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指尖教育帝國

    昨天一則9歲男童因撞碎學校玻璃怕被懲罰,而給奶奶留下一封疑書跳樓身亡的意外事件在網上熱播,小徐老師看了此影片,心中萬分沉痛,是怎樣的教育才能讓孩子覺得自己寶貴的生命竟然不值一塊玻璃?

    自發生之是至今,派出所公安人員就介入調查,目前孩子死因已經很明確,其實事情非常簡單,就是孩子王某在課間與其他同學打鬧時不小心撞碎了消防栓玻璃。孩子班的班主任當時正休婚假,班上的代班主任就告訴孩子,撞碎玻璃沒事,你先回家告訴爸爸媽媽,等你們班主任上班後再來處理,處理此事過程中,老師沒有批評他,也沒有懲罰他。但孩子還是承受不了自認為要來的懲罰而選擇了跳樓。

    孩子跳樓前奶奶留下一封遺書,從這封孩子還有很多字不會寫,只能用拼音代替的遺書上卻很明白地表達了“奶奶,我前天把學校的玻璃撞碎了,我知道要懲罰,所以我跳樓了”。

    不知情的人看到這份遺書一定會認為,孩子在學校受到了老師嚴厲的批評或者恫嚇,然而調查結果並非如此,據澎湃記者採訪相關負責人,言明調查結果,已經將此事定性為“意外事件”,因為老師自始至終沒有批評他,沒有體罰他,其他同學也都可以證明,因此老師是沒有責任的。

    但即使這樣,任何一條生命的自我放棄,都不可能是無源無故的,而是源自長期教育方式的扭曲和學生生命上的不良體驗。

    近年來,學生不珍惜自己生命的自殺、自傷事件屢屢發生,讓我們不得不反思我們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存在著哪些問題。面對悲劇網友眾說紛紜,但有一點可以統一,那就是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不當的嚴厲教育和對生命教育的缺乏是造成學生漠視生命的最根本原因。

    但也有部分網友認為,只所以學生的抗壓能力如此之差,是因為“孩子平時太嬌慣了,正是因為受批評少“”缺乏擔當教育,懲戒教育才讓孩子經不得一點打擊。

    面對這樣的悲劇,小徐老師認為,無論是我們的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確實存在很大的問題,長期以來,我們只注重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而忽略了學生的生命教育,而生命教育的根本就是關愛,就是體驗生命的寶貴,要讓孩子知道,世上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比自己的生命更加寶貴,每個生命的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無論是家庭還是在學校,每個人的生命都高於一切。在國外,如果孩子弄壞了某樣東西,家長會第一時間安慰孩子“不要怕,有爸爸媽媽在”,從小到大,第一時間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而我們中國的父母則是對孩子大發雷霆,責罵孩子“為什麼這麼不小心,沒腦子,沒長眼”一類的話,這會讓孩子覺得當自己做錯事時,沒有人來安慰自己,沒有人能幫自己一把,相反知道的人越多,自己的壓力就會越大,特別是孩子在父母那裡也得不到安慰,這才是孩子缺乏安全感,感受不到自身生命的重要性的根本原因。

    當孩子上了小學,在學校裡如果不小心損壞了公物或者跟同學有了小摩擦,老師同樣不是第一時間安慰學生所受到驚嚇,而是責備學生違反學校紀律,要求學生承擔責任等。這增加了學生的渺小無力感。

    當然,學生犯了錯誤要教會孩子勇於承擔責任,這是教育的重要內容,但是任何責任的勇於承擔,都應來源於學生內心的強大,那麼怎樣的教育才能使孩子的內心強大起來?

    除了孩子從小在家庭教育,在父母身上汲取的足夠的安全感和價值感外,還要源自學校及老師對學生生命個體的尊重,公物損壞了首先要關心孩子有沒有嚇到,有沒有傷到,如果孩子的身心沒有問題,老師應該笑眯眯的對孩子說:“我很高興你沒有被傷到,這是最值得慶幸的事了,關於公物損壞賠償的事情那都是小事,我們會和家長商量著來。”這樣一說,學生就會感覺到自己生命的寶貴,自己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他才會懂得去珍惜自己的生命。

    總之,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我們要改進的太多太多,而教育觀念和方式的扭曲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和生命的建構。而且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沒有理由推薦責任。

  • 2 # 寒石冷月

    看到這個9歲孩子留下的遺書,心中悲痛不已。僅僅因為打碎了學校一塊玻璃,怕受到懲罰,這個孩子就毅然選擇了跳樓。小小的生命,瞬間就這樣離開了人世,真是讓人感覺不可思議。

    僅僅是因為打碎一塊玻璃嗎?顯然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肯定是有人給這個孩子施加了壓力,當孩子感受到威脅,自己卻無力面對時,才選擇了輕生。我很奇怪,孩子的家人都哪去了?到底有沒有人對孩子實施監護責任?學校老師到底對這個孩子說了些什麼?

