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Y圓子同學Y
-
2 # 張泉城1
樓上說的已經很好了!
一戰到二戰間隔時間不長,各國主要精力還是放在經濟恢復上,誰也不知道二戰會那麼快就來臨了!
戰爭、競爭、軍備競賽讓武器的發展得以迅速成幾何倍數提升,雖然二戰初期武器還不太厲害,但是各國的科學家可沒閒著!尤其是納粹科學家二戰期間研發的武器,尤其要命。德國的超級大炮、各式坦克、原子彈初型等等。日本的731部隊生化武器,初級的航空母艦等等對和平世界打擊沉重!
有點跑題,武器研發到量產需要投入、材料、技術員工、規模化生產等等。更重要的是領導的重視,一國將戰爭作為自身的發展重點,那麼後果是可怕的。日本和德國在二戰前都是戰爭經濟,國民經濟的八成都投入到了軍備生產上了……
-
3 # Hein7
個人理解,主要是戰略上大部分國家還比較保守,武器發展比較慢。法國精力都在造防線,德國先被限制武力後來又大力發展通用機槍,大部分步兵都是幫機槍手背子彈的,俄國在搞大清洗,英華人有軍艦就夠了。所以5發子彈並沒有被顛覆。再者,軍工的更新需要裝置更新,而且是大規模更新,一個國家更換一款步槍就要更換上萬臺機床,對於和平時期的國家來說,能省則省沒必要。而且即使像李恩菲爾德這種十發子彈步槍也是兩個五發的彈夾供彈,五發子彈一個彈夾在當時是一種習慣,所以才有歪把子這種用五發彈夾供彈的機槍。
-
4 # 世界歷史唯物觀
無論是二戰初期,還是一戰時期,步兵使用的都是栓動步槍。這種步槍的特點就是,每次開完槍,要退出子彈殼,然後再進行射擊。所以容量五發基本夠了,因為換彈也不需要太長時間,而且還可以節約彈夾,尤其是可以不要可以去改變步槍的構造。
但是到二戰後期,衝鋒槍大量出現,彈夾容量達到了50發以上。但是這是設計之初就考慮的結果,也就是說擴容不是做不到,只是沒必要。因為為一把射速慢的步槍,去增加擴容,不值得,基本上屬於多餘的功能。
而且二戰時期,步槍子彈口徑較大,一個普通士兵一般攜帶200發左右,就可以堅持很長時間了。而換成彈夾的話,反而會增加負擔,和工作量。
-
5 # 顧小悅
裝多少也總有打完的時候,五發彈艙壓彈並不繁瑣,打完再壓唄,二戰時機械化程度低,戰場上敵方士兵運動速度並不高,有的是時間壓彈
-
6 # 第一軍情
眾所周知,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步兵使用的都是栓動步槍,這種步槍有一個特點就是每次開完槍,就會退出子彈殼,然後再進行下一步的射擊。所以它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容量只夠5發子彈。那麼這種步槍有沒有必要去增加彈倉量容量呢?
首先,因為從一戰結束一直到爆發,中間只是相隔了短短二十年的時間,因為大部分國家在大戰中受到了重創,導致經濟一落千丈,因此戰後在長達十五年的時間內這些國家都忙於恢復經濟,以及最基礎的設施,來增加綜合國力。其中輕工業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軍工產業由於起步晚,研發時間又長所以基本停歇。
其次,因為這種栓動步槍邊射擊邊退彈殼,所以換彈時間不會太長,而且五發子彈的射擊能節約彈夾,所以改變步槍的構造也是沒有太大的必要。
第三,因為到了二戰後期,衝鋒槍已經大量的出現,而衝鋒槍的彈夾容量能達到五十發以上,所以在這種更新換代面前已經沒有國家去把精力放在栓自動步槍的結構改造上面。而一把射速慢的步槍,去增加夾彈量的話,基本上屬於多餘的功能了,另外還會增加士兵的負重和工作量。
-
7 # 方圓兩萬公里
我認為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彈夾太長不利於槍平穩地放在戰壕沿上,有可能因為礙事,導致射擊人員露出的身體面積增大,造成傷害。
-
8 # 輕兵器愛好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除了美國的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其他國家的主力步槍結構還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延續下來的,主要槍機結構並沒有發生較大的變化。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是五發彈倉,到了二戰依然是五發彈倉。
為什麼是五發彈倉呢,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步兵攜帶的子彈不多,較少的彈倉容量能夠達到節約使用子彈的目的。而且當時大多數彈夾是五發的,彈夾用來給固定彈倉裝填子彈,如果做成十發彈倉,一旦彈匣內的子彈消耗完畢,一次就需要壓入兩個五發彈夾,影響了裝彈速度,而五發彈倉一個彈夾就可以裝滿。
如果做成非五的整數倍的彈倉容量,裝彈起來就更麻煩了,至少有一個彈夾只能壓一半。比如早期李氏長槍使用的是8發彈匣,需要一個五發彈夾裝滿,非常尷尬,所以到了後面改進的李·恩菲爾德步槍採用了更大的十發彈匣。多說一句,雖然李·恩菲爾德步槍名義上使用的是彈匣,但是這個彈匣的可拆卸功能只是為了方便維護,在平時使用的時候也是當做彈倉一樣使用的。
