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林劍客

    現在最有可能的推論是元朝時,被打碎,做成了無數小的印章。

    1、源起,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荊山(今南漳縣巡檢山區,現有玉印巖,傳為卞和得玉處)裡得到一塊璞玉。卞和捧著璞玉去見楚厲王,厲王命玉工檢視,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著璞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檢視,玉工仍然說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乾了,接著流出來的是血。文王得知後派人詢問為何,卞和說: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於是,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命名為和氏璧。

    2、春秋流轉。歷史上沒有記錄中間經過多少次流轉,怎麼流轉的。只是說,曾經到過趙國,於是就有了完璧歸趙的成語。再後來,最終還是流到了秦國。

    3、璧刻為傳國璽。秦王政九年,便製造了御璽。

    4、傳國璽傳到了漢朝,流到了三國。劉邦滅秦得天下後,子嬰將御璽獻給了劉邦,御璽成為“漢傳國寶”。王莽篡漢時,曾派人向自己的姑姑漢孝元太后王政君索要傳國玉璽,當時王政君大怒將玉璽砸在地上,致使傳國玉璽還崩碎了一角,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到漢末董卓之亂,御璽先後落入孫堅、袁術之手,再傳魏、晉。五胡十六國時,一度流於諸強,後被南朝承襲。隋亡後,御璽被隋朝蕭皇后帶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御璽歸唐。五代時,天下大亂,流傳的御璽不知所終。

    5、璧傳宋元。後周太祖郭威時,遍索傳國璽不得,無奈鐫“皇帝神寶”等印璽兩方,一直傳至北宋。宋太祖“陳橋兵變”受禪後周,僅獲後周兩方寶印,未獲傳國璽。由於歷代封建統治者極力宣揚獲得傳國璽是“天命所歸”、“祥瑞之兆”,因此,在宋、元、明、清,均有“傳國璽”不斷問世。真真假假,難以分辨。

    宋哲宗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咸陽縣民段義在河南鄉掘地得一寶印,色綠如藍,溫潤而澤。次年正月送至京師,經蔡京等辨識,確認為秦制傳國璽。三十年後,金俘徽宗、欽宗二帝,寶璽也被金人擄去。元世祖至元年間,太師國王之孫、通政院使碩得死後,妻子病重,兒子只有九歲,家境艱難,遂以家藏的一塊寶玉託御史臺通事闊闊術拿到市上出售,因非尋常物制,無人敢買,後為權相伯顏命人購得。只見“乃黝玉寶符,其方四寸,螭紐交蟠,四可邊際,中洞橫竅,其篆畫作蟲鳥魚龍之狀”,經監察御史楊桓辨認,刻文為“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於是又被確認為秦璽。但伯顏曾將元朝收繳各國之歷代印璽統統磨平,分發給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傳國玉璽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測。

    6、綜述,最明確的記載,實際上是到唐以後,就不知所終了。而宋朝得到的是否是真的原傳國璽,現在沒有更明確的確證。

    至於玉是個什麼樣子,一定不是象電視劇裡演的,薄薄一片,能刻成傳國璽的,一定是一塊大圓石頭。

  • 2 # 手機使用者24634120539

    和氏璧的來歷,和氏發現一塊寶貝想要獻給王,可是天天和玉石打交道的玉工說是石頭欺騙王,被砍去左腳,新王登基,又獻寶新王,可是玉工說是石花欺騙王,又被砍去了另一隻腳。第三代王登基獻寶剖開後做了壁,稱為和氏璧。只要是玉石,只要對玉石有一點了解的人肯定認識,長年和玉石打交道的玉工都不認識,那肯定不是一般的寶石,和氏堅持認為是寶貝,那隻能有一個解釋,這是一塊天外來客隕石,因為和氏親眼看到隕石的降落所以和氏始終認為是寶貝才堅持不懈獻寶,失去左右腳還不放棄。春秋時期用隕石做的玉壁就是和氏璧。和氏璧現已在世上,可是又有誰認識,又有誰能證明就是和氏璧。在我手上又有誰相信呢。

  • 3 # 歐巴桑那hey

    在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荊山(今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內)裡得到一塊璞玉。卞和捧著璞玉去見楚厲王,厲王命玉工檢視,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著璞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檢視,玉工仍然說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乾了,接著流出來的是血。文王得知後派人詢問為何,卞和說: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於是,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命名為和氏璧

