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韋志中心理學網校
-
2 # 叫魚學習
01
首先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在一個家庭中父母雙方都有有責任感,有了責任感就會在家庭生活中傳播正能量,這樣就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激發孩子的潛能。
02
學習是每一個人都要做的事情,作為家長我們個人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除此之外還要想法設法為孩子的學習變化模式,不能千篇一律,要為孩子的學習增加新鮮感。
03
關注孩子的情感教育,透過親密的接觸大自然,培養豐富孩子的感情世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04
溝通是打通孩子潛能的另一個法寶,隨時隨地關注孩子的動向,幫助孩子分析生活學習上的錯誤,彌補不足,同時也要透過其他各方面瞭解孩子的表現,為孩子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05
除了給孩子傳播正能量外,不要給孩子傳播負能量,溝通比責罵更具有說服力,及時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06
家長有些時候要給孩子創造一定的機會讓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這就要求在有些方面要示弱,示弱不是無能,反而是更好的培養孩子獨立能力的一大舉措。
-
3 # 育兒曉幫手號
掌握孩子的優缺點,把握孩子的個性,適時引導,作為父母一定要對孩子非常瞭解,這樣在你的引導過程中不會出現對孩子不利的問題。首先,你要知道,激發孩子的潛能可能會讓孩子受益一生,讓孩子懂得自己,懂得支配自己,往好的方向發展,給孩子最強的自信,那以後遇到困難,他將不會害怕,他一定會勇敢地去面對,因為他相信自己的能力。有很多事情,你會知道孩子透過一定的方式自己能夠解決,你就讓他試一試,看看他能不能完成,這期間你要觀察他,給他有利的指導。當他完成時,你要讚揚他,讓孩子建立起信心,一定要讓孩子透過自己的努力去完成,適時地引導,在這個過程中,他會發現自己的潛能,會感覺到發揮潛能是一種很快樂的事情。你知道嗎,在這個過程中,你已經和你的孩子建立了世界上最好的感情。這會對孩子受益一生的。
-
4 # 惠遊泰安早知道
怎樣激起一個孩子的潛能,這是教育最關懷的問題之一,也是咱們爸爸媽媽最感興趣的問題之一。經過兒童認知開展心理學之父皮亞傑的理論,咱們瞭解了兒童認知開展規律,也知道了兒童是天然生成的科學家,從小就喜愛探究世界,對全部充滿熱情,對學習有很高的活躍性,只需爸爸媽媽尊重孩子認知開展規律,不人為製造損壞孩子學習活躍性的事,就能夠培育出一個終身喜愛學習的孩子。可是,作為爸爸媽媽,不僅期望自己的孩子酷愛學習,並且更期望孩子能夠發揮出應有的潛能,變得更具有競爭力。
可是,皮亞傑的理論總是讓人覺得缺陷什麼,如同成人只能看著兒童、賞識著兒童自在開展就好了,好像成人在孩子智力發育的程序中幫不上什麼忙,這多少讓咱們有點灰心。可是,我今日要說的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的理論能夠補償這一缺憾,滿意咱們想要輔導和影響兒童的需求。維果斯基以為,兒童認知開展會遭到社會文明要素的影響,比方文明的要素、人際交往的要素以及成人輔導的要素等,都會對兒童智力開展構成活躍的影響。換句話說,在兒童生長的路上,咱們成人是有方法讓兒童變得更聰明的,或者說有方法激宣佈兒童的潛力的。維果斯基的這個理論對教育界有很大的影響,最中心的影響就是他提出的“最近開展區”這個理論。
所謂最近開展區,是指兒童現有水平緩在一個具有更多常識的成人的協助下所能到達的水平之間的間隔。
