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話說電影TOP
-
2 # 星圖影視
有許多人認為周星馳的老電影格局太小,故事太過於模式化,但我私人以為,評價電影的關鍵,在於能否讓觀眾記住他。如若時隔多年,你的朋友提起其中的一個片段,一句臺詞,你仍能夠驚喜的喊出電影的名字,那這部電影就是一部好的電影,如果沒辦法做到這一點,那麼即使這部電影裡有再多的內涵,再多的藝術價值,都是沒有用處的。
現在的很多商業電影,在看完一個月後,你還能否講出主角的名稱?能否想起大概的故事情節?能否想起你當時觀看的感受?這是很難做到的,但周星馳幾乎每一部電影都能夠做到,我甚至能清晰的叫出那些配角的名字,這堪稱是一個奇蹟。
周星馳很喜歡李小龍,所以他對功夫這部電影特別上心,這也讓功夫成為了周星馳最經典的幾部作品之一。功夫的故事脈絡十分簡單,基本就是周星馳最慣用的小人物逆襲的故事,我並不打算過度的去解讀這部電影的隱喻和內涵,功夫之所以會經典,單純就是因為他好看,電影裡的每個配角都有屬於自己的個性和特點,電影裡的每個笑點都算是精雕細琢,周星馳作為主演的演技更是無懈可擊。哪怕我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沒有看過,但現在驟然提起功夫,我會立刻想起醬爆洗澡時的那句:“包租婆,怎麼霎時間會沒有水了呢?”,會立刻記起賣雪糕的黃聖依,她是那麼清純漂亮,會立刻想起周星馳最後對火雲邪神那一句:“你想學嗎?我教你啊。”
遺憾的是,周星馳近來的電影,已經失去了這種感覺。這即是因為劇本的日漸平庸,也存在有演員發揮的關係。少了周星馳本人出演的星氏電影,總是令人感覺缺少了些什麼,如果說“西遊降魔篇”還有憑藉黃渤的精彩表演讓我回憶,那麼之後的“美人魚”幾乎沒有在我心裡留下任何的印象,只能用平庸來形容,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愈發的懷念功夫。
-
3 # 雞蛋影視愛剪輯
《功夫》男主全篇沒交代名字,是一個社會底層的阿貓阿狗,女主是個啞巴,沒有一句臺詞,卻可以這麼經典,第一次看捧腹大笑,第二遍看依然很好笑,長大看悲喜交加,再看就是感人至深了,誤入歧途的男主在正邪大戰你死我活的緊要關頭,回憶兒時的善舉和小女孩暖心迴應喚醒了他內心深處的良知,從此洗心革面向邪惡宣戰,而這是在他的潛能未被激發的決定,明知是死仍義無反顧,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何等的悲壯,
這部鉅作應該可以說是周星馳電影的巔峰之作了,
-
4 # 阿鳴看電影
電影《功夫》本身就是成人的童話,不死的英雄,震撼怪獸,歎為觀止的魔幻世界,悽美或者溫暖的愛情,如果把周星馳的喜劇片非要解讀成盜夢空間,有人認為只是一個小男孩兒的夢,反應出多麼鮮血淋漓的現實,那未免過度解讀了。我們經常在周的電影裡感受到,周在搞笑背後的無奈甚至是痛苦,無論是喜劇之王中,不厭其煩的說其實我是一個演員,還是功夫中究竟是做個好人忍氣吞聲,還是做個壞人,去和社會同流合汙的內心掙扎,這難道還夠鮮血淋漓的了嗎。個人認為在電影中,高手隨處可見,整天被痛打的包租公,漂亮而吝嗇的包租婆,喬裝成賣藝的琴魔,穿著拖鞋的火雲邪神,帶著金絲眼鏡的四眼仔等等,他們看上去都是平凡的百姓,隱匿在這個世界,然而又各個身懷絕學,功夫非凡,或許,周星馳是想要藉此提醒我們,在生活中,千萬不要小看了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們看似普通,卻可能都有各自神通廣大的技藝,跑龍套的群眾演員,或許有一天也可能成為一代電影宗師,人不可貌相。其實這部電影看似搞笑,但仔細欣賞卻是一部勵志片,周星馳透過另一種方式來表達小人物有一天也會逆襲的故事,也是很值得推薦的一部電影。但我們不能不說《功夫》依舊是一部精彩電影,周星馳充分向我們展示了他美妙的畫面感,來源於中國傳統的武打動作的張力,甚至僅僅將其中的打鬥的動作片段單獨分出來,也足以夠其他任何電影獲得好評了,但糟糕的恰恰是周星馳攙和了太多東西,反而掩蓋了其動作電影本身的光芒。
