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752367

    立春過後,天氣變化大,要注意飲食調理。吃什麼養生食品好呢?傳統立春食補物品如下:

    花生與黑芝麻

      富含維生素E,同時還有防止色素沉著於面板的作用。芝麻中含有強力抗衰老物質芝麻酚,B族維生素含量也十分豐富,可以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

      

    核桃松仁

      核桃和松仁富含維生素E和鋅,有利於滋潤面板、延緩面板衰老。它們中蛋白質、礦物質、B族維生素的含量也十分豐富,是美容、美髮的佳品。

      

    山藥

    山藥是中醫推崇的補虛佳品,具有健脾益腎、補精益氣的作用。

      

    黃豆和青豆

      黃豆和青豆富含蛋白質、卵磷脂。

  • 2 # 扶蒼山飛哥

    養生,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然而,吃什麼能養生?其實很多人都很迷茫。於是,跟風逐流盲目地去吃食一些看似養生的食品或保健品,結果生沒養好倒是養出了疾病。

    醫學理論講究“對症下藥”,簡單理解就是找準根源用對方法下對藥。

    養生也如此。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季節,同樣需要吃不同的養生食物才能達到行之有效的有生效果。

    當下正值初春之季,儘管氣候日漸變暖,但寒氣依然未散。這個季節養生之道在於溫補。溫補的食材有很多,在這裡我特別推薦一種常見的也是自古以來就常吃的養生食材——古方紅糖。紅糖,大家都聽過也吃過,但我要說的是古方紅糖,而不是平時大家在超市所見的紅糖,這種紅糖實際上不叫紅糖,而叫做赤砂糖,就是由多種糖成份加工而成的糖。而古方紅糖,說的就是一個“古”字。即100%純甘蔗,經古法熬製而成的。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喝紅糖水主要是補血益氣,過去大家普遍認為只有女人才喝,但其實不然,實際上古方紅糖是男女老少都適合喝的一款溫補養生品。

    因為紅糖補血益氣,血是人體之源,氣是人體之本,它們相互作用。血不足時氣虛,氣不順時血虧。

    既然氣血是人體本和源,那麼男女老少都一樣有虛血虧氣時。

    兒童氣血不足,成長就會緩,大腦發育就會慢,容易引起肺虛咳嗽等症狀。男人氣血虧損,就會腎虛、盜汗、乏力、失眠、掉髮、易燥、愛發脾氣等。女人氣血不和,手腳就會冰涼、宮寒痛經、面色蒼白,嚴重者導致不育。老人氣血不足,就會精神不振、耳鳴頭暈、腰痠背痛等。

    介於以上不同年齡層次都會伴有不同的因氣血不足會引發的症狀,所以,補血益氣,溫中固本是我們每一個人不論男女老少都應該做的事。因此,喝古方紅糖水,不應該只是女人的專利。每天堅持一杯200毫升的古方紅糖水,補血益氣,溫中固本,讓健康的身體從春天的溫補開始。

    最後,一定要記住是“古方紅糖”而不是赤砂糖!

  • 3 # 安筱軒同學

    春季在很多人的心中也是一個很好的養生護肝的季節。春季養生其實主要的就是要在飲食上要選擇正確的食物,比如:韭菜,韭菜有暖腎壯陽、護肝健脾的作用。

    多吃清淡的食物,少吃油膩食品。多喝綠豆湯。綠豆湯有去火、解毒的功效。

    多吃橘子、蘋果等水果。

    多吃新鮮蔬菜、豆製品。

  • 4 # 美食營養大廚

    春季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氣溫回升,百花開放,到處生機勃勃,不管是植物還是動物,都處於活躍階段。這個季節,也是一年之中養生的好時節,那麼,春季養生吃什麼好吃,綜合一些傳統養生習慣,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關春季養生吃什麼的知識。

    春季養生宜多吃水果。春季吃水果,可以讓水果中富含的水分充分補充人體,對於愛美的女生來講,可以使面板光滑細膩而不幹燥。當然,尤其是水果中的維生素、微量元素,能為因為氣溫逐漸升高而日益躍的新陳代新提供充分的能量保證。

    適合春季吃的水果:蘋果、柑橘、香蕉、菠蘿、梨等,春天不宜吃反季節水果。

    春季養生宜多吃新鮮時令蔬菜。在春天,新鮮的時令蔬菜富含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元素微量元素的食物,多吃可以幫助補充肝臟營養,達到養生效果。

