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微微一笑271182961
-
2 # 關河南望
康熙本來就是薄情寡恩之人,這樣對待功臣很正常。
鰲拜作為皇太極時代的猛將,為後金到滿清時代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可以說是功勳卓著也不為過,皇太極死後,鰲拜為了扶助其直系子嗣,和權勢滔天的多爾袞針鋒相對,不得已多爾袞才改立了順治,鰲拜為了保護順治,幾次三番被多爾袞陷害下獄,差點被殺死。所以順治放心的讓他當了顧命大臣,扶助康熙上位。
但康熙成年後,立刻製造罪名囚禁了他,甚至還想把他也殺了了事,但看看鰲拜身上的傷疤,都是為他家祖孫受的才留了鰲拜一命。但後來鰲拜還是不明不白的死了。
為了政治鬥爭自毀長城,薄情寡恩,讓鰲拜一個忠心耿耿的三朝老臣有這個下場,也不想想,鰲拜要有異心,早就把康熙拿下了,還等著康熙訓練小太監?鰲拜一除,本來剛被鎮服的天下局勢立刻陷入混亂。
三藩三個漢人,為了忠於滿清,也算是叛國叛族什麼都幹了,為表示忠心還殺了明朝的皇帝,就這能怎樣?滿清和三王共誓不相負,讓這些投降的漢人幫他們打江山。結果江山一穩定,立刻要削藩,削藩就削吧,還要撤藩,這幾位揹負天下罵名,離開了根據地,沒有了軍權的人,真聽了撤藩,還不是死路一條?他們給滿清當了一輩子走狗,也避免不了被烹的局面,所以,也只有造反一條路了。還有姚啟聖,為清朝立下了無數戰功,但是最後卻被康熙無情的拋棄,成了悲慘的下崗工人。為平三藩立下功勞的周培公最後卻被髮配死到了邊疆。
還有馬佳氏等人,都是康熙無情的犧牲品,所以說康熙對為他幹活立功的人無情也沒什麼,因為他本來就是這樣的人。
-
3 # YANGZZh
獨裁統治下歷史的悲劇一幕一幕的上演,而且驚人的相似。沒有坐到最高的位置,沒有人是安全的,所有人都沒用安全感,只顧自己,不顧及他人。不用說互相幫助,就是你有難幫忙說句好話也沒人敢。這就是獨裁統治的社會現狀。只有民主才解藥。
-
4 # 秉燭讀春秋
康熙是清朝進關稱帝的第二位皇帝,有“千古一帝”之稱。他8歲登基,14歲親政,16歲時除掉專橫跋扈的輔政大臣鰲拜,20歲時勇敢迎戰老謀深算的雲南王吳三桂的反叛,經過8年時間,平定了包括吳三桂在內的三藩之亂。30歲時開創了歷史上的“康乾盛世”。
▲康熙
當然,取得如此輝煌成就背後離不開臣子們的獻言獻策。其中在他“計除鰲拜平三蕃”的過程中,世襲一等公,身兼保和殿大學士、議政大臣、領侍衛大臣等職務的索額圖功不可沒。也可以這樣說,沒有索額圖的鼎力相助,年輕氣盛的康熙未必是功高蓋世鰲拜和吳三桂的對手,所以後來康熙對索額圖寵信有加,最後官封太子太傅(太子的老師)。索額圖一時之間風頭無兩,權勢日隆。
然而,“有好的開頭未必有好的結尾”。索額圖到最後卻被康熙活活餓死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欲知詳情還得從頭說起。說起索額圖可是大有來歷,他是順治帝臨死前託孤四大臣之一索尼的第三子。索尼是擁立順治稱帝的有功之臣,是他當初壓制多爾袞得以年幼的順治稱帝。有鑑於此,順治的母親,孝莊文皇后把索尼的孫女,也就是索尼長子的二女兒,索額圖的侄女冊封為康熙的皇后。換言之,索額圖是康熙孝誠仁皇后的親叔叔。索尼在康熙13歲時去世,索額圖承襲了父親的爵位,成了康熙的股肱之臣。這一年索額圖31歲。
索額圖不但是皇親國戚,而且是康熙的一等侍衛。前面我講到了順治的四大託孤重臣是: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索尼去世了,剩下的三位蘇克薩哈和遏必隆兩位由於年老多病,很少過問朝政,鰲拜由於沒有其它三個人的制約,逐漸專橫跋扈起來,到後來不把年少的皇帝和兩位輔政大臣放在眼中,專斷國事,任人為親,排斥異己結黨營私。康熙雖然只有十三四歲,但是看在眼裡恨在心上,壓制的怒火始終要爆發。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忍無可忍的康熙“以弈棋故,召索額圖入謀畫”。意思是借下棋為掩護,商量怎樣除掉鰲拜。君臣二人一陣耳語,定下了一條妙計。
第二天,索額圖以侍衛隊長的身份,召集了十幾個蒙古少年摔跤手,進宮強化培訓。經過兩個月的秘密訓練,這十幾個摔跤手成了索額圖的“少年殺手”?索額圖把進展情況彙報給了康熙。二人決定次日召鰲拜進宮,在鰲拜坐下的椅子上動了手腳,把其中的一個椅子腿鋸斷然後重新放好,等鰲拜進宮後,命人端給他一碗熱茶水,這樣一來,鰲拜就會被燙從椅子上跌倒,然後十幾個少年摔跤手一擁而上把鰲拜捆起來。
次日一切按計劃進行,很順利的擒住了鰲拜。然後康熙宣佈了鰲拜的十大罪行,鰲拜被處死。這一年康熙只有16歲。在擒拿鰲拜過程中,33歲的索額圖功勞最大。當時康熙把他和朝中宰相明珠並稱為“明相”。話說到了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以雲南王吳三桂為首,陝西提督王輔臣和廣東提督尚之信為策應的三藩之亂髮生了,當時20歲的康熙臨危不亂,他急忙和索額圖商議對策,索額圖提出拉長戰線,堅決打擊吳三桂,對王輔臣和尚之信打拉結合,對二人以攻心為上,康熙採納了索額圖的建議,首先分化瓦解了吳三桂的陣營,王、尚被招降,對吳三桂絕不手軟。經過8年的死磕,康熙徹底平滅了吳三桂。索額圖45歲時再立新功。
在古代立嗣問題上,往往表現的血淋淋,皇權太有吸引力了,皇子皇孫都想過把皇帝癮。康熙的兒子們更是如此,歷史上的“九子奪嫡”事件就發生在康熙身上。前面我提到了,索額圖是康熙皇后的親叔叔,有這層關係他一直和皇太子胤礽(康熙和皇后的次子)關係很密切。換言之,索額圖是太子黨的親信。後來康熙帝逐漸對太子行事不滿,康熙三十九年即有人告發索額圖結黨,康熙帝沒有處置。
過了三年後,索額圖突然被康熙帝拘捕關押到了宗人府監獄。這次彈劾他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學生是高士奇,罪名依然是支援太子黨奪權。康熙對結黨問題很敏感。為什麼他的學生高士其要陷害恩師呢?
原來索額圖認為對高士奇有恩,所以從來不給他面子,後來高士其被康熙賞識,升官進爵顯貴了。覺得以後恩師會對自己好一些。但見索額圖時:
【猶長跪啟事,不令其坐。且家人尚稱為高相公,索則直斥其名,有不如意處,則跪之於庭,而醜詆之。索額圖有時還“切齒大罵,辱及父母妻子”。為此,高士奇懷恨在心。】高士奇為了權勢投靠了宰相明珠,明珠和索額圖面和心不合。高士奇成了明珠的馬前卒,屠刀對準了恩師。,1703年5月,索額圖被圈禁宗人府,9月21日因飢餓而死。卒年77歲。
自古有云“伴君如伴虎”皇帝為了皇權的穩定,不會在乎你是否過去有功與否,索額圖“平三藩擒鰲拜”,可謂功高蓋世,但殺了他以後,所有的功勞都被康熙一一否定了。索額圖落得個這樣的評語:索額圖是本朝第一罪人也。——引自康熙語。【不一樣的歷史解讀,不一樣的知識分享。歡迎轉發、留言和關注】
-
5 # 不書
蒼蠅不叮無縫蛋,必定是有葷腥才招來了不乾不淨。
康熙四十二年九月二十一日,曾貴為“索相”的索額圖,被圈禁在宗人府活活給餓死。
索額圖出身皇親國戚正黃旗,父親是順治欽定首輔大臣索尼,侄女是康熙首任皇后赫舍裡既太子胤礽生母,出生可謂高貴之至。此外,其一身倍受康熙榮寵,除鰲拜,平三藩,與北俄簽定《尼布楚條約》,徵葛爾丹,樣樣有他,可謂居功甚偉,權極一時。
(索額圖主導簽訂《尼布楚條約》)
但是,是人就會有人性,是人就會犯糊塗。在權力、金錢乃至夾雜著血緣的政治利益前,極少有人能夠置身於外。
其實,這事還是怨康熙。康熙當了六十年的皇帝,胤礽當了四十多年的太子,沒有大才,還要天天戰戰兢兢,是個人都會著急,犯錯。胤礽好歹是索額圖侄孫,兩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自然同進退的。皇帝不急太監急,當了四十多年的太子,最主要胤礽本身沒有大才還總是愛做糊塗事,外有四皇子胤禛、八皇子胤祀虎視眈眈。他這兩個兄弟可都是安邦定國之才,相比之下看看胤礽的孱雞樣連索額圖本人都有點不忍直視,眼看胤礽在朝中的名氣與地位江河日下,就要沉淪,索額圖索性破釜沉舟,唆使一大班子的保嫡黨天天在康熙面前給胤礽歌功頌德,其實說白了就是逼宮。
(影視:索額圖與胤礽)
康熙也是端得住,不說話。
康熙認為,索額圖功勞再大,位置再高,也是臣,他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他給的。自己一面給了他高官厚祿,他另一面就端起了碗來砸自己,唆使人逼宮,養條狗都比他忠心,這樣的白眼狼縱使再有能也不能留,所以康熙發自肺腑地感喟“索額圖誠本朝第一大罪人也!”
首先索額圖為臣,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是為不忠。其次為叔,他不能對太子循循善誘,教導太子帝王仁義,反而唆使乃至助紂為虐,替其暗行亂悖之事,是為不義。他身居高位,卻擁官自重,用鼻孔看自己的大臣高士奇,極盡辱罵之能事,是為不仁。忘卻其父親索額圖囑託祀一心輔助康熙王業的教誨,視為不孝。
這樣一位不忠不義,不仁不孝之人,不趕緊控制起來,難道要讓他繼續禍害太子不夠,等到他拿刀逼自己退位嘛?!
