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55863207145
-
2 # 李姓先生
印度總共有28個邦,其中想要鬧獨立的邦有說是9個也有人說是6個,至於具體到底有幾個邦想要鬧獨立,這其實並不重要,反正印度有獨立聲音的邦是很多的,只不過有些邦獨立的聲音比較小,有些邦鬧獨立的聲音則比較大。(印度地圖)
印度有幾個邦想要鬧獨立,這其實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世界上大多數體量龐大的國家都會有一些地區有獨立傾向,比如俄羅斯的車臣共和國和達吉斯坦共和國也有獨立傾向,甚至連美國這樣富裕發達的國家也有地區存在獨立的聲音,美國的加利福利亞州就是該國獨立傾向最嚴重的一個州。印度作為一個領土面積接近300萬平方公里,人口規模超過13億的統一多民族國家,其內部宗教和民族結構原本就非常複雜,所以印度國內部分地區存在獨立傾向,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
印度國內獨立傾向比較嚴重的邦包括阿薩姆邦、西孟加拉邦、曼尼普爾邦和喀拉拉邦等幾個邦,印度的某些邦之所以會有比較嚴重的獨立傾向,這主要有經濟、民族、政治和宗教信仰等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印度經濟一直都比較貧窮落後,經濟的落後會讓印度國內的矛盾被放大,這也導致印度很多邦與中央政府的聯絡比較弱,印度聯邦政府的政策在一些邦也會比較難推行,這就會導致那些邦產生比較強烈的獨立傾向。貧窮讓印度各級政府的管理效率低下,以至於印度政府至今都無法徹底剿滅國內的一些地方武裝勢力,如果印度是一個發達富裕的國家,那印度國內民眾自然會有更強大的凝聚力,印度的地區分裂勢力也將很難有發展的空間。(印度閱兵式)
其次,印度國內總共有一百多個民族,122種“主要語言”,印度是一個以印度教為主體信仰的國家,但伊斯蘭教和佛教在印度國內也有一定數量的信眾,而印度不同宗教信仰民眾之間的衝突和分歧往往是比較嚴重的,這就導致印度不同邦之間很容易產生對立與隔離。在印度,兩個不同邦的民族結構差異可能是很大的,它們的主體民族可能完全不一樣,而民族結構的差異也是導致印度地方存在嚴重傾向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外還要強調的一個因素是政治,我們都知道印度是一個議會民主制國家,民主制度在那些比較貧窮落後的國家確實有可能會暴露出它的一些“缺點”,比如印度聯邦政府的權力相對比較有限,而且由於印度每個邦的首席部長(相當於邦長)跟印度總理並沒有什麼關係,他們甚至可能是印度總理的政治對手,這種情況無疑會加大印度地方與聯邦政府之間的隔閡。同時由於聯邦政府不能隨意打壓民眾的言論自由,所以地區獨立的聲音也就始終會充斥於印度國內。(印度總理莫迪)
當然,印度國內有幾個邦想要獨立,這並不代表印度就即將要陷入分裂,畢竟一些邦存在獨立的聲音很正常,只要獨立的聲音沒有成為社會主流就不是什麼大問題。在一個民主型的國家,什麼樣的聲音都是有可能存在的,就像美國的加利福尼亞也有一些人想要把加州從美國分裂出去。對於印度政府而言,解決地區獨立傾向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努力提高印度的經濟增速,只要印度能夠迅速發展起來,當印度老百姓的生活都富裕了,到時候想要搞地區獨立的人自然會減少。
-
3 # 海之波濤3