咱們能夠經過下面這張圖加以闡明,橫座標代表有才幹的成人的協助,縱座標代表兒童可能到達的水平,那麼兒童現有水平緩成人的輔導以及輔導後到達的水平之間構成的三角區域,就叫做“最近開展區”,這個區域的面積越大,闡明兒童潛能被激起得越大,這與兒童現有水平緩成人的輔導有嚴重聯絡。
“最近開展區”這個理論通知咱們,在兒童開展的要害期,給予其有意義的輔導,就能激起孩子的潛能。
那麼,作為爸爸媽媽或者教師,咱們想激起孩子的潛能,首先就要搞明白孩子所在的要害期,也就是要全面瞭解孩子是誰;其次,要給予有意義的輔導,所謂有意義的輔導,就是歸納考慮了“輔導的是誰、輔導什麼、怎樣輔導以及什麼時分輔導”這些問題之後做出的輔導戰略。
【成人人物定位】
成人輔導孩子時的合理人物定位應該是:輔導性參加者。既有“輔導”,又有“參加”,這強調了成人輔導兒童程序的互動性和兒童學學習的主體性。成人輔導孩子的程序,本質上就是為孩子“供給墊腳石”和“建立腳手架”的程序,“墊腳石”和“腳手架”是兩個十分形象的比方,充分闡明瞭成人輔導兒童程序中應當扮演的人物和功能。
【輔導總準則】
供給墊腳石和建立腳手架要求輔導者和孩子互動合作,並逐漸讓孩子獨自完結使命。在這個程序中,有兩大準則能夠協助成人判別什麼時分該輔導兒童,什麼時分該削減干與。
1、當孩子明顯遇到困難時,成人馬上協助;
2、當孩子做得很好時,成人應該削減協助,降低干與;
【輔導總方針】
成人輔導兒童的總方針是,經過對兒童獨立完結有困難的使命進行輔導,逐漸完結兒童自我輔導,終究到達自動化的水平。比方,幼兒不能獨自穿衣服,一開始媽媽邊用言語說明邊給孩子穿衣服,漸漸地孩子能夠一邊重複媽媽的說明語一邊獨自穿衣服,這耳濡目染地讓孩子完結了自我協助,終究到達嫻熟穿衣服的水平。
【具體輔導戰略】
成人守住自己的人物定位,在孩子需求協助的時分,抱著“助孩子自助”的心態,給予給孩子有用的輔導。輔導是否有用,除了掌握以上這些準則外,要害在於在尊重孩子的差異,對症下藥,對不同的孩子採納不同的輔導戰略,具體來講,有以下5種戰略,這五種戰略既彼此相關,有彼此獨立,面臨不同的孩子,能夠用其間一種,也能夠用其間幾種,視情況而定。下面,我用一個輔導四年級孩子完結一道較難的數學運用題的比方來給咱們具體說明這幾種戰略的運用。
戰略1:戰勝阻止,調集活躍性
一個四年級的孩子拿著作業本耷拉著腦袋一臉懊喪地來問我一道數學運用題,很明顯,他覺得憑他自己的才幹是不行能把這道題做出來。我看了一下作業本然後問孩子:“今日的數學作業都做完了嗎?”孩子說:“都做完了,就剩這一道題了,我就是不會做”,我沒有說話,仔細查看了一遍他做的數學作業,然後很驚奇地說:“你是怎樣做到的?做完的這些題居然全對!”孩子臉上的懊喪一會兒豁然了,然後我又看了看他不會做的這道題,很仔細地通知他:“我剛看了一下這道題,我覺得憑你的才幹,應該是能做出來的,只是你被某個當地卡住了,無妨咱們一同再探究探究,看看是否能對你有所協助。”這個時分,孩子做道題的勇氣和活躍性就被調集起來了。
戰略2:分化使命,捉住要害點
我要求孩子仔細讀題,讀完之後,我問他:“在這個題中,都已知哪些條件?”我要求他把一切的已知條件寫在紙上。接著,我又問:“這個題的問題是什麼?這個問題和已知條件之間有什麼相關?”孩子把問題複述了一遍,但仍是找不出相關。這個時分孩子又有些灰心,我通知孩子,如果能畫出準確的線段圖,那麼這道題就必定能解出來。
戰略3:引導演示,運用回想庫
可是,孩子通知我不會畫,這個時分怎樣辦?正確的做法不是直接給孩子畫出來,而是運用孩子的回想庫,由於這些東西肯定是書本上學過的,教師講過的。我就引導孩子回想課堂上教師是怎樣講的,孩子通知我想不起來了,然後我讓他查閱教材,看看講義,找找相似的例題,看書上是怎樣畫圖的。然後我演示了一下怎樣畫出規範的線段圖,孩子就這樣漸漸的畫出了這道題的圖。等孩子把影象完之後,我要求他把一切的已知條件標在圖上,然後再問他“這道題已知是什麼,問題是什麼”,成果孩子考慮了不一會,興致勃勃地說“教師我會了”,然後就沒我啥事了。為了運用這個比方把輔導戰略給咱們講完,咱們假定孩子仍然不會做。
戰略4:堅持方針,操控挫敗感
