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惠有所思

    夫妻雙方成長環境不同,就像歌詞唱的那樣:十年之前,你不認識我,我不屬於你!

    現如今走到一起成了夫妻,難免觀念不同!那怎麼辦呢?

    1.心理上要理解這種差異

    談戀愛的時候可能還沒怎麼察覺到,等生活在一起久了,發現兩人之間很多地方不合拍,慢慢有了爭吵,其實我們要理解,教養觀念不一致這種差異只是多年養成的不同習慣,原來的家庭成長環境帶來的深刻影響罷了。

    2.不要總把雞毛蒜皮的事情拿來說事

    有時候夫妻因為小事發生了爭吵,就說日子沒法過了,要離婚,說很多氣話,爭吵,說對方沒教養,沒素質,把問題擴大化了。

    其實沒有必要,雙方需要冷靜,不要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總是上升高度,上綱上線,說對方教養差勁。

    誰能夠找到教養素質完全一樣的人呢?除非自己更自己過!

    3.有耐心的去學會寬容對方

    夫妻在生活中,如果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像一方出軌,吸毒,家庭暴力等,學會給對方一些寬容,耐心。不要輕易對兩人的感情下定論。

    婚姻生活也是檢驗並提高個人素質修養的成長過程!

    4.溝通是解決觀念不同的基礎

    耐心溝通,告訴另一半你的想法和需求,也讓對方感覺到你的溝通的誠意,目的是為了家庭更加和諧。差異是永遠存在的,自己心裡也要明白不可能所有事情都是高度一致!

    只要夫妻雙方還有愛,任何事情都能找到合理的解決辦法!

    最後祝大家家庭和睦,婚姻生活輕鬆開心每一天!

  • 2 # 上海聚廠網路科技中心

    首先你們的出發點都是一致的,都希望孩子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只是教育方法不同,只是你們需要靜下心好好溝通,孩子是一張白紙,需要你們引導,你們的一言一行時刻影響著孩子,建議你們多去看一些育兒書籍,0-7歲是決定一個孩子性格關鍵,所以請你們重視,還有特別不要寵溺孩子,這不是愛,而是害了他,在家裡你們會包容他,爺爺奶奶會包容他,出了社會誰去包容他了?推薦一本書《我的第一本育兒書》

  • 3 # Erin8xgr

    每個人對於教育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夫妻間存在觀念不一致很正常,但千萬不能惟我獨尊,因為意見不一而吵架,非要對方按自己想法來。這樣不僅會傷害彼此感情,也影響教育質量。

  • 4 # Carrie萌育兒研習社

    雖然教育者都提倡全家人統一教育觀念,但這確實很不容易。

    畢竟每個人都是特別的。

    爸爸媽媽性格不同,性別不同,成長環境不同,所受的教育經歷也不同。

    兩個同時代成長的同齡人都已經有這麼大的區別了,要是再加上有祖父母的參與,那麼年輕的父母和祖輩家長之間,看法上的差異更大。

    所以,如果一時難以統一全家的教育觀念,這很正常。要知道,出現這個問題的肯定不只你一家。

    不用焦慮,也沒必要強求,更不要因此,反而加劇了家人之間的矛盾。讓孩子生活在一個火藥味爆棚的家庭氛圍裡,這比規則不統一的傷害更大了。

    再說了,誰能保證自己的觀點就是對的,自己沒想到的方式,就真的不行呢?

    我們不如在尊重對方觀念的基礎上,慢慢改善。

    如果,父母雙方對孩子這個行為看法不一致的時候,會媽媽當“白臉”,爸爸扮“黑臉”,但下次遇到孩子另一個行為,又變成了媽媽扮“黑臉”,爸爸扮“白臉”,這其實不算最嚴重的情況。

    最怕的是,夫妻雙方的分工太明顯了,“黑臉”永遠“洗白”不了!