當然到了二戰情況已經和一戰不一樣了,士兵的彈藥消耗量更大了,尤其是自動武器的發展,導致了五發的容量是完全不夠用,所以到了二戰後,各國新設計的制式步槍都採用了更大容量的彈匣,二十發或者三十發,甚至更大的彈匣就開始流行開來了。
-
9 # 軍武資料庫
馬屁股會決定很多的事情的,人類歷史上很多的數量實際上都和馬屁股有關。例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馬屁股決定了太空梭的尺寸。
步槍裝5發子彈的事情,實際上細說也和馬屁股有關係的。
現在的子彈叫做定裝彈,是1845年法國發明的。雖然當世定裝彈還很簡陋但是作為大規模的軍需品就要考慮如何運輸的。
我們來看一下一戰時期的彈藥盒:
這是一個一戰時期的標準彈藥箱,12個盒子會裝到一個木頭箱子內。每個盒子裡裡面有24紙包子彈,每紙包內有60發子彈。這樣包裝好的木箱在馬車上能夠一排碼六個。恰好是一個馬車的寬度,而子彈在包裝盒內是5X12粒的排列方式。
最早製作的帶有彈倉的槍支是斯賓塞步槍,這是一種將子彈裝在槍托內的設計。由於充分利用了槍托長度裡面可以放入7發子彈。但由於7這個數字是最難以琢磨的質數,無論和任何數字都難以整除出相同的餘數因此在彈藥供應上就出現了一盒子彈裝槍幾輪後就剩餘了1-6顆不等的狀況。後期的改進型就乾脆減少了兩顆子彈只裝入5顆子彈了。相反如果增加三發子彈槍托就會變長很多難以操作了。
後面發現一盒60顆子彈可以恰好裝彈12輪。於是後期的步槍彈倉的設計也就利用這樣的一個規律,用了5顆彈倉。
由於後期新的步槍採用了彈夾的形式安裝子彈,那麼在彈藥紙包內的子彈甚至可以不拿出紙包就將彈夾快速的插入,這樣就無疑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因此一直就將這樣的設計延續到2戰末期,以至於很多其他子彈的包裝也利用了相似的包裝設計,即便他們不需要使用彈夾。
但是到了二戰後期,步兵火力持續性的需求大大的增加了,這樣的裝5顆子彈彈方式就顯得火力空檔太大。
到戰後,陸續各國將彈匣內子彈的數量增加到了20-30發,沒錯——還是一包子彈能夠整除的數量。
-
10 # 50後男人
這是一個錯誤的提法!二戰時各國的制式步槍,即使是戰爭初期,也不只5發彈倉一種的,是多種多樣的。最多有10發的,還有3發的呢。看實物:
英華人於1888年推出了李-恩菲爾德303型步槍,配發的彈匣就是10發的。
(李-恩菲爾德步槍,注意彈匣,比我們熟悉的步槍彈匣長一點)
美軍的制式步槍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1919年出品,1935成為美軍制式步槍),彈匣容量8發,只不過美國參戰晚了,讓人以為加蘭德是二戰後期發明的步槍。
(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彈匣子彈是雙排列的)
蘇聯的SVT-40半自動步槍,1938年定型,彈匣容量10發,但它的光芒被波波莎掩蓋了。
( SVT-40半自動步槍,彈匣比一般步槍的長。據說中國的56半就是山寨這支槍的)
而法國部分陸軍裝備的貝蒂埃步槍,彈匣容量竟是3發的。據說是日軍三八大蓋的始祖。
(貝蒂埃步槍,竟不需要另配彈匣?)
為什麼會給人一種二戰初期時步槍都是五發彈倉容量的感覺呢?
一是因為德軍的毛瑟步槍太出名了。德軍的毛瑟步槍是世界上第一支真正的旋轉後拉式槍機步槍,其安全、簡單、堅固和可靠的設計,成為了各國步槍設計爭相學習的標準。各國的步槍設計,或多或少都參照了毛瑟步槍的設計。毛瑟步槍的彈匣容量就是5發的。
(毛瑟G98德軍制式步槍)
二是中國戰場上所有軍隊的制式步槍都是5發的,中國軍隊的中正步槍(就是毛瑟步槍的山寨版)、漢陽造,彈匣容量是5發的。日軍的三八大蓋,彈匣是5發的。所以,特別是華人都以為步槍的彈匣是5發容量的。
-
11 # 鐵桿軍迷
在二戰時期,各國大規模列裝的步槍都為栓動步槍,使用十分麻煩。特點為具有較長的槍身和槍管,採用木質槍托,每次射擊之後,都需要士兵手動填充子彈。我們熟悉的98式毛瑟步槍就是栓動步槍。栓動步槍需要手動填充子彈,並將用過的子彈從槍膛中退出去。
這種擊發原理的設計其實早在19世紀末就被研發出來了,而且槍體內部只能一次性加裝5發子彈。這種設計規範也被一直沿用到了二戰時期,步槍的設計並沒有太大的突破,這究竟是為何呢?首先,步槍的發展受到原有設計思想的束縛,在某些方面很難做到有所超越。
首先,雖然一戰與二戰之間雖然間隔了有20年的時間,但在這段時間裡,大多數的國家在戰爭中遭受了巨大的打擊,在隨後的時間裡都在加緊對國內基礎設施的不斷建設和經濟的恢復,在工業發展和武器裝備的研發上並沒有太多的投入,因此栓動步槍只能單發,而且,裡面只有五發子彈,火力並不是很大。而且,這種步槍槍管很長,總的來說使用起來不是很方便。栓動步槍在19世紀就已經研製成功,直到二戰,步槍也沒有太大改變。
其次,二戰前期槍支設計理念還停留在一戰,認為戰爭仍以陣地戰為主,陣地戰多為塹壕、防線對壘,武器追求射程和精度,對火力要求不高,因此二戰初期步槍大多為栓動,彈容量少。
再次,如果要增加彈容量,那麼槍身的重量勢必會增加。步槍本來就不便攜帶,如今又增加了重量,士兵行軍途中的負擔加重,而且還不便於隱蔽。當時,步槍效能想要有所改善,其實並不容易。由於受到之前設計思想的束縛,步槍研製很難在短期內有所突破。
