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日堯居
-
2 # 本昌談歷史
一, 縣令的設定起於戰國止於清朝。至於縣令的級別,不同朝代不一樣,比如秦漢時期是五品或六品,這要根據縣域的大小不同而定,後來有的朝代縣令是九品,但總的來看,多數朝代縣令級別為七品,又因在皇家正式註冊的官員中,縣令是屬於級別最低的,所以"七品芝麻官”成了縣令的代名詞。
二,縣官雖然級別低,但權力是很大的,他是一個縣的一把手,俗稱"父母官”,集一個縣的稅收丶財政丶公檢法丶治安等所有權力於一身,啥也是他說了算,所以在老百姓眼裡就是管著一方的小皇帝。
三,縣令為啥怕舉人
舉人雖然從學歷上說比縣令低一個層次,縣令一般是進士,但今天的舉人雖沒權力當官,但保不準下一次皇考能進士,然後放官,說不定有啥背景高升,爬的比縣令官位高,所以縣令怕得罪舉人,給日後升遷設定障礙,所以不想得罪舉人。
更重要的是,能考到舉人學歷都是本地土豪,有經濟實力,財大必然氣粗,其家祖必然是本地一霸。那麼,縣令和本地舉人這些鄉紳之間,不用說得罪,就是處不好關係,工作也難開展,所以縣令怕舉人,特別是縣令管轄區域內的舉人。
-
3 # 可榮188
先從舉人的歷史發展來談,舉人一詞約源於漢代,漢代沒有科舉考試,選拔人材都是朝廷令郡國守相向朝延舉薦人材,所以就有‘英雄不問出處’,這種被舉薦的人通稱舉人,戰亂時期,也有各諸侯自己去尋找人材,如三國時期最有代表性,曹操劉備求賢若渴,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
到了隋朝605年,就誕生了科舉考試,朝廷透過考試來遴選人材,唐宋兩代設有進士科,凡應科目經有司貢部門舉薦者,稱‘舉人’。白居易有詩‘夙駕選舉人,東方猶未明’說的就是舉人考試景觀。隋、唐、宋三朝時期,被地方舉薦赴京考試者,謂‘舉人’。
到了明清時代,舉人的地位明顯上升,俱備做官的資格,相當於現在的儲備幹部。
明清兩朝的舉人是鄉試錄取者,這‘鄉試’可不是縣鄉舉辦的考試,而是省考,三年一次,在秋季,又稱‘秋闈’。那時的考試分三個級別,省考為鄉試,國考為會試,皇帝親點為殿試,即狀元的誕生。
因為在明清兩朝,舉人的稱呼已經變成了‘老爺’,已經俱備做官資格,它還有繼續參加科考的資格,考中‘進士’就已是官員了,但是舉人說不定哪天某地方缺官,吏部的任命書就送到手裡了。
知縣是最小的地方官,擁有絕對的權利,標準的山高皇帝遠地頭蛇,他為什麼怕舉人,或者說不得罪舉人呢,為官者都是勢利之人,多個朋友多條路,這舉人哪天時來運轉,搖身就變成同僚,也說不準在仕途上比自已混得更好,再說了舉人的許多同事有的已經做了官,知縣若不清廉也怕舉人檢舉告狀。所以知縣對舉人客氣如同僚。
壁立千仞,無慾叫剛。只要行得正,為官清廉,誰也不用怕。這知縣怕舉人可能也是封建社會官場的一大景觀吧。
-
4 # 興安雜談
在古代,知縣雖然只有七品,但在本縣內權利確實很大,大小事務一把抓,相當於縣長、縣法院院長、縣公安局長等等,但他們卻不願意得罪舉人,為什麼呢?
1、舉人是可以做官的。比如在明朝,舉人就可以做官了,如果你不想再往上考了,可以去吏部報到,有空缺就會安排你了。不過一般都是不入流的小官,比如海瑞同志就是舉人出身,他的第一個官職是福建南坪的教諭,相當於縣教育局局長。畢竟有可能是同僚,除非不得已,得罪你也沒有必要,萬一成了同事,低頭不見抬頭見,確實有點尷尬。
2、舉人可都是潛力股。在古代,考中舉人就很厲害了,一般都會繼續考進士,考上進士的人裡,排名好的可以進翰林院,甚至成為庶吉士,這是個培養朝廷大員的地方,出個內閣首輔也是正常的,你這知縣還幹不幹了?出幾個六部尚書、侍郎、給事中、御史啥的,奏你一本也夠你喝一壺的,所以萬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沒必要給自己日後找麻煩。
3、舉人都是寫文章好的。這些人沒事就寫寫文章,社會輿論就掌握在這些人手裡,負面新聞老上報紙你也不想吧。而且舉人自己就算考試沒考好,同學、同科還是很多的,社會關係這方面可不能小看。那時候讀書人社會地位高,中舉後可以免賦稅,見到縣官也可以不下跪,屬於有了一定特權的人,這樣的人除非有必要,還是不得罪為妙,這不一定是怕,而是一種官場智慧。
4、古代能夠讀書中舉的人,很多是當地的鄉紳,家庭殷實,在地方上比較有地位和勢力,縣令在很多方面需要依靠這些鄉紳,換句話說就是,這個縣令能不能得到地方士紳的支援,也很有可能有利益糾葛在一起,所以對這些人還是儘量不要撕破臉皮的好,正所謂你好,我好,大家好!
