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炒米視角
-
2 # 日堯居
——之無限猜想200——027
雍正帝與年羹堯本是主僕關係,可是年羹堯做了大將軍,今天凱旋迴京向雍正帝述職,可雍正帝卻在年羹堯大將軍面前丟面子,受了一肚的窩囊氣,回到寢宮後,他把這氣撒到了自己的嬪妃年氏身上,因為這年氏秋月是年羹堯,年大將軍的親妹妹,所以雍正帝就把這口氣灑到了她的身上。(忘乎所以的年羹堯)
雍正帝給年羹堯過高封賞如果看過電視劇《雍正王朝》的人一定對在大西北打了大勝仗的年羹堯,年大將軍惋惜,他這次回京述職本就是回來接受雍正皇帝的封賞,可是接受封賞後,好端端的年大將軍怎麼就瘋謎了呢?他怎麼就忘乎所以了。
“卸甲”這兩個字來源於雍正皇帝檢閱年羹堯立過功的三軍。年羹堯在大西北打了大勝仗,回京述職時,雍正帝特意囑咐年羹堯帶回他的三軍儀仗,雍正帝要檢閱。因為這次西北之功,讓雍正皇帝的確是臉面大增,不但給年羹堯一個大封賞,還曾經親自說,即使封給你一個王爺也是應該的。
對於年羹堯,這次西北大捷,雍正皇帝十分重視。不止一次的對左右大臣說:年羹堯在西北這次這個仗打勝了更是打得好,你給朕長了臉面,朕就要重重地賞你,當著年羹堯面說:你是朕的恩人,朕的家人都要感激你。(只知軍令,不知皇上)
忘記自己還是奴才年羹堯熾熱的夏天,雍正帝檢閱年羹堯的三軍儀仗,雍正帝穿著整齊的龍袍,也是頂著酷暑,彰顯著皇帝的尊嚴,當檢閱年羹堯的三軍儀仗時,看到將士們威武無比不僅給予大大的讚賞。
在這檢閱場上,雍正帝想到了將士們在前方的賣命,如今來到了京城仍然是這麼威武整齊,雖然在這熾熱的夏天,他們還是保持著軍容整齊,殺聲震地,不僅也佩服年羹堯的治軍有方。
年羹堯的這次回京述職,已進入清城大門就遭到了眾議,雍正帝帶領百官迎接他,皇子王爺百官給他跪地磕頭列隊歡迎,可是年羹堯目不斜視的騎著高頭大馬,並不理會這些,對於年羹堯的傲慢無禮,別說皇子王爺阿哥,就是來迎接他的六部有司衙門個個對年羹堯的做派有了反感之心。
隆科多曾經對著年羹堯罵道:他媽什麼東西!王爺急文武百官對年羹堯也是嗤之以鼻。
雍正帝檢閱完年羹堯的三軍儀仗以後,特招一部分有功將士將士入大殿見面,看著這幾十位將士汗流浹背的樣子,雍正帝親切地對將士們說,大熱的天兒,穿著盔甲幹什麼?朕又不是外人,把盔甲卸了,大家隨意些。
幾十位將士像沒聽見雍正帝說話一樣,紋絲不動,雍正帝也蒙圈,這是咋啦?這些將是不知道熱嗎?不解的看著年羹堯。
年羹堯欠了欠身說:皇上,他們只知道軍令不知皇上!年羹堯不知道怎麼說出口的,根本就沒過腦子,年羹堯這句話激怒了不動聲色的雍正皇帝。(讓年氏卸甲發洩怒氣)
雍正帝拿自己的嬪妃年氏,年羹堯的妹妹出氣,卸甲!在金碧輝煌的皇宮大殿,雍正帝為了體恤三軍將士,不怕失去皇上的威嚴而親切的樣讓將士們卸甲在大殿內去暑這已經實屬罕見,可年羹堯竟然說,這些將士不知皇上,只知軍令。雖然雍正帝當時沒有表現出來,可是悶了一肚子氣他雍正皇帝要發洩。
雍正帝的嬪妃年是年秋月,本就是年羹堯的妹妹,他哪知白天發生的是自己的哥哥年羹堯瘋謎,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語言。