因此,康熙不直接殺了索額圖都算是故主念情了,按照帝王從大局計的角度,有什麼比他的家國大業更重要?所以他把索額圖圈禁起來,以致餓死。都算是仁慈了。
所謂“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眾生覺得康熙無情,若設身處地,恐怕誰也會恨不得把索額圖千刀萬剮,剁成肉餡。
-
6 # 炒米視角
無論在《康熙王朝》還是《一代名相陳廷敬》甚至《鹿鼎記》裡,索額圖都算不上英雄,只是一個結黨營私、橫行霸道的權臣。但正史裡的索額圖在康熙早年間可謂重要至極,乃至居功至偉,但晚景淒涼,竟然被活活餓死在了牢裡。功歸功,過歸過。我們聊聊這個“擒鰲拜平三藩”的功臣索額圖。
赫舍裡家族擁立幾代愛新覺羅家族,功勳顯著,索額圖因功脫穎而出。索額圖是索尼的第三子;是康熙的第一個皇后孝誠仁皇后赫舍裡的叔叔;太子胤礽的外叔公。索尼是擁立順治的功臣,因而順治歸天的時候,索尼與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成為了順治帝臨死前託孤四大臣。康熙初年,鰲拜擅權,索尼託病在家,暗察形勢。結果還是孝莊太后棋高一著,用一個皇后就把赫舍裡家族拖下水,綁到了自己孫子康熙的戰車上。康熙4年(1665年)9月康熙與時年11歲的赫舍裡大婚。康熙6年(1667年)3月,索尼在臨死前與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一起上書請求康熙親政。康熙沒有馬上答應,而下詔褒獎索尼忠心為國,加授一等公,與前授一等伯一起世襲。索尼力辭,康熙帝沒有準許。同年6月,索尼病逝,諡號文忠。
赫舍裡家族成為了康熙早年重要依靠的物件,索尼的長子噶布、五子心裕、六子法保都曾承襲索尼的一等功爵位,卻被任命為領侍衛內大臣。而索尼的三子索額圖一直到康熙7年(1668年),仍然只是個吏部右侍郎。
康熙8年(1669年)5月,對鰲拜專權忍無可忍的康熙“以弈棋故,召索額圖入謀畫”,在索額圖的支援之下,康熙終於下定了“擒鰲拜”的決心。索額圖辭去侍郎職務,任一等侍衛,謀劃了以突襲的方式,逮捕了鰲拜,懲其黨羽,最終使得康熙得以真正親政。而索額圖居功至偉,相應回報是同年8月,升任國史院大學士;康熙9年(1670年)恢復內閣制,索額圖改為保和殿大學士。
在“平三藩”的8年時間裡,實際上也是索額圖當權的最主要時期,一開始索額圖從大局出發,嚴正反對“撤藩”,“恐引激變”,請將建議撤藩的人處死,遭到康熙帝斥責。但是撤藩最終引起了“激變”,而索額圖積極出謀劃策,因而索額圖的“運籌帷幄”的軍事才華也得以展現,“公料理軍書,排程將帥,皆中肯要。”經常是一封封告敗的奏報來了之後,康熙實在沒信心了,就“凡事交與索相權決”吧,而索額圖則不厭其煩地將自己的觀點意見總結匯報給康熙,幫康熙在千絲萬縷中,找出對策,再“交與康熙鹹決”。
比如廣西撫巡傅弘烈請求親率兵進剿雲、貴。因為傅弘烈經歷實在太複雜,曾經因為告吳三桂差點被砍了腦袋,後來被赦免後,又被吳三桂抓了一起反叛,然後他又從吳三桂陣營裡反正了出來,還順手捎上了廣西將軍孫延齡一起反正了。所以康熙舉棋不定,於是讓兵部拿意見,兵部很乾脆,不允許。傅弘烈一怒之下,上書說,你不讓我出兵,那我這個巡撫不幹了。只有索額圖支援允許傅弘烈出兵,要給予傅弘烈最大的信任。果然傅弘烈對清朝忠心耿耿。康熙19年(1680年),傅弘烈被吳三桂黨羽、叛將馬承蔭拘禁,押送桂陽,最後絕食而亡。康熙趁機將傅弘烈立為典型,給予表彰,可以說政治效果非常突出。
所以說,索額圖在平定叛亂、統一全國的事業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皇親國戚的身份成就了索額圖,最終也害了索額圖。在《康熙王朝》裡,康熙大罵索額圖為“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這個在時人筆記《嘯亭雜錄》裡面有典故的。雖然索額圖並沒有像《康熙王朝》裡那樣,利用假朱三太子楊啟隆之女丹丹,來精心謀劃了刺殺康熙擁立胤礽的案子。但是索額圖本身做為胤礽的外叔公,他是實實在在的胤礽黨。而且索額圖對胤礽用心之專,那真是壓上全身家的。
康熙羽翼豐滿的時候,開始設法擺脫赫舍裡家族勢力。為了擺脫赫舍裡家族的勢力,康熙培養了明珠勢力,並且早在康熙22年(1683年),先後革除了心裕鑾儀使、佐領,仍襲一等伯,革法保一等公,革索額圖議政大臣、內大臣、太子太傅,仍任佐領。等於將赫舍裡家族都一抹光,雖然在康熙25年(1686),康熙考慮制衡明珠,復起了索額圖,但也只擔任了領侍衛內大臣。這段情節在《一代名相陳廷敬》中有所表現。
這件事情實際上是深深觸動索額圖內心的,胤礽成為了赫舍裡家族唯一的賭注和希望了。康熙42年(1703年),早已投靠明珠的高士奇密告康熙,康熙40年(1701年),康熙巡視河南,胤礽隨行病在了山東德州,康熙命索額圖前往侍奉,此間胤礽與索額圖密謀篡位。康熙自稱掌握證據,於是命宗人府以“清朝第一罪人”之名將索額圖拘禁宗人府大牢,不久索額圖便餓死於獄中。餓死索額圖一來是康熙果真擔憂索額圖和胤礽合夥謀反;二來是借索額圖的死來敲打胤礽不要輕舉妄動。但胤礽根本沒想到的是,5年之後,也就是康熙47年(1708年),胤礽被“欲為索額圖復仇,結成黨羽”的罪名給廢了儲君之位。
-
7 # 悟空八卦歷史
說起康熙帝,我們自然就會想到他輝煌的一生:八歲開始登基;十四歲就能親理朝政;十六歲除鰲拜;二十歲開始平三藩,歷經八年搞定三藩之亂;三十歲開創“康熙盛世”,老百姓安居樂業,一片欣欣向榮的祥和之氣。
然而,伴君如伴虎,即使你是有功之臣,最終卻落得個“本朝第一罪人”也的評語。此人就是題主說問,最後被活活餓死的一代名臣——索額圖。
康熙帝為何要對索額圖如此這般呢?這還要從長計議:索額圖是順治帝的託孤大臣之一索尼的第三個兒子,在康熙帝十三歲那年索尼就去世了,於是索額圖世襲父親之爵位,成了康熙帝之股肱大臣,時年索額圖三十一歲。
當年順治帝的託孤大臣除了索尼以外還有蘇克薩哈和遏必隆以及鰲拜,一共四人。在索尼去世後,蘇克薩哈、遏必隆因為年事已高不在過問朝事,於是鰲拜開始飛揚跋扈,目中無康熙帝,對於國事獨斷專行,結黨營私。雖然康熙帝僅有十來歲,卻是對鰲拜恨之入骨,真想處之而後快啊!
康熙八年,康熙帝對他是忍無可忍,於是便“以弈棋故,召索額圖入謀畫”,意圖除掉鰲拜之妙計,事後依計而行,順利將鰲拜擒住。時年康熙帝16歲,索額圖33歲。在擒拿鰲拜的整個過程中可以說,索額圖的功勞非常大,康熙還把他與明珠宰相併稱“明相”。
幫助康熙帝除掉鰲拜之後,索額圖不斷得了康熙帝的信任,可謂是達到了人生的輝煌。在康熙十三年,因為康熙帝要撤藩,導致三藩爆亂,索額圖主張撤藩大臣處置,卻遭到康熙帝的訓斥。事後,索額圖迅速站到康熙帝的陣營,並積極地出謀劃策,還推薦將領,再次得到康熙的認可。最終經過長達8年的苦戰,平定三藩。在這期間,索額圖又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再立新功。
晚年,索額圖輔佐太子為主,逐漸成了太子黨的親信,竟然還挑唆太子造反。此乃康熙大忌,康熙帝念及早年的功績,饒其不死,1703年5月被判永困宗人府,與9月21日因飢餓至死。一代權臣竟然是如此命喪牢獄,估計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會這樣死去,悲也!
康熙查辦的原因,我覺得應該是一下幾個方面的:其一,康熙帝其實對太子仍有一絲希望,想讓太子痛改前非。處死索額圖能夠防止太子登基後索額圖重張在握,挾私報復;
其二,康熙帝已對黨派之爭有很深地體會,他最擔心的是在自己死後,新皇帝因為權臣無法控制局面,這應該是在除去後患吧;
其三,如此一來,由於索明兩黨的退出,朝中就會有缺位,進而可以進入一批新新鮮血液,為大清的長遠培養新力量。
-
8 # 貓眼觀史
作為清朝最為傑出的君主,康熙的一生創立無數的功業,除鰲拜平三藩,讓國家漸漸穩定下來,康熙早年就展現出自己的才智,不過他一個人是沒有辦法做到這些事情的,鰲拜在朝中有著非常大的權力,三藩在地方上有著極大的權力,這兩個勢力都不是好應付的,可康熙就能在那麼年輕的時候把他們給解決,這也多虧他手下的一些傑出臣子,其中對他幫助最大的人就是索額圖。
他是滿洲名門赫舍裡家族的人,自己的父親更是開國元勳,後來還成為康熙朝的首輔大臣,在朝中有著非常大的權力。康熙的皇后也正是索尼的女兒,因此索額圖與皇帝還是姻親的關係,出於這層關係,索額圖在朝中很快就發跡起來,並且成為康熙身邊重要的幫手,他幫著康熙處理掉鰲拜等人,隨後康熙穩定朝政,他又幫助朝廷滅掉三藩。索爾圖在朝中的地位也是越來越高,並且還和太子的關係非常親密,後來他與沙俄交涉,成功簽訂尼布楚條約,這也是他為國家立下的一大功。
可這麼一個功勳卓著的權臣,在後來不僅被康熙剝奪了一切榮譽,還直接就被康熙給餓死了。
在被皇帝清算之後,索額圖的晚年也是非常淒涼,為何康熙會對他這麼絕情呢?其實說到底還是一個權力,康熙不是那種沒有胸懷的皇帝,可他是不能允許有人威脅到自己的權力。索額圖最不應該參與的,就是皇帝的立儲大事,他一開始牽扯進來,極力要幫助胤礽當皇帝,為此他在朝中結黨營私,擴充著自己的力量,還幫助太子剷除異己。
索額圖做得這些事情,康熙肯定是非常清楚,不過他沒有直接就處罰索額圖,因為當時的康熙,對太子還是非常信任的,也就任由他們去做。可後來太子在朝中的很多事情,引發康熙的不滿,並且太子等人的勢力越來越大,直接就威脅到康熙的權力。於是康熙就開始懷疑太子,認為自己的兒子是準備要奪取自己的皇位,這就導致康熙對太子及其黨羽下手,索額圖作為太子的心腹,也是最大的靠山,肯定會遭到康熙的打擊,自古這些捲入皇位爭鬥的臣子,沒有幾個人有好下場。
索額圖不僅掌握著兵權,還有著非常大的威望,在朝中自己的黨羽實力非常強,康熙是不會允許這麼一個實權的人,一直來支援太子的,那樣只會讓太子的力量越來越強,為此他才會對索額圖下手。還有一點也很關鍵,康熙在晚年性格也有很大的變化,他的這些兒子爭奪儲君,讓他心裡非常厭煩,為了儘早結束儲君的爭鬥,他也必須要下狠手來處理這些事情。索額圖等人的存在,只會讓爭儲的影響變得越來越大,對他的統治不利。
此外,索額圖在朝中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康熙是用他來牽制明珠,這倆大權臣在朝中形成一個平衡關係,他們倆要是有人出事,另外一個人也會出事。明索兩大權臣也在康熙晚年先後倒臺,既然明珠倒臺,索額圖存在的意義就不大,皇帝心裡非常清楚,這倆人的制衡關係是必須要在自己死前結束,否則繼任者會受到他們的影響。
索額圖他對國家確實是有功,自己也和皇室有著緊密的聯絡,可問題是,他涉足皇室內部的事情太多,自己沒有把握好臣子的底線,皇帝什麼事情都可以容忍他,就是不能容忍他威脅自己的權力。