這道題之所以孩子仍是不會,原因就是沒方法一步得出答案,一個大問題中隱含了兩個小問題,必須先求出兩個小問題的答案,才幹處理終究的大問題。咱們能夠進一步引導孩子,“要回答標題裡問的這個問題,咱們應該先求什麼……”用這樣的問題引導孩子把大問題化解成小問題,堅持方針,操控孩子的挫敗感,然後再讓孩子先求出小問題的答案,那麼大問題也就方便的處理了。
戰略5:回顧覆盤,點評成與敗
最終,咱們能夠和孩子來一次覆盤,成人最好的帶入方法就是:“這道題我基本上沒給你講什麼,你居然就做出來了,可見你很長於考慮。但為什麼你方才一個人的時分卻做不出來呢?”孩子可能會說:“由於我沒想著畫圖”,然後咱們能夠說:“太棒了,你都找到了處理這類運用題的取勝法寶了,那就是畫圖”。
我是為了便於給咱們說清楚這幾種輔導戰略的運用,所以描繪程序就有了先後連貫性,事實上,這幾種戰略完全能夠獨自運用。遇到不敢畫畫的孩子,咱們能夠只用第一種戰略,遇到培育孩子生活習慣的問題,比方收拾書包、穿衣服等,咱們能夠同時用第二、第三兩種戰略,遇到孩子半途而廢的時分,咱們能夠協助孩子分化使命,堅持方針感。
總之,對這些戰略的有用運用,建立在咱們對孩子和要處理的問題的充分認識之上。咱們的輔導能對激起孩子的潛能發生多大功效,還與咱們輔導孩子時的姿態、口吻、耐性等有很大聯絡。但我能夠很負責地通知咱們,只需咱們學會這樣的輔導方法,是完全能夠激起孩子的潛能的,這個運用規模很廣,幾乎包含了孩子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事實上,只需孩子遇到的難題是使命型的,咱們都能夠用這樣的方法輔導孩子,激起孩子的潛能。
-
5 # 靈風飛舞80
法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布倫塔諾·弗朗茲研究發現:每一個人都是天才,天才特質得不到發揮的原因是因為他的潛能沒有被有效的開發。
汽車大王亨利·福特小時候在老師的眼裡並不是一個愛學習的孩子,但是他的父母卻看到了他愛研究和愛動手的天賦。
在他12歲時就在父母的支援下建立了一個自己的機械坊,15歲的時候造出了一臺內燃機,33歲時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輛汽車。
福特的成功說明在家庭教育中如果能夠正確認識到孩子的潛能,並且正確的加以引導,喚醒孩子內在的潛意識,必將能使孩子獲益終生。
如何激發和培養孩子的潛能呢?
一、首先我們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他們是獨一無二的,具有獨特天賦的
很多的父母總是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覺得自己的孩子無一是處,或者即使自己的孩子在某方面有些天賦,但是卻喜歡謙虛的說:“哪裡,我們孩子還差遠了,我們孩子跟誰誰還不能比”
要知道,語言對於人有極強的暗示力,也許你無意的謙虛卻給了孩子一個致命的打擊,從而扼殺了孩子的天賦。
二、正確認識孩子,理性的評價孩子
我們很多時候對於自己的孩子並不瞭解,甚至聽不見孩子的吶喊,比如,最常見的給孩子報興趣班,不是因為孩子自己喜歡,有一定的天賦,而是因為別的孩子都報了,或者是不管孩子練得怎麼樣,總是孩子有好處,漠視了孩子的需要
一個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可是伴隨著他的成長,他會在某些方面表現出極強的興趣,或者比較突出,那麼家長要及時肯定孩子的天賦,不要人為的去改變
我認識一位孩子的媽媽,他的兒子練起武術來一招一式有模有樣,我提到這孩子是塊練武的材料,可是孩子的媽媽卻說,這孩子平時就夠調皮搗蛋了,再去練武以後整天給她惹禍可怎麼辦。
於是她給孩子報了鋼琴、畫畫、書法班,可是沒有一個孩子堅持學下去的。
三、遵循孩子成長規律
每一個孩子什麼時候翻身、什麼時候出牙、什麼時候說話都是有規律的,可有的家長總是著急,別人的孩子都說話了,我的寶寶怎麼還不會?
