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日上三竿
-
2 # 普外三角針
心臟作為人體的“發動機”,把血液泵向全身,一旦心臟出現疾病,全身器官都會受影響,那麼心梗來臨之前會出現“熱、疼、多”這樣明確的表現嗎?下面我們來詳細的聊一聊!
什麼人更容易發生心梗?冠心病史,本身有冠心病,或者發作過心絞痛的患者,再次發生心梗的機率會大的多!家族史,家族史是冠心病獨立危險因素,對於一級家屬60歲以前發生心梗的,更容易發生心梗!高血壓患者,高血壓一直都是所有血管性疾病的高危因素,明確可以致使血管受損,當然也可以損傷冠脈,導致心梗;高脂血症,我們都知道LDL是壞脂蛋白,容易沉積在外周組織、血管,導致血管阻塞,發生在冠脈,就會導致心梗;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也可以引起血管內皮損傷,導致脂質沉積,進而出現動脈粥樣硬化;長期吸菸,香菸裡除了有尼古丁,還有40多種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會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導致炎症反應,脂質沉積動脈粥樣硬化,出現冠心病,特別是對於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吸菸無異於火上澆油!當然年齡也是心梗的獨立危險因素,因為正常人身體也在逐漸老化,器官功能也在逐漸衰竭,研究指出,40歲以上人群,每長10歲心血管危險會就會增加1倍!如果老年人再加上上訴的高危因素,那麼他發生心梗的危險就更高!
心梗的症狀是什麼?一、熱?我覺得是“冷”心肌梗死的患者會出汗,但這不是因為“熱”引起的!心梗患者會出現瀕死感,全身冒冷汗;當急性心梗併發心源性休克時,患者會出現血壓低、心動過速,面板冰涼、溼冷、蒼白和晦暗。
二、2痛?有很多地方會痛!
心肌梗死一般會出現持續性左前胸壓榨性疼痛,口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持續時間一般超過30分鐘。通常會放射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包括上腹部、雙肩、手臂(上臂和前臂)、手腕、手指、頸部和咽喉、下頜和牙齒,以及左側背部,同時還會伴隨著呼吸急促,噯氣、噁心和嘔吐,出汗、溼冷和乏力。
所以胸口痛是正解,而牙痛、背痛、喉嚨痛和手指痛等都只是放射痛、牽涉痛!是大家在生活中經常出現的疼痛,而不是心肌梗死的特徵性疼痛!不用過份擔心!
三、3多?併發症多!
1.心力衰竭:發生率為5%左右,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最容易發生,當心內膜下心肌梗死累及二尖瓣乳頭肌,也可出現二尖瓣關閉不全而誘發急性左心衰竭,院內死亡率大於50%!
2.心臟破裂:這是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的嚴重併發症,常發生於梗死後的兩週之內,好發部位是左心室下1/3處、室間隔和左心室乳頭肌。
3.室壁瘤,通常累極心尖和前壁,是急性心梗的致死性併發症,發生率約20%左右,其中假性室壁瘤更容易破裂,需要儘早診斷!
4.附壁血栓形成:多見於左心室,心梗之後區域性血液動力學改變,容易形成血栓,栓子脫落容易導致栓塞!掉到哪裡塞哪裡!
5.心源性休克:當心梗面積>40%時,心肌收縮力被度減弱,心排出量顯著下降,即可發生心源性休克而死亡,死亡率>50%!
6.心律失常:心臟有節律的跳動來自自身的傳導系統,當梗死部位累及傳導系統,引起自主節律紊亂,嚴重者可導致心搏驟停、梗死!
那麼是不是所有的心梗都有這麼多表現呢?並不是的,還有一部份表現為無症狀心肌梗死!大家更要重視!
一項回顧性研究納入了美國第2次國家心肌梗死註冊研究中430,000多例確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其中有1/3的患者就診時無胸痛。這些患者可能表現為單純呼吸困難、噁心和/或嘔吐、心悸、暈厥或心搏驟停。心梗不單單會發生在老年人,目前年輕人的發病率也在逐步上升,更有一些人,一開始可能就單單表現為胸前不適,或者呼吸困難,往往是在暈倒之後送到醫院檢查,才發現的心肌梗死,這就是無症狀性心肌梗死!
