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8078357583

    能力夠強。輔佐秦始皇統一天下立下汗馬功勞,為秦統一後實施的各項影響後世的制度措施起著重要作用。但人品稱不上高尚,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擇手段。和許多先秦時期的名人志士一樣,才華橫溢,卻道德修不高,沒有忠義之思想。可能與沒有受儒家思想影響有關。

  • 2 # 曾園

    李斯(約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法家人物。他將韓非子與商鞅等人的思想付諸實施。我有過討論:同樣是變法,為什麼商鞅成功了而王安石卻失敗了?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339691401617342721/

    李斯與韓非都曾在儒家思想家荀子那裡讀書,後來李斯變身為法家在公元前247年來秦國尋找發展。

    這一年他已經37歲,求勝心切。戰國時期每天都在發生巨大變化,秦國是成長最快的國家,機會多。講法家那套快速強國理論,最有可能被秦王聽進耳朵裡去。

    當時秦國還存有不少戎狄風氣,李斯在公元前 237 年向未來的秦始皇上疏:“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翻譯一下:在擊甕、叩缶、彈箏等樂器的伴奏下,一邊嗚嗚唱歌,一邊拍擊大腿,這是真的秦之聲啊。明明秦樂和中原諸國比,非常落後,李斯還猛烈吹捧秦樂,實在顯得吃相難看。不過,這一年他已經47歲了。

    當然,他不是毫無原則。他追隨呂不韋慢慢上位。當有一天秦始皇決定趕走那些“秦漂”知識分子的時候,他於是寫了《諫逐客書》。這篇文章幫了他的大忙。他終於成功上位當上了左丞相。

    秦始皇做的很多大事中,除了軍事與修路,很多由李斯策劃。

    其中包括郡縣制、統一文字、焚書坑儒、制定重農抑商的國策……值得說一下,焚書的惡性程度被擴大了,有些書只是在民間燒了,朝廷留有副本。

    我們應該明白,郡縣制大一統極權統治並非是精確計算出來的高明之策,無非是投其所好(快速強國,保證穩定)、臨時想當然的計策。所以,快速崛起的秦朝瞬間就亡了。

    李斯本人也一樣,過度計算、斤斤計較並沒有帶來個人的穩定,反而在激烈的宮廷競爭中被此消彼長的短期權力交替中被人腰斬。

    與歐洲的發展比,郡縣制與重農抑商兩個國策在今後的中華民族的政治框架中束縛了人們的思想,限制了人才的發展,降低了大多數人的品德(財務過度集中,普通人想要致富,會發現當官貪腐最快),商人想要發展也必須走官商勾結這條路,國家整體過度依賴農業造成整體人均收入低,競爭性被集中到考試當官這一條路上了,這種競爭性對國家沒有多大幫助。封建社會晚期,比如明清,就發現軍事科技落後,商業落後,但相關人才缺乏。

  • 3 # 日慕鄉關

    如果用一個詞來描述李斯,那就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上蔡小吏出身的李斯,在那個沒有科舉的年代,不甘於命運,結婚成家以後依然決然的辭去安穩的工作,千里迢迢到拜師荀子學藝,為的就是能在這個大時代實現飛黃騰達的理想。

    他的理想在秦國得到了實現,一部分是他有才,一部分是他趕上了好時代,遇到了宏圖大志又鬱郁不得志的嬴政,君臣二人相得益彰,演繹了一段千載君臣魚有水的神話,共同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土,從這點上來說,李斯是個才人,也是個能人,是秦國統一六國的大功臣!

    但李斯的人生卻是以悲劇收場了?為什麼?

    性格決定命運!

    這句話有點老套,但是放在這裡恰如其分!

    在秦國找到工作的李斯,無時不刻不生活在對未來的憂慮中,早年剛剛在秦國站穩腳跟,就遭遇了引發排外潮的“鄭國水渠”事件,險些遭遇滅頂之災,幸虧他急中生智,靠《諫逐客書》這一神來之筆挽救了自己的仕途,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重大危機,讓他深刻的明白,在風高浪急險灘密佈的命運之河中,要想逆流而上,只有當機立斷心狠又辣。

    他從此走上一條流血的仕途!

    相國呂不韋,是他的伯樂,也是他進入上層的領路人,但當他站穩腳跟,意識到風向的轉變後,立馬一腳踢開,並與新主子嬴政一起幹掉老領導。知遇之恩不過是你情我願的一場遊戲。

    師兄韓非,是公認的理論大家,也是經他推薦到的秦國,但是當他發現這位看似口吃木訥,實則潛力無限的師兄要搶走自己風頭的時候,毫不猶豫的在背後給他來上一槍,朋友,就是用來出賣的!

