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論語·子張》 哀矜,:哀憐;憐憫 【原文】 『19.19』孟氏使陽膚為士師,問於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65
回覆列表
  • 1 # 無功用行

    孟氏使陽膚為士師,問於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曾子生活於春秋末期。

    此時周王室日益衰微,大權旁落。

    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戰爭頻繁。

    儒家解釋這個混亂社會的成因是上位者德行缺失,治政不當。

    所以社會失去了穩固的秩序,各個位置上的國民,包括諸侯,士大夫,平民,都在為自身的利益而努力掙扎。

    說是利益,實際上說生存空間更恰當些。

    西周時期,穩固的社會架構,更多的是靠周王室的威望,靠天下公認的道德自律來維持的。

    這個理政方式,就是後人稱謂的禮樂文化。禮樂文化嚴重缺失外在的法律條文約束。

    而且在士大夫,諸侯層面,就算有了法律約束又如何。所謂的諸侯其實就是土皇帝,就算有了法律又能奈何得了嘛。

    當然在平民層面,法律還是有效果的。孟氏請陽膚擔任的就是法律方面的主官,相當於是司法部長。

    這裡要注意,是孟氏請曾子的弟子陽膚擔任主官。而不是魯國的君主任命。這就已經說明了魯國治政的混亂。魯國王室大權已經旁落。

    儒家最注重的是秩序,也就是禮樂。具體說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惜魯國沒了這個秩序。陽膚擔任這個主官,權力還是有的,孟氏也比較信任孔子這一系的人才。但是再怎麼信任又有什麼用!!

    曾子提醒弟子陽膚:辦案的時候,對犯罪的人,應該有一種憐憫悲痛的心情。辦成了一件案子,不要認為自己有了什麼功績而沾沾自喜。如果社會的秩序迴歸正統,各人各有所事、各有所養,社會上不再發生罪案,那該有多好!

    因為儒家的理念就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 2 # 凌崖的江湖

    這句話出自《論語》,也正體現了儒家仁愛的思想,而且其中所展現的那種仁愛之深厚,著實令人感慨!

    1、對犯人的同情

    陽膚是曾子的弟子,曾子不必說了,大家都知道,是孔老夫子非常得意的學生。有一天,這個弟子被魯國的執政孟孫氏委任為“士師”,士師就是典獄官,就是管理刑獄審判的官員。他上任之前跑來問自己的老師曾子,有沒有什麼要對自己囑咐的,曾子就告訴了他這麼一句話:“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曾子的意思是說:“這個天下啊!在上位者失其道已經很久了,他們不去教化臣民,只顧自己的私慾享樂,導致臣民人心離散已經很久了,世風日下,在這種情況下,你做審判官審判犯人的時候要注意啊!只要能夠體察到他們哪怕一點有所情由的地方,也不要因為自己破了一個案件而沾沾自喜,而是要在心中,對他們生起一種同情和憐憫。”

    2、只是明察秋毫未必就是好法官

    為什麼曾子要告訴陽膚“勿喜”呢?因為他要去做的是典獄官,這個職位價值的體現就是他能明察秋毫的去判案。當他能夠突破案件的重重迷霧,把一切事項理清理順,並能按照當時的法律做出公平公正判決的時候,按說他的職責確實就已經完成了,而且複雜的案件終於搞定,那確實也應該是一件令典獄官心中高興的事。但是他的老師曾子卻告訴他說,“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因為當時的天下是混亂的,在上位者只顧自己享樂,根本很少去教化臣民,等到臣民犯了罪,就只顧用刑罰去懲罰他們。孔老夫子說“不教而殺謂之虐”——你不去教導他,等他犯了事之後卻只顧一味地懲罰,對此還自鳴得意、沾沾自喜,好像自己很是洞察、公正無私,但這是什麼?這就是在不折不扣的虐民啊!你作為上位者怎麼能不盡到教化民眾的責任呢?你要先盡到這份責任,然後等民眾真的還犯了事,再去拿刑罰來懲處他們,這樣才是對的,民眾也是會對此最終心服口服的。但當時天下各諸侯國的執政者們是怎麼樣呢?顯然,他們沒有做到。

    所以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擔負法官職責的典獄人員,就更要對這些犯人心中懷有一份同情和憐憫,因為如果當初他們真的有機會接受到良好教化的話,也許他們今日,真的就不必再受這殘酷的懲罰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推廣和宣傳自己的網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