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京寧話說歷史
-
2 # 宋濤元
一個政黨有起有落,有興有衰,興旺的時候,指那打那,稱帝稱君,一呼百應,擁有龐大的資金,衰弱時,一塌糊塗,一敗塗地,四處求救,無一人幫助,英國以前十分發達,工業,農業,軍事都領先世界,二次世界大戰,各內部關係不合,內外勾結,互相爭鬥,最終英國到了崩潰的邊緣,不過救了,盟國獨立,領土主權失控,國土面積越來越小,霸權主義帝國是沒有好下場。
-
3 # 楓丹白露211735932
二戰,德國幾乎耗盡了大英帝國資源,還讓它失去了海上霸權。尷尬地用領土換美國50艘老式驅逐艦,足見其困境。英國實力衰落,各殖民地紛紛獨立,情理之中。隨著世界格局的不斷變化,大英帝國的輝煌,只能永遠停留在驕人的歷史回憶中。
大英雖說是主要盟國之一,是響噹噹的戰勝國,但它失去的比得到的要多得多。不得不承認,大英是抗擊軸心國最堅強的國家之一,溫斯頓•丘吉爾評為英雄鬥士,也不為過。諾貝爾和平獎授於他,當之無愧。
-
4 # 掌心的溫柔
二戰後霸權徹底衰落,第三世界國家覺醒,殖民地獨立運動風起雲湧。大勢所趨勉強維持只會是個累贅,自身也將陷入曠日持久的"泥潭”,英華人算比較明智的,沒有像法國、葡萄牙那樣粗暴的去鎮壓,而是以退為進體面的離開,成立英聯邦這樣的組織,繼續施加自己的影響力。。
-
5 # 昨夜夢迴
初中歷史課本上,我們應該學過,英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在19世紀末,英國在24時區均有殖民地,從科學上可以論證,日不落確實存在。而當時,英國的總領土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但是為什麼二戰結束後,英國不像法國那樣,很果斷的放棄了殖民地呢?
要知道,二戰後的英國,雖然實力大不如前,但是隻是排在美國、蘇聯之後,妥妥的世界第三強國。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想明白,並非殖民地越多就越好,所謂的殖民,就是壓榨土著的血汗錢,從而完成原始積累。但是,有些地區,真的不太適合殖民,比如俄國就曾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
而到了二戰後,世界各地均爆發了獨立運動,如果英國要想繼續殖民,勢必要武裝鎮壓,對於剛剛經歷二戰的英國來說,未免有點力不從心。
況且,那些地方有什麼用?又不是中東!
在西方國家,有個葡萄牙,是個老牌的殖民王國,二戰後心心念念殖民地,結果呢?陷入無休止的戰爭中,國家險些崩盤!
二戰中,英國確實大傷元氣,已經被美國取代,這時候的英國,最主要的是發展國內,至於殖民地,英國就算有點想法,美國也會從中作梗,把你拖死。
並且,丘吉爾的接班人艾德禮是個保守派,他關心的是英國普通民眾的生活,以及普通民眾的民意,所以進行了戰略收縮,放棄了大部分殖民地。
-
6 # 可樂派大星
每次世界大戰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主要參戰國都大幅度的人口銳減,國內青壯年不足,社會需要比較長的一段時間來休養生息,英國正是如此。反觀國所屬的殖民地在世界大戰中都受傷害較小,被敵國佔領對他們來說也僅僅是換了個主人,都是被殖民的結果,在戰爭中只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當戰爭結束後,英國的國內問題就立馬顯現出來,人口比例失調,長期的戰爭使得士兵們厭戰,這恰恰就是被殖民民族的絕好的反抗機會而且引發世界各被殖民民族反抗的連鎖反應,形成了大勢所趨。英國在失去他的殖民地後憑藉國內的資源人口和百廢待興的社會各業基本不可能再有成就日不落帝國的可能。
-
7 # 江北陸遜
算不上丟失吧,英聯邦還在,至少名義上英國還是英聯邦共主。
而且一個強盛的帝國衰落,瓦解是必然的。所以要問英國為什麼丟失那麼多的殖民地,還不如將問題置換一下,英國怎麼就衰落成那個樣子致使它無力管理那麼多的殖民地?