    所以,不妨先給“黑臉”一個洗白的機會。

    即便不同意對方的教育方式,也先尊重對方的想法,靜觀其變。

    雖然方法不能統一,但可以先統一好我們家長在孩子面前的態度。

    可以嘗試這樣做:

    1、自己身兼兩職,既當“黑臉”又當“白臉”,有罰,也有賞。

    2、如果自己的愛人一直唱“白臉”,那給自己的愛人一些當“黑臉”的機會。教育是團隊合作。

    3、有當“黑臉”的勇氣,但該扮“白臉”的時候也絕不吝嗇。

    4、和自己的愛人商議好,在孩子面前,你們倆才是“盟友”,這是“鐵律”。

    5、“盟友”之間一定不能拆臺,只能助攻,當然,如果實在想為孩子說好話,可以用“和緩”的語氣助攻。

    6、不能在孩子面前分化“盟友”。

    7、在適當的時候,把握機會,在孩子面前給“盟友”發好人卡。捫心自問一下,你有多久沒在孩子面前誇獎孩子他爹/媽了?

    最後,提醒一下在某件事情上,常規扮演“黑臉”的家長,雖然這個角色看上去不太討好,但事實上是非常有價值的!

    你想,假如平時,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總是唱“黑臉”的爸爸,有一天突然讚揚了孩子一句,那對孩子來說,這簡直是來自“大老闆”的賞識啊!這比從媽媽、爺爺奶奶那裡經常得到的表揚珍貴多了!

    孩子會更開心、更有成就感、更珍惜來自爸爸的評價。

    這可是“黑臉”爸爸的秘密武器!

  • 5 # 若問294

    夫妻二人雖然天天生活在一起,但思想觀念未必完全相同。尤其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如果兩個人的觀念存在著巨大的反差,首先應該靜下心來,心平氣和地與對方交流,彼此闡述各自的觀點。

    既然都是為了孩子好,首先要理性的分析出現在孩子身上的各種問題,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清楚。乖巧的孩子適合疏導,鼓勵;調皮的孩子懲罰一下未嘗不可。

    若夫妻二人仍然維持各自的觀點,那麼就各自先試驗一個月,誰的見效成果最好,並且孩子能夠接受就採用誰的教育方式,畢竟教育的核心是孩子。任何時候都不要大吵大鬧,一個和諧有序的家庭環境更容易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 6 # 甜甜圈伐木累

    大多數夫妻思想差異較大的家庭,在尋求育兒幫助的時候,通常推薦夫妻共同讀一本育兒書籍。

    兩個人一起讀(甚至加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起讀同一本書),這樣可以讓大家在育兒這件事上達成一個基本的科學共識。

    人的價值觀是建立在家庭背景,知識結構,看過的書,走過的路這些基礎之上的,有著相似成長背景的人更容易有相近的價值觀,如果夫妻兩人成長環境不一樣,教育理念有分歧,多分享同一本書,不會再因為資訊不對稱,或者知識掌握片面而造成不必要的家庭矛盾。

    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關係,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本條件。

  • 7 # 夯七婚戀指導

    很多離婚的原因除了性格和感情不再合拍,還包括夫妻倆不知如何去溝通了。這個原因的確很難讓人理解,不禁要問:不會溝通是怎樣走到一起的?其實原因是婚後仍延續以前單一的方式,即使情況與環境都發生了變化,溝通的方式仍然沒有進行調整。如果一味地固步自封,不懂得“到了哪座山就要唱哪樣的調”的道理,真的可能讓屬於你們的婚姻與愛情中途夭折。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面對著婚後生活重壓下更加複雜瑣碎並且接踵而來的各種感情摩擦,不知如何去溝通,想不到一塊當然就過不到一起了,感情不和導致分手的事例遺憾地一再發生。介紹幾款婚後溝通情感的方法,或許能讓愛情婚姻得以長長久久。

    好的感受要吐露出來。有的夫妻總是將好的感受放在心裡,認為沒必要講。反倒是總講些不能令雙方都高興的話,家庭生活弄得像在工作場所的交流與討論了,當然就索然無味,日久生厭。夫妻間一方做的好事,常會使另一方為之高興和感激。因此將內心美好的感覺見之於言語和外表,無論是誰聽了都會覺得高興的。