對於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和女性,他們出現心肌梗死時,症狀表現不明顯,出現上述情況之後應及時就醫!
心臟協會提出了7個理想的心血管健康指標,包括: 不吸菸、保持身體活動、血壓正常、血糖水平正常、總膽固醇水平正常、體重正常、飲食健康。
-
3 # 文史大世界
最近這幾年我們都聽說過心肌梗塞,其實大家對這個詞並不陌生。但是往往聽到這個詞以後又讓人冒一身冷汗,因為這的確是一種非常快的病,有的時候瞬間就能夠奪走人的生命。但其實這個病來臨之前有一些症狀,如果說平時多注意觀察身體還是可以預防的,有的時候抓住一些時機就能夠搶救一個人的生命。一般情況下,在心梗來臨之前會出現一熱兩疼三多的症狀。
一熱指的是,一般情況下會發熱。這種發熱的症狀,一般會持續2~3天,長的話可能會持續一週左右。身體明顯的有發熱的症狀,而且原因不明,感覺莫名其妙的就發燒起來了,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多留意自己的身體情況。
兩疼指的是胸口有劇烈的疼痛,一般情況下會持續10分鐘左右會有所緩解,如果說持續的這麼疼痛的話,就應該多注意了。另外一種疼痛就是感覺到自己的嗓子疼。莫名其妙的覺得自己的嗓子突然疼起來了,這時候該看醫生就要去看看,檢查一下了。
三多指的是焦慮比較多,感覺到全身難受,遇到什麼事情都非常的不順心,感覺自己非常的焦躁。再一個就是感覺嗓子疼,除了日常的感冒咳嗽之外,如果其他的咳嗽一直不斷的話,就有可能考慮到是不是肺部引起的咳嗽。再一個就是便秘也開始多了起來,如果以前沒有便秘的情況,突然出現便秘了。但出現這三多的情況,也要當心自己的身體了。
其實日常的這些症狀要多加註意。而且這些症狀的出現不是單方面的,可能是同時並存的,但上述這些症狀同時存在的時候,就要注意。另外家裡面也可以常備一些藥。其實最主要的就是要注意自己的心態以及心情,因為心腦梗塞與自己的心情有很大的關係,最好是不要太激動,遇到事情一定要冷靜處理。
-
4 # 醫學小偵探
心梗來臨前,會出現“1熱,2疼,3多”,指的是什麼? 非常有意思的問答,給大家做一個病例分享吧!
心梗,也就是現在老百姓說的心肌梗塞,而心肌壞死是造成很多人猝死的重要原因。因為心肌是我們心臟中由心肌細胞構成的一類肌肉組織,是維持心臟搏動、舒縮泵血的重要組織,但它本身活動也需要血氧供應才能維持其功能,因此一旦心肌壞死,是致命的!
就在兩個月之前,我們醫院急診科收過一個30出頭的心梗病人,當時這個病人還在開出租車,突然自己感覺身上大汗淋漓,頭有點昏,於是自己就把車停到旁邊,以為是自己早飯沒吃出現了低血糖,就在車裡找了一顆糖來吃,但是吃了一段時間突然發現自己症狀沒緩解,反而出現噁心嘔吐,胸悶等症狀,後來他給自己一個當醫生朋友打電話,那個人告訴他趕緊打120,然後不要亂動,你這很可能是無症狀性心肌梗死。
後來被接送到我們醫院急診科,一查真的是心梗,有一根重要的心臟血管堵了,後來經過緊急手術,病人獲得有效治療,沒有留下啥後遺症。
給大家分享這個病例,最主要的原因是想告訴大家,不要執迷於心梗的“1熱、2疼、3多”這些條條框框的判斷方法,我們醫生都是考過執業醫師考試的,但是現實生活中哪有一個疾病是按考題來的。就像這個心梗病人,它連心梗典型的疼痛的症狀都沒有,但它也是心梗,醫學上叫做無症狀性心肌梗死,它發病發起來更讓人掉於輕心而且要人性命,這點大家平時要特別留心!