強盛時擴張,衰落時分崩離析,古今中外,概莫如此。而一個大帝國,破落以後,能夠重新崛起的,可以說除了華夏以外,絕無僅有。而解體後,還能透過英聯邦這樣的組織延續影響力,傳承者也是美國這樣脫胎於自身殖民地的同文同種的國家,跟自己又有著非同一般的緊密關係,日不落帝國其實也是絕無僅有了。
亞歷山大帝國,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23年逝世以後,立刻分崩離析,除了托勒密王朝、塞琉古王朝、安提克一世的王國等三大部分加一系列的小王國;羅馬帝國分裂了,先是東西羅馬,然後就是不斷的獨立,最後只剩下那隻踢足球的腳;其他諸如奧斯曼土耳其、阿拉伯帝國等,哪一個不是四分五裂,最終渣都不剩?
而能維持一個英聯邦共主的地位,英國女王能兼任16國的國家元首,雖無實權,但也足可安慰了。
至於日不落帝國之所以瓦解,最關鍵的原因還在於,歷經多次打擊,英國自身實力下降,無力控制眾多的殖民地,也無法為殖民地提供保護,提供經濟和技術支援。
當經濟、技術和軍事你都不能提供的時候,殖民地尋求獨立也就是必然的了。
英帝國先後戰勝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和荷蘭競爭奪得了東南亞的主導權,巔峰時期領土面積超過3000萬平方公里,這樣的豐功偉業,前無古人,應該說也是後無來者了。
這麼大的帝國,能維持300餘年,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自從兩漢之後,中國還沒有任何一個王朝能超過英帝國的壽命。
更何況,這個帝國解體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還在於,它太大了。橫跨五大洲,種族眾多,既有非洲的黑人,還有中東的阿拉伯人,澳洲的流放犯,北美的殖民者,印度的三哥,中國的香港,這麼複雜的人口和地緣組成,整合的難度實在是非比尋常。
英華人其實做的非常好了,至少在文化上,完成了英語的一統天下,其他如民主理念等,都得到了推廣。最終解體,只能說盛極必衰,挑戰來的太猛烈了。
對於英帝國最大的打擊自然是兩次世界大戰,這兩次世界大戰,英國雖然都贏了,但這種規模的大戰,結果通常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打擊敵人的同時,自身也必然受到極大的衝擊,結果就是讓第三者摘了桃子。
當然,對英國來說,最終摘桃子的是美國,是英國殖民者的後代,而且一直和英國保持著特殊的關係,完全可以說,美國就是日不落帝國的延續,所以這種CROWN的轉移,英華人還是可以接受的,總比受異教徒統治要好得多。就像如果一般海外華人建立了一個超級大帝國,我中華應該也會與有榮焉的。
-
8 # 而知而行的歷史
英國是曾經的“日不落帝國”,鼎盛時期本土包括殖民地面積達到3357萬平方公里,佔世界領土面積的1/4。英國女王治下的臣民達到5億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1/5。大英帝國作為第一個長期存在的全球性海陸帝國,從一個偏遠的島國擴張成日不落帝國,其海軍功不可沒。英國曆史上多次舉行過海上閱兵式,向外界宣示本國的海軍力量和威嚴。
(英國的鼎盛:維多利亞女王)
1897年,為慶祝維多利亞女王成為大不列顛、愛爾蘭及海外領土殖民地女王60週年以及印度女王23週年,165艘皇家海軍軍艦集結在斯皮特海德受閱,而如此龐大的艦隊並不需要從世界其他地方抽調。除此之外,同時參閱的還有非洲的騎兵、印度的步兵,香港的警察部隊也赫然在列。斯時的英國女王,同時是世界上數十個民族風情迥然不同的統治者。英華人的統治技巧似乎與生俱來,他們並不要求殖民地一定要實行本土一樣的制度,而是因地制宜,順其自然,甚至對印度一些人口和土地面積較大的地區製造矛盾,分而治之。
(英國海軍的鼎盛:1914年海軍閱兵式)