    要學會耐心傾聽。在生活中,經過一整天的勞累不耐煩傾聽愛人的訴說,只願獨處。時間一久,在雙方的心理上豎起一道高聳的“柏林牆”,將夫妻之間愛與情感隔開。“情感是需要不斷經營的”這樣的道理在其他社交活動中也適用。你看那些彼此恩愛的夫妻,不管工作與家務有多麼繁重,總要在百忙中擠出時間交流一下工作和生活的感受。

  • 8 # 小豬佩奇LL20000

    育兒觀念表面上看起來不一致,實際上背後隱藏的是對別人的改造慾望和權利鬥爭。

    我學習了育兒知識,我就比對方懂得多,所以你就要聽我的,我是正確的。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感受。

    你可能會否定我,但是當孩子遇到一些實際的問題,比如被爸爸責備,媽媽看不順眼,或者奶奶溺愛,導致孩子感覺被太多的控制。

    在這個時候,我們如果真的在乎孩子,應該怎麼做呢,可以觀察孩子是否有了情緒,失落,等感受。也可以反過來問孩子自己的感受,爸爸這樣說你,你感到難過了麼?聽聽孩子自己會怎麼說,而不是因為育兒觀念的衝突,直接去懟老公懟婆婆。除非特別嚴重的情況,比如孩子遇到肢體上的傷害,那需要另當別論。

    有個例子,一個小女孩受到別人的發洩的憤怒,媽媽問她,你一定很難過吧,小女孩說,我沒有啊,他的憤怒是他自己的情緒,和我無關,我沒有做錯什麼,這樣的孩子就是界限特別清晰的孩子。一個孩子都能做到如此,那成人之間也要尊重彼此的界限。

    一個人要做好的首先是自己,孩子遇到問題首先關心孩子的感受,用自己的育兒理念幫助疏導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下,周圍的人看到時間久了也會受到感染,而不是一味地去說教別人。

    沒有人會喜歡被貼上錯誤的標籤,做好自己感,真正的去傾聽孩子,傾聽周圍的人,才會更加促進整個家庭的和諧。

    另外不僅兒童教育很講究方法,早教識字教育也很講究方法,人們對於畫面的記憶是非常深刻的,相比起枯燥的文字,需要一行一行進行練習,比如【貓,小,帥學漢字】是一款採用圖片演化成字型的軟體,讓孩子在好奇快樂中學習漢字,我家閨女從三歲開始接觸漢字,現在用了一年認字300多個,是一款免費的好軟體。

    【貓,小帥,識漢字】中的圖片演化漢字就是一個很好地例子,讓孩子感知世界同時學習知識,這種學習方法 思維能力 對以後繁重學習任務有重大幫助。

  • 9 # 諾媽家有男寶

    這麼簡單的做法,為什麼很多家長達不成一致原因呢?我覺得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家長沒有意識到,如果夫妻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意見不合,對孩子有什麼不好的影響!

    簡單羅列一下吧:

    一、父母失去威信。

    父親的意見向左,母親的意見向右,孩子到底該聽誰?他會覺得無所適從,不知道到底該聽誰。長期處在這樣的境況下,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雙方雙雙失去在孩子面前的威信。

    二、孩子變身“牆頭草”。

    年齡越小的孩子,受到的危害越大。孩子正處在瞭解世界,認知世界的年齡階段,對他來說,父母是他啟蒙路上最貼心的領路人。但兩個領路人兩種不同ui的教育方式,還沒有是非辨別能力的孩子他無法分辨清楚,在父母爭執中他會覺得困惑,很容易讓孩子的性格養成左右擺動的“牆頭草”。日後,不管誰有理,他更願意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一方傾斜。

    三、孩子有心理陰影。

    夫妻爭執,在所難免。大打出手,更是不應該。孩子與父母的心理是緊密相連的,他們能敏銳察覺父母的情緒,連嬰兒時期的孩子,都會對父母間的爭執有哭或激動等的負面反應。當孩子漸漸成長,父母雙方爭吵,一定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讓他焦慮、不安,甚至會試圖介入化解衝突。

    以上孩子的心理,希望父母引起足夠重。

  • 10 # 厚德載物兮

    母親陪孩子寫作業遭父親掌摑,夫妻教育觀念不同究竟對孩子傷害多大?壹家壹育

    更多育兒文章一觸即閱

    孩子是家庭的紐帶,而不是導火索。如果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導致父母之間經常發生戰爭,那就太不值得了。

    1

    陪娃寫作業被打

    輔導孩子做作業又出事了!