那麼什麼是典型心梗來臨前,會出現的“1熱、2疼,3多” 呢?注意:這個1,2,3,不是指的具體症狀的次數,而是大多數指的是心梗來的時候,出現症狀的先後順序。
開始,1熱,但注意這是假象。很多心梗病人在疾病發作時候,身體會冒汗,甚至是大汗淋漓,而且感覺到胸悶,喘不過氣來,給人感覺就像是處在一個特別悶熱環境中,煩躁不安,實際上這不是真的熱,而是大多數出的時是虛汗,這時候就要注意了。
其次,2疼,會出現典型的,但是不明原因的胸痛症狀,這時候如果健康意識很強的人,都會多多少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心梗,會第一時間服用硝酸甘油來試圖緩解,但不管是最後緩解還是沒有緩解,事實上我們醫生都建議病人在服用後及時到醫院就診排查,尤其是之前未發生過心梗的人,更要注意。還有就是之前就有心絞痛的,這時候服用硝酸甘油後,感覺症狀仍無法有效緩解,這時候也要及時到醫院胸痛中心就診,避免耽誤病情。
但也有的心梗病人開始並不會有典型的心絞痛,而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放射性疼痛,比如最常見的背部疼,下頜疼等等,這種情況也要特別引起大家的注意,因為這些也有可能是心梗的牽扯痛和放射痛。
最後,來說說“3多”,即後果很多,結局也很多。我希望大家都不要走到“多”這一步。因為心梗一旦未得到及時處理,帶來的嚴重後遺症是非常多的,而且嚴重影響大家的生活質量,甚至是致命的。比如心臟乳頭肌功能失調或斷裂,造成二尖瓣關閉不全,影響心臟供血;還有的出現心力衰竭、右心界擴大,心律失常、室壁瘤等等,而且還可能引發腦梗!
所以,大家對於心梗的預防,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第一時間前往醫院胸痛中心就診是非常關鍵的,還有就是家裡有老人的,一定要常備好硝酸甘油,一旦發生心梗,備其他任何藥物都沒它好使,切記!這是陳醫生肺腑之言!!!
-
5 # 小克大夫
心梗又叫心肌梗死,主要是由於高血壓、糖尿病、長期飲酒吸菸、高血脂、血管畸形、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年齡等多種因素導致血管內皮因子受損,導致血管彈性下降,血液粘稠度增加導致出現栓子堵塞心肌冠狀動脈,導致該區域的心肌缺血缺氧出現壞死,而且心梗特別危險,尤其是心梗大發作的患者不及時治療會導致生命危險。說到心梗來臨前會有題幹中說的“1熱、2疼、3多”,雖然說的有些具體,但是給大家分享一下小克想法!
1、“1熱”,首先心梗出現會導致人體出現大量的冷汗,而且會出現憋悶、乏力,運動時心慌、氣短,有瀕死感及恐懼感,所以會導致人體汗液排洩增多,所以可能認為是熱所導致的,其實是缺血缺氧導致心臟壓力過大出現的冷汗。2、“2痛”,心梗出現是最典型的疼痛就是心前區的劇烈疼痛,而且維持時間比較長,而心絞痛一般在3~5分鐘內緩解,口服硝酸甘油更明顯,但是心梗口服硝酸甘油無效,而且還會有向左側肩背部的牽涉痛及下頜、咽喉部、牙齒疼痛。3、“3多”,小克認為是心梗所導致的心臟病變的多少,心梗患者會出現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心力衰竭、胃腸道反應及神志障礙等多種改變。
-
6 # 銀杏葉的守望