最後,二戰時期已經開始大量使用衝鋒槍了。衝鋒槍可以在短時間內傾瀉大量子彈,其火力兇猛。在短距離交戰中,衝鋒槍足以應對戰場。對於遠距離攻擊,二戰中並不需要步槍擁有太快的射速。只要能夠在百米左右進行精準射擊即可。
-
12 # 詩云歷史
這個,我只能歸結於習慣的力量,傳統的力量了。
我先說說,栓動步槍和半自動步槍的區別。
一戰二戰使用的栓動步槍,基本上射擊流程是,打一發子彈,拉一次槍栓,退出彈殼,同時撞針彈簧被壓縮,有個裝置把撞針卡住,然後槍栓復位之後,把待發彈也推入槍膛,此時只要瞄準,一扣扳機,撞針就在彈簧作用下,向前運動,打中底火,於是又一發子彈發射。
而半自動步槍,只要拉一次槍機,以後每次射擊之後,會自動完成拋彈殼,待發彈上膛,射手只要不斷瞄準扣扳機即可,每次扣扳機可以發射一發子彈,但是這個速度比起栓動步槍快多了。
如果說,一戰的時候,步兵使用栓動步槍,那是因為只有這個東東。
那麼,在二戰時期,其實已經有半自動步槍的出現了。
然而,許多國家計程車兵,依然手提一支老式栓動步槍,踏上戰場。具體到中國抗日戰場,那就是形形色色的老式栓動步槍的對決。日軍是三八大蓋,我方是漢陽造,中正式等等,都是五發栓動步槍。
那麼,為什麼不用更先進的半自動,反而依然用著幾十年歷史的老式栓動步槍呢?事實上,半自動步槍在20年代就開始研製了。
答案是,習慣的力量,傳統的力量。
因為一戰時期,生產了海量的步槍和步槍子彈。打完一戰,士兵退伍,絕大部分槍支被封存。
到了二戰時期,雖然已經有半自動步槍,但是,許多國家根本不想花這個錢來重新生產新式半自動步槍。老步槍也是步槍,威力足夠,射程足夠,能打就是好槍,供你們吃喝就很頭疼了,還提那麼多要求做啥?
而對於士兵來說,使用老式步槍已經習慣了,平時的分解,故障排除,擦槍等等都已經很熟悉,所以使用起來也挺順手,沒有太多額外要求。
比如,法國在搞出勒貝爾1886式步槍之後,一氣生產了345萬支,這個龐大的生產和儲存量,讓法軍把這款步槍直接從18XX年代用到了二戰,二戰之後,流落各地的這種老槍依然四處開花,直到2003年的伊拉克,依然有人在用這個老槍!你自己算算,這個年代,跨越了3個世紀啊。
所以,堅持使用五發彈倉,跟不換半自動一個道理啊。
其實老式步槍的五發彈倉容量,也不是不能改啊。只是改起來有價值嘛?反正就是改成10發,15發,也是需要你們這些大頭兵去一發一發拉槍栓。
對於日本這種國家來說,軍工生產都是小作坊式生產。一支三八步槍,由許許多多小家庭作坊式工廠來完成各種零件的生產,最後集中裝配。
所以,改動一下延續了幾十年的零件生產,需要解決的事兒挺多的。而日軍的習慣,是寧願把刺刀加長五寸,也不願意把彈倉加個五發。
而對於當時的民國幾大兵工廠來說,要的是步槍產量,能打就是好槍,改那個老套筒(漢陽造)的彈倉做啥?改了之後彈倉內部的託彈裝置也要改,多麻煩啊!
此外,改了之後,生產量更大的橋夾是不是也要改?那麼多老式橋夾就報廢了?多可惜啊,蚊子腿再小,那也是瘦肉啊!
於是,各國都出奇的默契,出奇的一致,出奇的懶,就是不改老步槍,湊合湊合繼續用!
所以,這個五發彈倉的老式步槍,也就從一戰用到二戰,後來在各地民間依然延續香火,用了上百年。
有感於此,賦詩一首,作為本文結尾吧:
一二三四五,老兵好辛苦。打了一輩子,彈倉還是五!
-
13 # 梁老師嘮叨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不增加彈倉容量?你快拉倒吧,用咱一句大白話解釋就是和尚的光腦殼,那也是沒法(發)子的事。
說真格的五發子彈,擱在二戰初期幾乎就是個普遍現象,但這絕對不是唯一標準。
畢竟五發子彈確實少點,要是子彈多點,還免的頻繁裝子彈不是,所以有些軍工確實增加了彈倉容量,你比方說英華人的恩菲爾德,直接就給您整了十發,還有比較出名的美國大八粒加蘭德也是八發子彈。
那麼軍工們為嘛不喜歡給這槍裡頭多整點,大多遵循五發定律呢?咋說呢?那會的步槍那彈倉裡頭,塞的都是全威力大個頭的子彈,那腰圍都在六毫米以上,有些子彈都達到了八毫米以上的腰圍,不僅肥碩,他這長度也長。
別的不說,就這三八大蓋的子彈,一發就得是21.1g,如果彈倉擴容到十發,這就得讓整個槍支加重一百零五點五克的重量,您要是在再加上,因為擴容彈簧加粗,彈倉加深等等一系列的操作之後,就會發現這支槍差不多就要增加一百五十克的重量。
槍可就變重了,來個戰術動作啥的,時間短了還行,長了的話他也費勁不是?
您要知道,當坦克這玩意在戰場上稱雄,一傢伙就把雙方對戰距離拉近之後,軍工們乾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槍管給鋸短了,比如98K,莫辛納甘,就連咱家的中正式都鋸短了,這一個是省料,另一個就是重量也會變輕的。
當然只有日本人這貨,絕對不改他們的三八大蓋,不然他們的槍也不會被叫做會發射子彈的長矛了。
這是一個原因,再有一個原因就是,在戰場上士兵進行射擊的時候,大多數情況都會採取臥倒的姿勢。
畢竟子彈可不長眼睛,你杵在哪裡站著開槍,那麼大目標子彈不找你這都對不起你的,您說是不是?在戰場上能趴著,千萬別站著。
所以您這一臥倒,好麼要是整個大一點的彈倉 ,無形中會把這槍的槍口給抬起來,您想要把這槍口壓下,這是不是就得把自己那大腦殼給探出來。
這是個啥結果?這不明白的告訴狙擊手:“嗨!哥們!我在這!我在這!打我呀!不打你就是這個?”