印度,南亞最大的國家,面積298萬平方公里,人口近14億,近些年,印度的經濟發展迅速,GDP增長位於世界前列,有了錢之後,印度已不滿足於區域大國的地位,做世界大國,甚至是超級大國,才是印度的終極夢想。雖然現在印度還不算一個世界大國,但印度卻是南亞的絕對霸主,吞錫金,影響控制周圍國家,印度真可謂南亞一霸,但印度在周邊耀武揚威的同時,由於國內民族眾多,貧富差距過大,種族歧視嚴重,所以,在印度的27個邦中,至少有6個邦紛紛鬧起了獨立,這6個邦,分別是阿薩姆邦,梅加拉亞邦,曼尼普爾邦,米佐拉姆邦,那加蘭邦和特里普拉邦,這6個邦都位於印度的東北部。這6個邦之所以鬧獨立,就是因為他們都是亞洲黃種人,因此,自獨立70多年來,印度政府對這6個邦,並沒有給予政策上的扶植,造成這6個邦仍然處於原始狀態,民眾貧困潦倒,尤其是阿薩姆邦,曼尼普爾邦,和特里普拉幫更是貧困到了極點,這3個邦嚴重缺乏基礎設施,更缺乏謀生的手段,對政府不滿,也就可以理解了,為了獨立,有些邦甚至成立了自己的武裝。對於這種情況,印度政府除了以武力鎮壓外,刻意不發展東北地區,也是印度政府的一項“基本國策”,因此,積貧積弱的這6個邦,要想在“莫迪大仙”眼皮底下獨立,實在是太難了啊……
-
4 # 淡然小司
印度作為南亞次大陸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面積較大的國家之一,其擁有298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和13.5億的人口,可以說,印度是一個擁有大國潛質的國家。印度近些年來,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GDP一度超越了7%的增長率,2018年,印度的GDP達到了2.75萬億美元。按照印度總理莫迪的規劃,在未來的2025年印度的GDP要達到5萬億美元,顯然,這是一個宏偉的目標。
印度在南亞大陸上一直採取強硬的霸權政策,在70年代,印度就吞併了鄰國錫金,使之成為印度的一個邦。雖然印度經濟快速發展,但是與經濟相對比的卻是印度存在著多種社會矛盾,這是印度短期內無法解決的。由於眾多的原因,印度國內也出現了獨立運動。在印度的27個邦中,至少有6個邦紛紛鬧起了獨立,他們都位於印度的東北部地區。這6個邦分別是阿薩姆邦,梅加拉亞邦,曼尼普爾邦,米佐拉姆邦,那加蘭邦和特里普拉邦。
之所以會造成印度東北部的六個邦紛紛選擇獨立,其原因也與印度整體的社會矛盾存在著聯絡。印度國內總共有100多個民族,122種“主要語言”,印度是一個種性制度非常嚴格的國家,這也造成了印度國內的等級分化。印度種姓分四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最苦的是最後一個等級首陀羅的原生印度黑人,種姓註定了他們一生的賤民身份。而在東北部地區顯然就沒有太多的高貴種姓,這也與印度內陸有所不同。這一部分人在印度長期受到歧視,在印度,誰都可以欺負東北人,包括賤民。
印度是一個以印度教為主體信仰的國家,但伊斯蘭教和佛教在印度國內也有一定數量的信眾。而在印度東北部地區我存在著信奉伊斯蘭教和佛教的信徒,這與印度教就產生了本質上的矛盾。因此,這些地區的信徒反而更希望建立一個獨立的國家,進而減少與印度教徒之間爆發的矛盾。
在經濟問題上,印度方面有意忽略東北部地區的發展,印度方面擔憂該地區的快速發展,會導致這裡的實力增強,進而增加與印度中央政府的對抗。因此,印度方面有意忽略該地區的發展,從而造成了地區發展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低下,過著原始的社會。正是這樣不平等的原因,導致該地區的獨立力量進一步發展。