雍正帝氣呼呼的來到年氏的寢宮,年是還以為雍正皇帝要她侍寢,誰知雍正帝出口就是“卸甲”二字,年氏秋月更是蒙圈,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年秋月,不得不一件一件的脫掉衣服。脫掉一件兒,雍正帝說一句“卸甲”,脫一件雍正帝又說“卸甲”如此的憤怒徹底撒在了嬪妃年氏年秋月身上。
看來年羹堯的這次不但在語言上冒犯了雍正帝,更是讓雍正皇帝在將士面前丟盡了顏面,失去了皇帝的尊嚴,雖然把這口氣殺害了自己的嬪妃年氏年秋月的身上,可是這口氣還沒出完,等待的是年羹堯一步一步走向命運盡頭。
-
3 # 布夫舟
不得不說年秋月在《雍正王朝》中是一個極為悲劇的角色。她原本是年羹堯的妹子,在雍正的王府裡面伺候福晉。後來,她又奉命去伺候鄔先生。由於二人長時間朝思相處,互生情愫,原本他們能成一對眷侶。只可惜雍正為了拉攏年羹堯,將年秋月納為了側福晉,而年羹堯為了巴結雍正,即使做了一方的封疆大吏,對這個王府的妹子也完全不管年秋月的將來。
為什麼年秋月恨年羹堯?因為年秋月年紀已經大了,已經到了要談婚論嫁的年紀。翠兒比她小,都和李衛結婚了。可是她卻還要在雍正的府上做丫鬟,自己的哥哥年羹堯完全不管妹妹的個人幸福。
年秋月在雍正這裡的位置是非常尷尬的。原因就在於雍正和年羹堯二人關係非常微妙。表面上年羹堯是雍正得意的包衣奴才,實際上雍正不是完全相信年羹堯的。
雍正為了控制年羹堯,自然得利用年秋月,但是雍正對年秋月心裡是一直有隔閡的。比如年秋月納為了側福晉的當晚,雍正一直不去做幹做的事情,還在那裡給李衛寫信。連當時的福晉都看不過去了,過來勸說雍正。從雍正給李衛寫信的內容,可以知道:年秋月嫁給雍正,是鄔先生做的媒。從這裡就能夠理解年秋月為什麼在結婚的當晚,哭成了這樣了。
可見,年秋月一直就是一個棋子,自己根本沒有辦法左右自己的命運。
雍正為什麼要讓年秋月“卸甲”,其實就是年羹堯惹惱了雍正,雍正此時沒有辦法,只能拿年秋月出氣。雍正雖然是一個勤勉的皇帝,但是他的性格是有點不太好的。那就是過於急躁了,並且他這個人心胸狹隘。
要說雍正一個大男人,堂堂大清國的皇帝,居然跑到後宮裡面去找自己的妃子撒氣,羞辱自己的妃子,這事情怎麼看雍正做得也不大厚道。
年羹堯是怎麼惹惱雍正的?由於年羹堯在西北打了大勝仗,解決了朝廷的邊患,這極大的鞏固了雍正的皇位,為他贏得了人心。所以雍正便極大了給予了年羹堯過高的恩遇,甚至還讓百官跪迎年羹堯。
年羹堯自己也毫不謙虛,並且恃寵而驕。在朝堂之上,雍正其實已經非常不爽了,只是年羹堯毫不收斂。雍正召見了年羹堯手下的將軍,並且讓他們卸甲,涼快涼快。這原本是雍正體恤臣子,隨口說說的。只是這些將軍平時以年羹堯馬首是瞻,根本不聽雍正的皇命。最後,這件事弄得非常尷尬,雍正心裡可以說是憋了一肚子的火。
然後,他氣沖沖的跑到年秋月的宮中,去找年秋月撒氣。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
4 # 滿月尋桂子
雍正說"卸甲″是氣惱極了,重複年羹堯的話!
