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弋北談古今
-
2 # 高廣銀
原因是尾大不掉。
安祿山已經身兼三鎮節度使,手下至少有18萬久經沙場的雄兵。同時,升官的希望已經沒有了,出將入相的路早就被李林甫切斷了。唐玄宗曾想過恢復出將入相,召安祿山入朝做宰相,結果被楊國忠勸阻,最後收回成命,於是安祿山和楊國忠的矛盾就更深了。楊國忠決定先下手為強,想出一條毒計。他對唐玄宗說,安祿山想造反,不信你召他入京。他要敢來,說明沒問題。他要不敢來,那就是做賊心虛,咱們就派兵把他拿下。楊國忠覺得安祿山不敢來,安祿山猶豫再三,居然來了,還向唐玄宗哭訴楊國忠誣告自己。楊國忠很尷尬,就在安祿山回去以後,把安祿山在長安的府邸給抄了。你看,兩人的關係已經是不共戴天了。
總之,安祿山面臨的是這種情況:自己手上的兵力比朝廷還多,朝廷還剛剛經歷了大敗,實力下滑,威信掃地。同時自己的上升空間已經沒有了,政敵楊國忠還對自己步步緊逼。造反風險很小,收益很大。如果你是安祿山,你怎麼選?於是,就在楊國忠兵敗南詔以後的第二年,安祿山打出“奉旨討伐逆賊楊國忠”的旗號,發動了叛亂。總之,唐朝對外擴張造成朝廷的實力和威信下降,這刺激了安祿山的野心,於是最終引發了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唐朝的對外擴張。擴張導致唐朝的行政系統開始以效率為導向,府兵制被募兵制取代,產生了滋生軍閥的土壤。國家在邊境設定了藩鎮,藩鎮又享有獨立的財政權,於是尾大不掉。安祿山就是以藩鎮統帥的身份登上歷史舞臺的。他擁有跨文化背景,這在多民族雜處的河北地區很有優勢。
-
3 # 翊翊浩浩尉尉
自從大唐建國以來,唐太宗、唐高宗等在位期間屢次開疆拓土,先後平定了遼東、突厥、吐谷渾等地區部落,使唐朝成為了一個國境極為遼闊的國家。與此同時,唐朝廷為了加強中央對邊疆地區的控制、鞏固邊防和統理異族,唐玄宗於開元十年便在邊境地區設立了十個兵鎮,由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理。也正是因為這種佈置,造成了軍力外重內輕的局面。到了唐玄宗時期,節度使安祿山手握三大兵鎮的大軍,舉兵造反。因為軍力分佈的原因,長安很快就被攻陷,皇室以及大臣外逃,最後還是由其他幾個藩鎮的兵力將安祿山的叛軍圍困,最終重掌大唐江山。在經歷過這場浩劫後,唐朝的皇帝覺察到了藩鎮的隱患,但卻沒有去改變軍事體制,撤除藩鎮,這又是為什麼呢?
安史之亂是唐代由盛轉衰的轉折點,關於唐代的氣象以及文化的繁榮狀態我們是能夠感受得到的,在歷史上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安史之亂的起因肇始於地方節度使權力過大的問題,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節度使權力過大問題可謂由來已久:首先,需要明白的是在安史之亂中平叛最為得力的就是各地的節度使,當時的朝廷已經沒有多少本錢。只能依靠藩鎮的兵力。比如讓大唐回血的郭子儀當時是節度使。在唐肅宗復國之後,同樣沒有能力改變節度使兵權過大,尾大不掉的局面。皇帝除了依靠節度使,沒辦法維持統治。
安史之亂一定程度上就是靠叛將為節度使來平定的,安史之亂,前前後後平定了八年,到最後雙方都氣喘吁吁了,打不動,中央就說,你小子服不服,服了我就不揍你了,我接著還封你為節度使,咋倆相安無事好不好。對方說那挺好啊,反正要的就是個地盤嗎,於是就封了,叫河朔三鎮。
唐憲宗時期也出手整治過幾個不聽話的藩鎮,比較著名的就是李愬雪夜入蔡州,結果憲宗一死,十五年的心血又付之東流。迷信的說法,氣數已盡;理性分析,因為藩鎮割據已經形成了一個新的社會組織的物種,府兵!