正如中國古代聖賢所說的盛極必返,英華人雖然極具智慧,也不可避免地迎來了國勢衰微的轉折點。彼其盛時,竟見其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擊敗了德國,自此開始走下坡路,大英帝國陷入到持續失血的困境中。
英國的帝國霸權,是由其遍佈世界的殖民地支撐著的。英國能夠擁有並穩固地控制著龐大的殖民地,所依靠的是大英帝國的海軍實力長期以來一騎絕塵。因此,就如英國建立大英帝國依靠強大的海權一樣,英國最終跌落神壇,最直接的反映也是從海軍的實力再也不能維持追趕中第二名的兩倍以上的硬性標準。這在一戰結束後的《九國公約》中以明文形式規定了下來,英國已經難以負擔軍備競賽造成的壓力,轉而尋求國際合作,以確保自己的相對優勢。
之所以英國的海軍霸權逐漸被德國、日本、美國追平甚至超過,表面的原因是科學技術的快速迭代,使得英國海軍的積累優勢變得蕩然無存。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是,當無畏級驅逐艦問世後,英國海軍的80%以上的主力艦要面臨著退役,這讓德國在追趕英國的海軍規模時,能夠憑藉著技術上的優勢彎道超車。英國的那龐大的存量艦隊,已經不能透過技術升級來適應新時代的海戰需求,變成了英國政府的雞肋資產。
(英國龍蝦兵曾縱橫世界)
如果以更深的維度去看待當時英國、德國、日本、美國的經濟及工業佈局,就可知之所以英國在這場科學技術的競賽中逐漸落後新興國家的原因在於英華人已經過度資本化了,變成了金融帝國,英國的資產階級更熱衷於投資於新興國家的工業經濟,而不是對本國的工業基礎和設施進行升級換代。這可能出於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來自於貿易的比較優勢,使得英國國內的製造成本遠遠高於新興國家。其次,國內的保守勢力為了迎合選民,對本國落後的工業生產能力進行貿易保護。最後,英華人已經失去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時蓬勃奮發的時代及社會精神,他們滿足於廣袤的殖民地提供的豐富物產,也滿足於投資新興國家的工業價值回報。既然透過貿易就可以得到他們想要的一切,為什麼還要要求他們起早貪黑地組織生產呢?
所以,這一切造成的結果即是英國本土的工業力量逐漸弱於德國等新興國家。如果從世界經濟所佔份額來看,英國似乎還在德國之上,但是如果從這些經濟產出的效率來看,英國早已經步履蹣跚,難望德國項背了,只能靠著存量的老舊產能完成資料的超越。這也是為什麼德國掀起來了軍備競賽,作為世界排名第一的英國應接不暇,不得不組織協約國集團共同應對的原因。
(納粹組織曾經相當深入人心)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英帝國的落寞和衰弱,早在《九國公約》前半個世紀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時選擇了製造業空心化的道路時就種下了因果,這也可能是所有的先發國家都會面臨的問題。
相對實力的下滑當然還不至於對大英帝國立刻造成分崩離析的影響,但是大英帝國內部分離主義勢力的不斷髮展,最終讓帝國政府感到無力維持。英國的霸業凋零的過程持續了將近半個世紀,中間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作為接替英國霸權的美國海上強權,很幸運地由德國分擔走了英國的帝國主義之懲戒的所有壓力,得以以英國的盟友的身份輕裝上陣。
美國的腹黑遠不是拉德國來墊背這麼簡單,而且贏得德國爭搶著來分擔戰略壓力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對美國來說也不能說是很輕鬆,畢竟連“借水管”的《租借法案》都幾乎胎死腹中。美國真正的大手筆在於參戰前就已經計劃好要把大英帝國給拆解了,這種想法在英華人被簽訂城下之盟的《大西洋憲章》中表露無遺。英華人承認了美國的民主化要求,全世界各族人民都有選擇他們的政體和政府組織形式的自由,英國等大國不再尋求帝國主義的統治策略。
