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月山脈
-
2 # 小ZZ
隋煬帝是個暴君,不是昏君,他乾的那些事兒並非都沒有好處。
像運河,這個和秦修的長城一樣大氣磅礴,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但是相比秦始皇修長城,運河的作用要大得多,長城你花這麼多錢,搭進去這麼多條人命,卻擋不住少數民族。
運河就不一樣,在20世紀初津浦鐵路通車以前,運河都是南北交通大動脈。因為中國的河都是從西向東往海里流,南北交通就不便了,這條大運河的出現正好解決了南北溝通問題。天塹變通途,這是好事兒。
隋煬帝在位時,三徵高句麗,營建東都,嚴刑酷法,事兒實在太多了,沒幾件辦得風光圓滿的。隋煬帝三徵的是高句麗,中國東北的一個地方政權,包括今天北韓北部。它桀驁不馴700多年了,頭400年都城在吉林,後300年在平壤。所以我們說高句麗是中國的政權,南韓說是它的政權。
煬帝三次打高句麗,用了100多萬大軍,生還了2700人。因為高句麗對付隋軍的戰術,就跟俄羅斯對付拿破崙和希特勒似的。天氣晴朗萬里無雲的季節我不跟你打,我撤、撤、撤,一到冬天我反攻,還沒打你,你自己就凍死了。
為了打高句麗,光從陸上興兵不行,還得走水路,走水路就需造戰船。工匠整天在海里泡著折騰,腰部以下半個身子腐爛生蛆,不下去的話就斬首。
-
3 # 曉歡
楊廣其實是非常有才能的,他開創了中國王朝選撥人才的科舉制度,一舉打破了士族門閥壟斷官員的選拔,此項制度一直沿用到晚清.
楊廣開大運河溝通南北,次運河現在有一部分還在中國應用。
楊廣大業年間曾打的突厥不敢北顧
楊廣徵伐高句麗一部分是意識到高句麗對中原王朝的威脅(唐李世民和李治都曾不止一次征伐高句麗可以看出)還有一部分是想消弱當時的門閥世家.只不過最後自己玩脫了。
所以說楊廣其實是一位有報復的帝王,並不昏聵,而且積極的做事情
-
4 #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我覺得歷史上比較冤枉的皇帝包括秦始皇和隋煬帝兩位。這兩位的共同特點是都有戰略性眼光的理想主義者。首先說秦始皇,沒有秦始皇,就沒有後來那麼多皇帝。能戰略性地變分封制為郡縣制,他的眼光超越了那個時代。修長城、修馳道……這些大工程也都是有戰略作用的。可惜,二世而亡。
再說隋煬帝,他也是挺有戰略眼光的。
1、他修洛陽城,是提前佈局了經濟中心的東移。之後,唐朝延續了兩京制度,之後的王朝再也沒有定都西安。都是因為經濟中心的東移。
2、他修大運河,這個大工程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成為南北交通大動脈,有利於南北交流與經濟發展。這條大運河,惠及唐代十八代皇帝,尤其是安史之亂之後,透過這條大運河的供給才使唐朝又持續了一百多年。
3、他開疆擴土:被認為他荒淫代表的巡遊江都,更多的是加強南北之間的聯絡,提升江南的政治地位,鞏固了南北的統一,江南的經濟迅速得到發展;他出巡塞北,確立隋朝在北方少數民族地區的宗主國地位與霸權;他西巡西域,把青海納入了隋朝的版圖;他再次打通絲綢之路。煬帝被尊為“聖人可汗”。
可惜,他不知道愛惜民力。以上所有的這些大工程都是在隋煬帝前期短短的不到十年之內完成的,之後他就開始了徵遼東的戰爭。當年人民的負擔得多重啊!就硬了那句話:“君視民為草芥、民視君為仇寇”。
“煬”諡法中最壞的諡號,“逆天虐民”為煬。如果隋不是二世而亡,隋煬帝應該不會得到這個諡號。後世的開國之君一定要對前朝的亡國之君“打翻在地,再踏上億萬之腳”,才能讓自己看著特別正確。
中國歷史上最具戰略眼光和理想主義精神的兩位皇帝,秦始皇和隋煬帝,都是“罪在當朝,澤倍後世”,都沒有進入歷代帝王廟中。
-
5 # 唐史大白話