-
5 # 一笑讀史
1、舉人的由來
在先秦時代,中國的取仕制度主要是以“分封”為主,比如,周天子武王建周朝後,就將自己的屬親、有功之臣及前朝貴族按照“公候子伯男”的級別,分封到全國各地,爵位全靠世襲。在這個時代,平民幾乎沒有什麼上升的空間。
漢朝延續了秦朝的郡縣制,為了適應國家統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選拔官吏的制度,這就是“察舉制”,凡是被舉薦者,都稱之謂“舉人”。
而到了唐代,只有報考了進士科的考生均稱為“舉人”;到了宋代,範圍進一步縮小,只有在鄉試考中者才能稱為“舉人”。
2、宋代的舉人在宋代的“舉人”只是具有了參加京城會試的機會,並沒有做官的機會,並且,“舉人”的身份也不是終生的,僅僅是一次性的,如果在會試中沒有被取消,“舉人”身份隨之取消,想下次參加會試,必須再次取得“舉人”的資格才能參加會試。所以,在宋代的“舉人”身份雖然重要,但是,含金量不高。
3、明清時代的舉人到了明清時代,“舉人”的含金量高起來了,這個時候,“舉人”的資格終生有效,進退都比較自如,進,可參加京城會試,考中了,可以授以“進士”,考不中,下次仍然可以參加會試;退,由於本身具備了當官的資格,朝廷官職一旦出現空缺,“舉人”就可以頂上去。一般“舉人”都是授以知縣、候補知縣、教諭等官職,也有授予知府的。
因此,在明清朝代的讀書人,一旦考中了“舉人“,基本上就實現了當官的願望。即使暫時沒有官職而當,社會地位也有極速上升,比如《儒林外史》中的范進,一旦中舉,自然會有人前來巴結,送上銀子,生活水準步入富貴階層,而一旦進入這個圈子,仕途的上升空間也是巨大的,比如范進,在成為了舉人之後,還成功的考取了貢士,接著參加了考試,最後真的成為了進士,直接成為了一個四品官員,而這些,都得益於他中”舉人“以後。
這就不難理解,"舉人”即使沒有授予官職,知縣也不會輕易難為他們,這是因為,一旦朝廷官職有空缺,“舉人”就可能馬上頂上去,也許是跟自己是平級,也許還要比自己目前的官職還高,在那個官本位的時代,今天得罪了“舉人”,明天就可能成為自己仕途的絆腳石。
-
6 # 四川達州人
知縣或者縣令,是本地一把手,軍政法一手掌握,所謂副縣長的縣丞縣尉,縣辦公室主任的主簿,個人幕僚的師爺,均已經沒什麼實際權力,縣中的行政人事司法財稅四樣,都實際是知縣說了算。
因此,也就有破家縣令的說法。
然而,知縣縣令的權力依舊有制約。所謂皇權不下縣,鄉鎮農村地方都是宗族自治,知縣的權力觸手在涉及基層的時候,多體現在財稅與司法案件上。
對廣大農村,知縣本人有心無力。而廣大農村鄉鎮的實際掌握者是誰?
士紳也。也就是舉人秀才。
知縣想要安定地方,收取賦稅錢糧,都需要士紳的支援,否則幾個稅吏,十來個衙役就能收取全縣的稅金賦糧?
此外,舉人是士的身份,享有不繳納稅金的特權,屬於國家的統治階層成員。同樣也有龐大的老師、同學、座師、同年關係網,或在鄉鎮從事教育,或給高階官員做幕僚,知縣都得與之平輩交往,又何必得罪舉人?