英華人面臨國難,被迫答應這些旨在表現出美國的“昭昭天命”威嚴的檔案和條約,換回了美援,這才抗住了希特勒法西斯主義的一波流攻擊,終於為大英帝國贏得了面子。丘吉爾的慍怒的表情,也被作為對希特勒永不妥協的標誌被載入了史冊。然而,希特勒的失敗讓第三帝國死於非命,丘吉爾的勝利也沒能讓大英帝國起死回生。如果不是共產主義意識形態領域的蘇聯異軍突起,美國幾乎是一瞬間洗劫了世界範圍內的政治、經濟、軍事霸權,英國、日本、德國的所有努力都成了為美國最終稱王封聖做的嫁衣。
(曇花一現的第三帝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在建立自己的世界秩序,在東亞大陸被捲入了規模龐大的熱戰。美國的戰略失策,使得自己成為了資本主義陣營的最大打手被推上了前臺,而老謀深算的大英帝國靠著殘存的影響力在猥瑣發育,雖然失去了印度,但是仍然保有中東和非洲大片的殖民地,依然能夠支撐的起一個大帝國的尊嚴。
然而,這一切都必須建立在美國和蘇聯的持續對抗上。所以,英國不遺餘力地促成冷戰,拉蘇聯來分擔美國防範的注意力。美國一開始也確實被英國的迷魂湯給灌暈了,一時間在世界上四面出擊,成為意識形態對抗領域中的急先鋒,從而給了被二戰打的粉碎的歐洲和日本恢復經濟發展的時間和條件。
當英國的經濟恢復到差不多時,英華人的世界情懷又一次引領者他們在世界上生事了。這一年,埃及的納賽爾要把蘇伊士運河收回國有,這本來是帝國主義遺留的資產,同時是英國中東戰略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英國可以容忍四年前從埃及撤出殖民部隊,卻不能容忍把蘇伊士運河也拱手相讓。英華人合計了一下,與期望恢復世界影響力的法華人一拍即合,在1956年雙方共同出兵埃及,製造了蘇伊士運河危機。
(蘇伊士運河戰爭宣告了一箇舊時代的結束)
英法聯軍不經過聯合國決議出兵討伐不服從他們的意志的地區,這說明英法兩國想要謀求聯合國之外的以歐洲為權利中心的秩序。這個秩序中,美國和蘇聯顯而易見是被排除在外的。一旦英國得逞,英國夥同法國就能在世界範圍內與美蘇分庭抗禮了。如果對付蘇聯還算是資本主義陣營一致對外,那麼英法聯軍此舉無異於內亂謀反。美國一下子恍然大悟,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再也喝不進英國的迷魂湯了,轉而與蘇聯一道,為了維護世界正義和和平,硬生生強迫英法退軍了。當然,面子上美國沒做的太絕,核威脅的事都是蘇聯人乾的,美國頂多只是表明了不支援英法的立場。
(新時代的來臨:非洲獨立年)
英法聯軍出師不利,在世界兩個超級大國的威脅和恐嚇下退兵了。這一退兵,等於徹底宣告了英國的霸權的終結,因為沒有哪一個霸權國家的意志是被其他國家硬生生給堵回來的。
英國的殖民地見此情形立刻掀起了另一場獨立的熱潮,英國的帝國政府疲於應付,而同時美國也下定了決心,不再讓英國玩韜光養晦的詭計,把終極大殺器《大西洋憲章》翻出來,然後在世界各地監督英華人的執行情況。英國殖民地人民的獨立熱情在美國的支援和默許之下終於迎來了春天,1960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大英帝國的非洲殖民地幾乎全數獨立,大英帝國到此時只剩下了一個花架子。美國即使再怎麼不小心也不會著了英國的道兒了,這才放下心來,繼續投入到意識形態鬥爭領域。
不久之後,就發生了“古巴導彈危機”,整個人類的命運都在鬼門關外轉了一圈。
-
9 # 坐古談今
英國在“一戰”前曾擁有50多個國家的3000多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二戰”後英國還能控制的殖民地卻已經屈指可數。為何在短短的幾十年裡,丟失了那麼多殖民地呢?