-
5 # 匯豐蘭苑
我覺得星爺的很多電影都是巔峰之作,但功夫是巔峰之中的巔峰,至於為什麼,主要是因為功夫裡的每個人都是大牌,可以說是金牌配金,但每個人又都有自己的特色,演技全都線上,當進看的時候,就覺得全程無尿點,你看了以後就真的有點激情澎湃的感覺。
再有這是一個小人物逆襲的電影,我覺得星爺的很多小人物電影都拍的很不錯,而功夫裡的小人物,就在告訴我們,無論你遭遇了什麼,無論你遇到多少挫折,只要你肯堅持初心,你最後也許不會有多大成就,但一定會成功。
-
6 # 愛豆萌寶
有許多人認為周星馳的老電影格局太小,故事太過於模式化,但我私人以為,評價電影的關鍵,在於能否讓觀眾記住他。如若時隔多年,你的朋友提起其中的一個片段,一句臺詞,你仍能夠驚喜的喊出電影的名字,那這部電影就是一部好的電影,如果沒辦法做到這一點,那麼即使這部電影裡有再多的內涵,再多的藝術價值,都是沒有用處的。
現在的很多商業電影,在看完一個月後,你還能否講出主角的名稱?能否想起大概的故事情節?能否想起你當時觀看的感受?這是很難做到的,但周星馳幾乎每一部電影都能夠做到,我甚至能清晰的叫出那些配角的名字,這堪稱是一個奇蹟。
周星馳很喜歡李小龍,所以他對功夫這部電影特別上心,這也讓功夫成為了周星馳最經典的幾部作品之一。功夫的故事脈絡十分簡單,基本就是周星馳最慣用的小人物逆襲的故事,我並不打算過度的去解讀這部電影的隱喻和內涵,功夫之所以會經典,單純就是因為他好看,電影裡的每個配角都有屬於自己的個性和特點,電影裡的每個笑點都算是精雕細琢,周星馳作為主演的演技更是無懈可擊。哪怕我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沒有看過,但現在驟然提起功夫,我會立刻想起醬爆洗澡時的那句:“包租婆,怎麼霎時間會沒有水了呢?”,會立刻記起賣雪糕的黃聖依,她是那麼清純漂亮,會立刻想起周星馳最後對火雲邪神那一句:“你想學嗎?我教你啊。”
遺憾的是,周星馳近來的電影,已經失去了這種感覺。這即是因為劇本的日漸平庸,也存在有演員發揮的關係。少了周星馳本人出演的星氏電影,總是令人感覺缺少了些什麼,如果說“西遊降魔篇”還有憑藉黃渤的精彩表演讓我回憶,那麼之後的“美人魚”幾乎沒有在我心裡留下任何的印象,只能用平庸來形容,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愈發的懷念功夫。
-
7 # 三生影視匯
《功夫》絕對是周星馳電影的鉅作
是由周星馳執導,周星馳、梁小龍、元華等主演的動作喜劇類電影,於2004年12月23日在中國上映。影片講述了一個街頭混混變成一代武術家,從一個本性善良的黑幫流氓改邪歸正的故事。《功夫》可以說是周星馳電影的巔峰之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無論是劇情,演員,還是臺詞都無可挑剔。劇情方面同樣是講述一個小人物到大人物的轉變,這周星馳以往的電影裡經常出現。演員方面就更不用說了,不管是主角周星馳還是配角元華,田啟文都恰到好處,而且他們經常和周星馳合作,彼此都十分默契。臺詞方面沒有延續以往浮誇無厘頭臺詞,而是用了一種簡潔冷幽默臺詞,也是一種不錯的感覺。之所以說《功夫》是周星馳電影的巔峰之作,因為從《功夫》開始出現轉折出現質疑。
