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之聲助聽器泰州店
-
2 # 立聰堂飲馬橋助聽器店
助聽器的發展史:集聲器,碳精(20世紀);電子管(英國1921年);攜帶式(英國1938年);半導體(1964年);可程式設計(20世紀80年代);全數字(1996年)。
-
3 # 宇哥帶你看古今
1878年,美國科學家Bell發明了第一臺炭精式助聽器。這種助聽器是由炭精傳聲器、耳機、電池、電線等部件組裝而成。 1890年,奧地利科學家Ferdinant Alt製備出了第一代電子管助聽器。 1904年,丹麥人Hans Demant與美華人Resse Hutchison共同投資批次生產助聽器。到二十世紀40年代,已經有氣導和骨導兩種型別的助聽器了。這個時期的助聽器在技術上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和提高,雖然能夠滿足一些聾人的需要,但是,還有許多缺點,如噪聲太大,體積笨重如17寸電視機,不易攜帶,等。 1920年,熱離子真空管(熱陰極電子管)問世不久,就出現了真空管助聽器。隨著真空管技術的不斷髮展,助聽器體積逐漸變小,實現了主機和電池的分離。1921年,英國生產了第一臺商業性電子管助聽器。由於電子管需要兩個電源供電(一是加熱電子管中的燈絲,使之發放電子;二是驅動電子透過電柵到達陽極),因此這種助聽器體積大而笨重,雖然增益和清晰度較好,但幾乎無法攜帶。隨著時間的推移,汞電池代替了鋅電池,使電池的體積顯著減小,電池與助聽器終於可以合為一體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出現瞭如印刷電路和陶瓷電容等新技術材料,使得一體式助聽器的體積顯著縮小,這樣,助聽器就可以隨身攜帶了。逐漸地,助聽器也採用了削峰(peak clipping,PC)和壓縮( 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等技術。 1943年,開始研製整合式助聽器,將電源、傳聲器和放大器裝在一個小盒子內,為現代盒式助聽器的雛形。同年,丹麥建立了兩家工廠批次生產助聽器,一家是Oticon,一家是Danavox。助聽器的體積也越來越小,最後,競能象香菸盒一樣大,攜帶已非常方便。 1948年,半導體問世,電子工程師們立即將半導體技術應用於助聽器,獲得較好效果。採用一部分半導體元件,可以使助聽器的體積進一步縮小,如果全部採用半導體元件,聲反饋將不可避免。 1953年,電晶體助聽器問世,使助聽器向微型化發展提供了可能性。1954年,出現了眼鏡式助聽器。為了避免聲反饋,設計者將接受器和麥克風分別裝在兩邊的眼鏡腿上,但未能實現雙耳配戴。1955年,推出了整個機身都在單個鏡腿上的眼鏡式助聽器,使雙耳同時配戴助聽器成為可能。 1956年,製成了耳背式助聽器,不僅體積進一步減小,優越性也超過了眼鏡式和盒式助聽器,成為全球銷售量最大的助聽器。 1957年,耳內式助聽器問世。新的陶瓷傳聲器頻率響寬闊平坦,克服了以往壓電晶體的不足。鉭電容的出現,使電容體積進一步減小,電晶體電路向積體電路這一小型化方向快速發展。隨著大規模積體電路的出現,助聽器的體積進一步減小,耳內式助聽器出現以後不久,半耳甲腔式、耳道式、完全耳道式助聽器相繼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患者心理和美觀上的需要。 1958年,中國開始生產盒式助聽器。 1988年出現的可程式設計助聽器,利用遙控器變換多個聆聽程式,以達到最舒適的聽覺感受。可程式設計助聽器採用廣角麥克風和指向性麥克風助聽器,可在日常生活中和嘈雜環境中運用不同的聆聽模式,使聽到的聲音更為清晰。配帶指向性助聽器的人雖然目光未投向您,但是,他在專心收聽您的講話,故似乎有監聽的特殊用途。據傳,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就配戴這樣的助聽器。 積體電路的問世又迅速地取代了“電晶體助聽器”,積體電路IC於1964年問世,其體重小,低耗電,穩定性更高。近年來隨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助聽器也逐步向智慧化、體內化發展:1982年“駐極體麥克風”的問世實現助聽器微型化,靈敏度及清晰度更是達到了新的水平;而1990年隨著“電腦程式設計助聽器”的問世,助聽器增益初步智慧化調整,又讓助聽器達到了另一新水平。1997年,“數字助聽器”的增益智慧化調整,使用極為方便,效能達到了更高的水平。 近年來又推出了“數碼”助聽器,數字訊號處理能力極強,為選配提供更大的靈活性。