比如說,唐德宗的時候涇原兵變,當時唐德宗是徵召涇原節度使的兵,說你來幫我去平滅一個叛亂,大家就高高興興來了。那些士兵甚至還帶著家屬來,為啥?因為到了長安城,皇帝肯定得放賞,那萬一賞的銀子多呢,我拿不了呢,得讓我家屬帶回老家。那結果呢?士兵們來了,發現皇帝沒有準備什麼賞錢,甚至那些官員對他們還剋扣,吃的是粗茶淡飯,那難道讓我們不帶一點油星就上戰場嗎?不幹,於是就譁變。
這種譁變是連他們的將領都制止不了的,他們的將領叫姚令言,這個人剛開始還勸說士兵,千萬不能啊,到戰場上打仗,怎麼不能得點銀子呢?你們現在一造反,將來都是殺頭的罪。到處說服,最後士兵們說,你跟不跟著幹,不跟著幹,就把你弄死,我們換一個頭。那這個人說,叫姚令言,說那我就跟著幹,這就是著名的涇原兵變。在剛才這件事情當中,你有沒有發現一點什麼?就是華人熟悉的那套邏輯突然不管用了,華人都講,什麼“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但是對於藩鎮割據計程車兵,你會發現它是一個自上而下構建的社會組織,雖然表面上也有什麼將軍、頭、節度使,但是這些人其實是受底層士兵脅迫的,很多事你不跟著幹是不行的。這個組織就像一個九頭蛇,你砍掉一個頭,它又能長出一個頭,所以藩鎮割據為什麼難於平滅,原因就在這兒。
縱觀唐朝歷史,藩鎮的形成和唐朝自身的制度有很大關係,因為自家人得不到重用,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所以只能將精力消耗在權力的爭奪上,從而使李唐宗室力量在內鬥中不斷的消磨瓦解。此消彼長,而外人迎來了難得的坐大機遇。
-
4 # 浮六大白
不是不想,而是實力不允許。
1.平亂本質。剿滅安史之亂的,並非唐王朝中央力量,而是以“郭子儀、李光弼”為首的西北藩鎮叢集,對決以“安祿山、史思明”為首的北方藩鎮叢集的勝利(慶幸的是郭李二人是效忠唐王朝的)。
2.藩鎮起源。由於李世民、武則天、李隆基前期三朝,對經濟(均田制)、軍事(府兵制向募兵制轉變)的改革,才有了藩鎮這個產物,為的是在減輕中央政府經濟壓力的前提下防衛邊疆,始於開元年間。
3.藩鎮分佈。
安史之亂前,大致為四大叢集:西北叢集,由西往東依次為,北庭節度使(新疆)、安西節度使(甘肅西北)、隴右節度使(青海)、河西節度使(甘肅東南)、朔方節度使(寧夏);北方叢集,與西北叢集以黃河為界,由東往西依次為,平盧節度使(遼東)、范陽節度使(京冀)、河東節度使(山西);西南叢集,劍南節度使(以及後面的西川節度使);南方叢集,嶺南節度使(以及後面的淮南、淮西節度使)。
戰後至黃巢起義,又形成了中原叢集,既擁有財力又擁有軍力,這也是為什麼五代均以汴梁為首都的原因之一,此處不做詳細闡述分析。
4.藩鎮意義:從分佈可以看出來,可以防衛邊疆,鞏衛中央,如果統治模式不變,唐王朝的藩鎮只能可減不可斷(實際確實越來越氾濫,最終導致唐亡)。
結論,雖然平了安史之亂,但唐王朝為了自己安全,確實沒辦法也沒有實力根斷。
-
5 # 亙古懷念說史
原因很簡單,剿滅安史叛亂的主要力量也是藩鎮!