-
7 # 歷史守望者
縣令不敢輕易得罪舉人至少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舉人的社會地位不低,雖說舉人不是官,但是已經具備了做官的資格。明清時期的縣令一般都是進士出身的,當然清末時期捐官等特殊情況另當別論,單就現階段的“學歷”和社會地位來說縣令都比舉人要來的高,但是一個人能考中進士當上縣令,他的智商自然是不低的,一些基本的人情世故和明哲保身的常識是不會不懂的。簡單說,現階段縣令是比舉人優越的,但是從長遠看的話誰也說不準,一個明智的縣令自然懂得為以後留條後路,畢竟舉人一旦考中進士,那最差也能是和自己平起平坐的縣令了。
再者,一般來說舉人在當地民間都是具有較大號召力和影響力的,縣令要管理好一個地方,有時候也得靠當地計程車紳大戶,所以縣令不敢輕易得罪舉人應當也有依靠舉人的社會影響力來協助治理轄區的考慮。
此外,古代的讀書人看重同窗和同科這層關係,一個人能考上舉人,難保他的同學或同科裡面沒有做大官的,這應當也是縣令在處理與舉人的關係時會斟酌的因素之一。
以上分析的還只是沒有特殊背景的舉人,如果是有特殊背景的舉人,那縣令就更加不敢得罪了,比如某個舉人是某某大官的女婿、親戚等等,那麼縣令就更加不得不給這位大官面子了,這點好理解。
-
8 # moment初夏170
其實很簡單,你一個成年人可以欺負欺負小孩子因為沒有還手之力,但如果對方也是成年人,雖然年紀比你小,但是公安局長的候選人你還敢嗎,古代舉人是很有地位的,就是
參考范進中舉,如果舉人真的做了官但到時還比自己大,不給自己找麻煩嘛,如果遇到一個大度的人到無所謂,但倒黴呢,雖然雍正皇帝改革,士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但把孔孟的大帽子抬起來,當官的也怕,畢竟自己也是讀書人
-
9 # 史道驛站x
知縣是個七品小官,很多人把它叫作芝麻官,這說明知縣跟哪些一品二品大員比起來確實小得可憐。可實際上知縣也是一方父母官,權力還是相當大的,沒有人說得那麼不堪,在地方上也是掌握生殺大權的人。地方上有個什麼事,還是要知縣來做主。
知縣是掌握實權的官員,比起其它的虛銜那還是不同的,大家知道在明清時期千總是正六品,可在知縣面前連個屁都不是,知縣連抬眼看千總都不願意看,還別說想在知縣面前撈個座位,老老實實的站著跟坐著的知縣說話,這實在讓人感到奇怪,看來有時品級並不能說明問題。
但是作為父母官的知縣對於舉人卻是畢恭畢敬,對舉人禮貌有加,舉人是沒有品級的,也不是正式官員,為何知縣會如此呢?舉人不是正式的官員,但舉人是貯備官員,他隨時有入仕的可能,每個縣裡舉人的數量是屈指可數的,學子中了舉人,作為父母官的知縣都會親自登門道賀,並看看舉人有什麼需要幫助的,既然知縣如此,舉人也是禮尚往來,關係一般都處理得比較融洽。
知縣是一個縣的最高長官,真正的一把手,雖然在明清朝,知縣都配有副手縣丞(八品)和主簿(九品),但他們都是要看知縣臉色行事,沒有什麼權力,知縣相當於黨政軍的一把手。地痞流氓鄉紳豪強一般還是不敢去惹知縣的,知縣老爺發了脾氣,可是吃不了兜著走。
自從隋朝開始,科舉制度一直被延續到明清時期,讀書人的出路就是透過科舉考試,‘’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學子們透過科舉考試,獲得秀才、舉人、進士等頭銜,考中進士後就可以去做官了。如果職位太多,進士太少,朝廷也會從舉人中挑選官員來補缺,所以千萬別不把舉人不當官。中了舉人就有人稱‘’老爺”了,那也是個人物,因此考了無數年的范進中舉後,興奮得瘋了。
官場的規矩和潛規則知縣是很熟悉的,他們也會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與舉人友善,是為自己以後著想,說不定那個舉人在中進士後,飛黃騰達,今後有可能是自己的上司。再說舉人的同學很多,根系四通八達,結下樑子可不好,萬一那天使陰的,日子就不好過啦。善待舉人就是善待自己,舉人見知縣,知縣會安排座位給舉人,這個待遇比六品千總高很多。
因此我個人認為知縣沒有必要得罪舉人,而且還可以與舉人結交成朋友,不是有句話叫‘’官官相護‘’嘛,多個朋友也多條路啊,本來舉人數量就少,能中舉的人也不是一般的人,肯定有一定的才華,同時舉人也是當地的驕傲。知縣善待舉人,還能體現知縣是識才之人,這樣也可以給他帶來好的口碑。