而如今的獨立運動,印度莫迪政府顯然在東北部地區的獨立力量挑戰下,開始改變了目前的冷漠政策。莫迪政府也已經逐漸加強了在東北部地區的經濟建設,包括基礎設施建設。目的自然是想發展東北部地區的經濟,同時也能夠加強中央政府的控制。而如今再不加強地方經濟發展,反而會讓這種獨立運動越發強大。
-
5 # 銀河國際觀察
印度總共有28個邦,這樣看來印度的邦和中國的省一樣,都是國家的下一級行政單位。但是印度的問題比中國要複雜,它有100多個民族,而且人種和宗教信仰都非常大的差異。
印度有獨立傾向的邦,事實上不止6個,只不過這6個邦獨立的傾向比較嚴重一些而已,例如阿薩姆邦,曼尼普爾邦,西孟加拉邦等。印度總共300萬平方公里,雖然都是平原,但是13億人口住在這麼一點點地方上,實在是太擁擠了,地少人多人民很多邦都非常的貧窮。而且印度的人種差異也非常的大,有西方人種,還有一些和東方人比較類似的人種,但這些人種都居於少數民族,長期受到印度主體民族的欺壓,生活十分的艱難。
說到底,印度在歷史上從來就沒有成為一個一個完整的國家。歷史上印度上都是一個個獨立的國家,只不過最後由英國殖民,最後完成了印度的統一。不過印度統一之後,這些人種差異很大的邦一直有獨立的傾向,再加上貧窮和官僚不作為等問題,導致很多地方都對中央離心相當的嚴重。不過雖然情況是這樣,印度的那些邦想真正獨立也很難,因為目前印度還算比較強大,而且這些邦獨立也得不到外界的支援。
總之印度的這些地方獨立傾向,事實上在建國之後一直就存在,現在也沒有到越演越烈止不住的程度,所以莫迪也不會擔心這些。
-
6 # 甜嘟爸爸觀察
印度作為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國土面積為298萬平方千米,人口13.5億。近年來,印度經濟發展迅速,GDP均在7%以上的速度,具有大國發展的內在潛力,這也是印度夢想成為世界大國的根本原因。我們知道,印度自獨立以來,一直奉行擴張政策,在1975年吞併錫金,成為印度的第22個邦。同時,對尼泊爾和不丹等周邊弱小國家實行蠶食政策;與巴基斯坦因為克什米爾地區長期發生衝突,還一度謀求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可以說野心非常大。
印度國內共計有28個邦,總體上講,印度國家比我穩定,經濟發展,形勢不錯。但是,印度國內鬧獨立的邦也不少,估計在6個邦左右。其實,作為一個擁領土面積近300萬平方千米、人口13.5億的大國,有幾個邦存在鬧獨立的傾向也很正常。比如英國的蘇格蘭、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俄羅斯的車臣共和國等都有過鬧獨立的傾向。在印度,有幾個獨立傾向比較嚴重的邦,分別是阿薩姆邦、西孟加拉邦、曼尼普爾邦和喀拉拉邦等幾個邦。它們之所為有嚴重的獨立傾向,這當然與印度的經濟、政治、民族、宗教、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