    當他覺察到秦始皇對書生的厭惡,絲毫不顧忌自己同為底層士子出身的淵源,對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們痛下殺手,一把大火燒掉了無數的孤本典籍,也燒光了李斯內心深處僅有的一絲善良。情懷,只屬於弱者!

    正是這種對權力無限的追逐,讓他在沙丘平臺的那個晚上輕而易舉的臣服在趙高的手下,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食髓知味,毫無底線毫無原則的把未來寄託到一個昏聵無能的二世祖手裡,以為還可以煥發第二春,永遠抓住權力的牛耳,沒想到這次徹底失敗!

    一生宦海沉浮的他,以為選擇不過是待價而沽、奇貨可居的遊戲,卻遇到了一個更加瘋狂的權力瘋子:趙高!

    捕獵者變成了獵物,迎接李斯的只有死亡!

    有人說他與扶蘇無冤無仇,如果當初不是沙丘平臺的意外,扶蘇上位,也許李斯可以繼續風光無限。這種說法低估了李斯對局勢的判斷力,扶蘇是一個寬容的理想主義者,從他與父親的爭執可見一斑,大凡這種人,對李斯這種毫無底線、不擇手段往上爬的傢伙都沒有好感,李斯正是看到這一弊端,所以兩害相權取其輕,選擇了看似柔弱實則昏聵的胡亥!

    據說李斯父子死前,悔不當初,痛哭流涕!如此的似曾相識!

    垢莫大於卑賤,悲莫甚與貧困!

    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 4 # 雜貨部UR

    總的來說,他是歷史上最傑出的丞相之一,秦始皇眾多影響數千年的政策其實都是他的主張。但卻和秦始皇一樣備受爭議,我認為這是後世歷史學家醜化的結果,但這並不能抹殺李斯的功績。

    李斯早年為郡小吏,後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學成入秦 。初被呂不韋任以為郎 。後勸說秦王政滅諸侯、成帝業,被任為長史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由於韓人間諜鄭國入秦,秦王下令驅逐六國客卿 。在秦王政滅六國的事業中起了較大作用。秦統一天下後,與王綰、馮劫議定尊秦王政為皇帝,並制定有關的禮儀制度。被任為丞相 。他建議拆除郡縣城牆,銷燬民間的兵器 ;反對分封制,堅持郡縣制 ;又主張焚燒民間收藏的《詩》、《書》等百家語,禁止私學,以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 。還參與制定了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 。李斯政治主張的實施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 5 # 信行之

    政治能力很高,以前有款遊戲叫三國志什麼的,裡面政治能力最高是100,照李斯的功績,他達到99沒問題,遺憾的是遇到了一個琢磨玩弄人性的高手趙高,被趙高活活玩死了,順便坑了我數百年大秦基業,李斯也算曆史中那種改變歷史程序甚至是方向的人,沒玩過趙高,可惜了。

  • 6 # 歷史倪說

    李斯算的上,治世能臣,平六國功不可沒;秦統一後的中央集權,也是功勳卓著,從他捨棄大家倡導的分封制,力推郡縣制就可見一斑。有為之君秦始皇的離世把他推到了歷史前臺,在狡詐方面遠遠不足的李斯無法應付,越陷越深,最後淪為棄子。

  • 7 # 魔鬼嘆息

    千古一相

    可以說是告訴後來的人怎麼做丞相

    按現在的說法就是教人做丞相

    丞相鼻祖

    在我看來沒有任何過錯

  • 8 # 莊老C

    評價一個人,要看他出生和死亡整個過程。李斯出身寒門,師從荀子,法家代表人物,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最大功臣,整個秦帝國的二號人物。提出三公九卿制,自己又做了中國第一個宰相。然而卻和趙高放棄嫡長,謀立庶子胡亥,這也行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敗筆。

    二世登基之後,卻將李斯腰斬棄世,這也許是中國專制帝制下對相權的第一次屠戮,李斯是個奇蹟,也是個悲劇。

  • 9 # 香茗史館

    李斯可以說是“成也老鼠,敗也老鼠”,他從老鼠身上悟出的“處在不同的環境,就有不同的作為”的“老鼠哲學”就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他的人生以秦始皇去世為節點,完全可以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雖然貪圖名利卻充滿智慧,壯志未酬、目標遠大,幾乎是一個完美逆襲的勵志故事;後半部分,迫於胡亥和趙高,他不得不接受現實,苟且偷生,成為了毀滅自己和毀滅秦國的罪人。

    △李斯

    前半生:一個完美逆襲的勵志故事

    公元前284年,李斯出生於楚國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小時候的李斯和大多數人一樣,並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一切都很平淡。