    很多疑問我們現在沒辦法得到答案,但是又不能胡亂猜測,否則就有造謠生事之嫌疑。但是針對這起事件,卻給無數家長敲響了警鐘——怎樣去關愛你的孩子,讓孩子擁有心理安全感,讓孩子在遇到難題時有求助的途徑。

    從這個9歲男孩子的遺言中,看得出他非常害怕受到懲罰,我不知道孩子害怕的懲罰到底是什麼,因為已經無從印證。在這裡我就想,孩子在家裡真正得到過父愛或母愛了嗎?如果家長真的對孩子履行了家庭教育的責任和義務,孩子不可能就為一塊玻璃而去輕生。

    從生活經驗來看,當一個孩子在家庭以外,包括在學校裡犯錯後,往往會首先想到向爸爸媽媽求助,這個孩子顯然沒有向家人求助。那孩子在學校裡有沒有得到老師的合理批評與教育呢?如果合理的話,恐怕就不會讓孩子如此恐懼於打破一塊玻璃所帶來的懲罰後果。

    鮮活的生命,本應該得到保護,得到良好的呵護,但是各方皆沒有。為人父母者,希望你們能從這起令人沉痛的案例中吸取教訓,兒童心理有時很脆弱,千萬不要忽視對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尤其是生命觀教育。只要我們允許孩子犯錯,在犯錯後合理教育和引導,讓孩子認錯和改錯,相信類似的悲劇不會再發生。

  • 3 # 曉曉筆記

    9歲男童撞碎學校玻璃怕被罰,留遺書跳樓身亡,怎樣的教育讓孩子覺得命不值一塊玻璃?

    事件概況。

    2019年3月12日7時許,句容御東國際6期83棟發生人員墜亡,民警隨即趕赴現場進行處置。據核實,死者王某某,男性,9歲,南京市鼓樓區人,在句容華陽實驗小學就讀。孩子在跳樓之前還留下了一封遺書而在衣服上用拼音和漢字寫著一句話,奶奶我把學校的玻璃撞壞了,所以我跳樓了。

    孩子在學校打破一塊玻璃,老師告知其需要賠償600元錢,孩子回家後也不敢告訴奶奶打破玻璃的事,也擔心爸爸媽媽知道了會處罰他,所以孩子就選擇了輕生。

    600元錢對於一個9歲的孩子來說,堪稱是鉅款了,學校老師是否應該直接告訴其父母呢?

    600元錢,對於成年人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何況是一個只有9歲的孩子,在孩子的思想裡,也許600元錢是個天文數字。

    孩子打破了學校的玻璃,要求被賠償600元,老師把要求賠償600元的事情跟9歲的孩子說了。可能是因為平時父母懲罰孩子比較厲害,孩子也不敢和家裡人說。於是乎孩子最終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跳樓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

    如果老師把打破玻璃這件事情直接和家長說,而不是和孩子說,那麼孩子還會跳樓嗎?

    警方判定是意外事件。真的是意外事件嗎?

    不知道這個小男孩的父母平時是怎樣教育小男孩的?按照目前小男孩的表現來看,小男孩兒的父母平時懲罰小男孩的力度是比較大的,孩子是畏懼父母懲罰的。孩子因為600元賠償款怕懲罰而選擇死亡,從側面就證明了這一點。

    也許對於孩子來說,還不能真正理解死亡的含義,不理解、不明瞭,但他還是選擇了死亡。這能算是意外事件嗎?