雖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說",但是現在是朝,不是在外。將士們卻不聽皇帝的,只聽年羹堯的,將皇帝的面子往哪兒放?往大了說,其實他們都在抗旨。
這也說明年羹堯的威望有多高,本來群臣對年羹堯早就不滿,不知在雍正面前說了他多少不是。雍正本來疑心病重,原來只想年羹堯是自己的包衣奴才,且帶兵有功,處處包庇他。這次看過,群臣說的沒錯,年羹堯不僅驕橫跋扈,不可一世,現在更是功高振主。
但現在,年羹堯剛打了勝仗回來,以前雍正當著群臣也總說他的好,這會兒總不能打自己的臉吧?所以只有隱忍不發!但心裡那股氣憋的是無可不可了!
一回後宮,專找年妃,氣撒在她身上,羞辱她,讓她"卸甲",脫,再脫!
其實年秋月是那個最無辜的受害者,當初她愛的是鄔先生,四爺為了籠絡年羹堯(當然他也喜歡秋月)納秋月為側福晉。所以最後秋月死的時候,雍正是真正傷心:有愧疚,更多的是對不起!
-
5 # 司馬長史
因為她是年羹堯的妹妹啊!
《雍正王朝》是一部經典歷史題材影視劇,雖然並不完全是歷史,但是這並不影響這部劇的精彩,很多人刷了一遍又一遍,這種情況很少見的,尤其是在現在神劇橫行的社會,很少有人會像痴迷《雍正王朝》那樣痴迷其他的影視劇,這部九十年代的戲著實令人稱讚,整部電視劇給人們留下了很多意味濃厚的場景,其中就有雍正叫年妃卸甲這一段戲。
雍正為什麼要叫年妃卸甲,要先從西北戰事說起。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清軍前往平定,羅卜藏丹津和清軍打起了游擊戰,青海很大,清軍無法找到羅卜藏丹津,使戰事一直拖延著,最後雍正派年羹堯去平定叛亂。
1724年年羹堯平定了羅卜藏丹津叛亂,之後年羹堯奉命進京覲見雍正,雍正帝對年羹堯在西北的表現非常滿意,於是特令百官在德勝門前迎接年羹堯,年羹堯騎馬來到德勝門前,百官跪迎,年羹堯意氣風發,但是卻一直不下馬。
直到雍正率親腹前來,年羹堯才勉強下馬迎接皇上,年羹堯目中無人在此景中暴露無遺。
年羹堯雖然囂張無比,但是解決了雍正的頭等大事,雍正仍然笑臉相迎,並且與年羹堯手牽手進殿。
進殿之後,年羹堯首先給雍正上了一到摺子,這道摺子是年羹堯向雍正帝推舉的功勳,雍正像尋常開啟奏摺那樣打開了奏摺,奏摺一開啟下了他一跳,這推舉的人也太多了,這讓雍正帝很為難。
這些將士聽了皇帝的話面面相覷,看了下年羹堯,之後並沒有卸甲,十三爺胤祥看到這個場景,便重申了雍正的話,這些將士仍然跪著不卸甲。
最後年羹堯應該是得意完了,說了一句:“既然皇上叫你們卸甲,你們卸吧。”這些將士聽見以後,大聲答“嗻”,隨後麻利地卸了甲。
這下讓雍正在百官面前著實是丟臉了,但是年羹堯卻不知死字怎麼寫的,他對雍正說:“他們只知道軍令,不知道皇上。”什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們居然不知道皇上,只知道軍令?怕是知道你年大人吧,雍正的怒火肯定直入腦門了。
雍正在朝堂之上仍然忍了,但是並不代表他不生氣,從年羹堯進京的第一站起,年羹堯一直在激怒雍正,最後在朝堂上的一幕使得雍正帝已經怒火中燒了,只是在百官面前他忍住了。
雍正帝是皇帝,也是人啊,是人就是有七情六慾的,聖人也不例外。況且這事擱誰身上都會生氣,換做其他皇帝年羹堯有可能在朝堂上就被宰了,但是雍正帝忍住了,雖然忍住了,但並不代表他不會生氣啊。
人只有逼著一肚子火,就會釋放,一時沒能夠釋放,我們就會去尋找釋放點、釋放人。皇帝也不例外,晚上去臨幸年妃時,雍正帝就爆發了,他去見年妃就是逼著一肚子火去的,這明顯是一趟敗火之行。
年妃作為年羹堯的妹妹,只有默默承受這一場怒火了,因為雍正帝來的年妃這裡,就算是到了家,家是人們釋放的地方,現在我們很多人在工作上或者其他地方遇到不適後,一般都是回家,向家人釋放,一旦家人那天有一點不讓你滿意,你的釋放點就爆發了,雍正帝也是同理。
他見到年妃就陰著臉,不理不睬,最後說出兩個字:“卸甲”,年妃遲疑,雍正帝催她快點,並且又再次叫她卸甲,隨後又叫年妃卸甲,等年妃快卸完時,他便頭也不回地走了。
雍正帝此行明顯是將對年羹堯的怒火發在了年妃身上!