因此,索額圖在後來被皇帝處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康熙為什麼會讓他以這樣的方式死去呢?我認為這是康熙還沒有想好該怎麼殺他,畢竟這麼多倆人關係非常親密,還有著一層親戚關係,康熙也不好面對索額圖,索性就以這樣的方式了結他。
-
9 # 江湖小曉生
康熙皇帝親政以後,第一個對手便是號稱滿清第一巴圖魯的鰲拜。所以幫助康熙制服鰲拜的人,自然是康熙最看好的臣子。
在小說中,這個人是韋小寶,可是在歷史上,這個人便是索額圖。索額圖是四大輔政大臣索尼的兒子,也是康熙皇帝的皇后,赫舍裡皇后的叔叔。所以索額圖跟康熙的關係是非常好的。
索額圖幫助康熙擒拿鰲拜,並且剿滅所有鰲拜黨羽。可以說索額圖原本是沒辦法發家的,因為他老爸索尼在輔政的時候,歲數實在是太大了。索尼雖然是首輔大臣,可是壓根就制約不住鰲拜,沒多久就死掉了。
所以索額圖並沒有沾多少老爸的光,因為鰲拜掌權以後,將自己的黨羽安插在朝中,索額圖也從吏部侍郎的職位上轉成了一等侍衛。也正是他成為侍衛以後,才跟康熙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康熙當時也懾於鰲拜的強權,所以跟索額圖商量著如何制服鰲拜。在索額圖的幫助下,康熙趁鰲拜不備,將其抓獲。索額圖帶著自己的人馬,也將朝中鰲拜的黨羽一網打盡。
鰲拜被解決以後,14歲的康熙終於真正掌握了朝中大權,這一切都要依靠索額圖的幫忙。所以康熙朝索額圖的地位是相當高的。
索額圖與明珠互相爭鬥,康熙漁翁得利。索額圖逐漸成為了康熙朝的重臣,而且又是康熙赫舍裡皇后的叔叔,更是太子胤礽最信任的人,畢竟是有親戚關係。而除了索額圖以外,康熙還有一位重臣,那就是納蘭明珠。看到納蘭兩個字,很多人都會想到納蘭性德,明珠就是納蘭性德的父親。
與索額圖互植黨相傾軋。索額圖生而貴盛,性倨肆,有不附己者顯斥之,於朝士獨親李光地。明珠則務謙和,輕財好施, 以招來新進,異己者以陰謀陷之,與徐乾學等相結。索額圖善事皇太子,而明珠反之,朝士有侍皇太子者,皆陰斥去。---《清史稿》風水輪流轉,明珠的得寵,讓索額圖在朝中失去了原有的地位。這是索額圖所不希望看到的,而且明珠的妹妹嫁給了康熙,為康熙生下了大阿哥胤褆,也是太子爭儲的重要對手。索額圖對明珠那是恨之入骨,兩個人的敵對狀態一直到死都沒有化解。
這正是康熙想要看到的現象,過去鰲拜一家獨大,導致康熙拿不到權力。現在康熙有了權力,也不能讓索額圖一家獨大,跟自己來分享權力。所以康熙故意扶植起了明珠,以此來對抗索額圖。明珠不負眾望,確實做到了跟索額圖分庭抗禮的地步。
索額圖參與儲位之爭,甚至有謀逆之意。索額圖其實是比較有能力的大臣,他曾經參與過於沙俄談判的事情,並且主導簽訂了《尼布楚條約》,算是當時東北人的恩人。可是他在康熙遠征噶爾丹的時候,參與到了謀逆的事情當中。當時康熙所喜歡的兩個兒子,一個是太子胤礽,還有一個則是大阿哥胤褆。這兩個人都是有希望繼承大統的。大阿哥戰功卓著,胤礽是太子,所以一時還看不出誰勝誰負。
朕為一意前進,以剿滅噶爾丹為念。況爾大臣俱系情願效力,告請從軍之人,乃不奮勇前往,逡巡退後,朕必誅之。不知索額圖、伊桑阿等視朕為何如人……且大將軍費揚古兵,與朕約期夾擊。今朕失約即還,則西路之兵不可問矣!---《親征平定朔漠方略》索額圖自然是想要幫太子一把,所以趁著康熙遠征的時候,開始為太子規劃登基的事情。當時據說康熙身體已經不好了,索額圖認為必須要做好雙重準備,不能讓大軍的軍權落在大阿哥胤褆手裡,所以索額圖派人前往軍營。
就是這件事辦壞了,因為索額圖的行為,在康熙看來,是為了謀害自己。即使不是,那也是派人來看看康熙有沒有死掉,這也是大不敬之罪。明珠這邊也不是好惹的,他策反了對索額圖有意見的大臣高士奇,高士奇更是在這個時候抖出了索額圖的一系列罪行。
康熙皇帝賜死索額圖,否定了索額圖的所有功績。高士奇是導致索額圖被殺的重要原因,因為他說出了很多索額圖的劣跡。高士奇出身不好,家裡比較窮,但是他善長詩詞書法,所以被索額圖看中留在府中。待到時機成熟的時候,索額圖便將高士奇推薦給了康熙,希望朝中多一個他的黨羽。
高士奇在做了高官以後,深得康熙信任。而索額圖依舊看不起高士奇,這讓高士奇十分不爽,於是在明珠的拉攏下,高士奇叛變了。
高士奇的叛變對索額圖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因為高士奇是索額圖內部人員,知道很多索額圖的秘密。這些事情全都被康熙知道以後,康熙非常震怒。加上之前的儲位爭奪事件,康熙終於忍無可忍。在遠征回來以後,便將索額圖給賜死了。至於是不是被餓死的,這個是有爭議的。
索額圖被賜死以後,索額圖的所有黨羽也都被康熙一網打盡,索額圖的兩個兒子也同樣被康熙賜死。他的罪過康熙難以啟齒,所以我們也不清楚細節,只能否定了他過去所有的功績,索額圖被康熙評為大清國第一罪人!
總結:索額圖是精明能幹之臣,只不過他忘記自己的主子是康熙。不得不說索額圖是非常聰明的人,他能夠在那麼短的時間之內,從一名侍衛成為首席大學士,掌握相權,這是相當不容易了。而且索額圖支援太子本身也沒什麼錯誤,畢竟總是要站隊的,為什麼不站在自己家親戚身邊呢?
只不過索額圖遇到了比自己還要聰明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堪稱千古一帝,這腦袋瓜子比索額圖還要機靈。所以索額圖想要在康熙面前抖機靈,其實才是最愚蠢的事情。遇到聰明人如果你沒有他聰明的話,那就裝傻好了。
-
10 # 溫讀
每一個人做一件事不是沒有原因的,就像人渴了要喝水,人餓了要吃飯一樣,而康熙在後期將這麼一個功臣餓死,也是因為這個功臣犯了事,而且這個事情的發生讓康熙很是生氣。這個功臣曾經幫助過康熙“除鰲拜”、“削三番”立下了赫赫的功勳,後來卻因為一事遭到了康熙的不待見,他不是別人,正是康熙年間的索額圖。
索額圖的功績索額圖的成長,和和珅的發跡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因為和珅是被乾隆帝從一個小小的官位,提拔到了軍機大臣,而索額圖在還是一個侍衛的時候,因為積極幫助年幼的太子除掉鰲拜、平定三藩,得到了康熙的重用和欣賞。而當時的康熙剛剛親政,身邊繼續一個聽話的助手。因為康熙年幼,朝中的大臣大多不把他當一回事,這件事對康熙來說一直是一個心煩的關鍵所在,但正是康熙心煩的這一個問題,卻被索額圖看做自己發跡的契機。要知道新皇帝的登基,在清除不聽話的臣子後,便會接著提拔屬於自己的勢力,而這些勢力他們很少會從“前朝”的臣子中去選擇,這些少年皇帝,或者說剛剛繼位的皇帝,最為喜歡的便是將本來身份低微的人,提拔到重要的位置中。這就好像你去養寵物,你是喜歡去領養一個已經成年有自己“經驗模型”的寵物,還是願意去領養一個還是“幼年”的寵物一樣,前者未必聽你的話,而後者一定會聽你的話。
也正是抓住了康熙的這一個心思和帝王用臣的特性,使得索額圖一路扶搖直上,一舉成為了康熙朝的紅人。
除了“除鰲拜”、“平三藩”外,索額圖所做的另一件事,得到了康熙帝的高度認可。這件事便是和俄方簽訂“尼布楚條約”。當時俄方企圖在清王朝的東北區域進行行動,後來在一系列的軍事幹擾、談判協調後,索額圖終於為大清的邊疆換來了一份安寧,所以這樣的功績使得康熙對其極為讚歎,並市場誇讚自己“沒有用錯人”。
除了這些,索額圖還積極的投身到打擊準葛爾的軍事行動中,正是因為他的帶兵有方,使得大清朝的邊疆再也沒有準葛兒騷擾,解除了大清朝的對於這位“老朋友”的顧慮。
索額圖的糊塗索額圖後期之所一會被剝去官職,並被殘忍的餓死,是因為索額圖參與了皇家的秘事,這件事情便是康熙皇帝對皇位繼承人的考慮。當時大清朝皇太子的生母是索額圖的侄女,可能是受不住這位侄女家人的求助,所以索額圖才會在老年的時候參與到皇家的事物中。因為早在平定準葛爾丹後,索額圖就以自己年齡較大,不適合繼續工作為利用,向康熙皇帝辭去自己的官位,開始了退休的生活,所以關於幫助皇太子爭儲的事情,很可能不是索額圖自己的想法,而是礙不住侄女家人的求助。
不管怎麼說,已經退休的索額圖又繼續開始了弄權的生活,他積極的為幫助太子爭儲進行活動,後來因為索額圖的行為越來越過分,康熙帝開始了不滿,因為在皇家中外臣敢於皇帝立儲是一件極為嚴重的事情。這種不滿在康熙皇帝的心中不斷的發酵。在後來,康熙因為皇太子的品行不端,對這位嫡長子很是不滿,再加上索額圖的干預立儲之事歷歷在目,為了給自己的諸子立威,他一怒之下將幹儲之事的索額圖關在了宗人府,後來索額圖在宗人府中被活活餓死,結束了自己精彩的一生。
-
11 # 格林觀史
康熙作為“千古第一帝”,他在政治上的手段是非常毒辣的。在20歲的時候就展現出了殺伐決斷的本領,作為開創康乾盛世的第一人,康熙的確是給兒子雍正打下了堅實的底子。8歲就登基,在歷史帝王在位時間表上,他的在位期間是最長的。
8歲登基,14歲親政,短短用兩年的時間以及幾個摔跤小子,就將朝中的奸賊鰲拜剷除。鰲拜深受皇恩,從皇太極開始正黃旗下的鰲拜就開始了自己的攀升之路,有勇有謀的他,深得皇太極、順治皇帝的喜愛。
並且在順治帝駕崩後,他也是被欽點的輔政大臣。要說康熙人生中的輝煌時刻,莫過於滅鰲拜、平三藩。這些事情都是在他年輕時候辦到的,30歲的時候他開創康乾盛世直接將清朝的實力推上了頂峰。
唐朝時期萬國來朝的景象,又在清朝所上演,並且康熙在位時期上演得更加猛烈,他直接將周邊的一些國家收納為自己的附屬國。這些附屬國一旦受到欺負,清朝就會出兵幫助,在清朝勢力的威脅之下,亞洲可謂是一片太平。
那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康熙計平三藩餓死功臣的事情:索額圖作為康熙平定三藩最好的幫手,索額圖是索尼的三子,索尼是順治欽點的輔政大臣第一人,可惜由於年老權利也是日益下降,最終被鰲拜全部架空。索尼死之前,就將自己的爵位傳給了三子索額圖,索額圖也是不負眾望獲得了一系列的榮譽。
他最高的官職是太子太傅,這也是導致索額圖被殺的直接原因。索額圖對於結黨營私這種事情並不避諱,因此在朝中他與明珠二人的爭鬥也是被康熙紛紛看在眼中。康熙對於二人爭鬥是沒有任何意見的。
畢竟自古傳下來的道理都是:臣子若是和睦,皇帝的權利一定會被牢牢鎖死,反之有兩位勢均力敵的大臣在鬥爭,朝堂上反而是特別的安定。
索額圖這個功臣還幫助康熙除掉了鰲拜,當年率領十幾個摔跤手的人,正是這位時任侍衛隊長的索大人。鰲拜被抓之後,索額圖也是很快登上了人生巔峰,他與朝中當時如日中天的明珠能夠勢均力敵的抗衡。
不少研究清史的學者認為:康熙扶植索額圖這個大boss,其一是由於索額圖有能力,其二就是能夠選擇出一位能夠和明珠抗衡的人。
格林認為任何事物到達巔峰的時候,或將都會衰退。從秦朝到清朝都是如此的。清朝康乾盛世之後,立馬走開了下坡路。唐朝在李隆基開創的兩大盛世之後,也是很快走向了下坡路。
我們接著來說平三藩的事情,雲南王吳三桂是幫助清軍入關很重要的一個角色,他打開了長城關口,這也是讓明朝敗亡的關鍵原因,不然按照吳三桂降軍的身份,怎麼可能配的上異姓王這個名頭呢?