-
4 # HYSOUND普陀
助聽器(Hearing Aid)是一種供聾人使用的、補償聽力損失的小型擴音裝置,其發展歷史可以分為以下七個時代:手掌集音時代、炭精時代、真空管、電晶體、積體電路、微處理器和數字助聽器時代。
人類至早、至實用的“助聽器”可能是聾人自己的手掌。將手掌放在耳朵邊形成半圓形喇叭狀,可以很好地收集聲音。雖然這種方法的增益效果僅為3dB左右,而且也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助聽器,但是,這是至自然的助聽方法。直到現在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在傾聽別人講話時用手掌來集音的情況。許多哺乳動物都有碩大的耳朵,所以它們的聽力比人要好得多。 受到手掌集音的啟發,一些有心人先後發明了各種形狀的、簡單的機械裝置,如象嗽叭或螺號一樣的“耳喇叭”,木製的“聽板”、“聽管”,象帽子和瓶子一樣的“聽帽”、“聽瓶”,象扇子和動物翅膀一樣的“耳扇翼”,以及很長的象聽診器一樣的“講話管”,等等。由於人們認為聽管越長集音效果越好,所以有的聽管竟長達幾十釐米,甚至一米多。聽別人講話時用手拿著聽管伸到別人的嘴邊,樣子滑稽可笑,但卻使聾人提高了聽力。同時,也提醒講話者儘量大聲講話。這種簡單的機械助聽裝置一直使用了幾百年,直到十九世紀,才逐漸被炭精電話式助聽器取代。 1878年,美國科學家Bell發明了臺炭精式助聽器。這種助聽器是由炭精傳聲器、耳機、電池、電線等部件組裝而成。 1890年,奧地利科學家Ferdinant Alt製備出了代電子管助聽器。 1904年,丹麥人Hans Demant與美華人Resse Hutchison共同投資批次生產助聽器。到二十世紀40年代,已經有氣導和骨導兩種型別的助聽器了。這個時期的助聽器在技術上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和提高,雖然能夠滿足一些聾人的需要,但是,還有許多缺點,如噪聲太大,體積笨重如17寸電視機,不易攜帶,等。 1920年,熱離子真空管(熱陰極電子管)問世不久,就出現了真空管助聽器。隨著真空管技術的不斷髮展,助聽器體積逐漸變小,實現了主機和電池的分離。1921年,英國生產了臺商業性電子管助聽器。由於電子管需要兩個電源供電(一是加熱電子管中的燈絲,使之發放電子;二是驅動電子透過電柵到達陽極),因此這種助聽器體積大而笨重,雖然增益和清晰度較好,但幾乎無法攜帶。隨著時間的推移,汞電池代替了鋅電池,使電池的體積顯著減小,電池與助聽器終於可以合為一體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出現瞭如印刷電路和陶瓷電容等新技術材料,使得一體式助聽器的體積顯著縮小,這樣,助聽器就可以隨身攜帶了。逐漸地,助聽器也採用了削峰(peak clipping, PC)和壓縮( automatic gain control, AGC)等技術。 1943年,開始研製整合式助聽器,將電源、傳聲器和放大器裝在一個小盒子內,為現代盒式助聽器的雛形。同年,丹麥建立了兩家工廠批次生產助聽器,一家是Oticon,一家是Danavox。助聽器的體積也越來越小,至後,競能象香菸盒一樣大,攜帶已非常方便。 1948年,半導體問世,電子工程師們立即將半導體技術應用於助聽器,獲得較好效果。採用一部分半導體元件,可以使助聽器的體積進一步縮小,如果全部採用半導體元件,聲反饋將不可避免。 1953年,電晶體助聽器問世,使助聽器向微型化發展提供了可能性。1954年,出現了眼鏡式助聽器。為了避免聲反饋,設計者將接受器和麥克風分別裝在兩邊的眼鏡腿上,但未能實現雙耳配戴。1955年,推出了整個機身都在單個鏡腿上的眼鏡式助聽器,使雙耳同時配戴助聽器成為可能。 1956年,製成了耳背式助聽器,不僅體積進一步減小,優越性也超過了眼鏡式和盒式助聽器,成為全球銷售量至大的助聽器。 