    隋朝蕭太后攜帶傳國玉璽遠遁漠北,後面大唐派兵征討,傳國玉璽經過一番周折回到中原正統手中。過了二百多年,唐朝被朱溫篡位,朱溫獲得傳國玉璽,後來朱溫又被後唐李存勖所滅。到了公元936年,後晉太祖石敬瑭攻陷後唐國都洛陽,國破之前,李存勖在宮中自焚而死,傳國玉璽從此不知所蹤。

  • 4 # 區塊鏈專案解讀

    和氏璧: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稱和氏之璧、荊玉、荊虹、荊璧、和璧、和璞。為天下奇寶。是雕刻印章的寶貴材料,據說,西漢時期,王莽曾經為漢平帝雕刻了一枚傳國玉璽,被加號“安漢公”。

    與和氏璧有關的著名典故完璧歸趙。和氏璧剛開挖出來時的名稱叫“瑋”,此後將沒有經過加工的美玉的原石稱作“瑋”。

    由於和氏璧已經失傳,真正的和氏璧究竟如何模樣,今人已經無法得知,只能透過有限的文字記載(包括文學創作)中的描述加以想象。但是,從秦始皇用和氏璧造御璽的故事來看,和氏璧與出土的常規文物相比,至少在外形來看,應有明顯的不同。經初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為10釐米,其並非古人儒家學者佩戴的環形佩玉。甚至,很可能和氏璧僅僅是一個經過簡單粗加工的璞玉。同時,由於相傳和氏璧被秦始皇製作成了傳國御璽。而隨著朝代的更迭,該御璽又相傳在唐後失傳,和氏璧原有樣式究竟如何,基本上已經無法得知了。

  • 5 # 老郭文史

    和氏璧是中國歷史上一塊十分著名的寶玉,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個玉器大師名為卞和,他一次進山採玉時在荊山之中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美玉。經過一番雕琢後卞和決定將這個稀世珍寶獻給楚王,不過兩代楚王均沒有相信他,並分別把他的左右腳砍去。

    到了楚文王時期,卞和徹底失去了進獻的信心,於是他抱著寶玉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以至於眼淚哭幹流出了血,血淚浸潤了寶玉,人們這才發現這玉其實是無價之寶。楚文王立即命此玉為和氏璧,和氏璧之名從此名揚天下。

    和氏璧下落不明,目前有兩種推測:

    1、第一種推測認為和氏璧被作為隨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內,並沒有作為傳國玉璽流傳後世。

    2、另一種推測認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戰爭中丟失或者被項羽掠奪而去。秦末,項羽率兵進攻咸陽,焚燒秦宮殿,挖掘秦陵墓,掠奪寶物、美女,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但隨後而來的楚漢戰爭中,項羽兵敗,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玉璽或許藏在項羽的都城彭城,或許遺落在項羽敗死的

  • 6 # 左旋藤

    楚人卞和在荊山發現了這塊玉,獻給楚王,玉工相之以為石,被楚厲王砍去了左腳;又獻,還以為石,被楚武王砍去右腳。待楚文王即位時,卞和在楚山下,大哭三日,眼睛為之出血,楚文王憐之,問緣由,告之。王命剖石,得玉,因卞和,故稱“和氏璧”。可見,有德的人,才能得寶物啊!

    因昭陽滅越敗魏,賞之,昭陽遊赤山,酒後傳眾賓客觀賞,深潭有大魚躍起,眾人都去觀看,和氏璧遂不知所蹤,因張儀家貧,遂以為盜,笞之。張儀受冤。

    後,趙國的趙惠文王時,內侍繆賢以五百金得“和氏璧”,據傳說:和氏璧冬暖夏涼,百步之內可避蚊蠅。後歸趙王,秦昭襄王知之,遂諾十五城換和氏璧。這就是“完璧歸趙”的典故,大家都知道,不再敘述。

    秦始皇統一後,命李斯把和氏璧刻成“傳國玉璽”,李斯用鳥蟲篆字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於其上,上刻五龍交鈕。

    秦始皇遊洞庭湖遇大風大浪,船將傾,秦始皇命把傳國玉璽扔下湖中以鎮風浪。

    用和氏璧雕刻的“傳國玉璽”,我認為應該還在洞庭湖裡。至於那個被後世帝王爭來爭去的傳國玉璽是個贗品。很簡單的,秦始皇命李斯再刻一個就是了。

    總結:和氏璧,是一塊不祥的寶玉,初,卞和為其受苦;再,昭陽為之送命;三,繆賢差點被趙王殺死;再四,趙國為其受難;最後,秦始皇差點為其送命。合該葬身洞庭湖啊!嗟!有德者居之,甚吉,若楚文王。

