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皈依渡法
-
2 # Sjh168
俺是河南農村人,從小到現在過年習俗沒變,從二十三炕燒餅開始掃房子,做豆腐,殺豬,殺早雞,做饅頭,炸油條,包餃子等等為忙年,三十年晚後,燒香祭品貢奉各路神仙,許下美祝願。大年初一家家戶戶放鞭炮,迎接新年到來,帶著大人,小孩,到長輩家磕頭拜年,長輩們給小孩們壓歲錢。初二開始串親戚過完正月十五年才算過完,
-
3 # 開心桔蘇
過年在我們中國來說是最大也是隆重的節日!過年習俗每個地方都各自的特色!就拿我們廣西北流的過年習俗來說吧!從小年夜(也就是農曆十二月二十三)能體現出過年的氣氛!在外打工的小夥伴也陸續的趕回了家鄉,平日蕭條的鎮上也變得有點擁擠起來,商鋪兩邊擺年貨,賣對聯的多很多,小商販們忙得不易樂乎。馬路上過往的車輛也明顯增多!到處都是過年的景象!小年夜家家戶戶都殺雞,擺上各種供品到廟宇、土地、祠堂說感恩之言,然後回到家裡正廳老祖香爐及廚房灶君處擺上供品,同樣說上感恩之言,並恭請他們上天堂參加玉皇大帝一年一度的七天盛會。過了小年夜這幾天家家戶戶都打掃衛生,該洗的洗之,該扔的扔,該換的換,把家裡都大掃除一遍,每個角落都不放過!
大掃除後就去買年貨了,吃的,用的,對聯,鞭炮,乾果糖餅之類的。家裡有小孩的,每個小孩都會買一身新衣服過年時穿,大人們則去燙頭髮,剪個髮型!每間髮廊生意都非常好!包粽子,大籠助,葉包助等等很多特色小吃!
到了農曆十二月三十下午,大人們把對聯貼上!早早弄了柚子葉和黃皮葉燒水,給小孩們洗澡,穿上新衣。等著和家人們一起去拜神。這天每戶都殺雞,大魚大肉等供品去拜祠堂,土地公,社公!鞭炮聲從中午一直響到傍晚!到了晚上年輕的都上街去玩了,上了年紀的都在家看春晚!到了晚上十點左右就開始放煙花,等著十二點正放鞭炮開年!煙花從晚上一直持續到大年初一!初一,初二早上都拜祠堂,社公,土地公!然後拜親訪友,會一直持續到初八這樣!
-
4 # 大可I趣事
我們是西北的小縣城,大年三十夜會在十二點左右一起啃豬骨頭,然後大年初一吃餃子,吃麵,然後會有社火節,某些村子裡還會有搭戲臺唱戲
-
5 # H歡歡歡歡歡歡歡歡歡
我是山東濟寧的,我來說說我們當地的風俗。我們家是農村的,相對於城市來說年味略顯濃重。每家每戶在臘月就開始準備年貨,零零碎碎的買過年用的東西,直至三十才算準備好。
年三十這一天要早早的起床,如果有沒有買好的東西,還可以去買點。然後就是貼對聯、貼福、掛燈籠。貼對聯也是講究了,要從外面貼到裡面,幾乎每個們都要貼。然後是包水餃,一定要包肉水餃,在這個時間家裡有一部分人要去祭祖,水餃要在中午12點的時候吃,還要放鞭炮。下午呢就是娛樂活動了,晚上就是年夜飯,年夜飯也是一定少不了水餃的。晚上我們那邊還有一個習俗就是一定要燈火通明,家裡的所有的燈都要開著。
初一:一大早起來就要給自己家長輩拜年,基本上都是平輩的相邀著一起去,等自己給的長輩拜年結束後要回家等著晚輩給自己拜年。午飯之前拜年結束。午飯之後就是鄰居之間的相互拜訪了。
初二:外孫、外孫女去給外公外婆、舅舅舅媽拜年。這一天估計是所有兄弟姐妹聚在一起人數最多的時候,要從大到小挨個拜年,拜年結束後才能吃午飯,切記不能午飯結束在拜年!