    之前有因為輔導孩子作業,

    一位南京媽媽被氣出腦梗、

    一位武漢媽媽被氣出心梗……

    而蘇州這位媽媽,

    因為孩子寫作業的問題,

    直接報警了!

    報警的劉女士和丈夫謝先生已結婚多年,二人育有一子,兒子今年上小學一年級。

    謝先生認為孩子剛讀一年級沒必要這麼嚴格,需要適當放鬆。

    而劉女士認為孩子現在應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否則會影響今後學習。

    就這樣,兩人爭吵各執一詞,越吵越激動。謝先生一氣之下動手打了妻子一巴掌。

    “平時他都不管孩子作業,我下班已經很累了,教育下孩子稍微多說了幾句他還生氣……”劉女士傷心地說。

    劉女士稱自打孩子讀書以來:夫妻間的矛盾越來越多。

    之後民警對兩人進行調解,夫妻雙方達成調解協議。

    這真是:

    人生若只如初見,

    就不該陪寫作業!

    網友對此表示很激動:

    還有網友總結了親爹們

    “詐屍式育兒”的事例

    媽媽們紛紛表示贊同

    沒事各種瞎指揮,坐等驗收育兒成果

    平時你忙前忙後,吃喝拉撒全照顧。他一聲不吭當個甩手掌櫃,安心喝茶、看報、手機躺。

    可是冷不丁的不知道哪天突然想起自己還有個孩子,就跟視察工作一樣,不顧全域性瞎指揮一通:

    我看領居家娃一歲多會走了,咱們家孩子也得抓緊訓練了,要是缺鈣啊什麼的,就趕緊補補……這個點了,怎麼還讓他看電視?不睡覺怎麼長身體?

    你看孩子牙都壞了,平時讓他少吃點糖……孩子最近學習怎麼樣啊,現在這個階段很重要的。

    話說得不痛不癢,但總有一句令你爆雷身亡,帶孩子已經很累了,半血飄搖的時候,還要被豬隊友插上一刀。

    說風涼話,站著說話不腰疼

    孩子成績下降了,你看你怎麼輔導的孩子啊?

    孩子天天上補習班,你這樣會逼死他的。

    孩子上了興趣班,我覺得沒必要學這麼多,開心點不好嗎?

    孩子做錯了事被批評,你吼什麼吼啊,講講道理不行嗎?

    每天忙到焦頭爛額,上廁所都要見縫插針時你看不見。現在三言兩語、趾高氣昂講起了心理發育和性格培養,就是履行當爹的“權利”了?

    孩子一生下來什麼都會的?游泳、繪畫、舞蹈、書法、擊劍技能都是從孃胎裡帶出來、不用學習的?

    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教育方法用了多少遍不管用,吼兩句就戳你脊樑骨了?

    講大道理誰不會啊!你能耐,你上啊!

    扯後腿,幫不了忙還拖後腿

    孩子不喜歡吃青菜,為了讓他合理膳食,營養搭配均衡,花大量的時間在網上搜集做法,你變著花樣讓孩子更容易接受。

    可是辛苦幾個小時,你滿懷期待地端給孩子,他還是閉口不開,很容易趕鴨子上架,逼著他多少吃一點。

    這時那個所謂的爹就又開始上綱上線了:

    孩子不想吃,你幹嘛強迫他?不要這麼強硬好不啦,得學會讓他慢慢接受,青菜我都不想吃,別說那麼小的孩子了,balabala……

    然後滿臉心疼地對著孩子說:“不哭啊寶貝,不想吃就不吃。肯定是媽媽做的不好吃,對不對?一會爸爸給你買肉肉……”

    強行植入,沒事刷一刷存在感

    孩子平時鬧得雞飛狗跳,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時候,他躲得遠遠的,既看不見也聽不見,可一旦孩子玩得樂呵呵的、乖巧可愛的時候,這個“爸爸”就會湊過來,刷一波存在感。

    捏一捏小臉,親一親小手,逗一逗小人兒,再上演一出父子情深、感動山河的陪玩大戲,畫面相安無事,歲月靜好,溫馨有愛!

