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俏佳軒
-
2 # 染8619
我爸爸前幾年就是足跟疼,走路足跟感覺疼,當時醫生說是骨質增生,後來有個老人告訴爸爸一個偏方讓我爸試試,爸爸堅持了一個多月足跟疼就好了,現在分享給朋友,如果有興趣可以試下:在疼的部位塗上醋,然後用個平時拍打穴位的小錘輕輕敲打三,四十下,可以早晚各一次,也可以按自己方便的時間敲打,穴位錘在市場網上都有賣的。堅持一個多月會有很明顯的效果
-
3 # 南醫三院
足弓拉伸
平躺在床上,抬起並伸直腿,用一條毛巾把足前部裹起來,然後雙手拉動毛巾,拉伸大腳趾根部球狀關節和腳踝,直到膝蓋伸直,足部慢慢指向鼻子。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拉伸足跟筋膜。
腳底蹬踏動作平躺在床上,雙腳伸直,模擬登腳踏車的動作,這個動作能增強蹠腱膜的張力,加強其抗勞損的能力,減輕區域性炎症。
腳趾夾物法這個運動專門拉伸處於足底筋膜下的肌肉組織群,只要簡單的把腳趾彎曲做出宛如要夾住一支鉛筆的姿勢即可。
2、在足跟部應用厚的軟墊保護,也可以應用中空的跟痛墊來空置骨刺部位,以減輕區域性摩擦、損傷。
3、常做腳底蹬踏動作,增強蹠腱膜的張力,加強其抗勞損的能力,減輕區域性炎症。
4、溫水泡腳,有條件時輔以理療,可以減輕區域性炎症,緩解疼痛。
5、當有持續性疼痛時,應該口服一些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治療。
6、如果疼痛劇烈,嚴重影響行走時,區域性封閉治療是療效最快的治療方法。
專 家 名 片
曾 參 軍
個人簡介 醫學博士、留美博士後、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骨科醫學部、廣東省骨科研究院、廣東省骨科醫院,足踝外科主任,創傷骨科副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擅 長 3D列印骨科精準微創治療,足踝畸形矯形、足踝傷病、大段骨缺損、骨髓炎、骨不連、嚴重骨盆髖臼骨折、四肢多段粉碎骨折、關節周圍複雜骨折、老年骨折疏鬆骨折微創治療、各種畸形矯形臨床經驗豐富。
就診地點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五樓足踝外科5號診室
-
4 # 杏仁健康
這個問題問的特別好,在生活中,在臨床中,足跟痛,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並且發病率非常高,很多人都受這個病的困擾,治療方法很少,並且複發率很高。
中醫將足跟痛,稱之為跟痛症,主要是跟骨結節周圍慢性勞損所引起的,以疼痛和行走困難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病症。現代研究發現,跟痛症包括跟腱止點滑囊炎、跟骨脂肪墊炎、蹠筋膜炎以及跟骨結節部的骨刺。臨床上以跟骨結節部位的骨刺所致的跟痛症最為常見,中老年人和肥胖者為高發人群。
怎麼診斷跟痛症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第一,既往有急慢性損傷時,第二,足根部疼痛病史,第三足跟不能著地,甚至跛行,第四,拍x光片可以,可發現跟骨骨刺等問題。同時需要排除跟骨骨髓炎和跟骨骨骺炎,因為這些病的治療方法是不一樣的。
治療上,對於跟骨骨刺引起的跟痛症,可以採用敲擊法而活血化瘀,緩解疼痛。同時可以選用活血化瘀的中藥外洗,穴位按摩,揉擦。個人不建議常規進行封閉治療,因為因為封閉治療的複發率太高了。當然也可以選用理療,比如微波,熱敷,中頻,低頻,還可以選用衝擊波治療。
還可以穿氣墊鞋來緩解疼痛症狀。
-
5 # SJZ23623042
我也是足跟痛,三年前痛了四個月,天天灸足,後來沒再痛過,但今年又痛了,兩個月了,泡腳了也沒有好,打算再灸足了,真的時好時不好,真的很痛苦,網上的建議似乎不怎麼管用
-
6 # 全科醫師
足跟痛的原因眾多,其中最為常見的為蹠筋膜炎,是由於長期走路過多或是攀爬過久所導致足跟牽扯痛。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箇中醫治療方法,中醫講究辯證施治、內病外治、上病下治、左病右治,且效果甚宏,這也是中醫的神奇之處。中醫有著獨特的治療方式---針灸,針刺“足跟穴”,定位:穴位在手掌掌面(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下病上治),勞宮穴與大陵穴連線近大陵穴三分之一處;主治:足跟痛(奇效),對踝關節扭傷及痛風所至足趾痛也有較好的臨床效果;針刺同時伴隨足部活動或是直立行走,針至痛消,立竿見影。我治療此類病症不下百例,效果甚宏,病人見效無不為之驚歎!
