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理諮詢師顧海蓉
-
2 # 親子時光TT
1.我覺得父母的言傳身教很重要,因此父母要多提高自身能力,使自己的情商提高,再指導孩子。
2.讓他多讀一些有關情緒的兒童書籍,現在這種書籍很多,有些也很不錯,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讀,遇到問題也可以用書中提供的方法試著解決。
3.培養孩子自立,我覺得自立的孩子都會很自信,很樂觀。
4.可以給孩子報一個這樣的班,專門培養情商的,我家孩子以前不會和人交往,經常做惡作劇,我一度很頭疼,後來我考察了一些培養情商的輔導班,專門給他報了一個感覺還不錯情商班,一開始抱著試試看,後來經常會留有作業,因為情商說白了要靠實踐而不是一節課兩節課就能解決的。一年下來,孩子明顯有了變化,和人交往也大方了許多,玩具懂得分享了,也會主動幫家裡做一些事情了,總之,我還是很慶幸給他報了班的。
-
3 # 李小汪老西
正如題主所說的在日常生活之中,確實是有的人不知道察言觀色,經常說一些讓大家都感覺很掃興的話,造成了大家都十分不愉快。
其實,情商就相當於知識一樣是可以培養的,現在也有很多情商培養的書籍和情商培養的課程。現在國際上通用的對於情商的判斷標準是12項。
其實這12項,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就是自我管理能力,典型的比如上面的情緒管理、問題解決、抵抗挫折、獨立性、領導力、專注力等;而其他的主要是共情能力,就是說孩子要能感受到他們的想法,能站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大體上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典型的比如是情緒管理,問題解決能力,抵抗挫折能力,獨立性。
每一項培養都要有專門的方法,不過大致上來看要做到以下幾點:
1、孩子只要自己能動手做的,儘量給孩子嘗試的機會
2、父母是孩子的導師,是孩子的教練,而不是管理者,要在緊要關頭指出孩子的錯誤,而不是全程干預。
3、誇孩子努力,而不是聰明。誇孩子的後天可培養的能力,而不是先天不可培養的因素。
4、不論是批評和表揚,不要注意這些能為孩子帶來那些改變。不要讓批評成為自己情緒的宣洩。
共情能力的培養1、讓孩子參加一些集體活動,比如家庭聚餐,比如素質拓展之類,讓孩子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的人群和場合,訓練孩子感同深受的能力
2、在家中進行角色扮演,給孩子營造不同的場景,透過不同對話和事件進展來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
3、利用一些繪本或者漫畫、動畫之類,讓孩子嘗試描述其中人物在某個時刻的感受。
4、遇到孩子解決不了的生活問題,一定要好好把握,不要直接告訴孩子怎麼做,這正是培養孩子的好機會。
當然,說的只是原則性的東西,如果有空可以看看下面幾本書。
1、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約翰 戈特曼
2、去情緒化管教 丹尼爾•西格爾
3、美國學生遊戲與素質訓練手冊 阿蘭娜·瓊斯
-
4 # 風塵無味
培養孩子情商的幾個關鍵點
(一)年紀
孩子在3歲的時候開始心智開啟到13歲是一個很關鍵的時刻。這個時期的孩子就會開始被環境所影響咯,培養孩子情商從3歲開始。
(二)想要培養孩子首先自己得提高情商
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朋友,自己的情商不高怎麼培養高情商的孩子,試想一下,自己不孝順讓自己孩子孝順那可能嗎?自己對待朋友愛人出言不遜,嘲諷,孩子會好好說話嗎?自己大聲嚷嚷讓孩子聽著,孩子能會好好說話嗎?所以說先提高自己的情商,才會要開始培養孩子。
(三)尊重孩子,給孩子留面子
現在好多家長不知道尊重孩子,隨意的翻看孩子的日記,隨意進出孩子的房間,動不動就打罵孩子,你這樣做以為能更好的瞭解孩子,還不如說更好的控制孩子,孩子不是你的玩物,特別是那種,在人多的時候,拽起孩子就打,我就想說,孩子犯了什麼打錯值得你在這種情況下打罵孩子,讓人圍觀,自己不覺得丟人,給孩子留點面子吧,這種行為很low,想想吧,現在你還行呢,等你老了,孩子大了,拽著打你時候就知道後悔了。
(四 )多誇孩子
人都是需要成就感的,孩子更需要,孩子做出了成績多誇一下,儘量別用物質的東西獎勵孩子,用精神獎勵。給他傳授說這樣下去更好,孩子會開開心心的接受,特別提醒的一點是,及時反饋孩子,因為蓋著的熱情很容易被澆滅,一定要及時。
(五)不要強迫孩子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
誰都不願意被強迫,更何況孩子,你要是覺得這樣做不好,那就指出來,交給他利與弊,讓他明白這樣做不對,引導他改正,不要強制說不行,不要這樣的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
總之,孩子的情商高低取決於父母,有一個點特別重要就是陪伴,不要因為自己這事那事就不陪孩子,沒什麼事比他/她更重要,陪伴是最好提高情商的方式,小時候你陪他們,你們看了他們陪你。
-
5 # 平安媽媽說
《超能陸戰隊》中的機器人大白說:
“你不開心就欺負我好咯,反正我那麼喜歡你。”
“我知道你嫌我胖,可這樣不是也蠻可愛的嘛。不信,你來戳戳咯”
“我長成這樣是為了讓人看起來更想擁抱。”
多麼溫暖的話語,多麼體貼的大白啊,寶寶如果也像大白一樣情商高,我會很開心的。
我覺得情商高的人有以下特點:讓人相處舒服、說話暖心、做事貼心。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呢?