1673年,三藩之亂也是由此爆發,面對強大如山的對手,索額圖也是很快做出了針對性的建議,他認為攻心為上,攻心為下。經過長達八年的戰爭,大清的國土中真正意義上太平了。索額圖也是又一次得到了康熙的信任,這一年他不過45歲。
索額圖在朝中的勢力越來越大,他在很多事情上都有了話語權,於是朝中大黨派分為兩派:明珠(支援大阿哥);索額圖(妥妥太子黨)。
九龍奪嫡是康熙晚年的一大敗筆,並且在此次之後也宣佈,清朝從此之後不會再立太子。隨著太子的兩立兩廢,索額圖心中也是鬱悶無比,心想為什麼太子這麼不爭氣呢?可就是這麼一個不爭氣的太子也是瞬間將他拉下水。
康熙四十二年,索額圖被彈劾,罪名:支援太子爭奪權、結黨營私。康熙這一次並沒有袒護索額圖,他直接將其關進了宗人府監獄。
在宗人府監獄中,索額圖剛開始還能夠得到一些食物,隨著調查出的事情越來越多,看押索額圖的人也是逐漸地不敢給他吃食。
索額圖在宗人府得不到食物,隨著上了年紀,身體也是大不如前。因此在同年9月21日被活活餓死,在去世之後,康熙給他寫下了一句評語:索額圖乃本朝第一罪人!
-
12 # 伯虎42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九月,京師內城東江米巷(東交民巷)中的宗人府監房內,在重重的重兵看護下,一個年近七旬、面容枯槁、渾身被九條鐵鏈鎖住的老人枯坐房中。因為長期戴著腳鏈手鍊,以及沉重的鐵索,這個老人已經沒有任何力氣能夠單獨進食、飲水了,飢餓即將擊垮他。就在數日後,宗人府看守向皇帝奏報:奉旨看押的犯人,因飲食困難,已經瘐死於監房之中。
這個活活餓死在監房中的老人,就是在康熙一朝曾經顯赫一時的前保和殿大學士、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太子太傅——索額圖。
為什麼聲名顯赫、地位超然的一代權臣索額圖,在給康熙帝效力了近四十年之後,卻落得個奪職下獄、餓死獄中的悲慘下場呢?這件事情,得從六十多年前說起了。
崇德元年(1636年),清朝尚未入關,在當時的清都城盛京(瀋陽)城中,清太宗的親信,吏部啟心郎、直內院索尼誕育了第三子,這就是未來的康熙帝心腹重臣——索額圖。
索額圖之父索尼,是清太宗皇太極、清世祖福臨兩代皇帝所倚重的老臣,當初皇太極去世後,索尼力主擁立皇子為新帝,得罪了一心要繼承皇位的皇太極十四弟多爾袞,後來被成為攝政王的多爾袞打擊報復,幾次削官抄家,流放外地、幾乎因此喪命。
順治八年(1651年),多爾袞去世、順治帝親政後,對維護帝統、拼死效忠皇室的索尼很是感激,將索尼從流放地召回來,官復原職,並提拔為內大臣,兼領議政大臣、總管內務府。
順治帝親政時期,索尼是朝廷首席滿大臣(宗室王公之外),而順治帝在順治十八年(1661年)病重駕崩後,根據其遺詔,索尼以首席輔政大臣的名義,和其餘三位輔政大臣: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一起,輔佐年幼的康熙帝,協助治理朝政。
因為父親索尼身處高位的緣故,年輕的索額圖很早時候就以“勳貴子弟”的身份成為了御前侍衛,先是負責順治帝的寢宮乾清宮的護衛,順治帝駕崩後,索額圖又擔任了年幼的康熙帝的侍衛,朝夕相處,因此和康熙帝建立了非常親密的君臣關係。
康熙四年(1665年)七月,索尼的孫女、其長子噶布喇之女赫舍里氏被太皇太后(孝莊文皇后)選為康熙帝的皇后,並於九月與康熙帝舉行了大婚典禮。索額圖與康熙帝在親密君臣之間,又增加了一道至親關係(因為皇后的原因,索額圖成為了康熙帝的叔岳父)。
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索額圖之父、首席輔政大臣索尼病逝,臨終前奏請康熙帝親政;康熙帝雖然沒立即答應,但加授索尼為一等公。索尼去世後,康熙帝在康熙七年(1668年),提拔三十三歲的索尼第三子索額圖為吏部右侍郎(索尼長子、皇后之父噶布喇才具不足以重用;次子噶喇珠早夭,所以才重用其第三子索額圖,以此推恩皇后母家)。
索尼死後,原本四輔臣之末的鰲拜逐漸利用手中的權勢掌握了朝廷實際治權,並將反對他的另一位輔政大臣蘇克薩哈陷害致死,對康熙帝也逐漸顯露出輕視、慢待的態度。康熙帝對於鰲拜的專權跋扈越來越憤恨、忍無可忍之下,決心依靠心腹親信,除掉結黨營私、威脅皇權的鰲拜集團,以重奪大權。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康熙帝“以弈棋故,召索額圖入內、謀畫潛算”,商量對付鰲拜的辦法。索額圖得到康熙帝的暗示後,立即辭去吏部右侍郎的職務,重新出任乾清宮一等侍衛領班,以“協助皇帝演練布庫(蒙古式摔跤)”的名義,選拔了一批十幾歲的少年布庫、拜唐阿,在皇宮內“陪伴”康熙帝演練摔跤。對此事,鰲拜並未特別注意。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十六,一切準備好之後,康熙帝佯稱商議要事,召鰲拜進宮,事先在鰲拜的座椅上做了手腳,使鰲拜坐不穩而跌倒,此時早就埋伏好的索額圖率領十多名少年布庫一擁而上,將鰲拜團團圍住,順利的擒拿下鰲拜。之後,康熙帝當眾宣佈鰲拜十大罪狀,將鰲拜下獄論罪、禁錮終身,其黨羽也紛紛被擒,鰲拜專權集團就此灰飛煙滅。
在擒拿鰲拜、消滅其專權集團的過程中,索額圖立下了大功,康熙帝對這個心腹近臣的表現十分滿意,因此在大功告成之後,於康熙八年(1669年)八月,晉封索額圖為國史院大學士,入朝參政。索額圖得以第一次進入了清朝的統治中樞。
康熙九年(1670年),康熙帝恢復設立內閣,改內三院大學士為內閣大學士,索額圖因此改任保和殿大學士、兼太子太傅。此後,在朝野之中,索額圖被尊稱為“索相”,這個稱呼,從此伴隨了他一生(清承明制、不設立宰相,而內閣大學士所領有的職責,基本相當於前朝的宰相;因此,明清兩代,朝野之間,通俗上按照名字稱呼某大學士為“某相”,但正式官場上不可以這麼稱呼)。
就在索額圖晉升為國史院大學士這一年,即康熙八年(1669年),索額圖的侄女、康熙帝皇后赫舍里氏誕育了康熙帝第一個嫡子——承祜;這是赫舍里氏全族與有榮焉的大喜事,升級為皇子叔外祖父的索額圖當然喜不自禁,親自入宮向康熙帝奉玉如意,以示恭賀。
可惜,承祜沒有福氣享受將來的富貴和天命,在康熙十一年(1672年)二月初五、年僅四歲(虛歲)時就因病夭折了,不光康熙帝和赫舍裡皇后因此痛惜不已,整個赫舍里氏家族,也同樣為此悲傷、哀慟(嫡子夭折、儲位空虛)。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三藩(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表面上上疏請求撤藩,其實以此探聽朝廷虛實;康熙帝因此召開議政王大臣會議,商議‘撤藩’事宜。在會上,以大學士索額圖、圖海為首的大部分朝臣都建議康熙帝對三藩北撤之事慎重對待、儘量不要輕舉妄動,以徐徐圖之。
但兵部尚書明珠、刑部尚書莫洛、戶部尚書米思翰等少數朝臣,卻以“事急已久、再姑息則養虎為患、不如先發制人”為由, 堅決向康熙帝請求撤藩;康熙帝在經過一番斟酌之後,毅然決定裁撤三藩,將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人移鎮遼東故地。
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二十一,平西王吳三桂因康熙帝批准‘撤藩’,惱羞成怒之下,聯合耿精忠、尚之信(尚可喜長子)發動了叛亂,誅殺雲貴粵閩諸省的清朝官員後,以“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的頭銜出兵伐清。
三藩發動叛亂後,清朝中樞震動,人心惶惶,康熙帝震怒之下想要親征,被宗室王公及諸大臣勸止。當時三藩勢力達於南方諸省及西北,清軍出兵征伐時顧此失彼、狼狽不堪。有鑑於此,索額圖等主張招撫三藩的大臣向康熙帝上奏,要求斬當初力主削藩的明珠等人,以儆效尤。幸好康熙帝主動為明珠等人開脫,說削藩是自己的旨意,與明珠等人無關,此事才得以平息。從此之後,明珠與索額圖交惡,在朝堂上彼此纏鬥攻訐了數十年。
因康熙帝明確表示削藩是自己的意見,並堅決要將此事進行到底,於是索額圖也很快將自己對三藩的態度從招撫轉為堅決鎮壓。在康熙帝此後平定三藩之亂的過程中,索額圖積極參與策劃、排程,協助康熙帝處理海量的軍政要務,甚得康熙帝賞識——“料理軍書,排程將帥,皆中肯要”,康熙帝視索額圖為首席心腹重臣。而三藩之亂最後能夠被平定,索額圖確實在其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建立了功勳。
就在索額圖協助康熙帝運籌帷幄、平定三藩之亂期間,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康熙帝皇后赫舍里氏為康熙帝誕育了第二個嫡子,即日後的皇太子胤礽(初名保成);但皇后因為生產時不幸難產,導致產後虛弱、隨即病逝,年僅二十二歲。康熙帝對元配的去世悲痛萬分,追諡皇后為“仁孝皇后”,輟朝五日,併為大行皇后舉哀,持服二十七日。
赫舍里氏家族的興衰榮辱皆在皇后一身,現在皇后去世,包括索額圖在內的赫舍里氏成員在悲慟之外、還存有一絲對未來家族命運走向何處的不安心情。好在皇后之子保成出生後平安康健、在康熙帝親自撫育下健康成長,康熙十四年(1675年)六月初三,康熙帝下詔立皇次子保成為皇太子,改名胤礽;當年十二月十三(胤礽同母兄承祜生日),胤礽被正式冊立為皇太子。
胤礽這個赫舍里氏的外孫,是整個家族的希望所在,索額圖此後數十年間,堅定地支援侄外孫、皇太子胤礽,因此和其他朝臣勢力產生了極大的矛盾。同時,因為過於維護皇太子,導致康熙帝也對索額圖生出猜忌之心,認為他有威脅皇權、另立權力中樞的心思。索額圖最後的悲慘結局,大多由此而生。
在協助康熙帝平定三藩的過程中,雖然索額圖出了不少力,但也並非全由他一人謀劃襄贊,身為兵部尚書的明珠同樣為了削藩之事而盡心盡力、出謀劃策,因此同樣得到了康熙帝的認可,逐漸成為皇帝的心腹重臣。
出於牽制、平衡的目的,康熙帝也不想以索額圖為首的赫舍里氏外戚集團過於執掌權柄。因此,康熙帝有意提拔重用明珠,在康熙十四年(1674年)調明珠為吏部尚書,康熙十六年(1676年)再加授明珠武英殿大學士、實錄總纂官、兼太子太師;明珠由此也得到了“明相”的尊稱,和索額圖的“索相”相抗衡。
索額圖和明珠兩人,都是具有相當才幹的重臣,為人也精明幹練、雷厲風行,在處理朝政上,是康熙帝的左膀右臂。但索額圖生性乖張、待人接物驕橫跋扈,因此得罪了許多中間派官員。明珠則表面上謙和內斂、樂善好施,以此拉攏了朝廷中許多新進後輩官員。
但明珠對和自己作對的政敵一樣在暗地裡構陷打壓,許多依附索額圖的官員,都被明珠尋機排擠壓制、被迫出朝或者罷官。從這個時候起,“明黨”和“索黨”的相互傾軋和攻訐就一發不可收拾,貫穿了康熙中前期。
起初,因為需要索額圖和明珠兩人攜手共處,協助自己制定策略、平定三藩,因此康熙帝對索額圖和明珠之間的齟齬和攻訐抱著“暫且姑息”的態度,以集中力量對付作亂的三藩。但索額圖自恃是皇太子的外家長輩,又有擒拿鰲拜、贊襄軍略的功勞,所以對康熙帝的“暫不追究”態度誤以為是支援自己對付明珠,非但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以手中的權力大肆貪汙納賄、培植私黨、擾亂朝綱。康熙帝忍無可忍之下,決心出手警告、教訓一下索額圖,讓他明白自己的身份和所處的位置,不要太得意忘形了。
