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豆小米媽媽說

    小孩在學校被欺負,家長怎麼教小孩處理呢?記得金星說過這個,很經典的一句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斬草除根。

    作為家長要不要教孩子讓孩子打回去呢?一般家長都會給孩子這樣說:

    被打後,第一次,大聲警告告訴對方,打人是不對的,讓對方道歉,同時也要告知老師。

    第二次,還是被他打,同樣大聲告訴對方,不要打了,對方如果不聽。還繼續打,那麼不好意思,對他也不必客氣了,該出手時就出手,還手是肯定的了。

    先打了再說。小孩子之間打架,不會出多大的事情。打架老師會處理的,不能總是被捱打。打贏了,對方以後不敢再來打了。打不贏,也不怕,老師處理,或者找家長來解決。氣勢上不能輸。

    告訴孩子,自保的前提下可以還手,不能一味捱打。但是不能隨便打人。可以尋求老師和家長的幫忙,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有什麼不便給老師講的,可以給自己的父母說。

    如題主所說,經常捱打,家長還叮囑不要打別人去告訴老師。老師一般不會太嚴肅處理,孩子之間打鬧是很正常的,孩子去告知老師,某個同學打自己了。老師大不了批評下。下次孩子再次捱打,又找老師,打人的孩子也認為不過是批評下又沒什麼,老師覺得這孩子怎麼那麼愛告狀呢。或許久而久之,孩子經常被打,因為大家知道他不還手啊,就是給老師說說,老師又不可能打回去的。

    雖然說最好不要孩子打回去,但是孩子要是遇到對方一而再,再而三的打,還要繼續忍下去嗎?讓對方認為孩子好欺負嗎?家長要給孩子處理事情的方法和步驟。第一次,我可以原諒你,兩次我警告你不要太過分了,第三次,不好意思,那我對你就不客氣了。

  • 2 # 明白說教育

    第一,首先判斷對手

    這一點非常重要,要教小朋友學會判斷對手的實力和當前的形勢。我跟我的孩子舉例,我說如果欺負你的這個小朋友是正常的兒童,那麼你應該給他威懾,就是還回去,如果這個小朋友是非正常兒童的話,那麼他欺負了你,你說兩句就算了,不要打回去。

    第二、採用合理的方式保護自己

    什麼是合理的方式呢?首先要基於本能,別人打了你,你肯定是要有所反擊的,否則的話,這不符合我們人性的本能。那如何才是合理的方式呢?反擊這種方式是由我們基因決定的。當我們對別人的攻擊進行反擊的時候,也會注意適可而止,也就是說,我們的反擊不至於對別人造成大的傷害,只是在氣勢上要讓對方接受到資訊:你這樣欺負我,我很憤怒。

    第三尋求大人的幫助

    當小孩自己的威懾不起作用的時候,對方依然我行我素,變本加厲,這時候就需要尋求大人的幫助了。一方面可以把這個情況告訴老師,另一方面可以回家跟家長溝通,尋求家長的幫助。那麼家長在接到資訊之後,切忌去找欺負人的小孩理論。教給孩子正確的處理方式或者家長跟老師溝通,讓老師感受到家長很重視這件事情。

    總之一句話:遇到有人欺負自己,首先判斷實力,接著還擊,還擊無效,尋求大人幫助。

  • 3 # 佳話童心

    針對第一種,建議家長不要過多幹涉孩子們的行為,只需要告訴孩子在玩耍過程中所需要注意的安全就可以了,既要保護自己的安全,也要保護別人的安全。

    對於第二種是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現在校園欺凌現象層出不窮,教會孩子處理人際交往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事情。特別是針對小孩受欺負這樣的問題,我們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這樣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就像孩子本性軟弱,你教給他狠狠地還手打人,他是幹不來的;如果小孩本身就不太愛說話,你教給他去多講道理,他也是無助的。所以從根本上上解決這個問題,還是需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入手。