其實對孩子我們要多謝耐心,不要拔苗助長,到了什麼山頭唱什麼歌,到什麼年紀做什麼事。孩子不滿十歲就要他鋼琴考過十級,也許有的孩子技術上達到了,但是背後對曲子的理解沒有一定的閱歷怕也不行。
四、家長始終處於協助位置
不要認為家長是孩子的管理者、教導者,事實上,孩子具有獨立那個,他有自己的思想,就像一株花,他會遵照自己的意願開花結果,家長就澆澆水、施施肥,不能決定他開什麼花,結什麼果。家長扮演好引導和保護的角色就好了。
-
6 # 萌橙親子
如何激發和培養孩子的潛能?我的回答是:利用好兒童敏感期理論,在適當的時機提供給孩子相應環境,讓他們在這個環境中,主動發現並追求自己的潛能。在我看來,這甚至是早教的核心原理。
什麼是“敏感期”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的某個時期,相對於其他時期更容易學習某種知識和行為,心理過程的某個方面發展最為迅速,這時期即稱為“敏感期”。
在敏感期內,孩子對他所感興趣的特定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直到滿足內在需求或敏感力減弱。錯過了敏感期,發展速度就比較緩慢,學習某種知識技能也比較困難。
廣為人知的幾個敏感期包括:口和手敏感期、語言敏感期、動作敏感期、社會規範敏感期、閱讀敏感期等。
在此僅舉一例,關於嬰幼兒在語言敏感期學習外語的潛能一般來說,嬰兒在1歲前就開始關注語音,在1歲至2歲對發音、說話非常感興趣。他們會仔細地觀察大人說話時的口型,細心模仿,並迅速獲得進步。而成人後,除非專業訓練,掌握一門外語的地道發音是非常困難的。
因此,在0-6歲,尤其是0-3歲的語言敏感期裡,很容易培養並激發寶寶對於外語的興趣,鍛鍊寶寶的外語口語能力,也是簡單易行的。甚至可以說,父母的外語水平有多高,就可以把3歲的小寶寶的水平打造到多高。
我家老二從4個半月開始接觸英文繪本,目前不到1歲10個月,已經可以背過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好餓好餓的毛毛蟲》的內容了。大段英文哦,雖然發音不怎麼精準,但足以聽明白。我也被驚到了呢。畢竟他從這個月開始,才能背出中文歌謠。
這個問題很值得廣大家長深入思考。也許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合適的時間為孩子提供合適的機會哦!