好麼,狙擊手一準就得吐口吐沫,把黑洞洞的槍口,對準咱這顆晃動著的大腦殼,他不打咱,這都對不起狙擊手自己那雙大眼珠子。
而這五發彈倉剛剛好,正合適,爬在地上,就沒有那麼高了。
因為五發子彈摞一塊的高度大概在四釐米左右,加上彈倉的厚度也就六釐米左右,對槍支沒多大影響。
可您要是再塞進去五發子彈,咋也得再增加四點五釐米到五釐米的厚度(彈倉的厚度也會相應的增加),這槍口不墊起來才見鬼了。
那麼還有原因嗎?當然,過去槍體上是沒有彈匣的,直接就是一個彈倉,那麼裝子彈的時候,他有兩種方法,一種就是一粒一粒的往裡頭塞,慢就不說了,打仗的時候,可不會給你這麼多時間讓你塞子彈去,所以那會使用橋夾來塞子彈。
就是那種一根鐵條或者銅條,子彈屁股一個挨著一個的插在上頭,要想裝子彈,您把這橋夾塞到彈倉裡頭,按住子彈,這麼一抽抽,哎,子彈就裝好了。
而這種橋夾通常都是五發一組,裝一下就完事了。您這十發的容量,還得來一個,這時間上似乎就被拉長了。
再說美華人那大八粒,你看塞一橋夾還不夠,這還得塞半個,費勁啊!而且下次再裝的時候,這半個湊上去再加一個橋夾還不夠數,還得單獨塞一顆進去,您看尷尬不?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說:“你這準備一個八發一組或者十發一組就不成嗎?整那麼費勁幹嘛呀?”
幹嘛?這不得統一標準你嗎?而且改的話,這機器是不是也得改?太費事了。
您回想一下,日本人那歪把子用的可就是五發彈夾供彈的機槍,就問你騷氣不騷氣,機槍?五發?哎!這其實就是機床啦,裝置啦的限制,你加大了,他就得改!費勁,還費錢!
而且那會的橋夾五發一組,這麼按下去不費事,您要是加長了這橋夾來個十發一組的話,按住子彈,往出抽這橋夾可費勁了,這就壓不進去了。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說了:“你快拉倒吧!跑這科普了,不知道現在的橋夾都是十發一組或者十五發一組的嗎?”
知道啊!您要知道現在的子彈都是中間威力子彈,這重量可比全威力子彈要輕的,個頭也小,而且工藝啥的都比那會強上不少的,這就沒得比。
所以那會您要真的整個十發子彈的橋夾,這貨不僅長,裝身上不舒服之外,你就是用來裝子彈他也費勁。
當然隨著突擊步槍的出現,這傢伙那簡直是把子彈當零食的吃,三十發子彈都不夠他突突的,後來這就就將彈倉和槍體分離,變成了咱現在看到的彈匣。
五發的限制也就被成功的突破了,當然彈匣他也是有限制,大部分都是在三十發或者四十發的,再多的話就變成了彈鼓使用,不會無限加長,跟那大象那兩大門牙似的給你整一個出來。
所以咱在最後說一句,最開始的時候,這彈倉是五發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那會使用的還是手動拉大栓,這射擊速度跟不上,五發湊活著能用。
您自己閉著眼睛琢磨一下,啪一槍,然後拉呀麼拉大栓,接著再打。就這拉大栓的時間,其實和裝子彈的時間也差不多,所以五發就五發,沒多大浪費時間的。
但隨著半自動,自動武器的加入,這種湊活就不成了,不然就不會出現美華人的大八粒這種槍械了。
尤其是衝鋒槍,再後來的突擊步槍的出現,這都不夠一頓糟的,一個點射就完了。
這不後來就有了轉盤,彈鼓想辦法增加彈容量,顯然這種設計是沒有用的,畢竟走到現在,戰場上彈鼓和轉盤基本上就看不見了。
-
14 # 清晨2582675
一個老革命對我說過,當了八路軍一年沒有槍,第二年給了枝老套捅,三棵子彈兩棵打不響,還有一棵縮子頭彈!五棵子彈都裝不滿,彈匣做大了幹啥?裝子彈帶裡的柳木棍?
-
15 # 秦安大飛
當時人的文盲,士兵大多數是窮苦的農民沒有讀過書,5個數加減法會算,10個數的不會算,10發子彈打了先打幾發在打幾發還剩幾發沒有多少人知道。
-
16 # 大可觀天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時候,世界兩大陣營參戰各國包括美國在內都是普遍裝備了栓動式步槍,而其中採取使用五發子彈彈倉的為多數,比如說德國裝備的毛瑟98K(現在年輕人的吃雞神器),蘇聯裝備的莫辛納幹步槍,日本人最喜歡的三八大蓋步槍和美華人用的春田式步槍等都是採用5發的彈夾和彈倉,這幾個國家裝備的栓動式步槍最大的特點就是需要打出一發子彈退出一個彈殼,子彈威力大,射程,遠但是射速比較慢。
莫辛納甘步槍狙擊型
為什麼當時世界各國會如此“鍾情”於五發彈倉的栓動步槍呢?我想可能主要是因為歷史遺留問題,戰術思想滯後,後勤保障不足和國防工業跟不上趟這四個因素影響導致的。
據我瞭解二戰初期世界各國工程師槍支設計理念還停留在一戰時期,尤其是在步槍的彈倉容量上鮮有創新的地方,但是未來增加彈倉的子彈容量和簡化槍擊射擊操作的步驟以及提高射速,這三點一直都是各國槍械設計師所認同的共識。
雖然以上三點是很好的設計理念,但是當時二戰初期世界各國的主流人物仍然固執地認為當下戰爭仍會以陣地戰為主,因為陣地戰多為塹壕和防線對壘,敵我雙方武器追求的是射程和精度這兩方面,對單兵火力要求不高,在戰場上的主要火力壓制武器還是來自輕重機槍和各型火炮,正因如此二戰初期就不出意外的各國軍隊的步槍大多選擇為栓動式步槍,而且還都是5發的彈容量。
細細研究起來,二戰初期世界各國裝備的步槍多為5發彈倉設計的栓動式步槍,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的時間距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只有短短的21年而已,當時歐美各國和日本受一戰的長期影響,又加之上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全球經濟危機,世界各國的國防開支都很一般,自然就沒有多餘的經費用於新型半自動、自動步槍的研製和生產,最要命的一點是一戰步槍彈藥遺留量太大了,所以出於經濟考慮,各國都選擇使用一戰遺留下來的制式步槍來消耗那些數不清的制式步槍子彈。
毛瑟98K步槍狙擊型
二戰初期的步槍只有5發子彈,為什麼不增加彈倉量呢?