    適合春季吃的時令蔬菜有:大白菜、空心菜、菠菜、芹菜、生菜、油菜、萵筍、青菜等。

    春季養生宜多吃粥。尤其是在春季的早晨,最宜適宜吃粥,這樣可以有效緩解因為春季氣候的影響而產生的食慾不振,脾胃失和等問題,所以建議春季養生適量吃粥。當然,人與人之間人體存在著不同的差異,食用什麼樣的粥要因人而異,“春宜涼,夏宜寒,秋宜溫,冬宜熱,此時之宜”。

    適合春季吃的粥有:黑米粥、紅棗粥、胡蘿蔔粥、菠菜粥等。

  • 5 # 我家有個火星人啊

    春季是大自然氣溫上升、陽氣逐漸旺盛之時,春季養生,應順應春天陽氣生髮、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著眼與一個“生”字。所謂“養”,就是保養、調養、補養之意,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總之,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

    1.養肝養脾。

    傳統中醫認為,肝屬木,與春季相應,養肝護肝得法,將帶來整年的健康安壽。“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肝氣旺會影響到脾,所以,春季易出現脾胃虛弱之症,而多吃酸味食物會使肝陽偏亢,故春季飲食宜選辛、甘溫之物,忌酸澀,應多食用蔬菜及山野菜。

    春芽、蜂蜜、紅棗等養脾甜食都是較好的春季養生食品。

    2.養陽

    春季氣溫上升,陽氣逐漸旺盛,此時養生宜側重與養陽。根據春天裡人體陽氣生髮的特點,可選擇平補和清補食品,平補適合正常人和體弱的人,如蕎麥、薏仁、豆漿、綠豆、蘋果、芝麻、核桃等,清補適用於肝火較旺之人,宜選用偏涼的食物,如梨、薺菜、百合等。

    3.養陰。陰虛內熱體質的人,春季忌虛火妄動,加重病情,宜多食養陰之物。如赤豆粥、蓮子湯等食物,切勿食用甜膩、油炸、生冷粗糙食物。

    4.養氣。春季是慢性支氣管炎的易發季,春季陽氣生髮,人體之陽氣也隨之而生髮,因此在飲食上宜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補腎養肺的食物,如枇杷、梨、蓮子、百合等。

    5.養腦。春天肝陽上亢的人易出現頭痛眩暈症狀。可多吃香蕉、桔子,或可用芹菜、紅棗煎水代茶飲。

    6.養胃。春季,應避免攝入過多含肌酸、嘌呤鹼等物質較多的豬肉湯、雞湯、魚塘、牛肉湯等,因這些食物有較強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也容易形成氣體導致腹脹,引起腸胃負擔。春季飲食宜清淡,宜消化。

    7.養腎。春季天氣舒爽,是腎功能不佳患者養腎與調理的好時機,此時服用強腎配方與固腎藥膳,對腎功能損害初期的療效較高,飲食以清淡甘味為主,如山竹、藕、薏仁等。

    8.養熱。初春時氣候仍較寒冷,熱量的消耗能減弱人體耐力和抵抗力,人體為了禦寒也需要消耗熱量。所以一定要保證熱量的供給。除穀類製品外,可多食用糯米制品、花生、核桃等食物。

    春季,氣候轉暖,溫差變化較大,細菌和病毒等微生物也開始繁殖,而且活力增強,容易侵犯人體導致疾病,因此除了在飲食上注意外,也需要適量的運動養生,注意起居調養,精神上也要做到心胸開闊,樂觀愉快,使自己精神與春季大自然相適應,以利春陽生髮之機。

  • 6 # 小劉釣魚方程式

    早春時節,氣溫仍較寒冷,人體為了禦寒要消耗一定能量來維持基礎體溫。所以早春時期的營養構成應以高熱量為主,除穀類製品外,還應選用黃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時補充能量……

    當春季氣候轉暖時,然而春天風多物燥,人體發散現象比較明顯,如面板、口舌乾燥,口唇乾裂,故宜多吃新鮮或多汁水果或飲料,以補充人體的水分……

    而春天的蔬菜那可就多了,如韭菜、菠菜、香椿頭、百合、枸杞頭、馬蘭頭、豌豆苗、薺菜、大蒜、茼蒿、山藥、春筍等等,多不勝數……

    再給大家說說春天的養生粥吧:

    再推薦幾道養生菜

    百合桃仁炒蝦球、桂花馬蹄、雞翅燒玉米、西芹炒蝦仁、百合炒豌豆苗、滑溜肝尖、小蔥炒雞蛋、芹菜炒豬肝、桂花山藥、辣味空心菜、清蒸鱸魚、韭菜炒蝦仁、萵筍胡蘿蔔、雞卷金針菇、蒜香銀鱈魚、枸杞黃魚豆腐羹等等……不會做的可以查資料,也可以關注我私信我

    春天又怎能少的了養生湯呢

    菠菜蓮子湯、苦瓜牛肉湯、芹菜葉粉絲湯、鮮筍水鴨湯、紅棗蓮子雞湯、香椿豆腐湯、延年鴿蛋湯、鯽魚湯、魚頭湯、蓮棗養血湯等……

  • 7 # 我愛AlphaGo

    春季,是指中國農曆的立春到立夏這一段時間,即農曆1 月、2 月、3 月,包括了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6個節氣。春歸大地,冰雪消融,萬物復甦,柳絲吐綠,大自然一片欣欣向榮。同時自然界陽氣也開始升發。面對如此美麗的春天,我們應怎樣“順時養生”?(不僅僅是吃哦)

    春季養肝

    春天五行屬木,而人體的五臟之中肝也屬是木性,因而春氣通肝。在春天,肝氣旺盛而升發,人的精神煥發。可是如果肝氣升發太過或是肝氣鬱結,都易損傷肝臟,到夏季就會發生寒性病變。因此,對肝臟的保護尤為重要。這裡特別推薦三個腳上的肝經大藥:大敦、行間和太沖。

    1、大敦穴

    是肝經的第一個穴位,它在大腳趾內側的趾甲縫旁邊。“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別厚。大敦穴又是一個井穴,“井”是源頭的意思。在腳拇趾趾甲邊際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

    “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達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頭腦清晰,神清氣爽。

    2、行間穴

    “行間穴”在大腳趾和二腳趾縫上。它是一個火穴,肝屬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瀉其心火。而“行間穴”就是一個瀉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會導致牙痛、腮幫子腫、口腔潰瘍、鼻出血、舌尖長泡等症,這表明火已經從肝經進入到心經,多揉“行間穴”,就可以把心火從這裡散出去了。

    3、太沖穴

    “太沖穴”在大腳趾縫往腳背上4釐米處,堪稱人體第一大要穴。有人把“太沖穴”比作人體的出氣筒,因為它是肝經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經的火穴,能夠把肝氣肝火消散掉。所以透過按揉“太沖穴”,可以把人體鬱結的氣最大限度地衝出去。在腳背上大腳趾與二腳趾結合的地方向腳腕脖子方向推,推到兩個骨頭連線的盡頭就是太沖穴,按揉方法就是仔細找到最痛的點,然後從“太沖穴”向揉到“行間穴”方向推揉,就可以把有助於將肝火基本上洩發出去了。

    養肝飲食

    ①選擇清淡食物

    春季肝氣最旺,而肝氣旺會影響脾,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病症。如多吃酸味食物,就會使肝功能偏亢,所以春季飲食適宜選擇辛、甘、溫之品,忌酸澀食品;飲食應該清淡可口,少吃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肝炎病人忌吃蛋黃,因為蛋黃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膽固醇,這些都需要在肝臟內進行代謝,這樣加重了肝臟負擔,不利肝臟功能恢復。

    ②增甘少酸

    春天,肝的疏洩功能旺盛,如果多吃些酸味食品,酸本身就是收斂收攝,會抑制肝氣的生髮,肝火過旺者可適當吃些酸味的東西,防止肝氣過度發散。而肝陰虛者,應少吃或者不吃酸味食品,會導致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影響人體健康。因此要少吃酸味食品,以防肝氣過盛。春季宜吃甜品食物,以健脾胃之氣,如:大棗,性味平和,可以滋養血脈,強健脾胃,既可生吃,亦可做棗粥、棗糕,以及棗米飯。山藥也是春季飲食佳品,有健脾益氣、滋肺養陰、補腎固精的作用。山藥既可做拔絲山藥、扒山藥、一品山藥、水晶山藥球等甜菜,又可做山藥蛋糕、山藥豆沙包、山藥冰糖葫蘆、山藥芝麻焦脆餅等風味小吃;還可做山藥粥、山藥紅棗粥。