    面對孩子跳樓死亡,最悔恨的應該就是孩子的父母,悔恨他們對自己孩子平時的所作所為,悔恨自己沒有好好待自己的孩子。

    告訴孩子不管什麼時候,生命都是第一位的。學校和家長要加強對孩子生命意義的教育。

    學習很重要,考試很重要,考上好大學很重要,但這一切重要都是以生命為前提的,相比其他的一切,生命最為重要。

    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告知孩子一些,避免危險的方法,給孩子進行生命安全教育。突發火災如何逃生?地震來了如何避震?如何過馬路更安全?不要吃陌生人給的東西?……對孩子的安全教育應該也需要貫穿於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以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生命的意義。要讓孩子知道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很寶貴的。

    如同進行任何事一樣,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需要把握好度。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通常父母都會用到正向激勵和負向激勵。

    正向激勵就是透過誇讚、讚美的方式,激勵鼓勵孩子你完成好一件事情。

    對孩子進行正向激勵的時候,要把握好度,過度的正向激勵,過度的讚美,就會讓孩子產生自高、自傲的情緒。

    相比於正向激勵,負向激勵也是必須的。

    負相激勵就是要對孩子一些不正確的想法行為,給予批評、給予適度的懲罰。

    同樣對於負相激勵,也一定要把握好度。適度的負相激勵,能夠幫助孩子糾正不良的行為習慣。過度的負向批評處罰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以及自信心。

    父母是最瞭解孩子的人,每位父母都應該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去做出適度的教育行為。

    孩子成長需要陪伴,需要高質量的陪伴。

    很多時候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時候,都選擇了監督者的角色。

    我們監督孩子寫作業,監督孩子背課文,監督孩子做一切事情。我們還自信滿滿的對自己說,我陪伴了孩子的成長。

    無論是大人和小孩都不喜歡被監督,被監督是一種不信任的表現,被監督是一種不平等的關係。

    高質量的陪伴是一種低姿態的陪伴。很多時候父母的形象是高大的,和孩子不是平起平坐的。而高質量的陪伴必定是父母和孩子處於同一水平線,說話間視線平視,語言溫和。

    高質量的陪伴是父母全身心的投入。陪伴孩子的時候,放下週遭的一切,融入孩子的世界,和孩子一起體驗歡愉的親子快樂。

    高質量的陪伴是心與心的交流。以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以孩子能夠容易接受的方式,發自肺腑的和孩子進行內心交流,你將是孩子最真誠的朋友。

    父母的能量決定孩子的未來,這裡的能量包含了很多方面。提升父母的能量,成就不一樣的孩子!

  • 4 # 秋葉FZ

    謝謝邀答!看到這樣的訊息,心裡十分沉痛!這其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們反思!孩子的過錯有時並非惡意,試想一個九歲的孩子,身上充滿能量,除了上課,課餘的時間都是在校園跑啊,跳啊,追逐打鬧,如果不跑不鬧那就不是正常的孩子。在我執教生涯裡這樣的事情並非少見。事後教育是肯定,至於要不要陪賞那要看學校的規章制度而定,是否一塊玻璃要600值得商榷?如需陪賞應第一時間直接告知家長與家長取得聯絡。畢竟這是一筆這麼大的款項(對孩子來說)他非常害怕的,如果先有與家長溝通也許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教師不單是教知識,還一定要有人文情懷!!遇事一定要考慮孩子心理的承受能力,任何的疏忽可能會釀成無可挽回的後果。家庭教育也要注意不可過份嚴厲,孩子做錯了事,批評教育是應該而必要的,但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過份嚴厲的話,孩子犯了錯就因為害怕懲罰,往往會隱瞞錯誤,甚至採取極端的方法。學校的心理教育不能成為擺設,應該經常對學生進行珍愛生命,增強抗挫折的能力的教育,預防此類事情發生。

  • 5 # 丿淼灬淼

    主要責任在家庭,老師也有一部分責任,要賠600不少了,老師不需要聯絡家長的?賠600塊,對小孩來說需要多大的勇氣來承擔過錯你知道嗎?事情已經出了,來龍去脈也清楚,第一時間是處理小孩安葬問題。責任的話,學校和老師頂多20%責任吧,家庭教育佔主要責任。個人觀點。

  • 6 # 供參考同研討

    如果是真的,我不得不問 :這孩子在家裡,得到過長輩的關心、愛護嗎?九歲孩子打碎學校一塊玻璃,為什麼不向家裡的長輩求助呢?是什麼內情,使一個九歲`孩子為一塊玻璃,生無可戀而自殺呢?

