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唐明國亮

    在沒有冰箱、沒有空調、沒有電扇的幾千年裡,古人運用其智慧,創造了好些行之有效的避暑方法。

    一、搖扇子納涼

    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納涼,扇子多是用竹編的,古人稱之為“搖風”,又叫“涼友”。經濟條件好的人家會買用絹帛製成的扇子,搖起來也輕鬆,如果是文人墨客再在扇面上寫詩作畫,還真有些情趣。如果是達官貴人,在酷暑則可以享受“人工風扇”帶來的愜意。

    搖扇是一種需要手指、腕和肩部關節、肌肉協調配合的上肢運動。盛夏時節,老年人經常搖扇納涼,正是鍛鍊上肢、關節、肌肉的好機會。老年人夏日搖扇應有意識地多用左手,從而有效地預防和減少血管疾病的發生。

    二、青銅冰鑑

    青銅冰鑑是中國戰國時代就已發明的“原始冰箱”。青銅冰鑑1977年出土於湖北隨縣曾侯乙墓中,由銅鑑、銅缶組合而成,缶套置於鑑內。冰鑑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裝在鑑內的缶四周的冰塊,使缶中的酒降溫的。

    中國古代,人們喜歡溫酒,溫酒不傷脾胃;夏季時也嗜喝冷酒,冷酒可以避酷暑。楚國地處南方,盛夏時飲冰鎮酒,自然是莫大的享受。

    “挫糟凍飲,酎清涼些。”《楚辭·招魂》中的這兩句話就是說,夏天飲酒,撈淨糟沫後進行冰鎮,喝起來清涼味甘,煞是舒服。

    三、木質冰箱

    清代宮廷普遍使用以天然冰製冷的木質冰箱,這種器具當時被稱作“冰桶”,“洋桶”,是由古代的盛冰容器——“冰鑑”演變而來的。它們一般為木胎,多用紅木、花梨木、柏木等材料製成。外形口大底小呈鬥狀,上面以厚木板為蓋,腰部上下箍銅兩週,箱的兩側設定便於搬運的銅環,四條腿足為硬木活中的敼腿膨牙做法。足下安託泥,用以隔溼防潮。

    這種冰箱不僅外形美觀,而且結構科學合理,與現代冰箱有異曲同工之妙。箱內一般採用導熱性較弱的鉛或錫為裡,這樣既能起到較好的隔熱效果,延長天然冰的使用時間,又可以避免融化的冰水侵蝕木質箱體。蓋板通常為兩塊,其中一塊固定在箱口上,另一塊是活板。使用時可將活板取下,先在箱內放入冰塊,然後便可以將瓜果、飲料等食物鎮於冰上。箱底有小孔,可以隨時排放冰水,保持箱內清潔;箱蓋則雕有鏤空的通氣孔,用於散氣通風,在保鮮食物的同時,亦可藉助裡面排出的冷氣降低室內溫度,進而起到“空調”的作用。由於木冰箱的成本較高,使用場合主要限於宮廷和上層權貴之家,因此流傳下來的實物並不多見。

    四、掐絲琺琅冰箱

    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一對清代乾隆年間的掐絲琺琅製品,獨具特色。 這對掐絲琺琅冰箱,大小、形狀完全相同。每件箱重102千克,高45釐米,上下均呈正方形,其中口部邊長72.5釐米,底面邊長63釐米。箱體為木胎、鉛裡,表面均採用掐絲琺琅工藝。蓋面和箱體四周為纏枝寶相花紋,底面為冰梅紋飾,色彩豔麗,工藝優良。蓋的邊緣採用鎏金工藝,並飾以“大清乾隆御製”款。箱底一角留有一個圓形小孔,蓋面則有2個銅錢狀通氣孔。箱體兩側共有4個堅固的雙龍戲珠提環,造型別致美觀,便於搬運抬放。此外,每件冰箱還配有一個高31釐米、重21千克的紅木箱座,四角包鑲獸面紋飾,座的造型與工藝同樣別緻、精細,與安放其上的冰箱渾然一體。

    五、唐代空調房

    唐宋時期,避暑納涼已成為皇家宮廷、高官顯貴夏季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其避暑方式也十分奢侈。唐代時,皇帝在宮廷中建有專供避暑用的涼殿,殿中安裝了機械傳動的製冷裝置。這種裝置,採用冷水迴圈的方法,用扇輪轉搖,產生風力,將冷氣傳往殿中。同時,還利用機械將冷水送向屋頂,任其沿簷直下,形造水簾,激起涼氣,以達到消暑之目的。這種製冷裝置利用自然水冷,具有較高的降溫能力。

    六、行宮避暑

    清代,皇帝喜歡在夏天去行宮避暑,凡是皇帝、后妃所在之處,必須在夏至前搭好腳手架,高過殿頂,頂上用葦蓆鋪好。天棚雖然破壞了宮殿的美觀,但它起到了隔熱作用。皇帝、后妃的寢宮夏季門上安裝竹簾,以防蚊蠅。這個竹簾既細又密,是竹編工藝品。后妃出去散步,宮女太監都要為他們提著薰香爐驅蚊蠅。扇子是皇帝、后妃必用之物,宮扇、團扇、羽毛扇、摺扇等等,應有盡有。清代皇宮內已有了機械扇子,它的造型是童子手握羽毛扇,只要開動發條,羽毛扇就能上下扇動,產生徐徐涼風。

    七、古代冰淇淋

    北魏時奶製品就很多,《齊民要術》載有各種各樣酥、酪做法。到唐朝,就做成“酥山”了,像一個巨大的奶油蛋糕,不過天冷才做,沒說到夏天加了冰再吃。元朝陳基說:“色映金盤分處近,恩兼冰酪賜來初。”這冰酪,與乳糖真雪相似。