本文是根據電視劇《雍正王朝》分析的,並沒有立足於正史。
-
6 # 達摩說
《雍正王朝》中,作為九五至尊的雍正,為了江山社稷,終其一生不得不在罵聲、憋屈甚至是恥辱中度過,這其中,最令他感到恥辱的就是“卸甲”事件。
年羹堯幫雍正打了場大勝仗,擊潰了羅卜藏丹曾,但也因此埋下了擁兵自重的禍端。當得勝歸來的年羹堯騎著高頭大馬來到正陽門前,所有大小官員都跪在了他的腳下。這時的年羹堯已經飄了,他甚至都沒下馬,直到雍正從城門內走出,他才下馬跪拜。
大臣們見狀,大多敢怒不敢言,孫嘉誠竟然衝口而出:“我要參他,我要參他!”
但是雍正還是給足了年羹堯面子,不僅沒理會大臣們的看法,對於立功人員的褒獎,儘管人數甚巨,連一向謹慎的張廷玉都有所遲疑,但也是有求必應。可就在這時,幾員大將帶甲上殿接受表彰,雍正見他們身披甲冑,便說:“你們都是有功之臣啊,卸甲,涼快涼快。”
皇上讓卸甲涼快涼快,這是皇恩浩蕩啊,可這些將軍們非但不卸甲,還一個個像聾了似的低著頭不敢吭聲。十三爺似乎看出了什麼,趕緊出來圓場:“皇上叫你們卸甲,沒聽見嗎?”
將軍們依舊是紋絲不動。
這時,只見年羹堯搖著摺扇,悠哉遊哉地看了將軍們一眼,輕描淡寫地說:“既然皇上讓你們卸甲,你們就脫了吧。”
將軍們得了將令,整齊高喊:“嗻!”然後立即脫下甲冑疊好。
雍正的臉色頓時黑了下來,年羹堯卻仍不知請罪,不懂收斂,竟然笑著說:“皇上您別介意啊,他們在軍營裡呆長了,只知軍令,不知道皇上。”
估計雍正當時斬了年羹堯都不為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甭管你是什麼西北行轅,什麼大將軍,都得聽命於皇上,聽命於皇權。更何況,雍正付出了多少犧牲,盯住了多少壓力,花費了多少帑銀,才換來了年羹堯這場大勝,可世人卻只記住了年大將軍之威名,卻忘記了皇上,年羹堯甚至都敢於挾餘威去挑戰皇權,這豈能不讓雍正憋屈窩火?