心肌梗死是臨床上的急危重症,起病急,如治療不及時,可導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乃至猝死等嚴重後果的發生,嚴重威脅我們的健康。我們要正確認識,早期識別、及時處理,對於預後很重要。心肌梗死發生時,常常以心前區/胸骨後壓榨樣疼痛為表現,並可伴有瀕死感、出冷汗、肩背部放射痛、胸悶、氣緊等不適。疼痛劇烈,持續時間久,一般不能透過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等措施而緩解。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的疼痛部位可不典型,可表現為牙齒、咽喉部、上腹部、手指等部位的疼痛。同時,一些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可無明顯的疼痛,易被大家所忽略,進而延誤治療時機。所以,我們要正確認識,心肌梗死表現多樣,要說“1熱2痛3多”,許多心肌梗死並沒有這些表現。面對心肌梗死,我們要及時就醫,以迅速明確診斷,及時進行血管再通治療。
-
7 # 心血管王醫生
作為二十年的心內科醫生,每年都會搶救上百心肌梗死的患者,從來都沒有學習過1熱,2疼,3多;這樣的總結。
真是感嘆自己不學無術,孤陋寡聞,不求上進啊!本想抱著學習的態度,進來好好學習一下,看看到底什麼是1熱2疼3多,可是竟然沒有一個心血管醫生或心血管專業的人來回答,這我就放心了,因為我並不是我不學無術。
但我也更擔心了,因為一群不是心血管專業的醫生在說一個非常專業的問題,在說一個根本不存在的123,就好比一個種糧食的人,在大談闊論火箭如何發射。
醫學不是娛樂,竟然誰也敢胡說八道,也說明我們專業醫生科普不夠,要不也不會有這麼多人相信他們說的123。
作為心內科醫生,今天我再次說說心肌梗死前會有什麼表現,哪些情況可能是心肌梗死要來臨。
據統計,中國心肌梗死患者中50%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發生了心肌梗死,幾乎所有就診晚的人,都是不知道自己發生了心肌梗死。您想想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發生了心肌梗死,誰敢耽誤,誰還不趕緊就診。
心肌梗死有很多表現,其中有一半以上比較典型,那就是持續性心前區壓榨樣疼痛,伴胸悶憋氣大汗,瀕死感這些感覺。
但並不是每個心肌梗死都是這樣的表現,換句話說,心肌梗死就是持續的心絞痛,因為心絞痛一般就幾分鐘,最多十幾分鍾,如果持續15分鐘,那就懷疑心肌梗死。
心絞痛不僅僅是心前區疼痛,還可能是胸痛,頭疼,牙疼,後背疼痛,肩膀疼痛,上腹疼痛等等,正因為部分心肌梗死並不是心前區疼痛,所以才會有人耽誤。
除了疼痛,還可能只表現為胸悶憋氣,呼吸困難,心慌,甚至眼前發黑,暈厥,突發心電圖完左線,噁心嘔吐,便意等等表現。
如果這些表現持續20分鐘,就必須考慮可能是心肌梗死,必須馬上撥打120!
至於1熱?心肌梗死的前並沒有什麼熱,2疼?可不是2疼,因為心肌梗死可表現為很多疼痛,但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只有一種疼痛表現,而不是2疼。3多?在心肌梗死發生前,有什麼3多呢?我也沒有總結好,肯定不是許三多。
上述這些表現如果持續20分鐘,要懷疑心肌梗死已經發生,可是但心肌梗死已經發生,那誰也不由,很多人就會猝死,很多人會心衰,那麼心肌梗死有沒有更提前的前兆呢?
除了猝死型心肌梗死,大部分心肌梗死來臨前,都會出現心絞痛的表現,具體表現和上面一樣,只是發作持續時間短一點,一般2-15分鐘。多於活動後發生,比如走路快,上樓,跑步,運動,寒冷,激動等等情況下更容易發生。
這個時候必須就診,這樣才能預防心肌梗死的發生,因為每次心絞痛都是心臟在報警。
那還有人會問,還有沒有更早的表現呢?