    南宋杭州街頭還有很多暑湯冷飲:甘豆湯、豆兒水、香薷飲、椰子酒、漉梨漿、滷梅水、姜蜜水、木瓜汁、沉香水、荔枝膏水等。

    在金易先生所著《宮女談往錄》書中,宮女何氏對慈禧太后夏日在頤和園消暑有這樣的敘述:"宮裡頭出名的是零碎小吃,秋冬的蜜餞、果脯,夏天的‘甜碗子""。‘甜碗子""是消暑小吃,把新採上來的果藕芽切成薄片,用甜瓜裡面的瓤,把籽去掉和果藕配在一起,用冰鎮了吃。把青胡桃砸開,把裡頭的帶澀的一層嫩皮剝去,澆上葡萄汁,冰鎮了吃。"由此可見清宮夏季用冰之一斑。

    另據慈禧的侄孫、曾於1900年隨從護衛慈禧為躲避八國聯軍逃到西安的葉赫那拉·嶽超寫於1962年的回憶文章《庚子---辛丑隨鑾紀實》說:"辛丑在陝度夏,慈禧要吃冰鎮酸梅湯,關中天氣溫熱,向無存冰,御膳房計無所出。有當地人建議,謂距長安城西南百餘里之太白山,山中有一巖洞,深邃陰涼,內有千年不化之冰。因命地方官每日派人赴太白山運冰,供御膳房用。

  • 2 # X事記

    每到炎炎夏日,就面臨這麼一個問題,室外熱得像蒸籠,室內冷得似冰庫,冰火兩重天都是煎熬。辦公室的中央空調超強力,冷風呼呼吹,讓人天天打噴嚏。但是,不開空調,那肯定更受罪。

    很多人都想過這麼一個問題,在古代的夏天,沒有空調,沒有冰箱,甚至沒有電風扇,那日子要怎麼過呀?

    其實在那沒有空調的5000年裡,古人生活得很愜意。讓我們來看看古人都有哪些避暑妙招吧。

    古人9大避暑妙招

    一、自然環境

    北宋葛元懷在《夏日》中說:“樹下地常陰,水邊風最涼。”水邊自然涼爽,所以每到夏天,皇宮貴族們也會轉移到山清水秀的地區居住,比如清朝紫禁城外的西苑、南苑、暢春園、圓明園等多處“夏宮”,還有最有名的承德避暑山莊。

    平民百姓們也會去林間樹下乘涼,泛舟垂釣,欣賞風景。

    二、床上用品

    古代有很多關於用石頭做床的記載,床上還會用到瓷枕,枕面上釉,睡起來很涼爽。南宋李清照曾在《醉花陰》中寫到: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想要更舒服一點的話,床上也可以鋪設涼蓆,據說唐代宮廷貴族使用的是以象牙織成的象牙席。一般人家床上會用蘆葦葉或竹子編成的涼蓆,便宜實用,一直延用到今天。小時候家裡夏天床上和沙發上都是竹蓆,晚上不開空調也可以睡得很好。

    三、建築設計

    北京的四合院老房子都很有講究,坐北朝南,防止西曬,而且屋頂和牆體厚重,冬天可以擋風避寒,夏天可以阻擋熱氣。

    明代將都城遷去北京以後,宮內屋簷的長度和角度都做了統一的設計,在夏至前後遮陽,到了冬至前後Sunny滿室,冬暖夏涼。

    還有一些專門設計用來避暑的房子,比如漢朝有清涼殿;清朝有“水木明瑟”殿。據記載,能工巧匠們製造出了一種像水車一樣的風扇,稱為“水激扇車”,借用水能推動一個輪子的扇葉,給室內煽風;還有一種可以把水源引到屋簷上,讓水自然往下滴,在房子周圍形成一道道水簾子,好像下雨一樣,而且降溫效果極佳,非常享受。

    四、掘地三尺

    還有一種土辦法,就是掘地三尺。因為地下淺層的溫度相對恆定,所以能達到自然的冬暖夏涼。

    因此先秦流行窟室,也就是洞穴一樣的地下室。明清的時候用空調井,就是在室內挖一口特別深的井,上面用帶孔的蓋子蓋好,夏天就有冷氣從地下面出來。

    明朝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箋》中描述:霍都別墅,一堂之中開七井,皆以鏤刻之,盤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涼,不知暑氣。

    而且,空調井除了可以給房間降溫,還可以作為地下冰箱,將冰塊和食品放進井內冷藏。

    五、冰

    古代是沒辦法造冰的,但是他們可以冬天儲藏冰留到夏天來用。周代的《周禮》就記載有專門管理藏冰的凌人一職。到了明清時期,冰的使用已經非常廣泛了,《大清會典》中記錄紫禁城周圍有18座冰窖。

    而且,中國很早就有原始冰箱了,像是戰國時代的出土文物青銅冰鑑,還有後來越來越精緻的各種冰櫃,不僅可以用來冷藏食物,還可以降低室內的溫度,相當於一個移動空調。

    六、冷飲

    有了冰,各種冷飲甜點就不難做了,比如冰米酒、酸梅湯、銀耳蓮子湯、杏仁豆腐等等層出不窮,還有冰淇淋呢!

    七、中醫

    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夏冰》上記述︰傷寒陽毒,熱盛昏迷者,以冰一塊置於膻中,良,亦解燒酒毒。膻中穴就在胸口的正中間,下次遇到有人中暑的話,可以試試救急用。

    一般在每年的端午節前,宮中的御醫就會開出消暑的中藥方子,加入到飲食中服用,防患於未然,還會製造一批防暑的錠子藥,可以做成避暑香珠、扇墜等等隨身攜帶。據說還有特別管用的防蚊蟲的珠子,可惜大概失傳或者流落民間了。

    八、熱飲

    《本草綱目》稱:茶,苦、甘、微寒、無毒,去痰熱、心渴⋯⋯下氣消食。《荊楚歲時記》載:伏日進湯餅,名為消惡。

    其實年紀大一點的華人不管春夏秋冬都會喝熱水,是有道理的,夏天喝熱茶可以降溫排毒,吃熱食會出一身大汗,從而帶走體內積攢的熱氣和溼邪,之後再洗一個熱水澡,清爽得很。

    九、心靜自然涼

    心靜自然涼這個道理大家都聽過。唐代詩人白居易詩中說:

    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非是禪房無熱到,為人心靜身自涼。

    但是人心態上的轉變真的能影響到身體嗎?西方社會用科學方法證實,華人常說的著急上火、大動肝火其實很有道理。人的負面情緒都會讓身體呈現不正常狀態,生氣、煩躁、驕傲、鄙夷、妒嫉等等會造成體溫上升,如果能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就能達到心靜自然涼了。

    清朝的康熙大帝平時很注重修身養性,夏天大暑的日子他不用扇子、不摘帽子、甚至不用開窗,因為內心清淨,並不覺得熱。而且他還說夏天不能貪涼,暑天的熱氣被封鎖在身體內,不能散發出來,會導致秋天腸胃不調。

    用宋代文人溫革《瑣碎錄》所引的詩來總結,就是:避暑有妙法,不在泉石間。寧心無一事,便到清涼山。

  • 3 # 獨家回眸

    春夏秋冬四季是大自然的執行規律,誰也無法改變,夏季烈日炎炎,酷暑難耐,關於如何避暑,就成了上至皇家貴族,下至平頭百姓都需要面對的問題了。

    現代社會高度發達,不但解決了熱的問題,冷的難題也不在話下,這就是人類能夠改變大自然的能力。但古代社會最大的問題是沒有電能,沒有了電,風扇、空調、冰箱也就無從說起。那麼皇帝跟老百姓是如何度過漫長炎熱的夏天呢?

    從史料的記載來看,皇帝作為一國之君、萬金之軀,避暑的方法多種多樣,花樣百出。

    第一:宮女伺侯,電視劇中經常看到皇帝身後站著的宮女,手拿著大蒲扇,宮女們輕搖蒲扇,給皇帝送去習習涼風,這些宮女受過專門的訓練,手法嫻熟,能很好的掌控風力,而且一般都是好幾百個輪換著,涼風不斷。

    第二:製造“水機”。涼水被“水機”送到屋頂上,然後沿著屋脊散落下來,猶如瓢潑大雨,不僅能降溫,而且在豔陽照耀下呈現出優美景象,深受皇家喜歡。這種方法在古代十分盛行,也很先進,在避暑山莊和頤和園等地都曾出現過。

    第三:用冰塊降溫。為了能讓皇帝在勝夏免受炎熱之苦,寒冬臘月期間,宮裡己經開始忙著採集冰塊了,然後將冰塊儲存在地窖中,到夏天來到的時候,再將冰塊取出來,置在皇帝辦公、休息的各個房間,幾乎每個角落都會放置,房間內溫度瞬間降低,十分涼爽,不過這種方法很耗費人力,也只有皇家貴族才用得起。

    第四:吃冰鎮食物:古代雖說沒有冰箱,但有青銅冰鑑。它是一種由銅鑑、銅缶製成的酒具,工作原理是依靠裝在鑑內的缶周圍的冰塊,使缶中物體降溫,達到冰鎮效果,這樣皇帝在大熱天可享用冰涼爽口的食物,從而降溫消暑。這種方法沿用至今。

    但普通老百姓主要就是用扇子來避暑,扇子的主要材料是竹子,在古代稱為“涼友”。條件好的可以用絹帛來製作扇子,這樣用手搖起來更輕鬆。

    對於古人,當吋沒有更高的科技,但是他們運用智慧。創造出實用的方法,既簡單又環保,效果非常好。

  • 4 # 馬布斯

    一: 古代在冬季的時候把許多的冰埋在地下/地窖,等到夏天的時候取出來用於皇室成員降溫。皇帝除了用冰塊降溫, 宮中的御醫在夏季也會開出消暑的中藥方子,如香薷湯、暑湯等湯劑,還有香薷丸、藿香正氣丸、清暑益氣丸等丸藥。

    而老百姓就用蒲扇,還有河水(0汙染)老百姓也喜歡製作暑湯消暑。

    三: 在清朝已有記載把冬天的冰塊放在地窖裡等到來年夏天再用。但在飲食方面的準備,也是古人消暑、養生的主要方式

  • 5 # 賴圖圖

    古代人們是怎麼避暑的

    古代人們避暑因階層不同辦法也不同。

    一,官吏之家會派人在冬天去河裡鑿冰,貯存在地窖裡,到夏天時取出來用。

    二,官吏之家用一種青銅做的叫“冰監”的器皿。冬天儲備在地窖裡的冰塊拿出來,可以“在冰監”裡用到了。此物內外兩層,外層放冰塊,內層放水果食物,起到冰箱的作用;蓋子上有孔,可以起到空調的作用,往外散發冷氣。

    三,更奢華的是涼屋了。

    採用水迴圈系統,利用機械裝置,將涼水輸送至房頂高處,然後讓水從房簷四周流下,形成水簾,達到人造降雨降溫的效果。這屬於王公大臣的專屬了,作為普通百姓則是無福消受的。

    四,冷飲。

    宋朝還有專門管冰政的機構叫:冰井務。

    宋朝是第一個夜晚不執行宵禁的朝代,宋代都城汴京,一到農曆六月,街道兩旁就擺滿了冷飲攤。

    《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有:冰雪冷元子、冰雪甘草湯、雪泡豆兒水、涼水荔枝膏……

    五,普通人家有普通人家的辦法。

    涼蓆、涼枕、扇子、玉枕,是尋常百姓家人家的納涼消暑好物。

    涼蓆一直到現在也用的。

    六,窯洞

    這是去年西歲興村拍的,這也是延續了古人的智慧,在坡底掏窯洞,夏天住了就很涼快了。

    @圖圖說:

    煩躁的夏季保持一顆平常心 ,心靜自然涼。

  • 6 # 逃學書童1986

    1.

