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平論天下

    想理財必須明白以下幾個概念:

    1、時間成本:你能拿多少時間出來學理財。

    2、金錢成本:你那出來理財的錢是短期的還是中長期的,或者說你的錢可以多久不需要使用的。

    3、風險成本:你可以承擔損失本金多少的風險,而不至於影響你的生活、人生和思想。

    4、理財種類風險評估:股票?期貨?基金?債券?P2P。。。。。?每種理財種類有沒有評估過期風險以及平均收益率。

    想好了以上概念了,再好好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向,如何努力走下去。

  • 2 # 小宇說財

    想理財必須要明白哪些概念呢?

    1.必須要了解自己,瞭解自己每個月的收入和支出,瞭解自己實際有多少現金餘額用來理財,這也決定了你用於理財的資產的流動性要求,有多少是必須隨時能取出的,有多少是可以長期投資的;瞭解自己的消費習慣,會不會經常有衝動消費的情況;瞭解自己心裡能承受多大的風險,當虧損百分之多少的時候會讓你焦慮而衝動的殺出來。

    2.要知道風險分散的概念,誰都知道雞蛋應該放在不同的籃子裡,但是哪個籃子裡應該放多少雞蛋呢?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合理分配自己的資產,厭惡風險的就多配穩健性理財,以保值增值;風險承受能力強的就多配高風險產品,以謀求收益。

    3.不瞭解的不投,無論投資什麼理財,你都要至少有個大概的瞭解,你瞭解的越多就越能一定程度上避免風險,絲毫不瞭解的,就算別人說出花了也不投,這就需要你付出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理財的領域裡也同樣適用, 你必須要專研學習才能有所收穫。

    4.理財是一種習慣,一定要把理財當作一種習慣,永遠不要說等我有多少多少本金了我就開始理財,這樣你的理財之路永遠開始不了。理財就是一種觀念的養成,會對資產的增加很有幫助。

  • 3 # 喵喵學財經

    決定產品的三個決定性因素

    流動性、風險、收益

    敲黑板,名詞解釋在這裡。

    整篇文章的基礎。

    1流動性

    舉例:

    通俗的解釋為變現快。流動性越好,收益越低。流動性越差,收益越高。

    圖1

    活期存款,隨存隨取,利率就只有0.35%,鎖定1年不動就有1.5%,鎖定3年不動就有2.75%。

    2安全性

    通俗的解釋為本金安全。

    舉例:

    圖2

    參照圖1和圖2的同樣是半年的封閉期。銀行的定存利率為1.3%,而銀行理財則為4.45%-4.55%。中間為何有3%的息差,原因一目瞭然,銀行理財在你購買的時候會提醒你該產品屬於非保本類。3%就是補給你的風險補償。

    3收益

    同樣的起始本金,所能產生的更多收入。

    我們可以根據以上的3個特性,來解析一下各種金融工具

    A、流動性好+安全性高

    典型代表工具貨幣基金,他的投資方向和主要收益主要是現銀行存款、中央銀行票據、同業存單;剩餘期限在397天以內(含397天)的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資產支援證券;所以安全係數高,同時,他又持有部分現金類資產,所以可以支援隨時買入贖出。所以是一款流動性好+安全性高的金融工具。

    不足的一點是年化收益與其他金融產品相比較低,現行的年化收益為4%。以1萬為例,存1年收益4元。代表產品餘額寶。隨時可以買入贖出。

    B、流動性好+收益高

    典型代表工具股票,滬深3000多隻股票,除了ST以外,每天最高收益可達10%。ST則每天漲停可達5%。如果要變現也非常的簡單,在證券賬戶中現價賣出就可以。第二個工作日就可以銀證轉出到你的銀行卡。

    不足的一點是風險高。雖然有上漲10%的收益,但是每天虧損的幅度也在10%,ST跌停為5%。

    C、安全性高+收益高

    典型代表工具保險。經常可以看到代理人告訴你,每年交10萬交5年,等孩子老的時候可以給孫子留下幾千萬甚至1個多億。這裡運用了複利的原理。不足之處是流動性(變現能力)差。這筆錢要鎖在那裡幾十年不能動。

    可是寶寶就是想人心不足蛇吞象,怎麼辦?