從經濟方面看,印度經濟發展還是比較落後,許多民眾比較貧窮,尤其是一些大山深處的邦,由於交通不便,經濟發展落後,與中央的聯絡不夠緊密,屬於“山高皇帝遠”的情況,加之,印度地方政府管理能力低下,印度的國家政策很難在這些地方執行,更談不上精準落實了。由於經濟發展,印度國內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一些邦有明顯的獨立傾向在所難免。從民族宗教看,印度有100多個民族,至少122種語言,各邦之間差異很大,交流融合不深。印度還是一個信奉印度教盛行的國家,印度覺是主要宗教,伊斯蘭教和佛教也有一定數量的信徒。由於宗教不同、信仰不同,容易產生對立情緒,各個教派之間的衝突和分歧也是非常嚴重的。而且各邦之間民族結構差異很大,主體民族也不一樣,互相存有隔閡和矛盾也就顯得比較正常了。從政治架構看,印度是一個議會民主制國家,由於經濟發展落後,教育水平地下,民主制度在一些貧窮的邦就會形同虛設。而且,印度聯邦政府的權力也很有限。印度各邦的邦長,也就是首席部長與印度總理沒有任何隸屬關係,有時甚至可能成為競爭對手,這些首席部長根本不聽印度總理的話。於是,印度聯邦政府和各邦之間隔閡較深。而且,印度還自詡為民主國家,印度聯邦政府不能隨便打壓民眾的言論,印度各邦獨立的聲音一直存在。
事實上,印度有幾個邦存有獨立的聲音,並不代表他們就要獨立。實踐證明,只要獨立的聲音不佔主流,印度也不會分裂。但是,如果得政治體制不改革,對民眾輿論不加以正確引導,時間久了也可能會出現大問題。
當然,只要大力發展經濟,讓民眾的腰包鼓起來,這才是醫治民眾獨立的“良藥”。
-
7 # 江淮聖手
莫迪稱印度是亞洲最大的民主國家,然而印度也是一個比較多民族的國家,印度的民族總共有100多個,是世界上種族最多的國家之一,單單是語言就有122種,在印度境內的宗教信仰也比較複雜,宗教有印度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錫克教等。
從目前來看,自從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獨立之後,印度國內還算是比較穩定,這主要得益於印度國記憶體在的普遍性的宗教信仰,印度人的性格也比較溫和,不過近幾年印度的經濟加速發展,世俗化程度也越來越嚴重,應該我們看著莫迪經常穿著宗教服飾,但是印度現在已經徹底的世俗化了。
當然印度是俗話之後的結果就是利益衝突越來越嚴重,掩蓋在宗教外衣之下的種性矛盾日益突出,在印度的28個邦裡面有8個邦經常會鬧獨立,而且其中一個邦還有6星紅旗。其中一個邦叫做曼尼普爾邦,曼尼普爾邦大部分都是黃種人這個邦裡的人都對中國有很強的好感。而且曼尼普爾邦主張和緬甸合併,竟然掛出了6星紅旗。印度希望獨立的邦主要有阿薩姆邦,曼尼普爾邦,西孟加拉邦,特里普拉邦,安得拉邦,喀拉拉邦、卡納塔克邦,拉賈斯坦邦,旁遮普邦。印度方面對這些邦在進行軍事管制的同時,也限制了這些邦的地位。
莫迪針對現在這麼多的邦鬧獨立剛開始的時候提出經濟改革策略,但是現在經濟改革並不順利,後來又提出了偉大的印度夢,不過印度的登月計劃又毀於一旦,所以印度最近的計劃就是實施印度基建計劃。為民眾提供更好的服務,解決日趨發展的不平衡。不過這種方法能不能奏效,現在來看還值得檢驗。不過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隨著印度經濟的發展,印度的世俗化必將加劇,群眾之間的利益衝突也越來越嚴重,印度國內的等級制度顯然調和不了矛盾,局面也將會越來越複雜。
-
8 # 李氏縱橫
其實沒有什麼問題是利益解決不了的,如果解決不了說明給的利益還不夠。印度政府曾公開宣佈過,印度有能力打贏一場2.5線的戰爭,這其中的0.5線說的就是印度國內的獨立戰爭。莫迪要想徹底解決印度國內的獨立隱患,一味地壓制是不行的,除了解決獨立邦面臨的政治、種姓和宗教矛盾,最關鍵的還是要改善其糟糕的經濟問題!