不過雍正此時又不能處罰年羹堯,西北形勢依舊複雜,還需要年羹堯的震懾,而且年羹堯擁兵自重,驟然除之,容易引發動盪,更何況雍正與年羹堯還有主奴之情,他也捨不得就這樣殺了年羹堯,於情於理於江山社稷,他都要忍下這口惡氣。
但在專制社會,皇上一向都是說一不二的,這下讓雍正忍下這樣一口怒氣,他肯定要找地方發洩。找誰呢?他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身處後宮的年貴妃,也就是年羹堯的妹妹年秋月。
秋月也是個苦命人,打雍正還是阿哥時便在潛邸做丫鬟。真心愛著鄔先生,卻只能成為雍正制衡年羹堯的犧牲品,成了雍正的妾室。雍正繼位後,她貴居妃位,又有年大將軍撐腰,本應專橫跋扈,卻仍舊低調處事,善待下人。此番年羹堯得勝歸來,太監宮女們都趕來向她報喜,可她內心卻知道,這不是什麼好事,只得用體己銀子打發了他們。
果然,怒氣未消的雍正在晚上來到年妃處,一進屋就衝著秋月責令道:“卸甲!”
秋月聽話地褪去外衣,只見雍正面無表情,繼續責令道:“卸甲。”
秋月只得將內衣也褪去,雍正怒氣衝衝地拍著桌子大吼:“再脫,再脫,再脫!”然後憤怒地摔門而去。惟餘秋月一人,淚水無聲落下。
常言天子稱孤道寡,孤獨無助,貴為九五至尊卻只能朝自己的妃子發火,雍正將這種悲劇演繹到了極致。但秋月的悲劇早就在遇到鄔先生那一刻就註定了,她的悲劇又有誰知曉呢?
只能說,在無情的政治面前,大家都輸了。
-
7 # 9527麻木
電視劇本身就好多虛構的地方 你不覺得這個問題很無聊嗎 雍正王朝是部好劇 但你關注的重點應該是男人之間的明爭暗鬥爾虞我詐 而不應該是卸甲等等 雍正身上有好多我們現代人需要借鑑的地方 比如他的隱忍 堅韌 勤奮 綜合評論雍正是清代不可多得的創二代
-
8 # 趣談國史
雍正讓年秋月卸甲,其實就是讓她脫衣。雍正為何要把“脫衣”說成“卸甲”呢?這與年秋月的哥哥年羹堯有關。雍正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實是在拿可憐的年秋月撒氣而已。
此事發生在年羹堯從西北得勝回朝的當天晚上。
其時,雍正剛剛登基不久,根基未穩,西北戰事不容有失。好在年羹堯比較爭氣,打勝了。訊息傳到京城,雍正喜極而泣。這場勝利來得太及時了。
可是,年羹堯卻恃功而驕,不但不把百官放在眼裡,連雍正皇帝,也吃了他的癟——年羹堯的部下覲見雍正時,雍正體恤他們,讓他們卸了盔甲,放鬆一下。可是,雍正連說了數次,他們卻一動不動。正在雍正和眾大臣不解之時,年羹堯發話了,讓他們卸甲。這時候,他們才卸下了盔甲。
不聽雍正的話,卻聽年羹堯的話,這讓雍正怒氣填胸。但為了顧全大局,他不能對年羹堯發作。於是,當晚便去了年羹堯的妹妹年秋月的寢宮,怒氣衝衝地讓她“卸甲”。等年秋月脫光後,又起身離去,狠狠地羞辱了年秋月。
這件事,雍正做得不太爺們,太腹黑了。年秋月既可憐,又無辜。
年秋月不僅要承受雍正的折辱,還要承受太后的羞辱。
因為年羹堯做了撫遠大將軍,讓太后寵愛的小兒子十四王爺胤禵失去了重做大將軍王的機會,因此一直對年羹堯耿耿於懷。這份仇恨,便發作到了年秋月的身上。
太后病重,年秋月和雍正的妃嬪們一起去探視。可是太后竟然恨恨地說:讓年妃離開,我不想見年家的人。
年秋月只好含淚離開。
太后死了,年秋月去靈堂守靈。可是太后死前竟然留下遺言,不許年秋月守靈,也不許他參加葬禮。於是,雍正的皇后只好奉太后遺命把年秋月趕走。