那就只能是高危因素,高危因素越多,我們發生冠心病的可能性越多,發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就越大,比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不控制,比如抽菸喝酒,久坐不運動,不健康飲食,熬夜壓力大,遺傳基因等等這些高危因素越多,越容易得冠心病,越容易心肌梗死。
所以,心肌梗死已經來臨的表現就是持續性心絞痛,但記住了心絞痛不僅僅是心前區疼痛;心肌梗死來臨之前大部分人會有心絞痛表現;為了真正預防心肌梗死,只能提前預防,那就是健康生活方式+控制三高。
-
8 # 醫學掃地僧根據一些疾病的特點,人們也總結出了一些規律,並在醫學界形成了共識,也寫進了教材。如,糖尿病的三多一少,但在心梗的學習中卻從沒聽說過什麼“一熱、二疼、三多”。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一出現胸痛人們就會想會不會是心梗?其實胸痛不一定是心梗,心梗不一定會胸痛。
以下幾個是心梗的不典型表現:
1.頭痛,腦組織對缺血、缺氧極其敏感,當患者發生心肌梗死時,腦供血不足會導致頭痛。
2.暈厥,統計發現,無症狀心梗佔全部心梗的45%。多見於合併有糖尿病的患者,原因可能是神經系統功能減退,對疼痛的敏感性降低;其次,嚴重的併發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掩蓋了疼痛症狀。
3.胃疼,心肌下壁缺血表現為突發性上腹部劇烈疼痛,患者會誤認為是胃痛。
4.牙痛,與心梗相關的牙痛,醫學上稱之為“心源性牙痛”。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牙痛,且伴有胸悶、氣短的老年人要注意心梗的發生。
5.焦慮煩躁,心肌梗死會導致患者出現強烈的焦慮、煩躁不安、或恐懼感,即瀕死感。
-
9 # 張之瀛大夫
一、1熱
我個人猜測這裡所說的“1熱”可能是心肌缺血發作時,也就是心梗發作時的出汗症狀。因為心肌梗死發作的時候,很多人因為胸痛等不適症狀嚴重,會伴隨出現出大汗的情況。而出大汗的伴隨症狀,在外人看來就是因為人體很熱鬧的。這裡的熱是不是這個意思。
二、2疼心肌梗死發作的時候,很多人是會有胸痛和放射痛的臨床表現。心前區的疼痛,也就是老百姓說的胸口疼,是教科書式的心肌梗死症狀。除了胸痛,很多人還會伴隨有放射痛,比如說左臂內側疼痛、牙疼、頸部疼痛、後背疼等等。這裡所說的“2疼”是不是指的胸痛和放射痛,我個人覺得可能性最大。
三、3多心肌梗死發作時,很多人伴有出汗多的情況。有些人會有噁心及嘔吐,尤其是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還有一些人會出現便意,比如說想排尿或者排便的感覺。但是,出汗多、噁心及嘔吐的情況如果說還比較常見,那出現便意的人並不多見,臨床上只是有少數患者有這個症狀。所以說,“3多”我也實在是給這個提問者概括不出來。
-
10 # 醫學莘
一、發熱
正常心肌組織發生缺血壞死後,會被機體吸收併產生髮熱,不過發熱通常出現在心肌梗死後。與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發熱不同,心肌梗死引起的發熱通常為低熱,體溫波動在 37.3℃- 38℃左右;部分患者可表現為中等程度發熱,體溫波動在 38.1℃- 39℃;很少有患者發生高熱或者超高熱(體溫超過39℃)。
二、心絞痛
心絞痛是心肌梗死的典型表現,也是早期發現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據。但不同的患者心絞痛出現的部位可能不固定,給早期診斷帶來了一定困難。一般而言,多數心絞痛患者的疼痛位於胸骨後或心前區,但少數患者的疼痛部位不易識別,上至咽喉部,下至上腹部,均可成為心絞痛的發生部位,包括左肩以及左上肢,如果冠心病患者出現了這些部位的疼痛不適,應警惕心肌梗死。三、心絞痛發作次數增多
心肌梗死的基礎病變為冠脈的粥樣硬化、管腔狹窄,發病的直接原因為冠脈斑塊的破裂、血栓形成。在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前,隨著冠脈狹窄的加重、斑塊的糜爛,心絞痛發作也會發生變化,包括髮作次數增多,如既往運動或情緒激動時才會發生心絞痛,但心肌梗死前,休息或安靜狀態下即可發生心絞痛,且疼痛程度較前劇烈、時間較前延長、緩解效果較差。
需要注意的是:除開心絞痛的變化,由於心肌供血的減少,冠心病患者發生心肌梗死前,還可能出現乏力、心悸(通常出現於活動時)、煩躁、呼吸急促等症狀,早期識別這些先兆症狀,並給予合理的治療,有助於心肌梗死的預防。
-
11 # 肌肉型男
心肌耗氧量劇烈增加或冠狀動脈痙攣也可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常見的誘因如下:1.過勞過重的體力勞動,尤其是負重登樓,過度體育活動,連續緊張勞累等,都可使心臟負擔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狀動脈已發生硬化、狹窄,不能充分擴張而造成心肌缺血。劇烈體力負荷也可誘發斑塊破裂,導致急性心肌梗死。2.激動由於激動、緊張、憤怒等激烈的情緒變化誘發。3.暴飲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發生於暴飲暴食之後。進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後,血脂濃度突然升高,導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狀動脈狹窄的基礎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心梗來臨前,會出現“1熱,2疼,3異常”,指的是什麼?