1957年,耳內式助聽器問世。新的陶瓷傳聲器頻率響寬闊平坦,克服了以往壓電晶體的不足。鉭電容的出現,使電容體積進一步減小,電晶體電路向積體電路這一小型化方向快速發展。 隨著大規模積體電路的出現,助聽器的體積進一步減小,耳內式助聽器出現以後不久,半耳甲腔式、耳道式、完全耳道式助聽器相繼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患者心理和美觀上的需要。 1958年,中國開始生產盒式助聽器,目前已能生產耳內式、耳背式助聽器。 1988年出現的可程式設計助聽器,利用遙控器變換多個聆聽程式,以達到至舒適的聽覺感受。可程式設計助聽器採用廣角麥克風和指向性麥克風助聽器,可在日常生活中和嘈雜環境中運用不同的聆聽模式,使聽到的聲音更為清晰。配帶指向性助聽器的人雖然目光未投向您,但是,他在專心收聽您的講話,故似乎有監聽的特殊用途。據傳,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就配戴這樣的助聽器。 近年來又推出了“數碼”助聽器,數字訊號處理能力極強,為選配提供更大的靈活性。 經歷了一百多年的風風雨雨,今天的助聽器已經有了耳內式、耳背式、盒式、眼鏡式、髮卡式、鋼筆式、無線式等多種形狀,助聽效果明顯提高。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助聽器的體積會越來越小,功能會越來越強大,並能造福所有的聾人。 -
5 # 連雲港立聰堂
1890年,奧地利科學家Ferdinant Alt製備出了第一代電子管助聽器。
1904年,丹麥人Hans Demant與美華人Resse Hutchison共同投資批次生產助聽器。到二十世紀40年代,已經有氣導和骨導兩種型別的助聽器了。
1920年,熱離子真空管(熱陰極電子管)問世不久,就出現了真空管助聽器。
1921年,英國生產了第一臺商業性電子管助聽器。
1943年,開始研製整合式助聽器,將電源、傳聲器和放大器裝在一個小盒子內,為現代盒式助聽器的雛形
1948年,半導體問世,電子工程師們立即將半導體技術應用於助聽器,獲得較好效果。
1953年,電晶體助聽器問世,使助聽器向微型化發展提供了可能性。1954年,出現了眼鏡式助聽器。
1956年,製成了耳背式助聽器,不僅體積進一步減小,優越性也超過了眼鏡式和盒式助聽器,成為全球銷售量最大的助聽器。
1957年,耳內式助聽器問世。
1988年出現的可程式設計助聽器,利用遙控器變換多個聆聽程式,以達到最舒適的聽覺感受。
希望問答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
-
6 # 立聰堂泉城廣場店
你好,助聽器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是從線性放大到非線性放大的過程,從模擬機到數字機發展的過程。
-
7 # 立聰堂新街口
1890年,奧地利科學家Ferdinant Alt製備出了第一代電子管助聽器。
1904年,丹麥人Hans Demant與美華人Resse Hutchison共同投資批次生產助聽器。到二十世紀40年代,已經有氣導和骨導兩種型別的助聽器了。
1920年,熱離子真空管(熱陰極電子管)問世不久,就出現了真空管助聽器。
1921年,英國生產了第一臺商業性電子管助聽器。
1943年,開始研製整合式助聽器,將電源、傳聲器和放大器裝在一個小盒子內,為現代盒式助聽器的雛形
1948年,半導體問世,電子工程師們立即將半導體技術應用於助聽器,獲得較好效果。
1953年,電晶體助聽器問世,使助聽器向微型化發展提供了可能性。1954年,出現了眼鏡式助聽器。
1956年,製成了耳背式助聽器,不僅體積進一步減小,優越性也超過了眼鏡式和盒式助聽器,成為全球銷售量最大的助聽器。
1957年,耳內式助聽器問世。
1988年出現的可程式設計助聽器,利用遙控器變換多個聆聽程式,以達到最舒適的聽覺感受。
希望問答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
-
8 # 海之聲助聽器黃岡中心