生活的不如意,讓年秋月鬱鬱而終,臨死前,他還對雍正說,讓他放過她的哥哥年羹堯。殊不知,此時的年羹堯已經被賜自盡了。
年秋月本來與鄔思道情意相通,無奈被雍正橫刀奪愛,又受到雍正和太后的雙重虐待,鬱郁一生,實在令人嘆息。
-
9 # 風雪夢不逝
雍正王朝有兩個非常有趣的梗,一個是“八王大,大王八”還有一個就是“卸甲”。一個“美”字讓道士張明德,算出了八爺胤禩的命數,“八王大,大王八”讓人忍俊不禁。“卸甲”這個梗雖然也很有趣,但也告訴了我們,年羹堯的氣運將盡,告訴我們,作為後宮女人的榮辱其實均在一線之間。年家的衰敗近在眼前,年秋月也如秋天的月亮一樣,蕭瑟惹人憐。“卸甲”只是雍正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而已,他在朝堂丟了面子,氣憤至極,只能將氣撒在年羹堯的妹妹之上。
年羹堯平定青海叛亂班師回京,雍正滿懷欣喜。信誓旦旦的要和年羹堯做“千古君臣知遇的榜樣”。可現實呢,讓雍正不得不氣憤,雍正感到臉上無光,顏面盡失。
面對百官的跪迎,年羹堯熟視無睹,高坐馬上,趾高氣揚。雍正給他的榮耀確實有點太過了,以至於他忘乎所以。“你是朕的恩人,也是大清的恩人,”這話一說,任誰都會驕傲,更何況年羹堯,他本來就飛揚跋扈,皇帝嘉獎如此,年羹堯肯定更加不可一世。
朝堂之上,年羹堯丟出了一張長篇累牘的立功將士名單,雍正看了尷尬至極,還好有張廷玉打圓場。到了朝見立功將士,雍正見將士們大熱天穿著密不透風的盔甲,於是命他們“卸甲,涼快涼快”。這幫大將熟視無睹,只等著年羹堯的命令。
“既然皇上讓你們卸甲,那你們就卸吧”。雍正這時已經很不悅了,但是也不便發作。年羹堯毫無君臣之禮,這時候至少應該跪下來向皇帝請罪,可他只是輕描淡寫的來了一句。“他們只知軍令,不知皇上”我想雍正這時候心肯定拔涼拔涼,年羹堯這麼一說,無意之中告訴雍正,將士們皇上都不知道,這豈不是成了年家軍。以後若是犯上作亂,社稷又得遭殃。雍正被氣得無話可說,只得藉口安排了御花園酒宴,草草結束朝見。這就是朕的恩人,大清的恩人嗎,可氣可恨啊,我猜雍正準是這麼想的。
到了晚上,雍正仍舊氣的不行。雍正來到年妃的寢宮,待侍女們走後,也就有了這一出。“卸甲,卸甲,再卸”,年秋月只得遵旨。我們看到的是年秋月的無奈和帝王的無情,年秋月卸完甲,雍正頭也不回的走了。
年秋月也許知道盛極而衰的道理,哥哥年羹堯和自己的命運可能將走入低谷了。她又能如何呢,面對“卸甲”她只能服從,面對自己的命運,在那個時代,她也只能順從。一入宮門深似海,從此生死不由人。年秋月進宮後,臉上掛滿了苦楚,彷彿在告訴世界,她真的不屬於這裡。
-
10 # 燈下螢火
這件事要從秋月的哥哥年羹堯說起。
年羹堯作死真的是作到了家年羹堯西北戰場勝利後,可以說是忘乎所以,目中無人,自恃功高。凱旋歸來的時候,諸位大臣跪迎相接,而年羹堯則高高在上,目中無人,不但沒有下馬迎接,更是在雍正面前擺足了架子。按理說打了勝仗,給自己手下的人領功受賞太正常不過,而年羹堯呢,寫了一個請功摺子足足有一百多人,讓雍正安排,而且意思很明顯,必須現在就辦,君臣之道完全被拋在腦後。