(1)英國開始吃老本,在“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科技落後於美德等國
英國贏得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卻因為戰爭的破壞而遭受重創。為保證戰爭勝利,英國黃金儲備消耗殆盡,國內工業機器裝置磨損嚴重、人口損失慘重,國內資源消耗嚴重甚至欠下了鉅額債務。
英國依靠殖民地豐富的資源崛起,例如殖民地的自然資源、人口資源等,但殖民地的民生、經濟發展也需要英國給予照顧。
因英國有殖民地豐富的外部資源優勢,忽視內部的技術創新。“第二次工業革命”(1860年代開啟的“電氣時代”這一時期美國成就最高)沒有率先在英國爆發。可以說當時的英國開始習慣吃老本兒。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英國興於殖民地,也因殖民地而衰退。科學技術確實是第一生產力,缺乏技術創新,喪失了原有的工業科技的優勢是英國經濟衰退的關鍵原因。
(2)因為英國本身經濟技術開始落後,戰爭雖然勝利但卻損失慘重。世界各殖民地解放運動勢不可擋
正是英國的衰退,我們首先從自治領看。
加拿大在1867年獲得自治、澳洲在1901年、紐西蘭和紐芬蘭(1949年加入加拿大)在1907年、南非在1910年。“一戰”後,愛爾蘭獲得自治。“二戰”後,迦納、奈及利亞、坦尚尼亞、烏干達、肯亞、馬拉威等也在1960年代成為自治領,各自在兩三年後成為共和國。
而對英國殖民體系打擊最終的就是印度從1947年開始分治,建立各自的獨立國家。在印度效應下,50年代亞洲和非洲開始完全獨立。
特別是“二戰”,因為自身勢力下降,接受了美國的《馬歇爾計劃》,其國際地位一落千丈,對於各殖民地來說更是開始唯美國是瞻。
(3)英國為維持國際地位,只好採用英聯邦取代英帝國。
對於各殖民地、自治領的的“離心”傾向,英國無論國際地位、科學技術等畢竟相對於它們來說要強大得多,“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嘛。因此,英國希望在各國“主權獨立”的前提下,利用“前英國殖民體系”各國組合的實力共同協助英國維持“二流國際地位”。
因此,1931年,英國議會透過《威斯敏斯特法案》,確定各英屬自治領獲得完全獨立主權。號召各國加入“英聯邦”,各國之間保持經濟聯絡,力爭在一個問題上用“一個聲音說話”。
印度在“英聯邦”內部地位比較特殊,屬於爭位強者
到目前,英聯邦共有五十多個成員國。但因為英國實力進一步衰落,包括印度等國其實並不買英國的“帳”。能夠緊緊跟隨英國“旗幟”的國家主要是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新加坡等被殖民習慣了的國家。
-
10 # HuiNanHistory
二戰勝利後,英帝國的殖民地迎來普遍解放,主要原因有兩點:
首先,英國的實力被戰爭削弱,無力維持殖民統治,這自不必細說;
其次,這也是最重要的:美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美國總統羅斯福是一位堅定的去殖民化政策的推行者。例如,羅斯福在1934年簽署的泰丁斯-麥克杜菲法案(Tydings-McDuffie Act),確定菲律賓獨立的日期是1946年7月4日。
二戰期間,趁英國有求於美國之際,羅斯福要求丘吉爾承諾解放殖民地,這寫在1941年的《大西洋憲章》(the Atlantic Charter)中:
they respected every people’s right to choose its own form of government and wanted sovereign rights and self-government restored to those forcibly deprived of them.
“他們尊重所有民族選擇他們願意生活於其下的政府形式之權利;他們希望看到曾經被武力剝奪其主權及自治權的民族,重新獲得主權與自治。”
自1950年代開始,美國不斷對西歐國家施壓,極力促成各殖民地的解放,舊帝國體系的瓦解成為勢不可擋的結果。
當然,美國的舉措除了理想化的反殖民主義情懷外,更主要的戰略意圖是建立一個新的、以美國為領袖和中心的自由帝國主義體系。
這個體系的成立是基於美國的價值、觀念和利益,不再任由老牌帝國繼續壟斷、剝削第三世界。
總而言之,英帝國的瓦解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
11 # 孫謙0
二戰英國損失慘重!元氣盡了!
-
12 # 維基988
蘇聯借二戰勝利的餘威到處支援民族解放運動,向全世界輸出革命。
-
13 # 8578997642aghjk
不是丟失,而是暫時從殖民地撤出,但還保持著英聯邦,因為需要偽裝成民主國家,來對付共產主義國家。
回覆列表
二戰後,英國衰落,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在世界民族解放潮流的推動下,列強原來的亞非拉殖民地人民掀起民族獨立的高潮,英國殖民地當然隨之也就變少了或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