1熱:
臨床上發現,在心梗發生前一週,患者會出現心跳加快,持續發熱的症狀。
同時也有大汗淋漓,全身性不明原因的出汗的表現,一旦出現提高警惕,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避免危險的發生。
2疼:
1、胸口疼
心梗主要的病因就是心血管堵塞,導致心臟缺血,缺氧,從而誘發心臟細胞的軟化,壞死。
當心髒的功能受到損傷的時候,心臟就會出現疼痛的感覺,隨著心血管堵塞面積增大,胸口疼痛的就越來越嚴重。
2、牙疼
俗話說“牙疼不算病,疼起來真要命”。
牙疼除了口腔疾病意外,其心臟損傷也會引起劇烈的牙疼,在醫學上稱為是“心源性牙疼”。
如莫名的出現牙齒疼痛,尤其是在晚上睡覺的時候,牙疼的會更加的嚴重。
3多:
1、咳嗽多
平時咳嗽我們都會想到是感冒或是肺臟疾病導致的。
而晚上咳嗽加重,或是突然咳嗽不止的人,也要預防心臟疾病。
心臟損傷時,也會引起呼吸系統的異常,就會出現心慌氣短,呼吸困難,咳嗽不止等異常的表現。
3、噁心多
嚴重的心梗的患者會影響到腸胃的功能,心臟供血不足時,會影響到全身的血液的代謝和流動。
患者往往都會出現上腹的疼痛,乾嘔,禍首嘔吐等表現。
一旦不明原因,或是在情緒激動,過量運動等情況下出現這樣的表現,預防心肌梗死的發生。
3、頭痛多
人體是個迴圈的系統,各個組織臟器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絡。
當心梗來臨的時候,會引起自主神經系統失衡,從而誘發頭暈頭疼。
並且心臟血管堵塞,大腦得不到足夠的血液和營養,引起腦血管的痙攣,就會出現劇烈的頭暈頭疼等異常。
那麼,怎樣才能預防心梗發生呢?
1、多吃含有α-亞麻酸的食物
紫蘇仁油是壓榨紫蘇子種子得到的一種特別健康的食用油。裡面富含α-亞麻酸的天然植物油,其含量可達67%左右,被稱為"陸地上的深海魚"。
有關研究表明,紫蘇仁油中的α-亞麻酸可以保護血管內皮細胞、軟化血管,減少脂質沉積,還可增加血管通透性,最大程度的保護心血管健康。
另外,α-亞麻酸被稱為"血管清道夫", 他可以分解為EPA,能清除血液垃圾,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調節脂質代謝,達到降血脂、血壓,清除血管垃圾,從而降低心梗的發病率。每天5-10ml紫蘇仁 油就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減少心梗發生的風險。
2、注意自己的三高
三高指的是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三高超過標準,會誘發心梗,尤其是高血壓,一定要注意。
3、定期檢查
醫生建議,每年都要定期檢查一下心梗,做心電圖,查一下心臟供血情況,沒多少錢,普通家庭也負擔的起。
-
12 # 數字貨幣智慧量化
心梗,又叫“心肌梗死”,是由於血栓或者炎症導致的心肌缺血性壞死。
每年新發心梗病例,約70萬例,被喻為健康的"炸彈",隨時奪人生命。
心梗的發生,與吸菸、喝酒、情緒、不良習慣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那麼,心梗來臨前,身體會出現哪些症狀呢?
心梗來臨前,會出現“1熱,2疼,3多”,指的是什麼?