這部周星馳的電影上映,讓觀眾看到了功夫和科技結合的魅力,同時從一個個武林高手的身上感悟到了強大和無奈的矛盾,無論從票房上來說,還是從影片本身的質量上來看,這都是周星馳最好的電影之一。
但是很可惜,現在的中國電影很難出現這樣一部電影了,這不僅僅是對於其他導演來說,對於現在的周星馳來說,同樣也是如此。
-
8 # 雲居四海小孟
從認識到電影《功夫》的價值以來,這已經不知是我第幾遍重刷了,說來也怪,小時候曾覺得這是最難看的一部周星馳電影,因為比起《賭俠》等完全以整蠱搞怪為主,無需思考太多的周星馳作品,《功夫》的故事太過沉重甚至對於兒時的我而言根本看不太懂,可直至長大以後才發現,原來這就是最棒的周星馳作品。
儘管鬼馬、漫畫式處理、後現代思維比比皆是,看似脫線、浮誇,但偏偏是它入選了斯帕克·李的推薦電影,又偏偏是它入圍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即便撇開獎項的虛名不看,論思想性和電影表達,也完全稱得上是周星馳作品中的巔峰。
眾所周知,李小龍始終是周星馳的精神偶像,周星馳的電影中也時常可見模仿李小龍的打鬥場面,在他自己擔正導演以後的《少林足球》更是直接用功夫元素向偶像致敬。同時,周星馳擁有非常強烈的武俠情結,尤以《如來神掌》為甚,《功夫》中的火雲邪神、《西遊·降魔篇》中的天殘腳、《美人魚》中的龍劍飛都直接搬用其中的人物名,《功夫》、《長江七號》、《西遊·降魔篇》、《西遊·伏妖篇》中也都出現了“如來神掌”的必勝殺招,這或許與周星馳年輕時看的港漫《小流氓》(即後來改名《龍虎門》的黃玉郎作品)有關,其中的大反派正是那位“火雲邪神”。
周星馳的喜劇片往往有很強的型別片打底,《回魂夜》是恐怖片,《少林足球》是運動片,《長江七號》是科幻片……《功夫》是周星馳找到了正確自我表達方式的存在,也是他把功夫型別片與個人風格結合最為緊密的代表作。萬中無一的絕世高手,臥虎藏龍的城寨江湖,都是極其東方式的武俠呈現。這在《功夫》中,更加上升到了一種迷影致敬的層次,除了大家都熟悉的李小龍武者氣質、更多的還有來自中國武術門派和邵氏電影的武俠滋養,片中飾演十二路彈腿、五郎八卦棍、鐵線拳的釋行宇、趙志凌、董志華三人在現實中都是真正習過武的演員,董志華更是武俠片大導演張徹在大陸的最後一代弟子之一,而周星馳為了使用蛤蟆功、楊過與小龍女等名稱,甚至試圖向金庸支付版權使用費(被金庸拒絕,並表示這並不是改編,可以隨便使用)。簡言之,《功夫》不僅僅是對邵氏、李小龍等功夫動作片代表的簡單拼貼,更是對神怪武俠的組合解構,乃至於對中華武俠文化的傳承與致敬。
周星馳的喜劇有著獨特的個人風格,究其參與電影的喜劇路數,可以簡單分為以下幾種:90年代他與王晶、李力持、谷德昭合作的時期都是一些極盡惡搞能事的無腦商業笑片(甚至劉鎮偉的《賭聖》、《新精武門》等電影也是如此),而搭上主打小市民喜劇的高志森、黃百鳴或是電影主宰者的杜琪峰又因受到限制而難以發揮個人特色,只有從與劉鎮偉後期合作的電影中,我們才能真正找到一些更為深層次的表達,劉鎮偉擅用穿越、惡搞等橋段來解構故事,用修正主義來編織世界觀,所以我們能看到,周星馳與劉鎮偉合作的電影中,基本都是讓人一邊笑一邊哭的悲喜劇,《回魂夜》中瘋魔的抓鬼專家,相信帶上紙帽子就能飛的信念主導現實、《大話西遊》中為取經大義放下愛情的孫悟空,神話人物也可以擁有愛情……劉鎮偉的悲喜劇固然能令人在喜劇之餘收穫感動,周星馳也或多或少從中獲取養分,但等到他自己成為導演,在劉鎮偉的創作日益呈現疲態的同時,周星馳卻要走的更遠、更極致。究其原因,則是因為在悲喜劇之上,周星馳成為了真正令人笑中帶淚的黑色喜劇作者,成為了真正善於調動觀眾情緒的操盤者。