1.傾聽、理解和疏通孩子的情感當孩子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或者做錯了事情時,父母不要上來一陣訓斥他們,靜下心來聽聽孩子們的心聲,引起共鳴,從而疏導他們的情感。
2.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情緒是最難控制的,父母平時彼此不要當著孩子面發怒、吵架、指責對方等發洩不良情緒,孩子天生會模仿父母的行為。
3.讓孩子擁有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家風和諧,夫妻和睦,一個相互關愛的、包容的大家庭,大多會培養出溫柔善良、品性謙和的孩子。
4.讓孩子學會積極正面的看待問題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挫折、不公平時,讓孩子學會換一種思維或者站在對方角度看待問題,向著好的方向思考問題,孩子就不會想不開、做出衝動的事情,遇事也會樂觀應對,這對提高孩子們的抗挫折能力有很大幫助的。
總之,父母除了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外,同時也需孩子們不斷提高個人修養,未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讓人相處舒服的、情商高的人。以上是我的淺見,希望可以幫到您!
-
6 # 棠媽超級育兒
關於養孩子高情商,很多人有不同的觀點,高情商的人能夠了解自己,瞭解別人,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還能照顧好他人情緒。情商與智商完全不同,孩子情商的學習,往往是從父母,家庭養育與人之間的互動中學會的。所以父母成了最主要的影響人之一。
如何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寶寶呢?
首先請不要對孩子做下面三件事:
1.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不要去給孩子的情緒貼標籤。
在傳統的家庭中,父母認為孩子哭、生氣都是不好的,就會認為是壞孩子。其實真正的情緒沒有好壞,任何一種情緒都可以有,情緒是一個人內心的真實的感受。當父母給孩子貼上情緒標籤,"好與壞"時,他們就沒有辦法瞭解孩子們情緒背後的真實想法。
2.不要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打罵孩子,更不要忽視他的情緒
我們經常會看到小區裡孩子們不小心摔跤,孩子忍不住哭了,父母都會說:"不要哭,不要哭,有什麼好哭的",這些都是忽視孩子情緒的行為。這樣就會給孩子傳遞一個錯誤的資訊,你的情緒對我不重要,你的情緒是不好的。有時候家長會生氣的打孩子,這樣的做法反而會讓孩子哭的更厲害。
由於孩子的前額葉皮層還未發育完全,是無法做到自己調控情緒的。
3.不要低估孩子的認知能力
每個孩子在難過生氣的時候,都希望有人傾聽他們,理解他們。孩子越讓人討厭的時候,也是最需要愛的時候。當孩子有情緒時,被父母理解,從而他也學會了做一個高情商的人,去認識情緒,理解情緒。如果父母是一個善於調節情緒的高手,那他的孩子也會具有更高的情商。
培養高情商的孩子父母具體可以怎麼做呢?
前額葉皮層那大概在25歲發育完全,所以孩子年齡越小,其實他是沒有辦法控制情緒的。我們要將孩子的這些情緒問題,看成是我們跟孩子建立親子關係的一個良好的機會。
幫助孩子認識他的情緒,是傷心、難過、失望還是憤怒等。幫助孩子表達出情緒,例如:你感到很傷心,是因為媽媽沒有給你買玩具,你希望媽媽每個月給你買一個玩具。
安撫孩子的情緒,教會他處理情緒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榜樣作用。
-
7 # 幼兒教育
幫助孩子辨識自己的情緒。
一個孩子放學回來告訴你:今天在學校有同學打我!他父親很有技巧地回答:還好嗎?有同學打你,所以你很委屈?