更厲害的是,其手下的兵進來參拜時,雍正看他們熱就讓他們把盔甲卸下來,但他們把目光齊刷刷的看向了年羹堯,等待年羹堯的指示,搞得雍正皇帝特別沒面子。而後年羹堯更是一邊扇著扇子一邊的作死說:既然皇上讓你們卸甲,那你們就卸吧!而且還對雍正說:這些人當兵當習慣了,只知軍令,不知皇上!年羹堯此舉無疑是沒把雍正放在眼裡,但當時年羹堯剛剛立功,又是自己親命的西北大將軍王,又不好責罰,雍正是極為愛面子的人,只能忍了!但今天年羹堯作死的行為雍正已經記在了心裡。
一脫再脫,一撤再撤,一條白綾畫上句號雍正晚上就氣呼呼的到了年羹堯的妹妹秋月那裡,想起白天年羹堯的所作所為,那句“只知軍令,不知皇上”更是像一根針狠狠的刺在了雍正心裡。看著秋月就想起年羹堯,越想越惱怒,於是就把白天受的屈辱放在了秋月身上,讓她當面脫衣服,一連幾句再脫再脫再脫.....足以說明雍正當時的心情。
後來年羹堯不知收斂,更是殺了忠臣孫嘉誠,引起百官眾怒,雍正於是就藉著這個理由,雷霆手段撤了年羹堯的職,安排到蘇州做將軍,但年羹堯到了蘇州任職之後,絲毫沒有收斂之心,每日還是按照大將軍的規格待遇要求,這讓雍正十分的生氣,於是從蘇州將軍撤為杭州千總,然後一路被撤到當守城門,最後賜其白綾自盡。真的是一撤再撤,跟秋月“卸甲”再脫再脫成了對應。
雍正真的不想殺年羹堯嗎?我們回過頭來看的話,雍正表面上是不想處死年羹堯的,真的是這樣?明知孫嘉誠參了年羹堯,跟年羹堯是水火不容,但還是把他派到年羹堯身邊,意思是讓年羹堯有警醒之心。
難道雍正會不知道年羹堯會殺了孫嘉誠?年羹堯西北打仗的時候,連續殺了二十多個朝廷命官,一個自己的死對頭孫嘉誠又怎麼可能會放過?雍正就是想犧牲孫嘉誠來治年羹堯的罪,孫嘉誠是朝廷公認的忠臣,也是老天爺降雨承認的忠臣,殘殺忠臣,即使功再大,也難逃懲罰!說白了,雍正就是想找個名正言順的理由來治年羹堯的罪!
孫嘉誠被殺後,朝廷眾怒,百位官員上書雍正,揭發年羹堯的罪行,足足有九十二條之多,這就是雍正要的結果!雍正用雷霆手段撤了年羹堯的職,架空其兵權,可見早已作了準備!
結語:年羹堯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剛開始的戰戰兢兢,後來越來越放肆,已經忘了他自己的這根樹枝的根在哪了,離開了了雍正這個樹根,死是肯定的!
相關內容
- 《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是不是真的愛年秋月?他為什麼讓年秋月卸甲以後,又摔門而去?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和年秋月的曖昧關係,被公開,雍正皇帝到底會如何處理?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和年秋月的關係,非常曖昧,雍正皇帝為何沒有痛下狠手?
- 《雍正王朝》雍正知道年秋月喜歡鄔思道,為什麼還要橫刀奪愛?
- 《雍正王朝》:鄔思道愛過年秋月嗎?他這麼聰明,難道沒有在一起的解決方案?
- 《雍正王朝》裡年秋月臨死的時候,為什麼要雍正饒恕她的家人?
- 《雍正王朝》中,雍正的妃子年秋月臨死前,為什麼讓雍正帶話給鄔思道呢?
- 《雍正王朝》中,弘曆出彩是鄔先生的功勞,為何要給年秋月抬旗?
- 《雍正王朝》年秋月主動表示愛慕鄔思道,為什麼遭到拒絕?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與年秋月兩情相悅,四爺胤禛是什麼心情?