如果說《少林足球》中少林足球隊師兄弟們被群毆羞辱的殘酷還被大團圓的致勝所沖淡,那麼自《功夫》以來,周星馳黑色喜劇的基調則變得越發濃郁,而這種風格基本可以簡述為暴力、荒誕、感動與黑色幽默同在。《功夫》中開場即是斧頭幫殺人的暴力展示,馮小剛客串的鱷魚幫老大被砍斷腿,之後釋行宇扮演的十二路彈腿遭遇暗殺則被削去腦袋。而進入精神病院尋找火雲邪神,遭遇庫布里克《閃靈》式血泊,鏡頭移動幾乎是恐怖片的拍法。《西遊·降魔篇》、《西遊·伏妖篇》更是完全不同於劉鎮偉悲情西遊的暗黑新世界,魚妖先後吃掉漁民爸爸女兒媽媽一家人,豬八戒在洞中烤人肉,孫悟空也變成了面目猙獰的恐怖妖猴,蜘蛛精的驚悚登場、九宮真人的邪惡……各種直觀的暴力呈現,紛紛重新整理我們對周星馳以往電影的認知。
但這正是周星馳黑色喜劇的魅力所在,在調動觀眾情緒方面,周星馳絕對是一等一的高手,拎出《功夫》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場戲,來看看周星馳如何用他的方式完成一個古惑仔轉變為英雄的過程。琛哥讓阿星拿木棍偷襲正與火雲邪神打的難捨難分的“神鵰俠侶”,此時阿星的良知出現,本該是熱血沸騰的轉機,周星馳卻是用“到底是打他本人還是打他媽”的對白進行喜劇化處理,觀眾正以為節奏舒緩,可週星馳立馬接上殘酷的暴力,火雲邪神狂毆阿星,大地裂開、頭被打進地裡,令人不忍直視,但此時喜劇的情節又果斷出現,即便被打的不成人形,可阿星還是要用小木棍敲火雲邪神腦袋。短短一段戲,黑色之中滿載笑料,有喜感但更多的卻是辛酸,這就完成了一個古惑仔蛻變為英雄的轉折。
《功夫》中的細節處理非常到位,且處處對照絲毫不敷衍。阿星不認識字,所以《如來神掌》秘籍是圖畫,在他被打傷後也是用圖畫的形式畫出那個棒棒糖;阿星打劫啞女時的動作與背後的海報一致,象徵著兩人之間不平凡的愛情;包租婆上門對戰火雲邪神帶了一口大鐘,被田啟文飾演的斧頭幫師爺吐槽“送鍾”,後來觀眾才反應過來這口鐘的用途是配合包租婆的獅吼功(聲如洪鐘的物化呈現);阿鬼跟包租婆打招呼夾雜蹩腳的英文,而他死前的話“What are you preparing to do ?”也是被包租公吐槽“聽不懂英文啊”的英語(死亡前的殘酷對照聽不懂英語的啼笑皆非,則又是一次周星馳式的黑色戲謔了),同時,包租公吐槽“你還是說中文吧”的橋段出現了兩次,一次是阿鬼說英文,另一次是阿星畫圖,同樣類似場景的反覆,產生了很明顯的對照。
雖然在細節上追求殘酷、令人五味雜陳悲喜交加,但周星馳的電影價值觀卻是十足的純情童話。星爺極其單純的孩童式愛情思維、平凡簡單能夠戰勝絕世魔頭的價值理念,一直在他的作品中反覆出現,所以《功夫》啞女會因阿星的奮不顧身而念念不忘,街頭漫畫變成絕世秘籍;所以《西遊》系列中段小姐為了玄奘甘願犧牲,《兒歌三百首》變成《大日如來咒》;所以《美人魚》中劉軒會因為一起吃個炸雞就愛上人魚,霸道Quattroporte變成環保衛士。
另外,《功夫》的配樂非常棒,黃英華大量運用中國古典配樂,《東海漁歌》、《英雄們跨過了大渡河》、《小刀會組歌》、《將軍令》等配樂對應電影都無比貼切,OST中的《只要為你活一天》一響起基本就是一個淚點。《功夫》中各種運鏡和視聽也都堪稱完美,為所欲為的邪惡斧頭幫跳舞、登場基本都是俯視廣角鏡,而豬籠城寨的平民們登場則基本都是仰視廣角鏡,這一仰視一俯視之間,便知道周星馳藏著說的概念:對邪惡勢力的俯視(瞧不起)、對貧苦人民的仰視(尊重與歌頌)。同時,看似囂張卻一直尋求外援,外強中乾的斧頭幫和臥虎藏龍的豬籠城寨,也正是由鏡頭的仰視與俯視所帶出。《功夫》之所以是至尊,除了上述種種,甚至這部戲的特效都是星爺此後作品無法企及的極致(對比《美人魚》中的人魚藏身處特效便知)。
至此,你一定會明白,何以《功夫》該是至尊了。