近年來,印度憑藉著人口紅利的優勢、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世界部分大國的爭相支援,經濟獲得了爆發式的快速增長,2018年的GDP達到了2.75萬億美元。按理說印度有錢了,百姓生活的應該更好,但事實上在印度的28個聯合邦內,只有印度中央直轄的7個邦和部分邦獲得了經濟利益。
自古以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問題一直存在,印度政府針對性的區別對待正好踩在了這條火線上,而且一踩就是幾十年。再加上印度是由100多個名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複雜又混亂的宗教信仰和等級森嚴又壓抑的種姓制度壓的印度底層人民喘不過氣來。地位上倍受歧視,政治上不受重視,經濟上得不到扶持,這不是一個有政府管制的地區要面對的,印度人民心中都又一杆秤,當這桿秤發生了偏移,印度人民開始自下而上的反對印度政府要求自治甚至獨立的時候就足以說明這個政府有多麼的無能。
印度各地都有分離主義運動的傾向,其中印度東北部以阿薩姆邦和曼尼普爾邦為代表的6個邦最為堅定,勢力最大甚至擁有獨立的武裝。並且多次舉辦獨立遊行也因此和政府發生過暴力衝突。印度主要還是採取武力壓制的解決辦法,但越是壓制遭遇反抗越厲害,雙方處於微妙的僵持平衡階段。印度政府顯然必須要做出改變,印度要想成為世界一流的大國,必須妥善的處理國內的問題。病入膏肓的宗教和種姓問題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解決的,至於經濟,為了更好的控制這些地方,印度政府已經開始投資當地的基礎建設,適量的給予一定的經濟政策,這對於這些地區也算是一個好訊息了。
總之,莫迪還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解決印度國內矛盾重重的獨立問題,發動戰爭也不現實,只能透過不斷的改善獨立地區的經濟問題來緩解百姓對政府的不滿,用時間提高百姓的生活品質才能讓百姓歸心!
-
9 # 老鱷魚觀天下
印度共和國(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別稱婆羅多,1947年印巴分治之後,印度的憲法1950年1月26日生效,確定印度為西方資本主義聯邦共和國,總統作為印度象徵性的國家元首,實權則由印度總理掌握,由總理帶領內閣行政!
印度一個共有28邦,有6個聯邦屬地,有1個首都國家轄區,印度的28邦分別是阿薩姆邦、北方邦、阿魯納恰爾邦、馬哈拉施特拉邦 、果阿邦、比哈爾邦、喜馬偕爾邦、恰蒂斯加爾邦、特里普拉邦、曼尼普爾邦、西孟加拉邦、中央邦、梅加拉亞邦、賈坎德邦、喀拉拉邦、古吉拉特邦、安得拉邦、北安查爾邦、旁遮普邦、奧里薩邦、卡納塔克邦、那加蘭邦 、哈里亞納邦、米佐拉姆邦、查謨-克什米爾邦、錫金邦、泰米爾納德邦、拉賈斯坦邦。
在印度的28個邦中,確實有不少邦一直都在鬧獨立,其中最想獨立的6個邦分別是阿薩姆邦、曼尼普爾邦、喀拉拉邦、西孟加拉邦、那加蘭邦、梅加拉亞邦。印度的這些邦鬧獨立,主要是宗教問題引起的,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是印度教和佛教的發源地,被英國殖民之後,印度內部的主要矛盾是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矛盾,印度雖然以印度教為主,卻有不少伊斯蘭教,印巴分治的時候,還有發生宗教屠殺,這都是印度地方邦鬧獨立的原因之一。
那加蘭邦鬧獨立,還有經濟方面的原因,那加蘭邦原本屬於阿薩姆邦,1963年才從阿薩姆邦分割出來獨立建邦,那加蘭邦大概有200萬人,那加蘭邦主要是蒙古人,他們說的話屬於那加蘭語,屬於漢藏語系列的,印度語是這些年才開始加強學習的!另外,那加蘭這個地方非常偏遠,山高皇帝遠,地方政府和印度中央政府之間的聯絡非常少,在印度沒有存在感,就想著獨立建國,讓莫迪重視一下他們!