-
7 # 康爸說數學思維
一、不給孩子設定路線
望子成龍是人之常情,現實中很多父母替孩子決定了一切。比如:將來要考公務員,大學要讀什麼專業等等都提前規劃好了,為此決定給孩子報什麼興趣班等等。
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切忌做一個包辦者的角色,因為對孩子來說一切皆有可能。不妨回憶下你自己小時候的理想是什麼?現在這個理想實現了嗎?十有八九是不靠譜的。你現在從事的職業和大學學的專業就一定一致嗎?跨專業就業也很正常
二、拒絕給孩子設限和貼標籤
假如有一天您的孩子說將來將來要當科學家,不要對孩子說你爸媽都是學文科的。這種標籤化對負面影響極其深遠,一是不斷給孩子一個心理暗示"我數學好不到哪去,不好是很正常的”。而且一旦你貼標籤後,你的精力和側重就會在你自身擅長的領域。一定要讓孩子多嘗試,發現自身的興趣和特長所在,而不是你強加的。
三、科學的啟蒙教育
怎麼樣發現孩子的興趣和可能的潛能方向呢,答案是重視啟蒙教育。作為教育工作者,我發現孩子坐到課室除了體現出家庭教育的差異外,最大的差距是啟蒙教育是否有做?做得如何?就拿數學舉例,絕大部分家長認為幼兒階段就是學數數就可以了。其實如果數學啟蒙做好了,會大大提高計算,空間,邏輯以及動手解決問題能力。
各個領域的啟蒙教育加上孩子自身的嘗試能真正發現孩子興趣和優勢領域。
四、必要要的資源支援
針對短板拒絕標籤負面影響,適當地陪伴和鼓勵。在不斷嘗試發現孩子的真正興趣和優勢所在,然後就要給與全力的資源支援,說白了要花時間和金錢。
五、做好陪伴者和拉拉隊員角色
孩子的興趣領域和優勢領域不一定與父母一致,因此不是每個家長都能充當教練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更像思想上引領者,行動上的支持者,心理上陪伴者和鼓勵者。
總之,孩子的未來一切皆有可能,家長應該做的就是給與足夠的空間和必要的支援,然後在一旁鼓掌。
-
8 # 米媽談育兒
很多家長朋友都希望在孩子兒童時期激發出他們的潛能,培養他們廣泛的興趣愛好,為今後走向社會做一個有競爭力的社會公民而打下堅實的基礎,家長該如何用正確的方法激發和培養孩子的潛能呢?
腦科學專家研究表明:一個成功的孩子只受20%的智力因素影響,剩餘的80%:自控力、學習力、內驅力、專注力、影響力、領導力等等,家長可通過後天有效的培養,每個孩子都可以成功。那麼,家長可以透過以下幾種方式激發和培養孩的潛能:
一、激發孩子的興趣愛好。
有句俗語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只有對某事情感興趣,才能更加專注和投入,並能享受其中的快樂。有很多孩子在1歲左右就開始接受早期教育,其實也是為了激發孩子的潛能和培養興趣,嘗試讓孩子體驗不同的科目,家長從中會發現孩子對哪方面更感興趣。
0-6歲的孩子可以由家長激發和培養潛能,孩子的學習速度及意願度,就是孩子潛能的體現,如果發現孩子在某一方面學習速度很快,又特別享受學習的過程,那麼孩子在這方面比較有天分,潛能也更大一些。例如:孩子在畫畫的過程中能體會到其中的快樂,到了下課時間孩子還遲遲不肯離開......
相反,孩子在接受速度慢的方面,是孩子潛能相對比較弱的方面,家長不能因為孩子不喜歡就放棄,而是要透過引導和鼓勵,幫助孩子豐富和體驗,來逐步改善這方面的潛能。例如:孩子不太喜歡鋼琴,遇到較難一些的音符就想放棄,這時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分段練習,每次只練習一個音符,設定較短的時間,還可以協助孩子開“家庭音樂會”,讓孩子體驗到成就感和價值感後,也會改善孩子對鋼琴的喜好程度。
二、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家長一旦激發出孩子的某項潛能後,就要鼓勵孩子長期堅持,不能因為孩子遇到一些挫折、孩子學習任務加重等因素輕易放棄,而是合理安排時間,健康鼓勵孩子,讓孩子養成持續學習和堅持的好習慣。
例如:孩子有鋼琴方面的潛能,孩子堅持學習2年之後,隨著作業量的增多、內容的難度增大,這就需要孩子要養成專注聽課、每天練習的好習慣。
三、鼓勵認可孩子的成績。
家長要及時鼓勵孩子在取得成績時的努力,讓孩子感受到成就感和價值感,並讓孩子從內心感受到:“”我能行、我可行、我今後還想做得更好。這樣也有利於繼續激發孩子的潛能,發揮出更大的潛能,讓孩子從某項愛好中體現出自己的價值。
例如:鼓勵一個喜歡畫畫的孩子,家長可以這樣給孩子說:“寶貝,你本週畫的這幅畫,比上週畫的那張,裡面的細節部分更多了,這是你細心觀察、多次練習的結果。”透過家長的鼓勵,讓孩子一次比一次做的好,孩子也更願意堅持下去。
其實, 在孩子不同年齡段,激發孩子的潛能和培養興趣愛好也各不相同,家長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而定。家長在激發和培養孩子的潛能時一定不要急躁,而是要透過潛移默化的影響、積極地鼓勵、大力地支援逐步讓孩子發揮出潛能。
-
9 # 經營筆記
初為人父人母的我們都想給孩子最好的。吃最好的、用最好的...都希望孩子最好的教養方式。但有時候我們會感到很無助...我們不知道對孩子的教養從哪下手?