助聽器的發展歷史悠久,早期是在20世紀出,出現了電放大助聽器。隨著訊號處理技術的發展,助聽器變得越來越小,從盒式機一步步地演化成耳內機、超隱形,越來越小巧。另外為了滿足各類使用者的需求,助聽器的技術發展迅速,從削峰技術、推完電路、自動增益控制技術、多麥克技術等,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性的空間
-
9 # 海之聲恩施驗配中心
助聽器是目前針對輕度、中度感音神經性聽力障礙、部分混合性以及少部分傳導性耳聾障礙的主要干預措施。助聽器實際上是一個電聲放大器,原理是透過一個或多個麥克風拾取聲音訊號將其轉換為電訊號,透過放大器放大,由受話器將電訊號還原為聲訊號傳至人耳。助聽器的發展經過了集音時代炭精時代、真空管、電晶體、積體電路、微處理器和數字助聽器時代。最早的助聽器實際就是一種簡單的集音、傳聲裝置,譬如人把手掌放在耳後就能把聲音增強5-10dB。早起人們開發、使用過耳喇叭、說話管等多種助聽裝置。在19世紀末伴隨電話的發明,發明了第一個電話型的電動助聽器。在20世紀20年代隨著電子管放大器的問世,逐步研製出可攜帶的電子管助聽器,單體積依然較大。直到20世紀50年代電晶體發明,60年代積體電路發明,助聽器的增益才得到有效控制,體積也實現了小型化。其後,1988年,模擬聲訊號處理的積體電路在助聽器上使用,可程式設計助聽器問世;1996年,全數字耳背式助聽器問世;20017年,第一臺運用無線技術雙耳驗配的助聽器誕生。現今,可程式設計數字技術等方面的技術革新還在使助聽器的效能日以最佳化。據統計,目前全球約有4000萬聽障患者使用助聽器,僅2009年,就有近900萬聽障患者驗配助聽器,且每年以5%的速度增長
-
10 # 海之聲中醫院店
您好,助聽器(Hearing Aid)是一種供聾人使用的、補償聽力損失的小型擴音裝置,其發展歷史可以分為以下七個時代:手掌集音時代、炭精時代、真空管、電晶體、積體電路、微處理器和數字助聽器時代。人類至早、至實用的“助聽器”可能是聾人自己的手掌。將手掌放在耳朵邊形成半圓形喇叭狀,可以很好地收集聲音。雖然這種方法的增益效果僅為3dB左右,而且也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助聽器,但是,這是至自然的助聽方法。直到現在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在傾聽別人講話時用手掌來集音的情況。許多哺乳動物都有碩大的耳朵,所以它們的聽力比人要好得多。受到手掌集音的啟發,一些有心人先後發明了各種形狀的、簡單的機械裝置,如象嗽叭或螺號一樣的“耳喇叭”,木製的“聽板”、“聽管”,象帽子和瓶子一樣的“聽帽”、“聽瓶”,象扇子和動物翅膀一樣的“耳扇翼”,以及很長的象聽診器一樣的“講話管”,等等。由於人們認為聽管越長集音效果越好,所以有的聽管竟長達幾十釐米,甚至一米多。聽別人講話時用手拿著聽管伸到別人的嘴邊,樣子滑稽可笑,但卻使聾人提高了聽力。同時,也提醒講話者儘量大聲講話。這種簡單的機械助聽裝置一直使用了幾百年,直到十九世紀,才逐漸被炭精電話式助聽器取代。1878年,美國科學家Bell發明了臺炭精式助聽器。這種助聽器是由炭精傳聲器、耳機、電池、電線等部件組裝而成。1890年,奧地利科學家Ferdinant Alt製備出了代電子管助聽器。1904年,丹麥人Hans Demant與美華人Resse Hutchison共同投資批次生產助聽器。到二十世紀40年代,已經有氣導和骨導兩種型別的助聽器了。這個時期的助聽器在技術上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和提高,雖然能夠滿足一些聾人的需要,但是,還有許多缺點,如噪聲太大,體積笨重如17寸電視機,不易攜帶,等。1920年,熱離子真空管(熱陰極電子管)問世不久,就出現了真空管助聽器。隨著真空管技術的不斷髮展,助聽器體積逐漸變小,實現了主機和電池的分離。1921年,英國生產了臺商業性電子管助聽器。由於電子管需要兩個電源供電(一是加熱電子管中的燈絲,使之發放電子;二是驅動電子透過電柵到達陽極),因此這種助聽器體積大而笨重,雖然增益和清晰度較好,但幾乎無法攜帶。隨著時間的推移,汞電池代替了鋅電池,使電池的體積顯著減小,電池與助聽器終於可以合為一體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出現瞭如印刷電路和陶瓷電容等新技術材料,使得一體式助聽器的體積顯著縮小,這樣,助聽器就可以隨身攜帶了。