    1、 父母做好榜樣,給孩子創造一個民主、平等的家庭環境。

    2、讓孩子學會表達。培養孩子愛說話、敢說話的性格。

    3、 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一些好的性格,讓孩子學習和掌握做人的基本原則。

    4、 教給孩子具體的社交方法

    社交能力是孩子與他人特別是與同伴交往過程中獲得的一種能力,所以想讓孩子獲得社交能力,家長要教給孩子具體的社交方法。

    ① 學會分享交換

    ② 學會傾聽。

    ④ 如果有條件的話,父母可以給孩子上一些禮儀課

    5、 教給孩子用文明語言與他人交流,做一個人人喜歡的有禮貌的會說話孩子。

    6、 要給與孩子安全感,幫助孩子消除交際過程中的羞怯感。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在做任何事的時候都會比較膽怯,因為他不相信周圍的一切。尤其在人際交往方面,更是害怕與人打交道這時候父母要多給孩子講明白一些事情,告訴他交往的方法和道理。

    7、注意交往物件的選擇,擇善而從。

    8、當然很重要的一點是教給孩子說“不”,建立自己的界限。對於原則性的問題,要堅決地持有自己的態度,比如別人侵犯自己的尊嚴,一定要表明自己的態度;或者是別人對自己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一定要嚴肅拒絕。

  • 4 # 李夢龍

    那麼如果還在學校被欺負了,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和引導孩子呢?

    第一:正確的判斷。

    孩子們之間的衝突和成人還是有所區別的,有一部分孩子會因為自身的表達能力較弱,或者不善於人際交往因此利用行為去代替交流。或許這個孩子並無惡意,只是想和別人接觸或者玩耍,但是被對方認為是攻擊性行為,所以我們首先應該教會孩子的是正確的判斷。

    第二:自我保護。

    如果孩子確實是被別的孩子攻擊,那麼最首要的應該是學會保護自己,或者躲開及時告訴老師。這不是血性不血性的問題,你告訴孩子要還手要打回去,你認為不是在教孩子利用暴力解決,可是呢?這還是在利用暴力解決問題,一定要讓孩子明白暴力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會讓別人懼怕你疏遠你。

    第三:積極尋找辦法。

    應該教會孩子在遇到問題和困難時,不要害怕不要氣餒,應該積極的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且做到不惹事但是不怕事,對待每一個人都善良友好,絕不欺凌比自己弱小的人。這樣的孩子才是值得大家信賴與喜愛的。

  • 5 # 親子游戲分享

    小孩子在學校磕磕碰碰是難免的,老師是班級紀律的管理者,所以在學校發生的事情多半是要靠自己或者由老師來解決的。首先要說明不論事件誰對誰錯,在被欺負時,告訴孩子要主動積極反抗,保護自己不受更多的傷害。我覺得應該遵循以下三原則來處理較為妥當。

    一、積極反抗,避免自己受到更多的身體傷害。可以採取大聲呵斥對方“不準碰我!”,“為什麼打我?”,從語言上表達自己的憤怒;要學會保護自己的身體不受傷害,用胳膊格擋開對方的拳頭或者用力推開對方。不能任由對方欺負自己,哭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這是我常常告訴孩子的一句話。

    二、事件發生後,第一時間去向老師反應。事件發生後,要第一時間去告訴老師,老師有處理班級紀律的責任。在老師知道事情的經過後,會對事件進行一個評判,然後對錯的孩子做出一定的處理。一般小孩打鬧事件就此結束,往往家長的反應過於強烈,才會使事件升級。

    三、回來後告訴父母,和孩子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被欺負後,不論老師如何處理,孩子都會產生一定的負面情緒,回到家中一定要聆聽孩子的傾訴,並給與正面積極的迴應。然後和孩子探討如果以後在發生這樣的事情,有沒有更好的處理辦法?一般孩子就會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有時候比大人的方法還要好。

    所以在學校遇到這樣的事情時,我的建議是孩子第一反應要自我保護,然後能自己解決的自己解決,不能解決的找老師,如果老師的處理方式不滿意,最後家長再幹預較為穩妥!