    其實不上天也有辦法,那就是【配置】

    滿足你安全、流動性好、收益可觀!

    各個板塊都配一些金融工具,去平衡收益、風險和流動性。根據標準普爾家庭配置現象圖的配置1234法則。以20萬為例。

    10%要花的錢

    3-6個月的生活費,可以配置在以餘額寶為代表的貨幣基金等現金類資產中。以平均年化4%計算。

    20萬*10%*4%=800元

    20%保命的錢

    專款專用,防止家庭突發大額開支。利用保險做槓桿使用,4萬變身100萬的保障。避免因為特殊情況出現的時候,需要去動用接下來博取收益的錢或者養老的錢,甚至需要變賣其他不動產,影響生活品質。

    20萬*20%=4萬,獲得100萬保障

    30%生錢的錢

    股票、基金、股權等。但是要注意投資≠理財。看得見收益就看得見風險。按上證指數去覆盤算收益。從1991年的100點開始到現在2017年的3300點。我們可以平滑收益為每年15%。

    20萬*30%*15%=9000元

    40%保本的錢

    養老金、子女教育金等,債券、信託、債券、信託、分紅險,實現本金安全、收益穩定、持續成長。我們以保單6%的回報來測算。

    20萬*40%*6%=4800元

    經過配置,我們可以獲得800+9000+4800=14600的收益。同時享有100萬的保障額度。相當於總資金5倍的保障槓桿。

    最後,還是提一句,如果有人給你推薦的金融產品流動性高(變現快)收益高又安全,以上特性全中,你就要想下你是長的比較美還是人比較帥或者爸爸是李剛。否則,為什麼這種好事能輪得到你呢?

  • 4 # 匯商所

    第一、通脹

    通脹指物價上漲的速度,若是你收入的速度不能趕上通脹速度,那你購買力就會下降,因此,除了穩定的收入,必要的儲蓄外,還需要必要的出借渠道確保資金不縮水才是。

    第二、資產淨值

    一個人的財務狀況是由自身資產淨值衡量的。資產淨值=總資產-總負債,若資產淨值為正,說明你財務狀況良好。若為負,則需要你改善當前境況。

    第三、風險承受力

    風險承受力不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定,需要由你的資產狀況、收入情況等決定,需要透過測評來判斷你是屬於保守型出借者還是激進派。

    第四、資金流動性

    資金流動性事關你對資金的使用,尤其在急需錢的時候,若是資金在其他出借渠道,若是變現能力差,那必然有所資金損失。

    第五、資金配置

    資金配置取決於你對資產的規劃能力,也取決於你自身的需求和目標。分散出借是均衡你收益和風險的有效策略。

    第六、牛市、熊市

    牛市代表社會經濟狀況良好,失業率低,股票上漲,市場行情佳;熊市則相反,失業率高,股票下跌。

    第七、複利

    複利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蹟,複利即使不會讓你暴富,但隨著時間的拉長,會讓你的財富持續增值,實現財富自由。

    第八、利息

    只要你出現欠款就會出現利息,比如:你到銀行存錢,就相當於銀行借了你的錢,會支付你利息。若你欠了銀行的錢,那自然也需要支付利息,但是利息可是每月計算的,你一直拖欠,利息會越來越高。所以,寧願把錢借給銀行也不要出現不良負債。

  • 5 # Dr李鍾武PhDFinance

    首先搞清楚什麼是理財: “理財”是你將現有的財富進行保值,增值的的行為,而“投資”是可以幫你實現對現有財富進行保值,增值的一種手段,投資是以現有確定的財富,去換取未來不確定的收益. 知道這2個概念後,那麼接著你必須瞭解的是資金的“時間價值”,也就是說,資金是有成本的,“機會成本”,其含義就是你為了得到某些收益或者財物而不得不放棄的其他一些收益或者財物. 如果你決定了要投資,那麼你就要評估你將要進行投資的回報率,這時,你應該要知道,淨現值,回收期,內涵報酬率,期望報酬率等.

    “淨現值”就是指將未來的不確定的現金流透過機率(把風險的部分考慮進去了)加權計算後再以期望報酬率(含著機會成本了)折現,也就是說“打折”為現在的價值,得到這個價值後,與你將要投入的財富做個比較,回收的財富現值比現在花出去的高,就執行,否則,不做.