總之!知縣不輕易去得罪舉人,還是為自身考慮,因為每個人的關係網不同,萬一舉人有個大靠山,後果就很嚴重。
-
10 # 圖文繪歷史
七品知縣,一縣最高長官,不會輕易得罪舉人,其原因就是舉人有功名在身,朝廷已登案造冊,既可以下屆科舉中進士直接做官,也可以透過揀選、大挑等政策進入官場,再不濟入哪個官老爺府上成為師爺,也能飛黃騰達,等於說舉人的仕途已清晰,只是時間早晚而已,知縣何必去樹立個敵人呢。
清代舉人四方牌。古代科舉,只要考中了秀才,就有了身份,不但可以免些賦稅,還能在私塾當個教書先生,雖不能富裕,也能養活一家人,見了知縣大人,拱手即可,不用下跪;如果進一步考中了舉人,那就是一隻腳邁入了官場,有很多出仕的機會,對於做官來說,舉人和進士區別在於,中了進士就可直接做官,舉人要等著朝廷來挑選。
晚清名臣左宗棠,就是以舉人身份入仕。何為揀選、大挑,據陳康祺《郎潛紀聞》描述“舉人大挑始於乾隆,吏部新議選法,一等用知縣者,又借補府經歷,直隸州州同,州判、屬州州同、州判,縣丞,鹽大使,藩庫大使,凡九班;二等以學正、教諭用,借補訓導,凡三班;時謂之九流三教”。
廣東恩平歇馬村,明清兩朝共培育400多名舉人,被稱為“舉人村”。《閒談筆記》也有類似的記載,意思是乾隆開始,考中舉人計程車子,可透過吏部選拔做官,一般會看文藝、相貌,選中者,上至知縣,最小也是個八品教諭。當然更多的舉人所衷心向往的,還是第二年赴京會試,中進士才是最終目的,有些舉人屢試不中,又不被朝廷選中,會進到縣府、知府成為一名幕友,也稱為師爺,獲得名聲與地位。
-
11 # 談古論今一覽風月
七品知縣實權派人物,他們對自己管轄內的舉人一般都很尊敬,輕易不敢得罪,一.他們同是讀書人,讀書人還是互相追捧的。都是孔老夫子的學生嘛,就是生員見了知縣大人也只是行禮。二.舉人都是科舉取得的功名,只要中了舉就有可能補缺,有時能補知縣缺,有時能補知府或者京官實缺。所以知縣不敢輕易得罪,萬一自己管轄的舉人補了實缺比自己的職務高那不得給自己小鞋穿嗎?
-
12 # 晴空莽莽
七品知縣雖是芝麻小官,實則山高皇帝遠,手握一縣生殺大權,若是為官清廉百姓安穩無憂,若是橫行鄉里多數求告無門,這樣類似“土皇帝”的存在,為何不敢輕易得罪舉人呢?
首先,舉人的地位不容小覷以清代為例,讀書人考取的功名分為童生、秀才、舉人、進士。童生作為最底層的存在,清朝260多年間總共誕生不到300萬童生,相當於一年10000+,10來歲少年考上童生是前途不可限量,五六十歲還在考秀才的老童生是受人恥笑的。實際上童生沒有任何的福利待遇,只是考取秀才的基礎前提。
秀才考試跟一年一次的高考差不多,考上了可以見官不跪、免除徭役賦稅等,拿不到補貼。據統計清代總共有46萬秀才,看似比例挺高,然而這是一年年累積下來的(包括考不中舉人的秀才),運氣不好的從少年考到白頭都難有寸進。譬如《儒林外史》中王玉輝那般白髮蒼蒼的老秀才,窮困潦倒靠賣女求名聲實在悲哀。
舉人老爺,對窮苦百姓來說,那就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儒林外史》提到兩位腐儒周進暮年登第、范進中舉的場景那簡直是苦盡甘來。清代記載著共有15萬舉人,平均一年不足600,再過三年考進士錄取300人。這可不是二分之一的機率,而是無數年遺留下來的舉人的共同競爭。
明清士大夫通常稱呼儒生為“朋友”,這無關年齡,再老的童生都只能稱為“小友”,再小的秀才都是“老友”,而只要成為舉人都可稱“老爺”,因為舉人達到最低的選官門檻。
其次,舉人未來發展有無限可能1、舉人有資格考進士,未來潛力高低無法預計,你七品知縣輕易得罪,難保不會自食惡果。再說官場人脈靠積累,互相幫助左右逢源,也許有機會成為“雞犬升天”的一員,沒準還要靠人提拔,如今不僅不去得罪,還可以播灑點小恩小惠,雪中送炭永遠比錦上添花來得好。
以范進中舉為例,去縣裡考個舉人,家裡人還得斷糧三天給他湊盤纏,中舉後送吃穿、送田產、送宅子、送僕人的。他丈人前後態度的轉變在我們看來有些滑稽,在那個時代卻是常態,讀書考功名是窮苦百姓改變門庭的唯一途徑。時來運轉,
范進後來中了進士做到國子監司業、山東學道。
2、不考進士的話可以直接參與選官,從知縣做起,全憑政績和能力,舉人幾乎擁有和知縣平起平坐的資格。當然不是所有舉人都有選官的機會,還要看運氣、疏通關係等等,但是誰知道機會什麼時候就到了呢?