  • 6 # 普通人968

    我不知是多大的孩子被打,和多大的孩子打他。如果幼兒園小朋友,小學生,告訴他不是我打不過你,打人是不對的,如果你有下次,我會還手,然後要報告老師。如果第二次還被打,就得打回去,再報告老師,第三次我就要跟對方家長和老師交涉了。如果孩子是初中了,我會教孩子和睦與人相處,同時遠離垃圾人,但如果孩子被打,我會教孩子先懂得保護自己,尋求大人幫助,並回家來告訴爸媽,好漢不吃眼前虧,人多勢眾的不必衝突,家長來處理。同時也教孩子辨別氛圍,辨別垃圾人,有選擇性交朋友,強身健體!這是我的建議。因為還沒有遇到,只是理論,也不知是否能行,你也借鑑一下其他人的處理方式吧。

  • 7 # 江天20

    現在校園欺凌現象屢屢出現,令社會和家長不安甚至震驚。怎麼可以有效避免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成為每一位學生家長最為關心的事情。筆者以為,應該分兩個方面:一是防範發生,二是降低侵害。

    先說說如何防範:

    第一,作為家長,平時多教育孩子在公開場合不要太招搖,也不要顯財露富,儘量降低孩子成為施暴者目標的機率。

    第二,作為家長,要引導孩子遠離暴力文化的侵擾。比如暴力遊戲、充斥暴力畫面的動畫片及電視劇等,不要沉迷於網路。   

    第三,作為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際交往觀念,學會與他人溝通的技巧。現在的孩子從小是“小皇帝”、“小公主”,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交往時,很容易發生矛盾,釀成校園暴力事件。更有甚者,不少嬌蠻任性達到某種程度也會升級成為施暴者。   

    第四,作為學校,應該在僻靜的角落、廁所、宿舍或者樓道拐角這些攝錄盲區,都是校園暴力的多發地帶,一方面要派人加強巡視,一方面,教育學生儘量避免單獨與發生過沖突的學生在這些場所接觸。

    再說說,校園欺凌發生時,如何最大程度降低侵害。

    首先,要教育孩子遇到暴力欺凌時不要驚慌,一定要沉著冷靜,甚至可以答應對方的某些非分要求,儘可能拖延時間,減緩對方施暴。

    遇到老師、校園保安或者其他成年人經過時,應該及時求救;看到其他學生儘可能暗示幫忙報告學校(只能暗示,否則可能會受到更嚴重的侵害)。  

    其次,教育孩子遇到暴力侵害時,要想辦法找機會逃跑。至少儘量躲避到有監控攝像頭的區域,養成取證意識。  

    再次,遭受暴力侵擾後,教育孩子不能忍氣吞聲,委曲求全,一定要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透過法律渠道讓施暴者付出代價,不能一味縱容他們。   

    最後,家庭.學校和社會要形成合力,加強引導,加強法制教育,讓學生清楚校園欺凌的危害。並加大力度,進行專項治理,形成震懾。

  • 8 # 圍城信步

    校園欺凌成為了社會熱點問題,家長如何防止孩子被校園欺凌?這是許多家長關注的問題。下面我結合個人經驗,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什麼樣的孩子容易被校園欺凌

    據我個人觀察,容易被校園欺凌的大概有如下四類學生:

    一、個子矮小,性格內向,容易被欺負型。弱肉強食是自然規律,個子矮小、身材瘦弱的學生天生就容易被欺負。加上又性格內向,不敢維護自己的權益,被人第一次欺負後,不敢告訴家長或老師,別的人就都會來欺負這個孩子了。

    二、有不良習慣,或者難以合群型。不注意衛生,喜歡說別人壞話,或者愛打小報告的學生,容易被人厭惡反感,從而招來欺凌。

    三、不注意別人感受,或者本身就愛欺負別人型。這種人一般比較強勢,經常欺負別人。但是,得罪的人太多了之後,被人聯合起來遭到報復性的欺凌,往往傷害更重。

    四、缺乏朋友的學生。一般朋友多的學生,受到欺負了有人幫忙撐腰,不容易受到欺負。

    如何防止孩子被欺凌

    一、幫助孩子練就強壯的身體。加強體育鍛煉,讓孩子儘量身強體壯,跑得快、跳得高,自然沒有人敢輕易冒犯。健康的體魄同時也能讓人終身受益!