這個回答不但幫助孩子辨認自己的情緒狀態,還帶來兩個天大的好處。首先,孩子可以從中明瞭,接下來要處理的,是自己的情緒,而不是那個對方。也就是說,現在真正該做的事情,不是因自己感到委屈而找對方理論,而是應該意識到,真正的困擾其實是自己的情緒反應,那麼隨後該努力的,就是如何除錯情緒,做出合適反應。
其次,孩子可以從中學會換位思考的能力。這次捱打,心理難受,以後就知道了,若去打別人,別人也就會有這樣的感受。這個深刻的情緒體會,有助提升孩子換位思考的能力。所以從情商教育的角度而言,這會是個一舉兩得的做法。
在協助孩子辨識情緒之後,接下來,爸爸媽媽就可以再問:你要不要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這是個很重要的親子溝通方式,當父母學會發問及傾聽,孩子就會願意開口說話,培養良好的親子溝通習慣,會讓彼此的溝通暢行無阻。
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自信是情商能力的基石。自信的孩子,在面對別人的惡意攻擊時能沉穩以對,並擁有良好的抗挫及抗壓能力,在人際關係上也會得心應手。
父母親對孩子的評價,對其自信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若平時只是批評而極少給予表揚,父母親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塑造了孩子心目中不佳的自我形象。所以建議父母親可以坐下來,寫下孩子值得欣賞的優點。而在這想特別提醒家長的是,這些優點不該是孩子和別人比較的成果,而是孩子本身所具有的特質。
比如,很有愛心,對小動物很好;很有禮貌,會主動和朋友打招呼等等這些人格特質,而並非每次都名列前茅等建立在比較之上的結果。如果要稱讚孩子的學習表現,學習很認真、負責,會自我督促唸書就會是更好的理由。多鼓勵和肯定孩子,讓他對自己有著合適的自信,會讓他的情商能力大幅度提高。
幫助孩子發展負面情緒的管理技巧。
在美國有些中小學,在課程中加入冥想的練習,讓孩子坐下,閉上眼睛,意念集中靜坐20分鐘。而最近的實驗發現,靜坐冥想有助降低一個人的焦慮感,而且能夠強化注意力的集中,進一步地提升學習效率。像這些設計得當,適合孩子的放鬆技巧,早早學會,對他們未來的抗壓能力就會有所幫助。
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培養健康的興趣和嗜好,來幫助他們排解壓力,例如帶孩子一起體育鍛煉,畫畫、唱歌等。心理學上的研究顯示,做運動是極佳的疏壓方法之一,持續做有氧運動20分鐘以上,會促進大腦中腦內啡的分泌,因而在生理上起到舒緩壓力的作用。
培養孩子的人際互動能力。
父母親該觀察的是,孩子在和別人的互動當中,他是主動和他人說話?還是害羞不開口?當別人跟他說話的時候,他是什麼反應?而萬一與他人發生矛盾,他又是如何迴應的?為了防止自己又落入^.與他人較量^.的慣性思維中,家長們不妨準備個小的筆記本,提醒自己觀察的重點,並做記錄。
培養孩子樂觀積極的態度。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只要孩子對自己持正面的看法,對未來有樂觀的態度,那父母就大可放心,這孩子這輩子不會離幸福太遠。
要懂得對事情做正面的思考。有一個孩子,有次老師當眾批評他的歷史成績。大多數孩子都會因此而覺得有失顏面而耿耿於懷。然而他做了心態上的調整,笑著跟媽媽說:幸好老師批評的是我最爛的一門科目,如果我最好的一門科目還被他批評,那我不就更慘了。
有這樣的正面思維能力,就是樂觀特質的精彩展現。因為他知道怎麼在任何環境中看到事情的優點面,從而避免了負面情緒的不當干擾,而找到激勵自己的動力。
為了幫助孩子學會看到事情的優點面,父母親應常常用正向發問的方式啟發孩子的思考,比如^.今天認識的這個新同學,你覺得他有什麼優點?