以晚清名臣左宗棠為例,他20歲考鄉試中舉,此後六年三次會試不中,後來潛心專研農事,關注鴉片戰爭等國事,苦心孤詣磨練自己,後來與林則徐相見交談,稱讚“絕世奇才”,從此聲名鵲起,參與太平天國平叛,興辦洋務運動,收復新疆等,坐上兩江總督,成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
若是當初有某個知縣得罪他,恐怕是戰戰兢兢惶惶不可終日了。
為官明哲保身之道:若為七品知縣,通常有兩種途徑:
第一種是舉人選官來的,面對同樣的舉人其實不會有特別的優越感,因為對方也有機會得到與自己相當的地位,甚至比自己更有前途。因為舉人一旦選官,是不能再參加會試的,沒有機會成為天子門生,正常情況下很難混進權力中樞。
舉人一旦透過會試,那地位迅速逆轉,換成自己點頭哈腰,如果不是觸犯原則底線的小糾紛,何必呢?
第二種是進士入基層積攢資歷,親身經歷過的就更不必說了。興許是未來同僚,多個朋友總比多個仇人好,在如履薄冰的官場上需要相互扶持,任何細節過錯都有可能帶來滅頂之災,成為仇家的攻殲弱點。
譬如東晉的王羲之混官場,瞧不起王藍田辱及父母,最終人家成了自個頂頭上司,開始明察暗訪搜尋證據伺機報復,為了避免名譽掃地,王羲之不得不灰溜溜地辭官歸隱。
為官就算不犯錯誤也難免遭人汙衊,若有三五人的交情,總會有轉圜的餘地。
綜上所述,七品知縣雖擁有很大權力,卻不敢輕易得罪舉人的原因:一是舉人進可攻退可守,未來發展不可估計;二是官場經營多個朋友多條路,互相幫忙積攢人脈;三是為明哲保身。
你如何看待呢?
-
13 # 澹奕
古代的舉人,其實就是準官兒,一隻腳已經踏進了仕途。
知縣在古代並不算是什麼顯赫的官兒,通常也就是七品,不過在知縣管轄的那一畝三分地上他還是非常有分量的,還真是說一不二。
俗話說“破門知縣,滅門府尹”,知縣雖然在管轄地很厲害,但他們對舉人都很客氣,畢竟古代如果考試中舉基本就意味著一隻腳踏入了仕途,可以說前途無量。
知縣,誕生於宋朝時期,當時普通的縣官稱作縣令,重要的大縣長官通常都是京裡調任的,稱作是知縣,地位比縣令要高不少。
不過宋代的知縣,一般都是暫時從京裡調來管事兒的,直到後來知縣的設定不斷變多,才取代了縣令,成為了縣地方正式的長官名稱,尤其明清時期。
古代的知縣通常為正七品,這個品階並不算高,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知縣在自己管轄的地方上,還是非常有分量的。
可以說,古代的知縣在縣內,是絕對的當家人,說什麼是什麼。
再來說說舉人,隋唐科舉制誕生完善之後,寒門出身者入仕成為了普遍現象,尤其兩宋時代開始,大多數朝廷中人都出身科考。
古代的科舉考試其實是非常複雜的,需要一層又一層考試,最基礎的就是“童生”,如果通過了縣試、府試與院試,那麼就能夠成為秀才。
不要以為秀才非常容易考,古代很多白髮蒼蒼的童生仍舊是童生,而考上秀才之後就意味著有了功名,不再是普通的讀書人。
秀才這個等級就可以免除徭役、上堂不跪、打官司不能用刑等等很多的權利。
在秀才之上當然還有考試,古代會每隔三年舉行一次鄉試,在各地的首城乃至於京城舉行,成為秀才之後才能參加考試,主持鄉試的都是皇帝派的人。
如果鄉試考中,那麼就能夠成為“舉人”,這種情況就稱作是“中舉”,考中舉人非常困難,古代七老八十的秀才還在考,是很普遍的。
儘管舉人與秀才在表面上只不過隔著一場考試,但兩者有巨大區別,秀才不過是享有一些特別的權益,而舉人卻是真正的準官兒,不再是平民。
過去的人稱秀才是窮酸秀才,但舉人往往被稱作是舉人老爺,可見其地位。
只要考上了舉人,那麼就可以擔任一些地方上的職位,雖然不大,但至少已經是官兒,如果想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還要再考,也就是春闈會試。
古代參加鄉試的都是秀才,而能參加會試的,只有舉人,明清時期主持會試的,要麼是六部尚書要麼是殿閣大學士,最低也是個正三品副都御使。
相較於鄉試,會試的難度更大,因為錄取的人數極其有限,能夠在三十歲前考中極難,能夠一次就考中的更加鳳毛麟角。
如果會試成功,那就成為了貢士,如此就獲得了參加殿試的資格。
所謂殿試,就是科舉之中最後一場,也是等級最高的,殿試都是皇帝親自主持的,因此通過了殿試的考生,在古代被稱作是天子門生。
其實,殿試倒是沒會試、像是那麼難,一般就是考個策論,畢竟能夠參加殿試的,都已經是人中龍鳳有真才實學的人,殿試透過率也非常高,幾乎百分百。
透過殿試後就成了進士,而一甲前三名,也就是人們熟知的狀元、榜眼和探花,二甲的話就稱作是進士出身,三甲則稱作同進士出身。
考到了進士,科舉之路也就到頭了,也就獲得了幾乎擔任所有職位的資格。