    當你面臨著2個同樣的投資回收淨現值的時候,你需要比較2個投資的“回收期”限是否相同,以短期內回收的現在的投資額為優先考慮

    “內涵報酬率”是不太容易計算的,所以不要希望什麼都可以做到最高(內涵報酬率是一個投資的最高報酬率),所以,一般是不會直接計算內涵報酬率的,而是作為一個對期望報酬率的參考指標(期望報酬率是不可能大於內涵報酬率的,即使說不要期望太高了)

    上面講的都是基本的概念,有一個概念含在其中,就是:“複利”的概念,簡單說,複利就是“利滾利”的方式,也就是說你在下一期於投資上得到的利潤自動投資到第二期裡去,而不是拿出來消費,所以,你在計算未來現金流的時候就必須是用利滾利的方式來計算的.

    上面打“ ”的都是些理財的基本概念

  • 6 # 柳燕微生活

    投資理財,如果能獲得額外的收益,對於打工的我們來說,是一個很不錯的理想生財方式。

    理財之前,首先要考慮自己每月能拿出工資的多少去用於理財,能承擔多大的風險,活期還是定期,能接受最長多久時間拿回本金,是要穩定增長的,還是要能接受一點虧損,如果虧損最大能承受多少錢以內?是否願意花一定時間去學習關於理財方面的知識?

    例如比較接近老百姓的支付寶裡面的餘額寶,餘利寶,這些雖然利息低,每天能有點點收益也是很不錯的,急用錢時還能及時抽出使用。不著急的可以存定期,還可以在基金裡面挑選幾款低風險,相對於餘額寶利息要高些的基金,虧損風險比較小的進行合理的理財。比較放的開,抗壓能力強的也可以選一些高風險的基金。也還有一些其他P2P平臺,如果自己比較熟悉的話也可以綜合自己的承受範圍,挑選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 7 # 小沛財經

    理財新人看過來 新手理財二三三四心法。

    "兩大口訣+四大特性+三大誤區 +三大核心影響因素"

    第一部分 理財兩大口訣:NO1:現在的錢比未來的錢更值錢。NO2:雞蛋不要放一個籃子裡(重要的事情背三遍)。

    第二部分理財產品四大特性

    理財就是將現有閒置資金進行配置,用資金的流動性獲取收益性。(大白話:我把錢借出去給對方用,對方用利息作為報酬,利息即資金的使用價格)

    理財產品四大特性:期限性、收益性、安全性、流動性

    一、期限性指理財產品從投資到回收成本具有一定時間。這就需要人們提前做好周密的規劃,計算自己資金閒置多少時間,比如你計劃要5年後買房,就可以投資五年期的理財產品。

    二、收益性指由於資金持有者讓渡資金使用權所獲取的報酬。收益性一般和風險性成正比和流動性成反比。這個大家都懂投資的理財產品風險越高就需要越高的利率吸引投資者。

    三、安全性 與風險性相對,指本金和利息收回而不受損失的能力。

    四、流動性指理財產品及時轉化為現實購買力而不受損失的能力。這提醒人們在選擇理財產是對收回條款一定要仔細閱讀,看看是否具備自己的靈活需求,比如從事高風險行業的人儘量投資可隨時變現的理財產品防止不時之需。

    第三部分 理財過程中的三大誤區

    第一大誤區 盲目相信中介,被中介一頓忽悠,就把錢投進去了。條款啥的都沒看清楚,記住:法制社會出了問題只認合同不講人情。

    第二大誤區 信託公司託底 從法律上來說信託公司不具有託底義務(賠了信託公司支付),但由於市場競爭加劇和金融法規不完善目前信託公司為了吸引投資者經常以包賠的名義,但是作為投資者心理不要有種幻覺,信託公司到時候是沒錢支付你的,就是拉著橫幅也沒用,所以投資者要理性的認識到這一點。

    第三大誤區理財麻煩且有風險就放棄理財 由於投資品種也日趨複雜,網上負面新聞增多,普通投資者很多望而卻步,理財確實變得越來越複雜,並且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在這種情況下,對於工作較忙沒有時間涉足相關領域的客戶,最好更多地藉助專業人士,在評估自身主觀風險承受能力,以及客觀經濟實力之後,再進行理財投資。