那是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其實各國步兵作戰時攜帶的子彈並不多,步槍使用較少的彈倉容量能夠讓士兵達到節約使用子彈的目的。而且人家當時設計的大多數彈夾就是5發的,這個5發彈夾是和步槍彈倉是配套使用的。
以我們華人都熟知的日軍三八大蓋步槍為例,它於1903年開始研製,1905年定型。它的口徑為6.5毫米,彈倉容量就是5發。三八式步槍彈的資料為長6.5×50毫米,全彈的質量是21.1克,算上整槍全重3.95公斤。日本人的精明可是出了名的,我想他們肯定會去考慮增加三八大蓋彈倉容量的。可能是他們一實驗,發現整個步槍的重量也會相應地增加。如果再增加5枚子彈的彈倉,那麼彈倉裡就會增加重量和重新修改尺寸,這樣對本就身材矮小號稱“倭寇”的日本人來說,每增加一點重量也給日常行軍和持槍增加難度。還有就是,日本人有“鴨子過河隨大溜”的心理,經過一戰的考驗,5發彈倉容量的栓動步槍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何必在自找麻煩呢?
在一戰的時候,那時的戰爭雙方都很注重防守,都習慣性地依靠堅固的堡壘和塹壕來對付敵軍,所有士兵都使用只有5發子彈的栓動步槍,因為它有一個特點就是輕便,那個時候好多人認為增加彈倉容量很沒必要,因為事實上,在交戰過程中,有許多士兵5發子彈都沒有打完就已經戰死了。
到了二戰時期,迅速再次崛起的德國軍隊主要發展的就是通用機槍,因為他們的步兵班就是依次而建設發揚火力的,的確當時德國造的機槍可是世界上都大有名氣的,比如MG——42通用機槍(外號希特勒電鋸)。英國也是當時的工業大國,但是他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研製軍艦上,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反擊納粹的主要力量還是來自海上的軍艦,當時的蘇聯人武器裝備的研究方向是在坦克和火炮之上,比如說後來他們狂造的T—34坦克。
德國二戰步兵班一目瞭然:這張圖中X是指的班長,黑點說的是機槍手, A是機槍副射手,C是機槍彈藥手,\是這個班的副班長
就算到了二戰中期,在世界各大戰場的實際作戰中,只有5發彈倉容量的栓動步槍依然是主要的單兵武器,因為這種栓動步槍射擊效能很穩定,精度比較好,尤其非常適合100-600米距離上的射擊。而且5發彈的裝填時間也是最優最短的時間,這樣既能保證射擊的精準度,還能保持射擊的連續性。
還有就是沒想到一戰時期的塹壕陣地戰思想到了二戰時期仍然廣為流行。那時一些頗為保守的軍事家們依然認為,二戰中敵我步兵之間的交戰還會像一戰的時候一樣,強調突出步槍遠距離上的精準度和近距離發生的白刃肉搏戰。當然了,二戰後期發生的戰事給了這些保守的軍事家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到了蘇德戰爭期間交戰雙方突然都發現根本就不是一戰時期打仗那麼回事了,比如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戰役中的巷戰中,蘇德兩國士兵的戰鬥接觸距離往往小於50米,德軍士兵使用栓動的毛瑟98k步槍根本就不是已經半自動的莫辛納甘的對手了,於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德華人就被迫研發彈容量為10發的半自動步槍G43,再這之後專門用於近距離作戰的衝鋒槍PPS也誕生了。這一下子,交戰規則改變了,無論是從西線的北非戰場,還是到東線的斯大林格勒,敵我雙方步兵班的近距離火力交鋒壓制能力越來越受到高層的重視。這期間就像蘇軍的71發大彈鼓的波波莎衝鋒槍,美軍的湯姆森和M3等衝鋒槍,還有SVT40,大八粒加蘭德步槍等大彈倉的半自動步槍應運而生,受到前線普通士兵的熱烈歡迎。
你能說出圖中幾種武器的名稱?