自唐玄宗設定節度使制度以來,就註定會出現地方相較於中央的局面。先有安史之亂的爆發,後有困擾唐朝中後期一百五十餘年的藩鎮割據問題。
簡而言之,這就是一場中央與地方的權力之爭,最終中央被地方給幹趴下了!類似的矛盾可以說貫穿於整個中國古代社會,大部分情況下,中央權力還是能壓制住地方勢力的。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西周滅亡,東周建立之初,周天子的權威不斷受到諸侯的挑戰;西漢初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爆發;東漢末年,為了平定黃巾起義,地方刺史和宗室趁機崛起,從而才有了後來的三國時代。
安史之亂後的唐王朝也是如此的局面!我們可以總結出一些相同的規律出來,那就是中央的實力都受到嚴重的削弱,失去了往日的權威,地方的實力反而迅速崛起,具有了和中央叫板的實力。東周如此,東漢如此,盛唐的極盛而衰也是如此!
我們知道唐玄宗初期的“開元之治”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發展的巔峰時期,但是盛世之下卻隱藏著巨大的危機。當時於外部勢力而言,沒有哪一個勢力能夠威脅到大唐的安全,即使有也被大唐打趴下了或者暫時臣服於大唐。當時唐朝有60萬左右的常備軍力量,但是大部分的精銳兵力卻都在邊關前線繼續為大唐開疆拓土。中央的禁軍力量相比於邊軍力量非常有限,力量非常不平衡,可以說是外強中乾!這就給一些野心家以機會,安祿山和史思明正是這樣的野心家,他們在盛唐繁華之下給了大唐致命的一擊。養尊處優的中央軍完全不是身經百戰,刀口舔血的邊軍的對手,叛軍節節勝利,唐軍節節敗退,兩京失陷,皇帝外逃,唐王朝從此威嚴掃地。
即使後來歷經八年的安史之亂被平定,地方勢力不僅沒有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強!這些地方勢力大多是靠平叛而趁機崛起的,無奈唐王朝中央力量薄弱,只能依靠這些地方勢力來平叛。因此,一大批地方藩鎮產生了,唐王朝百般努力也沒有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直到滅亡!
-
6 # 月明如昔
謝邀,我是日月千年依舊。讀史可以知興替,明得失。所以背下來是沒有用的,要去提煉,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其實這個問題只要理解到為什麼會發生安史之亂以及安史之亂又是在怎樣的背景下被平定的就知道了。
安史之亂的產生背景:
唐玄宗後期任用奸相、大封節度使(除安祿山之外,還有眾多)。導致武功很盛,很多將領為了軍功,主動找外族滋事,四境不寧,而玄宗還陶醉在盛世虛幻背景下。後來李林甫死,安祿山和楊國忠不和,且又得罪過太子。而手裡又擁有接近十五萬兵力、佔當時唐朝正規軍的三分之一左右。最終權衡利弊後,於天寶十四年在范陽起兵,很快席捲北方,逼近潼關,本來可以阻擋在潼關外,然後號召各地勤王,把損失降到最低,但是因為玄宗的騷操作,安史之亂持續了八年之久。
在這期間:你方唱罷我登場!除了郭子興、李光弼等一批持續忠於唐朝的將領外,其他很多坐大,各懷異心。
安史之亂的平定背景:
最終在郭子興、李光弼的帶領下、外加向回鶻借兵、調防守吐蕃的邊防軍,耗時八年,花費巨大終於平定了安史之亂。在這期間很多成長起來的將領被封為新的節度使。還有為了更快速的平定安史之亂,很多安史叛軍歸降之後爵位不變,繼續做節度使。
所以治理各地藩鎮是很不現實的,這是觸犯所有人利益,再加上經過安史之亂,唐王朝威信掃地,各地聽調不聽宣的情況時有發生。另外平定安史之亂的中央帝王是玄宗子孫肅宗和代宗,他們也沒有如太宗、玄宗早期這麼英明睿智、雄才大略,沒有決心,何談實施?