    第四部分影響理財產品收益率三大影響因素

    (宏觀)NO1通貨膨脹 一般物價水平持續上漲的現象。投資者只要記住目前銀行存款利率基本是與透過膨脹率持平。

    (微觀)NO2公司信譽與實力:對於中介公司要詳細考察其背景。投資要選擇大公司,買股票儘量選擇大公司。據財經郎眼資料調查:股票溢價收益有百分之95來自於行業龍頭。

    (宏觀)NO3經濟週期:經濟處於繁榮時期不僅投資的風險小,並且由於市場環境改善往往導致投資增加,從而帶來收益率升高。市場處於蕭條期則不利於投資,銀行惜貸,儲蓄利率也會下降。

  • 8 # 高頓投資學堂

    對於理財必須要明白的概念有:

    1、理財產品、收益

    2、預期年化收益率

    預期年化收益率是根據往期理財產品的收益平均、以及該投資方向的市場表現來制定一個在投資結束期望可實現的收益率,這個收益率不是固定的。

    3、募集期

    理財產品從發行到計息有一個時間段,叫做募集期,通常為5-7天。募集期之前,投入的資金只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計息。

    4、理財產品的期限

    理財產品的期限指的是產品在起息日至到期日所用的時間段,各種;理財產品的到期時間不一致,到期後,理財產品發行者要兌現本金和收益。

  • 9 # Alice赫茲

    其實,關於理財很多人有兩大誤區。

    有些人覺得會理財最好,但不會其實也沒關係;還有些人會覺得會賺錢就行,不用非得理財。

    這兩個誤區成了很多人不理財的理由,但如果我們仔細想想,我們理財無非兩個目的:讓自己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以及養老。

    前一個目的或許靠努力掙錢可以解決,但養老,可就沒那麼好實現了。

    對大部分人來說,養老有三大支柱:養老金,兒女補貼和自己的積蓄。

    但在自己的積蓄這一環,如果我們只是簡單儲蓄的話,我們甚至沒法趕上通貨膨脹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也因此,學會理財,在現代社會來說已經至關重要。

    關於理財,我們可以從這3點入手。

    首先,學會花錢。

    我們的日常支出可以分兩類。

    第一類是純消費型,也就是花了不會有任何回報。比如衣食住行、吃喝玩樂。

    第二類是自我投資型,也就是在未來會產生回報,有利於自己。比如讀書、考證、健身、買高質量的保養品等等。

    當然,對自己投資的回報有高有低,我們需要理性看待。每個人都有生活的需求,因此不必過於苛刻地看待每一筆支出;

    但顯然,我們應該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拉高自我投資型的消費佔比,投資未來。

    其次,學會存錢。

    託尼·羅賓斯說:“不要想你能存多少錢,要想你需要存多少錢才能實現你的人生目標。”

    很多人覺得自己工資少、生活壓力大,如果從能存多少錢的角度出發,那會發現無財可理,因為永遠有要用錢的地方。

    也因此,我們需要有明確的目標,比如短期內想買一件大衣,中期想買一套小房子,遠期想攢到多少養老金;

    那麼,我們每個月在拿到工資的時候就要先把這部分需要存的錢先存下,再用剩餘的錢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也就是強制存款。

    比如在3個月內想買一件3千塊的大衣,那麼從現在起每個月就要強制儲蓄1千元。

    或許會有人說,這樣不就降低了自己的生活水平了嗎?

    其實當我們減少了一些生活開支,併為自己的理財目標又進了一步,會發現其實這樣的小日子也沒什麼不好的。

    最後,學會定期理財。

    這是很多人的誤區,覺得理財應該是按每年能拿多少收益來算的,其實不是,我們應該把時間線拉到十年甚至更多。

    但如果我們每年有7%的理財收益,60歲前只需要存到400萬元本金就行,並且平均每個月只需要存款2600元,並以每年3%的通貨膨脹率和7%的理財收益遞增,就可以在60歲前存到養老的老本。

    簡單說,如果我們能有一筆小錢,開始穩健理財,不取出本金並持續復投,甚至可以定期不斷追加本金,那麼在幾十年後,這筆錢就能幫你實現一定程度的財務自由。

    也因此,無需把理財的目光放在一年、兩年或五年,我們應該長遠來看,時刻記得自己理財的遠期目標。

    來這裡,

    聽聽今年那些最skr的節目,

    總有一款適合你,

    速速來pick那一款你的心頭好!