心梗來臨前,會出現“1熱”
身體發熱
在心肌梗死前,患者會出現身體的白細胞會變多,紅細胞減少的情況,這時候救會出現身體發熱的症狀。
此症狀可能會持續一兩天,時間長的會持續一週。
如果你的身體有這樣的異常表現,建議儘早檢查一下。
心梗來臨前,會出現“2疼”
1、嗓子疼
心梗來臨前,除了會有一些典型的症狀以外,還會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狀,嗓子疼就是其中之一。
這是心臟放射痛的其中一種,有的病號表現不典型。
如果你在沒有吃辣椒,感冒的情況下,有這種感覺,可能是心梗發作的表現,要小心。
2、胸部疼
心梗最典型的一個症狀就是,出現胸痛的情況。
表現為,胸骨的正中間,或中間偏左一點的位置,出現疼痛,且伴有壓迫感,瀕死感,同時伴有出汗噁心的情況。
心梗來臨前,會出現“3多”
1、盜汗多
一般出汗,都是在過度運動之後比較常見,通常額頭較多,這與心梗發作的出汗部位不太一樣。
而在心梗發作前,身體的頭皮、脖子、後背、手心或者腳心都會大量出汗,尤其是睡覺時,更應該提高警惕,可能猝死即將發生。
2、噁心多
在睡眠充足的情況下,如果仍然有精疲力竭的感覺,要警惕心梗。
特別是女性,在心肌梗死發作前,可能會出現疲乏,這種疲乏可能是心力衰竭的表現。
並且,當心梗疼痛影響到讓人的腸胃功能時,病人還會頻繁的犯惡心,嚴重的話出現嘔吐。
3、頭痛多
如果一個人,在睡覺的時候,經常發生頭痛,尤其是偏頭痛,那麼可能不是頭部問題,而是心臟出現了問題。
偏頭痛和心臟異常,都是自主神經系統失衡的結果,心梗也會出現偏頭痛,主要是心梗前血管痙攣期,伴發腦血管痙攣所致。
預防心梗,保護心臟健康,堅持三個一
1、睡眠足一點
睡眠,對於心臟健康,十分重要。
長期熬夜,睡眠不足,會導致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打亂心臟自然的節律,易引起竇性心動過速、早搏、甚至是短陣室速,也就引起心臟不舒服。
很多人,在熬夜時,會突發心臟疾病,甚至猝死,所以日常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2、穴位按一點
極泉穴:位於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腋窩最深處)
功效:極泉穴位於心經腧穴,是心經的首穴,心主血脈、主神志,有養心安神,理氣活血,治療胸悶氣短,心煩意亂等作用。
常按摩,是疏通經絡,增加淋巴代謝,預防心絞痛、冠心病、心悸、心痛等。
3、心情好一點
有些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是由於激動、緊張、憤怒等激烈的情緒變化誘發的。
日常的我們要學會放鬆精神,對任何事情要能泰然處之,不能鑽牛角尖!
要知道,情緒在前,心臟病在後。
回覆列表
夏季,是心梗的一個高發季節。
這與室內外溫差大,人們易出汗、脫水,人體交感神經興奮等有關。
高血壓、冠心病、喜歡吃冷飲的年輕人、吸菸、酗酒、長期熬夜、工作壓力等,是心梗高發人群。
那麼,心梗來臨前,身體都有哪些症狀?又該如何預防心梗呢?
心梗來臨前,會出現“1熱,2疼,3多”,切莫忽視
1熱:大汗淋漓
心梗導致的出汗,往往是全身大量出汗,出汗面積更大,程度重,反反覆覆。
尤其是更年期女性,一定要注意這一點,切莫忽視。
2疼1、牙疼
生活中,牙疼,十分常見,而女性心梗,也容易導致牙痛。
當過於勞累,或者情緒比較激動時,出現劇烈牙痛,吃止痛藥,也無法緩解。
那麼,此時,心梗的機率很大,一定不要忽視,儘早就醫檢查。
2、嗓子疼
心梗來臨時,會有許多非典型的症狀,例如,嗓子有火辣辣的感覺。
這是心臟放射痛的其中一種,有的病號表現不典型時,如果你在沒有吃辣椒的情況下,有這種感覺,小心,是不是心梗發作的表現。
3多1、嘔吐多
這種情況,易誤診為“胃腸道疾病”。
但是,當心梗發生時,也有一些特定的內臟反應。
一般,表現為上吐下瀉,伴隨劍突痛,一旦出現此類情況,最好及時就醫檢查,切莫忽視,拖延。
2、心絞痛發作多
心梗發生前,會出現心絞痛,發作頻繁,且疼痛比較劇烈,持續時間長。
此時,一定要注意心梗,及時檢查,切莫再拖延。
3、心慌多
心梗來臨前,還會出現頻繁的心慌、氣短、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等。
此時,一定要高度警惕,切莫忽視。
心梗發生時,牢記這幾個數字,關鍵時刻,或許能救命時間就是生命,一點都不誇張!