    可結果呢?熱度往往不會超過10分鐘!不是把孩子弄哭,就是耐心沒了,扭頭轉臉又繼續投入到自己的“偉大革命事業”中去了……

    他是親爹,你是後媽

    鄰居家孩子的玩具被借過來玩一會,可是玩膩了之後,熊孩子就隨手扔在地上摔壞了。這種當然需要教育:“怎麼可以這樣呢,這是別人心愛的東西借給你用,你卻這麼不愛惜!要是我把你的玩具也弄壞,你會怎麼樣?”

    而那個正在沙發上玩遊戲玩的樂此不疲的爸爸,神獸般衝過來就亂叫:

    一個破玩具,再賠給他一個就行了,有那麼重要嗎?至於這麼大動干戈?!走,兒子!咱不理她!

    說著抱起孩子到沙發上,兩人膩歪去了,留下一臉茫然的老母親站在那裡完全像個“後媽”!

    2

    父母教育方式不統一時對孩子的影響

    父母意見上的不統一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呢?

    第一,父母意見分歧會影響父母的權威性。

    兒童的一個普遍特點是缺管主見,盲目服務。

    孩子總是認為,凡是大人,特別是在他眼裡有權威的大人(如父母、老師)的話就是正確的。

    權威性越高,他接受的程度就越大,反之,權威性越低,他接受的程式就越小。

    因此,如果父母意見有分歧,並經常把分歧暴露在孩子面前,就容易損害大人的威信,並進而影響父母的教育效果。

    第二,父母意見分歧會削弱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正常發展。

    自我控制能力是指一個人善於控制和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從幼年時期逐漸形成發展起來的。

    孩子在出現某一行為時,如果得到父母多次的一致肯定或否定,他們就會逐步認識到這種行為的正確與否,逐步學會在新的環境中實現或中斷這種行為,從而逐步發展自我控制能力。

    但是,如果父母對孩子行為所採取的成態度不一致,就會使孩子無所適從,更難以在新環境中調整自己的行為。

    第三,父母意見分歧會破壞家庭教育的效果。

    兒童有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心理,他們會利用父母對自己的意見不一,對自己行為品質的態度不一,去尋找有利於自己的保護。

    當父母雙方有一方職責不該打罵孩子時,他就會撲在保護自己一方那裡放聲大哭起來,這不僅是因為他感到委屈,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意識到這樣做能進一步得到保護自己這一方的同情與庇護。

    父母意見不一,容易強化這種心理,使家庭教育大打折扣。

    第四,父母意見分歧會使孩子養成任性的惡習。

    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強調指出,父親對孩子的要求必須跟母親對他的要求保持一致。

    只要孩子感到母親和父親對“可以”、“不可以”、“應該”、“不應該”等概念有不同的看法,那麼,即使最合理的要求,在他們看來也會是暴力、強制,是對他自由、慾望的踐踏。

    這樣就會養成孩子任性、不講理的惡習。

    3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如何做到意見統一?

    那麼,父母在教育子女問題上,如何才能做到意見一致呢?

    第一、父母要突破各自的“自是”心量障礙。

    一般在子女管教問題上發生意見分歧和爭吵的父母,大多數都認為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才是正確的,而對方教育子女的方法是錯誤的。

    這就是“自是”心理。

    從這種“自是”心理出發,每次需要管教孩子時,由於看不慣對方的方法,就會造成齟齬和糾紛。

    這樣,不僅使孩子在觀念上產生混亂,是非不分,不知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同時由於父母教育孩子態度上長期不一致,經常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互相指責,吵吵鬧鬧,也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造成家庭的不團結,這種氣氛也會給孩子心理的發展帶來不良影響。

    因此,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父母首先要突破“自是”的心理障礙。

    第二、父母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

    父母一方在教育孩子時,另一方如果認為方法不妥,最好不要直接介入,而應當主動地避讓,等事過之後,再找對對方談談,好好交換意見。

    這樣,父母勾通了思想,統一了認識,在實施教育問題上就不容易產生分歧和矛盾了。

    第三,父母應學一點教育子女的知識。

    教育子女是一門學問。

    要把孩子教育成人、成才,需要作多方面的努力,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學點兒童心理學、教育學和生理學方面的知識。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常常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這些學科的知識。