-
9 # DongDong看電影
其實我一直覺得,各個方面來說,《功夫》才是周星馳電影生涯至今為止的巔峰,尤其是作為導演。
1,漫畫式設定與世界觀構架
《功夫》拍攝上映於03-04年,04年之前的功夫電影是什麼樣的?拳拳到肉的李小龍、成龍和洪金寶,或者是融入哲思、已經偏向超能武俠的《臥虎藏龍》。而《功夫》做到了一點獨創,即是漫畫式設定,放在《功夫》裡的直觀體現即是在動作、情節、邏輯、攝影等各個方面糅雜誇張與虛幻,就像《長江七號》的主角徐嬌小朋友隨口一句評價:“這些看起來不像是真的。”
琴音可以殺人、火雲邪神出手的速度快過子彈、阿星如來神掌的境界比之孫大聖基本就差了七十二變、蛇毒陰差陽錯有助主角,斧頭幫在豬籠城寨的出場還做了個黑雲壓城的特效……半現實半虛構的世界以及透過整體鏡頭呈現出的風格,正是最大的特色。
而當週氏喜劇和功夫動作結合在一起,尤其出彩。
2.群演醬油
周星馳的電影,配角和群演一向出彩,尤其《功夫》,為大家貢獻了很多直到今天還在被不斷運用和延伸的角色。
包租公、包租婆夫婦:大嗓門與色魔,最後卻是太極行雲流水,獅吼功大氣威重。大師風範,心火不熄,不外乎如是。而且也為觀眾提供了不少笑料。
齙牙珍:戲份不多,但出奇的讓人印象深刻。嫋嫋婷婷的身段,嬌媚愛美的女兒常態,格外出位的齙牙,這幾種似乎矛盾的屬性集合於一人身上。她不是美女,但當她第一個站出來為了三位高手和包租婆大吵的時候,又是無與倫比的氣勢和情義。
總之,我覺得它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
-
10 # 歸湖先生
周星馳的所有作品,我個人最喜歡的三部就是《功夫》,《喜劇之王》和《唐伯虎點秋香》。
單獨就《功夫》這一部開講,我個人認為應該算是巔峰作品吧,無論是劇情,場景,實打實的功夫片段,還是搞笑功底,都算得上是一流,尤其是“天聾地啞”與房東夫婦對戰的那一個片段,精彩絕倫,連配樂也經典的無以復加!
有很多觀眾喜歡《大話西遊》,位登神壇,可是《大話西遊》我卻只喜歡神神叨叨,碎碎唸的唐僧!其他的感覺好亂。
回覆列表
周星馳的《功夫》,是我小時候非常喜歡的一部片子。記得當時口碑褒貶不一,雖說拿了華語年冠,讚美之聲不少,但在我印象裡,當年網上說他江郎才盡,純靠特效,笑點老套,演員表演不自然,比起九十年代差遠了,種種論調也都不少。當時被說不跟老搭檔合作了,新找的人不行。黃聖依,我有很清晰的印象,當年被噴最差星女郎,顏被踩不說,咖位也比不上前面任何一個星女郎(那時星女郎這個概念還不像現在這麼要求嚴格必須是周星馳捧出的新人,第十放映室盤點星女郎,就把他合作過的女演員全盤點了一遍)。反正當年我心裡很憤憤不平,因為我覺得《功夫》根本不比他九十年代片子差,而且黃聖依的啞女也給我留下美好印象。
今年呢,我成了周星馳粉絲,比較關注虎撲上一些關於他的貼子。然後驚訝發現,《功夫》在這論壇評價很高。當年被噴的配角,現在被給予讚譽。當年被踩的黃聖依,現在《功夫》裡演的啞女也常被人吹。然後我又回頭看眼豆瓣,居然8分以上了,想當年我打分時才7分多點。心裡一方面為自己小時候喜歡的片子得到“平反”感到高興,另一方面也感到不解。為什麼風評會變化呢?
順說我還發現個有意思的事。這麼多年來我見過網上有人說周星馳9293年後不再純搞笑,而是想玩點深度,諷刺,就不好笑了。有人說周星馳從喜劇之王開始就不行了。有人說周星馳新千年後玩特效,從少林足球開始不行了。有人說從功夫開始不跟達叔等老班底合作就不行了。有人說長江七號開始不行。還有人說從降魔,從美人魚……
扯遠了,回到標題。大家印象裡功夫當年風評如何,在你們心中水平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