-
7 # 跪射俑
1、在平定"安史之亂"時,因叛軍戰力很強,唐朝藉助了回紇的力量,給回紇了大量金銀、布帛等物資,使得平叛後國力空虛。
2、在平叛過程中,又啟用了一批軍閥,採用用這批軍閥打倒另一批年閥的策略,這個策略從長遠看是飲鴆止渴的愚蠢做法。從表面上看,平叛後天下一統,實質上在各地是軍閥割據,統一隻是個表象,極個別的軍閥飛揚跋扈,長期與中央對抗。
-
8 # 青史回聲
天寶年間,公元755年,身兼范陽、平盧和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夥同史思明在河北起兵造反,一時間天下震動。安史叛軍所到之處,官民聞名喪膽,河北地區當地官員要麼開門投降,要麼棄城逃跑,很快,河北就被安祿山給控制住了。
而後,叛軍勢如破竹,一路西行,直接兵臨潼關城下,由於唐玄宗的不信任,潼關守將哥舒翰被迫出關交戰,中計,全軍覆沒,潼關瞬間失守。洛陽和潼關一失,長安大門也就向叛軍開啟!驚懼之下,唐玄宗李隆基帶領禁軍以及眾大臣放棄長安,一路西逃。直到763年,歷時八年的安史之亂這才被平定,但是大唐王朝進入了由盛轉衰的時代。
也就從這時候開始,中央的權力一日不如一日,有時候還要看藩鎮節度使的臉色。那麼有人就有疑問了:按道理來說,安史之亂被平定後,唐王朝為避免下次的安史之亂,應該徹底解決藩鎮的勢力啊?可是並沒有,相反,藩鎮割據愈演愈烈。
其實不是朝廷不想,可是有心無力啊!只能靠看著藩鎮一步步做大。
確切的說,安史之亂的平定離不開那些藩鎮節度使的幫助,但同時讓他們慢慢做大。安史之亂的爆發,使得大唐中央軍銳減,單靠這些透過父蔭進來的中央軍去前線平叛,那是不可能的。於是唐肅宗李亨即位後,於是將軍鎮制度擴大,本來是侷限於邊疆一帶,現在擴大到了內地,重要的州設節度使,下一級的州就設團練使,於是在大唐腹地出現了不少的節度使和團練使,他們在戰時都是一方的軍政長官,權力極大。
剛開始絕大部分藩鎮還能聽命於中央朝廷,可後來安史之亂被平定後,藩鎮也就成了尾大不掉之勢。從763年到黃巢起義爆發前夕,各藩鎮還是會給朝廷面子,雖然節度使很多,但他們都相互牽制,這時就需要朝廷來調解,在這一百多年內,朝廷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藩鎮。不過這些都在黃巢起義爆發後,灰飛煙滅。之後藩鎮割據愈演愈烈,唐王朝也就在藩鎮混戰中滅亡。
後世宋人尹源這樣評價唐朝的藩鎮:
世言唐所以亡,由諸侯之強,此未極於理。夫弱唐者,諸侯也。唐既弱,而久不亡也,諸侯維之也。 -
9 # 輪臺戍卒
諸如安史之亂怎麼起兵、怎麼打仗、最後怎麼平定的,這些眾所周知的事情不再贅述。 所謂有問有答,我僅對應安史之亂之後的藩鎮割據的問題談一談看法。
說起安史之亂的平定和安史之亂後的藩鎮割據,不得不提的一個人就是李泌!!此人年少玄宗時期即有才名,受到過文壇盟主張說的讚賞。和唐肅宗很早就相識關係很好,也曾力保過代宗,在德宗時期也曾獻計獻策短暫任宰相。可謂玄、肅、代、德四朝元老,但他一生崇尚老莊之道,無意功名富貴,在肅、代兩朝數度堅辭宰相之位,最後在德宗時期是為國家計、不得已出任宰相,當然也正因為他好黃老之學,不被後世道貌然孔孟程朱之輩所重,因此其名不顯!否則不說比姚崇宋景名氣如何吧,至少也要和裴度名氣一致吧?