俗話講“3歲看大,7歲看老”。激發和培養孩子的潛能,從時間節點來說應從3歲前就開始,而且越早越好!那問題來了
怎麼激發和培養孩子的潛能?要搞懂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孩子的潛能包括那幾方面?總的來講孩子的能力包括5個領域:大運動能力、精細動作能力、語言能力、認知能力、社會行業能力。 -
10 # 紅日飛鷺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先考慮什麼是潛能?潛能即是以往遺留、沉澱、儲備的能量,如,人一生下來就要學走路,但是在走之前卻要經歷無數次的爬行和跌倒,直至某天開始入成人自由的行走,即他走路之前潛能就是自他學走路以來所沉澱下來的能量,曾經報道有人在逃命時跨越4米寬的懸崖,在某個環境下,人的潛能就會發揮出來。
所以,潛能我的理解是我們的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的累積。合理的激發和培養孩子的潛能要做到三點:2、從小有意識的培養孩子良好的思維習慣,點滴做起,如,培養自律習慣,正如孩子的延遲滿足實驗一樣,讓孩子有這個意識習慣,對於想要的東西,延遲性的滿足可以得更多,慢慢長大就不會那麼急躁,會更有耐心。
2.多設計一些挫折情境,孩子遇到的困境越多,挑戰就越多,那麼在挑戰挫折的困境當中,就會訓練其技能,從量變到質變的激發自身的能量,透過從小能量的沉澱,在恰當的時候就爆發。
回覆列表
你相信潛能嗎?我做一個“掌聲響起來”的小遊戲。首先你可以估計一下,用雙手鼓掌10秒鐘你能拍多少下,不用刻意想象,你只需要把進入你腦海的第一個數字記錄下來就可以了。現在我們馬上驗證一下,我給你10秒鐘時間鼓掌,在時間結束時,你記下自己鼓掌的次數。
經過這個的小活動,我們知道了自己對自己能力的估計和實際能力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我們往往會低估自己的能力,這些實際存在而沒有表現出來的能力,就是我們所說的潛能。
確實如此,人人都有巨大的潛能,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腦有140億個腦細胞,其中有1千萬個是有記憶功能的細胞,有人拿電腦的硬碟和細胞的儲存量做對比,認為每個細胞都相當於一個40G的硬碟。這麼大的腦容量,又能儲存多少的知識呢,有人很生動地比喻說,把像教室這麼大的空間從地上到天花板全堆滿書,1 間不夠,得用200多間教室來裝。大家可以試想一下200多間教室裝滿書,那就是你大腦的知識儲存量。蘇聯學者伊凡-葉夫裡莫提出如果你能發揮一半,那麼你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學會40種語言,還能輕鬆地背誦整本的百科全書,甚至你可以拿到12個博士學位。
據估計,人類一生真正運用的心理潛能只有7.2%,還有92.8%的心理潛能在沉睡。如果我們能把體內的潛能激發、運用,那學習對所有人來說就不是大問題了.
所以,瞭解了這些,面對著一個個小宇宙,需要我們給孩子們什麼呢?孩子們需要一個適度的環境把體內的潛能激發出來。每個生命都是不一樣的,都是特殊的,而且每個基礎也是不一樣的。那我們針對每一個人,說同一句話是不恰當的。或許是一把鑰匙、或許是一個支點、或許是溫暖的一句話、或許是一個溫暖的眼神和動作,只要我們曖到孩子的心,就能激發孩子們主動學習的慾望,我們就實現了我們最初的期待。
曾有一句話:我們想讓學生們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就應該先成為那樣的人。只有我先成為,做一個表率,孩子們才會朝著我們期待的方向發展。期待我們:活成一束光,永遠有一股向上的力量,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