,國內發生政變,齊襄公被殺。公子小白和公子糾得知訊息後,分別由他們所居的國家派遣軍隊,護送他們回國。兩兄弟誰先回到齊國,誰就能成為國君。為了幫助公子糾奪得齊國君位,管仲單人匹馬馳向通往莒國的大道,奮力追趕上了公子小白。他假裝恭順,上前拜見小白,乘小白不注意,突然猛發一箭,直向小白心窩射去,小白大叫一聲,口吐鮮血,從車上栽了下來。管仲大喜過望,急忙策馬而逃。管仲趕上公子糾的隊伍後,把事情對公子糾講了。他們以為政敵已除,於是便從容不迫地向齊國進發。但是當他們趕到齊國首都臨淄時,卻得知小白已經登基為國君了。 原來小白並沒有死,那一箭正射在他腰帶的銅鉤上,便幸運地躲過了劫難。小白知道管仲是有名的神射手,於是急中生智,咬破舌尖,大叫一聲,口吐鮮血,栽下馬去,瞞過了管仲。然後他們抄小路疾馳回國,搶先登上了國君的寶座。魯國軍隊見小白捷足先登,便用武力攻打城門,哪知齊國早有防備,魯軍大敗而回。 小白即位,是為齊桓公。齊桓公即位以後,要封鮑叔牙為相,鮑叔牙卻向齊桓公極力推薦管仲,他對齊桓公說:“管仲之才,勝我百倍,君若欲大展宏圖,非管仲莫屬。”齊桓公也知道管仲是曠世奇才,又見鮑叔牙竭誠推薦,於是決定捐棄前嫌,重用管仲。為了能讓管仲回國,齊桓公派人對魯國國君說,殺掉公子糾,縛送管仲回國,以報一箭之仇。若不應允,即興兵伐魯。魯國弱小,只得照辦,殺了公子糾,把管仲捆綁起來,裝入囚車,送回齊國。管仲自以為必死無疑,他早已置生死於度外,大義凜然,泰然處之。哪知當他被押進宮廷時,齊桓公快步走下座位,親自為他鬆綁,當即拜他為宰相。齊桓公的這一舉動使管仲深受感動,從此他盡心輔佐齊桓公,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結果齊國大治,國力大增。管仲又建議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存邢救衛,九合諸侯,最後終於稱霸天下,成為春秋時期五霸之首。 ----------------------------------------------------------------------------------------------------------------------- 附: 歷史上很多名人、很多英雄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他們都不會忘記自己要做個孝子。那些連自己親人都不顧的人又怎麼能相信他會赤膽忠心呢?管仲幫助公子糾奪權未果,被抓以後,並不自殺 歷史上很多名人、很多英雄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他們都不會忘記自己要做個孝子。 管仲幫助公子糾奪權未果,被抓以後,並不自殺,別人問他為什麼不自殺,他說他家還有老母親要養,他不能死。這並不妨礙以後他幫助公子小白成就霸業。 後來,管仲得了重病,馬上就要去世了,這個時候,齊桓公親自前往探視。管仲看到齊桓公,有話想說但是又似乎不敢說。齊桓公看到管仲左右為難,於是對他說如果有什麼不放心的,可以儘管說出來。管仲看到齊桓公態度十分誠懇,於是直言對齊桓公說讓他疏遠身邊的易牙、豎刁、常之巫、公子啟方四個人。 齊桓公一聽很不理解。他對管仲說道,當年他逃難的時候,易牙把自己的孩子都肯煮了給他作為糧食;豎刁為了能夠在他身邊侍俸,自閹當太監;而那個常之巫有測生死禍福的能力,經常幫助他逢凶化吉;至於公子啟方更是多年跟隨,連父親病故了都從來沒有想過要離去奔喪。這四個人對他如此忠心耿耿,管仲為什麼還要讓他疏遠這四個人呢?