阿薩姆邦和那加蘭邦的情況大致相同,阿薩姆邦主要是傣族,和印度在文化上也有一定的差異。印度鬧獨立的阿薩姆邦、曼尼普爾邦、喀拉拉邦、西孟加拉邦、那加蘭邦、梅加拉亞邦燈6個邦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這些邦都在邊境,都是在和其他國家接壤的地方,印度政府對這些地方不夠重視。
莫迪作為印度總理,確實有責任解決印度6個邦鬧獨立的問題,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阿薩姆邦有“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波多民族民主陣線”和“卡塔普爾解放組織”等反政府武裝,印度曾經派出國家部隊圍剿這些反政府武裝,二三十年過去了,印度政府還是沒有能力將其剿滅,這些反政府武裝就一直活動著,時不時發動襲擊,這就是印度的無能之處。
印度這麼多邦鬧獨立,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印度的經濟太差,GDP的水分很大,牛糞、地攤、窩棚都在印度GDP的統計範圍之內,莫迪這麼做,就是為了讓數字看起來好看,實際上印度很窮,貧富差距非常大,偏遠的邦指望不上印度聯邦政府,就想著獨立建國! -
10 # 黑先生1998
印度是一個資本主義聯邦制共和國,在印度行政區劃中有27個邦、6個邦屬地和1個國家首都轄區(可能會新添克什米爾印控區的兩個直轄地區),每一個邦或者首都轄區都有各自的民選政府,而聯邦屬地及首都轄區則由聯合政府指派政務官管理。
印度各邦的分佈
從上面可以看出,印度搞的是聯邦制管理的模式,可實際上印度的聯邦制管理華而不實,印度政府有那個形式,卻沒那個本事,就像印度如今高漲的GDP一樣,數字好看,但真實情況並非如此,印度民眾的生活水平仍然不樂觀。
按照聯邦制管理的方式,每一個邦都應當處於平等的地位,印度政府的資源傾向應該是有所平衡的,可是事實並非如此。由於地理位置和歷史原因,印度各聯邦的文化和種姓存在很大差異,再加上種姓制度的惡性迴圈,印度有些邦根本不受重視,發展資源被其他邦瓜分殆盡,氣得那些邦內的民眾只能搞獨立,目前在27個邦內想要搞獨立的邦包括阿薩姆邦、曼尼普爾邦、西孟加拉邦、特里普拉邦、安德拉邦等9個邦。
印度總理莫迪
面對想搞獨立的邦,莫迪該如何應對?或許只要搞明白各邦搞獨立的原因,問題也就迎刃而解。其實還是回到了剛才那個問題上——各邦發展的機會和資源不平等,導致有些地區的經濟落後嚴重,貧富差距大,民眾心理不平衡,才想著搞獨立,所以莫迪只要搞清楚如何合理分配資源,問題也就解決一半了。
剩下的一半就要加強印度的國民教育,提高印度全民的知識水平,淡化種姓制度,促進文化融合,減少宗教之間紛爭,就能破除固有的等級觀念,從根本上解決種姓不平等的觀念。只有當那些被看低的人種得到了足夠的尊重,當人們認為知識文化比種姓更重要,當貧富差距縮小,自然就沒有邦再搞獨立。
印度近幾年的發展還不錯,雖然GDP有些成分是虛的,但是GDP增速確實很快。印度之前沒有很多資源,只能先給位置好的,主流文化影響力較強的地方,現在有資源了,就不能再放任落後的地區不管了,不然印度搞個聯邦制的行政區劃只是個笑話。
印度舊種姓制度
或許莫迪現在面臨的是另一個問題,想要給落後地區更多的資源,就勢必要從相對發達一些地區拿一些出來,可是現在又有多少邦願意拿一些資源去分享給別的邦呢?如此看來,莫迪是該好好協調一下各邦以及各民族之間的關係了。
-
11 # 馬克觀察
如果算上阿魯納查邦和查謨-克什米爾邦,印度其實是有8個邦要鬧獨立,而獨立的原因是因為始終為印度教的主流社會所排斥,導致發展緩慢,窮則思變,自然加速了本民族意識的覺醒,從而謀求獨立。