  • 7 # 三慎齋

    關於和氏璧的最早記載,見於《韓非子》、《新序》等書,並且情節大致相向。

    說是在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荊山(今南漳縣巡檢山區,現有玉印巖,傳為卞和得玉處)裡得到一塊璞玉。卞和捧著璞玉去見楚厲王,厲王命玉工檢視,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著璞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檢視,玉工仍然說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乾了,接著流出來的是血。文王得知後派人詢問為何,卞和說: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於是,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命名為和氏璧。

    後來,和氏璧還是被秦國擁有,至於何時、如何被秦國擁有,史無記載。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上《諫逐客書》中提到:“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隨、和之寶”,即指“隨侯之珠”與“和氏之璧”兩件當時著名的寶物。很有可能,趙國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畏懼秦國的強大,將和氏璧送給了秦國。

    簡稱“傳國璽”,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將和氏璧鐫刻成一玉璽,簡稱“傳國璽”,為中國曆代正統皇帝的證憑。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秦之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秦子嬰元年(公元前207年)冬,沛公劉邦軍灞上,秦王子嬰素衣白馬,繫頸以組,在咸陽東面十三里的積道亭投降,獻上始皇璽,劉邦遂以此寶隨身佩戴,並“代代相受”,號曰“漢傳國璽”。

    西漢末年,王莽篡政。小皇帝劉嬰僅兩歲,璽由王莽姑母漢孝元太后代管。王莽篡位,派其北陽侯王舜進宮索璽,太后見舜怒斥:“而屬父子宗族蒙漢家力,富貴累世……乘便利時,奪取國璽,不復顧恩義,如此者,狗豬不食其餘!”(《漢書·元后傳》)隨即將璽“投之地”傳國璽被摔缺一角,經黃金鑲補,但終難天衣無縫,天下至寶,從此留下瑕痕。后王莽敗,帶璽綬避火於漸臺,商人杜吳殺死王莽,取其綬而不知取其璽。公賓就見綬,問明綬的主人所在,就前去割了王莽首級並取得傳國璽,交與王憲。王憲自乘天子車輦,有稱帝意。李松入長安,斬王憲,把璽送到宛,獻給更始。赤眉殺更始,璽歸劉盆子。東漢建武三年(公元27年),劉盆子敗於宜陽,奉傳國璽降光武帝劉秀。

    東漢末,宦官張讓、段珪作亂,漢少帝夜出北宮,與掌璽者走散。讓、珪既誅,少帝回宮,六璽俱在,而獨失傳國璽。不久,“十八路諸侯討董卓”,長沙太守孫堅攻入洛陽,從城南甄宮井中撈出一宮女的屍體,在項下錦襄中金鎖關閉的硃紅小匣內取出玉璽。玉璽方圓四寸,上攜五龍交紐,旁缺一角,以黃金鑲補,下有篆文:“受命於天,並既壽永昌。”此文傳為李斯所書。孫堅獲傳國璽,心生異念,將其秘藏於妻吳氏處。誰知傳國璽並未給孫堅帶來好運,不久他就在峴山陣亡。袁術乘孫堅之妻歸鄉之機,派兵於半路截得玉璽,稱帝。袁術死後,其妻扶棺奔廬江,又被荊州刺史徐璆把傳國璽搶去獻給了曹操。

    晉統一三國,璽歸司馬炎。晉懷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王彌攻入洛陽,俘晉懷帝並得傳國璽。作為少數民族統治者的劉聰,還不懂得傳國璽的意義,他把晉懷帝和傳國璽都遷到平陽“保管”起來。劉聰死後,大將軍靳準作亂,要把璽交給胡嵩,說:“自古無胡人為天子者,今以傳國璽付汝,還如晉家。”(《資治通鑑》卷90《晉紀十二》)胡嵩寧被靳準殺死,也未敢接受。不久靳準被殺,其北靳明遣卜泰獻璽於劉曜。

    公元328年,石勒攻殺劉曜,得傳國璽,在璽的一邊刻上了“天命石氏”的四字題辭。後趙傳至,內亂,冉閔殺石鑑,奪璽,傳子冉智。

    公元352年,慕容俊克冉魏鄴城,宣稱閔妻已獻傳國璽,封其為“奉璽君”,改年號為“元璽”,建大燕國(即前燕)。而慕容俊只是導演了一場騙局,妄想以所謂“天命”來維持其統治而已。