“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這是唐末詩人皮日休對隋煬帝的惋惜之言,但他是不是最冤枉恐怕言過其實。
不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隋煬帝都是一個愛美好,愛遊歷,好征伐,好享受的皇帝,說得不好聽就是驕奢淫逸、荒淫無道。在當時他有三件事搞得民怨沸騰,國力大減。一是營建洛陽,發征夫數十萬,前後病死餓死者相望於道。二是開鑿運河,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加重百姓負擔,使很多百姓流離失所,一些人被迫成為盜賊。三是東征遼東高麗,前後喪師一百多萬,國內青壯男子死亡很多。
其實楊廣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但缺少大智慧。因為聰明所以剛愎自用,不善納諫,導致很多決策急功近利,不適應國家經濟形謝。如果慢慢來,把基礎做好,更多關注老百姓生活,那他的功績確實是很牛,確實可以達到秦皇漢武那樣的功績。
所以楊廣只是讓人感到惋惜但不冤枉!
-
6 # 王朝興替
我個人認為楊廣是很能幹的一個人。
比如,遷都洛陽,科舉制的建立(加入進士科)打破門閥貴族政治向科舉官僚政治轉化。
興辦學校,經營西域,融合南北文化,修運河,平定吐谷渾,征討契丹,三徵高句麗。還會寫詩,可不是打油詩在中國的帝王中,他決不是最壞的,從他當時的背景看,他並不比其他皇帝更加暴虐。他很有才能,很適合鞏固他父親開創的偉業,而他在開始執政時也確有此雄心。
隋煬帝是大暴君,只是,暴君不是昏君,隋煬帝雖然無德,但是有功。但是他沒有處理好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關係,反而成了罪在當代、利在千秋,這才是隋煬帝最大的問題。”
“所謂無德,就是不識人君之大體,不知道君、臣、民之間到底應該怎樣處理關係。
隋煬帝是個絕對的個人英雄主義者,這種個人英雄主義,表現在他對於自身建功立業的狂熱追求上。
事實上,正是因為隋煬帝盲目追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英雄業績,忽略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忽略了人民的幸福感,才會有濫用民力的行為,才會有最終的失敗。帝王這種形式的縱慾帶來的災難,遠大於追求個人享樂所帶來的災難。”
-
7 # 毛絨貓妖
楊廣得罪的是那些大臣,他的科舉制度讓大臣的子孫無法世襲,他的財政制度讓大臣無法貪汙,享樂,他的大運河讓大臣們掏盡家中財產。大臣們不反他反誰?歷朝歷代不滿足管理者利益,只滿足決策者利益的王朝是不可能長久的。
-
8 # 素月墨羽YH
開皇之治的家底在他在位的十幾年徹底敗光,有什麼冤枉他的?在隋吹嘴裡開皇之治是最牛逼的試問這麼牛逼的基業能被楊廣迅速玩崩,楊廣是啥樣的人?不要說關隴集團怎麼怎麼樣,李淵這幫人一開始可沒有跟著反,瓦崗寨這些都是中下層造反。
-
9 # 人生如夢118663946
楊廣不是昏君,至少比歷史上那些平庸的人強多了,畢竟大運河是造福人民的,但是歷史是勝利者寫的,楊廣的確有點冤。
-
10 # 未老先衰患者
把中國歷史上最富有的政府折騰到破產,殺死自己的父親,佔有自己父親的妃子,好大喜功多次不顧國力征伐高句麗以及修建大興宮修長城建大運河以及修建多處行宮以及大型龍舟,把隋朝6000多萬人口折騰到唐初只剩1000多萬,18路反王36路烽煙,被自己的丞相殺死的這麼一位皇帝憑什麼不滅國?你說他最冤枉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幾歲就被大臣揹著跳海的宋朝最後一位皇帝?有沒有想過兩歲繼位六歲被逼退位的清朝最後一位皇帝?