科舉制之下,只要成為了舉人,那麼就獲得了入仕資格,不過舉人只不過是最基本的,通常只能擔任一些學官,要擔任更重要的職務只能繼續考試。
古代的知縣,也有不少都是舉子出身,還有貢士出身,他們做了知縣之後,通常也不會再繼續參加科舉,而是等待著升遷罷了。
可沒有職務在身的舉人不同,他們還是要繼續考試的,舉人們當中,到底有多少會考到貢士還有進士誰也說不好,萬一將來做輔做宰,那可不是好惹的。
知縣們不惹舉人,既是法律要求,更加是為人處世的明智之舉,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
14 # cc小二君
我們首先先說一下知縣和舉人身份便於捋清關係,才能更好說明為什麼不敢輕易得罪舉人。
說起知縣,在古代經常被稱為“七品芝麻官”感覺根本沒有地位。那就大錯特錯了。
知縣:相當於現在的縣委書記兼縣長。
那麼舉人呢?
舉人:是科舉考試中鄉試的合格者。
這個各位可能不太清楚,那麼解釋一下,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分三級:鄉試、會試、殿試,而鄉試是三級考試中最低階的,是不是感覺一個最低階的也只是一個小老百姓也沒什麼嘛。
大家讀書的時候都讀過《范進中舉》的故事吧。范進中舉後,還沒有正式做官,張鄉紳就主動前來拜望,送錢送房道賀,這位張鄉紳就是舉人出身,做過一任知縣。
以清代為例,考中舉人就取得了做官的資格,主要是有三種。
1.揀選
舉人可以參加會試,會試每三年一次,連續考三次都考不上進士的舉人可以選擇到吏部註冊,取得任國子監丞、知縣、直隸州州同的資格,謂之“揀選”。
2.大挑
除了揀選,朝廷還會就“三科不中”的舉人進行“大挑”,“大挑”每六年舉行一次,面試之後定為一等、二等,一等可為知縣,二等可為教諭、訓導等。
擷取除揀選、大挑外,清廷還規定,候選期滿的舉人,吏部可以按照,向朝廷申請予以擷取,被擷取的舉人可以做官,一等可為知縣,二等可為直隸州州同、鹽、庫各大使用。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三種情況,只表明舉人具備了做官的資格,但有資格不意味著一定可以做上官,最主要的還要看官缺情況。如果沒有職位空缺,就當不了官。如果在腐敗情況下就更沒指望了。
現任的七品知縣,要麼是進士出身,要麼也是舉人出身,轄區內的舉人將來很有可能會入仕做官,跟他們平起平坐,甚至會可能超越他們,誰知道對方會取得什麼樣的成就?當然不能輕易得罪。
比如:晚晴重臣左宗棠就是舉人出身,最後不也是位居督撫,封疆大吏?
即便一個落魄舉人,沒有能力做官,但也是有出身的讀書人,對現任知縣而言,大家都是讀書人,都曾十年寒窗苦讀,彼此相互理解,沒必要鄙視對方,更沒必要刻意得罪。
-
15 # 長春樹48509
簡單講,舉人是有功名註冊在政府檔䅁上。所以進官府不用拜見的。再加上前途無量。若是考上狀元,官還比他大,也未知。在有,舉人發現縣官不良。還會去舉報,平民百姓一般都不會。
-
16 # 戴生講史
舉人可不是一般人,那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在《儒林外史》裡的范進中舉的故事中,中了舉人的范進在極短的時間裡名利雙收,不但有房有錢了(馬上有人送房子送票子),還與做過縣令的富戶稱兄道弟了起來,他的岳丈胡屠戶更是直接高呼“舉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前後反差呢?要知道當初范進沒中舉人的時候,那可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前後的態度變化其實反映的就是中國科舉制的魔力。與秀才不同的是,如果中了舉人,其實半條腿已經算邁進了統治階層裡去了,如果就此停止科舉考試,就按著這個舉人的身份,也是可以直接去吏部報到的——命好的話,直接就可以去補縣令的缺了。
而如果能夠更進一步的話,從舉人到進士,那更是光宗耀祖,起步必有一個七品的縣令做一做,古代的縣令那可就是正兒八經的“百里侯”、“父母官”了,俗話說,三年清知縣,萬兩雪花銀,在自己的縣城那可真的是土皇帝了。
所以我們就會發現,其實做縣令的進士和可能做縣令的舉人,他們可能是會有重合的,今天你是縣令,我是舉人,但是明天我們就可能都是縣令了,甚至說不定明天我也是進士起點的縣令了,這種情況下,你是七品縣令,你會得罪舉人嗎?恐怕是不會的,不但不會,大概還是要交好一番。
除了這些比較虛的東西之外,實在的東西其實也有——舉人的特權地位是收到朝廷保護的,就算你是一個七品縣令也無法無視舉人的這種特權。
比方說見官不跪、免除賦稅之類的這種特權,這都是舉人的常規特權。能做七品縣令的人也都不是傻瓜,都是千年的狐狸了,哪會有人真的冒著得罪整個科舉圈子的風險去得罪舉人呢?