好吧,進入正題。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的根源:玄宗、肅宗,骨子裡抱著開元盛世的驕傲不願意放下,短時間被叛軍奪取兩京不能接受。不論付出什麼代價都要收復兩京,哪怕飲鴆止渴。洛陽剛丟失時。玄宗震驚,不顧一切要求儘快收復洛陽,不顧領兵大將的勸阻,急迫之心可見一斑?直接導致高仙芝、封長清、哥舒翰三員名將(這三位的分量在當時明星級的)隕落,隨即,長安尚且不保遑論洛陽?
後來的肅宗呢?大體也是這個心理。當時的李泌跟肅宗獻策,計策的前半部分執行的還可以,所以收復長安繼而收復洛陽,可惜還是因為太急於找回尊嚴、急於收復二京,導致沒有徹底根除。
當時提出的戰略是:一、牽制、殲滅。 使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陘;郭子儀取馮詡,入河東,隔斷叛將,使之不敢南移一步。又令郭子儀開放華陰一角,讓叛軍能通關中,使他們北守范陽,西救長安,奔命數千裡,勞損其精兵。而唐軍常以逸待勞,剪除其弱卒。再將各路兵馬齊聚扶風,與朔方軍共同平叛,收復兩京,繼而北上河北與北路官軍會師。二、直搗巢穴。 命建寧王李倓為范陽節度大使,與李光弼互為犄角,以攻取范陽。叛軍失去根據地,必將進退失據、或降或滅。以上計策,開始肅宗照他的計劃行事,後來都不出其所料。這便是李泌的"挫其銳,解其紛"的戰略運用。但可惜的是後來肅宗急功近利,急於收復二京,只打長安,不搗巢穴,畢竟叛軍只在河北有根基。甚至剛剛收復長安,洛陽還在敵手就急著請回上皇李隆基。正是李泌計策的後半部分沒有執行,沒有聽信李泌的建議,致使河北沒有徹底肅清的情況下就同叛軍(史思明等)議和招安,此為第一次招安,官軍未進入河北藩鎮腹地。
後來史思明再次反叛也是必然的,因為官軍根本就沒有進入河北叛軍的根據地。隨後的郭子儀幾十萬大軍在相州吃了大大的敗仗,之後借兵外番等等總算史思明父子敗了。再一次詔安(田承嗣等眾將),官軍這次也沒有進入河北地區,田承嗣等眾將不再稱帝,樂的做土皇帝。
安史之亂徹底平定後,河北桀驁不馴者百五十年,藩鎮割據不斷,皆由前因。百年間藩鎮父子相傳、勢力錯綜複雜。各藩鎮間可以相互攻伐,然而一旦中央想削藩便一致對外。即使後來的宣宗、武宗一度小貞觀、小中興的,最後也都功虧一簣。 當代的中國鄰舍緬甸的割據情況可以瞭解下,就可以體會到宣宗、武宗這些想有作為的皇帝為什麼振作到40多歲為止,就開始酗酒性情大變了,實在是無奈、心累啊!