回覆列表
一、突厥是楊堅在位時派高熲和楊素打敗後歸附隋朝的,楊廣不過是巡視北方而已!
二、關於關隴勳貴,歷史學家雷依群的《論關隴集團》指出,隋文帝時關隴集團已經退出歷史舞臺。……而楊堅勢力的崛起,則直接導致了關隴集團的衰落與滅亡。楊堅代周,其政權中人物已擺脫了“關中本位”之限制,關隴集團在楊堅代周之後已完全退出了歷史舞臺。此外黃永年也認為關隴集團只是存在於西魏、北周和隋朝初期。
三、楊廣軾父後棄置剛建好的大興城(長安),役兩百多萬人修建號稱小長安的洛陽一來是軾父的心理陰影二來是遊玩所需,洛陽剛建好就馬上役一百多萬人疏通河渠!以備下揚州之用!
四、對大運河的開鑿,客觀地說確實楊廣確實有很大的功勞,但是
1、百科裡說得很明確:隋的開河,只是將若干自然河或舊溝連成一氣。隋朝大運河的開通是在地方性運河的基礎上形成的,沒有地方性運河的開鑿,要想開隋朝大運河是缺乏基礎的。
2、此外楊廣動機不純,運通濟渠和邗溝剛一貫通,楊廣便乘龍舟率領皇后嬪妃、百官大臣、僧尼道士和大批軍隊,揚帆啟程到江都來遊玩了。而且,他還三次循著運河巡遊江都,這不能不讓人抓住“隋煬帝—運河—江都”這條線索不放。
3、明人袁于令《隋史遺文》說:“秦政之築長城,為防胡計,非為遊娛也。開河之役,誠有功於後人,若論楊廣,則只為流連之樂耳,未可與秦王並也。”秦始皇築長城為國防,隋煬帝開運河只是為了玩樂。前者永垂不朽,後者遺臭萬年。
4、這種看法確實有確鑿的正史史料佐證,楊廣巡遊江都的奢華浪費的確十分驚人。《隋書》記載,早在大業元年(605)三月下令楊素營建東都的第二天,隋煬帝即釋出了“巡歷淮海”的詔書:“今將巡歷淮海,觀省風俗,眷求讜言(正直的話)。”八月"十五日即開始了第一次巡遊,因而開鑿通濟渠、疏通邗溝的直接主觀目的,確實是為了大規模巡遊。隋煬帝巡遊江都,乘船者總數最低限度的估計也在10萬人以上。在通濟渠上,“舳艫相接二百餘里,照耀川陸,騎兵翊兩岸而行,旌旗蔽野”。50天后,最後一條船才駛出。兩岸輓夫牽引前進,共有挽船士8萬餘人。南巡船隊和兩岸士兵總計在二三十萬人。沿途獻食從役者每天都在十數萬眾。佳餚豐盛,“後宮厭飫,將發之際,多棄埋之”。作黃旗三萬六千人儀仗,皇后儀仗隊、百官儀服很豪華。讓州縣採辦羽毛,地方官叫人民捕捉大鳥,四處網羅,幾乎殺完。州縣官上報民間歌謠:“天子造羽儀,鳥自獻毛羽。”
五、關於科舉制,百科裡說科舉萌發於南北朝時期,科舉真正成型是在唐朝。隋文帝楊堅即位以後,廢除九品中正制。據史載,開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詔舉“賢良”。應為開皇七年(587),又令京官五品以上,總管、刺史,以“志行修謹”“清平幹濟”二科舉人。所以很抱歉,開創科舉制的是楊堅而不是楊廣。