而這些土邦主要有8個,分別是印度東北地區的阿薩姆邦、阿魯納查邦、那加蘭邦、梅加拉雅邦、曼尼坡邦、米左拉姆邦和特利普拉邦七邦,以及印度西北地區的查謨-喀什米爾邦。
印度這個國家,雖然是一個統一的主權國家,但也是一個鬆散的聯邦國家,因為是由28個土邦捏合而成。正因為印度是一個鬆散的聯邦國家,所以各地方邦政府有很大的勢力,始終存在同新德里政府的離心力,只不過強弱不一。
正因為這個背景所以不難發現,這些謀求獨立和分離主義的土邦其實很有地域特點,那就是位於印度西北部和東北部的邊陲地帶。這些地區既遠離首都新德里,又遠離印度教的核心文化島,或多或少的受到伊斯蘭教、佛教甚至東亞文化影響。
而地域限制與基礎設施薄弱,又限制了這些地區同印度核心區的聯絡,以連線東北地區與印度核心區的西里古裡走廊為例,該走廊只有短短的22公里寬,而東西向交通道路不超過10條,而且基礎設施並不完善,這嚴重影響了與印度核心區的聯絡,加重了當地分離傾向。
正因為此,印度東北地區一直是分離主義最嚴重的地方,其中的阿薩姆邦在20世紀90年代的動亂,甚至迫使印度軍隊調動了8個旅和4個師才勉強控制住。而更東面的曼尼普爾邦,更是在20年當中因為叛亂死亡了近6000人。
面對如此亂象,莫迪採取了胡蘿蔔加大棒的模式進行治理胡蘿蔔,指的是莫迪近年來對印度東北地區的政策扶植以及基礎設施建設。自從莫迪上臺以來,一直致力於改善東北部的環境,既增強印度德里政府對東北部的影響力,同時還為自己的印度人民黨在這一地區增加政治利益。
比如在古瓦哈提批准建立東北部最大的天然氣供應設施,在特里普拉邦開通連線印度洋港口的火車專線,在阿薩姆邦建立綠洲機場,在阿加爾塔拉建立體育場館設施等等。在今年2月份,莫迪在東北部走馬觀花式的訪問了東北七邦,帶來的刺激經濟的舉措一定程度上緩和矛盾,增長了經濟。
但是在用胡蘿蔔的同時,莫迪也在使用大棒式管理,這主要體現在增加印東北地區軍事力量以及強制推行國家公民登記冊(NRC)制度。
自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為了穩定印東北地區局勢,印度軍隊加強了對這一地區的管控與治理。而且除了常規部隊以及地方邦部隊,還部署了第3軍、第4軍、第33山地打擊軍、第17山地軍等4個軍團來防範與監管這一地區,對當地的叛亂武裝採取高壓態勢。
而在今年,莫迪為了便於管理與區分,更是強制推行國家公民登記冊制度,該制度將統一印度的公民身份,目的是防止非法移民、防止反叛分子,以及區分印度教與非印度教的公民。其中在印東北地區屬於強制推行,據阿薩姆邦治安部門負責人薩基亞表示,僅阿薩姆一邦,就在半年內強制推行了3000萬人。
所以莫迪的胡蘿蔔加大棒政策,一定程度上也對穩定謀求獨立邦的局勢起到了一定的穩定作用。
印度8個邦謀求獨立,是宗教、地域、經濟等一系列問題矛盾的產物,有些矛盾可以調和,但有些矛盾不可調和。雖然目前莫迪的政策能夠解決一部分問題,但是由於對邊境地區的信任度仍然不高,所以解決的矛盾也是有限的,而且也並沒解決印度教同其他宗教,以及種姓制度的這種根本性矛盾,所以印度各邦獨立的風險依然並且將長期存在。
回覆列表
莫迪的高招就是轉移矛盾啊!時不時的和鄰國來點小戰爭。欺負欺負巴基斯坦,實在不行還有北邊大國,三天兩頭的鬧一下刷存在感也好。不過也不敢玩的過火,就巴基斯坦有仇必報的性格,莫迪也討不到多少便宜。把北方大國惹毛了,萬一下手重點就被打回1962年了。多大的屁股穿多大的褲衩,熬粥一樣火候不到不好吃火候過了就糊了。不過莫迪絕對是個人精,國內國際都玩得溜。~高手!對於他個人的政治生涯絕對空前利好,但對於印度民眾來說,當家的心思不用改善民生為民謀福利,而是用在個人的政治地位絕對不是民眾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