    有的父母平時放縱孩子,而遇到孩子有點錯誤,說打就打,說罵就罵,還認為這樣做是為了孩子;

    有的父母,雖然堅持講道理不打罵孩子,但是,計道理的過程中卻缺乏說服力,脫離孩子的心理接受水平,使孩子不願意聽父母的嘮叨,這都是缺乏科學的育兒知識的表現。

    因此,要想教育好孩子,就要學一點科學知識,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

  • 11 # 富足的靈魂

    如果你們雙方都為此苦惱就好辦,假如只是你認為是問題就稍微麻煩一點。

    有個成功的教育家叫蒙梭利特,她關於早教很有成就,她的書你買回來兩人都看下。

    在意見有分歧的時候不要試圖說服對當,要找權威的專家和觀點去平衡雙方的爭執。

  • 12 # 小王子愛上狐狸

    在幾千年的中國家庭教育方式中,有一種方法叫做“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似乎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認為這是一種互補的最好育兒方式。私以為,這是一種最差勁的方法。試想,我們教育孩子本來就是為了讓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如果孩子錯了,那麼錯了就是錯了,該改正就必須改正。如果父母親卻因此來各方登場唱大戲,對於孩子來說,不但沒有積極作用,反倒是會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是對立的,我可以從中鑽空子。

    因此,我認為,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夫妻之間應該保持一致的步調。如果有意見產生了分歧,那麼兩個人都平靜下來,探討一下各自的想法。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都應該虛心聽取對方的意見或者建議,不要粗暴否決,完全不留情面。大家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並不是為了吵鬧而相互嫌棄。多一份理解,少一點挑剔。

  • 13 # 堯媽成長記

    我認為好感情本身就是好教育的一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最美的底色,失去這個底色,即便是夫妻的教養觀念再一致,孩子的內心也是灰暗的!

    遇到教養觀念不一致時!

    第一、不要覺得這是個壞事,反而要珍惜,知道這是學習的機會!

    第二、不要讓衝突一直存在,而言尋求解決,達成共識!

    達成共識需要我們知道大原則不要太固執,不要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而一意孤行,要誠懇的自我反省,放下情緒坦率的交流!

  • 14 # 靈犀呀咿呀

    首先,夫妻的教養觀念不一致是正常的!我們不要把精力放在指責對方和抱怨對方上面!多想一想如何溝通,雙方才更容易接受吧!

    還有一點,雙方需要的是溝通,不帶人身攻擊的溝通,誰都需要調整,並不是某一方100%的對,某一方100%的錯!雙方需要在尊重對方的基礎上,積極交流和溝通!

    每個家庭不一樣,每個人都不一樣,沒法指出具體怎麼做,我也在摸索中、不斷的調整中!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夫妻雙方觀念不一致時,不要在孩子面前攻擊對方、貶低對方、嘲諷對方,先在孩子面前維護家長的形象!可以背後指出你認為不對的地方,進行溝通!

  • 15 # 進取素然

    夫妻來自於各別不同的家庭,再一起組合成一個全新的家庭,所以伴隨從小而來的所有經驗與觀念一定會有所不一致.隨著孩子的出生,面對總總孩子的教養觀念的差異更會慢慢的浮現,意見不合的地方絕對是一籮筐,有的夫妻會聽命於一方,有的夫妻則是爭執不斷.

    其實,夫妻的教養觀念不一致,絕對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更重要的是,面對這些不一致,夫妻之間該如何溝通,然後找尋共識呢?

    教養大原則統一

    教養觀念不一致時的第一步,請夫妻倆先做溝通,把教養的大原則給統一.像是,該不該打孩子?孩子一天可以看多久電視?對於買給孩子的禮物?一天最多可以吃多少糖果等.一個大的輪廓與框架可以先統一起來.

    只有大原則先統一了,夫妻面對教養的方向才會是相同的,即使有細節的不一致也不會偏離太遠.