康熙十九年(1680年)八月,吳三桂已死,尚之信、耿精忠先後歸降,清軍已經收復湖廣、廣西、貴州、四川等地,吳三桂之孫吳世璠敗退回雲南、三藩之亂即將平息;康熙帝趁機出手,懲處朝中愈演愈烈的朋黨之風,以整肅朝綱。當月,在康熙帝的嚴令下,索額圖不得不以“病退”的名義,向康熙帝請辭已經擔任了十年之久的保和殿大學士、太子太傅等職。
雖然讓索額圖暫時退出了朝堂,但出於安撫功臣、外戚的目的,康熙帝還是給了索額圖“勤敏練達,用兵以來,贊畫機宜”的高度讚揚,並命索額圖擔任內大臣,不久後加授議政大臣。索額圖的權勢依舊不減。
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清軍攻克昆明,三藩之亂被徹底平定;同年,明鄭延平政權內亂,延平王鄭經去世後,部將內訌,延平政權出現統治不穩的跡象。此時,因索額圖暫時退出中樞而獨掌大權的明珠向康熙帝建議,抓住這個有利機會出兵收復寶島。康熙帝贊同明珠的意見,命福建總督、巡撫、福建提督協理合作,出兵攻打延平政權。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第三代延平王鄭克塽遣使請降,清朝順利收復寶島。
同一年,康熙帝再次處理了跋扈的赫舍里氏家族,以“素行懶惰,屢次空班;不思效力贖罪、未能儘教訓之責”的名義,將仁孝皇后的五叔心裕革去鑾儀使、佐領職位,降襲一等伯;六叔法保革除一等公爵位。而仁孝皇后的三叔、赫舍里氏實際上的執掌者索額圖,則被革去議政大臣、內大臣、太子太傅等職,只保留佐領世職(仁孝皇后之父、索尼長子噶布喇此時已經去世)。
在康熙帝這次氣勢洶洶的打擊下,赫舍里氏家族幾乎被連根拔起、險些就此敗落。幸好康熙帝看在元配和皇太子的面子上,沒有對皇太子的外家窮追不捨,索額圖也因此躲過一劫(康熙帝的本意,是好好教訓一下之前跋扈驕縱的外戚家,希望他們能夠吸取教訓、改正錯誤。可惜,索額圖還是沒能領會康熙帝的意思,沒有悔改)。
在索額圖倒黴之時,他的老對頭明珠正春風得意,因為收復寶島之功,明珠的聖眷更隆,在朝中的地位也更高。志得意滿之下,明珠對老對手索額圖的狼狽樣子鄙視不已,自認為索額圖再也不能和自己作對了。
就在手握大權之後,明珠如同索額圖當年一樣,開始貪汙受賄、賣官鬻爵、私結黨羽、干涉朝政。當時民間有傳言“候缺不必吏部、只往明府即可”,意思是想要正常當官,先得去明珠的家裡給“明相”進貢送錢,此時的明珠,比索額圖當時還要貪鄙擅權,已經不利於朝堂的穩定了。
對明珠貪腐結黨的情況,康熙帝心知肚明,以前是要用明珠的才幹和能力處理政務,順便壓制索額圖一黨,現在三藩已經平定、延平政權也被收復,索額圖一黨皆被趕出朝堂,明珠的作用已經完成,康熙帝也將對明黨動手了。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帝表面上是維護皇太子胤礽的臉面、再次啟用了皇太子的叔外祖父索額圖,讓他擔任領侍衛內大臣,重入中樞,其實是以此牽制越來越放肆的明珠一黨。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冬),直隸巡撫于成龍、翰林院侍講學士高士奇都揣摩到康熙帝的心思,於是以明珠擅權貪汙為理由,向康熙帝彈劾明珠,對此,康熙帝並沒有做出任何表示。得到鼓勵的御史郭琇,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向康熙帝再次上疏,彈劾大學士明珠結黨營私、排斥異己、專權亂政。
康熙帝這一次沒有保持沉默,而是迅速批覆了郭琇的奏疏,斥責明珠“權勢相侔、培植私黨、貪侈傾朝”,立即罷黜了明珠大學士,但沒有進一步降罪,而是將明珠交侍衛處,令“酌情留用”,也就是放了明珠一馬。此後明珠以普通侍衛的身份,在皇宮內站了三年的班。
明珠倒臺後,索額圖又開始逐漸接近權力中樞,並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的時候,以首席談判代表的身份,和沙俄代表戈洛文在尼布楚舉行談判,據理力爭、堅持不退讓,維護了國家的領土完整和主權尊嚴,最終簽訂了《尼布楚條約》,索額圖也算青史留名。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蒙古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侵入喀爾喀蒙古,追擊南逃的喀爾喀土謝圖汗,一直打到距離京師只有七百里的貝子廟(今內蒙古錫林郭勒)。在準噶爾軍隊的威脅之下,康熙帝親自率軍征伐噶爾丹,分兵兩路北上,索額圖、明珠等人都隨駕出征。
在北征途中,康熙帝之兄裕親王福全所率的清軍,與噶爾丹部遭遇於烏蘭布通(今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隨即展開激戰。
當時康熙帝突然患了瘧疾,無法繼續堅持指揮作戰,只得離開前線,回京師養病。回京前,康熙帝特命索額圖率盛京、吉林、科爾沁等地八旗前往蒙古巴林部,和裕親王福全軍隊會合,與噶爾丹進行決戰。明珠則受命整理後勤糧秣,以及來往交通輜重事宜。
在烏蘭布通之戰中,清軍重創噶爾丹部,但康熙帝的舅舅、內大臣佟國綱在作戰中陣亡;並且因為福全的大意,使得戰敗後的噶爾丹假借“議和”為名、趁亂率殘部逃脫。雖然福全、索額圖等人立即出兵追趕,也沒能趕上噶爾丹。戰後,康熙帝追論諸將的功過,裕親王福全被罰俸、索額圖也被降四級留任。
而明珠因為只負責後勤糧草輜重、並沒有前往一線參與作戰,因此在隨後的戰場過失處置中沒有收到處分,反而因為管理後勤有功而官復原職,重任議政大臣、內大臣、光祿大夫。但康熙帝知道明珠的優劣之處,此後二十年,只是將明珠作為諮詢、宿衛臣子看待,再也沒重用過明珠。
就在這一次和噶爾丹的作戰中,康熙帝突患瘧疾,不得不離開前線返回京師養病,當時皇太子聞訊後馳驛前迎。但時年十六歲的皇太子少年無知、不懂得如何關懷患病的皇父,因此見到康熙帝時沒有表現出憂慮慼慼之情。
重病中的康熙帝見到皇太子的這個態度後,很是悲傷和不滿,心中認為這個兒子“絕無忠愛君父之念心”,於是沒有讓他隨駕,而是讓皇太子先回京師,準備皇帝迴鑾事宜。大約從這個時候開始,康熙帝潛意識裡就對皇太子開始懷有成見,並先入為主地覺得皇太子不孝,以後不堪重用。
在皇太子莫名其妙地不再得到康熙帝聖眷關愛之後,索額圖因為已經將赫舍里氏一族的安危和存亡都押在了皇太子身上,因此不能和皇太子做出分割的舉動,反而更加堅定的支援、站隊皇太子,以圖日後皇太子繼位後,能夠憑藉“從龍、擁戴”之功,重新恢復赫舍裡家族的榮耀。
疏遠了明珠之後,康熙帝也重點開始關注原先的股肱之臣索額圖,預備採取措施,抑制他以及皇太子外家赫舍里氏的勢力。起初,康熙帝並沒有想將索額圖徹底打倒,而是想仿照處置明珠的例子,只免除他實際上的權力,此後做個顧問諮詢近臣,以保全仁孝皇后母家富貴,也就罷了。
但索額圖執掌中樞大權二十年,早就不能再回到之前那種平淡安靜的生活了,再加上他把家族榮耀、個人前途都押在了皇太子身上,這就更加不能退縮了。所以,即使康熙帝想要顧全君臣恩義、讓索額圖“半退休”以保全其名節。索額圖也不願就此放棄權力、退居歸家。矛盾因此不可調和,最終導致索額圖站隊失敗、身死家破。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三月,康熙帝第二次親征噶爾丹,親率八旗從獨石口出塞,和噶爾丹會戰於昭莫多。此戰,索額圖在名義上率領前鋒營、蒙古察哈爾諸旗及漢軍八旗、綠營為先鋒,並監督火器營,隨康熙帝出戰。但在實際上,康熙帝已命諸成年皇子:胤禔、胤祉、胤禛、胤祺、胤祐、胤祀等人各自掌握軍隊、分索額圖之權,共同參與作戰。索額圖的權力,已經在康熙帝的安排下,被剝奪大部、所剩無幾。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三月,康熙帝抵達寧夏,指揮追剿噶爾丹的戰事,索額圖受命管理京師至寧夏的水路、驛站事務,康熙帝以索額圖此次差事有功,提升其四級品級,恢復原任。這是索額圖最後一次受到嘉獎。
從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皇太子迎駕時舉止不合禮法、致使康熙帝心中不滿,逐漸和皇太子起了隔閡開始,到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時,已經過去了七年,皇太子在這期間也已經大婚、生子,逐漸成熟起來。康熙帝雖然對皇太子心中有不滿、失望,但為了不動搖國本、維護宗法傳承,還是依舊栽培、重用皇太子,多次命皇太子代替自己祭祀社稷、宗廟,在自己出徵時監國。康熙帝實在是不想看到,自己寄予厚望、倍加培養的皇太子,最終會不成才、辜負了期望。
可皇太子年少、心性不定,身為國家儲君、自然具有天然的優越感,待人接物不那麼平易近人、和藹恭謹。而索額圖身為皇太子的叔外祖父、又早早地將寶押在了皇太子身上,為了自身的利益,他也在不斷地接近、教導皇太子,要儘可能地掌握權力、培植私人勢力,做好繼位前的準備,切切不要掉以輕心、重蹈前人覆轍、使得大位旁落、便宜了他人(指肅親王豪格的舊事)。
平心而論,索額圖這麼指導皇太子,確實是未雨綢繆、一片好心,提醒皇太子不要鬆懈,需時時刻刻警惕,以防被其他人(就是其他皇子)趁虛而入。皇太子也很感激叔姥爺的提醒、教誨。
但索額圖這麼做被康熙帝得知後,康熙帝勃然大怒,認為索額圖居心不良、“毫無忠君之心”、有“教唆皇太子、離間父子之情”的險惡用心。這之後,康熙帝下定決心,要斥退索額圖,並以此警告皇太子,不要再執迷不悟、受人教唆、和皇父分庭抗禮。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 九月,康熙帝針對“太子黨”痛下狠手,命內務府處死了皇太子的親隨——膳房人花喇、哈哈珠子(侍從)德住、茶房管事雅頭,膳房管事額楚等人,給了皇太子和“太子黨”的首腦索額圖一個警告。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為了進一步限制皇太子的權力、遏制“太子黨”的爭權野心,康熙帝第一次冊封成年皇子,其中皇長子胤禔封直郡王,皇三子胤祉封誠郡王,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封貝勒,以此來牽制勢力和慾望都在不斷膨脹的皇太子及其黨羽。
此次受封的皇子,都獲得了參與國政、協同辦差的權力,同時各領有旗下佐領、門人屬眾。康熙帝這麼做,削弱了皇太子原先所具有的“代理監國”的合法權力,對太子黨是一次大打擊。
康熙帝的本意,是分權給諸皇子、以限制、警告皇太子,不要太過於表露出覬覦權勢的心思。但諸年長皇子得到了封爵、權力、屬眾以後,卻效仿皇太子,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勢力範圍和黨羽,這就更加加劇了皇帝與皇太子之間、皇太子與諸兄弟之間的矛盾。
諸皇子和門下的黨羽為了獲取更大利益,不約而同地選定了共同打擊目標,即皇太子及“太子黨”。康熙帝與皇太子之間的矛盾更加錯綜複雜,且日益加劇,皇太子不孝不悌、所行不善、昏顢妄為的議論,從此傳遍了朝野。而皇太子一黨為了自保,當然也要反擊,因此和諸皇子黨相互攻訐、彼此構陷,弄得朝廷之上烏煙瘴氣、黨爭不斷。