管仲嘆了一口氣,解釋說:“大王可以仔細想想: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親骨肉都可以殺害的話,那麼他還害怕殺別人嗎?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身體都可以去殘害的話,那麼他難道就不敢去殘害大王您嗎?任何吉凶禍福都是和為人聯絡在一起的,只要一個人好好修煉自己的德行,那麼自然會善始善終,也就用不著需要別人來幫助。而父親死了,都不回去奔喪,這樣的人能為國家效忠嗎?所以我鄭重請求大王能夠考慮國家社稷安危,將這四個人驅逐出去。” 等到管仲死後,齊桓公果然按照管仲的提醒,將易牙、豎刁、常之巫、公子啟方四人打發出宮。但是自從這四個人出宮以後,齊桓公就覺得心裡空落落的,連飯也吃不香,覺也睡不好,這樣熬了三年,他實在是熬不住了,於是又召這四個人回來。 就在這四個人回來以後的第二年,齊桓公臥病在床。易牙、豎刁等人看到桓公很快就要死掉了,於是開始堵塞宮門,然後假傳命令不許任何人進去。有一個宮女乘人不備,跑到宮裡去探望齊桓公。當時齊桓公正在到處尋找食物。宮女便將易牙、豎習作亂,堵塞宮門,導致沒有辦法提供食物的情況統統告訴了齊桓公。桓公聽後,仰天長嘆,十分懊悔地說:“如果管仲泉下有知,我有什麼面目去見他呢?”一說完這話,他就立即用衣袖遮住臉,最後齊桓公被活活餓死了。桓公死後,齊國大亂,齊桓公的幾個兒子都為了王位各自結黨營私,互相殘殺,而與此同時,齊桓公的屍體在床上停放了六七十天,卻沒有人收殮,慘不忍睹。 那些連自己親人都不顧的人又怎麼能相信他會赤膽忠心呢?
春秋時期的管仲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齊桓公的霸業。但是管仲以前曾是齊桓公的政敵。齊桓公名小白,其前任是他的兄長齊襄公。齊襄公是一個喪失人倫的衣冠禽獸,把齊國搞得一塌糊塗,使齊國政治潛藏著極其管仲像深刻的危機。諸公子紛紛逃亡,以避災難。公子小白與心腹鮑叔牙投奔莒國,弟弟公子糾則同心腹管仲投奔了魯國。不久,國內發生政變,齊襄公被殺。公子小白和公子糾得知訊息後,分別由他們所居的國家派遣軍隊,護送他們回國。兩兄弟誰先回到齊國,誰就能成為國君。為了幫助公子糾奪得齊國君位,管仲單人匹馬馳向通往莒國的大道,奮力追趕上了公子小白。他假裝恭順,上前拜見小白,乘小白不注意,突然猛發一箭,直向小白心窩射去,小白大叫一聲,口吐鮮血,從車上栽了下來。管仲大喜過望,急忙策馬而逃。管仲趕上公子糾的隊伍後,把事情對公子糾講了。他們以為政敵已除,於是便從容不迫地向齊國進發。但是當他們趕到齊國首都臨淄時,卻得知小白已經登基為國君了。 原來小白並沒有死,那一箭正射在他腰帶的銅鉤上,便幸運地躲過了劫難。小白知道管仲是有名的神射手,於是急中生智,咬破舌尖,大叫一聲,口吐鮮血,栽下馬去,瞞過了管仲。然後他們抄小路疾馳回國,搶先登上了國君的寶座。魯國軍隊見小白捷足先登,便用武力攻打城門,哪知齊國早有防備,魯軍大敗而回。 小白即位,是為齊桓公。齊桓公即位以後,要封鮑叔牙為相,鮑叔牙卻向齊桓公極力推薦管仲,他對齊桓公說:“管仲之才,勝我百倍,君若欲大展宏圖,非管仲莫屬。”齊桓公也知道管仲是曠世奇才,又見鮑叔牙竭誠推薦,於是決定捐棄前嫌,重用管仲。為了能讓管仲回國,齊桓公派人對魯國國君說,殺掉公子糾,縛送管仲回國,以報一箭之仇。若不應允,即興兵伐魯。魯國弱小,只得照辦,殺了公子糾,把管仲捆綁起來,裝入囚車,送回齊國。管仲自以為必死無疑,他早已置生死於度外,大義凜然,泰然處之。哪知當他被押進宮廷時,齊桓公快步走下座位,親自為他鬆綁,當即拜他為宰相。齊桓公的這一舉動使管仲深受感動,從此他盡心輔佐齊桓公,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結果齊國大治,國力大增。