    按《未成年人保護法》,孩的法定監護人該當何罪?!?!?!

    至於相關教師的法律、道義責任,不贅述了。

  • 7 # 自在人生wub

    這又是教育界一場另類的悲劇事件,非常具有典型性,筆者實在忍不住要說幾句了。“九歲男童因撞碎學校玻璃,怕被罰,留下遺書,跳樓身亡”,什麼樣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學校懲罰體制才能讓孩子怕到如此地步?難道孩子的生命還不值一塊玻璃?

    筆者認為,這個悲劇的發生,家庭首先要承擔很大責任,家長究竟是怎麼教育孩子的?生命教育難道不是第一位的嗎?古人尚且懂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我們今天的父母不圖孩子揚名後世、光耀門庭,但是起碼的珍愛生命教育必須得有吧,現代的家庭教育難道已經把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都丟光了嗎?

    筆者覺得這個悲劇的發生,學校教育同樣難辭其咎。《教師法》、《義務教育法》等一再強調,不得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教育部更是三令五申“體罰學生是師德不健問題,堅決一票否決”!九歲男童撞碎一塊玻璃就害怕被罰,嚇到跳樓自殺,學校要說平時沒有體罰學生,到哪兒說理,也是說不通的。因為一塊玻璃,就要了孩子的生命,學校教育究竟平時給孩子灌輸了什麼思想,竟然讓孩子如此選擇!

    生命竟然如此賤薄,一塊玻璃要了九歲男童的鮮活生命!這是意外事件嗎?生命就這麼不值錢,明明就是不恰當的家庭教育和違規的學校教育葬送了孩子幼稚的生命啊!定性為意外事件,家庭、學校、社會就這麼心安理得、若無其事;家長、老師、領導就這麼漠然視之、心無愧疚!法律、規則都是冷冰冰的,但是我們的人心不能冷冰冰啊!我們必須深刻反思,究竟該如何搞好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讓孩子懂得更加珍愛生命。

    又一個九歲男童逝去了,讓人不僅想起剛剛逝去生命的九歲男童睿睿。一個是所謂愚昧國學教育的殉葬品,另一個王某九歲男童則是不當家庭教育和違規學校教育的殉葬品,居然可以說成是意外事件,見過不要臉的,就沒有見過這麼不要臉的,不要臉則天下無敵!

  • 8 # 鯤鵬國學

    哎,看到這種新聞真的是太鬱悶了,太傷心

    九歲的孩子居然會因為撞碎一塊玻璃就自殺了,真的是不可思議!

    在我看來,學校必然是逃脫不了責任的,遇到這種問題可以教孩子的父母過來,說明情況之類的都可以!而且孩子本身就是調皮的,尤其小男孩,哪個孩子不是這樣調皮的過來的,真的如果是非常的老實的這種男孩子可能有問題了,可能家人也會擔心了!

    家人也是有責任的,家人的平時教育到底怎麼樣!非常有可能的就是孩子在家裡嬌生慣養,溺愛的很!可以看到孩子跳樓前寫的遺書裡面是寫給奶奶的,而不是寫個爸爸媽媽的,很有可能是一個留守兒童,有奶奶養大的,和爸爸媽媽接觸的很少!爺爺奶奶帶孩子的過程中,溺愛的成分確實是非常多的,很多都是不願意打,不願意吵,不願意說,平時要什麼給什麼,這就造成了孩子自尊心極強,內心十分脆弱!

    當受到了外人也就是學校裡的老師或者其他學生的怪罪,很對人說都是你的錯,把玻璃打爛了之類的話的時候,就受不了了,選擇了跳樓!選擇了輕生!他可能真的不知道輕生跳樓意味著什麼,但是他知道,他的面子、內心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他承受不了!悲劇就發生了!

  • 9 # 種金易

    看到這樣的訊息內心又閃過無數不安:如今的孩子都怎麼啦?總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為一件這麼小的事去跳樓,實足的玻璃心——又不是故意破壞消防設施的,退一萬步說,照價賠償而已。9歲按理應該讀小學三年級,遺書中連“奶奶”也寫不全,是不是家長關心不夠,教育不到位,陪伴太缺失?