初三:侄子侄女去給姑姑拜年。
初四:女兒女婿去給爸爸媽媽(岳父岳母)拜年。
初五以後就可以去朋友家、遠房親戚家拜年,直至所有親朋好友家都要去完,拜年結束! 在過年這樣的節日,並不是每個人都自己拜訪自己的,更多的時候就是讓小一輩的、能單獨出去拜年的人代替去。拿我家也舉例子:爺爺奶奶年齡大了,不能不拜年了,這個時候就是我爸或者我大伯代替爺爺奶奶去拜年,我媽或者大伯母還要在家招待給我爺爺奶奶拜年的人。每年都是要忙到初七、初八甚至初十才能結束!
-
6 # 南山小神仙
過年真好,真是太熱鬧有意思了,要說過年習俗,我們老家有一些但是也不太多。出了門的女兒不能在孃家過年,如果想在孃家過年,在別人家住到初五,過年不能夠說不吉利的話,說不吉利話一年運氣不好,正月初一不能夠掃地,老年人說正月初一掃地富貴掃沒了。現在的年輕人也不相信這些習俗了,現在的年輕人除了吃喝就是玩,也沒有人喜歡這些習俗了。
-
7 # 翰墨書道
老家: 河南省浚縣 。
河南省浚縣的大型民間傳統集體活動貫穿於每年的整個農曆正月,一直到二月都熙熙不散,有“華北第一大古廟會”之稱。每年的正月初九和十五最熱鬧。
【浚縣廟會 】浚縣廟會歷史悠久。明代中期,浮丘山正月會興起,清康熙年間,浚縣廟會已頗為興盛。清末至民國年間延續不衰。 新中國建立後,政府揚其利,抑其弊,扶持改造古廟會,使其在經濟、文化交 流中發揮更大作用。1952年和1954年,浚縣人民政府曾兩次發出發展物資交流大會的通知。1958年集市貿易被取消,古廟會一度衰落。1961年開始恢復,到1965年逐漸達到原有規模。"文化大革命"期間,古廟會被視為"四舊"而加以限制。1976年初,浚縣革命委員會發布通告,取締浮丘山正月大會。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廟會得以恢復和發展。原有古廟會規模擴大,有些村莊起了新會。今浚縣每年有廟會257起,三天兩頭有會。浚縣的古廟會不但多,而且規模大。浮丘山正月大會,會期半月有餘,高峰日趕會人數達二十餘萬。
【浚縣社火 】浚縣的社火源遠流長。清朝中期已很盛行,起初是人們用來祭祀神靈,祈求風調雨順、人壽年豐的朝拜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將戲劇中的人物、音樂、舞蹈融於社火表演,逐漸成為人民群眾自娛自樂的民間文化活動。 浚縣社火是傳統的民間娛樂活動。農閒時排練,逢年過節或重大喜慶時演出。每年的正月初九和元宵節為傳統出會日。特別是元宵社火,觀者如雲,熱鬧非凡。 浚縣社火的傳統形式主要有舞獅、高蹺、秧歌、旱船、竹馬、龍燈、抬歌和背歌、抬老四、頂燈、大頭舞、散河燈等。 舞獅是傳統形式之一。浚縣舞獅同別的地方不同的是表演時獅子在前,後跟武術隊。主要形式有獅子滾繡球、滾翻、撲食、抖鬃、梳毛、竄火圈、追逐、爬行、雙獅爭球等十餘種,舞獅後進行武術表演。武術隊俗稱刀槍把子,表現了浚縣由來已久的習武傳統和尚武的習俗。 浚縣有各種民間社火組織60多家,每逢節日獲重大活動期間,大家齊聚一起,競相獻藝,場面熱烈,蔚為壯觀。
整理於有關資料。
-
8 # 深海的魚mm
我們老家甘肅武威,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要祭拜灶王爺,因為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要燒寫了家主姓名的信封,類似於祈福的意思。 臘月二十四, 要大掃除,把屋頂、院子裡的灰塵掃一下,準備過新年。 臘月二十五到臘月二十七這幾天要蒸饅頭、 做花捲、炸“油果子” (也叫麻花),家家都要做好多,可以吃到年後。臘月二十八, 殺豬割年肉, (這個是老早之前的習慣了,現在提前已經準備了的)。大年三十貼春聯,下午包餃子或者燉“燴菜”,(“燴菜”就是肉和各種菜燴在一起),下午上墳請祖先回家過年。 大年初一早上要把家裡的牛羊趕到地裡放火,四面八方上香、燒紙,祈求出行平安、四面八方來財、家裡牛羊滿圈。還要在每個燒香的 地方鏟點塗帶回家。這一天牛羊尾巴上要系紅布條,還要給牛羊吃祭拜過的饅頭,場面還是很熱鬧的。初二開始走親戚,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婦回孃家。各家親戚往來,各種吃吃喝喝。一直要過年過到初十五才算過完年!