    快來關注看薦精彩專欄的喜馬拉雅FM活動吧!http://suo.nz/4FHNLa

  • 10 # 度小滿金融

    理財,雖然很多人都知道,但許多人都把理財當成了投資賺錢。實際上理財是理人一生之財,也就是對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及其風險管理。理財不只是生財,理財是善用錢財,是一種家庭的財務規劃。

    理財是財務規劃、現金流管理,也是風險管理!

    通常理財包括以下三層含義:

    第一、理一生的財,而非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

    第二、理財是現金流量管理,每一個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錢,即現金的流出,當然也需要賺錢來產生現金的流入。因此不管現在是否有錢,每一個人都需要理財。

    第三、理財涵蓋了風險管理,因為未來的現金流量具有不確定性,包括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與市場風險,這都會影響到現金流入或流出。

    理財本質是對於財產進行合理分配,也就是分為:

    1. 保障救急的錢 2.要花的錢 3.生錢的錢 4.保本增值的錢

    而投資僅僅是理財中“生錢的錢”部分的管理。

    當然,我想更多人對於理財還是更感興趣,投資賺錢的那一方面。

    對於理財投資,有的人覺得完全是靠運氣,有的人則覺得完全是天賦。其實理財投資是一項需要長期學習鍛鍊的能力。

    就以投資股票來舉例,所謂的天賦,其實更多是一種性格上的優勢。對沖基金Sellers Capital Fund創始人馬克·塞勒爾2008年在哈佛演講時提到至少有7個特質是偉大投資者的共同特徵,是真正的性格優勢。

    第一,在他人恐慌時果斷買入股票,而在他人盲目樂觀時果斷賣掉股票

    就如同巴菲特的名言:要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而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這需要你能做到不從眾,獨立思考。

    第二,偉大投資者是那種極度著迷於此遊戲,並有極強獲勝欲的人。

    說實話,對於投資,不是每一個人都獲得樂趣。甚至有的人恐懼投資的風險,更願意把錢放在銀行,然而只有當你沉浸在投資樂趣之中,才能不斷的進步。

    第三,從過去所犯錯誤中吸取教訓的強烈意願。

    許多人在投資失敗的時候,歸結於自己運氣不佳,卻不願意承認自己做了愚蠢的決定。這樣在以後的投資時,你依然會犯下同樣的錯誤,再一次失敗。

    第四,基於常識的與生俱來的風險嗅覺

    許多人在投資時,盲目的迷信資料,迷信電腦分析的資料。而不是停下來問自己一句:“嗨,雖然電腦認為這樣可行,但在現實生活中是否真的行得通呢?”

    要知道最優秀的風險控制系統就是常識!

    第五,偉大的投資家都對於他們自己的想法懷有絕對的信心,即使是在面對批評的時候。

    許多人在理財投資的時候,往往對自己的決定不夠自信,要知道比起錯誤的決定來說,不做決定是更可怕的。

    第六,左右腦都很好用,而不僅僅是開動左腦(左腦擅長數學和組織)

    有的人很聰明,數學很好,邏輯也很強,對於資料分析他們有很強的優勢,但是你也需要做一些另外的事情,比如透過言談舉止來判斷你委託的基金代理人是否在誇大其實。你需要靜下心來,在腦中勾畫出當前情勢的大圖景,而不是往死裡去分析。

    第七,在投資過程中,大起大落之中卻絲毫不改投資思路的能力。

    投資,特別是股票、期貨一類的高收益投資,往往會遭遇大起大落。許多人會被眼前的起落所矇蔽,而放棄了思考長遠的收益,堅定你的投資思路,並貫徹下去吧。

    以上七條,雖然最初是針對股票投資而說的,但是在理財投資時,對於收益與風險的權衡是一致的。

    如果你能培養自己這方面的性格的話,將對你未來的理財投資有很大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歐盟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