對於大清帝國的功臣,雍正還是體現出了十成的誠意的,親自出京迎接。
對於年羹堯而言,本來這已經是莫大榮耀了。但是年羹堯在這個階段突然迷失了,真的就把自己當做了大清的功臣,所以百官再他眼裡如草芥。甚至雍正對他而言,他都覺得自己是雍正的救世主。趾高氣昂、囂張跋扈勁頭就上來了。
其實這或許也怪不得年羹堯,作為一個漢人,他已經達到了人生、仕途的巔峰。滿清的王爺跪在自己腳底下;身為貴戚,盡掌天下之兵;百官任由自己驅使;當朝天子雍正拿自己當恩人。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然而再回到幾年前的光景,年羹堯剛剛從雍王府出來,放外任的時候。是何等的小心翼翼,是何等地精明詭詐。去拜訪張廷玉的時候,真的可謂心思用盡,從愛好到品性再到道德綁架,各種試探,各種走路子。甚至在江夏鎮還懂得明修棧道暗渡成倉,再到因為巴結八阿哥,被胤禛罰跪了一天。
而此刻自己終於翻身農奴把歌唱了,所以以前的各種委屈似乎都要搶在此刻全部找補回來似的。而恰恰此刻也是“事情正在發生變化”的關鍵時刻。百官跪迎徹底得罪了那些敢怒不敢言的循吏們。而當雍正親自來迎的時候,年羹堯竟然驅馬直闖到雍正面前,才下馬。雍正是忍了,可是就連孫嘉誠都看不下去了,若不是人攔著,估計都能衝出去給他兩耳光,一頓痛罵。
如果說年羹堯的這種“不懂禮節”,只是讓雍正嫌惡的話。那麼金鑾殿之上慶功,對有功將士的封賞,讓雍正徹底意識到,年羹堯自己不和自己一條心了。年羹堯認為我提的功賞名單,你雍正必須無條件滿足。甚至為了讓雍正明白你為什麼要這麼做。特意上演了一出“卸甲”的大戲。天氣炎熱,雍正讓眾位受賞將士脫掉甲冑,這本身是一個“關愛臣下”的小伎倆。然而年羹堯硬是讓雍正玩現了。年大將軍一個眼神,那些將士噤若寒蟬。
雖然年羹堯還是給了雍正臺階,說,你們耳聾啦,皇上讓你們卸甲。於是有了年大將軍的軍令,將士們齊刷刷地把甲冑脫了。並且還說了那句只知有軍令不知有聖命的話。這讓雍正感受到了莫大恥辱,大夏天,心裡哇涼哇涼的。
如果這事情發生在軍營裡,炒米相信雍正不但不會生氣,還會誇年羹堯會治軍。可是這裡是哪裡?這是金鑾殿啊!雍正坐著自己的龍椅啊,說話如放屁啊!按照雍正的性格,恨不能此刻就將年羹堯打入死牢。但是,雍正忍住了。因為雍正知道,原來以為”西北大捷”是解決困境的法寶,現如今看來其實才是萬里長征第一步。未來的兇險與困難,還很多很多,而且更加複雜兇險。因為原來是“姑舅”同心,一致對外;現在處理不好,就是腹背受敵。
但是作為皇上,雍正無法在眾人面前宣洩。白天受到的氣,只能宣洩在另外一個可憐人身上。那就是年羹堯的妹妹年秋月身上。年秋月是一個沒有人生自由(家生包衣),沒有愛情(鄔思道為了雍正的帝業,犧牲了她),沒有親情(年羹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犧牲了他),也沒有希望的(雍正只是為了籠絡年羹堯,才娶的他,而不是因為愛情)可憐的女人。
雍正讓年秋月卸甲的時候,內心其實不比年秋月更親松。在強權面前,痛苦的人只有把痛苦強加於更加痛苦的人身上,哪怕他是雍正。所以到了後來解決了年羹堯的問題,雍正與年秋月之間的這層芥蒂終於消失了,雍正才開始對年秋月坦誠相待。只可惜時不假人,年秋月最終病死了,還是沒有能夠享受到雍正對自己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