不過這些都是記憶裡殘存的小時候的一些印象了,現在老家都沒多少人了,很多年輕人都不回去了,小孩子也少,已經沒多少過年的氣氛了。
-
9 # 無以輪比的今天和明天
兒時的年才叫年,現在的年充其量就是假期。現在過年除了貼春聯吃餃子和初二串親戚還保留以外,其他習俗基本都沒有了。
而在小時候,盼過年真的是望眼欲穿,做夢都想著過年。到了臘月,就開始忙碌,也就是做粉條,臘月十幾,開始淘麥子磨面,臘月二十開始趕年集,有事沒事都要去集市轉一圈看看,哪怕一點東西都不買。
臘月二十三祭灶,也就是小年,這一天晚上家家戶戶吃灶糖,放鞭炮,擀酸湯麵葉,吃灶糖是讓老灶爺上天言好事,不讓胡言亂語。臘月二十四,打掃房子,洗衣服洗被褥扔垃圾掃院子。臘月二十五開始磨豆腐蒸饅頭殺豬宰羊撒漁網,臘月二十九一般貼春聯的都是欠債的,債主看到貼了春聯,也就是不去要賬了。
家庭富裕的,基本上都是大年三十午後開始貼春聯。臘月三十中午餃子,下午五點後家裡人開始上墳燒紙祭祖,請過世的先人回家過年,晚飯吃餃子,而第一碗飯必須敬神仙、祖先和老天爺土地爺,餃子裡面要包進入一枚硬幣,誰吃到誰有福氣。然後就是中堂點上紅蠟燭,門口和大門口兩邊自己廚房灶臺,都是點燃紅蠟燭,意思紅紅火火,所有程序過後開始燃放煙花爆竹。收拾完畢,大門口家家戶戶都是用一根木棍橫放在大門口,意思擋住鬼怪也擋住家裡財富不外流。
九點開始不準倒垃圾,不準使用針織刀剪,不準說不吉利的話,老人們開始守夜,男孩子們出去搶炮仗,女孩子把新衣服疊好壓在枕頭下面,老太太們紡花織布,老爺爺們聚在一起烤火抽菸聊天,一直到天亮。
初一的第一頓飯,必須男人下廚房,因為女人們勞碌一年了,也該她們休息享受了。此時,開門必須有三聲開門炮,才能開門,才能出門走動,才能開始做飯。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男人蒸饃和刀頭肉,點燃紅蠟燭。
天剛矇矇亮,大人們開始去墳地祭祖,送頭天晚上請回的先人回去,完成此事後,在家裡同樣是祭祖,拜神仙,敬老天爺土地爺,最後燃放煙花爆竹。大年初一一天不準工作幹活,不準倒垃圾。
飯後女孩子們開始打扮自己,新衣服新頭花,老太太們頭上新頭巾,老大爺戴頂新氈帽,開始走街串巷拜年。
初二開始走親戚扎花燈。
-
10 # 紫衣文士
過年是華人最重要的事情之一,過年那天,要給長輩,小孩,紅包,也叫壓歲錢,過年大家不管多忙都要從遠方回家和親人相聚,吃個團員飯。送上新年的祝賀。還在大門口貼春聯,如果自己有書法的功夫,最好是自己學這樣更好了
-
11 # 大連六月荷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瀝瀝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白麵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回覆列表