六、三徵高句麗充分證明了楊廣的無能和智力低下。楊廣第一次打高句麗派一百萬人親征,你說楊廣是搞笑還是蠢?後來自己發現錯了,停下來,命三十萬人帶百日糧食進攻,結果打到高句麗首都,沒吃的了! 餓得敗退,只剩幾千人。這種操作真是讓人目瞪口呆啊。第二次出征時出現了楊玄感叛亂,隋煬帝不得不抽出精力來對付他,最後楊玄感叛亂得到鎮壓,可是被楊玄感賑濟的百姓也全部被隋煬帝坑殺了。第二次征討高句麗再次以失敗告終。但是隋煬帝始終沒有死心,於是在大業十年時,隋煬帝再御駕親征,討伐高句麗,誰知,三軍將士在到達涿郡時,相繼叛逃,隋煬帝為了對付逃兵,亮出了嚴厲的酷刑,可是他越是這般,將士們越是對他寒心,以致第三次征討高句麗再次失敗。
七、根據葛劍雄《我們的國家:疆域與人口》隋初為6000萬人,到隋末只剩下2500萬人。而戶數的對比更能反映出老百姓流離失所的情況:隋初人口計有八百九十萬戶,而隋末僅剩下二百萬戶,少的六百九十萬戶人口去了哪裡?百度說得很清楚:隋朝末年,統治者征斂無度,民夫轉輸不息,徭役無期,士卒多列溝壑,骸骨遍及平野。黃河之北,千里無煙;江淮之間,則成蒿萊。 加之災年饑饉,谷價猛增,百姓困苦,凍餒交加。在無法生存的情況下,農民揭竿而起,計當時約百餘支,遍及全國 。在公元614年到617年間,農民起義的風暴已席捲全國大部分地區,先後在全國各地興起的起義軍大小不下100支,參加的人數達數百萬。後來,農民起義軍匯成三支強大反隋主力:一支是河南的瓦崗軍,一支是河北的竇建德軍,一支是江淮地區的杜伏威軍。其中最大的便是瓦崗軍。
八、看看楊廣北巡的歷史真相:突厥啟民可汗入朝來慶賀元旦,辭行時請皇帝北巡。初夏,煬帝調河北十幾郡鑿穿太行山,北達幷州通車道,到赤岸澤。兩個多月山路通。煬帝到薊州,建築御道三千里,寬五十丈。又發百多萬人增築長城,西起榆林,東到紫河。尚書左僕射蘇威力勸,高、禮部尚書宇文闇、光祿大夫賀若弼說:“對啟民太好了。”三個大臣因此無辜被殺,蘇威連坐丟官,內史令蕭琮回家。煬帝出巡雲中,逆金河而上,戰士五十幾萬,旌旗千里。宇文愷造觀風行殿,坐幾百人,可拆卸拼裝,車輪可以推移,修築行宮可以拉走,周長一千二百丈,用布蒙外表。繪製彩畫,樓櫓齊全,胡人在御營十里外屈膝跪拜,不敢騎馬。
此外
一、應當注意征夫基本是壯勞力而不是小孩婦女老人!所以一千萬(雷曼說是三千萬)征夫背後死的人更多!
二、楊廣修長城居然是幫突厥人修的!
三、營建洛陽之前,楊堅剛修完大興城(長安)沒多久,而洛陽因地勢與關中相似而不及之,號稱“小長安”!
四、漢武帝花三十年時間擊敗匈奴,人口下降四百萬,已被後人稱為“窮兵黜武”!而楊廣十幾年時間人口下降三千五百萬?這已不是兩三代人完成的事,十八代還差不多!按楊廣的速度,再過十年隋朝人口就可以清零了!大家可以看下二戰,整個二次世界大戰死亡六千萬人,而楊廣在沒有戰爭的十幾年就死了三千五百萬人!不是暴君是什麼?
五、並沒有證據證明李世民篡改歷史!
六、隋書是在隋史記錄基礎上由以剛正不阿、拼死諫言聞名於世的魏徵主持修訂的,對楊廣也不泛讚譽之詞,堪稱公正修史、秉筆直書的典範!
請問拿什麼來給“希特勒”中的“希特勒”評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