    春季衣飾

    春季氣溫變化大,加之人體面板已開始變得疏鬆,故穿著上的要求是:一方面要寬鬆舒展,另一方面又要柔軟保暖,並且還要做到衣服不可頓減。

    ◆添減衣物

    春天儘管天氣轉暖,但是氣溫變化大,尤其是早晚與中午的溫差還相當大,因此,宜穿著方便添減的兩件衫。為了與大地回春的自然美景相映,衣著的顏色宜偏淡色帶鮮豔。

    ◆莫忘“春捂”

    嚴寒的冬季,各種保暖措施的完備,使人的耐寒能力下降。春暖花開,過早地頓減衣物,一旦寒氣襲來,會使血管痙攣,血流阻力增大,影響機體功能,造成各種疾病,所以“春捂”習慣要保持,衣服宜漸減,衣著宜“下厚上薄”,體質虛弱的人要特別注意背部保暖。

    ◆衣著宜寬鬆

    春季著裝衣褲不宜過緊。現在一些年輕女孩為追求曲線美過早卸去厚重的冬衣,而穿起緊身衣褲,其實這很不利於健康,原因在於:女性的陰道常分泌一種酸性液體,使外陰保持溼潤,有防止細菌侵入和殺滅細菌的作用,若褲子穿得過緊,就不利陰部溼氣蒸發。長時間過熱過溼的環境,為細菌繁殖創造了有利條件,容易引起炎症。寬鬆舒展的服飾主要包括:“V”字型服裝、夾克衫、運動裝和獵裝,要力求穿著輕鬆、自由。

    注意春困

    春困不是病,而是一種正常的季節性變化時出現的生理現象。原因是,冬季面板血管收縮,春季天氣變暖,血管、毛孔擴張,相對穩定的血流量供應面板的血流增加,供應腦的血液相對減少,從而造成春困。春困雖不是病,但它影響學習、工作,所以必須設法調節。

    如何防春困?

    1.注意睡眠。俗話常說:早睡早起精神好。這樣有助於提高夜間睡眠質量。睡眠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成年人每天8 小時,中學生8~9 小時,小學生9~10 小時。當然,時間也要因人而異。

    2.冷水洗臉。晨起最好用冷水洗臉,以刺激面板和大腦,使之儘快適應春季的血液迴圈變化。

    3.加強體育鍛煉。運動可改善人體的代謝過程,增強血液迴圈和呼吸功能,對中樞神經等系統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春季應多運動,如登山、郊遊、散步等。

    4.經常按摩太陽穴。曬曬太陽亦有益於解除春困。當出現睏倦時,可利用音響、觸碰等,給自己一定的刺激,這樣能改變人體內在節奏,使大腦中樞神經迅速進入清醒狀態,從而使睏倦得以消除。

    春季鍛鍊需注意:

    ①春季

    霧多,風沙也大,因此鍛鍊時肢體裸露部分不宜過大,以防受潮寒誘發關節疼痛

    ②不要在塵土隨風飄飛的地方鍛鍊,要學會鼻吸口呼,不要嗆風;

    ④初春時晨練不要太早。早春二月,清晨氣溫較低,冷氣襲人,如果太早外出鍛鍊易受“風寒”的侵害,輕者患傷風感冒,重者引發關節疼痛、胃痛發作,甚至能使人凍歪嘴。

    ⑤運動後脫穿衣服要預防感冒。如果身上出了汗,要隨時擦乾,不要穿著溼衣服讓冷風吹,以免著涼引起疾病。

    ⑥鍛鍊身體要全面,既要選做四肢胂展的動作,又要有背腹和胸腰部的屈伸動作。

    ⑦鍛鍊中或鍛鍊後,不要在草地上隨處躺臥,否則易引起風溼性腰痛或關節炎。

    同時相關話題更多精彩還在【智慧醫學行業資訊】

    如果喜歡這類文章,請點關注哦!!