    其實當時晉濮陽太守戴施以出兵救援為名,從冉魏大將軍蔣幹手中賺得玉璽,遣都護何融懷璽至枋頭,交給晉安西將軍謝尚,謝尚又送至建康(南京),時為東晉穆帝永和八年(公元352年),至此,傳國璽歷四十二年而復歸於晉。從晉元帝東渡以後,歷數帝都沒有傳國璽,以至北人嘲笑說:“司馬家是白板天子。”(《太平御覽》卷682《儀式部三·璽》)及永和得璽,人們這才把東晉視為正統。璽至建康,百僚畢賀。玉璽其重若此。

    公元420年,晉恭帝禪位於劉裕,璽入宋……

    至唐傳二百七十餘年至昭宗。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全忠廢唐哀帝,奪傳國璽,建後梁。十六年後,李存勗滅後梁,建後唐,傳國璽轉歸後唐。又十三年後,石敬瑭引契丹軍至洛陽,後唐廢帝李從珂,與曹太后、劉皇后攜傳國玉璽登玄武樓。石敬瑭陷洛陽,李從珂自焚,於是傳國玉璽失蹤,又成就千古疑案。

  • 8 # 法眼觀塵世

    和氏璧: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稱和氏之璧、荊玉、荊虹、荊璧、和璧、和璞。為天下奇寶。是雕刻印章的寶貴材料,據說,西漢時期,王莽曾經為漢平帝雕刻了一枚傳國玉璽,被加號“安漢公”。

    與和氏璧有關的著名典故完璧歸趙。故事講述了戰國時期趙國名相藺相如幫助國家奪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鄲的故事。

    和氏璧今何在:

    有一種說法認為:秦始皇得到和氏璧後,命玉工將宰相李斯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鳥蟲形篆字雕刻在和氏璧上,作皇帝的玉印。這樣,和氏璧就成了國璽。代代相傳。有人甚至還找到了用刻璽的邊角料所製作的玉塊。秦始皇死後,趙高利用和氏璧篡權。劉邦率兵攻入咸陽時,國璽落到了他的手中。劉邦建立漢朝後就把玉璧作為漢朝的國印,從此和氏璧成為“傳國璽”。劉邦之後,傳了九代皇帝。西漢末年,王莽篡權。當時因小皇帝劉嬰年幼,傳國璽由皇太后代管。王莽讓弟弟到長樂宮去要玉璽,皇太后氣憤地把傳國璽摔到地上,罵道:得這塊亡國璽,看你兄弟有什麼好下場!傳國璽被摔缺了一角,後來王莽用黃金鑲補,但無濟於事,還是留下了缺痕。 但是,歷史文獻中關於秦國傳國玉璽的來龍去脈記載還比較詳細。《晉書·輿服志》、唐徐令信《玉璽譜》等記載“色綠如藍,溫潤而澤”,指明它是用藍田玉製成的,因此用和氏璧製成傳國玉璽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 下落那麼,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何處呢?目前有兩種推測:第一種推測認為和氏璧被作為隨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內,並沒有作為傳國玉璽流傳後世。如果這樣,將來有朝一日發掘秦始皇陵墓地宮,我們還有機會一睹和氏璧的風采。另一種推測認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戰爭中丟失或者被項羽掠奪而去。秦末,項羽率兵進攻咸陽,焚燒秦宮殿,挖掘秦陵墓,掠奪寶物、美女,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但隨後而來的楚漢戰爭中,項羽兵敗,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玉璽或許藏在項羽的都城彭城(今江蘇徐州),或許遺落在項羽敗死的垓下(今安徽固鎮)。這顆玉璽經北周、隋、唐,一直傳到五代的後唐。後唐末帝李從珂為石敬瑭圍困自焚後,這顆玉璽也下落不明瞭。北宋趙匡胤開國後,就未見有傳國玉璽的記載。北宋哲宗時,一位農夫在耕田時發現了傳國玉璽,送至朝廷,經諸大學士一局前朝記載多方考證,認定是始皇帝所致的傳國玉璽。等到了金兵破汴梁,玉璽又失蹤了。

  • 9 # 無為無不為0632

    怎麼來的,其實都清楚。

    怎麼丟的,其實也清楚。

    不清楚的是,到底丟在了哪裡?

    呵呵,如果知道丟在了哪裡,其實就不會丟了!