而在碰到挫折時,例如孩子上臺演出不理想,爸媽不該說:你今天怎麼回事,表現得一塌糊塗,而該用這次可能讓你自己失望了,那你覺得有沒有什麼值得肯定的部分呢?如此一來,孩子就有能力去思索正面的答案,例如,比起上次還是略有進步,或者是學到了重要的經驗,下次上臺該做更充分的準備。
正向思維能力是在日積月累中形成的,只要平時多花點心思,父母親就能幫助孩子培養出樂觀的正向思考習慣。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學、漢。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
8 # 壹壹早教說
有人說,智商決定一個孩子的下限,而情商決定Ta的上限。
英國一項持續了50年的情商研究發現,幼年時期表現出高情商的孩子,他們成年後往往更容易擁有成功的事業以及幸福的生活。
高情商寶寶未來才是人生贏家有木有?
高情商的孩子情緒相對穩定,不容易暴怒和生氣,即使有短暫的負面情緒也能夠更好地調整。他們具有良好的同理心,能夠理解他人,容易與人溝通,也惹人喜愛。
2-3歲就是寶寶們情商啟蒙的關鍵期,此時父母就要了解五步疏導法,幫助寶寶管理情緒,提高情商了。
關注孩子情緒→鼓勵孩子表達情緒→帶著同理心聆聽孩子述說→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幫助孩子用正確的心態面對糟糕的事。
例如,媽媽帶著寶寶逛商場的時候,寶寶看中了一款汽車玩具非常喜歡,可媽媽覺得家裡的玩具已經很多了便不同意買,這時候,寶寶可能生氣的在地上又哭又鬧。
媽媽首先要做的是及時阻止,並把情緒激動的寶寶帶到一邊。擦去孩子臉上的眼淚,並且溫柔關切地問:“怎麼了?為什麼要在地上哭呢?是不開心了?”(關注孩子情緒、鼓勵孩子表達情緒)
寶寶可能會說:“我很生氣很傷心,我喜歡那個玩具,我要帶回家。”
媽媽這時候可以說:“嗯,這個小汽車也確實很酷呢,不能帶回家,確實很令人傷心。”(帶同理心聆聽孩子訴說情緒)
寶寶感到自己被理解了,會平復一些情緒。很多時候孩子就是誤以為自己沒有被理解,才會更加激動難以控制自己。
媽媽接著引導寶寶:“但是,寶貝,玩具是不是應該獎勵給乖孩子?你這樣發脾氣大哭,是乖孩子的表現嗎?”(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
此時孩子會意識到自己的情緒不當,並感覺難為情。
媽媽接著幫助孩子用正確的心態來面對不開心的事:“大哭發脾氣是很糟糕的表現,為了一個小玩具變成一個不乖的孩子值得嗎?家裡還有很多你喜歡的消防車、警車還有前兩天你給同學看的那個叫什麼車來著?很酷的那個……”
寶寶此時情緒已經轉為正面:“是混泥土攪拌車!”
此時,一次完美的情緒疏導過程就結束了。常常這樣做,有利於養育出高情商孩子,爸媽不妨試一試。
-
9 # 家庭教育心法
你好,我多年以來致力於孩子心理健康和親子關係的研究教育,20年高校教學、心理諮詢、團體訓練和職業培訓的經驗,擅長嬰幼兒和青少年的發展諮詢心理輔導。以我的經驗給出以下建議:
孩子情商的高低源自於家庭教育,怎樣培養高情商的孩子呢?
第一,要多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參與家務勞動的孩子,他懂得比較多,他就能狗充滿自信,自信是情商的一個重要指標。
第二,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表達自己的情感,不要壓抑孩子,情緒情感壓抑在心理,他的心理能量就會很低。
第三,很多孩子到了十五六歲,但是心智年齡只有四五歲,孩子的情商就會很低,培養孩子內在的成長,家長只重視孩子物質年齡的成長,忽略了他的精神年齡,也就是心理年齡的成長。
第四:讓孩子多經歷挫折,多經歷事情,耐挫能力提高,情商就會提高,要讓孩子多做事情,在做事情的過程中,接受各種事情的結果。
-
10 # 晴天媽媽親子情商課堂
您提的這個問題很好!
現在大多數家長越來越注重情商的培養。
情商是最近幾年在中國慢慢被認可發展起來的。
既然情商這麼重要,首先我們要知道情商倒底是什麼?又如何去提高呢?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通常是指情緒商數,簡稱EQ,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其包括導商(LQ)等。
總的來講,人與人之間的情商並無明顯的先天差別,更多與後天的培養息息相關。它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商相對應的概念。
從最簡單的層次上下定義,提高情商是把不能控制情緒的部分變為可以控制情緒,從而增強理解他人及與他人相處的能力。
也就是說情商說的就是一個人對情緒,意志,挫折等方面反映和應變能力。
那麼如何去培養和提高孩子的情商呢?我這裡總結了不同時期的不同培養方式!