  • 8 # 爻餚有約

    春季,萬木吐翠,空氣清新,正是採納自然之氣養陽的好時機,春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也是“百草發芽,百病發作”的季節,因此應注意保健養生。春季吃一些起到溫補人體陽氣的食物有助於養陽,認為應以時令蔬菜為最佳,介紹幾種蔬菜:

    1 莧菜

    功效: 排毒解毒,清熱,補血。

    有的地區把莧菜稱為“長壽菜”。因其富含多種人體需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且都是易被人體吸收的重要物質。同時對於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免疫力,促進兒童生長髮育,加快骨折癒合,減肥排毒,防止便秘和貧血患者、臨產孕婦的絕佳美食。

    2 香椿

    功效: 養顏,抗衰老,健脾養脾,清熱,養胃健胃,消腫,壯陽,明目。

    3 韭菜

    功效: 調理腸胃,開胃消食,補腎,壯陽,養肝。

    此外蛇瓜 春筍 茼蒿 豌豆苗根據地域的不同,市場上有出售的都是春季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功效就不一一介紹啦。祝你吃出健康。

  • 9 # 美食傑官方

    立春過後萬物復甦,陽氣漸生,正是養生的好時節。然而,早春時節,正處於陰退陽長、寒去熱來的轉折期,是由寒向暖過渡時,乍暖還寒之際,身體也最易被疾病侵擾。

    所以,春初時節,飲食上的調理十分重要,早春之際,最適合吃下面三種食物,不僅營養美味,還可以防病,助力身體健康,少生病。

    “春吃芽、冬吃根”,春天,是生髮的季節,應該多吃“嫩芽綠葉”,鼓勵生髮之氣,這就是順應了時節。

    01

    黃豆芽

    清熱明目、補氣養血

    被古人稱為“種生”的豆芽,最適合春季吃,能幫助五臟從冬藏轉向春生。而且,豆芽還具有清熱的功效,有利於肝氣疏通、健脾和胃、緩解春季氣候乾燥導致的“燥熱”。

    黃豆經過發芽之後,營養豐富又含有膳食纖維,黃豆在發芽過程中,黃豆中使人脹氣的物質被分解,有些營養素也更容易被人體吸收了,適合早春食用。

    黃豆芽具有清熱明目、補氣養血、防止毛細血管出血和減低膽固醇,保護血管的作用。

    而且,早春也是維生素缺乏的季節,尤其是維生素B2,多吃黃豆芽恰好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 乾煸黃豆芽 |

    By 靜默成詩

    用料

    主料:黃豆芽500克

    輔料:幹辣椒2個、花椒10粒、蔥5克、姜5克、醬油1瓷勺、油適量、鹽適量

    做法

    1.黃豆芽擇掉根鬚後洗淨,多過兩遍清水,然後瀝水備用

    2.準備好其他香料

    3.炒鍋不放油,小火,放入黃豆芽不停煸炒

    4.直到黃豆芽逐漸變軟、失去水分、略帶焦黃,盛出備用

    5.熱鍋溫油,放入蔥姜和幹辣椒小火炒香

    6.接著放入煸好的黃豆芽,轉中火,翻炒幾下

    7.調入鹽和醬油,炒勻出鍋

    02

    香椿芽

    開胃、降火

    民間有“常食香椿不染病”的說法。從中醫角度講,香椿有開胃、降火的功效,而且能保肝、利肺,對多種病菌也有抑制作用。香椿帶有的香氣,都具有很強的疏通作用,能幫助陽氣在人體內升發。

    03

    韭菜

    降血脂、生陽氣

    春天人體肝氣易偏旺,從而影響到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春季養生重在養肝,此時多吃韭菜可增強人體的脾胃之氣,對肝功能也有益處。所以韭菜自古就享有“春菜第一美食”的美稱。

    吃韭菜生陽氣

    中醫講究“春夏養陽”。因為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護陽氣,因此應多吃一些蔥、姜、蒜、韭菜等溫性食品。尤其是韭菜,是養陽的佳蔬良藥,可以祛陰散寒。

    吃韭菜防腸癌

    過年吃肉長胖的各位朋友,這幾天不妨吃些韭菜,幫你清潔一下腸道內的毒素。韭菜所含的揮發油及硫化物具有降低血脂、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