    來歷:“周有砥厄,宋有結緣,梁有懸愁,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璧。

    春秋時期,楚國有一位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荊山裡得到一塊玉璞,卞和捧著璞玉去見楚厲王,歷王命玉工檢視,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著理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檢視,玉工仍然說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二天二夜,哭幹了眼淚後又繼續哭血。文王得知後派人詢問為何,卞和說:“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於是,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便命名為和氏璧。

    第一次丟失:

    楚威王時期,大司馬昭陽滅越敗魏,王以和氏璧賞之,昭陽遊赤山,酒後傳眾賓客觀賞,深潭有大魚躍起,眾人都去觀看,和氏璧遂不知所蹤。

    這一次丟失就是幾十年。

    再出現時,已經到了趙國。還引出了完璧歸趙的故事。

    我很懷疑,其實這次趙所得的和氏壁可能就已經不是最初的和氏壁了。

    後秦統一天下,嬴政稱帝,命李斯用小篆雕刻傳國玉璽,正面刻有“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八字。這一玉璽,也就成了傳國玉璽,以後歷代王朝都視之為寶,彷彿擁有它,就是合法的擁有天下了。

    第二次丟失:

    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乘龍舟過洞庭湖,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始皇慌忙將傳國玉璽拋入湖中,祈求神靈鎮浪。玉璽由此失落。

    第三次丟失:

    東漢末年,宦官專權。靈帝熹平六年,袁紹入宮誅殺宦官,段珪攜帝出逃,玉璽失蹤。獻帝時,有兵士見城南甄宮中一井中有五彩雲氣(寶氣沖天啊,這事真的太假),使人入井,得傳國玉璽。歸於孫堅。後又袁術搶走,袁術死,荊州刺史徐璆攜璽至許昌,時曹操挾獻帝而令諸侯,至此,傳國璽得重歸漢室。

    第四次丟失:

    五代時期,石敬瑭引契丹軍至洛陽,後唐末帝李從珂懷抱傳國璽登玄武樓自焚,傳國璽就此失蹤。

    北宋哲宗時,有農夫名段義者於耕田時發現傳國璽,送至朝廷。經十三位大學士依據前朝記載多方考證,認定乃始皇帝所制傳國璽。而朝野有識之士多疑其偽。

    第五次丟失: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金兵破汴梁,徽欽二帝被掠,“傳國璽”被金國掠走,此後便銷聲匿跡。

    此次丟失後,就再也沒再次現世。明清兩代,時有“傳國玉璽”現身之鼓譟,然皆附會、仿造之贗品。

    我們假設每次丟失後再次發現的都是真品,那麼現在能得到的答案就是,在宋徽欽二帝被掠,“傳國璽”被金國掠走時,就真正消失了。

  • 10 # 才子八怪

    和氏璧原石出自楚國荊山,為楚國玉雕名匠卞和所得後,將其進獻給楚厲王。楚厲王讓玉工檢視,結果玉工說這塊原石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楚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

    楚武王繼位後,卞和再次捧著和氏璧原石進獻。這次,玉工依然說這塊原石是普通石頭,楚武王又下令砍下卞和的右腳,以儆效尤!

    赤膽忠心的卞和屢屢受罰,不禁心中悲慟!他抱著寶玉原石到荊山下大哭,被繼任的楚文王召進宮去。楚文王命人將石頭剖開後,果真得到了一塊稀世美玉,並將美玉授名為“和氏璧”,作為國寶珍藏起來!

    後來,楚趙兩國聯姻,楚國做為求婚者,將和氏璧作為聘禮給了趙國。秦國國君贏稷聽說後,以15座城池為代價和趙國交換和氏璧。趙國國力遠不如秦國,只好答應,又心有不甘,於是就派以智謀見長的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經過一番激烈較量,和氏璧又被藺相如帶回趙國(此“完璧歸趙”典故由來)。但後來秦國藉口趙國不遵守盟約,屢屢發兵攻趙,趙國疲於應付。

    秦國統一華夏後,和氏璧落入了秦始皇手裡。秦相李斯奉皇命在和氏璧上鐫刻“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作為秦始皇玉璽傳世(一說傳國玉璽是秦始皇命人以藍田玉治成)。

    秦朝滅亡後,傳國玉璽被子嬰獻給了“仁義”之士劉邦。經朝野更迭屢屢輾轉後,傳國玉璽落入五代十國時期後唐皇帝李從珂手中。後唐滅亡時,李從珂懷抱傳國玉璽登樓自焚,和氏璧自此不知去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貓晚上一直叫像小孩哭一樣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