    物理冷藏:

    【西周】冰窖與藏冰官:《詩經· 國風·豳風》“七月”之中,詩云: “二之日鑿

    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有“凌人”一職,專職管理“冰政”。

    【西周】民間自制地窖用於冷藏糧食

    【春秋戰國】曾候乙銅冰鑑

    夏季,鑑、壺壁之間可以裝冰,壺內裝酒,冰可使酒涼。

    【清代】木冰桶

    共分三層,上兩層放置食物,最下層卻暗藏機關,其內部包裹著鐵皮,底部開有小孔,原來這裡是放置天然冰塊的地方,鐵皮防止冰塊融化的水滴腐蝕冰箱外殼,小孔用來放掉融化的水。

    【宋代】冰鮮魚類

    將魚類、蔬果、肉類放置於冰桶之上

    2.

    環境建築結構降溫:

    【春秋】石虎銅龍(蒸發降溫/機械結構)

    利用機械結構,將水源引至建築物上方,透過銅質排水管流出,透過水流蒸發達到為建築物降溫效果。

    【唐代】涼殿(通風降溫/機械結構)

    涼殿裡安裝機械傳動裝置,冷水迴圈,輪扇搖轉,借風力將 冷風傳送到殿內,美其名曰“清風徐來”。

    【唐代】涼棚(物理遮陽)

    【唐代】自雨庭 (蒸發降溫/機械結構)

    利用機械結構,將水源引至亭子屋頂,讓水流從亭子八角流下, 透過水流蒸發達到降溫效果。

    【唐代】水車

    【宋代】扇車

    將水車改造為能產生風流的風扇車

    【宋代】“翠寒堂”《武林舊事》(綠化增溼)

    在人造瀑布周圍種植大量植物

    【明代】屋簷(物理遮陽)

    【明代】天井(熱壓降溫)

    利用熱壓讓地面溼冷空氣上升

    【明代】冷巷(熱壓降溫)

    利用牆體隔絕熱量,以及夜間吸收大量的冷氣在日間放出,為建築物降溫。

    【清代中葉】水上明瑟(機械結構)

    用水力作動力鼓風降溫,其效能接近當今的電風扇。

    【民國】騎樓 (熱壓通風降溫)

    利用熱壓讓地面空氣在建築之間流動,帶來風的效果

    3.

    日用品:

    【新石器時期】竹蓆

    【商代】羽扇

    【戰國】竹扇

    【漢代】團扇

    【西漢】七輪扇

    在一個軸上裝上扇葉, 軸心上拴有繩索 , 僕人手拉繩索 , 葉輪就會被帶動旋轉而產生涼風。

    【唐代】瓷枕頭

    【明代】摺扇

  • 7 # 白桃魚棠

    1、空調井

    “空調井”主要使用群體是貧困百姓,是透過在地底下挖幾米深的井,再用石板把井口蓋上,同時在石板中間鑿幾個通風口,這樣能有效利用常年恆低溫的地氣與屋內熱空氣形成溫差對流,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房間保持涼爽,當往這塊中間有通氣孔的石板上一站,你就能感受到一股股沁涼的空氣冒出來。

    2、土室

    挖“空調井”,僅是一種區域性降溫辦法,一般使用最多的為貧困家庭,對於稍微富有一點的老百姓通常就是直接建低溫的“空調房”。

    建“空調房”比較流行的辦法是,建造類似於先秦時“窟室”一樣的地下室。這種房間在明代叫“土室”,有點像窯洞,但又不完全是,“土室”類似於地道式建築,各家的土室透過地道相連。地下空間相比地面,溫度可以低好幾度。

    3、自雨亭

    中產階級的富有家庭普遍都有“自雨亭”,規模雖然小,但納涼原理是相同的。這種水亭,是利用機械將冷水輸送到亭頂的水罐中貯存,然後讓水從房簷四周流下,形成雨簾,從而起到避暑降溫的效果。

    唐代詩人劉禹錫在《劉駙馬水亭避暑》一詩中這樣描述了“自雨亭”的特色:“千竿竹翠數蓮紅,水閣虛涼玉簟空。琥珀盞紅疑漏雨,水晶簾瑩更通風。”

    4、青銅冰鑑

    冰鑑由銅鑑、銅缶組合而成,缶套置於鑑內。鑑內缶外的空隙可以填裝很多冰塊,從而讓置於其中的食物降溫。冰鑑除了具有冰箱的功能,還能當成空調使用,使用方法是在夾層放冰塊,內層讓它空著,然後把蓋兒開啟,絲絲冷氣從冰鑑裡冒出來。把冰鑑放在臥室的中央,或者在房間四個角各放一個體量較小的冰鑑,室溫會很快降下來。冰鑑,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代,最開始,只有皇室貴族才能擁有,到了清朝有改進的木質冰鑑,才慢慢走進了尋常百姓家。

    5、空調房

    古代也是有空調房的,不過名字是叫“夏房”。夏房是古人的避暑專用居室,先秦叫“窟室”,漢朝皇室叫“涼殿”,還有“冰室”和“涼窖”等名稱。一般像這樣的“空調房”在古代只有官吏才能夠享用。

    每年大寒季節,有官吏就會監督奴隸、農民到水質好的地方鑿採冰塊,然後將冰塊藏到預先準備好的冰窖裡,深入地下,此時的冰塊最堅硬,不易融化。到了夏天需要製冷的時候,就把冰窖裡冒出的冷氣,用鼓風設施引到夏房裡來,這樣就可以很快降低室溫。

    6、中央空調

    “中央空調”屬於皇帝專用,如唐大明宮含涼殿的一體化降溫措施就堪稱驚豔。《唐語林·豪爽》記載,夏日某天陳知節被高力士請到李隆基的含涼殿時,他看到“(李隆基)座後水激扇車,風獵衣襟”,當他被“賜坐石榻”時,感到“陰溜沈吟,仰不見日,四隅積水成簾飛灑,座內含凍。”

    很顯然,這是規模最大的避暑建築體系,在結構設計上,儘可能地阻隔了Sunny直射入室,從而保持了室內的陰涼。而機械化裝置是含涼殿媲美中央空調的關鍵,與現在電力廣泛的運用不同,它的製冷裝置是由水力驅動的。含涼殿建築內外都設定了許多水車,流水激起扇葉轉動,冰涼的水汽和冷風就被送入殿內,達到殿內氣溫涼爽。

    看了古人這麼多的避暑辦法,是不是感覺自己很幸福,已經達到了古代顯貴人士的生活標準了呢!