逐漸地,助聽器也採用了削峰(peak clipping, PC)和壓縮( automatic gain control, AGC)等技術。1943年,開始研製整合式助聽器,將電源、傳聲器和放大器裝在一個小盒子內,為現代盒式助聽器的雛形。同年,丹麥建立了兩家工廠批次生產助聽器,一家是Oticon,一家是Danavox。助聽器的體積也越來越小,至後,競能象香菸盒一樣大,攜帶已非常方便。1948年,半導體問世,電子工程師們立即將半導體技術應用於助聽器,獲得較好效果。採用一部分半導體元件,可以使助聽器的體積進一步縮小,如果全部採用半導體元件,聲反饋將不可避免。1953年,電晶體助聽器問世,使助聽器向微型化發展提供了可能性。1954年,出現了眼鏡式助聽器。為了避免聲反饋,設計者將接受器和麥克風分別裝在兩邊的眼鏡腿上,但未能實現雙耳配戴。1955年,推出了整個機身都在單個鏡腿上的眼鏡式助聽器,使雙耳同時配戴助聽器成為可能。1956年,製成了耳背式助聽器,不僅體積進一步減小,優越性也超過了眼鏡式和盒式助聽器,成為全球銷售量至大的助聽器。1957年,耳內式助聽器問世。新的陶瓷傳聲器頻率響寬闊平坦,克服了以往壓電晶體的不足。鉭電容的出現,使電容體積進一步減小,電晶體電路向積體電路這一小型化方向快速發展。隨著大規模積體電路的出現,助聽器的體積進一步減小,耳內式助聽器出現以後不久,半耳甲腔式、耳道式、完全耳道式助聽器相繼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患者心理和美觀上的需要。1958年,中國開始生產盒式助聽器,目前已能生產耳內式、耳背式助聽器。1988年出現的可程式設計助聽器,利用遙控器變換多個聆聽程式,以達到至舒適的聽覺感受。可程式設計助聽器採用廣角麥克風和指向性麥克風助聽器,可在日常生活中和嘈雜環境中運用不同的聆聽模式,使聽到的聲音更為清晰。配帶指向性助聽器的人雖然目光未投向您,但是,他在專心收聽您的講話,故似乎有監聽的特殊用途。據傳,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就配戴這樣的助聽器。近年來又推出了“數碼”助聽器,數字訊號處理能力極強,為選配提供更大的靈活性。經歷了一百多年的風風雨雨,今天的助聽器已經有了耳內式、耳背式、盒式、眼鏡式、髮卡式、鋼筆式、無線式等多種形狀,助聽效果明顯提高。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助聽器的體積會越來越小,功能會越來越強大,並能造
-
11 # 海之聲隨州驗配中心
數字助聽器自動收集所處的環境的聲訊號種類、信噪比、前後麥克風強度差等情況,定義不同的環境,自動調節降噪、方向、壓縮比等特性,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避免了模擬機使用者“小聲聽不到、大聲難受”的現象。
國內首款智慧數字助聽器晶片由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研製成功,這是國內首顆助聽器核心SoC晶片,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單晶片全整合助聽器解決方案。該晶片已經透過助聽器行業測試標準,各項效能、功耗指標滿足國際中端助聽器產品需求。該成果對於推動中國助聽器產業從製造到創新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助聽器SoC晶片採用單晶片全整合解決方案,其中,低噪聲AFE包含自適應預放大電路PGA和低噪聲16-bit ADC;低功耗DSP包括專用指令集處理器ASIP和若干協處理器。基於該SoC晶片,只需配備麥克風、喇叭、EEPROM、鋅空電池和少量電容,即可搭建典型助聽器系統。該SoC晶片也可以透過程式設計,應用於聲音採集、語音降噪等其他領域。
-
12 # 海之聲助聽器黃陂中心