    二、幫助孩子樹立自我保護意識。讓孩子懂得維護自己的權益,學會自我保護。受到欺負了,無論大小,都要及時告訴老師或者家長,不能讓別人覺得孩子好欺負。

    三、教育孩子不能欺負別人。自己再強壯,都不應該成為欺負別人的理由。待人接物,以和為貴,但是人若範我,我必回擊。這裡,要注意提高孩子的法治意識和道德觀念。教育孩子做到不惹事,也不怕事。

    四、提高孩子待人接物的技巧和情商。讓孩子學會與同學,哪怕是自己不喜歡的同學,都能平等和睦相處,搞好與同學之間的關係。這一能力,同樣能讓孩子受益無窮!

  • 9 # 用心微笑942

    個人覺得,從小不要把孩子壓制的太狠了,導致什麼話都不敢跟父母交流,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平心靜氣的好好說話,最關鍵是的好好教育孩子,在外面要有禮貌,會與人相處。在外面容易捱打的一種是熊孩子,說話做事遭人嫌的;還有一種就是太老實的,對別人的要求不敢說不的。

    學校方面,現在對於校園暴力是很重視的,很多學校都有無死角監控,對學生這方面的教育也日常話了,如果細心觀察,學校門衛處就配置了一些防暴力的管制工具。現在學校遇到暴力事件也會選擇報警,讓警方介入處理。不管在校內還是校外,遇到暴力恐怖事件,直接可以找人求救。

    總之,家長和學校都要教育孩子勇敢的和校園暴力說不,不能忍。

  • 10 # 師說

    校園暴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老師,一是學生。

    老師方面,現在已經很少出現這種情況了,因為未成年人保護方面,已經提到了很高的高度,而且老師體罰學生造成後果的,可以說是吃不了兜著走。所以老師這方面就不去說了,主要說說來自學生方面的暴力,也就是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是個令學校、家長等各方面都必將頭疼的事情,可以說是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這不,山西晉城成莊礦中學4月24日發生了一起,校長副校長都被免職了。但我覺得光是免校長副校長不是有效的方法,這起校園欺凌是發生在校外的,校長能跟著每一個學生嗎?

    現在這種情況下,避免校園暴力,免遭校園欺凌,還是得以學生為主。家長可以教育孩子,從以下幾方面做起,一般不會成為欺凌的物件:

    1、Sunny一些,不要總是一個人獨處一隅。

    往往遭到欺凌的孩子,大多性格內向,喜歡獨處,不喜交往。欺凌者也是看到起可欺,才發起欺凌的。而這些孩子,被欺凌時,不敢反抗,不知道逃跑,也不告訴老師和家長,就造成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欺凌事件發生。

    2、多交朋友,課餘跟朋友們一起玩耍。孩子一定要學會交往,要多交朋友。

    眾人在一起時,很少被欺凌,因為欺凌者看到這麼多人在一起,心有忌憚。就是被欺凌了,這些朋友中會有人出頭,或者告訴老師,會終止欺凌,從而引起重視,避免再次發生。

    3、敢於反抗,學會逃跑,必要時敢於下重手製止欺凌。

    要教會孩子,在欺凌開始時,第一時間堅決反抗。敢戰才能止戰,被打時的忍氣吞聲,只會遭致更重的毆打。如果對方人多,第一時間逃跑,做到不吃眼前虧。如果有人不放過追打,這時要敢於下重手,哪怕造成後果也在所不辭。不打痛對方,被打痛的就是自己。人應該善良,但不能過度,對於欺負你的人,不必善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加強對大蒜的澆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