並且由於舉人的身份,使得他們的財富積累速度將會在當地變得很快——各種土地兼併和投靠的行為,會讓這個舉人的家族迅速繁榮興盛,而舉人的家族一旦發育充分,就會不可避免的演變成當地的豪門,知縣說到底就是個有任期的流官,而這個舉人家族才是當地秩序的監管者和執行者——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舉人家族變成豪門之後,知縣不開眼的去得罪,往往很快就能嚐到當地豪門的報復行為。因而為了自己的任期能夠平平安安順順利利,沒有知縣會幹打擊豪強的事情的。
-
17 # 小爪爪冰棒兒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在古代科舉是唯一比較公平改變人生的方式。正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古代科舉:童生(第一級縣試)——剛開始學習的小孩。秀才(第二級府試)——最低階的考試合格者稱為生員,也叫秀才。舉人(第三級院試)——生員(秀才)應三年一度的鄉武,合格者稱為舉人。貢士(第四級鄉試)——參加全國範圍科舉考試(會試)及格後獲得的資格,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進士(第五級會試)——舉人參加在北京的會試殿試,合格者稱為進士。
在古代秀才就可以見縣官不跪了,至於舉人如果參加殿試得中就直接成進士了可以分官了和縣令也就同級了,要是運氣好弄一個肥缺或可進翰林院就更了不的了。所以所以縣官會對其禮遇。
-
18 # 靈石蘊
古代士、農、工、商四民階層分明,縣令許可權很大,古代有”破家府尹,滅門縣令”之說,但這其實是針對普通百姓以及商賈,對於鄉紳,他們其實為合作關係,關係處不好,縣令也做不長久
這鄉紳,基本都有舉人頭銜,而舉人則是士族,就階層來說,他們和縣令屬於同一級
階層一致,為何坐鎮一方的縣令不敢輕易得罪舉人呢?這就要說到古代皇權官制
縣令屬於地方大員,執掌一地政務,許可權很大。不過為了避免地方做大,縣令都是流官制,需要異地為官,這就導致他們在完成各種政務時,需要藉助地方鄉紳力量
想一想就明白了,稅收要找鄉紳、破案要找鄉紳、徵兵要找鄉紳、修橋鋪路各種農田水利建設也得找鄉紳,組建縣衙的各級吏員,和鄉紳還有千絲萬縷聯絡
如此,縣令如何敢輕易得罪呢?畢竟獨木不成林,做事都得靠幫襯嘛
自古皇權不下鄉,作為皇權基層觸角的縣令,如果不會玩,可能他的政令都出不了縣城。當然,一般情況鄉紳也不會和縣令對著幹,畢竟地頭蛇也只是蛇而已,發起狠來縣令拼兩敗俱傷引來大軍搞個雷霆萬鈞,地頭蛇也只能受著
-
19 # 使用者李森
縣官稱為七品芝麻官,一是說縣官數量很多,二是官職低微。雖然縣官職位不高,權力和實力卻不容小視。縣官主管一縣範圍內軍政民事,天高皇帝遠,為我獨尊,治下子民哪敢不服服貼貼,是名符其實的父母官。
但是有了功名的人,縣官就得另眼看待了。秀才見縣官就可以不下跪,即使秀才犯了法,在不革去功名之前縣官審案也不得用刑。
縣官對待舉人更是必躬必敬了。舉人除了享有秀才的一般特權以外,舉人是可以入仕為官的準官員。
舉人是透過層層考試選撥出來的優等學子,首先要考過童試,再考中秀才,才有資格參加鄉試考取舉人。
鄉試是朝庭十分重視的考試,也是極為嚴格的。朝庭指派負責監考的官員必須具備三品以上官階,享有欽差大臣的同等權力。對待考生的資質也制定了一套嚴格的審查制度,以保證從參考者中能選撥出合格的人材。
參加考試的考生達到了錄取分數線,符合錄取條件,就取得了舉人資格。
平時常說某某考中第多少名舉人了,也稱“發解”,“發達”,習貫上都把舉人稱為老爺。
考中了舉人也就具備了作官的資質,吏部可以從中選撥舉人入京為官,沒有選中的舉人也有機會補任為縣官。