    在孩子面前一致

    教養觀念不合的時候,千萬不可以在孩子面前與另一半起爭執或衝突,更不能強行把孩子帶走認為聽爸爸的就好,不要聽媽媽的.因為在孩子面前爭吵,只會讓孩子的心中埋下「都是我不好,害爸爸媽媽吵架了」的自責感.強行讓孩子只聽自己的,更會讓孩子將來不知道該聽誰的而無所適從,更會讓另一半產生「反正都是聽你的啊,那我幹嘛管」,這種不想再管孩子的挫折感.

    即使有教養意見不同的時刻,請先在孩子面前一致.

    當夫妻的某一方已經在管孩子了,另一半隻要表示認同或是不要插手即可.然而當管教孩子時,難免出現了一些火氣時,如何安撫另一半正在高漲的情緒就很重要了.此時,我們要講孩子的優點「有啦,他其實是知道的」、「兒子昨天就做得很好啊,可能是剛剛太開心忘記了啦」,以及同理另一半的情緒「我瞭解妳在氣什麼」、「對啊,兒子真的不應該這樣」.如此,會讓氣氛稍做緩和喔.

    切勿說出讓另一半更加生氣的話語喔,像是「你對孩子這麼兇幹嘛!」、「你平常都不管,現在幹嘛這麼激動.」

    --

    澤爸(魏瑋志),工程師,專業親子教育講師,親子專欄作家。《轉念:從命令式吼叫到親密陪伴》一書作者.

  • 16 # 成長路上的二寶麻麻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現實生活中,虎媽貓爸也好,嚴父慈母也罷,一般一個家庭都存在觀念不一致這個問題。我覺得:1、首先夫妻兩個要私下做好溝通,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發生爭持。對孩子不好,也會影響家庭的和睦以及夫妻關係,另外,孩子也聰明,知道在任性的時候尋找軟弱的一方以達成自己的心願;2、避開孩子,或者在孩子休息去一邊玩耍以後,夫妻兩個人再來分析,只要二人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底線一致,大方向上不起爭吵,個別不傷大雅的小問題也可以任由一方家長保持自己和孩子相處的方式

    孩子都是自己的心頭肉,誰都希望孩子好,性格和學習都要注意,壞習慣要及時教育和糾正,好習性要保持。大部分的教養觀念是關於學習的,一般一個嚴抓學習,一個偏向於身體健康多活動,其實如果處理的好,兩者都不會太沖突,勞逸結合,孩子健康而又好學,估計是每個家庭都想看到的。一切為了孩子好,好習慣從小養成。都是為了孩子的健康茁壯成長。

    溝通萬歲!!

  • 17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王麗霞,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北京懋德工作服務中心專案及行政管理組組長。)

    說實話,能不能找到理念完全相同的家庭,我一直是質疑的。如果要家庭中每個人都如實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的話,差異多少還是有的。

    只是有的家庭差異小,有的家庭差異大;有的家庭會溝通,有的家庭陷入爭吵;有的家庭有人完全退出,只留一人做主……各有各的處理方式。

    我有個朋友,她夫妻倆經溝通達成了一致的理念,來教育孩子,結果有一天,孩子忍無可忍地說:“你們倆一起欺負我”!

    這些方式很難簡單地說,它是對還是錯。要知道,任何一種造作的行為,都會帶來造作的結果。

    理念及教育理念為什麼一定要相同呢?理念及教育理念不同,才是正常的。如果您可以認識到這一點,就不會糾結於不同,而想要改變了。

    也許就是透過一個家庭中理念的不同,來讓我們的家長學會如何來包容不同的觀點;也許就是透過一個家庭中理念的不同,來讓我們家長學會如何協調不同的觀點,來共同找出適合自己家庭、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也許就是透過家長處理不同理念的方法,孩子在學習如何應對社會上的不同理念。