面對這種局面,康熙帝怒氣迸發,認為這都是以索額圖為首的“太子黨”在挑唆皇太子,才導致父子失和、兄弟反目。於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下詔斥責“太子黨”中的首要成員:“溫待、額庫禮,俱犯重罪流徙之人,因其年老,令回京師。伊等應安靜以養餘年,伊乃與索額圖結黨,妄論國事,妄自犯尤。”直接就點了索額圖的名字。
另外,康熙帝對皇太子也不客氣,同時寫手諭給皇太子說:“朕出師寧夏後,皇太子聽信匪人之言,素行遂變,自此朕心眷愛稍衰,置數人於法。”
在父子君臣兄弟發生的矛盾中,康熙帝明顯針對皇太子及“太子黨”,並毫不掩飾他對皇太子的疏遠和猜忌。這讓其他皇子看到了希望,覺得康熙帝在失望之下,有可能“易儲”,因此更加蠢蠢欲動,對“儲君之位”生出非分之想,這也是康熙帝末年“九子奪嫡”的重要起因。
看著原先寄予厚望的皇太子變成如今這“嬌縱跋扈、不孝不悌、所行不善”的頹廢樣子,康熙帝既痛心又震怒,認為這都是皇太子身邊親近侍從之人所教唆、挑撥的緣故,其中尤以皇太子的叔外祖父索額圖為甚。從這個時候起,康熙帝就有了清除索額圖(之前還僅僅是斥退)、重新教導皇太子,將這個不成器的兒子從歪路上拉回來的心思。
康熙帝已經動了清除索額圖之心,而作為康熙帝數十年心腹重臣的索額圖,自然也聞到了危險氣息,為了不讓康熙帝抓住把柄、逃脫懲處,索額圖在和皇太子商量之後,以退為進,於康熙四十年(1701年)九月,以“年老多病”的理由(索額圖當年已經六十六歲)向康熙帝請求致仕,企圖以此脫離康熙帝的特別關注,從而在幕後繼續協助皇太子、穩定“太子黨”的人心。
康熙帝對此心知肚明,但為了不立即激發矛盾、使自己留下“不容功臣”的壞名聲,於是順水推舟、同意了索額圖的致仕請求,免去他領侍衛內大臣之職,以一等公爵的身份退職回家榮養。
索額圖和皇太子據此以為康熙帝已經不再追究索額圖的過失,同時也得以繼續維護“太子黨”的利益和權勢了,於是在之後相互往來照舊頻繁、勾連緊密,也沒有停止和諸皇子黨的“奪嫡、爭權”鬥爭。而面對康熙帝之時,皇太子也自認為“三十年儲君、根深蒂固”,缺少對皇權的敬畏和拜伏之心,“欲分威柄,以恣行事”的態度怎麼也掩飾不住。
康熙帝既然已經下了除掉索額圖之心,自然不會手軟,這樣也可以打擊迫切想要獲得更大權力、甚至希望早日君臨天下的皇太子那顆不安分的心。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十一月,康熙帝南巡江南,皇太子以及諸王公大臣隨駕同行。御駕至山東德州時,皇太子恰好得了疾病、一時不能痊癒,康熙帝於是急召已經致仕、此次沒有隨駕南巡、而是留在京師私宅中的索額圖急赴德州,陪伴、照顧侄外孫皇太子,待皇太子痊癒後,再行返京。康熙帝自己則中斷南巡,先行返回,待明年再安排南巡。
其實,這是康熙帝故意製造索額圖和皇太子長期單獨相處的機會,以便於安排人手暗中監視,獲取索額圖不軌之事、及蠱惑皇太子的罪證,好論罪加以懲處。
索額圖當然不知道康熙帝此舉的真實用意,自認為這是一個和皇太子公開相處、並可以藉機策劃、謀算後續的爭權之事,於是立即興沖沖地奉詔趕到德州,親自照看生病的皇太子。
也許是太過於興奮,也許是疏忽大意,索額圖在抵達德州皇太子住處時,沒有按照禮制在大門外遠處下馬、然後步行從側門進入,而是直接騎馬來到中門後才下馬,隨後從中門進入皇太子居所。這在清朝的禮制中,屬於大不敬之罪,按律要處以死罪(當然,索額圖之前估計也沒少這麼做,不過因為他是康熙帝心腹重臣、皇太子的首席支持者,所以都沒有受到懲罰。不過,這一次不一樣了)。
在德州時,索額圖和皇太子朝夕相處,多有密談,其中不乏“用非常手段”、“行大事”、“先發之”等悖逆、狂獗之語(都是康熙帝暗布的眼線事後所彙報,至於言語的真假,康熙帝說是真,那就是真的)。
對索額圖在德州奉詔看顧皇太子時的所作所為,康熙帝一清二楚,但他沒有立即動手,而是靜觀其變,在皇太子痊癒後,命他和索額圖一起返回了京師。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正月,康熙帝按照計劃,繼續舉行南巡,皇太子胤礽、皇四子胤禛、皇十三子胤祥一起隨駕南行。而索額圖在完成了照顧皇太子的任務後,依舊被留在京師,沒有允許隨駕南下。
南巡途中,康熙帝在隔開了皇太子和索額圖之後,已經在考慮如何進行最後一擊,徹底將索額圖打倒。
當時,隨侍在康熙帝之側的翰林院掌院學士、原索額圖的門生高士奇,因為出身寒微而被索額圖長期慢待、甚至羞辱(切齒大罵,辱及父母妻子),早就對這個老師恨之入骨、幾欲除之後快(遂頓忘舊恩,而思剚刃於其腹中)。
得知康熙帝想要除掉索額圖的心思後,高士奇大喜過望,於是主動向康熙帝告發索額圖平日裡的諸不法悖逆之事(高士奇是索額圖的門生、時刻侍奉在側,自然知道索額圖的那些所作所為),和老師劃清界限的同時,也把最鋒利的刀把子遞到了康熙帝的手中。
人證物證俱在的前提下,康熙帝依舊穩坐泰山,按照原計劃繼續南巡,不要說在京師的索額圖並不知道自己已經大難臨頭,就是隨駕在身邊的皇太子,也不知道皇父即將要對叔外公動手。康熙帝在江南、河南、山東等地巡查遊覽,直到當年三月十五才返回京師。
兩個月後,一切準備停當,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月十九,康熙帝突然命御前侍衛海青、乾清門侍衛武格、馬武三人急赴索額圖私邸,傳達諭旨給這個曾經的心腹重臣、如今的“心腹大患”:
“爾任大學士時,因貪惡革退,後朕復起用,爾並不思念朕恩。即若養犬,尚知主恩,若爾者,極力加恩亦屬無益。朕意欲寬爾,爾乃怙過不悛,結黨妄行,議論國事,朕若不先發,爾必發之,朕亦熟恩之矣。前者,皇太子在德州時,爾乘馬至中門始下,即此爾已應死。爾所行事,任舉一端,無不當誅。朕念爾原系大臣,心有不忍,姑貸爾死,但若著爾閒住,又恐結黨生事,背後怨尤議論,著交宗人府處拘禁,不可疏放。”
在諭旨中,康熙帝將索額圖大罵一通,並說“朕若不先發,爾必發之”,就是指明瞭索額圖將要謀反。但此時康熙帝還沒拿定主意處置皇太子,為了大家的顏面上好看,所以除了索額圖在德州時,“至皇太子居所、乘馬至中門始下”這一條罪名外,其他的事情就不再提了。
就在當天,六十九歲的索額圖被押送至宗人府監房,單獨禁錮、嚴加看管;至於他的幾個兒子,康熙帝命仁孝皇后的五叔心裕、六叔法保(都是索額圖的弟弟)“嚴加拘禁候旨”,並補充說“若其間別生事端,即將心裕、發保等族誅”。也就是不準心裕、法保徇私照顧,如有犯事,要把赫舍里氏全族誅滅。
索額圖徹底倒臺後,康熙帝對這個毀了自己心愛的接班人的逆臣深惡痛絕,很想把他明正典刑、甚至處以凌遲;但索額圖是仁孝皇后親弟弟、也是皇太子的至親,這樣不顧皇家顏面、顯戮國家重臣的做法,雖然很解氣,但格局、心態上未免太小氣了。
於是,康熙帝決定用另外的辦法,讓索額圖不經法司審訊,悄無聲息的死在獄中,這樣對朝廷、對皇家、對百官、對天下臣民的也有話說,自己不會落下一個“刻薄寡恩、屠戮功臣”的名聲。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七月初六,康熙帝離開京師,北巡塞外,七月十八,奉皇父諭旨的皇三子誠郡王胤祉、皇四子貝勒胤禛火速返回京師,連夜進入宗人府中關押索額圖的監房,表面上的說法是“視索額圖拘禁之情形,查察看守王公、大臣、兵役、內監有無徇情庇護及助伊逃遁之事”,其實,胤祉、胤禛此行另有目的。
在看到索額圖被單獨關押、並無優待,且兩條鐵鏈鎖身之時,胤祉、胤禛並沒有讚揚宗人府有司人員盡職盡責,而是厲聲責問:“為何不給罪官加鎖九條鐵鏈?”宗人府官員莫名其妙、面面相覷之下,小心回奏說,索額圖五月十九押來時,就已經身戴一條鐵鏈,是宗人府看守在將其押入監房後,又多加了一條腳鏈。
於是,胤祉、胤禛當即給康熙帝回奏,並請康熙帝下諭旨給宗人府,再給索額圖加七道鐵鏈,以“防其勾連內外、蓄意遁走”。接到奏報後的康熙帝立即同意了胤祉、胤禛的意見,復旨給宗人府,將索額圖上了九條鐵鏈。
按照《大清律例》的規定,只有故意殺人、十惡不赦的罪犯,才在脖子、腰、腳三處用三條鐵鏈鎖住,從來沒有用九條鐵鏈的先例。清制,監獄鐵鏈重五斤,九條就是四十五斤,不要說索額圖,就是任何一個壯漢,那也受不了。索額圖此時年近七旬、早就衰弱不堪,怎麼經受得起這樣的折磨。
所以,如同本文最開始描述的那樣,在身被九條鐵鏈之下,索額圖在宗人府監房內只呆了不到兩個月,就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九月、“尋幽死於獄中”。雖然沒直接說是餓死的,但身上揹著四五十斤的鐵鏈,行動、飲食都十分艱難,也無法正常活動,索額圖的死,大機率還是不能正常吃喝拉撒、最終病餓致死(就和鰲拜被關押後,很快死在獄中的情況一樣)。
索額圖在宗人府“幽死”之後,康熙帝下旨剝奪了他一切官爵、名譽,將他的兒子格爾芬、阿爾吉善繼續禁錮於心裕、法保處,不得開釋。“太子黨”中的重要成員、也是索額圖黨羽的江潢、麻爾圖、額庫禮、溫代、邵甘、佟寶、阿米達等人,或處死、或嚴錮、或罷黜,他們的同祖子孫在朝廷為官者,也被奪官革職。一度風光無限的“索黨”、“太子黨”,就此灰飛煙滅。
五年以後,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康熙帝對皇太子胤礽失去了最後的期望和耐心,於是召集諸王大臣,公開廢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同時,康熙帝對導致自己父子失和、且早就死去的“罪魁禍首”索額圖依舊怒氣不減,在廢黜胤礽的同時,又下令立即誅殺索額圖的兩個兒子格爾芬、阿爾吉善,斷了他的後裔血脈。
最後,康熙帝在終結自己因何要廢黜皇太子之時,還把所有責任都推到了索額圖的頭上:“昔年索額圖助胤礽潛謀大事,朕知其情,將伊處死。今胤礽欲為索額圖復仇,令朕戒慎不寧,不得不行此非常之事。索額圖在日,懷私叵測,蠱惑皇太子服御俱用黃色,一切儀制幾與朕相似,胤礽驕縱之漸,實由於此。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
-
13 # 西遊夢紅樓
索額圖,一個在康熙口中的清朝第一罪人,只因為“結黨妄行,議論國事”,就被活活餓死在了宗人府中。
這是一樁謎案。
索額圖官至大學士,門生無數,哪怕退休閉門不出,照樣有官員半夜爬牆來湊個臉熟,求教為官之道,表忠心,站佇列,所以結黨、談論國事就跟吃飯一樣避免不了。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還是禮親王昭槤把這事弄明白了,“後索以事伏法”,大白話就是:索額圖的事發了,然後就被咔嚓了。
找出索額圖所犯之事,就知道“除鰲拜平三藩”的索額圖被活活餓死的原因了。
赫舍里氏家族的榮耀
索額圖平步青雲與家族赫舍里氏的榮耀史有莫大關係,不是他成就了赫舍里氏,而是赫舍里氏成全了他,沒有赫舍里氏家族的累累戰功,索額圖也許就在草原放馬過完一生。
1、索尼救主
索額圖能夠平步青雲主要是因為有個好爹。
清太祖努爾哈赤以十三副甲冑起兵,很快統一了建州女真各部,自稱“淑勒貝勒”,這引起了海西女真的驚覺和不滿,臥榻之上,豈容他人鼾睡?