-
7 # 想長翅膀的土豆
看到這個,我想跟大家說說我的情況,看看對大家有沒有幫助。足跟痛確診是筋膜炎的我,己經治癒,造成筋膜炎的原因是跑步。這是三四年前的事了。
因為是一個老人給的民間偏方,我不敢斷定對每個人都有用,也不好隨意公開別人的辦法,所以有興趣試試的朋友,可以跟我交流,我也想知道這個辦法是不是對別人也管用。足跟痛太難受並影響生活,我希望別人也象我一樣幸運治好它。
-
8 # 小金方
我是中醫師老劉,給大家推薦中醫偏方治足跟痛。
足跟痛,醫學上叫蹠筋膜炎,是由於足跟的骨質、關節、滑囊等處病變引起的疾病。
方法:出現足跟痛的時候,用威靈仙泡腳。
威靈仙是一種中草藥,普通藥店就有賣,取50克,加上2000毫升水,煮沸後換成小火再煎上半小時。藥汁煎好後,倒入洗腳盆裡,再加入50毫升陳醋。每天泡上30分鐘左右,連續泡上10天。效果非常好
-
9 # 使用者95023856398
足跟痛是一種常見病。以足跟腫脹、麻木疼痛、區域性壓痛、行走困難為特徵。日常生活中可以透過以下措施,來減少足跟痛:1、避免以腳部為主的劇烈活動,減輕腳部負重。2、選擇騎腳踏車或游泳來取代走路或慢跑,既可以達到鍛鍊的目的,又不會傷及病腳。3、足跟痛可用 *足跟骨防世一貼*
-
10 # 靜艾養生靜亮
我認為提問題時把性別、年齡、身體的一些症狀都說出來然後再針對某個問題具體分析這樣分析的會更準確更有針對性,僅是個人意見。
接下來說說足跟痛的問題。足跟痛而且是以走路就痛說明不是根骨骨折的問題,不然不會只是走路的疼,會一直痛。排出根骨骨折,及外傷因素引起的足跟痛,腎虛及產後風也能引起足根痛。
腎主骨生髓,骨的問題反應在腎,而且在腳底的反射區來看是泌尿生殖區亦歸腎管,所以足跟痛落髒在腎。另外產後風可能會引起諸多問題比如偏頭痛、腰痛、怕涼、足跟痛等,足跟痛只是其中的一種。經臨床實踐證得艾灸調理這兩種情況的足跟痛效果很明顯,艾純陽之效能扶補人之元陽。所以艾灸能夠溫腎助陽,祛溼除寒,所以艾灸調理以上兩種情況會比較明顯。如果艾灸可以選大椎,腎俞,命門,關元,懸鐘,及足跟痛處。以上穴位僅供參考,艾灸屬於中醫療法需要靈活辯證,不要死拘泥於穴位。
回覆列表
首先要確定是怎麼樣的足跟痛,如果是骨頭生疼的那種感覺,很可能是出現骨刺了,這種的是要想辦法就醫的;
如果是走路多了就感覺疼,那麼說明是腎經的問題,要疏通腎經,尤其是小腿上的腎的經絡;
經絡通,氣血足,百病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