-
10 # 黑眼歷史觀
安史之亂前,藩鎮就有根基,安史之亂的破壞性也不容小視。安史之亂後,朝廷雖然贏了,但是朝廷手下的人很多都不是朝廷能控制的,甚至還有向吐蕃等國借的兵。
雖然一般人瞭解的安史之亂只是一句帶過,帶上在唐朝的情況就不同了。畢竟代表著唐朝由盛轉衰的標誌,也是中華文明由開放走向保守的轉折點。前後歷時八年,上到整個國家,下到平民百姓、男女老少,幾乎沒人能倖免於難。
【杜甫的三吏三別,就是在安史之亂期間創作的作品。描述的是普通人的生活】
由於朝廷的重重失誤,使得安史之亂的戰局被前所未有的擴大,甚至唐朝國度長安城都失守,唐玄宗出逃蜀地,朝廷威嚴有失。平定安史之亂爆發前一年,唐朝統計有5288萬人,安史之亂一年後,唐朝政府能統計到的人口只有1692萬人,雖然有不少人口因為戰爭而“隱秘”起來,但是朝廷能找到的,就是稅收、兵源等基礎。
所以安史之亂後,唐朝國內實力嚴重衰弱。
而節度使由原本十個,演變成近五十個,基本把朝廷外部勢力分割殆盡,其中河朔三鎮就是名義上歸朝廷,實際上自治小王國,幾乎是節度使們心中的典範,要不是江南節度使還聽朝廷的部分調令,唐朝可能已經進入大分裂時代了。安史之亂後,越往後,基本靠江南節度使輸血財政維持朝廷運轉。唐朝雖然平息叛亂,但是也依靠了節度使的力量,此時的唐朝本身已經沒有能一鼓作氣再消滅節度使的能力。即使廢除節度使成功,唐朝也沒有更好的手段去代替,反而容易引起新一輪動亂。
而且唐朝後期宦官干政嚴重,在那個階段,多為皇帝死於非命就是例證。
唐朝皇帝自然也想解決藩鎮問題,但是有所成的都死於非命。
最接近的就是元和中興的唐憲宗,解決河南藩鎮,其他藩鎮表示臣服,消藩取得巨大成果,甚至有解決藩鎮問題的趨勢。但是不久後就死於宦官之手,從此,唐朝皇帝廢立被宦官超控。
-
11 # 明鑑小郎君
因為安史之亂從來都沒有真正平定過,從公元755年安祿山反叛到公元907年朱溫篡唐,藩鎮割據一直伴隨著唐王朝餘下的一百多年。
歷代皇帝都嘗試削藩,除了唐憲宗李純取得了一定成績,其他人都以失敗告終,其中唐德宗最慘,下罪己詔才平息了藩鎮的怒火。
第一階段:藩鎮的產生
唐朝本是沒有藩鎮節度使這個官職的。唐玄宗以前,唐朝地方最高長官為刺史。隨著太宗、高宗時期不斷的開疆擴土,先後平定遼東、突厥、西域等地,唐王朝也擴張成為一個地域龐大的帝國。
帝國邊疆經常發生小規模武裝衝突,唐玄宗為了加強國家對邊疆的控制,鞏固邊防。在開元十年,在邊境設立了十個兵鎮,每個兵鎮以數州為一鎮,設定節度使,管轄轄區內的行政、財政、戶口、土地等。基本就是另一個形式諸侯國,而節度使就是“國王”。
第二階段:藩鎮的發展
開元十四年,唐朝常備總軍力共58萬人,藩鎮就有50萬人,而安祿山一人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僅安祿山一人控制的直接軍隊就達到20萬。而此時中央政府拱衛京畿的彍騎僅有8萬。
實力的懸殊,在節度使心中埋下來一顆叫“野心”的種子。
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軍橫掃河北,各地望風而降。當安祿山造反的訊息傳到長安時,唐玄宗竟然以為是安祿山的政敵編造的謊言,沒有相信。
經過八年艱苦絕倫的戰爭,終於在寶應二年(公元763年)“平叛”成功,歷時7年兩個月的安史之亂結束。
安史之亂能夠結束,主要因為三個人的歸降,他們歸降的條件就是繼續為藩鎮節度使。這三人分別就是後來的成德軍節度使李寶臣、范陽節度使李懷仙、魏博節度使田承嗣。
三鎮的管轄範圍包括今天的河北、山東北部等地區,民風彪悍、盛產戰馬。
第三階段:藩鎮的頂峰
建中二年,成德鎮節度使李寶臣病死,唐德宗認為機不可失,於是拒絕了其子李惟嶽繼承節度使之位的請求。此舉極大的刺激了各地藩鎮,於是魏博節度使田悅、淄青節度使李正己、山南節度使梁崇義與李惟嶽共同起兵反唐。
建中三年底,叛亂愈演愈烈,逐漸有形成第二個安史之亂的趨勢,盧龍節度使朱滔自稱冀王、成德王武俊稱趙王、淄青李納稱齊王、魏博田悅稱魏王,"四鎮"以朱滔為盟主,聯合對抗朝廷。
中央軍節節敗退,德宗無奈,只好於興元元年正月下達"罪己詔",宣告"朕實不君",公開承擔了導致天下大亂的責任。
第四階段:暫時的和平
公元805年,唐憲宗李純繼位。李純在位期間對藩鎮取得了較大成果。史稱“元和中興”。主要成果如下:
公元806年,戰西川節度副使劉朋、楊惠琳,勝!