  • 8 # 宛若星辰暖若夕陽

    自古至今,祛暑最好的方法當然是根據地理位置不同節氣各異,透過移居而住來達到避暑的目的。動物界的候鳥便是採取這個辦法。清代從康熙皇帝以後,歷任皇帝每年夏季都會離開故宮到頤和園、圓明園和承德避暑山莊去避暑消夏。只是這樣的避暑方式,非一般人可以享受到,不具普遍性。

    稍次一點的方法是用冰祛暑。據早在《詩經.七月》中,就有“鑿冰沖沖”窖儲度夏的記載,避暑納涼在人們的夏季生活中由來已久。根據《大清會典》中記載:清代在紫禁城、德勝門外、正陽門外等設有專門儲藏冰塊的官窖計十八座。冰窖採用埋入地下一點五米的半地下形式。每年三九御河起冰後,由採冰者鑿成規定尺寸的方塊拉入冰窖,待轉年的夏天使用。雖然冰窖有官窖、府窖和民窖之分,但因價值昂貴,尋常百姓家往往對上述的兩種最好的避暑方法只能望涼興嘆。但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人們也想出了眾多避暑的好法子。

    首推的當然是扇子,又經濟又低碳,流傳最久。除扇子外,古人還發明瞭瓷枕,表面覆以青釉,冰涼通透,睡上去“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風”。女詞人李清照名作《醉花陰》裡有一句“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此處的玉枕就是青白釉瓷枕了。冷飲也不是現代才有的產物,早在商朝就有富貴人家藏冰而飲,以後歷朝歷代加以改進,至周朝出現了專掌冰權的“凌人”,唐代有了“冰商”。此外,吃西瓜,飲茶,喝蓮子羹,酸梅湯,也是人們常用的避暑方式。

    當然,最絕的還是要數從心境上來消夏。水畔涼亭,孟浩然“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山澗泉旁,詩人釋英“六月山深處,輕風冷襲衣”。去寺院納涼的也不在少數,白居易“非是禪房無熱到,但能心靜即身涼”,可謂一語道破禪機。

  • 9 # 留史君

    透過改變居住環境避暑。

    先秦時期,主要透過建造臺榭來避暑。臺就是高臺,榭則是建築在臺上的房屋,一般沒有牆壁,類似於亭子。如《爾雅》: “無室曰榭”,《說文》: “榭,臺有屋也。”這種建築在高臺上的亭榭,四面通風,古人在其中宴飲坐臥,能夠起到很好的消暑效果。《管子》中就提到“為宮室臺榭,足以避燥溼寒暑,不求其大。”

    漢代已經有了專門避暑的宮殿,稱為清涼殿,也叫延清室,夏天住進去非常涼爽。《三輔黃圖》記載,漢武帝的寵臣董偃常在夏天時到延清室消暑納涼,延清室裡“以畫石為床,文如館,紫琉璃帳,以紫玉為盤,如屈龍,皆用雜寶飾之。侍者於外扇偃,偃曰:玉石豈須扇而後涼耶?又以玉晶為盤,貯冰於膝前,玉晶與冰同潔。”這樣又有石床,又扇扇子,有擺放水晶冰盤的,“清室則中夏含霜”,夏天屋裡都能起霜,您說得有多涼快。

    這還不算什麼,到了唐代,又出現了更高階的水力空調房,稱為含涼殿。《唐語林》記載:“玄宗起涼殿,拾遺陳知節上疏極諫,上令力士召對。時暑毒方甚,上在涼殿,座後水激扇車,風獵衣襟。知節至,賜坐石榻。陰溜沈吟,仰不見日。四隅積水成簾飛灑,座內含凍。復賜冰屑麻節飲。陳體生寒慄,腹中雷鳴,再三請起方許,上猶試汗不已。”

    這座涼殿有水力帶動的風扇扇風,四周設有水冷裝置,殿內還設有石榻,坐在上面再吃點冷飲,難怪要把陳知節凍的鬧肚子了。這種水冷建築不光皇帝用,大臣也有建造的。《封氏見聞記》記載,天寶年間的奸臣王鉷在家裡修了個“自雨亭”,水“從簷上飛流四注,當夏處之,凜若高秋。”

    《舊唐書》還記載,西海之上的拂菻國(也稱大秦,是中國古代對東羅馬帝國的稱謂),“至於盛暑之節,人厭囂熱,乃引水潛流,上遍於屋宇,機制巧密,人莫之知。觀者惟聞屋上泉鳴,俄見四簷飛溜,懸波如瀑,激氣成涼風,其巧妙如此。”可見這種水冷技術是從西方傳過來的。五代時期花蕊夫人的一首《宮詞》中也有對這種水車的描述:“水車踏水上宮城,寢殿簷頭滴滴鳴。”元代《王禎農書》記載,“今都城已有髙車,用水飛上樓閣,散若霧雨。”元代王振鵬所繪《大明宮圖》中就有多處樓閣頂上設有噴泉的場景,看起來頗具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這種水車製冷的宮殿,畢竟頗費人力物力,還有很多條件限制,所以後來沒有再流行過。

    除了水冷的辦法外,還有利用地井中的涼氣來降溫的。曹操修建的銅雀臺旁邊還有一座冰井臺,就是用的這樣的降溫方法。《鄴中記》記載:“北則冰井臺,有屋一百四十間,上有冰室,室有數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雲仙雜記》記載唐代宦官霍仙鳴在龍門也建有類似的別墅:“霍仙鳴別墅在龍門,一室之中,開七井,皆以雕鏤木盤覆之。夏月,坐其上,七井生涼,不知暑氣。”現存的一些清代民居中還保留有這樣的結構,如安徽西遞村的青雲軒。