二戰後期,子彈容量大,火力兇猛的衝鋒槍和半自動步槍都大量裝備各參戰國部隊,但是依然有大量的栓動步槍仍然在戰場上發揮著主角的作用,那問題來了,為什麼像德國和蘇聯這樣的國家不直接將只有5發彈倉的栓動步槍給予改造升級呢?原因就在於後勤保障和國防工業這兩個地方。蘇德兩方在二戰中彼此的消耗都很巨大,雙方後勤的壓力都很沉重。如果真的改造升級栓動步槍,很可能就會帶來諸如子彈口徑,槍械零件等的很多變化,可能整個生產線甚至工業體系都將因此發生變化,浪費非常寶貴的戰略資源,搞不好的話,雙方的後勤系統會崩潰的。從工業的角度上講,5發栓動步槍有現成的固定生產線,生產簡單方便,子彈存量大,更容易大規模裝備戰時部隊,能不亂該最好,但是,在一戰和二戰中本土始終未遭戰火波及而且還大發戰爭橫財,本來就財大氣粗的美國除外。
這就是美軍二戰土豪步兵班
還有一點,在二戰還沒爆發前,歐洲大部分國家軍事思維還比較保守,導致武器裝備的發展比較緩慢。比如說法華人把主要精力都放在造用處不大的馬奇諾防線,德華人被限制發展武力只能大力發展通用機槍,一個步兵班大部分步兵都喜歡幫機槍手背子彈,俄華人在斯大林的錯誤指導下在努力地搞肅反和大清洗運動,英華人把主要精力都放在造軍艦的身上了。所以只有5發子彈的栓動步槍沒有人在意他。
德軍步兵無怨無悔的帶機槍子彈
二戰之後,隨著突擊步槍的逐漸興起,由於步兵的火力得到大大增強,所以步槍也就用上了更大容量的供彈具,就像今天彈容量30發的彈匣已經成了世界上很多國家輕武器常見的標準設計要求。所以突擊步槍就取代了二戰後期的半自動步槍,登上了世界輕兵器歷史的主舞臺,我們大家時常可以看到,現在無論是在當年的越戰還是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大多都是由蘇制AK系列突擊步槍和美製的M16或者是M4卡賓槍之間的火力對決場面。
綜上所述,二戰初期栓動步槍的5發彈倉容量是非常符合歷史給與它的使用價值的,也是經過實戰考驗過得,二戰時期適合使用的彈倉容量。所以,在戰爭時期,輕武器的可靠性,實用性和有效性,永遠是第一位的!
中國輕兵器製造水平,正在迎頭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
17 # 大唐衛士
這裡面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自從步槍誕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錢,幾個世紀步槍的樣子都是這種長杆子樣,無論是設計生產還是作戰習慣都覺得比以前的火藥槍厲害多了,已經很滿足了,
第二以前作戰絕大多數是野外作戰,戰壕作戰,而不是城市戰,而近距離則是拼刺刀,尤其第一次世界大戰,士兵追求的是射程,精度,也就是誰打的遠打的準才是好槍,而敵我雙方距離遠,五發子彈打完了,有充足的時間換新的彈夾裝子彈,所以從來沒有覺得五發子彈不夠用或者裝填太麻煩,而打衝鋒時候有少量衝鋒錢機槍手榴彈組合配合效果非常不錯,所以在那個時代從沒有人感覺步槍不好用,不夠用,也自然沒有增加子彈裝填數量的必要和需求,但是隨著二戰的推進,戰爭慘烈程度的加劇,尤其是敵我經常近距離衝鋒槍機槍掃射,和大量的城市作戰和叢林作戰,敵我雙方都發現傳統的步槍已經不夠用了,戰場經常出現一群步兵被敵人衝鋒槍機槍近距離瞬間消滅或者你剛打完一發還來不及裝填子彈就被打死,一句話步槍火力持續性太差,戰場反應不過還,所以需要提升步槍的連續快速射擊效能,所以各國都開始大量裝備自動步槍和衝鋒槍,以及戰後大規模裝備自動步槍,一句話都是戰場需要決定的
-
18 # 梁老師說事
這個問題問得不是很嚴謹,當時不僅有五發裝彈的彈倉,同樣也有八發和十發裝彈的彈倉。
當然了,裝彈五發的彈倉是最為普遍的。
那麼想要把這件事回答好了,最好從彈倉的發展角度來回答是最好的。
彈倉的發展。
話說一開始的步槍也沒有彈倉不彈倉的說法,就一根槍管子。
畢竟前裝藥的時候,塞一把黑火藥,再來點鉛丸,這就能當子彈用了。
那麼前裝藥的缺點特別的明顯,再好的射手,最多就是把裝藥的速度提高一下,至於射擊的精度,稍微一遠,再好的射手也沒有精度可言。
不然戰場上計程車兵,也不會使用排槍來對戰了,一排子彈打過去,用機率去打擊對手,能打住對方全憑天意。
至於原因也好解釋,每一次裝藥量的多少,都是不好把控的,裝多了都有炸膛的風險。
後來為了提高槍支的射程以及精度,就發明了金屬定裝槍彈。
最初定裝子彈沒有現在看起來的子彈精良,就是一層銅皮像捲菸卷一樣的將子彈彈藥包裹起來,然後在前邊弄一個彈頭。
猛地一看,就和手工作坊出品的劣質仿品一樣。
但定裝槍彈的出現,也促進了各種供彈具的發展。
比如說彈巢供,彈倉和彈鏈。
什麼是彈巢呢?