公元807年戰鎮海節度使李錡,勝!
公元813年,戰魏博節度使田興規,勝!
透過一連串的勝利,藩鎮勢力得到了暫時的壓制,但也僅僅是壓制,此時的唐王朝已經無力徹底解決藩鎮問題了。
此時的藩鎮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皇帝解決不了節度使,節度使也解決不了手下的大將。
天道有輪迴,因果迴圈而已。自唐德宗以後,節度使手下將領殺節度使自立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自唐憲宗以後近百年的時間,中央和藩鎮形成了默契,互不打擾,對大家都好。
第五階段:李唐王朝的終結
中和二年,參加黃巢起義軍的朱溫歸降,並與李克用等人聯合鎮壓黃巢軍。因鎮壓黃巢軍有功,朱溫被唐僖宗賜名"全忠",任河南中行營招討副使。次年出任宣武軍節度使。此後朱溫立足河南,勢力逐步向周圍擴散,逐漸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據勢力。
唐哀帝天佑四年(907年),朱溫透過禪讓的形式奪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稱帝,建國號梁,改年號為開平,史稱"後梁"。
可以說藩鎮節度使親手埋葬了李唐王朝,並且以另一種形式在五代十國中繼續延續。直至趙匡胤建立宋朝杯酒釋兵權後,前後延續了200多年的地方藩鎮割據勢力才算正式消失。
回覆列表
安史之亂以安祿山和史思明為首,在公元前755年發動對唐朝的反叛。期間唐朝為了剿滅叛軍,在府兵制破產失敗的情況下不得不使用募兵制徵召集軍隊。在前後持續八年的戰爭中,唐朝元氣大傷,雖然名義上將安史之亂平定,但是實際上又建立了一批藩鎮割據勢力。那為何唐朝沒有趁機消滅這些割據勢力呢?
(郭子儀畫像)
原因如下:
一:唐朝實力受損,無力剿滅割據勢力。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唐朝的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朝廷所能夠收集的糧餉大大減少。所以在安史之亂平定之後,唐朝已經無力征發部隊剿滅其餘的藩鎮勢力。並且隨著唐朝府兵制受到破壞,唐朝軍隊主要由招募計程車兵所組成,這些人的戰鬥力較弱,無法保證在與藩鎮的軍隊作戰的過程中保持優勢獲勝。
三:出於戰略考量,平定防止叛亂重新復燃。唐朝安史之亂後有一大批的藩鎮割據勢力,這些人雖然擁有大量的部隊,有著極強的軍事實力,但在名義上仍然服從唐朝的統治。在唐朝實力已經不如從前沒有辦法將這些藩鎮勢力全部消滅殆盡的情況下,可以令藩鎮之間相互制衡,以藩制藩,最大程度的限制地方勢力,維護唐朝的統治。
所以,在安史之亂結束以後,唐朝本身已經衰落,既沒有金錢糧餉,又沒有真正屬於中央的軍隊,根本無力發起對其他藩鎮的圍剿行動。於其費財費力費時的發動對他們的進攻,不如默許他們的存在防止叛亂重新滋生。而且在藩鎮互相制衡的情況下,可以最大程度的維持唐朝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