    良好溝通的前提是:允許各種理念有表達的自由和空間。

    換句話說,就是我不評價你的觀點的對錯,我不主張我的觀點的正確,我只是簡單地說出我的想法、我的顧慮;你也一樣,你也只是簡單地說出你的想法、你的顧慮。

    在靜靜表達、靜靜聆聽的過程中,彼此就會發現有一些顧慮是虛假的,而有一些是真正需要被重視的。唯有安靜的交流,才會浮現出事情的真相。

    良好溝通中還有一些技巧。比如:只說“我”,不提“你”;比如,要關心對方的感受,經常問對方“你感覺如何”;比如,需要放下“我是對的,我要說服你的”想法;比如,當對方陷入情緒時,如何使自己安處於安寧的狀態,不隨對方而發生反應;比如,當自己的情緒被翻起時,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而不將它施加在對方身上;比如,如果溝通無結果時,如何平靜地結束溝通,允許事情再發酵一段時間……

    這些技巧的運用需要有時間來支撐,有時候可能還需要專業老師的指導。但不妨自己先朝這個方向努力,看看憑藉自己的努力能夠做到哪種程度。只要您是有覺知地在做上面的事情,事情就會朝良性的方向發展。最後,祝福您!

  • 18 # 壹父母

    雙方教育理念的不一致,還可能會培養出一個兩面派的孩子,這樣很可能孩子在爸爸面前一個樣,在媽媽面前又是另一個樣。還會影響孩子的是非觀,使得孩子的是非觀變得模糊。

    當夫妻理念不一致的時候,我們要透過情緒,懂得在認知上自我覺察,將衝突轉化為成長的契機。比如藉此瞭解各自的想法,交流各自的理念。

    兩個大人應該避免在孩子面前產生衝突,即使發生了衝突,也不該在情緒上較勁,應該將情緒冷處理,等心平氣和之後,再交流,將問題達成共識。因為在孩子面前爭吵,這樣無論哪一方贏了,都會削弱另一方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你要告訴孩子吵架對事不對人,讓孩子客觀看問題。如果雙方的意見暫時不統一,那也最好先聽一方的。有時候兩個人意見不同,孩子就不知道聽哪一方的了,搞不好都不聽,這會使得兩個人都沒有了威信。

    我們要充分尊重孩子,還要教孩子學會尊重。這就需要我們學會尊重伴侶,給孩子做一個良好的示範。當出現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我們還可以翻閱相關的專業書籍,或諮詢一些專家,儘量把觀點一致化。平時多聽一些講座,一起參加家長會都是很不錯的。你們可以採取各自擅長的方面,相互配合。有些非原則問題,我們還可以諮詢孩子的觀點,看他更想要接受哪個觀點,尊重他的選擇。

  • 19 # 執筆抒懷

    夫妻對孩子都關愛,冀於希望,這多好!

    統一不到一點上,這是大同小異,因目的一樣,這樣吧,先按一方去做,看對錯,孩子的改變和進步是答案。

  • 20 # 逆轉昇華

    孩子是祖國的棟樑,也是家庭的未來和希望。所以對於孩子的教育重要的是啟蒙老師~父母。父母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監督者和引導者。但是對於孩子的教育,父母的意見不統一時,都覺得自己是正確的,此時留言靜下心來,夫妻間好好的溝通達成一致的協議和辦法,然後去默契的去教育引導孩子。

    夫妻間首先要做到的是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見,不要認為自己是父母,就橫加指責和謾罵,這樣首先就損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要先聽聽孩子的意見,耐心的分析其中的利與弊。引導孩子怎樣去完美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後用委婉的語氣表揚孩子積極動腦的習慣。引導他對想出的事情或解決事情辦法的好與壞,從中去揚長避短。這樣孩子也和父母之間有了和諧,可以如朋友一樣的去溝通。溝通之時還能引導孩子文明用語、禮貌待人。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可以以一方比較有教育能力者為主,然後另一方為輔助。教育過後要讓孩子懂得父母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他在以後能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去適應社會發展飛快的步伐。

    另外對孩子的很多教育,父母一定要做好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為表率。不用過多的語言去引導,父母的示範就起到了畫龍點睛作用。

    很多父母認為自己居高臨下,就隨意的去指責教育孩子,這是極端錯誤的。教育孩子實際是一個比較規範完整的模式。需要夫妻間不斷溝通,擁有一個共同的教育方式和目標。耐心的去施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公豬得非洲豬瘟多久會傳染母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