葉赫部首領布寨聯合烏拉、哈達及蒙古科爾沁等九部向建州發動進攻,結果被努爾哈赤採取分化拉攏的手段各個擊破,成功瓦解了此次危機,隨後,努爾哈赤開始謀劃蠶食海西女真各部。
勢力稍弱的哈達部成為努爾哈赤征服的目標,眼看大勢已去,哈達部赫舍里氏便攜家眷歸順,索尼被封為一等侍衛,隨努爾哈赤、皇太極征戰四方。
索尼,便是索額圖的父親。
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稱帝,改號大清。
皇太極為了集中兵權,對八旗進行了一次改制,將率領的兩白旗同多爾袞三兄弟所屬的兩黃旗對換,明是置換,其實是多了對兩黃旗的掌控權,同時也埋下了八旗之間糾纏不清的矛盾。
多爾袞雖然心存不滿,但也沒法改變,這個啞巴虧吃的瓷實。直到順治登基後,多爾袞攝政,大力強化正白旗,才算完全掌控了這支精銳之師。
在“己巳之變”時,索尼跟從皇太極率大軍突入內地,逼近明朝京師,名將袁崇煥率兵前來救援。混戰中,貝勒豪格陷入重圍,此時索尼悍不畏死騎馬率兵衝陣,最後成功將豪格救出。
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乃是皇位第一順位繼承人,而且有勇有謀,不輸於另一名將領多爾袞。
這一救,就救出了赫舍里氏的未來。
2、索尼擁帝
大清,于山海關之外眺望中原!
就在這時,皇太極的愛妃宸妃海蘭珠病重!
得知海蘭珠病重,皇太極安排好前線戰事,匆匆往盛京趕,最終未能與紅顏見上一面,由此悲不自勝、積鬱在心,時常昏迷,後猝死在盛京後宮。
沒有遺詔,皇位成為了一塊香饃饃。
索尼代表正黃旗、鰲拜代表鑲黃旗,這兩支皇太極的親信部隊選擇了效忠皇長子豪格。
豪格領軍正藍旗,再加上擁有正黃、鑲黃和鑲藍三旗的支援,與擁有擁有正白旗、鑲白旗支援的多爾袞只強不弱。
皇太極置換八旗的惡果也就出來了,不僅八旗變得盤根錯節導致紛爭不斷,在旗內部也因選擇分歧發生了內鬥,最終讓清朝朝廷內所有的王爺和重臣,毫無例外都捲入了這場奪皇位的鬥爭旋渦中。
如果處置不當,清朝將前功盡棄,永遠被阻止在山海關外,前人所付努力化為烏有。
布木布泰,深夜會晤多爾袞,她便是後來的孝莊太后。
次日,索尼、鰲拜以死相逼打掉了多爾袞的企圖,“不冊立先帝之子,寧可追隨陛下於黃泉”。
為了大清進關大業順利進行,多爾袞退讓一步,前提條件就是豪格也不得繼承皇位,因此皇位就落在了6歲的福臨身上,由豪格的支持者濟爾哈朗與多爾袞共同攝政。
索尼擁護幼帝有大功。
3、始終不渝
豪格以靖遠大將軍的身份出征四川,剿滅張獻忠政權,次年凱旋迴京,被多爾袞構陷削爵幽禁。
從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再到皇父攝政王的多爾袞,已經一手把控了朝政,甚至不顧順治帝為哥哥豪格保命的哀求,在獄中以謀反的罪名處死了豪格。
擇木而棲的不一定就是良禽,擇主而事的也不見得就是賢臣,許多原本擁護豪格的支持者投向了多爾袞,臉上寫著大大的四字——趨炎附勢。
索尼,始終不肯依附多爾袞的,因此遭到了多爾袞無情地清洗。
多爾袞企圖以謀立肅親王豪格的罪名處死索尼,但遭到了孝莊太后以及部分朝廷大臣的強烈反對,索尼最終被抄家,安置到昭陵守墓去了。
多爾袞一死,順治帝親政,甚至毀墓掘屍來發洩對多爾袞的仇恨。
與之相反的是,索尼被特召回來,成為順治朝的首席滿洲大臣,總管內務府,索尼贏得了順治的信任,甚至可以說是友誼。
順治帝駕崩後,索尼與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三人成為輔政大臣,這一榮譽得以延續到了康熙帝時期,而且得到了更大的恩寵。
索尼的二孫女由孝莊太后親自冊立為皇后,這便是皇太子允礽的母親孝誠仁皇后。
康熙帝一再容忍允礽,就是看在愛妻的面子上,因為這位皇后誕下允礽不久就逝世了,時年芳齡21歲,但她卻陪伴了康熙帝10年時光!
而索尼的第二子索額圖,也因這層關係躋身於朝廷,成為皇宮侍衛。
索額圖嶄露頭角的得意之作就是除鰲拜。
子承父業:除鰲拜、平三藩
蘇克薩哈身上揹著多爾袞正白旗的影子,哪怕他因告發多爾袞而獲得重用,但在正黃旗索尼、鑲黃旗鰲拜眼中,那就是個反骨仔。
鰲拜與蘇克薩哈雖是姻親關係,但雙方常因政見不合勢成水火。
遏必隆也屬鑲黃旗,自然對鰲拜言聽計從,而索尼年邁多病,雖然對鰲拜專權有所不滿,但兩黃旗的根本利益一致,所以對鰲拜打擊蘇克薩哈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如此一來,輔政四大臣變成了三臣圍攻蘇克薩哈一人,蘇克薩哈的話語權越來越少。
康熙還未親政,四大臣輔政基本上就成了鰲拜的一言堂。
在鑲黃旗與正白旗圈換土地時,雙方的矛盾爆發,鰲拜成了大贏家也成了最大的輸家。
1、大臣欺主
費揚古的兒子倭赫是康熙身邊的侍衛,多次阻攔鰲拜不遵旨而闖皇宮面聖的行為,失了面子的鰲拜很是不甘,從此將倭赫恨上了。
康熙帝遊獵,倭赫隨身保護,騎御馬、彎弓射鹿,這本來是件平常事,但鰲拜就以這個莫須有的罪名將其處死,小康熙憋屈的眼角掛著淚水。
費揚古當然不服,上書抗議,鰲拜不顧康熙帝的反對,再次以“怨望”的罪名,將費揚古以及兩子一併處死,抄沒家產,轉手就送給了弟弟穆裡瑪,並大張旗鼓地讓鑲黃旗與正白旗圈換土地。
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在康熙帝的授意下,一起上書請命,結果惹來了鰲拜滔天怒火,以“藐視上命”、“紛更妄奏”的罪名,將三人俱論死罪。
康熙知道這是鰲拜借打擊異己來敲打自己,於是召集輔政四大臣商議,意圖推翻鰲拜的無理妄斷,哪知道索尼與遏必隆先擇了附和鰲拜來維護兩黃旗的利益,而身單力薄的蘇克薩哈也選擇了沉默來明哲保身。
初次正面交鋒,康熙帝基本完敗。
康熙帝無奈退讓,決定按照刑部所擬的處罰行事,沒收家產,執行鞭刑,以保住這三位正直的官員,哪知道鰲拜竟然矯旨將三人處死,強行換地。
康熙帝氣得直哆嗦,君臣之間再無轉圜的餘地。
鰲拜的專權跋扈,看來風光無限,實則已經踩在了懸崖邊,四朝元老索尼看得比誰都明白。
索尼垂危之際,上書小皇帝康熙按照先帝順治14歲親政的先例親政!