    清代的帝王其實是不願意在紫禁城的深牆大院中久住的,除了到避暑山莊避暑或到江南巡遊外,每年會有相當長的時間住在圓明園,躲避北京城的盛夏。《養吉齋叢錄》記載,乾隆時“曩制,正月上辛,郊禮告成,即移蹕御園。”“而至冬還宮,向時多以仲月,其後或以季月,宮眷皆從,俗謂之‘大搬家’。”也就是說乾隆每年正月就搬到圓明園去住,到了冬至的時候才回到紫禁城,只是在故宮裡過個年而已。

    雖然實際情況不會都這樣,但是據統計乾隆平均每年還是有126.6天住在圓明園。幾乎從不出京的雍正更是達到了平均每年206.8天。圓明園內風景秀美、水系豐富、綠樹成蔭,還建有用水力驅動風扇的水木明瑟,是極佳的避暑勝地,難怪皇帝們都願意常住在其中呢。

    透過改變衣著消暑。

    可能有人會有這樣的刻板印象,以為古人每天都穿的嚴嚴實實的,其實古人也會根據季節更換衣物。古人在夏天會穿葛、麻等植物纖維做成的衣服,這些衣服薄透涼爽,特別適合夏天穿著。如《五蠹》:“冬日麂裘,夏日葛衣。”白居易《夏日作》:“葛衣疏且單,紗帽輕復寬。一衣與一帽,可以過炎天。”而用苧麻纖維紡織加工成的夏布“輕如蟬翼,薄如宣紙,平如水鏡,細如羅絹”,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透過改變服裝面料的織造方式,同樣可以得到適合夏天穿著的衣料,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紗、縠和羅。紗一般是在平紋織物上加上絞經組織,即在原有經緯線的基礎上,增加與之扭絞的經線,使得織物在增加空隙的基礎上又能夠結構穩定。表面起縐的平紋紗稱為縠。而羅織物的結構更為複雜,是由多條經線互絞再與緯線交織而成。這也使得羅織物在保證輕薄透孔的同時,能夠產生很多花紋上的變化。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素紗襌衣就是平紋紗製成,它輕薄透氣,重量不足50克,夏天穿在身上一定特別涼快(也有認為素紗襌衣是內衣的)。《宋史•輿服志》記載,“詔夏祭百官朝、祭服用紗。”白居易《寄生衣與微之,因題封上》:“淺色縠衫輕似霧,紡花紗袴薄於雲。莫嫌輕薄但知著,猶恐通州熱殺君。”而根據清代《國朝宮史》,皇后吉服褂的面料“春秋以緞綢、夏以紗、冬以裘,隨時所宜。”

    除了上面這些,還有更特殊的。《喻世明言》第一篇《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中描繪了一件珍珠衫,“暑天若穿了他,清涼透骨。”《西遊記》中四位菩薩用來戲弄豬八戒的也是件珍珠篏錦汗衫兒。

    這種珍珠衫當然不是尋常人家都能穿的上的,但是有一種用細小竹管串接成的網狀襯衣,同樣能起到透氣隔汗的效果,稱為“隔汗衣”,確是古代普通百姓夏天時能常穿的。

    要想夏天涼快,除了穿薄點,還可以穿少點。其實古人也和我們一樣,在重要場合當然要穿的正式些,在家裡休閒的時候也會穿的很隨意。而勞動人民在夏天勞動的時候也會穿上短袖、短褲類的衣物。

    透過器物消暑。

    用冰消暑。最能消暑的當然是冰了,中國在冬季採冰貯冰的習俗早已有之。據《周禮》載入,負責冬季採冰的叫凌人,“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春始治鑑。”採好的冰貯藏在地下室裡,稱為“凌室”,到了夏天再把冰拿出來用。君主還要把冰賞賜給大臣,稱為“頒冰”或“賜冰”,這一制度一直保持到了清代。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戰國青銅冰鑑,就是利用冰塊來冰酒的器皿,可以說是最早的冰箱了。

    唐代,這種貯藏到夏天的冰塊,成了長安街頭稀有的商品。《雲仙雜記》記載,“長安冰雪至夏月,則價等金璧。”但是對於權貴如楊國忠,卻可以“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為山,周圍於宴席間,座客雖酒酣而各有寒色。”宋代各種用冰製成的冷飲開始出現,《東京夢華錄》記載開封街市上有賣“冰雪冷元子”“冰雪涼水荔枝膏”等冷飲。《本草綱目》還有“宋徽宗食冰太過,病脾疾”的記載。明清時期民間鑿冰藏冰更加普遍,特別是北京地區,“冬至三九則冰堅,於夜內鑿之,聲如鏨石。”(《燕京歲時記》)。“京師夏月之宴客,飣盤既設,先進冰果。冰果者,為鮮核桃、鮮藕、鮮菱、鮮蓮子之類,雜置小冰塊於中,其涼徹齒而沁心也。”(《清稗類鈔》)。清代還有了家庭用的冰箱,一般為木質、瓷質或景泰藍製成,稱為冰桶。裡面放上冰塊,夏天不光能冷藏食品,還能對居室起到降溫的作用。《匋雅》:“其尤為適用者,莫如冰桶,各色俱備,且甚美觀。冰桶制方,而蓋分兩半,各有錢竅五孔者二枝,木桶有銅箍兩道,瓷桶亦摹仿箍式。”

    用扇子消暑。即便是住在空調房的現代人,夏天也很難離得開扇子。中國扇子的起源很早,《古今注》記載:舜帝接受堯帝的禪讓後,為了“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故作五明扇焉。”這當然只是傳說,目前中國考古發現最早的扇子是湖北江陵拍馬山磚廠一號戰國墓出土的短柄竹扇,除了竹編外,製作扇子的材料還有蒲葵、芭蕉、羽毛等等,而較為常見的則是絲綢和紙張。漢代出現了絲綢製作的團扇,班婕妤的《團扇歌》為之賦予了別樣的文化內涵。秋扇之悲歌,一直吟詠至今。