到上世紀40年代,美華人發明了電晶體,50年代,香菸盒大小的電晶體助聽器誕生。伴隨著電子和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助聽器的元件線路結構、外形和功能都在不斷進步,線路結構從分離元器件向積體電路發展,訊號處理從模擬向數字式發展。目前,有微電腦處理晶片的可程式設計助聽器已在國內外廣泛使用。助聽器的體積也從香菸盒大小的盒式機發展到耳背式、耳內式、耳道式和深耳道式助聽器。深耳道式助聽器只有花生米大小,完全滿足了耳聾患者的美觀需求。功能上也愈加完善:降噪、反饋抑制、方向性麥克風、多通道、多程式等技術,使聾人最大限度地在不同生活環境中,獲取聲音訊號。
-
13 # 天津南開惠耳助聽器
從最早的簡單線性放大,到現在的壓縮放大,現在實數字機時代了。
-
14 # 萬源聰茂助聽器
最早人們將手攏在耳後,發現可以提高聲音,在19世紀初出現了各種形狀的耳喇叭和號角,後來有人發明了一些集聲器。20世紀初出現了碳晶助聽器和電子管助聽器。二戰後出現了類比電路助聽器 即半導體助聽器和積體電路助聽器。80年代中後期出現了可程式設計助聽器。90年代中期誕生了數位電路助聽器。隨著數字技術的提升,現在助聽器的功能和使用範圍,使用舒適度都越來越好了。這就是助聽器的發展歷程
-
15 # 有聲有情
助聽器初期的助聽裝置有集聲器、炭精助聽器和電子管助聽器,到二戰的時候各種新技術和新材料出現半導體助聽器和積體電路助聽器,到20世紀80年代後出現可程式設計助聽器和數位電路助聽器,現在的助聽器出現原位測聽,降噪,聲反饋消減,自動程式切換和自適應環境還有內建記憶,還可以匹配手機、電視等,大大提升佩戴舒適度。
-
16 # 聰茂大竹中心
20世紀初,出現了電放大助聽器。伴隨著電子管、半導體、積體電路、數字訊號處理技術的發展,助聽器效能顯著提高。助聽器的發展始終貫穿著兩條主線:小型化,助聽器由最初無法攜帶的擴音器,一步步地演化成盒式、耳背式、耳內式,以及幾乎看不見的深耳道式。
-
17 # 聰茂聽力新津中心
先發明瞭集聲器再放大器,最後到電腦除錯的數字壓縮助聽器
-
18 # 湛江海之聲
助聽器的發展史:集聲器,碳精(20世紀);電子管(英國1921年);攜帶式(英國1938年);半導體(1964年);可程式設計(20世紀80年代);全數字(1996年)。
-
19 # 海之聲助聽器黃陂中心
助聽器的發展史:
集聲器,碳精(20世紀);
電子管(英國1921年);
攜帶式(英國1938年);
半導體(1964年);
可程式設計(20世紀80年代);
全數字(1996年)。
-
20 # 海之聲助聽器沙市中心
到上世紀40年代,美華人發明了電晶體,50年代,香菸盒大小的電晶體助聽器誕生。伴隨著電子和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助聽器的元件線路結構、外形和功能都在不斷進步,線路結構從分離元器件向積體電路發展,訊號處理從模擬向數字式發展。目前,有微電腦處理晶片的可程式設計助聽器已在國內外廣泛使用。助聽器的體積也從香菸盒大小的盒式機發展到耳背式、耳內式、耳道式和深耳道式助聽器。深耳道式助聽器只有花生米大小,完全滿足了耳聾患者的美觀需求。功能上也愈加完善:降噪、反饋抑制、方向性麥克風、多通道、多程式等技術,使聾人最大限度地在不同生活環境中,獲取聲音訊號。
回覆列表
助聽器(Hearing Aid)是一種供聾人使用的、補償聽力損失的小型擴音裝置,其發展歷史可以分為以下七個時代:手掌集音時代、炭精時代、真空管、電晶體、積體電路、微處理器和數字助聽器時代。
人類至早、至實用的“助聽器”可能是聾人自己的手掌。將手掌放在耳朵邊形成半圓形喇叭狀,可以很好地收集聲音。雖然這種方法的增益效果僅為3dB左右,而且也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助聽器,但是,這是至自然的助聽方法。直到現在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在傾聽別人講話時用手掌來集音的情況。許多哺乳動物都有碩大的耳朵,所以它們的聽力比人要好得多。 受到手掌集音的啟發,一些有心人先後發明了各種形狀的、簡單的機械裝置,如象嗽叭或螺號一樣的“耳喇叭”,木製的“聽板”、“聽管”,象帽子和瓶子一樣的“聽帽”、“聽瓶”,象扇子和動物翅膀一樣的“耳扇翼”,以及很長的象聽診器一樣的“講話管”,等等。由於人們認為聽管越長集音效果越好,所以有的聽管竟長達幾十釐米,甚至一米多。