就是左輪手槍使用的轉輪,就被稱為彈巢供彈具。
這東西是把槍膛當作了容彈具,每一次的射擊,彈巢都需要外力實現旋轉,從而實現發射下一發子彈的目的。
那麼轉輪手槍的彈巢的彈容量是五到七發,最常見的是六發。
這種結構的供彈具,其實並不是左輪手槍的發明者柯爾特首創,而是科利爾在1818年的時候發明的燧發轉輪手槍開創的,只不過哪個時候應用這項技術是不成熟的,使用起來比較麻煩,沒有得到推廣而已。
怎麼說呢?左輪手槍確實曾經輝煌過,但說到底也因為他的供彈模式,槍膛是敞開的,造成子彈的威力始終上不去,所以大多數情況下,成為了警察的標配。
接著就是彈倉供彈。
怎麼說呢?彈倉是伴隨著連珠槍一塊出現的,所以彈倉也是最早出現的供彈具。
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美華人斯潘塞發明了連珠槍。
當時這種連珠槍是可以塞入七發子彈,這七發子彈是被首尾相連地放置在槍托內的一個管狀供彈管內,使用彈簧的力量驅動,扳機外圈製作的槓桿力量來手動完成推送彈藥的。
這槍一出來售價高達四十美元一支,是普通前裝線膛槍兩倍還多的價格。
後來為了提高射速,又製作了彈管,彈管裡邊事先已經裝好了子彈。
當槍托內的彈管子彈被打光之後,只要取下空的彈管,再塞入新的彈管就可以繼續發射了,據說如果使用這種方式進行射擊的話,一分鐘可以打出去二十一發子彈。
這種速度在當時堪稱恐怖。
這種連珠槍在當時來說是最好的步槍,但美軍當時就沒有瞧上,直到1863年的時候,美國的南北戰爭中,這種連珠步槍才裝備給了北軍的閃電龍騎兵旅。
說來也有意思,這支部隊所裝備的幾千支這種連珠槍,並不是美軍列裝的制式武器,而是各級官兵自己掏腰包購買的。
就這麼幾千人的部隊,使用了連珠槍之後,讓對手南軍以為碰到了北軍的主力部隊了。
在這次戰鬥中北軍一口氣就推進了一百六十公里,雙方就交火了兩次,北軍一口氣打光了隨身攜帶的一百多發子彈。
所以這種連珠槍出現在南軍的對面之後,一度讓南軍恐慌,甚至傳出這種連珠槍,裝填一次可以打一個星期的說法。
不過連珠槍的消耗彈藥問題,在當時來看也是一個讓北軍詬病的一個問題。
以至於北軍知道這種武器很好,但根本就不願意採購。
只是在當時北軍騎兵的壓力下,逼迫斯藩塞將彈管弄得短一點,售價壓到二十五美元,這才勉強購買了一批。
怎麼說呢?在當時的軍事思想中,彈藥消耗太高的武器都不會被軍事指揮官所喜歡。
這個軍事思想一直延續到了二戰時期。
但槍支的發展可不會因為軍事思想的保守,而踏步不前的。
這種管狀的彈倉,確實提高了彈藥的發射速度,但相對來說,他的使用過程並不方便。
裝彈的時候,特別的費力,就算是提前將子彈裝到新的彈管中,新彈管攜帶也不是很方便,而且彈容量也有限得很,再加上使用管狀彈倉,是不能使用尖頭彈的,所以很多人開始琢磨改進管狀彈倉了。
(注:管狀彈倉的子彈是排成一條直線的,如果使用尖頭彈很有可能將前邊的彈藥的底火給撞著了,從而發生自行擊發的事情。)
所以在1879年的時候,加拿大人詹姆士.帕瑞斯.李,又研發出了可以將子彈排成上下架構的盒狀彈倉。
這種彈倉在1886年的時候,被用到了奧地利曼利夏步槍上。
從這裡開始,其他國家在設計步槍的時候,都開始採用盒狀彈倉,再配上旋轉後拉槍機式閉鎖方式。
而且為了讓子彈裝填變得更加便利和快捷,還發明瞭彈夾。
什麼是彈夾呢?就是一根鐵條,可以將子彈底部固定在上邊。
裝填彈藥的時候,將彈夾插入到彈倉內,壓住上邊的子彈,一按子彈就會被壓入到彈倉內。
幾秒鐘就可以,將一支步槍的彈倉塞滿子彈。
這種槍如果以現在的眼觀來看,是一款非常先進的步槍,裝填彈藥不僅快捷,而且射速要比之前的快了不少。
但在當時的軍事思想看來,這就是嚴重的浪費,戰場上士兵需要這麼著急地把子彈都打出去嗎?不著急!一槍一槍的來是最好的選擇。
於是害怕士兵浪費子彈,這些軍事指揮者就給所有的步槍裝上了卡彈裝置,士兵如果想要擊發下一顆子彈,不好意就要手動解脫這種卡彈裝置,才能開下一槍。
所以在槍支的發明過程中,軍隊中的軍官的軍事思想和槍支發展的理念在一些地方是對立面的。
一個想要更快地發射子彈,另一個還有疑問,為什麼要那麼快,慢一點不好嗎?
不要覺得好笑,過去還真就是這樣,舉個例子就明白了。
馬克沁重機槍一分鐘六百發子彈的輸入,威力哪就不用說了,硝煙過去就剩下一片狼藉。
而馬克沁重機槍發明以來,很多國家都認識到了它的威力,但裝備的並不多,因為就是這個大傢伙太浪費彈藥,一直被很多軍事指揮者所詬病。
畢竟馬克沁重機槍一分鐘發射出去的子彈,讓他們應用到步槍上的話,打一場小規模的戰爭管夠。
而真正認識到機槍是戰場上的利器,可以改變戰場的人是德華人。
不說別的,在一戰的時候,德國陸軍裝備的馬克沁重機槍就有一萬兩千五百挺。
以至於在後來的索姆河戰役中,德華人可以在四十公里的正面戰場上,每一百米就擺下一挺馬克沁。
想想當時的作戰方式,面對這種大殺器,進攻方是多麼的絕望。
也是從這裡開始,人們就認識到了槍支要的就是高射速。
那麼在之前就沒有這種認識,都還想辦法降低槍支的射速,裝卡彈器呢?