有典法可依,康熙帝順理成章親政。
2、為君解憂
蘇克薩哈以退為進,上疏請求解除輔臣之職而前往遵化守護先帝陵寢,逼迫鰲拜、遏必隆同樣交權,以帝威遏制鰲拜的勢頭,謀取正白旗的未來。
哪知道鰲拜居然再次下了死手,羅列了“心懷奸詐”等24款罪名,要將蘇克薩哈凌遲處死。
康熙當然不同意,鰲拜就“攘臂上前,強奏累日”,逼迫康熙帝最終還是下旨絞死了蘇克薩哈,誅滅一族。
這次,君臣是完完全全撕破了臉面。
在接下來的兩年裡,只要康熙帝不同意鰲拜的建議,鰲拜就推病不上朝,康熙帝就不得不前往鰲拜的住所探病,久而久之,兩人都厭煩了對方的存在,但還不得不虛與委蛇。
鰲拜又一次因為與康熙帝政見不合生病了,而這次探病的康熙帝終於忍無可忍殺了殺心。
禮親王昭槤在《嘯亭雜錄》中講了一個隱晦的故事。
鰲拜派人傳話給康熙帝,生病了,上不得朝。
這顯然是借病要挾,讓康熙知道朝中沒有他鰲拜點頭,康熙小皇帝就是個擺設而已;在敲打小皇帝的時候,鰲拜也想探究小皇帝容忍的底線,畢竟他喜歡專權而不是想謀反。
效果果然如鰲拜所想,當康熙帝早朝論事的時候,多數大臣一言不發,甚至有人還詢問康熙帝可曾徵詢過鰲大人的意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康熙冷笑著退朝,帶著御前侍衛前去探視“鰲大人”。
既然鰲拜起不了床,康熙帝就帶著御前侍衛來到了床前,發現康熙帝帶著侍衛魚貫而入,裝病的鰲拜神情大變,手情不自禁就縮進了被中。
御前侍衛也不是吃素的,發現鰲拜神情有異,飛速上前掀開了被子,鰲拜躺在床上紋絲不動,但手中緊緊地抓著一把寶劍,玩味地看著面前的小皇帝。
康熙帝斥責侍衛的無禮舉動,聲稱“刀不離身乃滿洲故俗,不足異也”,然後囑咐鰲拜好好歇息養病,這才帶著眾侍衛離去。
康熙八年五月,索額圖,辭去吏部右侍郎一職,入宮任一等侍衛。
3、除鰲拜
很多人看過金庸先生的《鹿鼎記》後,對小混蛋韋小寶又恨又愛。
說這小子膽子如鼠吧,的確一遇危險撒腳丫子就開跑,但他永遠會站在自家女人的前面。
說他膽大包天吧,的確敢把皇帝的妹妹建寧公主先上車後買票,但他永遠不敢真正對抗康熙。
韋小寶的處事原則就是買賣,在康熙帝面前賣師父陳近南,在天地會面前賣朝廷,只要能像夾縫中的草一樣活著,什麼都可以拿來做有底線的買賣。
拋開小說中虛構的成分,韋小寶的原型就是索額圖。
當鰲拜走上了多爾袞專權的老路,康熙帝終於下決心拿掉危害朝廷的這塊毒瘤,主刀手就是索額圖。
鰲拜本身就是滿清勇士,黨羽眾多,稍微不慎,康熙帝的鋤奸計劃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不僅沒打到了水,籃子都可以被水捲了去。
一切都要做得天衣無縫。
在康熙帝的授意下,索額圖召來一批身強力壯的親貴子弟,整日練習布庫(類似摔跤)為戲,康熙帝就在旁邊指指點點,也不避忌進宮面聖的鰲拜。
只要不是大事,康熙帝全憑鰲拜做主,這讓警惕的鰲拜慢慢失掉了戒心,嘆息小皇帝畢竟年輕啊,早這樣嬉樂玩樂不就對了嗎?君臣也就不會離心了。
鰲拜的親信紛紛被調離京城辦差,而且不著痕跡地都是經過大臣建議後鰲拜親自同意的,加上小皇帝最近沉迷遊戲疏於政事,鰲拜壓根兒就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勁。
再說了,就算小皇帝想找他的晦氣,憑著那幾個不成事的少年,能拿他怎麼樣呢?小雞能捕捉老鷹,螞蟻能掀翻巨象嗎?所以當康熙帝派人讓他進宮商議政事時,鰲拜毫無戒心地揹著手踱著八字步就到了御書房。
據《南亭筆記》記載,捉拿鰲拜是這樣的。
康熙帝說想讓鰲拜試試這群少年練習布庫的成果。
索額圖就在苦著臉說道:“大夥兒都知道鰲大人武力無敵,小的根本不是對手,為示公平,還請鰲大人坐在瘸腿的椅子上,手上端茶,由我們齊力來推,若推得鰲大人離開了坐椅就算我們贏,椅不倒茶不洩就算鰲大人贏,如何?”
鰲拜一聽有趣,一運氣,腳一跺,穩穩地坐在了缺腳椅子上,一伸手笑道:“茶來!”
旁邊早有一個少年用托盤端上茶來。
鰲拜隨手拿過茶碗,哪知道卻是滾燙無比,不由得雙手去捧,身子就動了。
奧妙就出在這茶碗上,已經用沸水煮了多時,為的就是讓鰲拜分心,露出破綻,從而一舉拿下。
說是遲那是快,周圍少年猛地合力一推凳子,又有人用腳貼住了鰲拜的腿,捉住了他的雙臂,連椅帶人往地上猛地一撲,就把鰲拜按在了地上。
鰲拜發覺上當,還當這群少年耍詐,正要張口怒斥,旁邊竄出兩人來,手上拿著粗繩往脖子上一套一拉再穿過胳臂往後死命一拉,就把兩隻胳膊別在後面了,東繞西纏,很快就將鰲拜捆了個結結實實。
眾少年不敢分心,又給鰲拜上了手鍊腳銬,這才癱在地上抹著汗,滿眼的驚駭之色。
剛才鰲拜掙扎時,三人按一支胳膊都有些吃力,如果不是拿繩的出來的及時,鹿死誰手還真的未知。
康熙帝呼曰:“鰲拜大不敬。健童悉起擒之,交部論如律。”
隨後,索額圖奉旨剷除了鰲拜集團,讓康熙帝真正地完全主政,從此平步青雲,官至保和殿大學士。
順帶說一句,索額圖忠實地執行了康熙帝的旨意,與沙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這也是韋小寶乾的事。
4、平三藩
除掉了鰲拜,康熙帝的主政不再受人掣肘,很快把清朝帶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
有個很頭疼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康熙帝。
當初入關,為了爭取漢官的支援,清朝扶植了吳三桂、耿繼茂、尚可喜等三藩軍隊,要官給官,要錢給錢,並有權轄制、影響當地地方官員,掌握地方稅賦等多種權力,等於讓三藩擁有了地方的實際統治權。
張口伸手管吃、拿、卡的三藩儼然成了擁兵自重的“土皇帝”,明面上稱臣,沒有好處就別想讓他辦事。
這是養兵還是供著一堆祖宗?
面對朝廷的不滿,三藩照樣酒照喝、舞照跳,不過卻保持著警惕心。
尚可喜年邁,於是上疏康熙帝請求撤藩,耿精忠、吳三桂隨即附和上疏,實則以退為進,試探康熙帝的底線:敢撤,我就敢反!
戶部尚書米思翰上前就是一頓慷慨激昂地痛斥三藩之害,主張立即撤藩。
刑部尚書莫洛與納蘭明珠表示贊同;但索額圖卻建議徐徐圖之,不可立即撤藩引起叛亂,從而違背了康熙帝的意願。
其餘官員眼觀鼻,鼻觀心,似乎要把地板看出一朵花來。
康熙執意撤藩,聖旨一下,三藩果然相繼造反。
這時,對撤藩有異議的索額圖沒時間去炫耀自己眼光的獨到之處,而是盡職盡責居中協調,幫助康熙運籌帷幄,來應付這場清朝建國一來最大的危機。
局勢不堪的時候,索額圖曾請求處死倡議撤藩的人來暫時安穩住吳三桂等人,但被康熙帝一口拒絕了。
康熙帝絕對不會退讓一步,如果讓吳三桂等人藉此次造反重獲民心,讓三藩獲得了喘息之機,恐怕自己的最終結局就是帶著大清退出中原,這是自己不能承受的,大清也無法接受。
對忠心無二的索額圖,康熙帝有一點點失望,與之相反的是從一開始就支援撤藩的納蘭明珠,成為了康熙帝扶植的新物件,改任兵部尚書,負責削藩前的一系列相關事宜。
三藩之亂,納蘭明珠投機成功,取得了康熙帝的信任,開始比肩索額圖,兩者成為朝廷的左膀右臂,但也形成了以兩人為代表的黨派之爭,“權勢相侔,互相仇軋”。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黨爭若大風雨,風雨之後必是一片狼藉,警惕之心大起的索額圖,幾度試圖退隱失敗,最終餓死獄中。
餓死獄中
康熙帝器重的索額圖、納蘭明珠,兩人的關係猶如堤壩和水,相安則無事,反之則壩毀水枯。
索額圖猶如堤壩,制約著納蘭明珠這壩中之水,讓其安分;一旦納蘭明珠勢力獨大,衝潰堤壩而出,便是兩敗俱傷的結果——壩毀水亡。
兩人可以爭,可以鬥,但絕對不能一家獨大,必須在保持一定微妙的平衡。
康熙帝要的就是這種平衡。
當康熙帝罷黜了納蘭明珠大學士之位,索額圖嗅到了不好的味道,開始有所收斂,在與噶爾丹的決戰中自汙來作為退路,被連降四級留任;隨後又因寧夏戰事官復原職。
原因只有一個,康熙帝繼續在維護太子胤礽的勢力,保全胤礽的叔外公,有助於穩固太子的地位。
但索額圖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他低估了胤礽的野心,胤礽不甘心只做個皇太子!
在康熙帝北征時胤礽監國理政,能力得到了康熙帝和群臣的認可。
權力一旦被開啟,慾望就會無極限,就當胤礽春風得意的時候,康熙卻開始了一步亂棋,冊封諸位成年皇子。
康熙三十七年三月,皇長子胤禔、皇三子胤祉皆封郡王,胤禛、胤祺、胤祐、胤禩封為貝勒,受封皇子均參與國家政務,下撥佐領,從而使皇子的勢力已經威脅到了皇太子胤礽儲君的地位,都是一個爹生的,只要能夠脫穎而出,到時誰跪誰還真說不準。
康熙帝用心是要用諸位皇子做磨刀石,把胤礽這把刀給磨鋒利了,將來才能延續清朝的繁華盛世,即便是另一個接班人的人選老四胤禛,也只是做為皇太子胤礽的刀鞘,藏其鋒,護其利而已,那知道眾多磨刀石卻把胤礽這把刀磨廢了。
康熙四十一年九月,胤礽侍駕南巡,至德州,突然病倒,於是停留德州養病,不再隨行,康熙帝傳旨召索額圖前往探視。
索額圖在胤礽身邊一呆就是一月有餘。
變故就發生在胤礽養病的這一個月。
康熙帝說索額圖”結黨妄行,議論國事“,探視皇太子“乘馬至中門始下”,逾越規矩,“倡議皇太子服御俱用黃色,一切儀制幾與朕相似大不敬”,乃是死罪。
這些話連起來說,指責索額圖不但自己失了臣子本分,還蠱惑皇太子服御用黃色,儀制仿照帝制,結果就培養出了皇太子驕縱之氣,讓大清失去了一個優秀的接班人,對太子的失望化為對索額圖的傾天之怒: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
實際上沒這麼簡單。
胤礽利用生病的機會與索額圖商議,準備逼宮,讓康熙帝退位,而索額圖藉助的就是索黨的力量,事情敗露後索額圖被康熙帝交宗人府拘禁。
看在亡妻孝誠仁皇后與太子胤礽的面子上,康熙帝並沒打算處死索額圖,但索額圖卻犯下了一個難以原諒的錯誤,在獄中絕食。
在絕食期間,被索額圖收服的一名刺客曾冒死潛入獄中送食,在索額圖被處死後,又是這刺客料理了索額圖的後事,被禮親王昭槤稱為忠義索家奴。
後公下獄,客潛入獄饋飲食,及公伏法,客料理喪殮事畢,痛哭而去,不知所終。
康熙帝以仁治國,如今卻要落下一個餓死亡妻叔父的罪名,再也忍不住怒火,下旨將索額圖處死;對於胤礽,康熙帝將之召回身邊繼續南巡,機會是給了,珍不珍惜看個人造化了。
哪知道太子胤礽仍然不知道悔改以及收斂,依然與索黨交往慎密,“欲為索額圖報仇”,這讓一心維護胤礽太子地位的康熙帝“戒慎不寧”,最終對索党進行了大清洗。
直接參與密謀的索額圖兩子格爾芬、阿爾吉善被處死,心裕、法保兩字被拘禁,“若別生事端,心裕、法保當族誅!”
索黨麻爾圖、額庫禮、溫代、邵甘等多人人被嚴錮,江潢以因為家裡藏有索額圖私書而被下刑部論死,受牽連的大臣及其同祖子孫在部院的全部罷官。
這無疑是打掉了皇太子胤礽依仗的最大勢力,胤礽從此破罐子破摔,一蹶不振,這種難堪大任的表現最終讓康熙帝下旨廢太子;後雖有起復,胤礽終究逃不了被廢的命運。
《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九·列傳五十六》記載道:上宣諭罪狀,謂:“索額圖助允礽潛謀大事,朕知其情,將索額圖處死。今允礽欲為索額圖報仇,令朕戒慎不寧。”並按誅索額圖二子格爾芬、阿爾吉善。
索額圖除鰲拜,讓康熙帝親政握有實權;平三藩,居中調節化解危機,可算是大功,可惜最後因參與太子謀逆之事晚節不保,又以絕食惹怒了康熙帝,最終被處死,可惜了。
回覆列表
犯了皇家忌諱,輔助太子為名企圖謀害康熙,居功自傲目中只有自己,加上康熙疼愛太子,因教導太子對付康熙,種種原因康熙恨透了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