  • 10 # 終究想念

    1、山藥

    山藥塊莖肥厚多汁,又甜又綿,且帶粘性,生食熱食都是美味,其中山藥含有人體所需的16種氨基酸,要知道人體所需的氨基酸才18種,可以看出山藥的重要性。山藥具有滋養強壯,助消化,斂虛汗,止瀉之功效,主治脾虛腹瀉、肺虛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頻、遺精、婦女帶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腸炎。

    2、紅棗

    中醫認 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 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而人們在春天裡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 的肉食,因此,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應。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脾佳品。

    3、香椿

    香椿芽兒的維生素含量,比番茄高1倍以上。香椿中還含有蛋白質、維生素E、鈣、磷、鐵等多種元素,是蔬菜之冠。香椿發的嫩芽可以做成各種菜餚,其新枝嫩葉口感最好。味美香醇,還有增進食慾,澤膚健美的效果。

    4、蘿蔔

    面對春季氣溫變化大、腸胃不適、沒有胃口的問題,蘿蔔能夠順利幫助人體進行腸胃的蠕動和食物代謝,從而漸漸調節好“受傷”的腸胃。

    5、春筍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春筍因其纖維素含量高,蛋白質的型別良好,脂肪含量低,因而是防治便秘、大腸癌、乳腺癌的佳蔬,對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咳喘及痔瘡均有一定的食療作用。春筍的低脂肪、低糖、多纖維等特點,能夠促進腸蠕動,幫助消化,去積食,因此又是減肥的佳品。

    6、蜂蜜

    中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

    7、韭菜

    春季氣候忽冷忽暖,需要保養陽氣,常吃韭菜則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最宜人體陽氣。韭菜中的植物性芳香揮發油、硫化物、纖維素等成分,具有促進食慾的作用,並能降低血脂,對高血脂及冠心病有好處。韭菜四季常青,尤以春季最為脆嫩鮮美。

    8、桔子

    桔子含水量高、營養豐富,含大量維生素C、枸櫞酸及葡萄糖等十餘種營養物質。食用得當,能補益肌體,特別對患有慢性肝炎和高血壓患者,多吃蜜桔可以提高肝臟解毒作用,加速膽固醇轉化,防止動脈硬化。

    9、蘋果

    防治感冒吃蘋果。春秋季節氣溫不穩定,易患感冒,吃紅色的蘋果能使人體抗病組織產生一種熱能,同時所含的特殊物質——抗感冒因子直接抵抗感冒病毒,加速康復。生吃或榨汁飲用效果較佳。

    10、大蒜

    大蒜是當之無愧的健康食物,因為它含有大量的硫化合物--大蒜素。大蒜素對健康十分有益。此外,28克大蒜就可以滿足一日所需的23%的錳、17%的維生素B6、15%的維生素C以及6%的硒,除此之外還包括1克纖維和9克的碳水化合物。

    春季養生的重點

    春季重護肝

    春季包括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6個節氣。這個季節正處於冰雪消融、萬物復甦之際,自然界陽氣初生且逐漸轉旺,人體的氣血從裡向外走。把人的氣血從裡向外調動的主要臟器是肝,所以春季護肝尤為重要。

    春季重神補

    春天是精神病患者易發病季節,一般人也可能出現情緒不穩、多夢、思維活躍而難以集中,出現睏倦乏力、精神不振等 "春困"症狀。尤其年老體弱多病者,對不良刺激承受能力差,春季常多愁善感、煩躁不安。改變這種不良情緒最佳方式就是根據個人的體質狀況和愛好,尋求各自的雅興,以陶治情操,舒暢情志,養肝調神。春暖花開時,可約上親朋好友外出踏青賞柳、玩鳥或散步練功等,有利於人體吐故納新,以化精血,充養臟腑。

    春季重鍛鍊

    春季的運動養生保健是恢復身體“元氣”的最佳時節。由於寒冷的冬季限制人們的運動鍛鍊,使機體的體溫調節中樞和內臟器官的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弱,特別是全身的肌肉和韌帶,更需要鍛鍊以增強其運動功能。春季人們應該進行適當的運動,如散步、慢跑、體操、太極拳等,保持體內的生機,增強免疫力與抗病能力。

  • 11 # 袋鼠媽媽沒有袋

    1.蜂蜜益氣: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有清肺的功能,能增強人體免疫力。

    2.春芽:做成家常可口菜,有健美滋陰的功效。

    3.紅棗:補充能量4.多曬太陽,注意保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醫患矛盾大的原因是什麼?