    整個事件很簡單:9歲的孩子王某,與同學打鬧時不小心撞碎了學校的消防栓玻璃。該孩子的班主任當時正在休婚假,代班主任就告訴孩子說,撞碎玻璃沒事,你先回家告訴爸爸媽媽,等你們班主任上班後再說。

    學校老師應該沒責任,一沒懲罰,二沒恫嚇,三沒強求賠償,四沒叫家長,老師連嚴厲的批評都沒有。但孩子卻承受不了“自認為有的懲罰”而跳樓,所以整個事件已定性為“意外事件”。

    看來“抗挫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適當的苦難教育和正當引導很有必要。首先要全力避免類似破壞公物事故的出現,出現後怎麼正確面對,勇於擔當。

    想想我校的某些學生,有些消防栓玻璃都被故意損壞了好幾次,根本不會在意是公共財物、消防設施,也是當今教育的失敗。

    看來我曾經的教育方法還是可取的:對於某些學生的自殺,尤其是大學生,我會在學生面前痛斥。父母養育、國家教育到這麼大,已沒有死的權利,你的生命不僅僅是屬於個人;你的死除了會給活著的人造成巨大痛苦,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有時我也對學生講:像某些大學生竟還因一件小事,如跟爸媽吵口而自殺,更是可惡之至,白養了,還不如幼兒園或小學時就失去!

  • 10 # 毫米

    事件經過想必大家已有所瞭解,略作概述:

    3月12日,江蘇省句容市某實驗小學一男生從17樓家中跳下,不幸身亡。

    男生跳樓前留下一封遺書,說:“奶奶,我前天把學校的玻璃撞碎了,我知道要處罰,所以我跳樓了。”

    遺書中不會寫的字,都是用拼音代替的,連奶奶兩個字都寫錯了。稚嫩的筆跡,鮮活的生命,令人心碎!

    有關部門調查後確認,孩子的死屬於意外。該男生課間與同學打鬧時,不小心撞碎了消防栓玻璃。因班主任當時正休婚假,代理班主任瞭解情況後,讓孩子回家告訴父母,等班主任回來後再處理。

    此過程中,老師沒有批評孩子,更沒有體罰,是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才選擇跳樓。

    但此事確實值得為人父母者及教育者警醒和深思:

    1、孩子寫的遺書,為什麼是給奶奶,而不是給父母?目前所有信源中,都沒有涉及這個細節。可以推斷,男生很可能是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普遍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問題。父母的陪伴不可替代,哪怕是爺爺奶奶,也因代際隔膜,難以密切關注到孩子的心理狀態。養育孩子的責任,不僅僅是讓他們吃飽穿暖,還要關心他們心理健康。

    留守兒童現象,是社會發展不均衡的大環境下衍生出來的。這種不均衡,包括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教育不均衡,以及人口遷移政策的不完善。目前來看,前兩者我們無能為力,後一者所做也有限。社會的問題,只能在社會整體發展進步中逐漸解決。

    2、孩子顯然缺乏愛。只有被他人愛著,才懂得愛他人、愛生命。父母或者奶奶,有沒有給孩子溫暖的依靠?我看是沒有。

    孩子犯了錯,雖然是小小的一塊玻璃,但在他小小的心裡,卻覺得是彌天大禍。這時候,他應該如何躲藏?一般情況下,都會躲到父母或奶奶的背後,大人們會給他們解決任何困難。

    我們常用“要星星也搭梯子給摘一個”來形容父母溺愛孩子,這樣雖然不好,但如果真是被泡在蜜罐裡的孩子打破學校的玻璃,他決不會選擇自己承受,然後覺得承受不起的時候,就選擇自殺。

    3、學校教育需要反思。我們常說,教育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是多麼富有詩意,又滿溢著愛的香味。可事實上,我們的教育往往嚴厲有餘,關愛不足。

    當然這也不能完全責怪老師。文化傳統、社會風氣潛移默化影響著教師的教育理念,績效考核、應試教育迫使著教師急功近利,大班額、低投入讓教師沒有閒情逸致靜待花開……

    打碎一塊玻璃,卻讓一個花兒般美麗的生命逝去。雖然最終定性為意外,也確實屬於個例。但一滴水可以映照大海,讓我們看到教育體系中存在的系統性問題。這不是學校加強“生命教育”所能解決的,說得極端一點,我們的整個教育理念都需要重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解釋四維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