    為了提高扇子的製冷能力,還出現了人力的大風扇,成書於漢代的《西京雜記》記載了一種七輪扇,“連七輪大皆徑丈相連續。一人運之,滿堂寒顫。”魏晉時期,開始有在扇面上繪畫的記載出現,至唐代已經非常常見。宋代摺扇由日本傳入中國,到明代廣為流行,而在紙質扇面上題字畫畫,更是深受文人喜愛。人們手裡搖著一把考究的摺扇,成了身份的象徵,小小一面扇子中,蘊含著的是無比深厚的藝術和文化內涵。

    用瓷枕消暑。夏日時節,為度過酷熱的長夜,古人發明了用瓷枕消暑的辦法。瓷枕最早出現在隋代,到宋代開始廣為流行。瓷枕質堅清涼,中空透氣,能夠起到降低頭部溫度的作用。宋代張耒《謝黃師是惠碧瓷枕》詩說: “鞏人作枕堅且青,故人贈我消炎蒸。持之入室涼風生,腦寒發冷泥丸驚。”正是瓷枕消暑的真實寫照。從現存瓷枕來看,唐代瓷枕樣式較為小巧,多為三彩、絞胎或青、黃、黑單色釉。唐傳奇小說《枕中記》中的那個枕頭就是“其枕青瓷,而竅其兩端。”宋代瓷枕樣式則更為豐富,定窯白瓷、磁州窯黑彩、吉州窯彩繪、景德鎮影青瓷、耀州窯青瓷枕均為其中佳品。形狀有孩兒、臥女、老虎、獅子、樓閣等,裝飾紋式有花卉、飛禽、猛獸、嬰戲、蹴鞠、騎馬、詩文等多種多樣。到了明代,高鐮《遵生八箋》中還有對於宋代瓷枕神奇功用的描述:“雖宋磁白定居多。有屍枕,亦舊窯者,長可一尺,古墓中得之,甚不可用。有特燒為枕者,長可二尺五寸,闊六七寸者。有東青磁錦上花者,有劃花定者,有孩兒捧荷偃臥,用花捲葉為枕者。此制精絕,皆餘所目擊,南方一時不可得也。有用磁石為枕,如無大塊,以碎者琢成枕面,下以木鑲成枕,最能明目益睛,至老可讀細書。”

    用竹夫人消暑。《紅樓夢》中,薛寶釵做了一首燈謎詩:“有眼無珠腹內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葉落分離別,恩愛夫妻不到冬。”謎底扣的是竹夫人。這個“竹夫人”不是人,而是一種夏季納涼用的物品。它由竹蔑編成,網狀圓筒形,可懷抱人睡,亦可套在腿膝或手臂之上,以此消暑度夏。竹夫人又稱竹几、竹夾膝,唐代陸龜蒙《以竹夾膝寄贈襲美》詩中有“截得篔簹冷似龍,翠光橫在暑天中”的句子。宋代蘇東坡《送竹几與謝秀才》中提到了竹夫人:“留我同行木上坐,贈君無語竹夫人。”黃庭堅認為竹夫人名不符實,又給它起了新的名字,“蓋涼寢竹器,憩臂休膝似非夫人之職,予為名曰: ‘青奴’。”還寫了兩首詩,描述了“青奴”的消暑作用。“青奴元不解梳妝,合在禪齋夢蝶床。公自有人同枕簟,肌膚冰雪助清涼。”“穠李四弦風掃席,昭華三弄月侵床。我無紅袖堪娛夜,正要青奴一味涼。”同為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還戲作了一篇《竹夫人傳》,稱第一個使用竹夫人的是漢武帝。

    白居易有詩曰:“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古人有那麼多的消暑辦法,再加上超脫的心態,自然能夠輕鬆的度過炎熱的盛夏。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嘛,心靜自然涼。

  • 10 # 鳳凰山3113

    1、搖扇子納涼

    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納涼,扇子多是用竹編的,古人稱之為“搖風”,又叫“涼友”。

    經濟條件好的人家會買用絹帛製成的扇子,搖起來也輕鬆,文人墨客再在扇面上寫詩作畫,達官貴人,在酷暑則可以享受“人工風扇”帶來的愜意。

    2、青銅冰鑑

    青銅冰鑑是中國戰國時代就已發明的“原始冰箱”。青銅冰鑑1977年出土於湖北隨縣曾侯乙墓中,由銅鑑、銅缶組合而成,缶套置於鑑內。冰鑑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裝在鑑內的缶四周的冰塊青銅冰鑑,使缶中的酒降溫的。

    中國古代,人們喜歡溫酒,溫酒不傷脾胃;夏季時也嗜喝冷酒,冷酒可以避酷暑。楚國地處南方,盛夏時飲冰鎮酒,自然是莫大的享受。

    3、木質冰箱

    清代宮廷普遍使用以天然冰製冷的木質冰箱,這種器具當時被稱作“冰桶”,“洋桶”,是由古代的盛冰容器——“冰鑑”演變而來的。

    它們一般為木胎,多用紅木、花梨木、柏木等材料製成。外形口大底小呈鬥狀,上面以厚木板為蓋,腰部上下箍銅兩週,箱的兩側設定便於搬運的銅環,四條腿足為硬木活中的敼腿膨牙做法。足下安託泥,用以隔溼防潮。

    4、唐代空調房

    唐宋時期,避暑納涼已成為皇家宮廷、高官顯貴夏季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其避暑方式也十分奢侈。唐代時,皇帝在宮廷中建有專供避暑用的涼殿,殿中安裝了機械傳動的製冷裝置。