首先如果您是準媽媽,就可以在懷孕期間進行胎教,也可能是最早的培養寶寶情商的時期了。現在市面上胎教書籍,胎教音樂以及胎教課程有很多,我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選擇性的學習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準媽媽保證充足的休息,穩定的情緒,是最好的胎教。也是給寶寶最基礎的情商教育課。
再有就是出生以後,這個是孩子依戀媽媽的時期,這個時候就是給予寶寶充足的安全感。比如,在換尿布的時候說,輕輕的微笑著寶寶又拉啦,好臭哦~
寫也是跟寶寶交流的一種方式。
還有市面上一些早教機構強調親子教育。也是同樣的作用,旨在兒童時期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這些也是給孩子情緒穩定,鍛鍊意志的基礎。
如果基礎打好了,等孩子大一些在進行挫折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回覆列表
情商是指在社交場合中,一個人管理自己的情緒、情感,以及辨識他人情緒、理解他人並且與他人和諧相處的一種能力。
父母從小培養孩子的情商,要注意以下幾點:
1.父母要不斷提高自我情商修煉。因為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物件,都無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所以父母平時要注意多閱讀,特別是一些關於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把自己的情緒管理好。
2.教會孩子辨識不同情緒和理解情緒。例如:如果在遊樂場,別的孩子都在玩得很嗨皮,而你看到你的孩子眼角下垂、悶不作聲、一個人坐在那裡,手指絞在一起,好象在撕著什麼。那你可以過去問:“我看到你很生氣,發生了什麼事?你能告訴我嗎?這樣孩子就會明白,原來這種情緒是生氣。然後孩子告訴你,XX說他很笨!這時候父母就要告訴他,聽到別人這樣評價感到不開心是很正常的,XX的做法是不對的,這樣說話很傷人,我們不要向他學習。正確的做法應當是不在意他。
3.父母要認真觀察孩子的情緒,孩子有時表現出來的情緒或許並不是他內心真實的情緒。作為父母,不要輕意去下判斷,貼標籤誤導孩子。打個比方說,有的孩子不願意去補習班,他可能表現出來的情緒是生氣,在房間亂丟東西。這時候父母不能簡單地理解孩子偷懶,不想學習、亂髮脾氣、無理取鬧。這時父母應當與他溝通,試著輕柔地說:“你看上去眼角向下,嘴巴緊閉,是不是不開心?”這時候孩子見父母理解自己的感受,感覺到安全和信任,才會向你表達自己內心真實感受。原來是孩子在補習班學習受挫了,很沮喪,害怕跟不上課,心裡很著急。
3.教會孩子如何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父母要告訴孩子,有情緒是很正常的情況,不要害怕有情緒。如試著問他,你願不願意告訴我發生什麼事?如果孩子不想說,作為父母也不能勉強,但是要告訴他,父母一直在他身邊支援他,如果有需要,隨時都可以跟父母分享。如果孩子願意表達,父母要認真傾聽,適時幫助孩子學會將負面情緒釋放出來。
4.平時多帶孩子出去參加社交活動,如義工活動,一方面可以鍛鍊他的溝通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讓他理解: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同時還可以學會幫助別人和培養一顆感恩的心。
5.平時還可以帶孩子參加競技類活動:如拓展訓練,既磨練了孩子的意志,增強了體魄,也教會了他團隊意識與人際溝通能力。
6.家裡來了客人,也可以讓孩子去招待,這樣做的好處是孩子會感到受尊重,增加自信心,而且也可以培養孩子的人際溝通能力和領導力。父母還可以有意識地製造一些機會,幫孩子結交一些好的同伴,形成一個積極向上的、有益的朋友圈,讓他們彼止相互影響,相互學習。
7.孩子表現好,父母要適當地給予表揚。如孩子考試打了100分。父母可以說:”我們看到你這段時間很勤奮,學習主動性很高,不僅做了課堂作業,還為自己安排了額外的練習,所以能取得好成績,是你自己努力的結果,我們為你感到驕傲,希望你再接再勵,繼續加油!
總之,父母對孩子要多一分耐心,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寬容,多一分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