    長大之後,李斯在當地做了一名小吏,過著平平淡淡的日子。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生存於廁所和穀倉兩種老鼠的區別,從此悟出了一個道理,“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境決定的。”這就是李斯所悟出的“老鼠哲學”,而這也成為了他之後的處世哲學。

    △李斯

    於是,李斯辭去職務,拜荀子為師,學習帝王治國之術。以“老鼠哲學”為處世之道的李斯,便想要找一個適合自己的環境,從而改變自己的人生,於是縱觀七國局勢後,他選擇了前往秦國。

    到達秦國之後,正好趕上秦莊襄王去世,始皇嬴政繼位,善於尋找機會的李斯便去拜訪呂不韋,呂不韋對其極為欣賞,任命其為郎官。此後又利用見到秦始皇的機會,對其展開遊說,提出了“想要一統天下,就要持續衰弱六國”的戰略,從而成功獲得秦王重視,被任命為長史。

    △初到秦國的李斯極善把握機會

    秦始皇十年(前237年),秦國爆發嫪毐叛亂,並牽連到相國呂不韋,後又爆發南韓人鄭國以修渠名義來到秦國,實為刺探秦國情報,並促使秦國勞民傷財。此後便發生了著名的《逐客令》事件,被列入驅逐之列的李斯連忙上書,說明了驅逐他國客卿的弊端,終於說動秦始皇,還被提拔為了廷尉。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歷經長達十餘年的滅國戰爭,秦國終於統一六國。然而在商討蓋伊何種方式治理天下時,丞相王綰建議沿用周朝的分封制,又是李斯站出來,建議推行郡縣制,實行中央集權。這再次與秦始皇的想法不謀而合,因而不久後,李斯便被提拔為了丞相。

    △成為丞相的李斯步入了人生巔峰

    作為法家的代表人物,李斯對商鞅的功業極為敬佩,並立志想要超越,如果說商鞅改變了一個國家,那麼李斯便立志要改變一個時代。

    在李斯的輔佐下,秦國開始全面推行郡縣制,此後又先後對文字、貨幣、度量衡、土地制度等制度進行了改革,併力求在文化與思想上對全國進行統一,在嘗試融合失敗之後,同樣是在李斯的建議下,又展開了“焚書坑儒”事件。

    李斯的前半生,雖然貪圖名利,但卻充滿智慧,他與秦始皇緊密合作,努力想要打造一個能夠萬世傳承的強大帝國。然而,秦帝國這座大廈還未徹底竣工,甚至連根基還不是很穩固的情況下,秦始皇便駕崩了,而李斯也就此走上了自我毀滅和毀滅秦國的道路。

    後半生:李斯的自我毀滅和毀滅秦國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東巡歸途於沙丘病逝,隨即爆發了著名的“沙丘政變”。趙高先是扣下秦始皇寫給扶蘇的信,繼而與胡亥一起聯手,威逼李斯妥協,與他們一同炮製了賜死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的詔書。

    △沙丘政變

    對於李斯投向趙高和胡亥,我倒是能夠理解。李斯雖然貴為丞相,但有秦始皇這個強大的帝王存在,李斯的根基其實並不深,尤其在軍隊的勢力實在有限。胡亥貴為皇子,趙高又是中車府令(專管皇帝車架),而負責東巡安全的蒙毅又被遣走,秦始皇死後,這支隊伍實際上已經落入了胡亥和趙高手中,如果李斯不妥協,那麼也不過是多個殉國者而已。而以“老鼠哲學”為處世之道的李斯,在這種絕境下倒向胡亥和趙高,也就不難理解了,更何況身為法家的李斯與傾向儒家治國的公子扶蘇本就存在天然矛盾。

    正因為李斯是被迫投向胡亥一方的,因此胡亥更加親近趙高而疏遠李斯也就不難理解了。李斯雖然仍為丞相,但由於趙高的存在,他已經無法掌控朝政,甚至連見胡亥一面都極為困難,而醉心於玩樂的胡亥,對於李斯提出的意見,非但不予以採納,甚至還對其多加訓斥。

    △李斯的後半生極為無奈

    我想,這段時期的李斯應該是極為矛盾的,一方面他不願放棄丞相的尊位,另一方面卻不得不面對失勢的現狀。眼看著自己和秦始皇半生的努力逐漸被毀於一旦,為了生存,李斯甚至不得不親手參與破壞,很難想象李斯那些年經歷了怎樣的煎熬。

    在胡亥和趙高的聯手之下,秦國很快就走向了崩潰,陳勝吳廣的起義最終引發了全國性的戰亂,而秦二世和趙高對此卻採取了置之不理的態度。眼看秦國就要毀於一旦,李斯只好硬著頭皮與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上書勸諫,希望秦二世停止修建阿房宮,減少徭役。正在玩樂的胡亥見到李斯等人的上書,惱怒之下將他們逮捕入獄。