所以在當時看來,可以裝五發彈藥的彈倉,為什麼非要裝十發呢?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在這種思想下,五發彈倉就開始大行其道。
於是當時給彈倉裝填彈藥的彈夾,大多數也被設計成五發。
而後來隨著槍支的發展,也認識到了射擊速度的重要性,八發彈藥,甚至是十發彈藥的彈倉。
但出於一種習慣吧,五發彈倉的使用率還是很高的。
(注:毛瑟步槍的品質就不用多說了吧,這種槍使用的就是五發彈倉。那麼很多槍支慕名毛瑟的品質,就拿毛瑟的一些原理和機構來使用,所以五發彈倉因為毛瑟步槍的原因,是比較流行的)
當然除了習慣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五發彈倉,使用五發彈夾很容易將子彈裝進去。
如果是十發的彈倉,相對來說,如果使用十發彈夾裝彈的話,這種彈夾有點長,按壓的時候很費勁,沒有五發彈夾來的輕鬆。
而且彈倉變大,意味著槍支的體重就變大,再加上子彈增多也意味著槍支的重量也會變大。
要知道在栓動步槍的年代,子彈都是全威力子彈,個頭一個比一個大,畢竟都在追求超遠射程,不能打一千米的步槍,都不好意思叫自己是步槍。
所以當時的步槍子彈都偏重,比如一發日軍的三八大蓋一發子彈全重就可以達到21.1克,它的口徑才是6.5毫米。
如果這樣的子彈來上十發,這就是二百一十一克,半斤的分量。
6.5毫米算是小口徑了,要知道M1888委員會步槍,德國第一款無煙火藥步槍的口徑還是7.92毫米。
步槍變重了,使用起來也不會很方便的,士兵的體力也是一個要考慮進去的問題。
在體力達到一定程度,再發起白刃戰,槍的重量哪怕多上一分,對於戰場上計程車兵都是一種考驗。
我們來看看,這些八發,十發裝的槍支。
五發彈倉,最為典型的就是德國M1888步槍,它使用的是漏夾,是五發裝的。
所謂的漏夾,是一種金屬薄片將子彈半包起來的裝填彈藥的工具,使用的時候直接丟入到彈倉就可以使用。
早期的M1888步槍的漏夾是黃銅衝壓製作而成的,後期就改成鋼製的了。
那麼使用八發彈倉的最出名的就是M1伽蘭德。
其實伽蘭德的彈倉是分兩種的,一種是正常使用的八發彈倉,另一種是教練彈專用的四發彈倉。
怎麼說呢?M1伽蘭德雖然彈倉做大了不少,增加了三發子彈,與此同時帶來的麻煩就是用彈夾裝彈變的繁瑣了。
五發彈夾裝彈,得加裝兩次,而且最後一次還不能全裝進去。
所以M1伽蘭德使用的漏夾裝彈,這種漏夾在出廠的時候,就已經壓滿了子彈,到了戰場上直接發給士兵。
士兵使用的時候,開啟彈倉直接將漏夾丟進去就可以了。
那麼對於八發的彈倉來說,想要擴容,一個是橫向擴容把彈倉變胖了,另一個是豎向擴容,把彈倉上下拉長了。
如果使用上下拉長的彈倉,有一個問題。
因為彈倉是固定的,上下拉長了彈倉,士兵匍匐在地上的時候,向下凸起太長的彈倉會把步槍給架起起來,那麼在射擊的時候,士兵就會把身體進一步的向上,這樣就會暴漏出來,更容易被對手注意到,而增加傷亡。
所以這種擴容的彈倉,通常都是橫向發展的。
M1伽蘭德的八發漏夾,內部的子彈是雙排交錯排列的方式對稱的放進去的。
那麼使用漏夾有一個麻煩,在漏夾裡邊的彈藥沒有打完之後,是不能夠重新塞入子彈的,只能等待所有的彈藥都打光,打空了的漏夾才會從彈倉中彈出,才可以重新裝填彈藥。
這一點不如彈夾靈活,使用彈夾裝彈的彈倉裡就算是有彈藥,還可以進行裝填。
接著是十發彈倉。
這裡最為著名的是英國製造的李.恩菲爾德步槍。
李.恩菲爾德步槍最早設計的是八發子彈的彈倉,後來改成十發雙排彈倉。
而當時同期流行的彈倉都是五發裝的。
十發裝的李.恩菲爾德步槍,使用的彈倉已經初步具備了雙排雙進可拆卸彈匣的基本特徵。
不過這種槍使用的並不是看起來方便的漏夾,而是彈夾,而且還是五發裝的彈夾,所以想要裝填滿一支李.恩菲爾德步槍,就得裝兩次。
在往後,就出現了更加方便的可拆卸的彈匣,至於彈倉這種東西在主流的槍支裡就很少出現了。
畢竟現代的軍事是以火力為王作為標準的,彈倉這種東西就算是再怎麼擴容,也不可能做出大容量的彈藥空間。
回覆列表
因為一戰結束後至二戰爆發之間只相差21年,而大部分國家在頭在15年時間內都忙於優先回復經濟,基礎設施與工業國力。軍事工業停歇,起步與停止時間比較長,輕武器研發工作時間短,因此初期的步槍設計理念與思路還是一戰步槍的延續,但是改動還是有的!
比如德國二戰時期的98K步槍與一戰G98步槍對比前者改動槍身長度比後者短提高了射手裝填與射擊速度,如果改動了彈倉那麼就不是延續(一戰)步槍了,那就是最新式步槍了。大部分歐洲國家二戰初期都是這樣,只有美國例外。
最典型的還是美國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與M1卡賓槍,都是半自動射擊彈夾又多,兩者相互互補是二戰最好的步槍!主要是美國在一戰是最大贏家除了世界經濟危機造成影響工業實力沒有任何損失,新式步槍研發就跟上來了,也比歐洲其他國家快!
這裡大家都有一個嚴重的誤解,認為二戰初期美國輕武器沒有跟上。實際上美國在1936年就研發了與裝備了M1系列步槍與卡賓槍,只不過沒有戰爭,軍隊依舊裝備一戰時期的老式春田,新步槍沒有大量的普及與裝備罷了。最後小編不得不補充一點:英國的李菲步槍也是一戰留下來的,它在設計上使用了彈倉,可以說是最好的栓動步槍,但是跟標題問題是有點偏了。
喜歡記得點了關注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