    這種裝置,採用冷水迴圈的方法,用扇輪轉搖,產生風力,將冷氣傳往殿中。同時,還利用機械將冷水送向屋頂,任其沿簷直下,形造水簾,激起涼氣,以達到消暑之目的。這種製冷裝置利用自然水冷,具有較高的降溫能力。

    5、行宮避暑

    清代,皇帝喜歡在夏天去行宮避暑,凡是皇帝、后妃所在之處,必須在夏至前搭好腳手架,高過殿頂,頂上用葦蓆鋪好。天棚雖然破壞了宮殿的美觀,但它起到了隔熱作用。皇帝、后妃的寢宮夏季門上安裝竹簾,以防蚊蠅。

    這個竹簾既細又密,是竹編工藝品。后妃出去散步,宮女太監都要為他們提著薰香爐驅蚊蠅。扇子是皇帝、后妃必用之物,宮扇、團扇、羽毛扇、摺扇等等,應有盡有。清代皇宮內已有了機械扇子,它的造型是童子手握羽毛扇,只要開動發條,羽毛扇就能上下扇動,產生徐徐涼風。

    6、古代冰淇淋

    北魏時奶製品就很多,《齊民要術》載有各種各樣酥、酪做法。到唐朝,就做成“酥山”了,像一個巨大的奶油蛋糕,不過天冷才做,沒說到夏天加了冰再吃。

    南宋杭州街頭還有很多暑湯冷飲:甘豆湯、豆兒水、香薷飲、椰子酒、漉梨漿、滷梅水、姜蜜水、木瓜汁、沉香水、荔枝膏水等

  • 11 # 茉粟

    古人避暑有很多妙招,常見的如搖扇子納涼,擺放冰塊在屋裡,宮廷裡修建涼屋,利用洞穴納涼,用瓷枕睡覺等;而且古時也有一些冷飲可供食用;某些朝代的人穿著也很清涼奔放;古時也會食用藥茶解熱

    夏天的高溫天讓人熱的坐不住,不呆在空調房裡都不知道往哪躲,空調是現代才有的,那麼,古人夏天是如何避暑的呢?下面我們來看看古人避暑的妙招。

    1、搖扇子納涼

    以前的老百姓主要是靠扇子來降溫,扇子多是用竹編的。古人稱之為“搖風”,又叫“涼友”。經濟條件好的人家會買用絹帛製成的扇子,搖起來也輕鬆,如果是文人墨客再在扇面上寫詩作畫,還真有些情趣。如果是達官貴人,在酷暑則可以享受“人工風扇”帶來的愜意。

    搖扇是一種需要手指、腕和肩部關節、肌肉協調配合的上肢運動。盛夏時節,老年人經常搖扇納涼,正是鍛鍊上肢、關節、肌肉的好機會。老年人夏日搖扇應有意識地多用左手,從而有效地預防和減少血管疾病的發生。

    2、避暑冰塊

    低碳環保古代沒有電冰箱,古人就用冰窖來貯存冰塊。

    根據現代考古發現,最早的冰窖出現在周代。當然,這種奢侈豪華的“電冰箱”只有官府才有,普通百姓是無法享受的。

    一般來說,官府在頭年冬天大量貯藏天然冰雪於冰窖中,第二年夏天到來時,便從冰窖中取出冰塊或者白雪,擺放在居室當中就成了“冰盤”,冰雪在融化時不斷散發涼氣,其製冷效果絲毫不遜色於今天的空調,而且不消耗能源,不汙染環境。到明清時期,這種用冰塊避暑的方式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每到盛夏時,官民都會大量用冰:“取一桶冰,鑿孔置於地,涼風滿屋。

    3、避暑“涼屋”

    設計精巧這種豪華的避暑設施一般都是傍水而建,充分體現了古人的環保意識和親近自然的綠色理念。

  • 12 # 鄉導

    扇子——

    最初的扇子取材於大樹葉片,有點蒲葵扇的感覺,但是用這薄薄的葉片做扇可撐不了多久,會破洞、會爛,見笑了......

    往後,這扇子也有了改善,因為古人開始從竹子那兒取材了,怎麼著也比樹葉堅固點吧。不過,一般都是供給富貴人家使用的,也就是說那些出生在普通人家的老百姓們,是沒有辦法可以使用竹扇的。

    話說回來,我們在那個古老的朝代沒準就是富貴人家呢,嗯照這樣說來這扇子我們還是可以用的。

    含涼殿——

    顧名思義,反正這個就是個涼快的地方,其實也就是最早的空調房。

    一般靠水而建,利用水車將水送到屋頂,這些水會沿著屋簷留下來,從而形成水簾。涼水在沿著屋子上下迴圈帶走熱氣,從而達到了降溫的效果。

    但是,這都是一朝天子皇帝才可以去的地方,我看,我們是沒機會了,反正我是沒機會了,熱著吧。

    空調井——

    在儲存下來的明清古民居中,常能看到“空調井”。即在廳內或是需要的房間挖深井採集冷氣,上面用蓋子蓋妥,蓋子上鑿孔,夏天便有冷氣從下面出來。

    而且,這空調井妙處多多,除了可以給房間降溫,還可作為地下“冰箱”,將食品放進井內保鮮、冷藏。

    冰箱——

    戰國時期曾侯乙銅冰鑑是中國最早的“冰箱”,夏天可以在裡邊兒放置冰塊用於冷藏食物。清代乾隆掐絲琺琅冰箱可以稱得上是古代的“空調”,它比冷藏食物高大上一點。是一個方形鑲金邊的槽子,裡邊裝滿冰塊吸熱,下端有孔可排融冰,釋放冷氣。

    瓷枕——

    中國自古被稱為“瓷器王國”,為了避暑,瓷枕的出現就不奇怪了,其實也就是枕頭。它最早出現在隋代,內部中空,下端有孔可以透氣,由於瓷器表面有一層釉面。所以瓷枕一般冰涼剔透,夏天枕著入眠,就算不禿頭,腦袋也能涼颼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終身未婚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