聽別人講話時用手拿著聽管伸到別人的嘴邊,樣子滑稽可笑,但卻使聾人提高了聽力。同時,也提醒講話者儘量大聲講話。這種簡單的機械助聽裝置一直使用了幾百年,直到十九世紀,才逐漸被炭精電話式助聽器取代。 1878年,美國科學家Bell發明了臺炭精式助聽器。這種助聽器是由炭精傳聲器、耳機、電池、電線等部件組裝而成。 1890年,奧地利科學家Ferdinant Alt製備出了代電子管助聽器。 1904年,丹麥人Hans Demant與美華人Resse Hutchison共同投資批次生產助聽器。到二十世紀40年代,已經有氣導和骨導兩種型別的助聽器了。這個時期的助聽器在技術上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和提高,雖然能夠滿足一些聾人的需要,但是,還有許多缺點,如噪聲太大,體積笨重如17寸電視機,不易攜帶,等。 1920年,熱離子真空管(熱陰極電子管)問世不久,就出現了真空管助聽器。隨著真空管技術的不斷髮展,助聽器體積逐漸變小,實現了主機和電池的分離。1921年,英國生產了臺商業性電子管助聽器。由於電子管需要兩個電源供電(一是加熱電子管中的燈絲,使之發放電子;二是驅動電子透過電柵到達陽極),因此這種助聽器體積大而笨重,雖然增益和清晰度較好,但幾乎無法攜帶。隨著時間的推移,汞電池代替了鋅電池,使電池的體積顯著減小,電池與助聽器終於可以合為一體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出現瞭如印刷電路和陶瓷電容等新技術材料,使得一體式助聽器的體積顯著縮小,這樣,助聽器就可以隨身攜帶了。逐漸地,助聽器也採用了削峰(peak clipping, PC)和壓縮( automatic gain control, AGC)等技術。 1943年,開始研製整合式助聽器,將電源、傳聲器和放大器裝在一個小盒子內,為現代盒式助聽器的雛形。同年,丹麥建立了兩家工廠批次生產助聽器,一家是Oticon,一家是Danavox。助聽器的體積也越來越小,至後,競能象香菸盒一樣大,攜帶已非常方便。 1948年,半導體問世,電子工程師們立即將半導體技術應用於助聽器,獲得較好效果。採用一部分半導體元件,可以使助聽器的體積進一步縮小,如果全部採用半導體元件,聲反饋將不可避免。 1953年,電晶體助聽器問世,使助聽器向微型化發展提供了可能性。1954年,出現了眼鏡式助聽器。為了避免聲反饋,設計者將接受器和麥克風分別裝在兩邊的眼鏡腿上,但未能實現雙耳配戴。1955年,推出了整個機身都在單個鏡腿上的眼鏡式助聽器,使雙耳同時配戴助聽器成為可能。 1956年,製成了耳背式助聽器,不僅體積進一步減小,優越性也超過了眼鏡式和盒式助聽器,成為全球銷售量至大的助聽器。 1957年,耳內式助聽器問世。新的陶瓷傳聲器頻率響寬闊平坦,克服了以往壓電晶體的不足。鉭電容的出現,使電容體積進一步減小,電晶體電路向積體電路這一小型化方向快速發展。 隨著大規模積體電路的出現,助聽器的體積進一步減小,耳內式助聽器出現以後不久,半耳甲腔式、耳道式、完全耳道式助聽器相繼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患者心理和美觀上的需要。 1958年,中國開始生產盒式助聽器,目前已能生產耳內式、耳背式助聽器。 1988年出現的可程式設計助聽器,利用遙控器變換多個聆聽程式,以達到至舒適的聽覺感受。可程式設計助聽器採用廣角麥克風和指向性麥克風助聽器,可在日常生活中和嘈雜環境中運用不同的聆聽模式,使聽到的聲音更為清晰。配帶指向性助聽器的人雖然目光未投向您,但是,他在專心收聽您的講話,故似乎有監聽的特殊用途。據傳,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就配戴這樣的助聽器。 近年來又推出了“數碼”助聽器,數字訊號處理能力極強,為選配提供更大的靈活性。 經歷了一百多年的風風雨雨,今天的助聽器已經有了耳內式、耳背式、盒式、眼鏡式、髮卡式、鋼筆式、無線式等多種形狀,助聽效果明顯提高。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助聽器的體積會越來越小,功能會越來越強大,並能造福所有的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