濟南過年進二十三、掃屋洗浴:“過了二十三,一天快一天。”小年過後即進入“忙年”階段。掃屋、洗刷衣物、理髮洗澡這類除去汙氣晦氣的清潔活動是每家每戶首先要辦的事。掃過屋後再將家裡的床單衣服等一起洗乾淨。人口較多的人家不可能人人都有新衣穿,便用一種專門染衣服的袋裝染料將褪色的衣服染一遍也算“見見新”。2、蒸饃饃、炸年貨、燉鹹菜、打酥鍋:年二十七八是全家人最忙活最勞累的時間,其中蒸饃饃最費時也最累。除了蒸大圓饃饃外,還要蒸上一些棗卷子、棗山、豆包、黃面窩窩(年糕)、大包子。炸年貨也是每家每戶都要做的一件事,濟南人炸的年貨主要是藕盒、綠豆丸子、麻葉、松肉和帶魚。用五香疙瘩皮燉鹹菜是濟南人老少咸宜的美味,將疙瘩皮水蘿蔔和炸藕盒時留出的藕頭藕把兒切成小丁,煸炒後放入泡好的花生仁、黃豆及大料一起燉,燉鹹菜時散發的香味能飄出好遠。另外,打酥鍋也是比較普遍的節日美食,酥鍋的原料廣泛,白菜、蘿蔔、海帶、花生仁、雞鴨魚肉均可入菜,葷素隨意,豐儉由己,還可根據喜好調整放入的醬油糖醋鹽的比例,調出不同口味。3、請家堂:年三十這一天,家人都要回家團聚,有的家庭這一天也要將逝去的先祖、親人請回家過年。年三十下午要擺好供桌設好香案,有的還要掛上“家堂軸子”。有祖先牌位的人家要取下罩在帶底座的牌位上雕刻精美的木製罩盒,按輩分擺好。錫制的蠟扦子(燭臺)插上紅紅的牛蠟(一種可長時間點燃的蠟燭),供品無論是雞鴨魚肉還是點心食品,均要搭放一些彩色紙條,放些青紅絲菠菜葉。繫好繡制精美的桌披椅披,供桌前放一蒲團。那些沒有家堂軸子也沒有牌位的家庭一般用黃表紙摺疊一個,用筷子固定在饃饃上,寫上名諱稱謂權作牌位。黃昏時分,家中男性長輩手託放有香爐黃表紙的船盤,攜家人到路口或門前空曠處衝西南方向放好船盤,燃紙叩首並呼喚親人的稱謂引領已故親人回家過年。4、年夜飯:入夜時分街上的鞭炮此起彼伏,響聲不斷。把家堂請回家後一家人開始吃年夜飯。平時難以見到難以吃到的東西,這天晚上可以讓孩子們放開肚子吃個夠。5、包水餃:年夜飯過後孩子們大都跑到街上放鞭炮去了,家裡的大人則開始包水餃(濟南人叫包包子)。水餃有素餡、肉餡兩種。素餡一般就是胡蘿蔔粉條剁上點豆腐。肉的也就是白菜豬肉。一蓋簾水餃包完後要用黃表紙蓋好,然後壓上三支香,老人講這樣就不會被老鼠拉走。初一早上這頓餃子必須吃素的。老人說吃素餃子可以讓這一年素淨。6、祭天地、祭祖:子夜時分也就是大年三十已過,那些講究的家庭,全家人要在擺好供品的香臺子前祭拜天地;然後再燃香祭拜各路神祗;最後至正房在祖宗牌位前按輩分依次向祖先叩首拜年。7、給長輩拜年:拜祭過後,家中最高長輩坐在供桌兩旁的椅子上接受晚輩的拜年叩首,並派發紅包。晚輩叩首時要衝著供桌,給誰拜年呼誰的稱謂。8、守歲:老濟南有守歲的習俗,通常是孩子們該睡就睡了,那些講究的老年人和強打著精神的家庭主婦,則圍著火爐喝著茶嗑著瓜子聊著天不知不覺就到了五更。伴隨著逐漸響起的下五更餃子時的鞭炮聲迎來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