所以縣官一般不會刻意得罪舉人的主要原因,還是縣官從自身利益考慮的。
一是:縣官與舉人是同僚身份,俗話說官官相護有牽連,現舉人保不定將來還會成為上司。
二是:一般舉人家景都很殷實,在地方上也都有一定勢力。在縣官的治域記憶體在著舉足輕重的歷害關係。
所以縣官對舉人都要令眼看待,輕易不會遭惹得罪舉人。
-
20 # 彌伽上人
秦代實行郡縣制,皇帝中央集權,授予地方官(郡守丶縣令,甚至亭長),主管徭役丶稅收、刑獄、警備丶司法等直接關係地方民生的權利。可以說一方百姓生死貧富,都掌握在生存地官員手中。唐代開科舉,李世民為"攬天下英雄入掌中",將讀書人納入仕途(控制民間與論,讓讀書人少說朝廷是非,並監控現任官吏言行,可謂一箭雙鵰)。知縣一般與讀書人井水不犯河水(除非矛盾、利益達到水火不相容地步,地方官要同讀書人拼個魚死網破)。科舉制也形成了讀書人一個特殊群體(清流)。從中央到地方,讀書人自詡清貴(標榜不阿權勢,敢於直言)同氣相通,遇有不順心,聯名向皇帝奏報內情申訴理由,皇帝也不敢掉以輕心(詔令調查)。地方官吏又恨又怕無可奈何,這也是不敢輕易得罪讀書人的原因之一。
回覆列表
因為一旦知縣發狠,那後果不堪設想,俗話說“破家的知縣,滅門的府尹。”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知縣還沒有怕過誰。不過,知縣需要略微給舉人一點面子,否則情況很尷尬。 我們聊一下明清時期的科舉制度,按照當時的傳統,讀書人需要參加科舉制度獲得秀才、舉人、進士等頭銜。只有考中進士,就肯定能夠獲得官職。在進士數量不夠的時候,吏部會從舉人中進行挑選。換句話說,舉人也擁有做官的資格。在民間一直有“窮酸秀才”的說法,但是舉人都不窮。
由於自己擁有做官的資格,即使現在沒有做官,說不定什麼時候,吏部的公文就到了。因此,普通百姓一般稱呼舉人為“舉人老爺。”縣裡的鄉紳們,對舉人非常客氣,因為這是一個十足的潛力股。至於知縣大人,如果有一位秀才考中了舉人,知縣甚至會親自上門祝賀。因為,幾年以後,大家很有可能就是同僚。對於知縣來說,對一個朋友好過多一個對手。 對於知縣來說,只要不是嚴重問題,自己不會激化與舉人的矛盾。既然是舉人,肯定有座師和同年,舉人沒有做官,不代表座師和同年不是官。
一旦矛盾激化,舉人的同年或者座師很有可能介入,這就會上升成為文官內部矛盾。此外,舉人都有資格繼續參加科舉。一旦舉人考中進士,立刻與知縣大人平起平坐。在明朝統治的後期,南直隸曾經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舉人前往縣衙拜會知縣大人,在知縣面前,舉人竟然有座位,待遇比正六品的千總還高。不過,知縣的座位高於舉人的座位,舉人畢竟不是官。就在雙方聊天的過程中,舉人的就職文書到了(吏部委任舉人為某縣的知縣),知縣大人立刻起身祝賀,並且坐到了舉人的旁邊,因為雙方成了平級幹部。
所以說,知縣不會得罪舉人,除非舉人欺人太甚。其實,在古代社會中,雖然每個縣都有一群秀才,但舉人的數量非常少。有的縣甚至一位舉人都沒有,即使是江南地區,舉人的數量仍舊不多。新知縣到達一個地區上任以後,一般都會花錢從前任知縣的手裡買一份關係表。 全縣有沒有官宦家庭、朝廷勳貴或者舉人等等,如果有,知縣會盡可能的躲避這些人。尤其是江南地區,由於江南地區的文風很盛,當地的知縣們更加小心。因為說不定某一個鄉紳的關係,能夠直接聯絡到六部九卿們,尤其是吏部和禮部。當然,對於一般的秀才們,知縣大人不會太客氣,畢竟雙方的差距太大。按照道理來說,知縣有監督縣學的責任,算秀才們的半個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