    △獄中的李斯已經徹底死心了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李斯在獄中多次上書,卻都被趙高扣留,趙高甚至還汙衊其與兒子李由謀反,在嚴訊逼供之下,李斯被迫承認謀反,最終於七月被處死,夷三族。其子李由雖率兵在外,但在雍丘被項羽和劉邦擊敗,最終也被斬殺。

    李斯的死,更是間接導致了王離和章邯的投降,鉅鹿戰敗之後,秦國徹底喪失了翻盤的希望,最終走向了滅亡。

    綜上所述,李斯一生奉行自己悟出的“老鼠哲學”,而他的這種處世哲學,前半生成就了他,可後半生也同樣毀滅了他。

  • 10 # 左說春秋

    一、良禽擇木而棲一李斯學成入秦

    李斯,楚國上蔡人。起自閭巷,觀廁鼠與倉鼠之別,立志幹一番大事業。荀子門下學成後,先入楚宮,見楚王耽於安樂,轉西赴秦。恰逢莊襄王死,贏政繼位,丞相呂不韋柄國。先為呂不韋門下舍人,漸得呂賞識,升為郎。見贏政,分析天下形勢,乘六國貪圖安逸不思進取之機,鼓勵贏政利用秦國兵強馬壯的優勢,奮六世之餘烈,東出函谷統一天下。贏政十分高興,拜為長史。並聽從李斯建議,派使者攜重金遊六國,厚結各國貪財者高官;對不肯受禮者,派刺客刺殺,離間和消耗六國幹臣,隨後加之刀兵,收效很大,加封李斯為客卿。

    李斯入秦,給贏政指出統一六國戰略,高六國謀士一籌,這是李斯實現志向與選擇明主的完美結合。在六國謀僚中,李斯是一個特別人物。

    二、諫逐客卿,為秦統一天下奠定了用人制度。

    秦華人才多武將,謀略之才多出六國。當韓人鄭國以修渠疲秦後,秦宗室激起排外情緒,呼籲一切逐客,李斯也被免職,列入逐客之列。李斯上書《諫逐客書》,列舉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孫支5人助秦並20國霸西戎;商鞅變法強秦,張儀破六國之縱,擴疆千里等經驗;說服贏政廢逐客令,復客卿制度。這篇文章,徹底消除老秦人偏見,不僅是李斯個人復官,升廷尉,拜丞相,重要的是堅定了秦國收天下英才於秦用的人才戰略,為統一六國打下人才基礎。這是為秦統一作出的重大貢獻。

    三、反對分封,首倡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度

    秦始皇用李斯謀,很快統一六國後,丞相王倌建議分封諸王而治,而李斯則吸取分封制度的教訓,提出郡縣制,加強中央集權。這不僅在中國,即是世界範圍內也是空前之舉。為2000多年帝制開了先河,不論分合聚散,最終都是走向統一。這也是李斯重大的歷史貢獻,也是非常人能及的貢獻,創立一個歷兩千多年不變制度,應該得到後人紀念。

    四、統一中央集權制思想也是功不可磨

    為統一中央集權,反對分封,李斯提出了對危害統一制度的文學《詩》、《書》和百家語者進行清理。杜絕以古非今。焚書一事,從學術角度看,令人痛心,但與當時政治形態相比,不焚《詩》《書》和百家語,會危害新生政治制度。應該根據利害輕重作出判斷。當史書危及政治時,只能犧牲一部分。所以老人家說焚書之事待商量。今天拿這點批秦始皇和李斯,應該歷史分析,合情合理判斷。

    李斯臨刑前所言自己七罪,恰是李斯對秦的七項貢獻,茲不贅述。

    關於李斯的悲劇原因,主要有幾點:

    一是太看重名祿地位。起自平民,歷事諸侯,官至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榮耀極尊。過分看重個人地位得失,不早一點勸諫和彌補皇帝的政治過失,阿諛苟合二世和趙高,不惜犧牲重大原則以自保,是李斯被殺的主要原因。苟合趙高殺長立幼,註定自己被清理。

    二是未及時進諫二世,當橫徵暴斂激起民變時才去進言,已經晚了。那麼聰明的人,卻被趙高"煬蔽",極富雄辨之才的丞相,連皇帝也見不上,還上趙高當,不在朝堂言政,而在二世燕樂之時進諫,豈有不被殺之理?

    李斯是秦朝大功臣,落得五刑死,誅三族,固然是趙高作惡,但李斯計較名位,不講原則,實在是自取滅亡。論治國,多少趙高可及?論權術李斯可謂小兒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氏璧是怎麼來的?後來又去了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