首先,記住兩個“120”
第一個:及時撥打120
記住,不是背起病人奔醫院,而是撥打120,打通120急救電話,要詳細說明病情和地址,必要的時候,立即就地有效規範進行心肺復甦。
120急救車上有相關藥物和檢查裝置,在入院前就能用上,對搶時間來說很重要。
第二個:把握“黃金120分鐘”
心梗是急症中的急症,打通堵塞血管最要緊。
如果,能在發病後1小時內打通堵塞血管,患者死亡率為1%;如果延遲到發病後6小時才打通,死亡率升高到6%以上。
所以,急性心肌梗死最佳救治時間為發病後2小時,俗稱“黃金120分鐘”。
有效的心肺復甦這樣做:手掌根部,放在兩乳頭連線中點,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兩手平行重疊且手指交叉互握稍抬起,使手指脫離胸壁,兩臂垂直,用身體重量向下壓。
最少下壓5釐米或使胸部下陷1/3。
每分鐘至少按壓100次,按壓30次後進行口對口吹氣。
一手壓前額,一手提下頜,搶救者嘴唇包住患者嘴唇,連續吹氣兩次。如此週而復始。
預防心梗,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1、食用油,搭配吃
生活中,食用油過量,與搭配不合理,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誘因之一。
因此,養護心臟,除了要控制食用油的用量,還要注意搭配食用。
可以將橄欖油、大豆油、紫蘇仁油,按2:2:1的比例搭配,約25克~30克。
橄欖油富含油酸類脂肪酸,大豆油富含亞油酸類脂肪酸,紫蘇仁油富含亞麻酸類脂肪酸。
這樣搭配,可以滿足人體每天對三種脂肪酸的需求,有利於調節血脂健康,養護心腦血管健康。
其中,紫蘇仁油,含有的α-亞麻酸,是目前人體內最為缺乏的脂肪酸。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年版中,首次將a-亞麻酸加入,推薦a-亞麻酸每日攝入量為1600-1800毫克。
α-亞麻酸,具有降低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蛋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從而預防心血管疾病。
紫蘇仁油有著“陸地深海魚油”之稱,每天5ml即可滿足人體所需,除了做調和油,涼拌、油淋菜、拌酸奶等,都是不錯的食用選擇。
2、多飲茶,安心神
一天之中,中午是養心的黃金時間。
午後,泡上一杯茶水,對於心臟健康,十分有益。
黃花郎雙參茶,泡水喝,可養心安神,強心增免疫,促健康。
用人參、尾參、百合、苦蕎、黃花郎,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飲。
人參,能強心氣、補肺氣。尾參,質柔而潤,益五臟,延緩衰老。
百合,養心安神,養陰潤肺,增強抵抗力。苦蕎,可增加心肌供血量,有利心臟舒張。
黃花郎,清熱去火,幾者搭配,不寒不燥,可養心安神。
3、不熬夜,多休息
現代人,熬夜越來越多,但這對於心臟健康,十分不利。
長期熬夜,身體會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使血管收縮異常,極易誘發心梗。
此外,經常熬夜,過度勞累,還會增加心臟負擔,導致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易導致心肌缺血,而誘發急性心梗。
因此,一定要注意,養護心臟,少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
晚上十一點前,進入睡眠狀態,並且,午間休息時,不妨睡15-30分鐘午覺。
有研究表明,午睡半小時者,比不睡者,冠心病死亡率少30%。
午睡15-30分鐘,可改善冠脈血供,增強體力、消除疲勞,減少冠心病、心絞痛及心梗的發病機會。
4、遠菸酒,減負擔
養護心臟,一定還要注意遠離菸酒,給心臟減負擔。
大量飲酒,會導致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誘發急性心肌梗死。
抽菸,會導致血管痙攣、心肌缺血、嚴重心律失常,進而猝死的危險因素。
若是菸酒齊下,會有協同作用,嚴重危害心臟健康,甚至誘發猝死。
因此,保護心臟健康,一定要注意戒菸限酒,不貪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