管仲又建議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存邢救衛,九合諸侯,最後終於稱霸天下,成為春秋時期五霸之首。 ----------------------------------------------------------------------------------------------------------------------- 附: 歷史上很多名人、很多英雄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他們都不會忘記自己要做個孝子。那些連自己親人都不顧的人又怎麼能相信他會赤膽忠心呢?管仲幫助公子糾奪權未果,被抓以後,並不自殺 歷史上很多名人、很多英雄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他們都不會忘記自己要做個孝子。 管仲幫助公子糾奪權未果,被抓以後,並不自殺,別人問他為什麼不自殺,他說他家還有老母親要養,他不能死。這並不妨礙以後他幫助公子小白成就霸業。 後來,管仲得了重病,馬上就要去世了,這個時候,齊桓公親自前往探視。管仲看到齊桓公,有話想說但是又似乎不敢說。齊桓公看到管仲左右為難,於是對他說如果有什麼不放心的,可以儘管說出來。管仲看到齊桓公態度十分誠懇,於是直言對齊桓公說讓他疏遠身邊的易牙、豎刁、常之巫、公子啟方四個人。 齊桓公一聽很不理解。他對管仲說道,當年他逃難的時候,易牙把自己的孩子都肯煮了給他作為糧食;豎刁為了能夠在他身邊侍俸,自閹當太監;而那個常之巫有測生死禍福的能力,經常幫助他逢凶化吉;至於公子啟方更是多年跟隨,連父親病故了都從來沒有想過要離去奔喪。這四個人對他如此忠心耿耿,管仲為什麼還要讓他疏遠這四個人呢?管仲嘆了一口氣,解釋說:“大王可以仔細想想: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親骨肉都可以殺害的話,那麼他還害怕殺別人嗎?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身體都可以去殘害的話,那麼他難道就不敢去殘害大王您嗎?任何吉凶禍福都是和為人聯絡在一起的,只要一個人好好修煉自己的德行,那麼自然會善始善終,也就用不著需要別人來幫助。而父親死了,都不回去奔喪,這樣的人能為國家效忠嗎?所以我鄭重請求大王能夠考慮國家社稷安危,將這四個人驅逐出去。” 等到管仲死後,齊桓公果然按照管仲的提醒,將易牙、豎刁、常之巫、公子啟方四人打發出宮。但是自從這四個人出宮以後,齊桓公就覺得心裡空落落的,連飯也吃不香,覺也睡不好,這樣熬了三年,他實在是熬不住了,於是又召這四個人回來。 就在這四個人回來以後的第二年,齊桓公臥病在床。易牙、豎刁等人看到桓公很快就要死掉了,於是開始堵塞宮門,然後假傳命令不許任何人進去。有一個宮女乘人不備,跑到宮裡去探望齊桓公。當時齊桓公正在到處尋找食物。宮女便將易牙、豎習作亂,堵塞宮門,導致沒有辦法提供食物的情況統統告訴了齊桓公。桓公聽後,仰天長嘆,十分懊悔地說:“如果管仲泉下有知,我有什麼面目去見他呢?”一說完這話,他就立即用衣袖遮住臉,最後齊桓公被活活餓死了。桓公死後,齊國大亂,齊桓公的幾個兒子都為了王位各自結黨營私,互相殘殺,而與此同時,齊桓公的屍體在床上停放了六七十天,卻沒有人收殮,慘不忍睹。 那些連自己親人都不顧的人又怎麼能相信他會赤膽忠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